36氪

搜索文档
中国游戏海外狂飙,上半年收入683亿
36氪· 2025-08-04 15:24
游戏出海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中国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95.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3.41亿元),同比增长11.07%,创近五年新高 [1] - 全球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8%至6355.7亿元,海外市场仍是中国游戏产业重要布局领域 [3] - 腾讯、网易、三七互娱、世纪华通、神州泰岳、游族网络等厂商通过玩法融合与题材创新加码出海业务,推动市场规模上限提升 [3] AI技术赋能游戏出海 - 三七互娱构建40余种AI能力,其AI翻译技术应用于超60%海外游戏,准确率达95% [4] - 游族网络通过AI创新院构建研发发行全链路AI赋能体系,运用大模型技术突破语言文化壁垒 [4] - Unity的AI模型Vector提升广告精准度,安装量和应用内购买价值增长15%-20% [5] - Snapchat推出AI生成AR滤镜广告,分钟级完成创意制作,优化游戏广告安装成本 [5] 文化出海战略升级 - 《黑神话:悟空》凭借东方美学和沉浸玩法在海外掀起"中国风西游记"文化热潮 [7] - 游族网络《少年三国志》等产品以中华古典文化为内核,联动非遗IP如广陵琴派、敦煌博物馆进行文化输出 [9] - 西山居《解限机》以"机甲+科幻"全球文化符号为载体,实现中国文化价值的跨地域传播 [10] - 行业观点认为游戏出海本质是文化出海,需用国际化表达传递中国文化精神内核 [9][10] 厂商技术应用案例 - 三七互娱"小七"大模型实现多语言本地化效率提升 [4] - 游族网络将大数据、AI技术产品化,覆盖"一个版本、全球发行"全流程 [5] - 腾讯互娱提出AI赋能需从生产端向体验端延伸,开拓产业更大空间 [6]
贵阳咖啡摘冠后,贵州菜为何能站稳北上广?
36氪· 2025-08-04 14:09
贵阳咖啡产业崛起 - 贵阳咖啡馆数量突破3000家,平均每2000人拥有一家,成为中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8] - 本土咖啡品牌占比达1248家,远超瑞幸、星巴克等连锁品牌覆盖率 [8] - 贵阳咖啡师彭近洋在2025年WBrC世界咖啡冲煮大赛夺冠,此前已走出十余位全国冠军 [11][13] - 贵阳咖啡文化始于2005年,注重慢品与技艺,早期精品咖啡馆培养了一批专业咖啡师 [9] - 咖啡师创新推出折耳根美式、木姜子特调、刺梨冷萃等本土风味饮品 [11] 贵州菜行业爆发 - 以"山"系列为代表的新派贵州菜品牌在一线城市快速扩张,节假日排队三小时成常态 [16] - 贵州菜以"辣酸鲜"为灵魂,形成层次丰富的味觉图谱 [17] - 云贵bistro通过"中餐西作"完成高端化转型,结合西南野性与都市小资情怀 [20] - 贵州省商务厅2025年拨款1000万元支持黔菜发展,重点推广酸汤、烙锅等特色产业 [27] - 社交媒体推动贵州从"被遗忘的美食天堂"变成"流量密码",酸汤、烙锅、折耳根成优质内容 [23] 产业发展特点 - 贵阳消费习惯独特,2023年调查显示居民"愿意花钱取悦自己"排名全国第二 [13] - "小巷文化"为咖啡馆提供理想土壤,社区咖啡馆成为城市温暖风景 [15] - 餐饮生态充满"内卷"活力,市民生活节奏慢,对美食探索近乎"执念" [24] - 贵州包容性强,菜系既能坚守酸辣本色又擅长吸收外来元素 [26] - 政府推动咖啡馆与文旅、非遗、历史地标深度融合,升级为城市"体验节点" [29] 行业挑战 - 云贵菜品牌全国化扩张缓慢,超99%品牌门店数在5家及以下 [31] - 部分消费者认为创新后的云贵菜"少且贵""口味复制粘贴",失去原有烟火气 [33] - 需在保持特色与追求创新之间找到平衡,保持特色品质是成功关键 [33]
民营企业的家族传承路径
36氪· 2025-08-04 14:09
2024年2月,79岁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猝然离世,女儿宗馥莉接过董事长一职。这本该是一场平稳的代际交接,却在几个月后被"私生子争产"的传闻搅成 浑水。 尽管相关当事人并未对外发声,但无法止息的舆论还是像一根针,刺入了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敏感神经,让藏在股权协议和接班宣言背后的家族暗涌,再次 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01 宗庆后留下的55%娃哈哈股权,名义上由过去大家公认的"独女"宗馥莉继承,但这家企业的股权图谱绝对不简单——杭州国资持股20%,剩余股份由员工持 股平台分散持有。《21世纪经济报道》曾分析,这种"家族控股+多元制衡"的结构本是为稳定设计,却可能因继承权争议成为隐患。 按照《继承法》,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继承权。如果传闻属实,宗庆后未公开的继承人可能要求分割股权。55%的股权如果被拆分,不仅会动摇 宗馥莉的控制权,还有可能让国资与员工持股平台的话语权被动提升,彻底打破企业管理权的微妙平衡。 自从2021年逐步接手娃哈哈后,宗馥莉推行的数字化营销、包装年轻化等改革已引发老臣不满。有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部分伴随宗庆后创业的高管认为 她"脱离实业根基"。倘若再叠加家族继承权纠纷,她的改革可能陷入"外 ...
4300亿美元“灰飞烟灭”,全球“药王”,跌下神坛
36氪· 2025-08-04 14:04
诺和诺德业绩与市场表现 - 诺和诺德下调2024年全年业绩指引,按固定汇率计算的销售增长预期从13%-21%下调至8%-14%,营业利润增长预期从16%-24%下调至10%-16% [3] - 业绩下调导致股价单日下跌超21%,四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30%,市值蒸发超920亿美元 [3] - 2024年中旬至今一年多时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65%,市值蒸发超4300亿美元 [7] 司美格鲁肽产品表现 - 司美格鲁肽2024年一季度击败K药成为全球新药王 [1] - 产品销售额从2018年的17.96亿丹麦克朗增长至2024年的1785.48亿丹麦克朗 [6][7] - 但减重药销售增速开始放缓,Wegovy在美国现金支付渠道的市场渗透率低于预期 [3] 行业竞争格局 - 礼来公司替尔泊肽在SURPASS-CVOT 3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心血管保护等多方面优势,涉及13000名患者 [9] - 全球GLP-1类药物市场面临多重挑战,包括非法仿制药冲击和竞争加剧 [3][10] - 分析师预计诺和诺德2025年营收增长率可能稳定在中等个位数水平 [1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诺和诺德任命马齐亚尔·迈克·杜斯特达为新任CEO,接替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 [3][7] - 新任CEO表示股价下跌使其责任更重,董事会主席称其对速度、幅度和行动有"自己的见解" [7][8] 市场前景与估值 - 全球约有10亿肥胖症患者,但仅几百万人接受治疗,显示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11] - 诺和诺德动态市盈率约14倍,部分分析师认为存在低估可能 [11] - 汇丰将目标价从680丹麦克朗下调至360丹麦克朗,降幅达47% [10]
投资不能光靠拍脑袋,家办为啥需要「投委会」
36氪· 2025-08-04 14:04
在当下越来越多元与复杂的财富管理场景中,家族办公室(以下简称"家办")的角色,早已不止于保护和增值金融资产。 真正成熟的家办,更关注的是——如何助力家族传承,提升家族的人力、智力与社会资本,围绕共同愿景凝聚家族成员,并培育下一代成为有能力、有担 当的未来领导者。 在这个过程中,"投资委员会"(Investment Committee,以下简称 IC)正逐步成为家办治理的核心中枢。但许多家族对这些委员会的职责、成员构成以及 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这些委员会缺乏清晰的认识。 今日,家办新智点带你深度了解家办投资委员会的架构设计、核心职责及高效运作的最佳实践。 什么是家办投资委员会? 投资委员会是家办正式治理架构的一部分,肩负监督家办投资活动的职责,其核心使命在于确保投资决策符合家族财务目标、风险承受力及长远愿景。 投资委员会是成功家办的战略核心,主导着影响财富代际保值和增长的关键决策。若缺乏投资委员会,家办通常会面临以下问题: · 缺乏专业精神 · 缺乏信任 相较于大型企业,家办规模较小,专业能力不足,治理结构相对薄弱,决策权往往过度集中。投资委员会通过对投资组合的公开讨论,有助于提升透明 度。最重要的是,它能降低投资 ...
扎克伯格15亿美元挖不动的男人
36氪· 2025-08-04 13:40
核心观点 - 前Meta员工安德鲁·塔洛克拒绝扎克伯格高达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2亿元)的薪酬方案,选择留在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 [1][4] - AI行业人才争夺战中,企业文化、技术追求和领导者魅力成为比高薪更关键的留人因素 [9][13] - Meta在挖角OpenAI、Anthropic等公司时成效有限,仅成功招募少数员工 [9][10] 人物背景 - 安德鲁·塔洛克拥有悉尼大学数学一等荣誉学位、剑桥大学数理统计学硕士学位,曾在Meta FAIR团队工作近10年,后加入OpenAI参与GPT-4o和GPT-4预训练 [4] - 米拉·穆拉蒂作为OpenAI前CTO,凭借高情商和谦逊作风吸引超20名前同事加入其新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6][8] - 伊利亚·苏茨克沃创立的Safe Superintelligence采用隐蔽招聘策略,禁止员工公开任职信息以阻断猎头接触 [12] 公司动态 - Thinking Machines Lab由穆拉蒂和塔洛克联合创办,获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2亿元)投资,研发方向保密但宣称将推出"符合人类自然交互方式的多模态AI" [8] - Meta试图收购Thinking Machines失败后接触其十几名员工但未成功 [1] - Anthropic 7位联合创始人全员在任,Meta仅挖走2名前员工 [10] 行业趋势 - AI人才争夺战中,小公司环境、AGI信念及反广告技术体系成为研究人员拒绝大公司的核心原因 [9] - 初创公司通过扁平化管理(如Thinking Machines)或隐蔽招聘(如SSI)构建独特人才留存机制 [8][12] - 硅谷出现"拒绝九位数薪酬"现象,反映技术理想与经济回报的权重变化 [9][13]
海底捞搞小火锅,陪吃熊哭了
36氪· 2025-08-04 13:40
行业格局变化 - 呷哺呷哺关店后释放的单人小火锅市场正被围辣、龍歌、农小锅、一围等新兴品牌抢占[1] - 海底捞7月在长沙、南京、宁波试水自助小火锅品牌"举高高",定价59.9元/位[1][2] - 2025年全国小火锅门店超5万家,占火锅总门店数10%[18] 海底捞新品牌策略 - "举高高"采用轻资产模型:门店面积小、人力配置轻(1服务员管10+人)、冷冻食材为主降低损耗[13] - 与外部团队合作运营(原一围肥牛小火锅创始人操盘),打破完全自建副牌的传统[15][16] - 目标客群聚焦预算有限人群(学生、打工族、家庭客),消费场景强调短平快[13] 消费者反馈 - 长沙首店等位时间达2小时,大众点评评分4.2,位列当地自助餐热门榜第二[2][9] - 差异化亮点包括榴莲披萨、应季水果、多巴胺配色餐盘,但核心菜品与其他品牌趋同[2][6][8] - 负面评价集中在菜品保温不足、牛肉需打卡获取、体验"中规中矩"[8][10] 行业挑战 - 价格战白热化:平台出现2元锅底、9.9元牛肉等极端促销,导致品质与复购率下降[19][20] - 同质化严重:SKU相似度超80%,装修风格雷同,品牌辨识度快速稀释[23] - 加盟扩张风险:部分品牌仅提供锅底和Logo,供应链和品控体系缺失[24][25] 商业模式分析 - 小火锅品类经历三次定位迭代:从时尚符号(2000年代)到情绪价值(2010年代)再到性价比(2020年代)[18] - 当前盈利依赖极致成本控制(选址B1层、高翻台率)与规模效应,但租金和损耗压力显著[23] - 海底捞若实现千店规模,将主要依靠现有供应链和资金优势而非品类创新[27]
万字释疑理想VLA,总负责人郎咸朋:技术与研发流程改革都是挑战
36氪· 2025-08-04 13:05
产品发布与定位 - 理想i8为首款纯电SUV车型,售价32.18万至36.98万元,主打中大型六座市场[1] - 产品亮点包括三排六座布局与同级别优秀的二排过道/三排腿部空间,但后备箱空间在满员时受限[1] - 全系标配5C超充电池与双腔空气悬架,针对存在里程焦虑且追求舒适性的消费群体[1] VLA技术架构 - VLA采用4B参数模型,基于自研0.4×8 MoE架构,推理帧率达10Hz(较VLM提升3倍)[5][6] - 技术突破包括3D+2D视觉融合、思维链推理能力,可理解并执行动作[2][17] - 通过32B云端大模型蒸馏至3.2B车端模型,采用流匹配技术将Diffusion推理步骤从10步压缩至2步[19] 算力与芯片优化 - 在Thor芯片实现FP8量化精度下1000TOPS算力,计划向FP4演进[26][28] - 通过魔改CUDA底层、重写PTX指令实现Orin芯片部署大模型[15] - 训练算力从规则算法时代不足1EFLOPS增长至端到端时代的10EFLOPS[10] 数据与训练体系 - 累计12亿数据闭环,2024年实车测试缩减至2万公里,仿真测试占比超90%[8][12] - 构建40万+评测场景库,单日峰值仿真里程达30万公里[25] - 采用"老司机数据"标准,通过云端大模型清洗1000万量级训练数据[36][37] 技术路线比较 - VLA相较端到端路线突破数据限制,通过世界模型生成海量训练场景[2][40] - 当前MPA(事故间隔里程)达300万公里,目标提升至人驾水平的10倍(600万公里)[11] - 研发团队规模控制在200人左右,强调算法-数据-算力三角平衡[32][33] 商业化进展 - 辅助驾驶事故率现为人驾的1/6(350-400万公里/次 vs 60万公里/次)[11] - 计划实现驾驶风格个性化定制,通过强化学习模拟车主驾驶习惯[26] - 法律政策被视为L4落地核心制约因素,公司参与相关法规讨论[7]
安全合规出海,加速业务增长| 2025出海大会
36氪· 2025-08-04 11:57
大会概况 - 2025「以"匠心"至"世界"」出海大会将于7月25日在杭州举办 由浙江省商务厅等政府机构指导 36氪与钱塘建设集团联合主办 [1] - 大会设立主会场及"投资金砖"国别合作对接会分会场 聚焦消费 科技 电商 金融 新能源等热门出海领域 [1] - 主会场分为"不确定中确定"和"在全球做生意"两大篇章 包含10余主题演讲 5场圆桌对话及创新名册发布环节 [1] TrustDecision公司介绍 - TrustDecision是专业全球风险决策智能服务提供商 总部位于新加坡 在印尼 菲律宾 马来 阿联酋等地设有办事处 [2] - 公司提供交易反欺诈 信贷合规及SaaS产品 已服务超过1000家客户 [2] 跨境支付风险分析 - 海外支付以信用卡 银行转账和当地钱包为主 风险显著高于国内支付宝/微信支付 [4] - 98%的企业遭受过欺诈风险 北美主要为实时支付欺诈 欧洲为钓鱼风险 亚太和拉美以政策滥用和退款风险为主 [5] - 中小企业因风控能力弱更易受攻击 大企业则因品牌效应成为黑产重点目标 [5] 监管政策变化 - VISA推出VAMP政策 从收单行/银行端加强对商户的监管 将欺诈和拒付风险统一评估 [6] - 监管收紧导致商户触碰红线的概率增大 [6] 黑产运作模式 - 黑产使用自动化工具形成工作室 根据利润高低切换业务领域 [7] - 支付欺诈链路包括卡信息泄露 买卖 卡测试和变现 [7] - 平均一个欺诈团队可衍生出30倍欺诈账号 [11] 风控价值体现 - 某电商平台通过用户画像定位 终端设备判断和行为分析 有效防止营销费用被黑产薅羊毛 [9][10] - 某跨境电商通过风控措施将欺诈比例从0.8%降至0.2% 支付成功率从87%提升至95% [12] - 良好风控可降低资损 提升客户体验 促进业务增长 [8] 风控实施建议 - 进行风险排查(Gap扫描) 识别现有漏洞 [13] - 建立程序化内部系统 优化风险管理措施 [13] - 形成风险管理企业文化 贯穿前中后台 [13] - 采用乐高式管理 实施实时风险管控和准实时回捞 [13]
皮爷华南首店,悄悄撤店,精品咖啡“大洗牌”来了?
36氪· 2025-08-04 11:44
精品咖啡行业现状 - 皮爷咖啡华南首店(深圳万象天地)关闭,标志着其在华南市场的收缩,反映精品咖啡行业困境[1][3] - 全国咖啡门店数量达22.8万家,近一年新开6.8万家但关闭5.2万家,显示行业竞争激烈[5] - 精品咖啡代表品牌SeeSaw门店从160家锐减至不足50家,M Stand也出现多店关闭现象[9] 品牌战略调整 - 皮爷咖啡母公司JDE Peet's中国业务去年实现双位数有机销售增长,EBIT有机增长23.8%[11] - 皮爷咖啡推出平价子品牌Ora Coffee测试店,价格对标Manner,探索下沉市场[13] - 下沉市场面临消费者认知度低、本地品牌竞争等问题,需建立稳定供应链和运营模式[15][16]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产品创新需聚焦差异化,如引入多产地咖啡豆、季节性限定产品及优化包装设计[18] - 数字化运营通过线上商城、外卖业务和会员制度提升效率,实现线上线下融合[20] - 多元化发展拓展咖啡+烘焙/轻食组合,但需注重品质把控与供应链管理[2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瑞幸、星巴克等品牌低价策略对高端精品咖啡市场形成威胁[13] - 关店潮暴露部分品牌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创新上的不足,需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