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

搜索文档
量价齐跌导致公司去年饲料业务承压,唐人神今年将调整产品结构
贝壳财经· 2025-05-15 08:45
公司情况 - 2024年公司饲料业务收入150.47亿元,同比下滑24.98%,占总营收61.81% [1] - 饲料销售均价同比下降,内外销量628.04万吨,同比下降11.33% [1] - 公司2024年总营收243.43亿元,同比下降9.67%,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123.29% [1] - 计划加快客户转型,调整产品结构,主打高毛利、高性价比饲料,重点开发中大规模猪场 [1] - 升级传统经销商模式,通过"助养"模式与银行、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提供技术、防疫、金融等服务 [1]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1503.1万吨,同比下降2.1% [2] - 猪饲料产量14391.3万吨(下降3.9%),蛋禽饲料3236.1万吨(下降1.2%),肉禽饲料9754.2万吨(增长2.6%) [2] - 反刍动物饲料1449.4万吨(下降13.3%),水产饲料2262万吨(下降3.5%),宠物饲料159.9万吨(增长9.3%) [2] - 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厂1032家,产量19468.3万吨(占比61.8%,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2] - 行业集中度提升,大型饲料企业凭借管理、资金、技术等优势进一步壮大,中小饲料企业加速退出 [2]
供给创造需求,梅花创投林珈妮:看好陪伴机器人
贝壳财经· 2025-05-14 22:46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 - 具身智能领域并非泡沫 机器人企业商业化进展超预期 新需求随供给改善而出现[4] - AI大模型突破推动具身智能落地 国内供应链优势显著 初创企业迭代速度更快[4] - 国内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优势包括供应链 人才 数据采集 政策支持逐步细化到人形机器人[4] 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人形机器人发展超50年仍处早期 但算法 硬件性能 产业链成本等已有实质性进展[4] - 整机需平衡性能 成本 稳定性 工程化落地和自研能力决定技术壁垒[4] - 零部件领域核心挑战在于量产稳定性 散热 一致性等问题影响批量生产[5] 投资策略与细分赛道 - 重点关注to C小型陪伴机器人 因其商业化落地速度更快[4] - 零部件企业需解决大批量制造 低成本 长寿命 广应用场景问题[5] - 算法供应商需实现定制需求标准化 关键在标准化能力 数据积累和长期收费模式[5] 被投企业案例 - 鹿明机器人具备工程化落地能力 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及稀缺量产经验[6] - 钛虎机器人研发一体化关节 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工业自动化 航空航天等领域[6] - 地瓜机器人提供智能计算芯片 开发者套件及操作系统 加速机器人产品进化[6]
机构:超三成上市物企市值增长,华润万象生活、万物云领跑
贝壳财经· 2025-05-14 22:4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64家上市物业公司总市值2789.77亿元,较年初小幅下跌2.67% [1] - 34.38%公司实现市值正增长,其中经发物业涨幅261.45%,领悦服务集团涨幅101.54% [1] - 行业前十名公司市值合计2178.07亿元,占比78.07%,分化格局加剧 [1] 头部企业市值排名 - 华润万象生活以851.37亿元市值稳居第一,万物云(251.30亿元)、碧桂园服务(231.70亿元)分列二三位 [1] 管理规模特征 - TOP10企业管理面积合计52.42亿平方米,占行业总量66.92% [2] - 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管理规模居前两位,仅雅生活服务面积增速为负(-6.76%) [2]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4年行业营收均值45.97亿元,同比增长4.01%,增速较上年下降3.82个百分点 [3] - 净利润均值1.91亿元,同比下降20.20%,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 [5] 经营挑战分析 - 营收增速放缓主因:管理面积扩张减速、社区增值服务萎缩、非业主增值业务大幅下降 [3] - 市场化竞争加剧导致低价竞争,压缩项目议价空间 [3]
中美互降关税48小时:美国客户“砸单”,义乌工厂加急发货
贝壳财经· 2025-05-14 21:29
中美关税调整与外贸企业动态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24%的关税在初始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剩余10%的加征关税 [3] - 义乌市梦成玩具公司一款套装玩具出货量增至18万套,美国客户预判产品畅销加大采购量 [2] - 梦成玩具公司美国市场订单激增,开启招工计划并寻求外部加工厂合作,美国市场占其总出口业务60% [5][6] - 美国地平线集团成为梦成玩具公司新客户,2024年开始供货 [6] - 外贸企业面临"一柜难求"的运输困境,客户争抢货柜优先权 [9] 出口转内销趋势 - 4月以来外贸厂商出现"出口品牌转内销"专柜,解决"对等关税"造成的销售和库存压力 [4] - 永辉、永安百货等实体商超开通绿色通道引入外贸商品,京东、淘宝设立"外贸商品"专区 [13] - 杭州外贸优品门店商品热销,热门款售罄需工厂加班补货 [14] - 宠物用品等"出口转内销"商品吸引年轻消费者,公司加班更换中文标识和铺货 [14]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是对美出口额的10倍以上 [23] 企业转型策略 - 小家电工厂将海外畅销产品调整后引入国内市场,重新调整产线并加班生产 [17] - 家具厂商将国内定价设为海外价格的1/3,通过低价策略吸引客户 [20] - 玩具厂商面临产线调整挑战,需重新设计团队和模具以适应国内市场 [24] - 企业采用"两条腿走路"策略,同时维持海外业务和发展国内市场 [25][27] - 部分厂商通过代工订单积累国内市场需求经验,为彻底转型做准备 [25] 企业订单恢复情况 - 中美关税缓和后,美国客户紧急催促发货,担心未来政策变化 [9] - 聂自勤工厂有8万元货物待发,另有80多万元和100多万元订单正在生产 [9] - 欧洲、南美洲等新开拓海外客户陆续发来订单,需在7月前完成 [9] - 唐青的小家电工厂接到美国合作对象恢复订单的通知 [26] - 魏斌的家具工厂收到贸易商新订单和追加合作意愿 [26]
沪指站上3400点,大金融集体走强,后续趋势几何?
贝壳财经· 2025-05-14 18:03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成功收复3400点 [1] - 大金融板块表现突出 银行、保险、证券子行业均上涨 保险行业指数涨幅超5% 中国人保涨停 券商行业指数大涨近4% 红塔证券、锦龙股份涨停 [1] - 军工板块和光伏产业链调整 蓝盾光电、天箭科技、大全能源、东方日升、海优新材跌幅居前 [2] 上涨驱动因素 - 公募新规《推动公募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公募基金"补齐低配板块" 银行、非银金融、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为典型低配方向 [2] - 关税扰动暂缓叠加"一行一局一会"增量政策落地 国内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市场稳定性获支撑 [2] - 低估值高股息板块投资机会频率有望增加 [2] 机构观点 - 瑞银证券预计今年A股盈利将逐季回升 低基数效应和政策支持为主要驱动 [3] - 财政政策支持、对外开放、民营经济改革及中长期资金入市或降低股权风险溢价 [3] - A股较全球新兴市场大幅折价 全球资金或持续净流入 [3] - 短期内建议战术性增配成长风格 小盘股因海外收入敞口较高或跑赢大盘股 [3]
频繁跨界难掩颓势 卧龙地产更名“新能”背后的资本腾挪术
贝壳财经· 2025-05-14 13:27
公司业务转型 - 公司证券简称自2025年5月15日起由"卧龙地产"变更为"卧龙新能",彻底抹去"地产"二字,转向新能源领域 [1] - 公司此前已尝试过游戏和矿产领域的跨界转型,但均未能打开新局面 [1] - 2022年公司拓展矿产贸易业务,收购卧龙矿业100%股权,从房地产转型为矿产贸易企业 [4] - 2024年公司再次转型,收购龙能电力43.21%股权、卧龙储能80%股权、卧龙氢能51%股权和舜丰电力70%股权,进军新能源领域 [8] - 公司名称从"卧龙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卧龙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符合新能源发展战略 [9] 业务表现 - 2022年矿产贸易收入30.95亿元,同比增长247.91%,但房地产业务收入16.27亿元,同比减少34.71% [5] - 2023年矿产贸易收入34.71亿元,同比增加12.13%,房产销售收入12.57亿元,同比减少22.74% [6] - 2024年矿产贸易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8.62%,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5.35% [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下降24.08%,净利润4086.29万元,同比下降75.15% [9] - 收购的四家新能源公司中,三家处于亏损状态:卧龙储能亏损1434.23万元,卧龙氢能亏损364.63万元,舜丰电力亏损36.88万元 [8] 公司背景与历史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浙江上虞富豪陈建成家族 [1] - 陈建成是电机领域大佬,将卧龙电驱做到全球电机业第二 [2] - 2007年借壳上市的卧龙地产自2016年起开启多元化转型 [2] - 2015年陈建成女儿陈嫣妮接棒董事长,主导收购君海网络,尝试"地产+游戏"双主业 [2] - 2017-2019年君海网络完成对赌协议,但此后业绩变脸被剔除出合并报表 [2] - 2021年陈嫣妮辞去董事长职务 [3] 转型动机与策略 - 公司称转型是为分散房地产单一主业风险,提升抗风险能力 [4] - 新能源转型是为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注入发展新动能 [8] - 收购新能源资产可能隐藏资本运作目的,此前陈建成曾尝试拆分龙能电力上市未果 [9] - 公司同步出售卧龙矿业90%股权,全力发展新能源业务 [8] - 房地产业务区域性明显,集中在清远、绍兴、武汉三地,规模较小 [9]
事关重庆蔬菜优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14项技术成果通过验收
贝壳财经· 2025-05-14 12:39
重庆蔬菜优势产业集群技术成果 - 重庆蔬菜优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第二批技术成果验收会通过14项具有行业共性难点和推广价值的技术成果 覆盖梁平区、江津区、綦江区、潼南区、荣昌区等重要蔬菜产区 [1] - 技术成果包括腌制跳水萝卜新产品开发技术方案、江津花椒除螨喷雾新产品开发技术方案、盐菜产品口感提升技术方案等 累计技术成果增至23项 [1][2] - 腌制跳水萝卜技术要点为关键参数精准调控与低温杀菌工艺协同的长保爽脆腌制工艺 江津花椒除螨喷雾技术以花椒加工直排灭酶水为原料 构建除螨关键因子与稳定性配方 [1] 技术攻关与产业合作 - 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专家团队深入重庆食农产业一线 以生产实践需求为导向 突破企业共性技术难题 形成科技服务产业新路径 [2] - 江南大学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合作开发"技术成果托管服务系统"平台及微信小程序"淘技术" 对验收成果提供免费上线入库交易支持 [2]
悍高集团IPO注册获批,亮眼业绩、云商模式为何引发质疑?
贝壳财经· 2025-05-14 12:13
上市进展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 [1][3] - 批复文件显示发行需严格按照报送深交所的招股说明书和发行承销方案实施 有效期12个月 [3] - 2022年7月首次递交招股书 2025年4月通过深交所主板上市委会议 5月7日IPO注册获批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32.78% 扣非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61.83% [5]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75% 净利润同比增长40.31%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6.29% [6] - 毛利率从34.78%提升至35.15%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下降1.4/0.36/1.05个百分点 [6] - 横向对比:2024年同行坚朗五金/海鸥住工/松霖科技营收增速-14.92%/-11.86%/1.06% 净利润增速-72.23%/-590.47%/26.65% [7] 业务模式与风险 - 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占比49.81%-58.20%) 云商订单金额2024年达3.42亿元但76.31%缺失收货信息 [8][10] - 2024年经销商退出率36.54% 新增89家退出71家 [10] - OEM代工成本占比从37.81%降至29.36% 2022-2024年退换货金额占营收0.44%-0.73% [12][13] 公司治理 - 实控人欧锦锋、欧锦丽兄妹合计持股83.74% 控制89.76%表决权 [11] - 曾签署含股权回购条款的对赌协议 2023年2月终止但保留IPO失败触发回购条款 [11] - 2024年智能晾衣架产品因内部布线安全隐患被江苏省消保委点名不合格 [12] 行业背景 - 家居五金行业集中度低 同质化严重 中高端市场竞争激烈 [2] - 房地产下行冲击产业链 但公司内销业绩逆势增长 [7]
北京机器人创新中心唐剑:马拉松是机器人硬件可靠性的极限测试
贝壳财经· 2025-05-14 11:34
人形机器人技术升级 - 天工Ultra人形机器人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夺冠,通过增加腿部长度、优化关节和脚底缓冲等硬件改进提升性能[1] - 软件方面采用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算法,通过实际环境试错训练机器人适应复杂地形[1] - 公司将持续迭代软硬件系统,重点提升机器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实现7×24小时工作能力[2] 自主导航研发方向 - 全自主导航被列为研发重点,但现有汽车自动驾驶方案无法直接移植至人形机器人[3] - 需解决多关节运动路径规划、传感器架设等关键技术难题[3] - 将开发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及全身控制器(WBC)等核心技术[4] 行业生态建设 - 当前人形机器人测试体系与标准尚不完善,需行业协同推进标准化建设[4]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加强机器人产业落地实践探索[4]
远大医药连发创新药进展引资本关注,5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超38%
贝壳财经· 2025-05-14 08:40
公司研发进展 - TLX591-CDx中国三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给药 计划2024年在中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1] - TLX591-CDx已在澳大利亚 美国 加拿大 巴西 英国及多个欧洲国家获批上市 2024年销售额达5.17亿美元 2025年Q1销售额1.51亿美元(同比+35%) [2] - 公司另两款产品进展:TLX591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STC3141中国二期临床达终点 [3] - 核药抗肿瘤诊疗领域储备15款创新产品 覆盖7个癌种 4款进入注册性临床阶段(3款进入三期临床) [3] 公司财务表现 - 核药板块核心产品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2024年贡献收入5亿港元(同比+140%) 推动核药板块收入增长177% [3] - 5月7日-13日股价区间累计涨幅38.4% 5月12日创历史新高8.95港元/股 [1] 行业动态 - 港股创新药指数2024年初至5月13日累计上涨22.67% 1月17日-4月1日区间涨幅达42.6% [4] - 医药指数自2024年四季度底部企稳 产业调整接近尾声 政策稳中向好 [1][4] - 老龄化推动未满足临床需求增长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药板块或迎新发展周期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