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商业评论
icon
搜索文档
湍流中的裁员,关税影响和中国市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10 23:05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销售额903亿欧元同比下降1.4% 息税前利润率从5.3%降至3.5% [4] - 汽车业务销售额558亿欧元持平 家电业务增长1.6%至203亿欧元 能源与建筑技术下跌2.7%至75亿欧元 机械制造业务同比降13%至64亿欧元 [4] - 2025年Q1销售额同比增长4% 中国市场增长1% [12] 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贡献20%销售额 2024年销售额14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 智能出行占比82%达1166亿人民币增长4% [6] - 过去10年累计投资超600亿元 2024年投资约60亿元 计划50个电动出行新项目量产 [6] - 研发投入119亿人民币占销售额8% 35个制造基地和26个研发中心 [26] 技术布局 - 累计供应1700万件电动/混动部件含550万台电机 看好插混与氢能过渡 [18] - 终止固态燃料电池研发 推出Hybrion电堆 预计2030年氢能领域销售额达数十亿欧元 [19] - 高阶辅助驾驶聚焦L2城区方案 与奇瑞合作推出城区NOA功能 [24] 全球运营调整 - 全球员工数减少2.7%至417859人 欧洲裁员8624人 亚太裁员2318人 [13] - 计划2025年销售额自然增长1%-3% 2026年目标利润率7% 2030年年均增长目标6%-8% [12] - 关税影响约20亿人民币 占中国销售额比例不足2% [26] 行业趋势应对 - 上海车展推出110+新能源车型 纯电/混动仍为主流 [15][17] - 欧盟氢能税收政策抑制需求 呼吁德国政府豁免资源税 [18] - AI驱动辅助驾驶转型 中国快速发展端到端模型 [21][22]
东风解放龙虎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10 08:13
东风公司中重卡市场表现 - 东风公司1-4月中重卡国内终端市占率达22.7%,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4月单月市占率提升至23.6% [3][5] - 国内31个省市区中,15个区域终端市占率排名第一 [3][5] - 一季度中重卡市场份额22.3%(国内第一),重卡市场份额21.1%(国内第二),传统燃油重卡份额24.4%(国内第一) [5] - 2025年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17%,终端交付增长20%,销量超3万辆;3月重卡销售1.84万辆,排名升至行业第三 [7] 一汽解放市场动态 - 1-4月中重卡终端份额24.0%行业第一,牵引车/载货车/NG车细分市场终端份额分别为25.9%/29.0%/29.9%均列第一 [7][9] - 新能源中重卡终端份额13.8%(同比+7.2%),新能源牵引车份额15.7%(同比+8.2%)增速行业第一 [7][9] - 京津冀等8个地区部终端份额排名第一 [9] - 高层紧急召开战略会议,强调新能源转型与存量市场竞争,目标卫冕国内第一并加速海外布局 [10] 行业竞争格局 - 东风成立商用车事业部实施"跃升工程",整合旗下5家子公司资源推进研发制造一体化 [11] - 一汽解放2024年底更换年轻化领导班子并成立国际公司,对标中国重汽等加速出海 [11] - 行业呈现解放/东风/重汽/陕汽四强争霸,但新势力如吉利/奇瑞/徐工等通过新能源赛道冲击传统格局 [11]
哪吒汽车准备还供应商4915.09万元,打工人还在讨薪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9 20:56
哪吒汽车债务问题 - 哪吒汽车拖欠埃夫特设备款4915.09万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自2025年6月至11月每月支付8191824.6元 [3][6] - 哪吒汽车拖欠供应商货款传闻被证实,总负债约120亿元,其中60%-70%为应付供应商账款 [8][9] - 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债转股协议,涉及金额超20亿元,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部供应商 [9] 哪吒汽车财务状况 - 2024年哪吒汽车亏损扩大至45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180亿元 [9][10] - 哪吒汽车获得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21.5亿元)授信,优先用于东南亚市场供应链建设 [9][10] - 埃夫特作为债权人表示,若哪吒汽车如约还款将对公司未来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9] 哪吒汽车泰国市场表现 - 哪吒汽车泰国2024年销量7969辆,市场占有率11.4%,主销车型为哪吒X和哪吒V [10] - 泰国工厂2024年3月投产,产能利用率38%,计划2024年7月开始生产哪吒X,目标销量1万辆 [10] - 哪吒汽车在泰国新能源销量排名前三,三年海外销量增长150% [10] 哪吒汽车人员变动 - 哪吒汽车自2024年10月起大规模裁员,从近8000人减至不足3000人 [10] - 前员工联合讨薪称欠薪超6000人,平均每人欠薪10万左右,合计至少3亿元,另有270人股权款合计7000余万元 [11] - 超过400名离职员工选择劳动仲裁,部分已向法院起诉强制执行 [11]
奔驰宝马奥迪,拿什么守住自己的豪华?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8 22:36
豪华品牌定义与BBA现状 - 豪华品牌的核心标准包括技术创新能力、满足用户超越功能需求的愿望以及提供个性表达机会 最终由消费者支付意愿决定[2] - 2024年奔驰、宝马、奥迪在华销量均下滑 产品力落后国内品牌一个代际 降价策略未能保住市场份额[3] - BBA通过2025年上海车展展示新平台、新电子电气架构、新驱动路线等转型成果 试图弥补技术短板[3] BBA转型战略差异 大众集团 - 放弃全球车型战略 在中国独立开发CMP纯电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 联合小鹏、地平线、中科创达等本土合作伙伴[7][21] - CEA架构可跨平台适配CMP、SSP、MEB及混动平台 燃油车平台兼容性仍在讨论中[21] - 奥迪分化为两条路线:一汽奥迪沿用德国PPE平台和E3 1 2架构 上汽奥迪AUDI E5 Sportback由中方主导核心部件[21][22] 宝马 - 坚持燃油车、插混、纯电和氢能多路线并行 氢能车型2028年上市[24] - 新世代平台采用4域控架构 突出驾控大脑自主研发优势 第六代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 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24][25] - 中国团队参与全球车型开发 设立四大研发中心及专属人机交互设计团队[25] 奔驰 - 调整纯电激进目标 转向纯电、插混、燃油多路线同步盈利策略[27] - MMA平台、MB EA架构和MB OS操作系统统一适配全动力车型 中国版CLA引进Momenta智驾、宁德时代电池等本土供应链[27][28] - CLA加长版采用吉利与雷诺合资公司Horse的发动机 内饰保留品牌特性与主流大连屏设计差异化[28] 核心车型与技术亮点 - 大众ID AURA:首款CMP+CEA组合车型 搭载酷睿程智驾和中科创达座舱 2025年量产[7][9] - 奥迪A5L: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燃油车 城区辅助驾驶体验媲美新能源车[9][11] - 奥迪AUDI E5 Sportback:突破德方主导模式 由中国团队主导核心部件 设计转向中国风格[11][13] - 宝马新世代:iX3L加长版2025年国产 横贯式HUD和驾驶者为中心座舱设计[15][17][24] - 奔驰CLA:MMA平台首款车型 2024年下半年在华上市 轴距加长并强化本土化配置[17][19][28]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上海车展BBA展台人流证明品牌价值仍受认可[5] - AUDI E5 Sportback若成功可能成为合资车企转型样本 推动更多类似合作路径[15] - BBA产品战略保留品牌独立特性 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上坚持差异化态度[28][29]
福特或终止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开发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8 22:36
福特放弃FNV4项目 - 福特放弃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FNV4项目 该项目曾被高管视为与特斯拉竞争的关键 放弃原因是成本飙升和延误[4][6] - FNV4项目旨在简化车辆软件功能 降低成本并增加盈利功能 原计划应用于电动和燃油车辆[6] - 该项目导致福特电动汽车部门2023年亏损47亿美元 2024年亏损50亿美元[6] 当前汽车软件系统问题 - 当前汽车软件系统碎片化严重 整合数十家供应商代码 难以维护和更新[9] - 福特CEO表示车辆有约150个带半导体的模块 软件由150家不同公司编写 导致修改需多方协调[11] - 这种复杂性导致质量问题 福特自2021年以来召回数量位居行业前列[11] 行业解决方案对比 - 特斯拉和Rivian等从零构建软件 传统车企则改造复杂昂贵的现有系统[13] - 特斯拉率先使用OTA更新 中国电动车企也普遍采用这种做法[13] - 工程专家指出速度是唯一战略优势[13] 福特软件架构计划 - 福特计划开发"分区"系统 由小软件"大脑"控制特定功能并与中央"大脑"通信[18] - 该系统可缩短线束长度 加快OTA更新 并提供订阅服务等盈利机会[18] - 前CFO表示FNV4可能增加每辆车服务数量[18] 福特架构调整 - 福特否认终止项目 称将两种架构合并为通用架构 应用于更多车型[20][21] - 保留FNV4关键部分如模块软件和OTA能力 部署到电动车和燃油车[23] - 同时推进Skunkworks项目 开发下一代分区架构[23] 行业竞争态势 - 福特与通用 Stellantis竞相开发先进电子设备和软件[24] - 电子电气架构系统是制造中最具挑战性领域之一[24] - 行业专家称这些系统是交付更好车辆的关键框架[24] 传统车企转型困境 - 传统车企面临选择:沿用旧方式或彻底改革设计和制造方式[25] - 供应商模式阻碍软件定义车辆发展 使转型困难且昂贵[25] - 大众与Rivian合作可能为福特等提供范例[25] - 福特曾持有Rivian 12%股份 后决定自行开发电动车架构[25]
德国汽车迎来了“亲商派”新总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7 23:57
德国新总理默茨的经济政策与汽车行业影响 核心观点 - 新任德国总理默茨主张通过减税、放宽监管、降低能源成本等举措重振德国经济,目标推动年均增长2%以上 [4] - 政策重点包括为汽车行业松绑环保限制、保障能源供应、降低税负及开拓多元市场,以提升德国汽车全球竞争力 [4][7][16][18] 环保政策调整 - 欧盟规定2025年起新车每公里CO₂排放量需≤93.6克,但当前实际平均为109克,电动车仅占市场13% [5] - 车企需投入数十亿欧元(如大众)应对排放标准,默茨反对2035年燃油车禁令,主张削弱排放限制以缓解合规压力 [5][7] 能源成本优化 - 德国车企能源成本占比从10%升至15%,核能供电可使中等规模工厂成本降低30% [9][12] - 默茨推动稳定能源供应策略,重新审视核能应用以降低制造业成本 [12] 税负与运营成本 - 欧洲车企运营成本比美中高出15%-20%,默茨计划降低企业税负5%并简化行政审批 [14][16] - 拟对汽车产业实施补贴以对冲美国关税压力,维持海外市场价格竞争力 [16] 市场多元化战略 - 美国及拉美市场需求旺盛,德国车企凭借品牌声誉(奔驰/宝马/奥迪)及技术优势可拓展份额 [18][21] - 政府将协助减少贸易壁垒,分散单一市场依赖风险 [21] 供应链本土化 - 半导体短缺导致车企减产20%-30%,关键材料依赖问题突出 [23] - 推动欧洲芯片/AI/电动车本土化研发,设立专项基金及安全审查机制强化供应链自主性 [24]
SUV市场激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7 23:57
2025上海车展及SUV市场概况 - 2025上海车展首发新车163款,其中宝马新世代系列概念车为代表车型 [2] - 展车以SUV为主,包括极氪9X、蔚来乐道L90、奥迪Q5L等热门车型 [2] - 2024年SUV在售车型371款,比轿车多153款,2025年市场竞争加剧 [2] 2025年一季度SUV市场数据 - 一季度SUV零售250.1万辆,同比增长4%,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20.2%明显放缓 [3] - 爆款SUV(月销过万)达27款,同比增加9款;超爆款(销量超4万)13款,同比增加2款 [3] - 新能源爆款SUV达10款,同比增加4款 [3] TOP10 SUV销量排名变化 - Model Y以81,889辆卫冕冠军,但销量同比下降18.4%(2024年同期100,366辆) [3][4][5] - 星越L以79,883辆跃居亚军,同比销量增长69.3%(2024年同期47,209辆),成为自主燃油SUV标杆 [3][5][7] - 长安CS75 PLUS销量53,668辆,同比下降26.5%,排名从亚军降至季军 [3][7] - 问界M7销量暴跌63%,从2024年季军(69,592辆)跌至第32名(25,717辆) [7] - 比亚迪宋DM-i系列合计销量86,713辆(宋pro DM-i 51,542辆+宋PLUS DM-i 35,171辆),超过Model Y但分列榜单 [7][8] 重点车型表现分析 - 锋兰达销量46,715辆,同比增6.8%,排名从第10升至第5 [7][8] - 瑞虎8销量45,624辆,较2024年同期的瑞虎8 PRO(24,387辆)大幅提升 [8][9] - 理想L6作为新车型首季销量44,347辆,取代理想L7/L9进入前十 [9] - 银河星舰7EM-i上市首季月均销14,000辆,以42,286辆成绩跻身第9 [10] - 途观L销量41,632辆,同比增11.7%,排名从第14回升至第10 [10]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TOP10中燃油SUV从4款增至5款,自主SUV从7款减至6款,新势力保持1款(理想L6替代问界M7) [3] - 腰部竞争激烈:比亚迪元PLUS从第8降至第14,CR-V从第9降至第12 [9] - 哈弗H6销量暴跌43.7%(47,505辆→26,736辆),排名从第6滑至第31 [9]
Q1财报发布后,多家车企宣布调整业绩指引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6 22:18
核心观点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多家车企撤回或调整全年业绩指引,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和贸易不确定性挑战 [2][3][5] - 车企采取裁员、关闭工厂、调整供应链等措施应对关税影响,同时平衡电动化转型投入 [3][5] - 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新车价格上涨并威胁就业,长期影响全球汽车产业布局 [5] 福特汽车 - 一季度营收407亿美元超预期,但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同比下降63%至10亿美元,撤回全年70-85亿美元利润指引 [7][9] - 关税预计导致全年成本增加25亿美元,其中15亿美元直接影响息税前利润 [7][9] - 通过保税运输等方式削减10亿美元成本,但电动车业务预计全年亏损55亿美元 [10][11] - 终止下一代电气架构FNV4项目以节省资本开支 [11][12] Stellantis集团 - 一季度营收408亿美元同比下降14%,暂停业绩指引并采取裁员和工厂关闭措施 [14][16] - 北美供应链依赖度高导致业绩不确定性,但欧洲市场份额增至17.3% [14][16] - 美国市场Jeep大切诺基零售销量增长10%,南美市占率23.8% [17][18] 通用汽车 - 一季度营收440亿美元增长2.3%,但因关税下调2025年EBIT指引至100-125亿美元 [19][21] - 关税预计带来40-50亿美元成本影响,暂停4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3][19] - 计划通过自助措施减轻30%关税成本,保持价格稳定并利用现有美国产能 [24] 大众汽车 - 一季度税前利润35亿美元同比下降40.6%,营业利润率从6%降至3.7% [25][27] - 维持全年5%销量增长预测但下调利润率预期,保时捷因关税下调利润指引 [5][27] - 欧洲订单积压近100万辆,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可能缓解部分压力 [27] 特斯拉 - 一季度净利润4.09亿美元同比下降71%,营收193.4亿美元同比下降9% [29][30] - 汽车业务毛利率降至16.3%,依赖监管积分实现盈利 [29] - Model Y生产中断导致供应紧张,未承诺2025年增长目标 [29][30]
量、利双升,上汽找回增长节奏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6 22: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整车销量94.5万辆同比增长13.3%营业总收入1408.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1.4%扣非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34.4% [4] - 战略重组的大乘用车板块一季度销售16.4万辆其中国内销量同比大涨58.7%上汽大通销售5.2万辆同比增长7.6%上汽通用五菱销售35.3万辆同比增长57.6% [4] - 4月整车产量38.6万辆同比增长8.84%销量37.7万辆同比增长4.6%新能源车销售12.8万辆同比猛增71.7%创今年月销量新高 [6] 战略方向 - 核心战略聚焦用户思维与开放生态通过线上调研平台将用户需求融入产品开发从终点买单人转变为起点合伙人 [8] - 推动Robotaxi规模化量产化应对共享出行趋势规划汽车个性化发展路径分为软件个性化和硬件个性化两个阶段 [8] - 内部整合大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板块外部深化合资伙伴合作拓展与华为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合作形成组合拳战略 [10][11] 战术执行 - 海外市场实施Glocal战略未来3年推出17款全新海外车型涵盖HEV混合动力和固态电池技术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个性化方案 [13] - 品牌矩阵明确分工智己定位高端智能电动荣威聚焦家庭出行MG面向全球年轻人商用车打造普惠产品合资品牌技术共创焕新 [14] - 上海车展展示全产品矩阵包括智己L6荣威D6MG CyberX等自主车型及奥迪E5别克GL8等合资车型践行全方位覆盖策略 [15] 行业趋势 - 汽车行业进入个性化和出行服务时代技术平权推动共享出行汽车成为生活方式载体需满足软件和硬件个性化需求 [8][10] - 电动智能网联技术成为全球化竞争关键上汽依托技术优势在海外市场布局智舱智驾及多品类新能源产品 [13]
车展“反骨仔”:4.0T的大发动机,惊喜,不意外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5 20:57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2025年上海车展上长城汽车展示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引发对内燃机技术突破的讨论 [2] - 2024年欧洲内燃机禁令松动,丰田、马自达和斯巴鲁联合发布新一代多燃料兼容发动机 [3] - 丰田章男强调汽车工业共同敌人是二氧化碳而非燃油发动机,主张多元化技术路线 [3] - 2024年全球燃油、混动、纯电渗透率分别为67%、18%和15%,混动被视为更多场景下的优选 [9] - 行业达成共识:纯电动、插混、混动及燃油车组成的多元化市场将长期共存 [21] 长城汽车战略与表现 - 长城发布"泛内燃机战略",主张内燃机与电驱动共生,不做非油即电的割裂选择 [5][7] - 4.0T V8发动机针对超豪车市场,最大功率549马力,峰值扭矩800牛·米,零百加速4.6秒,热效率38% [7] - 该发动机兼容92号汽油,极寒启动速度比竞品快5秒,预留电机位支持P2混动方案 [7][9] - 2024年长城营收2021.95亿元(同比+16.73%),净利润126.9亿元(同比+80.7%),燃油动力为主的坦克SUV贡献28%利润 [9][10] 长安汽车战略与市场分析 - 长安采取多路径动力路线,2024年一季度增程车型销量达1.29万辆 [12] - 展示45%热效率新蓝鲸发动机,2.0T+8AT动力总成实现7.9秒破百时6.89L油耗 [12][15] - 2024年一季度国内燃油车占比58.84%,长安计划通过HEV/PHEV转型及智能翻新抢占存量市场 [15][16] - 执行副总裁叶沛提出"品种上1/2工程,规模上两倍工程",优化产品序列并拓展海外 [16] 技术发展与行业观点 - 专家呼吁停止污名化内燃机,指出燃料改进可使内燃机实现碳中和 [18][20] - 中国混动专用发动机技术全球领先,奇瑞鯤鹏1.5T热效率达高水平,吉利探索零碳燃料发动机 [20] - 铁路行业案例显示内燃机在极端场景和成本限制下不可替代,类比汽车行业多元化需求 [20] - 中国动力系统已摆脱跟随模式,动力性与经济性引发海外竞品关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