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商业评论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出海精英课程——海外课堂(欧洲)召集令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4 17:42
米斯兹之子 成就新汽车人 l B 0 ala E L I 规 跨 实 战 জ 野 界 国 / 推 撰 文 / 轩辕之学 设 计 / 轩辕小浪花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研发、绿色转型、数字化应用等领域的持续投入,其在全球价值 链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并对国际竞合格局构成了深远影响。但在这一进程中,部分企业在全球化战 略的系统性认知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进一步理解不同市场在文化传统、法律框架、产业生态等方 面的差异性特征。 例如,随着欧洲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和限制,当前政策环境变化对企业跨国经营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投资并购领域,如何构建风险防范机制?面对欧洲产业工人权益保障体系差异,怎样建立有效的 劳资对话机制?欧洲销售网络、经销渠道与国内大不相同,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靠谱伙伴?如何设 计适应性商业网络?此外,包括供应链合规、数据安全、碳中和法规在内的制度框架,都对企业的 本地化运营能力提出多维度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轩辕之学重磅推出的"汽车出海精英课程"第一模块课程将聚焦欧洲,首先开启海外课 堂模块,联合北京帕特纳斯组建汽车产业VIP商务考察团前往德国、奥地利,邀请欧洲政商界资深 人士,聚焦汽车产业链创新发展,组 ...
红旗天工05,把豪华高阶智驾打到16万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2 22:44
中国车市新车型上市 - 小米SU7 Ultra上市,售价52.99万元,具备1500马力顶级性能 [6] - 红旗天工05上市,售价15.98万-18.58万元,高阶智驾版16.98万元起 [6] 高阶智驾赛道竞争 - 2025年高阶智驾将成为最卷的新赛道,多家车企发布智驾战略 [6] - 长安汽车宣布未来3年新车全系标配智驾接口,高阶智驾下沉至性价比车型 [6] - 小鹏汽车实现高等智能驾驶软硬件全系标配 [6] - 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天神之眼" [6] - 红旗天工05将豪华品牌高阶智驾价格打到16万元区间 [6] 纯视觉智驾技术 - 红旗天工05采用纯视觉方案,搭载红旗司南智驾系统 [8][10] - 配备行业首发量产惯导三目立体视觉系统和骁龙智驾芯片(SA8650P) [10] - 借助23颗高精度传感器,障碍物感知精度达0.05至0.1米 [10] - 不依赖高精地图及激光雷达,实现城市NOA、高速NOA和全场景泊车 [10] - 城市NOA支持全国城市覆盖,路口左右转成功率超99% [10] - 高速NOA百公里接管频次不超过0.5次,上下匝道通行成功率超97% [10] - 全场景智能泊车支持2公里跨楼层记忆泊车与40cm极限垂直泊车 [10] 智舱体验创新 - 红旗灵犀座舱完成DeepSeek-R1模型深度适配 [16] - 具备四音区语音识别功能,支持"可见即可说"交互模式 [16] - 支持四川话、粤语等方言交互,实现流畅自然拟人化对话 [16] - 可记录座椅角度、温度偏好等基础设定数据,推送个性化音乐歌单 [16] - 首次量产搭载双焦面65英寸AR-HUD [18] - 搭配15.6英寸94.48%超高屏占比中控屏和12扬声器顶级丹拿音响 [18] 智电安全体系 - 采用9H4M车身结构,76%高强度钢,2000MPa强度核潜艇级钢材 [22] - 配备9安全气囊系统 [22] - "玄武电池系统"通过中汽中心最高等级认证,完成58项极限测试 [22] - AEB最高可刹停速度90km/h [22] - 创建六维一体全新整车安全架构 [22] 豪华感重塑 - 座椅采用东方人体工程学设计,环保超柔软超纤面料 [28] - 配备通风、加热、按摩等豪华配置 [28] - 尊享座椅支持14向调节,腿托4向调节,靠背最大倾角83度 [28] - 前排座椅配备十点位独立按摩系统 [28] - 配备1.89m²超大观穹全景天幕,紫外线隔绝率高达99% [30] - 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优化操控稳定性与舒适性 [31] 红旗品牌战略转型 - 天工05体现红旗品牌在智能竞争格局下的新思路 [31] - 以视觉方案打破高阶智驾价格壁垒,杀入主流纯电市场 [31] - 在AI等创新科技加持下,重塑科技豪华标杆级产品力 [31] - 红旗品牌进军新能源"顶流"的决心 [31]
纯电增速放缓后,插混和增程会在北美成为主流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2 22:44
行业趋势分析 - 2024年美国轻型车市场同比增长2.2%至1590万辆,混动车型销量增长36.7%成为主力 [5] - 插混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4万辆至144万辆,市场份额达11%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5] - J.D. Power预测2025年美国电动汽车零售份额将持平于9.1%约120万辆,2030年达26% [5]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美国汽车销量50% [5] - Cox Automotive预测2025年美国电气化车型市场份额将达25%,其中插混和油混占15% [9] 技术路线发展 - 插混车型平均销售时间24天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8天,反映市场热度 [11] - 北美插混市场收入预计2025年达345亿美元,2025-2029年CAGR为4.27%至407亿美元 [9] - 增程电动车采用更小电池且无传统传动系统,生产成本更具竞争力 [16] - 续航100-200英里的增程电动车可能成为市场理想平衡点 [16] 车企战略布局 福特 - 计划2030年北美产品线全系提供混动选项,包括三排SUV等车型 [19] - 2027年推出增程电动车覆盖SUV和Super Duty皮卡,配备大电池+汽油发电机 [21] - 调整资本支出向混动和插混技术倾斜 [19] 通用 - 计划2027年重新推出插混车型以应对新排放法规 [23] - 潜在插混车型包括Equinox/Terrain/Traverse等,可能采用中国PHEV技术 [25] - 利用Ultium电池技术和现有PHEV传动系统实现成本效益 [25] Stellantis - 北美插混市场份额达41%,Wrangler 4xe为最畅销插混车型 [28] - 开发STLA Frame平台支持纯电/插混/增程等多种动力系统 [28] - 计划2030年北美40%以上销量来自低排放汽车 [28] 丰田 - 2024年电动化车型占北美销量43%,计划2025年提升至50% [30] - 北卡州140亿美元电池工厂2025年投产支持混动/插混/纯电生产 [30] 现代 - 计划2026年底北美生产插混车型,2027年销售目标超8万辆/年 [33] - 首批增程车型包括Santa Fe增程版,2027年上市 [33] - 双电机插混系统综合续航可达900公里 [33] 大众 - 计划引进北美插混产品线,途观/途昂插混版预计2026-2027年推出 [36] - Scout Motors将推出增程版Terra皮卡和Traveller SUV,2027年上市 [36]
造车新势力2月:小鹏连续登顶,小米逼近鸿蒙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2 10:38
1月及2月车市概况 - 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滑12.1%,环比下滑31.9%,表现不及往年 [3] - 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25万辆,同比增长13.6%,环比下滑30.3%,新能源零售预计60万辆,渗透率回升至48% [3] 造车新势力2月销量表现 - 小鹏汽车交付30453辆,同比增长570%,连续4个月突破3万辆,2025年前两月累计交付60803辆,同比增长375% [4][5] - 理想汽车交付26263辆,同比增长29.7%,历史累计交付达1190062辆 [4][11] - 零跑汽车交付25287辆,同比增长285% [4] - 鸿蒙智行交付21517辆,环比下滑38.5% [4][15] - 蔚来交付13192辆,同比增长62.2%,其中蔚来品牌9143辆,乐道品牌4049辆 [4] 小鹏汽车市场策略与产品 - MONA M03(11.98万-15.58万元)2月交付超1.5万辆,连续6个月破万,覆盖10万-20万元市场 [6] - P7+(18.68万-21.88万元)上市3个月累计交付超3万辆,标配图灵AI高阶智驾和全域800V平台 [6] - 2025款G6取消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AI鹰眼方案,支持无图化高阶辅助驾驶,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300公里 [8] - 小鹏坚持"硬件标配+软件免费"的智驾商业化路径,目标2025年销量达100万辆 [10] 理想汽车纯电战略 - 首款纯电SUV i8采用宁德时代102.7kWh麒麟电池,CLTC续航710km,支持12分钟充电500km [14] - i8配备激光雷达和Orin-X芯片,支持城市NOA功能,定位家庭用户需求 [14] - 理想2025年目标占据20%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智能电动车头部企业 [14] 鸿蒙智行车型表现 - 问界M9连续11个月蝉联50万以上豪华车月度销冠 [16] - 问界新M7系列交付5204辆,稳居30万级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 [16] - 智界R7交付8748辆,2025年累计交付20168辆,增程版持续热销 [16] - 享界S9连续7个月成为40万以上豪华纯电轿车销冠 [16] 小米SU7 Ultra市场反响 - SU7 Ultra售价52.99万元,较预售价直降28.5万元,配备三电机系统,0-100km/h加速1.98秒 [20][22] - 上市10分钟大定突破6900台,2小时突破1万台,2月28日达1.5万台 [22] - 引发友商互动,包括东风日产、极氪、腾势、保时捷等品牌的祝贺与认可 [24] 蔚来汽车安全与产品规划 - 蔚来ET9通过时速80km弯道双轮、150km直线双轮、120km雨天双轮爆胎测试 [28] - 蔚来自动紧急避让功能一周内帮助用户化险为夷107次 [26] - 2025年计划交付ET9、乐道品牌两款SUV及萤火虫首款车型,销量目标44万辆 [26][30] - 上海3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蔚来市占率达49.6% [30] 行业动态与技术趋势 -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下探至7.88万元海鸥车型 [4] - 特斯拉FSD向中国市场分批次推送,智驾竞争升级 [4] - 上汽与华为合作推出"尚界",基于飞凡RC7改造,引入华为智驾解决方案 [4]
曾破产七次,高管乘私人飞机上班,这家超豪华品牌开始裁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8 18:51
公司管理层变动与成本控制 - 前CEO阿梅迪奥·费利萨在2022年加入公司时带来意大利高管团队,其差旅费用高达120万英镑[4] - 新任CEO阿德里安·霍尔马克实施效率提升计划,取消私人飞机使用并削减非必要开支[5] - 公司最大股东劳伦斯·斯特罗尔退居二线,赋予霍尔马克更大决策权[6] 财务与运营困境 - 2023年前三季度亏损2.29亿英镑,相当于每辆车亏损6.3万英镑[4] - 自2018年IPO以来累计通过股权融资19亿英镑,当前市值仅11亿英镑[10] - 2023年债务总额激增43%至11.6亿英镑,股价下跌33%[19] 战略调整与生产优化 - 计划将年交付量从10000辆降至8000辆以提升利润率[15] - 暂停新车型开发,转向现有车型衍生版本(如运动版/豪华版)[12] - 因生产节奏过快导致30-40%产能损失,将优化项目时间安排[12] 市场表现与挑战 - 2023年中国市场销量下降16%,占收入25%的美国市场面临潜在关税风险[11][17] - 超级跑车Valkyrie延迟两年交付,2024年已发布两次盈利预警[10] - 2023年批发量下降9%至6030辆,但下半年新车型交付量同比增长10%[17][19] 组织变革与转型目标 - 裁员170人(占比5%),预计每年节省2500万英镑成本[17] - 目标在未来12-18个月内改善财务状况,但不追求短期销量增长[21][22] - 效仿法拉利模式,通过限量生产维持品牌溢价与盈利能力[22] 历史背景与行业对比 - 公司112年历史中曾7次破产,长期处于危机-复苏循环[8] - 相比竞品(宾利/保时捷)延迟推出首款SUV至2020年[8] - 霍尔马克在宾利任职期间实现70%车辆配备高利润定制配置[12]
享界S9增程版,豪华轿车市场的鲶鱼or核弹?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7 23:48
核心观点 - 享界S9增程版的推出将重塑C级豪华轿车市场格局,挑战宝马5系、奥迪A6和奔驰E级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地位 [4][6][19] - 新能源和智能化已成为消费者选择豪华轿车的关键因素,享界S9在这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6][7][9] - 鸿蒙智行凭借智能化技术积累和产品力,已获得消费者认可为豪华品牌 [9][11] 市场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0年5.8%提升至2024年47.2%,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突破60% [6] - 2024年6月偏好新能源的用户比例突破60%,智能化水平成为54%消费者购车关键考量因素 [7] - 传统豪华品牌因电动化和智能化保守导致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7] 产品竞争力 - 享界S9纯电版连续6个月位居4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销量第一 [7] - 增程版提供两个电池版本选择,综合续航或将突破1000公里,解决里程焦虑 [9] - 标配100kWh华为800V巨鲸电池,CLTC综合续航最长816公里,支持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200公里 [7] - 车身尺寸5160mm×2005mm×1486mm,轴距3050mm,空间利用率达67% [17] 智能化优势 - 首发HUAWEI ADS 3.0高阶智驾系统,支持车位到车位智能驾驶 [13] - 标配192线华为激光雷达,最远探测距离250米,360度无死角感知 [13] - 配备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前向AEB支持车道外斜穿行人车辆识别 [13] - 智能座舱采用Harmony OS系统,配备12.3英寸仪表盘和15.6英寸中控大屏 [18] 品牌表现 - 鸿蒙智行2025年1月全系交付新车34987辆,连续9个月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第一 [11] - 超三分之一用户认为鸿蒙智行是豪华品牌 [9] - 问界M9系列1月交付12483辆,连续10个月蝉联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第一 [11] 行业影响 - 享界S9增程版上市将加速高端轿车智能化转型 [19] - 中国豪华智能车凭借产品力和品牌优势,或将对BBA发起新一轮冲击 [19] - 智能车时代需要重新定义豪华轿车标杆 [19]
毛利率75%,涨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7 23:48
英伟达财报表现 - 2025财年毛利率达75%,创历史新高[3] - Q4营收393.31亿美元(同比+78%),净利润220.66亿美元(同比+72%)[6][7] - 全年营收1304.97亿美元(同比+114%),净利润728.8亿美元(同比+145%)[9] - Q4毛利率73%,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主因Blackwell芯片初期交付成本较高[7][9] 业务板块分析 - 数据中心业务贡献90%收入,Q4收入356亿美元(同比+93%),全年1152亿美元(同比+142%)[10] - 汽车与机器人业务增速最快,Q4收入5.7亿美元(同比+103%),全年17亿美元(同比+55%)[10] - 游戏和AI PC业务全年收入114亿美元(同比+9%),专业视觉业务19亿美元(同比+21%)[10] 市场动态与竞争 - DeepSeek推出低成本R1模型引发行业震动,导致英伟达市值单日蒸发6000亿美元[3][13] - 公司CEO黄仁勋认为DeepSeek将刺激AI芯片需求,Blackwell芯片首季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13][16] - 微软取消两处AI数据中心租约,反映低成本模型对传统高投入模式的冲击[16] 行业趋势 - AI推理需求激增,Blackwell芯片设计支持预训练、后训练和扩展推理三大扩展定律[14] - 全球AI开源竞争加剧,Meta计划资本支出增加70%应对挑战[20] - DeepSeek R1模型7天用户破亿,成本仅为OpenAI同类产品一小部分[18] 地缘影响 - 意大利、韩国禁止DeepSeek应用,美国加强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18][20] - 中国20余家车企计划整合DeepSeek技术,腾讯、阿里等巨头加速产品融合[18]
奔驰首次进行固态电池道路测试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6 22:44
米斯兹之子 成就新汽车人 8550 AND F TH 视 际 实 战 團 野 跨 界 / 推 梅赛德斯-奔驰于本月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合作,开始在道路上测试固态电池。在电池尺寸和重 量不变的情况下,固态电池可使纯电EQS测试车续航里程增加25%,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自2021年以来,梅赛德斯-奔驰已向Factorial投资了数百万美元,该公司正在其固态电池中推广锂金 属阳极。2024年夏天,Factorial向 梅赛德斯- 奔驰交付了采用公司专有FEST®(Factional电解质系 统技术)固态平台的锂金属固态电池电芯,这是该公司首次向全球OEM厂商交付锂金属固态电池B 样品。 这家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公司表示,其Factorial电解质系统技术可以集成到现有的传统锂离子电池制 造中,从而有可能解决固态电池的主要问题。 编 译 / 路 行 设 计 / 琚 佳 来 源 / A u t o m o t i v e N e w s 、 T h e D r i v e n等,作者:P e t e r S i g a l 、 J o s h u a S . H i l l 等 与传统的湿电解质电池相比 ...
中国轻卡:福田最多,东风与长安最全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6 22:44
长安汽车与东风公司商用车业务表现 - 长安汽车2024年乘用车批发164万辆、零售136万辆保持行业前四[3] - 商用车销量34.30万辆同比增加2.67万辆从行业第五跃升至第三[7] - 与东风公司合并后商用车总销量达72.84万辆将成中国第一并进入世界前三[7] 中国商用车行业格局 - 2024年行业总销量387万辆同比下滑3.9%[5] - 福田汽车以61.16万辆(份额15.8%)保持冠军东风公司38.54万辆(份额9.9%)居亚军[5] - 轻卡销量190万辆(+0.3%)占商用车最大比重重卡/微卡/皮卡分别下滑1%/30.9%/14.5%[7] 轻卡市场竞争态势 - 福田轻卡46.38万辆(份额24.4%)稳居第一东风18.83万辆(-3.1%)第二长安17.98万辆(+8.5%)第三[9] - 长安与东风轻卡差距缩小至8508辆[9] - 新能源轻卡销量9.92万辆(+120%)远程商用车2.33万辆领跑[15] 微卡与皮卡细分市场 - 微卡总销量43.3万辆(-30.9%)上汽通用五菱21.18万辆(+27%)占48.9%份额长安7.30万辆(+3.6%)第二[11] - 东风系整合小康与山东凯马后微卡销量达8.70万辆(份额20%)[11] - 皮卡销量27.7万辆(-16.5%)长城13万辆占47.2%长安皮卡6145辆(+23%)排名第九[13] 新能源商用车布局 - 新能源物流车销量45.7万辆(+5.2%)远程9.4万辆第一东风轻型车2.51万辆(+31%)第六[15] - 新能源VAN车型26.6万辆(+48.8%)长安睿行EM80(1.25万辆)与跨越星V7(1.11万辆)分列第四五名[15] - 新能源皮卡1.16万辆(+59%)长安4138辆占35.6%份额仅次于吉利雷达[18]
Stellantis寻找新CEO时面临品牌定位难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6 00:26
Stellantis品牌战略调整 - Stellantis董事长约翰·埃尔坎将品牌组合优化作为CEO候选人的核心考核标准 旗下14个品牌需评估生存可行性[4] - 集团由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标致雪铁龙合并而成 品牌数量居行业之首 精简可降低运营复杂度[4] - 欧洲市场标致品牌2023年份额仅4.9% 全球排名第八 企业知名度显著低于大众丰田[5] 管理层变动与组织重构 - 前CEO唐唯实坚持"达尔文主义"理念 主张所有品牌均有发展空间[9] - 2023年12月CEO更迭后实施架构重组:合并软件与产品开发部门 成立全球营销部 增强区域自主权[9] - 新任命Jeep标致等核心品牌负责人 旨在重建投资者信心[9] 美国市场表现与品牌价值 - Jeep占全球销量15% Ram/Jeep/道奇/克莱斯勒通过相同经销商网络形成互补[16] - 克莱斯勒与道奇2023年美国销量均不足15万辆 各占全球销量3%[16] - 美国市场份额降至8.1% 定价策略失误导致客户流失 盈利预警引发管理层变动[16] 欧洲市场挑战 - 阿尔法·罗密欧/DS/蓝旗亚欧洲份额仅0.3% 远落后奥迪宝马[23] - 标致欧宝存在产品重叠 高端品牌面临定位困境[20][21] - 电动化转型迟缓叠加碳排放法规 面临中国车企竞争压力[20] 产品与电动化布局 - 2024-2025年计划推出20款新车型 含雪铁龙C3等平价电动车型[25] - 与零跑汽车合资成立"第15品牌" 加速海外电动车市场拓展[26][27] - 菲亚特在新兴市场表现突出 或转型经济型电动车专用品牌[29] 分析师观点 - 投资者支持品牌组合审查 建议优先裁撤欧洲高端品牌[12] - 阿尔法·罗密欧需彻底重塑品牌形象 否则恐沦为小众品牌[23] - 行业咨询机构预测未来3-5年可能出现品牌关闭潮[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