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川研究所
icon
搜索文档
格力错过了什么
远川研究所· 2025-09-08 21:08
行业格局演变 - 国内家电三巨头分化趋势明显 格力营收自2018年后长期徘徊在2000亿上下 形成泾渭分明格局[5] - 2019年美的空调市场份额反超格力并蝉联至今 2020年美的市值超越格力 一年后格力又被海尔超越[9] - 白电市场寡头格局因小米介入被打破 格力受冲击最大[12] 市场结构性变化 - 空调线上化率从10%提升至50% 冲击传统线下经销商体系[12] - 智能化趋势要求家电企业具备软件能力 小米借IoT设备从1.5亿增至9亿 IoT业务营收从400亿增至1040亿[14] - 国内家电市场年化增速仅3% 海外扩张成必然选择 2024年格力/海尔/美的海外收入分别为282亿/1429亿/1690亿[14][16] 渠道体系变革 - 格力"淡季返利"经销体系受线上化冲击 2019年线上销售占比仅10% 远低于美的35%[21] - 董明珠直播带货斩获476亿GMV 但引发经销商京海担保减持20亿股票[20][21] - 美的2017年将销售公司改为运营中心 经销商从赚差价变为赚服务费 成功完成渠道改革[21] 全球化战略差异 - 海尔2011年收购三洋家电业务 2016年以55.8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 GEA成为美国增长最快家电企业[15][24] - 美的通过并购获得东芝白电业务/Clivet/Teka等品牌[16] - 格力海外收入占比仅15% 远低于海尔和美的50%左右 全球化布局浅尝辄止[26] 多元化转型路径 - 美的2016年以115欧元/股收购库卡 进入工业自动化领域 新业务营收占比超30%[29] - 格力多元化成效不彰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业务仅增长0.8% 智能装备业务下跌36.7%[31] - 收购珠海银隆主攻钛酸锂电池 产业化空间有限 收购盾安环境去年仅贡献8.1亿营收[31] 核心竞争要素 - 家电行业技术天花板有限 渠道把控力和品牌影响力至关重要[22] - 海外并购主要目的为获得品牌使用权 而非核心技术[24] - 线上化/智能化/全球化三大趋势共同推动行业格局重构[12][14][16]
凿山铺路十五年:一场云计算的远征
远川研究所· 2025-09-05 18:34
4637亿美元,这个金额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累计投资的1.5倍,也是知名研究机构Dell'Oro Group对2025 年全球云计算投资规模的市场预测[1]。 从巴黎奥运会全球电视网络直播,到《歌手2025》全链路4K超高清直播;从支持自动驾驶算法训练,到支 撑3A游戏流畅运行;从推动通义千问Qwen、Kimi等国产大模型迭代,到托起中国企业出海业务……云端的 世界,AI正在开疆扩土。 2025年8月29日,阿里巴巴最新一季财报公布,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保持 三位数增长,成为支撑阿里巴巴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截至当天美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大涨近13%。 如果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计算"的世纪:21世纪第一个十年,算力开始成为生产力新的 度量衡,经典互联网时代井喷的数据要通过计算挖掘价值,移动互联网时代爆发的流量也只有在云端才能 承接;而今,云计算又成为AIGC时代冲锋的弹药。 当"ChatGPT时刻"叩响AIGC的大门,云计算也从后台浮出水面,迎来价值重估,从生态基座位跃升至战略 级资源,成为AIGC所有愿景落地的前提。 而这一切的起点,来源于21世 ...
半年报业绩平平,但迈瑞能打下一个十年
远川研究所· 2025-09-04 21:08
核心观点 - 迈瑞医疗2025年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受国内招标周期延长影响 但国际业务保持增长且股价稳定 反映市场更关注其长期技术竞争力而非短期波动 [5] - 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结构从低值耗材转向高端设备 贸易顺差71.1亿美元中诊断治疗类产品贡献显著 标志行业从成本优势向技术驱动转型 [6][7]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构建三大技术壁垒(核心部件可控、AI医疗融合、全球临床洞察) 并推出瑞智生态解决方案打破医疗信息孤岛 提升诊疗效率30%以上 [13][14][16][18]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8.45%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2.96% 主因国内收入确认周期延长导致国内业务下滑超30% [5] - 国际业务同比增长5.39% 收入占比提升至50% 医学影像业务国际营收占比达62% [9] - 研发投入17.77亿元 占营收超10% 近八年累计研发投入超200亿元 [13] 行业结构转型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出口额241亿美元(+5.0%) 进口额169.9亿美元(-3.9%) 贸易顺差71.1亿美元 [6] - 出口主力从低值耗材(如2005年按摩器具占比最高)转向高端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试剂、智能监护仪等技术密集型产品 [6][7] - 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8年4.5%提升至2024年6.8% [19]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超声领域Resona系列彩超搭载自研域光平台 成像速度与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 [9] - 实现超声探头(阵元超2000个)、监护仪传感器、体外诊断试剂原料等核心部件自研自产 [13] - 推出超声内窥镜微创手术融合方案 通过便携超声M11和腹腔镜UX5实现同屏融合显示及设备联动控制 [9][10] 并购与自主研发策略 - 行业并购估值攀升:2024年平均估值达EBITDA的18-22倍 较五年前上涨30%+ 且案例数从2015年230件降至2022年150件 [12]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 研发人员占比常年保持30% 通过三大技术壁垒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3] - 心血管领域并购活跃(如收购惠泰医疗) 但优质标的稀缺制约外延扩张效果 [12][13] 智能化解决方案与生态建设 - 瑞智生态整合设备、医生、患者数据 实现多设备报告统一诊断及72小时病情回溯 [16][18] - AI辅助诊断系统提升诊疗效率30%+ 麻醉决策系统通过大模型融合围术期多维度数据 [14][18]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国内装机医院超1000家 新增三甲医院38家 国际签单项目累计760个(2025上半年新增107个) [18]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七大领域(诊断检验、治疗、监护支持等) [19] - 带量采购政策倒逼企业创新 具备高临床价值和高技术壁垒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19] - 行业与数字技术、AI、新材料深度融合 中国企业从"跟随者"逐步成为"规则制定者" [19][20]
小而不倒II
远川研究所· 2025-09-04 21:08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品行业从基础功能需求转向情绪价值驱动的细分需求 经济下行期情绪价值消费逆势增长 反映阶层流动性降低和再投资回报率下降的社会心态转变 [4][12][15][18] - 泡泡玛特代表情绪价值商业化的成功案例 其108万元Labubu拍卖价超越1959年茅台103万元成交价 标志收藏品市场格局变化 [2][7] - 情绪价值商品具备高度抽象化、非标准化特性 难以被传统投资框架量化评估 依赖创作者对细分领域的深度理解 [8][9][23] 消费市场演变 - 第三消费时代特征:基础消费品普及完成后 消费转向个性化细分需求 从大众化转向自我认知投射 [4][18] - 细分需求商品特征:超越功能实用的溢价空间 如小米汽车1584Ps马力或Labubu设计 对应非实用性消费逻辑 [5][6] - 经济上行期消费行为倾向再投资(房产、教育) 下行期情绪价值消费释放存量财富 宝马M系列在华年销10万辆逆势增长 [12][15][19] 情绪价值商业逻辑 - 情绪价值定义为商品在功能性之外的附加值 依赖设计审美等非量化要素 类似恋爱关系而非相亲式标准匹配 [4][5][8] - 创造情绪价值需领域深度热爱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作为潮玩爱好者理解圈层文化 设计师坚持Molly无表情设计获市场验证 [9][23] - 难以通过标准化流程复制 如Labubu咧嘴设计与Molly形成反差 缺乏可复用方法论 [9][10] 代表性企业案例 - 泡泡玛特2010年成立 早于多数互联网公司 初期未掌握SKU等零售基础概念 凭借圈层文化理解实现超预期业绩 [23] - lululemon通过平缝技术解决运动摩擦痛点 从功能性延伸出抽象价值主张 细分耐克等大众市场 [20][23] - 小米汽车避开主流市场竞争 利用电动车动力性能建立价值主张 针对细分需求设计车型 [20] 社会经济背景 - 经济下行期再投资回报率降低 阶层流动性减弱 消费行为从宏观叙事转向自我感性满足 [12][15][19] - 年轻消费者呈现消费分级特征:左手蜜雪冰城右手泡泡玛特 拼多多与小米YU7并行购买 [10][19] - 日本M型社会现象重现:收入增长预期打破后 房贷等按部就班人生规划受阻 情绪消费成为出口 [15]
闲鱼不能再闲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9-02 21:06
过去十年,中国二手电商交易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分别翻了140倍与60倍[1],近九成份额都流向了三 个平台——闲鱼,转转,和爱回收。 三大平台里,转转致力于给B站UP主发工资,爱回收的网点遍布线下商场,闲鱼则比较特殊,它的生态 位可以用一个词形容: 赛博黑市 。 从电子垃圾到谷子经济,从网红餐厅代排到老铺黄金代购,闲鱼上的交易内容越发剑走偏锋,不光有大 量闲置商品惨遭屠龙刀,还有更多闲置的人通过各种邪门的方式赚钱。 购买代退机票服务,结果是商家伪造死亡证明;低价买酒店早餐和升房特权,是商家以你的名义投诉威 胁前台换来的;游乐园的快速通道服务,实则是商家亲自上阵帮你插队挨骂。 闲鱼具备暗网黑市的一切特征,它什么都卖,但又不易察觉。今年6月,闲鱼月活突破2个亿,和小红 书、B站属于同一个梯队。 互联网上的二手交易平台众多,怎么偏偏就闲鱼成了简中特色暗网与黑市? 祖宗之法,说变就变 今年年初,马云突然现身杭州,在阿里园区溜达了一圈,逛了两个业务的工位,一是夸克,另一个是闲 鱼。 阿里旗下子业务众多,闲鱼的存在感并不算弱。它是集团的第一批战略级创新业务,2023年,又和 1688一起升级为淘天集团一级业务。 但与日渐提 ...
美的大转型:不只是家电企业的“中国版GE”
远川研究所· 2025-09-01 18:20
业绩表现与结构转型 - 公司年中报显示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 利润率创三年新高 [2] - toB业务板块(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营收同比增长20.8% 占营收结构比重持续提升 [2] - toB业务营收突破千亿 占整体营收比重接近40% [14][21] 智能体工厂技术突破 - 荆州洗衣机工厂获WRCA认证为全球首座多场景覆盖智能体工厂 覆盖38个核心生产场景 [5][7] - 核心生产场景效率平均提升超80% 关键环节实现100%防呆防错 [11] - 智能体工厂采用自主决策与大模型工业集成技术 实现全流程无人化自主运行 [5][11] - 2023年库卡机器人与物流自动化节省95%一线人工 上半年AIGC技术节约成本2.8亿元 [11][20] 多元化业务布局 - 业务版图扩展至医疗、能源、工业三大高附加值领域 [13][14] - 2017年通过收购瑞仕格医疗进入医疗领域 2021年控股万东医疗切入高端医疗设备 [13] - 能源板块通过并购合康新能、科陆电子切入储能与光伏市场 [14] - 工业板块以库卡机器人为核心 2017年斥资315亿收购库卡公司 [19][20] 战略转型路径 - 2015年启动双智战略(智能制造+智能家居) 向高科技公司转型 [5][17] - 关闭低效家电SKU 将资源向toB业务集中 研发投入超600亿元 [27] - 全球布局研发体系 拥有16个国家级科创平台及2.3万名研发人员 [28] - 2024年专利数量全球排名第八 中国民营企业第一 [28] 行业对标与定位 - 转型路径对标通用电气 业务结构相似(工业/医疗/能源 vs 能源/医疗/航空) [23][24] - 区别于传统家电企业 聚焦产业链上游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领域 [14][17] -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经验 遵循"产业升级+第二引擎"发展逻辑 [19][27] 技术研发体系 - 2014年建立中央研究院 采用"研究-储备-开发"三级研发模式 [27] - 2020年成立AI研究院 智能体工厂应用自研人形机器人"美罗" [11][13] - 生产基地承担技术试验田功能 如荆州工厂从签约到投产仅7个月 [9]
改革没有完成时:中国平安的新长跑
远川研究所· 2025-08-31 20:33
公司业务创新与普惠金融实践 - 平安产险在西藏比如县为20万头牦牛安装带编号与二维码的耳标 实现养殖险快速识别和赔付效率提升[2][3][4] -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推出骆驼险 为10171峰骆驼提供8148万元风险保障 累计理赔94峰骆驼 理赔金额达91.7万元[48][51] - 通过骆驼芯片标识和意外理赔服务 帮助牧民应对狼群袭击、难产疾病等养殖风险 出险率不足1%[49][50][53] 公司战略演进与业务布局 - 从单一保险拓展至全牌照综合金融集团 近五年总资产从9万亿增长至13万亿[10][24] - 实施"金融+科技"战略 旗下半数子公司为科技型公司 40万内勤员工中超10万人任职科技互联网企业[38] - 2018年提出"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战略 金融客户达2亿 互联网用户近6亿[39][41] 医疗健康生态圈建设 - 合作医院达3.7万家 健康管理机构10.5万家 药店23.9万家 覆盖75个城市19万名客户[57] - 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实现环渤海地区海上救援50分钟响应 服务中国最大海上油田[55] - 每分钟处理3.47万次AI服务请求 95511客服响应近千来电 智慧养老覆盖每位长者[58] 改革开放背景与企业发展 - 公司诞生于深圳蛇口工业区 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民营保险公司 1994年首家引进外资战略股东摩根士丹利和高盛[8][16][19] - 收购深圳城市商业银行与深圳发展银行时获政府支持 体现特区市场化创新环境[20][21] - 位列《财富》500强全球第47位 金融企业第9位 年营业收入1586.27亿美元[10] 企业改革理念与文化 - 推行"三多战略":多几步(战略前瞻)、多团队(专业人才)、多平台(容错结构)[31] - 鼓励创新容错文化 认为"不犯错等于无事可做" 坚持"允许改革犯错但不允许不改革"[31][32] - 从产品销售转向服务提供 提升用户黏着度 金融新增客户三分之一来自互联网[40][41]
AI云,重画的起跑线
远川研究所· 2025-08-29 15:04
AI与云计算融合趋势 - AI与云计算以前所未有的紧密姿态绑定,AI云成为新范式,推动云计算产业突破长期桎梏并跑出增长第二曲线 [1] - 2024年中国新增千亿级别参数大模型50个,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长74.1%,是通用算力同期增幅的三倍以上,智算中心利用率持续突破70% [1] - AI彻底改变云服务架构与价值逻辑,产业进入应用规模化落地期,需求从底层AI算力基础设施走向一站式端到端解决方案 [1] 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17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但行业陷入同质化价格战困局 [5] - 海外云计算巨头率先发起价格战:亚马逊AWS最高降幅40%,微软Azure超50%,谷歌云超60% [5] - 私有云定制化解决方案虽可避免同质化,但面临碎片化瓶颈,需求非标导致成本高企 [8] AI重构云计算商业模式 - AI模型训练依赖云计算超大规模计算能力,打开市场空间并带来技术革新,在同质化与碎片化间取得平衡 [8] - 竞争焦点从"计算力价格"转向"业务难题解决能力",从资源规模竞争升级为创新解决方案竞争 [9] - 微软与OpenAI合作构建AI超级计算机,为云计算产业开辟新赛道 [3][5] 百度智能云战略布局 - 百度拥有完整AI技术栈:芯片层(昆仑芯)、框架层(飞桨)、模型层(文心大模型)和应用层 [10] - 2020年提出"云智一体"战略,以全栈布局优势引领AI开发范式变革 [11] - 提供三层服务:基础设施层(AI IaaS)支持三万卡集群部署;平台服务层(AI PaaS)千帆平台作为企业级大模型开发工厂;应用解决方案层(AI SaaS)提供开箱即用Agents [14][15] 技术突破与性能提升 - 百舸AI计算平台5.0实现推理能力全面升级,推理算力占比达58.5% [18] - 昆仑芯超节点实例单卡性能提升13倍,单卡吞吐提升近一倍,较国内同类产品高15% [19] - 强化学习框架BRL将训练推理效率提升9倍,万亿美元参数模型可在几分钟内运行 [19] 市场表现与生态建设 - 百度智能云以24.6%市场份额连续六年蝉联中国AI公有云第一 [16] - 2024年第二季度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27%,AI新业务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34% [21] - 千帆平台4.0扩充模型库至150个,提供Agent开发基础设施,降低开发门槛 [19][20] 行业应用与落地实践 - 解决方案覆盖金融、冶金、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3D创作及AI眼镜等创新赛道 [20] - 千帆慧金金融模型在认证考试和推理计算评估集上超越SOTA通用模型 [20] - 推出数字员工"AI吴彦祖"和一见SOP合规分析能力,为客服、营销及视觉AI应用提供范本 [20]
被遗忘的社区团购
远川研究所· 2025-08-28 21:06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0年社区团购行业爆发后迅速退潮,从战火燎原到监管介入用时不足一年[3] - 2022年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多多买菜与美团优选市占率分别达44%和32%[31] - 大厂旗下社区团购业务普遍严重亏损,2020-2024年间美团优选所在新业务板块累计亏损超800亿元[3][4] 商业模式与成本结构 - 社区团购采用"次日达+自提"模式,单均履约成本仅为前置仓模式的1/20[21] - 运营成本相比即时零售降低40%,通过团长承担"最后一公里"配送实现[22] - 供应链环节精简SKU并采用预售模式,将整体加价率从45%压缩至20%以内[25] 生鲜品类固有挑战 - 生鲜品类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客单价难提升、损耗率难控制、毛利率难保证[39] - 区域属性明显导致规模化扩张困难,全国饮食习惯高度分散[41][42] - 生鲜占社区团购SKU比重下降至40%,GMV占比降至30%,接近传统商超水平[45] 企业战略差异 - 美团将生鲜作为向商品零售延伸的手段,2024年将减亏作为首要目标[32][55] - 拼多多以农产品起家,将卖菜作为核心目的,持续优化供应链[54] - 京东曾设UE模型目标毛利率15%,配送成本10%,最终挤出2-3个点利润[33] 外部竞争环境变化 -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是同期社区团购规模的两倍[57] - 即时零售以日用百货为主,美团闪购因盈利清晰被调整至核心本地商业[60] - 即时零售依托外卖高频流量和闲置运力,性价比优于前置仓模式[61] 行业衰退原因 - 疯狂补贴引发监管关注,2020年底"九不得"条例限制无序竞争[28] - 刷单灰产盛行,某平台1000万日GMV中900多万为水分[28] - 高频带低频预期未实现,非生鲜品类面临电商和即时零售双重挤压[47][49]
被玩坏的外卖大战
远川研究所· 2025-08-26 21:04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阿里、京东、美团三方展开激烈外卖竞争,采用亏损式补贴策略追求订单量增长,而非盈利目标[3][4] - 京东日订单量从3月24日的100万单快速增长至6月1日的2500万单[5] - 阿里旗下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在7月5日突破8000万单,其中非餐订单超1300万单[5]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在7月12日达到1.5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5] 外卖行业盈利状况 - 外卖业务模式重、回报周期长,利润率处于互联网行业倒数水平[7] - 饿了么持续在盈亏平衡线挣扎,京东外卖每单均亏损,美团2023年市场份额近70%但经营利润率仅4%[8] - 高盛估算未来一年阿里外卖将亏损410亿人民币,京东亏损260亿人民币,美团EBIT减少250亿[20] - 京东二季报显示新业务经营亏损达148亿人民币[20] 市场增长与渗透率 - 2022年餐饮外卖市场渗透率突破20%,增速明显放缓[11] - 美团外卖日订单量峰值以年均1000万单速度增长,客单价稳定在50元水平[11] - 拼好饭业务贡献显著增量,2024年美团餐饮外卖增速预计10%-12%,其中近半来自新业务[14] - 即时零售渗透率预计很难超过10%,最乐观估计2030年达到6.8%[46][47] 即时零售发展现状 - 即时零售可理解为用外卖模式配送商品,将配送效率从半日达提升至半小时[22] - 美团占据即时零售近40%市场份额,2021-2024年订单量年复合增长率超50%,日订单达960万单[22][38] - 闪电仓模式券前毛利率普遍超过50%,通过低价快消品引流+百货耐用品盈利[37] - 即时零售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8450亿人民币增长至2030年的2236亿人民币,年均增速15%[47] 行业竞争本质 - 竞争实质是互联网公司为即时零售布局,而非单纯外卖业务[21] - 美团核心优势在于本地生活市场的双边规模效应,商家和用户向最大平台聚集[49] - 后来者需要指数级增加投入才能挑战头部地位,目前竞争未脱离美团定义的业务框架[53] - 配送环节差异化空间小,电驴配送效率取决于小区基础设施,补贴成为最有效竞争手段[59] 市场竞争效率 - 外卖市场"自然增长"已趋于停滞,补贴难以创造实质性增量需求[56] - 订单量增长不会改善经营状况,反而加重对补贴的依赖,美团更关注30元以上订单份额[58] - 现制饮品成为冲单神器,瑞幸配送成本同比暴涨175%[18] - 当前市场竞争效率低于10年前的打车大战和5年前的百亿补贴,存在大量伪装成外卖的堂食/自提订单[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