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搜索文档
突破落地瓶颈,AMD Mini AI工作站峰会揭晓端侧AI实现新路径
36氪· 2025-07-10 22:58
行业趋势与峰会背景 - AI智能体加速普及,工作与生活方式正经历深刻变革,AI落地"最后一公里"成为核心难题[1] - AMD联合36氪举办"AMD Mini AI工作站行业解决方案峰会",聚焦"超大模型端侧部署",展示30款基于锐龙AI MAX+ 395处理器的设备,联合200+生态链伙伴[1] AMD战略与技术布局 - 端侧AI是产业战略性机遇,AMD将开放合作推动超大模型端侧规模化部署[2] - 锐龙AI MAX+ 395处理器采用CPU+GPU+NPU三合一架构:Zen5核心16核32线程 CPU、RDNA3.5 40CU GPU(性能媲美4060-4070独显)、50TOPS算力NPU[4] - 统一内存架构(UMA)支持96GB超大显存,可运行70B+参数模型及混合模态AI智能体[4] 行业应用案例 企业效率提升 - 模优优科技利用AMD大显存特性本地部署DeepSeek-V3及Qwen3-235B大模型,结合多智能体为投资决策团队提供安全高效的研报预处理方案[6] 个人生产力革新 - 首界科技推出"玲珑星核"AI主机,基于ROCm开源生态实现软硬件一体化AI体验,支持双机互联扩展为微型集群[8] 办公场景优化 - ChatExcel本地化方案使Mini AI工作站成为安全数据分析一体机,财务部门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完成复杂分析[10] 垂直行业赋能 - 无问芯穹为教育行业提供推理加速方案,Mizar引擎提升终端效率同时保障模型精度[10] - 清昴智能为家纺行业设计从设计到门店合规检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保护敏感信息并提升效率[13] - 中科加禾打造家庭AI Hub,实现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家庭智能中枢[15] 生态共建计划 - 启动"AMD Mini AI工作站赋能行业计划",系统性支持伙伴创新解决方案[17] - 魔搭社区设AMD专题赛道,鼓励开发者挖掘硬件潜力创造AI原生应用[21] - 推出ROCm 7开源AI软件堆栈,提升框架兼容性与开发工具链,构建开放生态[23] 产品与生态成果 - 锐龙AI MAX+ 395处理器具备工作站级性能:16核Zen5 CPU、40CU RDNA3.5 GPU、50TOPS NPU,是端侧部署超大模型的最优平台[25] - AMD已形成从硬件设备、模型调优伙伴到行业应用联盟的完整端侧AI生态[27]
又一个「甲亢哥」,来华捞金
36氪· 2025-07-10 22:58
国际网红来华热潮 - 国际顶流网红通过展示真实中国内容成为流量密码,视频在TikTok、油管等平台成为爆款[4][7] - 全球前两大网红"野兽先生"(粉丝6.34亿)和"无语哥"(粉丝2.59亿)即将启动中国游计划[7] - "甲亢哥"中国行直播吸引700万人在线观看,抖音账号粉丝突破500万[12] 市场数据与商业价值 - 2025年一季度外国人入境人次达1743.7万,同比增长33.4%,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助推增长[24][25] - "甲亢哥"6条视频15天内涨粉360万,并与伊利等品牌达成商业合作[29][30] - "野兽先生"哔哩哔哩账号粉丝超500万,视频播放量均达数百万[33] 内容创作特点 - 中国元素如火锅、高铁、赛博朋克景观形成文化冲击,打破西方刻板印象[35][36] - 外国网红通过本土化内容实现差异化,如"野兽先生"计划将真人秀风格与中国文化融合[41] - MCN机构开始定制化内容策略,帮助网红适应中国视频生态[43] 行业影响与挑战 - 网红行程规划不当导致拥堵,过度商业植入影响内容质量[39] - 需平衡个人风格与中国文化,避免酒桌文化等背景差异引发的误解[39][41] - 行业出现专业化运营趋势,建立长期双向合作机制[44] 文旅经济联动 - 外国游客直接带动地方经济效益,成为经济环境助推剂[45] - 网红内容有效破除西方媒体信息茧房,构建国际形象传播新渠道[46][47]
两个中国狠人,拯救7万亿特斯拉
36氪· 2025-07-10 22:58
特斯拉中国战略与关键人物 - 2018年特斯拉面临产能危机和低良品率,中国市场月销量仅120辆,主要因进口Model 3起步价高达49.9万元[6][7][8] - 马斯克坚持独资建厂,通过任宇翔推动政策突破,2018年4月中国取消新能源车外资股比限制[9][16][19] - 任宇翔促成上海超级工厂落地,获得土地1折优惠(9.8亿元/86万平方米)、160亿元3.9%低息贷款及快速审批[19] - 上海工厂10个月建成投产,2年后贡献全球50%产能,成本降低65%,推动特斯拉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20][21][22] 任宇翔的贡献 - 作为特斯拉亚太区副总裁,利用上海人身份和政府关系能力推动高层会晤,提出"技术带动产业链升级"理论[14][15][16] - 主导上海工厂方案设计,在马斯克质疑时坚定推进项目[17][18] - 代表特斯拉签署上海工厂协议,打破外资车企合资模式[19] 朱晓彤的运营能力 - 2014年加入特斯拉,2018年负责上海工厂建设运营,创造3天立项、5个月审批、10个月投产的纪录[29][30][32] - 工作风格高效,每日工作18小时,封控期间驻厂2个月实现单月交付10万辆,2022年上海工厂产量达75万辆[33][34] - 2022年底调任美国提升弗里蒙特/得州工厂产能,2023年晋升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获34万股奖励[35][36][37] 特斯拉当前挑战 - 2025年Q2交付量预计38.94万辆,同比降12%,连续两年销量下滑(2024年179万辆降1.1%)[26][27] - 欧洲市场前5个月注册量暴跌37%,马斯克接管欧美销售业务引发市场质疑[41][42][43]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小米等新势力冲击市场,朱晓彤推动Model 3/Y进入"新能源车下乡"目录[39][40] 未来发展方向 - 马斯克聚焦Robotaxi和Neuralink脑机接口等技术领域[45] - 朱晓彤全面接管全球制造业务,需解决销售端疲软问题[24][28][46] - 特斯拉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市场期待朱晓彤复制上海工厂成功经验[26][48]
魅族获奔驰订单,Flyme Auto将上车奔驰E|36氪独家
36氪· 2025-07-10 22:58
奔驰与亿咖通、星纪魅族合作 - 奔驰与亿咖通、星纪魅族达成合作,Flyme Auto将进入奔驰中国车型序列,最先搭载的车型是长轴距版E-Class [3][4] - 合作车型预计2027年推出,与长轴距版E-Class改款时间一致 [4] - 奔驰未对合作消息作出回应 [5] 亿咖通与魅族背景 - 亿咖通是吉利旗下专注全栈式汽车平台的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2022年在美股上市 [6] - 亿咖通业务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底层零部件等领域 [7] - 魅族是吉利2022年收购的手机公司,定位为"车手互联"关键布局 [8] - 吉利对亿咖通与魅族的定位分别相当于华为的汽车BU和消费者BG [9] Flyme Auto市场表现 - Flyme Auto于2023年3月问世,首款搭载车型为领克08 EM-P [9] - 截至2024年5月,Flyme Auto已搭载在吉利23款车型上,包括银河E5、领克900等热门车型 [14] - 采用Flyme Auto的车型总销量超116万辆,2025年5月单月新增13万辆 [14] - Flyme Auto 2.0版本即将发布,将在AI、设计等方面优化 [15] 奔驰中国市场现状 - 2024年奔驰中国市场累计交付新车超71.4万辆,同比下滑接近7% [12] - 2024年上半年奔驰中国市场销量为29.32万辆,同比下滑14% [12] - 奔驰燃油车型占中国总销量超80% [22] 奔驰智能化布局 - 奔驰在售主要车型搭载第三代MBUX系统,采用高通8295芯片,支持5G通信 [18] - 第三代MBUX系统语音助手支持免唤醒、连续指令和语义理解,反馈速度缩短至0.5秒 [18] - 奔驰2025年将上市纯电CLA,搭载自研MB.OS操作系统,支持更高OTA频率和生成式AI [21] - 奔驰与中国团队合作开发高速领航辅助系统,中国团队也是MB.OS主要参与团队 [25] 合作战略意义 - 奔驰希望通过与本土供应商合作补齐智能化短板,刹停销量下滑趋势 [10][13] - 奔驰与吉利渊源深厚,2018年吉利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2020年双方合资组建smart全球公司 [16] - 奔驰选择Flyme Auto旨在保持燃油车竞争力,实现"油电同智"目标 [17][24] - 奔驰在中国市场采用Momenta的高阶辅助驾驶方案,与亿咖通及魅族合作是其求变新信号 [26]
让AI「真落地」,组织才会成为真正的智能体
36氪· 2025-07-10 17:00
飞书AI产品发布会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AI全家桶产品实现"组织熵减",目标是让一线员工拥有AI助手自助解决业务卡点[1][4] - 多维表格作为拳头产品实现10倍性能提升,单表容量达1000万行,加载速度从7.4秒降至0.94秒[12][14] - 新推出的飞书妙搭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生成AI应用,如电商业务看板[19][20] - 公司提出AI应用成熟度模型(M1-M4),现有产品如知识问答达M3级,飞书妙记达M4级[33][34][40] 行业渗透与竞争格局 -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渗透率达60%(销量前30品牌中),茶饮行业上市品牌覆盖5/6家[6] - 已获得DeepSeek、智元机器人等AI领域新客户[8] - 面临钉钉直接竞争,后者在发布会前突击上线AI表格产品[10] 多维表格升级亮点 - 处理能力可支持小型电商平台,直接管理1000万条SKU/订单数据[14] - 新增"应用模式"提供丰富组件,可快速搭建销售/人力/库存等管理系统[21][23] - 伊芙丽案例显示:98年员工用该产品搭建美妆业务系统,支撑全国数千人运营,节省百万开发费用[26] Agent战略布局 - 推出企业级Agent开发套件,飞书Aily支持私域数据配置,已落地公牛集团客服系统[36][37][39] - 明确Agent分级标准,解决行业概念模糊问题[29][32] - 基于aPaaS平台实现AI全流程助力业务系统开发[41]
和AI聊完,我和爸妈「冷战」一年| 深氪lite
36氪· 2025-07-10 17:00
AI心理咨询行业现状 - 生成式AI在心理咨询领域展现出倾听、共情和启发能力 能够快速模仿学习心理咨询核心技能[5] - AI心理咨询具有高性价比优势 相比传统心理咨询更便宜且响应及时 适合资源有限人群[8] - 超七成Z世代用户表示愿意与AI建立情感链接 情绪价值成为AI应用重要主题[18] AI心理咨询优势 - AI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反馈高效且能无限回复 解决了传统咨询等待时间问题[8][12] - AI展现出"天赋般"共情能力 能给予提问者充分理解和支持 不受主观判断影响[16][17] - AI咨询过程让用户感觉被尊重 答案通过共同探讨得出 而非单方面输出[13][14] AI心理咨询局限性 - 当前AI更适合心理健康筛查和轻咨询 无法替代中重度精神疾病治疗[26] - AI缺乏识别复杂情绪能力 无法像人类咨询师那样根据非语言线索调整治疗方式[27] - AI存在"过度迎合"倾向 采用固定套路安抚情绪 而非提供深度解决方案[27][28] 用户行为分析 - 大量AI心理咨询用户是在真实世界得不到帮助的人群 包括不愿或找不到人倾诉者[28] - 用户初期容易被AI理解所吸引 但随着使用深入会意识到需要更真实的互动[28][29] - 用户最终倾向采取多元化心理调节方式 而非单一依赖AI解决方案[30]
撬动全球资源,赋能大湾区创新,NovaX国际创投嘉年华2025闭幕
36氪· 2025-07-10 17:00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格局 - 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区位优势与制度创新活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香港"内联外通"的枢纽地位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创新要素、市场潜力形成天然互补 [1] - "前店后厂"模式升级:香港科研力量、国际资本、专业服务与珠三角转化能力、制造实力高效衔接 [1] NovaX国际创投嘉年华2025活动概况 - 活动由创新香港主办,36氪、香港汇智联合主办,获香港特区政府多个部门及中金公司支持 [2] - 汇聚全球数千名专业人士、超500家投资机构及300余家创新企业,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关键领域 [4] - 达成1,200+场1对1精准对接,意向投资金额超10亿港元 [4] 活动成果与创新形式 - 组委会与MedTech World、FinStep Asia等国际机构签署环球合作协议,共建跨境创新走廊 [5] - 穗港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成立,《香港因子独角兽报告2025》发布 [5] - 20家企业入围最具投资价值初创企业榜单,包括本末科技、羽迹科技、芯球未来等 [5][6] - 创新设置三大舞台(主舞台、媒体舞台、合伙人舞台)促进技术产业化与资本融合 [6] 香港的资本与科创枢纽作用 - 香港推动资本与科创"顺畅进出",促进跨境资源高效链接 [8] - 通过规则衔接与智慧碰撞塑造未来科技创新格局 [8]
外卖激战大街小巷,有骑手两天挣800
36氪· 2025-07-10 17:00
外卖补贴大战升级 - 京东宣布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牌销量破百万,这是对之前百亿补贴计划的加码 [3] - 阿里巴巴、美团、京东三大巨头在即时零售赛道正面交锋升级,补贴大战掀起高潮 [4] - 淘宝闪购和美团发放大量无门槛优惠券,如"满25减21"、"满16减16"等,部分商品实现"0元购" [7] 订单量创历史新高 - 7月5日美团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 [8]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超过8000万单,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单 [8] - 两大平台单日合计完成约2亿笔订单,创中国外卖史新纪录 [8]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618期间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8] 商家和骑手应对爆单 - 连锁超市订单从日常600单激增至1100单,店员从3人增至5人仍难以应对 [12] - 打单机打印速度跟不上订单速度,店员一度用手写订单 [12] - 骑手日收入从200元增至800元,收到每单5元的冲单奖励和144元高温关怀金 [15] - 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外卖订单两天突破100万单,环比增长50%,单店最高增长230% [11] 巨头战略布局 - 高盛研报显示三家公司6月单季度总投资额达250亿元,预计2025年9月达投资峰值 [17]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推出"特价酒店"测试业务 [19] - 美团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收缩社区团购业务 [20] - 京东进军酒旅市场,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 [20] 长期战略目标 - 补贴大战背后是通过高频外卖服务获取用户流量,打造综合性大消费平台 [18]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透露外卖业务将采用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围绕供应链展开 [20] - 这场竞争是对用户流量、市场份额和供应链整合的长远布局 [21]
网约车打一口价,原来是低人一等的?
36氪· 2025-07-10 07:54
网约车行业现状 - 网约车市场已进入饱和状态,2024年1~11月合肥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量仅11.5单,空驶率达45%,驾驶员日均流水不足300元的占比近八成[56][57]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平台推出"一口价"模式,通过固定车费吸引乘客,但司机需承担堵车等额外成本[14][19][59] 一口价模式分析 - 一口价对乘客的优势在于价格确定(如特惠快车比普通快车便宜约25%,杭州快车均价1.6元/公里 vs 特惠1.2元/公里)[15][47] - 司机端痛点显著:堵车不计费(杭州堵车仅按0.2元/分钟计费),极端案例中4公里行程耗时半小时仅收入9.2元[50][51] - 平台派单机制导致司机被动接受特惠单,关闭特惠选项后接单量下降50%(20-30单中特惠占比过半)[43][47] 平台应对措施 - 滴滴曾测试流水保底机制,高德上线"堵车宝"补贴,但未能根本解决矛盾[62] - 当前改革方向包括:部分城市试点"特惠计价"(基于快车实时价格打折),探索高峰期溢价/平峰期折扣的动态定价[81][82] 服务差异化困境 - 价格分层(豪华车/专车/快车/特惠)未能有效传导至服务体验,特惠快车除价格外与普通快车无显著差异[69][72] - 平台广告明确特惠快车"无额外服务"的定位,导致压缩空间转向司机收入与情绪[75][77] 行业历史演变 - 滴滴2020年首创特惠快车模式,初衷是平峰期消化过剩运力,高峰期恢复溢价[59] - 网约车普及使打车成本降低至出租车时代的1/3(用户实际支付价格对比)[85]
国产化几乎为零的高端特种芯片行业,清华系公司终破海外垄断|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7-10 07:54
公司融资与背景 - 公司完成超亿元B轮和pre-B轮融资 由路遥资本、爱杭基金领投 嘉新创禾芯、智远投资、中芯熙诚等跟投 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产能扩建及市场推广 [4] - 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 由清华大学电子系四位本科同班同学联合创立 专注于碳化硅特种芯片、模块及电源系统的研发与生产 [4] - 公司成立至今已完成六轮数亿元融资 持续加码国产替代进程 [6]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以"超高温、小型化、高可靠、高效率"为技术核心 产品填补了国内耐200℃以上高温芯片和高温系统的空白 [4] - 自主研发耐温达230℃的碳化硅芯片及系统 通过高温补偿电路、异基底封装、LLC谐振软开关等技术 解决传统芯片在极端环境下的温漂、寄生参数过大等难题 [5] - 推出体积缩小一半以上的碳化硅电控系统 功率密度提升至267kW/L [5] - 计划研发AI电源及3300V以上高压碳化硅模块以拓展新市场 [5] 市场与应用 - 产品主要应用于能源勘探、航天军工、光伏储能及电动汽车等领域 [4] - 石油勘探用高温功率系统已实现国产替代 单价从数万至百万元不等 材料毛利率超85% [5] - 为航天院所的霍尔推进器提供抗辐照电源模块 [5] - 切入光伏储能、电动汽车领域 [5] 行业现状 - 全球碳化硅行业在极端环境应用场景需求激增 [4] - 超深井钻探深度超6000米时 井下温度可达200℃以上 传统硅基芯片难以满足需求 [4] - 国际巨头长期垄断高温电源市场 国内企业多聚焦中低端领域 高端特种芯片国产化率近乎为零 [4] 生产与产能 - 浙江上万平米生产基地支撑"虚拟IDM"模式 联合高校实验室完成特种芯片研发和定制 年产能达上万套特种系统 [5] - 产品已批量供货国内大型能源企业 并供货各大航天院所 成为碳化硅领域少有的盈利企业 [3][5] 团队 - 创始人团队拥有国外巨头超15年高温系统研发经验 [6] - 核心成员包括清华微电子所工艺专家、汽车电子市场开拓者及半导体产线搭建资深工程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