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尔街见闻
icon
搜索文档
鲍威尔未排除7月降息可能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11:25
美联储政策立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将暂时观望关税对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再决定是否恢复降息 [1] - 美联储多数官员预计今年晚些时候降息 [2] - 鲍威尔暗示若就业数据疲软且通胀低于预期,可能推动降息 [8] 通胀与关税影响 - 5月核心通胀为2.7%,略高于美联储2%目标 [4] - 美联储预计夏季关税将推高物价,但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4] - 部分分析师认为关税更可能压缩企业利润而非引发持续通胀 [9] 劳动力市场与经济数据 - 美联储预计劳动力市场逐渐降温,正密切监控意外疲软迹象 [5] - 消费者支出数据显示放缓趋势,尤其是可自由支配支出 [10] 美联储内部分歧 - 6月会议点阵图显示官员对利率路径存在分歧:10位预计今年至少降息两次,7位预计2025年不降息 [11] - 部分官员担心关税可能重新点燃通胀压力 [11] 市场预期与外部压力 - 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年降息70基点,花旗预计9月首次降息但7月可能性增加 [12] - 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但鲍威尔强调政策独立性 [13][14] - 白宫可能在10-11月提名美联储主席继任者 [15] 国际反响 - 鲍威尔在欧洲央行会议上获得与会者起立鼓掌致敬 [17]
下半年第一天,美股“变脸”了,上半年的赢家们大跌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10:28
美股市场风格轮动 - 下半年首个交易日美股出现显著风格切换 科技股遭抛售而医疗保健等防御性板块受青睐 道指涨400点但纳指跌0.82% [1] - 美国科技股七巨头指数下跌1.15% 英伟达、AMD、Meta等上半年领涨股普遍下跌 Sea Limited和Spotify等跌幅显著 [1][3] - 此次轮动是自1月以来最大规模的动量股平仓 AI相关交易遭遇大幅抛售 关税受损股和房地产股则大幅上涨 [1] 科技板块表现 - 科技板块ETF在Q2飙升近23%但Q3首日下跌0.9% Ameriprise分析师认为AI交易动能已耗尽 [3] - 苹果逆势上涨成为科技板块亮点 年内跌幅收窄至18% 特斯拉下跌5%因特朗普暗示调查其政府补贴 [3] - 高盛指出SE、SPOT、NVDA等年初赢家股票出现急剧逆转 可能与季度更替时机构调仓有关 [3] 驱动因素分析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重申对通胀观望态度 暗示7月降息可能性 推动美债收益率尤其是长端利率上升 [4][6][7] - 高盛认为轮动受Q3资金重新布局、鲍威尔讲话及非农数据前获利了结共同影响 无单一明确催化剂 [2][5]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波动 特朗普称不考虑延长7月9日后的关税暂停期 拖累主要指数 [1] 防御性板块表现 - 医疗保健板块在Q2末相对标普500表现创2001年以来最低 但Q3首日管理式医疗、制药等子板块涨2-3% [8] - 非必需消费品板块因空头回补上涨 American Eagle等被做空股票表现突出 Ralph Lauren等重仓股下跌 [8][9] - 高盛数据显示非必需消费品是主经纪商账簿上净卖出最多板块 1/3/5年敞口均处于个位数百分比低位 [8]
Circle看空报告来了!摩根大通:盈利模式“剪刀差”吞噬利润,再给10%“情绪溢价”也只值80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7-01 12:35
估值分析 - 摩根大通给予Circle"减持"评级 目标价80美元较当前180美元股价下调56% [1][3] - 目标价基于2027年调整后每股收益1 56美元的45倍市盈率 外加10美元"投资者热情溢价" [6] - 当前股价已反映乐观假设 包括2036年稳定币市场达1 8万亿美元 USDC份额提升至40% [7] - IPO迄今涨幅482% 市值达400亿美元 估值被推至"舒适区之外" [2] 商业模式风险 - 97%收入依赖储备金收益 盈利能力高度受货币政策波动影响 [1][14] - 分销成本持续上升 约三分之二收入需支付给推广伙伴 毛利率或从39%降至34% [9][12] - 利率每下降100基点 将冲击储备收入6亿美元和调整后EBITDA 2亿美元 [15] - Coinbase作为最大分销伙伴 2024年分成达9 08亿美元占储备收入55% [12] 竞争格局 - USDC市值617亿美元 占美元稳定币市场25%份额 仅次于Tether [16] - 新进入者通过提供收益率争夺份额 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蚕食使用场景 [17] - 稳定币转换成本低 "赢家通吃"格局可能被打破 [1][17] 增长机会 - 美国《GENIUS法案》有望7月通过 将利好合规程度最高的Circle [18] - 高通胀国家如阿根廷、土耳其推动USDC作为价值储存工具 渗透率每提升1%可增140亿美元流通量 [18] - Circle Payments Network(CPN)瞄准37万亿美元B2B跨境支付市场 有望成为"稳定币版Swift" [19][20][22] - CPN若成功 50亿美元余额可支撑1万亿美元年化交易量(占全球跨境支付3%) [23] 核心优势 - USDC是监管合规程度最高的稳定币 完全符合欧盟MiCA法规 [16] - 与Coinbase、Binance等建立强大分销网络 85%储备资金由贝莱德管理 [16]
34亿,钟睒睒投了山西女首富
华尔街见闻· 2025-07-01 12:35
核心观点 - 锦波生物与中国前首富钟睒睒旗下的养生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包括定向增发6.24%股份(金额不超过20亿元)和实控人杨霞转让5%股份(金额14亿元),创下北交所最大现金定增和实控人减持记录[4][5][6][7] - 交易完成后养生堂将成为锦波生物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0.58%,有望通过农夫山泉渠道资源强化锦波生物护肤品销售能力[11][23] - 锦波生物当前PE(TTM)达51倍,显著高于同业,实控人减持时点选择引发市场争议,但公司强调合作旨在扩产和建立更广泛销售体系[30][33] 交易结构 - 协议转让部分:实控人杨霞以243.84元/股(较市价折价超3成)向养生堂关联方杭州久视转让5%股份,金额14.03亿元,创北交所实控人减持金额纪录[13][18][20] - 定向增发部分:以278.72元/股向养生堂发行6.24%股份,募资不超过20亿元,将成为北交所最大现金定增[21][22] - 交易前锦波生物总市值409.59亿元,占北证50指数权重12.82%,为北交所市值最高公司[26] 战略合作价值 - 渠道协同:农夫山泉2024年收入428.96亿元,其覆盖全国的下沉渠道(大型超市/便利店等)可助力锦波生物护肤品(2024年收入1.42亿元)拓展市场[34][36][41] - 研发协同:养生堂旗下万泰生物拥有国内首款九价HPV疫苗,双方计划在重组胶原蛋白产能提升方面合作[44][46] - 竞争压力:锦波生物核心产品薇旖美(占收入90%)面临巨子生物等竞品冲击,美团渠道价格较2024年下降超30%[38][39] 市场影响 - 北交所历史对比:此前最大减持为海希通讯实控人4.18亿元转让35.94%股份,锦波生物交易金额远超该记录[19][20] - 估值水平:锦波生物PE(TTM)51倍,显著高于巨子生物(27.7倍)和爱美客(28.2倍),上市不到两年市值增长超10倍[30][31] - 股东财富:实控人杨霞持股市值从上市时19.65亿元增至185.46亿元,增长超8倍[32]
OpenAI转向TPU,这对谷歌、英伟达和亚马逊意味着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7-01 12:35
OpenAI转向谷歌TPU芯片 - OpenAI近期开始租用谷歌的TPU芯片为ChatGPT等产品提供算力支持,这是该公司首次大规模使用非英伟达芯片 [2] - 此次合作使得OpenAI缓解对微软数据中心的依赖,同时为谷歌的TPU提供了挑战英伟达GPU市场主导地位的机会 [2] - OpenAI希望通过谷歌云租用的TPU芯片降低推理计算成本 [2] - 摩根士丹利认为OpenAI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TPU客户,这一协议是对谷歌AI基础设施能力的重要认可 [2] - 谷歌的TPU技术已经发展了十年,最初的TPU于2015年发布 [2] 对谷歌的影响 - 这一合作可能成为谷歌云收入加速增长的驱动因素,而这一点尚未反映在GOOGL股价中 [2] - 反映了谷歌对其在搜索领域地位的信心 [2] - 若OpenAI带动更多客户迁移,GoogleCloud的ComputeTAM有望被快速上修 [3] - 尽管OpenAI无法获得最先进的版本仍选择使用TPU,证明了谷歌在更广泛的ASIC生态系统中的领先地位 [3] - 随着开发者对TPU熟悉度提升,谷歌以外的公司进一步采用TPU可能成为谷歌云业务的额外增长驱动力 [3] - 摩根士丹利芯片模型显示,预计2027年和2028年TPU支出仅为约210亿美元和240亿美元(大部分由谷歌内部使用) [2] 对英伟达的影响 - 英伟达仍将保持GPU市场主导地位 [1] - 摩根士丹利预计英伟达今年在谷歌客户方面的收入将增长超过3倍,达到200多亿美元 [4] - 英伟达处理器份额增长至接近65% [4] - 公司目前处于售罄状态,特别是机架级产品 [5] - 替代架构的需求强劲至少部分由推理短缺驱动,需要紧急解决 [5] 对亚马逊AWS的影响 - OpenAI现在将在大多数主要云服务提供商上运行AI工作负载,而亚马逊AWS明显缺席 [6] - 这可能反映了亚马逊仍然存在比预期更大的产能约束,无法满足OpenAI的需求 [6] - 对AWS的Trainium定制硅芯片构成负面影响,特别是OpenAI选择使用上一代TPU而不是Trainium [6] - 这一动态预计将使投资者高度关注AWS的增长情况以及下半年的预期加速增长 [7]
特朗普称“不需延长最后期限,将给各国指定税率”,“亲爱的日本,你们要付25%汽车关税”
华尔街见闻· 2025-06-30 18:43
美国单边关税政策转向 - 特朗普表示将单方面通知各国对美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再进行贸易谈判[1] - 美国计划对日本汽车征收25%的关税[1] - 特朗普强调将很快发出关税信函,并称"我们不需要开会"[2] 美日贸易谈判进展 - 美日贸易谈判已陷入停滞,第七轮部长级谈判未能取得突破[3] - 日本首席关税谈判代表未能与美国财政部长会面[3] - 谈判核心分歧集中在汽车关税问题上[7] 特朗普政府立场变化 - 特朗普表示宁愿直接发信通知关税安排,而非通过谈判解决[5] - 这一立场与美国商务部长等官员此前承诺将达成协议的表述形成反差[6] - 特朗普重申对日贸易长期不平衡的立场,特别提到汽车贸易问题[7] 美日汽车关税争端 - 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将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5%提高至27.5%[8] - 日本寻求破局但未获成功,与美方在汽车行业待遇上分歧显著[8] - 特朗普建议日本通过购买美国石油等商品来减少贸易逆差[8] 历史承诺与执行情况 - 特朗普曾在5月16日和6月11日承诺发送单边关税信函,但均未兑现[2] - 日本首相与特朗普的会晤未达成协议,谈判陷入僵局[8]
突破1000港元!老铺黄金:不惧金价下跌?
华尔街见闻· 2025-06-30 18:43
核心观点 - 老铺黄金股价近期脱离黄金价格走势独立上涨,主要受新店开业和品牌战略升级驱动 [1][2][3][4] - 公司通过直营模式、限量提价策略和大客户集中度提升制造稀缺性,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21][23][24] - 海外扩张首战告捷,新加坡门店转化率超95%,每小时成交4-10单,坪效有望成为体系内头部 [6][7] 股价与黄金价格背离现象 - 最近三周黄金价格从3453美元/盎司跌至3300美元,跌幅近5%,但公司股价逆势上涨8% [3] - 6月30日单日涨幅达14.94%,股价突破1000港元,盘中最高触及1035港元/股 [4] 新店开业驱动因素 - 上海国金中心店开业采取满千减百+3倍积分促销,排队时长近2小时 [6] -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店转化率超95%,每小时成交4-10单,产品定价与国内相似但新增黄金十字架等特色款 [6][7] - 券商预计新加坡店坪效将超越中国澳门威尼斯人店,成为体系内头部门店 [7] 商业模式差异化 - 采用全直营模式仅36家门店,远低于同业(周大福门店超3000家)但市值达1700亿港元 [21]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1年2%提升至2023年6%,前二十大客户占比达10% [23] - 年均提价8%-20%:基础款提价8%-12%,高工艺复杂款提价12%-20%,高于国际金价5%-10%的涨幅 [24] 行业对比数据 - 2025Q1行业普遍下滑:老凤祥营收降31.6%至175.2亿元,净利降23.6%至6.13亿元 [16] - 中国黄金营收降39.7%至110亿元,净利降63%至1.35亿元 [17] - 国际金价2000年以来仅2013年(-27.9%)和2015年(-10.4%)出现超10%跌幅 [26]
被Meta连挖8人后,OpenAI坐不住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6-30 18:43
硅谷AI人才争夺战升级 - Meta近期展开针对OpenAI的"挖角行动",一周内挖走8名顶尖研究人员,其中包括4名华人核心研究员,他们均为OpenAI核心项目(如o3、GPT-4系列等关键模型)的负责人[1] - Meta为部分研究人员提供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虽Meta高管对此数字在内部进行了反驳[2] - 扎克伯格采取特别积极的招募策略,甚至亲自联系潜在招募对象[1] OpenAI人才流失危机 - 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在内部备忘录中表达震惊和不满,称公司正在"重新校准薪酬"并承诺采取"创造性方式来认可和奖励顶尖人才"[1] - 被Meta挖走的8名研究员中包括4名华人技术骨干:Jiahui Yu(o3、o4-mini及GPT-4.1项目主导者)、Hongyu Ren(o3-mini和o1-mini模型创造者)、Shuchao Bi(多模态模型后训练团队负责人)、Shengjia Zhao(GPT-4和o1项目关键贡献者)[3][5][7][9] - OpenAI员工面临每周80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压力,这为竞争对手的招募创造了机会[3] OpenAI应对措施 - OpenAI首席研究官Chen承认公司过于专注于常规产品发布和与竞争对手的短期比较,现在需要重新聚焦于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这一"主要任务"[11] - OpenAI将重新评估和调整薪酬体系,设计更具创造性的激励方案,但强调不会为了留住某些人而破坏对其他员工的公平性[12] - OpenAI安排一周的集体休假让员工"充电",但担心Meta可能利用这个机会施压并做出"荒谬的、有时间限制的爆炸性offer"[12]
黄仁勋带头,英伟达高管已套现超10亿美元股票
华尔街见闻· 2025-06-30 18:43
黄仁勋启动大规模减持计划,带动英伟达内部高管集体套现。 据英国《金融时报》周日报道, 英伟达内部人士在过去12个月内已经套现超过10亿美元公司股票,其 中超过一半的交易发生在本月 , 高管们正在兑现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热情带来的收益。 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黄仁勋本周启动了自9月以来的首次股票销售。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文件显示,黄仁勋在6月20日至23日期间售出了10万股英伟达股票,价值1440万美元。 而与此同时,投资者继续大举买入英伟达股票,押注AI应用对芯片的巨大需求,推动其市值在周五突破 3.78万亿美元,超越微软重回全球第一。 VerityData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英伟达股价突破150美元似乎触发了黄仁勋的销售计划。黄仁勋在其销 售计划强制性90天冷却期到期后立即开始出售股票。董事和高管通常会同意这些计划,以避免内幕交易 指控。 根据该计划,黄仁勋可以在今年年底前出售多达600万股。 按照目前的股价,黄仁勋有望获利超过9亿 美元。据福布斯估计,黄仁勋的净资产为1380亿美元。 套现潮涌现,英伟达高管减持进入高峰期 除黄仁勋外,多位英伟达高管和董事也在近期大规模减持。 长期董事会成员、红杉资本 ...
首次大规模使用“非英伟达”芯片,OpenAI租用谷歌TPU,降低推理计算成本
华尔街见闻· 2025-06-29 14:11
英伟达芯片主导地位受挑战 - OpenAI首次大规模租用谷歌TPU芯片为ChatGPT等产品提供算力支持 标志着非英伟达芯片进入主流AI应用场景[1] - 合作使OpenAI降低对微软数据中心依赖 同时为谷歌TPU挑战英伟达GPU市场地位创造机会[1] - OpenAI采用TPU主要目的为降低推理计算成本 ChatGPT付费用户从1500万增至2500万 免费用户达数亿/周 算力需求激增[1] 行业多元化芯片布局加速 - 亚马逊 微软 OpenAI Meta等科技巨头已启动自研推理芯片计划 以降低对英伟达依赖和长期成本[1] - 微软自研芯片进展受阻 Maia 100仅内部测试 Braga芯片延迟6个月以上且性能预计远逊于英伟达Blackwell[1] - 谷歌向OpenAI等竞争对手开放TPU租赁 但保留最强算力TPU供自身Gemini模型开发使用[2] OpenAI算力支出与需求激增 - 2023年OpenAI在英伟达服务器芯片支出超40亿美元 训练与推理成本各占一半[2] - 预计2025年AI芯片服务器支出将达140亿美元 ChatGPT图像生成工具爆红加剧推理服务器压力[2] - 除OpenAI外 苹果 Safe Superintelligence Cohere等公司也租用谷歌TPU 部分因员工熟悉TPU运作[2] 谷歌云芯片战略布局 - 谷歌10年前开始研发TPU 2017年起向云客户提供TPU租赁服务[2] - 谷歌云同时出租英伟达服务器芯片 因其仍是行业标准且收益高于TPU[4] - 谷歌已订购超100亿美元英伟达Blackwell芯片 2024年2月开始向客户供货[4] Meta潜在芯片策略调整 - 同为顶级AI芯片客户的Meta正考虑采用谷歌TPU芯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