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势银能链
icon
搜索文档
绿氢消纳现状:化工领域领跑,电力储能迎来积极信号
势银能链· 2025-06-12 03:25
绿氢行业前景与政策驱动 - 到2030年国内绿氢下游消纳规模将超980万吨 主要集中于化工、交通、电力及钢铁四大领域 [2] - 化工领域将成为最大绿氢消纳场景 重点应用于合成氨、合成甲醇及石油炼化 其规模受碳市场绿色溢价、认证标准及地缘政治影响 [2] - 国家能源局2024年8月明确将可再生甲醇、氨等纳入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 并推动其进入CCER机制 [2] 交通领域绿氢应用 - 氢燃料电池汽车(FCV)和航空是交通领域主要场景 2030年FCV绿氢消纳规模呈现地域差异 绿氢资源丰富地区增量显著 [3] -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发展受国内外碳政策及航司决策影响 [3] 电力与钢铁领域绿氢潜力 - 电力领域绿氢应用包括氢发电、热电联供及氢储能 2024年11月工信部提出超前布局氢储能技术 国家能源局文件将氢能发展聚焦绿色电力和绿色化工两大领域 [5] - 钢铁领域绿氢通过氢冶金替代焦炭 2030年增量集中于新增产能 2024年8月工信部暂停钢铁产能置换 氢冶金技术或成获取产能指标的有效方式 [5] 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 - 2024年氨/醇/SAF关注度提升反映市场对大规模消纳场景需求 经济性问题与碳市场进程紧密相关 [6] - 工信部2023年11月提出优先制定氢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目标2027年出台100项标准 [6] - 碳市场机制完善、绿色溢价扩大及标准体系构建是绿氢商业化核心推手 [7] 行业发展趋势 - 化工行业因成熟用氢需求及低碳压力成为绿氢主力 交通与钢铁通过场景创新释放潜力 电力领域需突破技术经济性瓶颈 [6] - 产业链协同与政策红利将持续推动绿氢在深度脱碳中的作用 [7]
氢能将再迎发展高潮 | 解读国家能源局最新氢能“通知”文件
势银能链· 2025-06-11 07:00
氢能政策解读 - 国家能源局发布氢能试点工作通知,明确2028年6月前为试点完成期限,聚焦绿色电力和绿色化工两大领域,鼓励就近消纳并首次将管道运氢列为首要大跨区输送方式[2] - 试点分为项目试点(业主单位申报)和区域试点(城市牵头),覆盖11个发展方向,配套专项资金、优先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支持[2][6][8] - 政策激励包括:智能电网专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9.6亿元(含氢发电)、首台套装备地方补助达50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中8000亿元支持"两重"领域[6][9] 制氢技术方向 - 规模化制氢要求电解槽装机≥100MW,负荷调节能力50%-100%,配套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20%,推动绿电制氢与化工(氨/醇/炼化)耦合[12] - 离网制氢试点针对电网薄弱地区,要求电解槽规模≥10MW,国内首个25MW风电离网制氢项目已商业化运行[13] - 工业副产氢就近开发需氢纯化规模≥5000标方/时,支撑交通/发电领域用氢及合成氨/甲醇等产业低碳转型[15] 储运技术突破 - 管道输氢被列为首要大跨区输送方式,要求管道长度≥100公里,液氢工厂单套液化能力≥5吨/天,单车运输能力≥600kg[16] - 多元化储氢技术试点包括高压气态/有机液体/固态金属等,单项目储氢规模需≥20000标方[19] 氢能应用场景 - 炼油/煤制油气绿色替代要求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规模≥1000吨/年,如中石化新疆库车项目已用绿氢替代天然气制氢[20] - 电力领域掺氢/掺氨比例明确:燃机类项目≥15%、燃煤锅炉类≥10%,2027年煤电改造目标要求绿氨掺烧能力≥10%[21][22] - 氢储能项目要求发电侧容量≥1MW且连续发电≥4小时,支撑风光装机(15.3亿千瓦超火电)消纳与电网调节[23] 产业支撑体系 - 实证实验平台需测试ALK/PEM/AEM电解槽等多技术,支撑国家标准制定[26] - 园区低碳转型试点要求80%能源消费清洁化,探索"绿电直连"模式,如近期政策明确新能源专线直供用户机制[28]
势银研究报告 |《PEM制氢技术产业分析与趋势展望》
势银能链· 2025-06-10 04:11
核心观点 - 报告对PEM制氢技术展开全景式解析,涵盖产业链技术进展、成本构成、产能布局、市场竞争格局及多元应用场景的经济性与发展潜力 [2] - 结合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科学预测PEM制氢市场规模,为行业战略布局、技术攻关及商业化落地提供顶层设计参考 [2] 关键数据 - 截至2024年已披露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的项目中PEM路线数量占比约8% [4] - 2025年第一季度PEM电解槽中标均价降至约3300元/kW [4] 行业趋势 - 国内布局PEM制氢技术产业链企业数量已达百余家 [5] - "ALK+PEM"成为绿氢项目应用新趋势 [6] - PEM制氢在交通领域应用数量及规模较多 [8] 技术分析 - 报告详细解析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原理及四种电解水制氢技术比较 [11] - 涵盖PEM电解槽性能指标发展现状、企业情况、新品动态及重点企业分析 [11] - 深入分析PEM电解系统构成、成本分析、价格趋势及降本路径预测 [11] 核心部材产业链 - 全面剖析PEM电解槽膜电极市场现状、成本分析及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11][12] - 详细解读质子交换膜材料类型、性能特点、制备技术与工艺及市场价格情况 [11] - 深入分析催化剂、双极板、气体扩散层等核心部件的市场现状及国内生产企业 [11][12] 下游应用分析 - 系统评估PEM制氢技术发展与应用必要性及下游应用场景 [12] - 重点分析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下游应用及平准化制氢成本(LCOH) [12] - 深入探讨制加氢一体站经济性、氢储能市场规模及应用经济性 [12] - 详细研究绿氢合成氨及合成甲醇经济性,以及氢气在健康、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 [12] 市场预测 - 分析中国氢能行业发展趋势及电解水制氢项目情况 [12] - 评估PEM电解槽项目招标规模及招投标动态 [12] - 预测PEM制氢市场规模及企业中标占比 [12]
长时储能产业6大奖项评选进行中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
势银能链· 2025-06-09 03:12
势银公司概况 -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1] - 势银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与数据公司 提供数据 研究 咨询 会议等服务 [14] - 公司业务板块包括势银研究 势银数据 势银咨询三大核心服务 [2] 2025长时储能产业大会 - 大会将于7月2日-3日在银川立达深杭国际酒店举行 [3] - 会议将颁发六大奖项:潜力城市 零碳产业园区 产业技术力 产业产品力 产业市场力 产业新锐奖 [6] - 奖项评选采用企业自主报名和定向邀请两种形式 [6] - 参选企业范围包括长时储能相关的地区/产业园区/供应链企业 [7] - 评选流程分为企业报名 信息收集 名单确定 颁奖四个步骤 [8] - 每个企业最多可报名2个奖项 [9] 相关企业展示 - 视频版展示企业:鲲华科技 中鼎恒盛 [11] - 图文版展示企业:枡水科技 中汽创智 亿纬氢能 新氢动力 [11] 其他重要会议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7月16-1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 [2]
首批8家演讲单位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LDESIC 2025)
势银能链· 2025-06-09 03:12
会议概况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将于7月2日-3日在银川立达深杭国际酒店举办,聚焦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前沿技术[3][6] - 大会由银川市兴庆区政府、苏银产业园指导,势银(TrendBank)联合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冠名[11] - 会议期间将免费发布《2025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由势银与杭州储能行业协会联合编制[3][8] 核心议程 7月2日开幕式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将发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与长时储能产业发展》主题演讲[7][8] - 香港科技大学赵天寿教授分享《长时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多维价值体现》[8] - 新氢动力科技将进行固态氢储能应用及新品发布[8] 7月3日技术专场 - **压缩空气与氢储能专场**:涵盖大功率电动机应用(上海电气汽轮机厂)、熔盐储能技术(物产中大能源)、氢储能商业化分析(国鸿氢能)等内容[9] - **液流电池专场**:包括全钒液流电池电堆技术(沈阳建筑大学)、产业链发展现状(上海电气储能科技)、电极/隔膜材料优化(科润新材料等)专题[9][10] 参会企业与机构 - 首批8家确认演讲单位包括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液流电池)、国鸿氢能(氢储能)、物产中大能源(熔盐储能)等产业链头部企业[7] - 苏银产业园将重点推介其53平方公里新能源产业基地,聚焦液流电池组装生产等储能电池制造产业链[13] 会议服务 - 报名费用分三档:早鸟价1600元(6月3日前)、标准价2000元、现场价2300元[15] - 参会权益包含自助午餐、闭幕晚宴及嘉宾演讲资料获取[15] - 提供苏银产业园参观活动,展示其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12][13] 主办方背景 - 势银(TrendBank)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与数据公司,提供数据、研究、咨询及会议服务[21] - 本次会议是其"势银储链"、"势银能链"业务板块的重要活动[11]
2025双燃料船舶数据背后的绿色甲醇机会
势银能链· 2025-06-06 03:48
势银产业研究服务 -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1] - 势银提供产业研究、数据产品和咨询顾问服务 [1] 2025年航运业替代燃料发展趋势 - 国际海事组织要求航运业2030年碳总排放量下降40%(与2008年对比),2040年减少至30% [2] - 2025年计划交付新造双燃料船舶285艘,改装双燃料船舶7艘,较2024年增长48% [2] - 甲醇动力船舶市场增长显著:集装箱船占比32.5%(39艘),汽车运输船1艘,油轮7艘,干散货船3艘 [2] - 2025年计划交付10艘双燃料邮轮,其中2艘为甲醇动力 [6] - 瑞典Stena集团即将接收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滚装船 [6] 绿色甲醇应用现状与挑战 - 绿色甲醇主要应用于航运燃料、化工原料及储氢储能载体 [3] - 航运业占全球贸易总量80%,当前燃料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3% [3] - 绿色甲醇全生命周期减碳效果明显,船用规范完善,发动机技术成熟 [3] - 主要挑战:生物甲醇售价820美元/吨(约5946元/吨),是普通甲醇3-5倍;电制甲醇预估达1000美元/吨 [3] - LNG仍是主流替代燃料,尤其在汽车运输船和油轮领域占据主导 [4] - 供应链存在供需错位,产能严重滞后需求 [5] 行业未来展望 - 绿色甲醇有望在2030年前后迎来规模化拐点 [5] - 需通过政策激励、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加速发展 [5] - 燃料替代是航运业脱碳必由之路,2025年是规模化交付关键节点 [2]
宁夏银川:氢能储能新高地的崛起之路
势银能链· 2025-06-06 03:48
宁夏氢能与储能产业发展概况 - 宁夏2024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超500万千瓦,总装机规模达4132万千瓦,占全区电力装机比重55%,新能源利用率连续多年超96%,居西北第一 [2] - 绿氢产能达2.8万吨/年,全国排名第二,新型储能电站累计并网47座,装机规模471.9万千瓦/944.1万千瓦时,全国排名第五 [2] - 银川作为核心城市,依托太阳能资源全国第三的优势,绿氢产能贡献显著 [5] 银川市核心竞争优势 资源与政策 - 宁夏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能力超8万吨,银川被定位为"一核多点"布局的重要支撑点 [6] - 银川市及下辖区县推出多项政策,包括绿氢耦合用氢补贴5.6元/公斤(上限500万元)、氢能交通15元/公斤持续补贴等 [9] - 苏银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5.011亿元,首个直投项目新氢动力固态储氢系统生产基地已落地 [10] 产业与技术 - 国家能源集团宁东项目实现绿氢全流程贯通,新氢动力固态金属氢储能系统填补宁夏技术空白 [11] - 校企合作活跃,如宁夏宝廷与西安交大共建新能源研究院,聚焦超临界水制氢技术 [12] - 2025年计划建成5座以上加氢站,日加注能力达7.5吨,储能技术涵盖电化学、氢储能等多类型 [14] 2025年重点项目与规划 - 银川签约山西美锦能源110亿元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宁夏重塑1.2万吨绿氢项目入选国家示范清单 [17] - 苏银产业园启动2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38.9亿元),聚焦宝丰电池储能等,目标打造千亿级集群 [17] - 灵武市签约12个重大项目(协议金额96.16亿元),涵盖光伏、储能等领域 [17] 行业会议与展望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将聚焦液流电池、氢储能等技术,发布《2025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 [21] - 银川目标成为全国绿氢耦合煤化工试验田和长时储能技术高地,推动"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 [18][19]
安徽省第二批氢能环卫车交付运营
势银能链· 2025-06-05 03:50
氢能环卫车交付运营 - 安徽省第二批氢能环卫车在六安市金安区交付运营 由明天氢能公司向福龙马集团六安子公司交付新车钥匙 [3] - 此次交付标志着"电—氢—用"能源闭环形成 依托金安明天氢能"制-加一体站"的绿氢示范应用逐步推开 [5] 氢能环卫车技术参数 - 交付车辆为18吨氢能环卫洗扫车 搭载明天氢能自主研发101kW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 可实现零下30℃快速冷启动 单次续航超400公里 作业时长提升70% [7] - 车辆具备"扫+洗+吸"一体化三模态协同模式 最大清扫能力7万㎡/h 洁净率≥95% 综合采购成本降低40% 作业效率对标国际一线品牌提升120% [7] - 车辆具有个性化红绿灯启停模式 日均作业能耗成本节省25% 年运营成本降低超15万元 能耗再降18% [7] 氢能环卫车运营数据 - 首台套18吨氢能环卫洗扫车加氢时间8-10分钟 单次加氢约20kg 可持续洗扫作业超12小时 累计运营里程超40000公里 减碳量达100吨以上 [9] - 与传统燃油环卫车相比 能量转换效率高达60% 能有效解决低温工况下锂电池性能衰减问题 具有"零排放、低噪音、低温工况、补能省时"等优势 [9]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7月16-1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 [1] - 2025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大会将于7月2日-3日在宁夏银川举行 [1]
势银研究 | 中国SAF需求尚未规模化释放,项目落地率仅10%
势银能链· 2025-06-05 03:50
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SAF行业通过试点政策、标准体系完善和产业生态协同实现快速发展 中航油分三阶段推进SAF加注计划:第一阶段(2024年9-12月)在4个机场对12个航班加注0.4万吨 第二阶段(2025年3-6月)扩展至上述机场所有国内航班掺混1% SAF 预计加注0.8万吨 第三阶段(2025年7月起)覆盖全国8个机场 预计加注量达3万吨 [2] - 行业实现从"示范航班"到"常态化加注"的跨越 截至2025年3月31日 中国SAF项目累计达64项(含签约/规划/在建/建成) 潜在产能合计994万吨/年 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河南、四川、山东等省份 其中四川因餐厨废油资源丰富且直接对接成都双流机场需求 产能释放显著 [3] SAF产业瓶颈与突破 - 当前建成产能仅占总规划10%(99.6万吨/年) 主要因国内缺乏航空业碳中和强制目标 航司SAF使用依赖自愿参与 掺混比例低导致本地产能消化不足 同时全球SAF需求集中在欧美地区 中国SAF缺乏专用出口编码制约项目开工 [6] - 2025年4月商务部批准连云港嘉澳新能源使用海关编码27101911出口生物航油 并将连云港设为出口试验区 这是中国SAF首次打通国际出口通道 预计将显著提升2025年出口量 推动产业进入新发展周期 [6] 数据来源与服务 - 以上数据来自势银5月发布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市场分析与未来展望》主题订阅报告 该公司提供产业研究、数据产品及咨询服务 [9][14]
质子交换膜如何成为重型车辆行业的“核心引擎”
势银能链· 2025-06-04 03:03
交通运输行业绿色转型 - 2025年交通运输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政策焦点 在双碳目标与国七排放标准升级驱动下 氢燃料电池技术被列为重型车辆零碳转型重要路径 [2] - 2021年交通运输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37% 重型车辆(HDV)在美国占汽车燃料使用量25%和碳排放量23% [3] - 到2050年货运卡车里程数将大幅增长 低碳能源开发及商业化应用刻不容缓 [4] 氢燃料电池技术优势与挑战 - 氢燃料能以更小重量储存更多能量 适合大型运输 燃料电池电堆功率可扩展而重量增加有限 氢能卡车燃料加注速度优于传统内燃机 [6] - 初始车辆成本高和材料耐久性差是主要障碍 重型车辆需系统使用寿命达12年/超100万英里 比轻型车辆标准提升近四倍 [6] - 膜电极组件(MEA)是燃料电池核心 其化学-机械稳定性对重型卡车应用尤为关键 需应对电压变化/湿热应力/污染物等多重挑战 [7][8] 膜电极组件设计与材料创新 - MEA由功能区/结构区/过渡区组成 过渡区直接遭受物理损坏和化学污染 需集成设计以平衡功率密度与耐久性 [9] - 不合理设计会导致质子交换膜裂纹 引发效率损失和气体渗透 结构框架/密封组件可提升机械耐久性和防污染能力 [10] - 戈尔GORE-SELECT®质子交换膜电阻或渗透率降低达50% 厚度减薄提升功率 水传输率提高增强低湿度性能 [12] 戈尔质子交换膜技术突破 - 戈尔是全球唯一全面应用于商业化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的质子交换膜制造商 产品通过增强型ePTFE薄膜实现厚度与性能优化 [12] - 戈尔膜在极端条件下性能稳定 湿热应力耐受性超美国能源部目标1-3倍 先进添加剂技术可降低化学污染和氟化物释放率 [13] - 技术可减少Fenton金属污染和气体渗透性 帮助客户管理总拥有成本(TCO) 推动重型车辆行业可持续发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