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T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PEEK,汽车/人形机器人两大应用突破
DT新材料· 2025-06-22 21:19
PEEK材料应用新突破 - 世索科开发的Ajedium™ PEEK绝缘槽衬和KetaSpire® PEEK电磁线被马威电动力采用,用于高端跑车高压电机,提升电机效率并支持800伏以上电压运行 [1] - 材料厚度更薄,提高定子槽满率,改善电气输出和热管理,推动纯电/混动汽车性能提升 [1] 全球首款PEEK复合材料谐波减速器 - 科盟创新推出PEEK/树脂复合注塑谐波减速器,减少50%以上金属组件,重量减轻61%,扭矩/重量比提升74% [2][3] - 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轴承与弹性中空滚柱一体化设计,轴向尺寸缩减20%、重量降低40%,满足人形机器人轻量化需求 [4] - PEEK复合材料密度为铝的一半,单位重量强度是铝的5-7倍,平衡轻量与强度 [4] 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 2025年7月18-20日在杭州举办第四届论坛,聚焦高分子3D打印材料,由多位高校教授及行业专家参与报告 [6][7]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协办单位涵盖多家研究所与企业 [7] - 注册费用:企业代表早鸟价2500元/人,学生1500元/人,含资料费及餐费 [9]
日本瑞翁,再加码!
DT新材料· 2025-06-22 21:19
生物基材料行业动态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宣布在横泽市建立研究工厂,直接从植物材料生产丁二烯和异戊二烯,作为其碳中和与循环经济战略的一部分 [1] - 瑞翁与横滨橡胶合作建设生物基乙醇转化丁二烯的中试装置,预计2026年投产,验证连续化生产工艺 [1] - 可乐丽推出全球首个生物基EVOH,住友化学宣布2027年上市生物质LCP,显示日本企业在生物基材料领域的领先布局 [1] 生物基丁二烯技术路线 - 乙醇催化转化路径:采用MgO-SiO₂等双功能催化剂,面临积碳问题和高纯度乙醇成本挑战 [2] - 生物法直接合成:利用酶催化或微生物代谢,存在副产物选择性差和工程菌培养成本高的瓶颈 [2] 丁二烯下游应用 - 主要用于合成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等),占最大下游份额 [3][4] - 化学品领域应用于ABS、己二腈及MBS等聚合物 [3][4] 全球生物基橡胶进展 - 普利司通与ENEOS、JGC合作突破生物乙醇制丁二烯技术,加速生物基轮胎商业化 [6] - 米其林开设工业规模生物基丁二烯示范工厂,推动植物原料商业化 [7] - 阿朗新科开发甘蔗渣基EPDM橡胶,生物基比例达70% [8] 中国生物基橡胶研究 - 北京化工大学团队研发生物基衣康酸酯-丁二烯橡胶,性能达欧盟轮胎B级标准 [10][11][12] - 建成世界首条千吨级生物基衣康酸酯橡胶示范线,并试制可降解轮胎和胶鞋 [11][12] - 全球首个11万吨生物基可降解聚酯橡胶项目签约,总投资10亿元 [12]
第二波30+嘉宾剧透!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7.18-20︱杭州)
DT新材料· 2025-06-22 21:19
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概述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探讨一体化、轻量化、高性能及定制化需求 [2] - 主题为"智汇3D打印,AI驱动创新",强调增材制造技术在AI赋能下的智能化升级机遇 [1] - 主办方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协办单位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6家机构 [4][5] 技术发展趋势 - 当前技术在多品种、大批量、难加工、低成本、大尺寸、高精度及多材料功能3D打印等领域仍存在挑战 [1] -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粉末床熔融激光增材制造(已产业化并出口美英德澳)[7]、连续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优化(机器学习驱动)[9]、氮化硅基陶瓷增材制造 [10] - 新兴领域涵盖:4D打印智能材料(78篇高被引论文)[15]、生物3D打印器官再造 [8]、电场驱动喷射沉积高分辨率打印 [18] 核心应用领域 - **生物医疗**:涉及骨软骨再生医学 [30]、PEEK医疗植入 [31]、载细胞生物打印 [20]、3D打印人造眼球(被《国家地理》评为未来医疗创新技术)[26] - **工业制造**:包括颗粒料PEEK加工 [31]、陶瓷3D打印在半导体/消费电子应用 [29]、Carbon公司高速光固化技术(全球十大3D打印公司)[33] - **新材料开发**:生物基光固化材料(国家优青项目)[27][28]、聚硅氮烷先驱体陶瓷 [10]、智能形状记忆复合材料 [35] 产学研合作动态 - 23位演讲嘉宾来自浙江大学(5人)、华中科大、西安交大等高校,覆盖国家杰青7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4人 [6][7][8][9][10] - 企业代表包括清锋科技(H指数78)[15]、博世陶瓷(半导体领域案例)[29]、阿博格机械(医疗解决方案)[31] - 研究机构展示前沿成果:南方科技大学软体机器人 [19]、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仿生摩擦材料 [23]、香港科大灰度光固化多材料打印 [37] 会议运营信息 - 早鸟注册价:企业代表2500元/人,学生1500元/人(原价分别为2800元和1800元)[43] - 技术交流形式包含主题报告与海报展示(建议尺寸85×115cm)[41] - 合作媒体涵盖DT新材料、Carbontech等12家专业平台 [6]
18+固态电池企业最新表态
DT新材料· 2025-06-22 21:19
以下众多企业 都将参加由 DT新材料 主办的 2025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 ( 7月3-5日 浙江宁波 ),欢迎现场交流。 欢迎扫码报名 (1)上汽集团:全固态电池将在 2027 年装车 6 月 12 日,上汽集团亮相香港车展,表示固态电池将在 2027 年装车。 4 月 10日, 2025 上汽之夜活动 中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表示,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今年底在全新 MG4 上量产应用; 2027 年,上 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 (2)长安汽车: 2025 年推出全固态电池样车、 2027 年逐步量产 6 月 12 日, 2025 香港车展上,长安汽车高管宣布,公司将加速推出以金钟罩全 固态电池为代表的下一代电池,并将在 2025 年底实现全固态电池功能样车首发, 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 池逐步量产。 长安金钟罩电池能量密度达 400wh/kg ,续航能力超1500km ,安全性可提升 70% 。 (3) 宁德时代: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刊,累计专利超 4.3 万项 6 月 6 日,宁德时代官微发布, 21C 创新实验室欧阳楚英、王瀚森团队独立完成 的锂金属电池研究成果发表于国 ...
议程确定!12场青年+21场主题报告!复合材料界面论坛丨7月16-18日深圳见
DT新材料· 2025-06-22 21:19
会议日程安排 - 7月16日14:00-17:30举办青年学者论坛,包含8场专题报告,涉及复合材料界面设计、强韧化机制、热损伤机理等研究方向 [1] - 7月17日上午09:10-12:10进行复合材料界面设计及工程应用主题报告,包含6场演讲,涵盖第三代碳纤维复合材料、离散增韧材料等议题 [2] - 7月17日下午14:00-17:30开展复合材料界面强韧化性能研究主题报告,包含6场演讲,涉及麻纤维增强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 [3] - 7月18日上午09:00-12:00进行复合材料界面设计与表征主题报告,包含3场演讲,涵盖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双向结构设计等 [3] - 7月18日下午13:30-16:30举办多功能复合材料研究主题报告,包含5场演讲,涉及柔性复合材料、水凝胶复合材料等 [4] 参会机构 - 主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论坛主席为该校校长黄玉东 [5] - 执行主席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潘蕾教授 [5] - 赞助单位包括广东北斗精密仪器、卡尔蔡司(上海)等7家企业 [5] - 合作媒体包括Carbontech、DT新材料等9家专业媒体 [5] - 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 会议配套活动 - 设置学术海报展示环节,尺寸要求为80x180cm,评选最佳学术海报 [5] - 7月17日18:00-20:00举办欢迎晚宴 [3] - 会议期间提供自助午餐 [2][3][4] - 参会者可享受协议酒店价格,如深圳璟峯酒店豪华大床房388元起 [8][9] 会议注册 - 7月16日14:00-18:00为注册签到时间 [10] - 转发朋友圈48小时可享受300元优惠 [11] - 需提供完整开票信息,现场缴费发票将在会后7个工作日内寄出 [13]
中科科乐,首车EPOE产品发运出厂
DT新材料· 2025-06-22 21:19
中科科乐EPOE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公司首车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产品正式发运出厂,标志高端聚烯烃材料国产化进入市场应用阶段[1] - 采用完全原创镍基催化剂技术,以乙烯为单一原料实现POE制备,突破传统α-烯烃依赖路径,产品涵盖聚烯烃弹性体、环烯烃共聚物等[2] - 2024年11月完成5000吨/年中试装置建设,半年内实现从实验室到规模化量产的完整流程[3] 在建项目产能布局 - 安庆试验线项目投资750万元,建设5条不同工艺试验线(E-POE/溶液法/淤浆法),总试验能力达42.1吨/年[4] - 山东东明石化30万吨/年EPOE项目总投资40亿元(建设投资35亿元),为全球首套工业化装置[4] - 合肥二期项目聚焦光伏封装胶膜等应用领域,实现高端聚烯烃完全国产化[4] 尼龙改性技术研修班议程 - 涵盖高温尼龙改性工艺(树脂特性/助剂影响/挤出工艺)、玻璃纤维增强技术、无卤阻燃剂应用等核心技术议题[7][8][9] - 包含6大专题报告:高温尼龙树脂改性(朱俊)、玻璃纤维增强性能影响(孙湘渝)、玻璃纤维应用(王炎涛)、无卤阻燃剂(赵国栋)、核磁检测技术(刘佳骏)、抗老化解决方案(天津利安隆)[7][8] - 设置4场实践研讨:激光焊接材料研发、生产异常处理、螺杆组合优化、汽车水室料开发[9]
DT产研丨一场基于材料迭代的产业升级在氢能产业“打响”
DT新材料· 2025-06-22 21:19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氢能产业从燃料电池车先导逐步向"大氢能"转变,当前进入政策指引与技术创新双驱动阶段[3] - 燃料电池车产业链作为技术相对成熟的环节,有望率先实现升级[3] - 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增量应用场景拓展和技术创新,如氢能矿卡、无人机、钻井平台发电等新应用涌现[10][12][13] 技术迭代方向 - 燃料电池核心材料成为本届FCVC展会最大焦点,国外材料巨头(世索科、3M、AGC、圣戈班)集中参展[4][7][9] - PEM制氢领域已开始采用世索科短支链全氟磺酸树脂,燃料电池端材料迭代加速,运行温度将提升至105℃[6] - 3M展出薄膜金属铱催化剂,AGC展示全氟磺酸树脂及隔膜,显示材料创新成为性能突破关键[5][7] - 材料与设备间存在信息鸿沟,"选材+用材"能力成为发展难点[8] 市场动态 - FCVC展会规模收缩但技术含量提升,测试设备企业(如博世)迎来需求增长[8][11] - 空冷燃料电池从初步放量发展为行业标配,近10家企业展出氢能无人机[13][19] - 国企参与度显著提升,华电氢能、国氢科技、上海申能、中联重科等首次展出燃料电池/电解槽产品[18] - C端产品体验增加,如氢能两轮车赛道活动,制氢领域热度持续[21][25] 行业活动 - DT新能源将于2025年7月举办第五届可再生能源制氢论坛,聚焦ALK/PEM/AEM制氢技术及关键材料创新[23] - 论坛设置五大特色活动,邀请世索科等材料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参与技术对接[26][29][30] - 博世、世索科等企业将展示电解槽测试系统、短支链离聚物等解决方案[26][29]
2025新塑奖企业展示(二) | DOMO化学——回收级 TECHNYL® 4EARTH® 材料在西门子断路器盖板与外壳的应用
DT新材料· 2025-06-21 21:14
工程塑料行业创新评选活动 -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设立"创新材料奖"、"创新工艺改进奖"、"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旨在推动行业发展[1] - 活动时间安排:5月6日-7月13日申报初审,7月14-20日入围公示及网络投票,7月21-27日专家评审,9月11日榜单发布[27][28] - 往届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届,2021-2024年均有获奖名单公布[14] 浙江道默工程材料创新案例 - 回收级TECHNYL® 4EARTH®材料含50%可回收成分,通过UL及无卤无红磷阻燃双认证,应用于西门子5SV3 RCCB盖板与外壳[4][5] - 该材料在西门子SENTRON 5SV3系列RCCB核心结构件中实现高尺寸稳定性、绝缘性及定制化激光追溯能力,覆盖大部分盖板与外壳[7] - 解决方案突破传统回收材料局限,满足高精度结构件的机械强度、绝缘性及安全标准,可扩展至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块等高压场景[8][10] 创新材料奖获奖案例 - ULTEM™ DT1820EV树脂:首款使用直接溅射PVD工艺应用于手机装饰件的热塑性塑料,系统成本比金属方案降低60%[16] - 高性能工程塑料阻燃剂WSFR-BDP:无卤磷酸酯阻燃剂,具有低挥发性和优异热稳定性,浙江万盛建设全球首条BDP智能化连续生产线[17] - 高温尼龙激光穿透材料:40%玻纤增强黑色高温激光穿透尼龙,2mm厚度穿透率≥40%,拉伸强度230MPa,国内独一无二[18] - CTI提升助剂UsePoly® CT10系列:将材料CTI值稳定提升至800V,具有力学保持、阻燃协效等特性[18]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获奖案例 - 抗低温耐湿热阻燃增强PBT: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枪头枪体,改善低温机械性能及高温高湿电性能[18] - 可长效传导纺织纤维材料:以石墨烯为核心,兼具传导性和抗菌性[18] - Ultramid® XCD玻纤增强聚酰胺:疲劳耐久性能提升14-40倍,注塑流动性提升15%-20%[19] - 聚苯硫醚副产盐循环回收装置:全球唯一实现PPS副产盐循环回收,打造零排放可持续发展模式[20] - 5G/6G用TLCP功能薄膜:满足高频高速和小型化需求,确保国产化和供应链安全[22] - 5-羟甲基糠醛生产技术:建立全球首条1000吨/年HMF产线,首家获得欧盟REACH认证[23]
巴斯夫、金发供应商,化工新材料“小巨人”,IPO上会通过!
DT新材料· 2025-06-21 21:14
公司上市进展 - 宁波能之光于2024年6月20日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符合发行、上市及信息披露条件,若后续顺利将成为科学家创业的成功案例 [1] - 公司曾于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终止挂牌,2020年与国金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本次选择北交所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ROE不低于8%" [2]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29亿、5.55亿、5.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14.5万、2186.4万、4980.7万元,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8% [2] - 2024年收入6.1亿元(毛利率17%),净利润5594万元,2025年1-6月预计营收3.01亿元(同比+2.61%),扣非净利润2699.18万元(同比+3.39%) [2] 募资计划 - 拟募资1.6亿元,其中9116.6万元用于3万吨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3541.85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335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3][4] 产能与生产 - 宁波工厂产能3万吨,2024年产量33,911.62吨(产能利用率113.04%),赣州工厂产能19,639.5吨,2024年产量14,913.69吨(产能利用率75.94%) [6] - 主要产品包括相容剂、增韧剂、粘合树脂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光伏组件等终端市场 [6] 客户与供应链 - 客户涵盖金发科技(占销售额近10%)、普利特、万马股份等国内企业,以及LG、巴斯夫、沙比克等国际巨头 [5] - 向金发科技采购陶氏品牌POE作为原料,形成双向合作关系 [5] 产品与技术 - 粘合树脂收入逐年增长,主要用于光伏胶膜、阻隔包装等领域,具有环保性能优势 [12][13] - 功能母料(如除酸母料、抗PID母料)针对N型Topcon、异质结等新型光伏电池需求开发 [14] - 在研项目包括锂电池隔膜用UHMWPE粉末、改性聚丙烯蜡等7类新材料 [7] 行业应用 - 相容剂产品可改善生物基塑料、废旧塑料再生材料的性能,应用于建材装饰、园林绿化等领域 [10] - 工程塑料改性助剂可提升材料韧性及耐低温性,终端覆盖汽车、轨道交通、低空经济等场景 [10]
国外高涨,国内却进展缓慢,化工新材料正成为这一热门赛道核心
DT新材料· 2025-06-21 21:14
浸没式液冷技术应用现状 - 浸没式液冷成为冷却液材料创新最活跃的应用场景之一,国内外企业如阿里、华为、浪潮曾参与试点,但受成本、设备通用性和生态标准限制未规模化[1][2] - 国际巨头微软、Meta、谷歌加速布局液冷基础设施,冷却液从"配套消耗品"升级为体现系统性能与环保标准的"技术核心"[4] - 氟化液、有机硅液体、合成烃等多条材料路线展开技术竞速,应用场景覆盖数据中心、边缘AI、军工等[4][14] 全球典型浸没式液冷项目案例 - **Submer × Telefónica**:西班牙部署开放式单相浸没系统,采用合成烃类冷却液,显著降低PUE[5] - **LiquidStack**:美国建成40MW两相浸没式液冷项目(全球最大之一),使用氟化液实现90%能耗节省[6] - **微软 × Wiwynn**:华盛顿州测试两相浸没系统,初期用氟化液,探索低GWP替代品用于AI服务器冷却[7] - **DUG Technology**:商业HPC浸没液冷集群采用单相合成油,系统功耗降40%,无风扇设计[8] - **Shell × Intel**:壳牌合成烃冷却液获Intel认证,不含PFAS,平衡安全性与环保性[9] 冷却液材料技术路线 - **氟化液**:LiquidStack项目体现介电性能与低沸点优势,微软测试其高功率密度冷却能力[6][7] - **合成烃**:Submer、Shell等项目验证其热稳定性和环境兼容性,嘉实多DC15/DC20系列适配AI中心[5][9][10] - **有机硅液体**:日本KDDI边缘计算中心采用,适应复杂气候且具低腐蚀性[13] - **合成油**:GRC美国国防部项目和美国DUG项目突显电绝缘性与低挥发性[8][12] 行业活动与趋势 - 2025年液冷产业创新与应用论坛将聚集产业链代表,讨论冷却液配方、测试标准等关键问题[15] - 论坛议程涵盖浸没式液冷技术研究(清华大学曹炳阳)、低碳风液同源技术(湖南大学张泉)、千瓦级芯片液冷方案(苏州大图热控)等前沿议题[2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