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北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华润置地(01109):2025H1业绩点评:积极拿地,经常利润贡献超六成
东北证券· 2025-08-29 19:1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949.2亿元(同比+19.9%)[1][2] - 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16.2%)[1][2] - 核心净利润100.0亿元[1][2] - 毛利率24.0%(同比+1.8个百分点)[1][2] - 拟派发中期股息0.20元/股[3] 开发业务表现 - 开发业务收入743.6亿元(同比+25.8%)[2] - 销售金额1103.0亿元(同比-11.6%)但排名稳居行业前三[2] - 一线城市销售占比46%(同比+8个百分点)[2] - 新增投资项目18个总金额447.3亿元权益金额322.8亿元拿地强度40.6%[2] - 土地储备4119万方[2] - 开发业务毛利率15.6%(同比+3.2个百分点)[2] 经常性业务表现 - 经常性业务收入205.6亿元(同比+2.5%)占总营收21.3%[3] - 核心净利润60.2亿元贡献占比60.2%(同比+8.7个百分点)[3] - 购物中心租金收入104.2亿元(同比+9.9%)出租率97.3%[3] - 零售额1101.5亿元(同比+20.2%)经营利润率65.9%[3] - 商业REITs总市值突破百亿上市以来累计上涨52.2%[3] 财务健康状况 - 在手现金1202.4亿元[3] - 净有息负债率39.2%[3] - 加权资本成本2.79%(较去年底下降32个基点)[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834.8/2877.6/2989.9亿元[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7/267.4/298.5亿元[4] - 对应PE分别为7.8X/7.5X/6.7X[4] 市场表现 - 收盘价30.48港元总市值2167.8亿港元[6] - 12个月股价区间19.12-33.10港元[6] - 过去12个月绝对收益38%相对收益-5%[9]
理想汽车-W(02015):销量短期承压,盈利能力显韧性,纯电周期开启在即
东北证券· 2025-08-29 17:3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 核心观点 - 销量短期承压但盈利能力显韧性 纯电周期开启在即 [1][2][3] - 2025H1总收入562亿元同比下降2.0% 车辆销售收入536亿元同比下降1.8% 毛利总额114亿元同比下降0.7% 整体毛利率由20.0%提升至20.3% 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3.0% [1] - 2025H1交付量203,938辆同比增长7.9% 但L7/8/9销量同比分别下滑39.0%/25.0%/25.4% 仅L6因2024年4月才开启交付实现增长 [2] - 2025Q3交付量指引仅9-9.5万辆 同比下滑37.8%-41.1% [2] - 车辆销售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9.0%提升至19.6%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4%至53.2亿元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下降9.4%至52.5亿元 经营利润由亏损116.9百万元转为盈利11.0亿元 [2] - 推出VLA司机大模型并在i8车型上搭载 旨在整合空间语言和行为智能实现更接近人类的驾驶决策 [3] - 纯电MEGA月销量提升至3000辆左右 i9月底前交付量有望达8000至10000辆 预计稳态月销量5000辆左右 i6车型9月上市 预计稳态月销量突破10000辆 [3]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1294/2053/2291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0.5%/58.7%/11.6% 归母净利润下调至77.9/124.4/158.0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收入129,351.78百万元同比下降10.46% 2026E同比上升58.71%至205,289.12百万元 2027E同比上升11.58%至229,054.00百万元 [5] - 2025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791.30百万元同比下降3.00% 2026E同比上升59.64%至12,438.30百万元 2027E同比上升27.04%至15,801.90百万元 [5] - 2025E每股收益3.64元 2026E升至5.81元 2027E升至7.38元 [5] - 2025E市盈率22.11倍 2026E降至13.85倍 2027E降至10.90倍 [5] - 2025E市净率2.19倍 2026E降至1.90倍 2027E降至1.62倍 [5] - 2025E净资产收益率9.93% 2026E升至13.71% 2027E升至14.86% [5] 市场数据 - 收盘价88.15港元 总市值178,642.02百万港元 总股本2,141百万股 [8] - 12个月股价区间71.90~128.70港元 [8] - 1个月绝对收益-24% 3个月绝对收益-19% 12个月绝对收益9% [10]
德林国际(01126):毛绒玩具提速明显,看好东南亚产能扩张
东北证券· 2025-08-29 17:28
投资评级 - 给予德林国际(01126 HK)"增持"评级 目标价未提供 对应2025-2027年预测PE为12 00X/10 99X/10 01X [3][5]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25 78亿港元 同比增长12 39% 毛利率20 08% 同比下降3 91个百分点 [1] - 25H1销售费用率1 63% 同比上升0 24个百分点 行政费用率6 56% 同比下降1 61个百分点 [1] - SG&A费用总计2 11亿港元 同比下降3 73% SG&A费用率8 20% 同比下降1 37个百分点 [1] - 25H1实现净利润3 07亿港元 同比增长10 10% 净利率11 91% 同比下降0 25个百分点 [1]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62 30/65 22/68 29亿港元 归母净利润7 88/8 61/9 44亿港元 [3] 分品类表现 - 毛绒玩具收入13 24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7% 较24年底增速提升10 6个百分点 占比51 4% 主要受亚洲主题公园需求推动 [2] - 塑胶手板模型收入10 69亿港元 同比增长14 2% 受亚洲及北美市场需求提升驱动 公司积极扩充盲盒及收藏品产品线 [2] 分地区表现 - 日本地区营收7 02亿港元 同比增长30 3% 中国香港营收1 73亿港元 同比增长19 8% [2] - 北美地区营收10 47亿港元 同比增长7 2% 欧洲地区营收0 80亿港元 同比增长27 6% [2] - 中国内地营收5 09亿港元 同比微降0 2% 其他国家及地区营收0 67亿港元 同比增长9 1% [2] 产能扩张与战略布局 - 25H1共运营28间工厂 中国/越南/印尼分别有7/20/1间 印尼工厂正式投产 总产能利用率84 7% [3]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越南及印尼各增设一间厂房 东南亚产能兼具人工成本与关税优势 [3] - 多区域产能扩张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价格谈判能力 降低履约成本 巩固日本和美国订单交付能力 [3] 竞争优势与增长驱动 - 核心优势包括强设计能力 规模化生产能力和强履约能力 有效维护头部客户关系 [3] - 增长驱动力来自新客户拓展和海外新工厂陆续投产 预计未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3] - 迪士尼乐园需求高增是营收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地区与品类表现相互验证 [2]
龙佰集团(002601):2025年半年报点评:25Q2行业景气底部业绩承压,守得云开见月明
东北证券· 2025-08-29 17: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PE为17倍(2025年)、14倍(2026年)、11倍(2027年) [3] 核心观点 - 25Q2行业处于景气底部 业绩承压但未来展望积极 [1][2] - 钛白粉销量逆势增长 2025H1总销量达61.2万吨(同比增长2.08%) 其中硫酸法42.84万吨(增2.10%)、氯化法18.46万吨(增1.99%) [2] - 海绵钛业务表现亮眼 受益军工等高端需求激增 Q2均价5.13万元/吨(环比上升7.55%) [2] - 公司发布钛白粉涨价函(8月18日) 提价500元/吨或70美元/吨 反内卷背景下下行风险降低 [2] - 积极推进两矿联合开发和徐家沟铁矿项目 未来钛精矿产能将达248万吨/年 铁精矿760万吨/年 [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33.42亿元(同比下降3.35%) 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下降19.53%) [1] - 2025Q2单季营业收入62.82亿元(同比下降3.50%) 归母净利润6.99亿元(同比下降9.24%) [1] - 调整后盈利预测: 2025-2027年营收296/321/330亿元 归母净利润25.37/31.54/41.53亿元 [3] - 预计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17.0% 2026年24.3% 2027年31.7% [4] - 毛利率预计从2025年24.1%提升至2027年29.7% 净利润率从8.6%提升至12.6% [12] 产能布局 - 当前拥有全球最大钛白粉产能151万吨/年 海绵钛产能8万吨/年 [3] - 新能源材料产能: 磷酸铁锂5万吨/年 磷酸铁10万吨/年 石墨负极2.5万吨/年 石墨化5万吨/年 [3] - 持续开展境内外产业并购及资源整合 完善钛产业战略布局 [3] 价格走势 - 2025Q2钛白粉市场均价14592元/吨(环比升0.87% 同比降9.74%) [2] - 钛精矿(攀枝花TiO2≥46%)Q2均价1831元/吨(环比下滑11.10% 同比下滑17.06%) [2]
先导智能(300450):财务指标持续改善、固态电池提升空间
东北证券· 2025-08-29 17:19
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公司财务指标持续改善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14.92% 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61.19% 扣非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63.48% [1] - 信用减值持续改善 2025Q1信用减值转回1.01亿元 2025Q2信用减值转回1.33亿元 [2] - 经营现金流显著好转 2025Q1经营现金流净流入8.64亿元 2025上半年净流入23.53亿元 对比2023年全年净流出8.63亿元和2024年前三季度净流出25.8亿元 [2] - 固态电池产线技术领先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已打通全线工艺环节包括干法涂布设备、固态电解质复合转印设备、600MPa等静压设备和无隔膜切叠封装技术 [3] - 固态电池设备进入全球头部供应链 产品已进入欧、美、日、韩及国内头部电池企业、知名车企和新兴电池客户供应链 获得重复订单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0.73亿元/217.88亿元/221.32亿元 同比增长27.14%/44.55%/1.58% [3][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3亿元/22.13亿元/24.81亿元 同比增长449.75%/40.69%/12.13% [3][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0元/1.41元/1.58元 [5]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保持在35.4%-35.9%区间 [13]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35%/15.50%/15.51% [5]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29.59元 总市值463.43亿元 [6] - 12个月股价区间13.03-29.59元 [6] - 近期表现优异 1个月绝对收益11% 3个月绝对收益50% 12个月绝对收益93% [8]
桐昆股份(601233):行业反内卷深入,公司业绩有望底部抬升
东北证券· 2025-08-29 17: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2/30.15/37.04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8X/12X/9X [4] 核心观点 - 行业反内卷政策深入推动集中度提升 龙头企业议价能力增强 盈利中枢有望抬升 [3] - 公司通过新疆煤头项目实现全品类原料覆盖 产业协同效应将持续释放 [3] - 25H1营收441.6亿元同比-8.4% 毛利率6.76%同比+0.57pct 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2.9% [1] 财务表现 - 25Q2营收247.4亿元环比+27.4% 但归母净利润4.86亿元环比-20.5% [1] - 主要产品价格承压:POY售价6160元/吨同比-10.0% FDY售价6465元/吨同比-15.9% DTY售价7688元/吨同比-9.1% PTA售价4268元/吨同比-19.1% [2] - 原料采购价同步下降:PX采购价6041元/吨同比-18.9% PTA采购价4285元/吨同比-18.1% MEG采购价4017元/吨同比+0.7% [2] 战略布局 - 在新疆吐鲁番获取5亿吨储量优质煤矿 含油量高且热值超6500大卡 具备"四低一高"特性 [3] - 投资61.4亿元建设长草东露天煤矿 其中矿业权费用38.2亿元 露天煤矿建设投资20.5亿元 [3] - 计划2026年底至2027年一季度实现煤气头项目投产 构建气头-煤头-纺织全产业链体系 [3]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944.11亿元同比-6.81% 2026年回升至1041.85亿元同比+10.35% [5] - 净利润率持续改善:从2024年1.2%提升至2027年3.4% [14] - 每股收益逐年增长:2025年0.82元 2026年1.25元 2027年1.54元 [5]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4.42元 总市值346.77亿元 总股本2.405亿股 [6] - 近期涨幅显著:3个月绝对收益34% 相对收益18% [9] - 估值指标显示吸引力:2027年P/B预计0.69倍 P/S预计0.32倍 [14]
道明光学(002632):25H1业绩稳健增长,探索新材料领域新机遇
东北证券· 2025-08-28 22:1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9] 核心观点 - 25H1业绩稳健增长 营业收入7.34亿元(同比+9.97%) 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21.88%) [1] - 25Q2业绩显著提升 营业收入4.0亿元(同比+13.92% 环比+19.67%) 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29.99% 环比+21.64%)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47/2.82/3.23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5X/22X/19X [4] 业务表现 反光材料业务 - 25H1实现营收5.16亿元(同比+5.7%) 毛利率44.75% [2] - 车牌膜产品与汽车产业强关联 受益于25H1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增长 [2] - 通过精准市场定位和定制化产品持续提升海外市场份额 [2] 光学显示材料业务 - 25H1实现营收1.28亿元(同比+14.1%) [3] - 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市场增长 大屏彩电需求提升光学膜产品销量 [3] - 持续推进微纳光学显示材料在车载、桌面显示器、PAD等终端产品的应用 [3] 电子功能材料业务 - 25H1实现营收0.76亿元(同比+25.9%) [3] - 离型材料和石墨烯导热膜产品增长显著 [3] - 石墨烯产品已应用于红魔10SPro等多款产品 并通过荣耀终端测试中标小折叠手机项目 [3] - 开发液冷服务器、AI眼镜等新应用场景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预计25H2实现小批量量产 [3] 财务预测 盈利能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10.76%/10.79%/10.82% [8]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45.64%/13.78%/14.77% [8]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33.9%/34.1%/34.4% 净利润率15.5%/15.9%/16.5% [8] 每股指标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0.40/0.45/0.52元 [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净资产3.67/3.98/4.32元 [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0.56/0.57/0.63元 [8] 估值水平 - 当前收盘价9.88元 总市值6,171.04百万元 [5] - 预计2025-2027年P/E 24.93X/21.91X/19.09X P/B 2.69X/2.49X/2.29X [8]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10.79%/11.34%/11.97% [8]
金奥博(002917):民爆智能装备龙头,政策推动提升公司盈利弹性
东北证券· 2025-08-28 20:53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10]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民爆智能装备龙头,受益于行业智能化改造政策推动,专用设备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 - 2025H1营收8.25亿元(同比+10.47%),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20.91%),扣非净利润0.85亿元(同比+24.82%)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亿元(+62.83%)、2.56亿元(+26.76%)、3.52亿元(+37.34%),对应PE分别为25.12倍、19.82倍、14.43倍 [2] 业务表现分析 - 专用设备业务营收1.48亿元(占比17.96%,同比+62.46%),毛利率57.48%(同比+0.14pct),受益于无人化智慧产线等研发投入 [1] - 化工材料业务营收2.65亿元(占比32.17%,同比+28.23%),毛利率18.00%(同比-2.12pct) [1] - 民爆产品业务营收3.88亿元(占比47.05%,同比-11.28%),毛利率40.75%(同比+4.7pct),电子雷管产能利用率24.90%(同比-1.05pct) [1] - 工程爆破业务营收0.16亿元(占比1.94%,同比+175.96%),毛利率26.62%(同比+1.45pct) [1] 财务指标表现 - 2025H1毛利率36.17%(同比+2.19pct),期间费用率22.36%(同比-0.32pct),归母净利率10.51%(同比+0.9pct) [2]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1.43亿元,销售商品、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37.81%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55亿元(+19.79%)、23.72亿元(+21.34%)、28.83亿元(+21.50%) [2] 战略布局 - 完成收购石家庄成功机电有限公司100%股权,深化智能装备业务资源整合 [1] - 江苏天命明12000吨乳化炸药智能化无人化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项目通过正式投产安全条件验收 [1] - 政策要求2027年底工业炸药生产线所有危险等级为1.1级工房的工序现场实现无固定岗位操作人员 [1] 市场表现 - 最新收盘价14.60元,总市值50.75亿元,总股本3.48亿股 [4] - 12个月股价区间7.50-21.37元,12个月绝对收益85%,相对收益52% [4][7]
贝瑞基因(000710):解码生命经纬,智绘基因新篇
东北证券· 2025-08-28 20:4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贝瑞基因"增持"评级 [3][4]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贝瑞基因是国内基因检测领域领军企业之一,以无创产前检测(NIPT)为起点,业务拓展至遗传病检测、科研服务等领域 [1][15] - 核心业务涵盖基于高通量测序及三代 HiFi 测序技术的基因检测服务,以及相关设备、试剂、软件销售 [1][15] - 在生育健康领域覆盖孕前、产前、新生儿三级预防体系,累计提供超千万人次检测服务 [1][16] - 遗传病检测以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CNV-seq)为核心,贯穿全生命周期 [1][16] - 在三代测序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多款产品获发明专利,并拓展至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服务超 4000 家机构 [1][16][20]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3年营业收入1151百万元,同比下降15.83%;2024年营业收入1078百万元,同比下降6.36% [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0.53亿元、11.96亿元、14.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4亿元、0.1亿元、0.4亿元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92百万元,亏损同比收窄54.96%;2025Q1归母净利润-14百万元 [3][25] - 毛利率从2022年42.72%提升至2024年46.86%,主要得益于试剂销售占比提升及高毛利三代测序产品落地 [29] - 2024年试剂销售收入达4.75亿元,同比增长2.05%,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44.10% [24]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生命科学测序解决方案市场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14.9%,预计2033年达1388亿元 [1][57] - 中国NIPT检测量从2018年约270万次增至2023年500万次,复合年增长率13.6%;孕妇渗透率从2018年15.4%升至2023年48.8% [63] - 按患者支出计算,中国NIPT市场规模2018年为47亿元,2023年增至89亿元,预计2033年达153亿元 [63] - 中国CNV-seq市场2028年预计达3.39亿元,2033年预计达18亿元,2024-2033年复合年增长率55.4% [67] - 中国科研测序市场覆盖微生物检测、农林牧渔、食品安全等多领域,2023年市场规模约36亿元 [70][71] AI医疗布局与竞争优势 - 贝瑞基因以"数据 + 技术 + 场景"构建竞争壁垒,切入AI医疗产业链 [2] - 拥有覆盖全生命周期的PB级临床数据及自研数据库,推出GENOisi™智能体等AI产品 [2][20] - 国内AI医疗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11.43亿元,2027年有望增至28.61亿元 [2] - 通过GENOisi™智能体实现从实验室数据管理到临床决策的智能化闭环,在遗传病诊断、临床决策支持等场景落地 [2][20] - 未来可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为保险公司提供风险评估方案、与母婴企业开展精准营销等方式实现数据价值 [2] 业务进展与市场空间 - 重点推进新生儿基因筛查业务,2025年与北京儿童医院合作进入成果转化阶段 [74] - 在河南地区开展新生儿基因筛查,预计三年运营后覆盖率不低于30%,检测单价1000-1500元/次 [74][75] - 河南地区新生儿基因筛查市场空间保守情景2.25亿元/年,乐观情景5.625亿元/年 [75] - 全国新生儿基因筛查市场空间保守情景28.62亿元/年,乐观情景71.55亿元/年 [76] - 计划通过三级联动的新生儿筛、诊、治闭环诊疗体系,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 [77]
非农大幅下修后,如何关注美国就业与通胀?
东北证券· 2025-08-28 15: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美国政策转向引发市场关注,推出《如何追踪美国经济》系列报告,开篇聚焦美国居民部门核心经济指标 [11] - 美国二季度GDP表面增长,但内需下滑严重,净出口贡献主要源于进口收缩 [28] - 美国消费放缓,可支配收入增速减缓,消费支出对GDP贡献下降 [61] - 非农数据可信度下降,应结合多项数据研判美国就业趋势 [125] - 美国通胀需结合当前数据与市场预期评估,关税或使PCE同比上行 [143][150] - 美国经济呈现“类滞胀”特征,美联储面临两难,预计9月降息25bp [151][1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五部门视角下的美国经济观察起点 - 将经济体拓展为政府、企业、居民、金融与海外五大核心部门,通过追踪资金流揭示经济运行逻辑 [12] - 本篇报告聚焦居民部门,分析消费、就业与通胀情况 [12] 美国二季度GDP: 净出口拉动的“表面繁荣” - GDP核算采用支出法,分为私人消费支出、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个人消费是核心驱动力 [20][24] - 2020 - 2023年GDP修正较大,2024年下半年收敛,未来“对等关税”影响或使修正重新放大 [17] - 二季度净出口对GDP贡献率达4.99%,但主要是进口收缩,剔除净出口后GDP环比折年率为 -2.0% [28] 基于居民收支的消费研究框架 - 从居民收入与支出两端研究美国消费,收入端以就业为起点,支出端按类型归类,结合储蓄衡量消费倾向 [29] - 个人收入结构呈“雇员收入主导”,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受非收入因素挤压 [32][33] - 美国个人消费增速走低,服务消费韧性更强,商品消费中机动车及零部件经销商占比高 [38][40][45] - 个人储蓄率回落,未来或回升抑制短期消费,可通过第三方数据佐证消费情况 [51][53] “非农”失真后如何跟踪美国就业 基于供需两侧的就业研究框架 - 常见就业调查报告有JOLTS、CES、ADP、CPS、UI,从供需两侧监测就业市场 [63] - JOLTS从需求侧提供补充信息,可把握用人意愿等,但有滞后性 [67][77] - CES俗称非农数据,范围广,但近期可靠性下降,可从部门和行业拆分,时薪上涨或推高通胀 [78][83][86] - ADP就业数据覆盖私营非农,发布早,参考价值提升 [91][92] - CPS从供给侧监测,提供劳动参与率、失业率等指标,可细分失业人口类型 [93][98] - UI填补监测真空,关注首次和持续申请失业保险金人数 [108][109] - 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未如非农数据悲观,但中长期有放缓压力 [113] 非农数据的可信度还有多少? - 5 - 6月非农数据大幅下调,修正幅度异常,BLS解释为收到更多报告和季节性因子调整 [78][116] - 首次回复率和季节性因子变化不足以解释大幅下调,可能是政府裁员影响数据处理,或存在系统性因素 [117][119][125] - 非农数据可信度下降,应结合多项数据交叉验证 [125] 美国通胀监测与关税冲击评估 通胀的现状监测与预期分析框架 - 关注消费领域的CPI和PCE,美联储更关注PCE,PCE通常低于CPI [126][127] - 核心服务是通胀主要贡献项,通胀预期指标BEI和5Y - 5Y BEI可观察市场预期 [130][139] 进口结构拆分与关税测算: 美国PCE或面临阶段性上行压力 - 进口商品与服务占总PCE约8.8%,不同品类进口依存度不同 [150] - 当前关税水平在不同假设下对美国PCE同比抬升作用不同,关税效应显现后PCE同比或上行至3%以上 [150] “软着陆”还是“滞胀”? - 美国经济呈现“类滞胀”特征,增长收缩、通胀冲击未显现、就业 - 消费循环恶化 [151] - 美联储面临两难,预计9月降息25bp,未来降息节奏和幅度需关注数据演变 [152][156] - 推演三种政策情境及市场影响,需关注通胀和就业数据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