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证券

搜索文档
稳定币:技术革新重构全球支付体系
五矿证券· 2025-07-14 09:44
全球支付体系变革 -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中心化金融体系脆弱性,比特币开启去中心化支付体系挑战[1][9] - 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推动全球支付体系走向多元化,境内零售支付由稳定币或其与央行数字货币组合主导,境内批发支付由央行数字货币主导,跨境零售支付由稳定币主导,跨境批发支付由多边央行数字货币合作链与传统体系并存[1][22] 稳定币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稳定币总流通市值为2629亿美元,Tether(USDT)占比60%,Circle(USDC)占比23%,主要功能是加密代币交易媒介[13] - 稳定币已纳入金融监管框架,美、欧、中国香港均有相关法案[14] 稳定币增长动力 - 跨境零售支付和资产代币化(RWA)是稳定币未来增长点,跨境零售支付替代效应或带来2800亿美元市值增长,RWA潜在发展规模为3000亿美元[2] 稳定币产业链 - 产业链包括发行、储备资产托管、交易流通、应用场景及合规辅助等环节[33] - 发行商收入主要来自储备资产再投资收益,受利率影响大,拥有零售生态的企业更适合发行[34] 中国企业参与路径 - 产业链企业可发行稳定币、围绕生态提供服务或提供RWA服务[42] - 非产业链企业可利用稳定币提升营运效率,如用于供应链金融、境外资金管理等[43][45] 风险提示 - 量化计算发展可能威胁区块链加密基础,类似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会延缓稳定币发展[5][45]
电力钟声系列4:储能中长期需求怎么看?
五矿证券· 2025-07-11 11: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气设备行业评级为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储能预期可更乐观,产业指数级增长刚起步,2024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同比大增,2025年1 - 6月累计并网/招标同比增长显著 [1][13] - 储能需求愈发迫切且经济性已迈过拐点,光伏消纳问题凸显及部分省份独立储能项目初步具备经济性是依据 [1] - 全球储能仍有8.6倍成长空间,预计全球光伏/风电年新增装机峰值在2030 - 2035年,对应全球新型储能年新增装机峰值可观 [2] - 产业周期位置比短期增速重要,中国储能渗透率低,产业处于“1 - 10”阶段,未来新型储能将成系统灵活调节资源主体 [2] - 挑选储能行业“好公司”应关注技术引领、全球拿单和全球产能扩张能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增长才刚刚开始,短期数据持续验证 - 重申电力钟声系列2观点,认为储能经济性拐点将到,产业规模有望复刻光伏增长历程 [12] - 2024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同比大增,虽部分市场观点认为2025年增速或下滑,但实际2025年1 - 6月累计并网/招标同比增长,产业指数级增长刚开始 [13] - 除短期数据验证,对储能乐观预期更多源于对中长期需求峰值及产业生命周期位置的判断,天花板对成长行业估值重要 [15][16] 1 储能需求产生的前提条件 - 储能需求产生有两大前提,一是光伏消纳出现问题,二是储能度电成本可负担 [17] - 光伏消纳问题方面,储能要解决光伏日内消纳,中国部分省份光伏渗透率高,且当前光伏消纳问题或比表面数据严重,现货市场电价更能反映情况,凸显储能需求迫切 [18][19][22] - 储能度电成本方面,目前4H独立储能电站度电成本在一定区间,部分省份独立储能项目初步具备经济性,未来市场将主导储能建设 [26] 2 储能中长期需求测算 - 推导逻辑为能源转型→双碳目标→风光中长期需求→储能中长期需求 [27] - 能源转型是应对气候危机,推动降低碳排放 [28] - 双碳目标方面,各国通过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推动能源转型,中国目标不断升级,预计宣布2035年目标 [29] - 风光中长期需求上,中国和全球在“双碳”目标下对风光发电量占比有要求,预计全球光伏/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峰值在2030 - 2035年 [31][32] - 储能中长期需求方面,预计全球电池储能新增装机功率峰值在2030 - 2035年,年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1.5TWh,距离2024年数据有8.6倍成长空间 [2][35][36] 3 产业周期位置比短期增速重要 - 产业规模化发展初期,短期需求预测准确性低,光伏产业成长路径可佐证,储能短期预测易陷线性外推陷阱 [40] - 产业所处生命周期位置更重要,提出“储能渗透率”概念,2024年中国储能渗透率仅4.9%,产业处于成长初期 [2][43] 4 投资建议 - 挑选储能行业“好公司”应关注技术引领能力,即关注在“电化学、电力电子、电网支撑”三大技术能力领先的企业 [2] - 关注全球拿单能力,建议关注有海外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海外市场对综合能力要求高 [2] - 关注全球产能扩张能力,建议关注能持续全球产能布局的企业,以对冲地缘风险和增强供应链韧性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找矿行动”聚焦南疆,国内锑资源接续有望提速
五矿证券· 2025-07-10 17: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金属行业评级为看好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东部锑矿资源被快速消耗,资源向西成为“矿业出海”之外的潜在选择,新疆已出让锑探矿权的进展和已投产采选一体化项目扩产情况,将为解决我国锑资源接续困境带来新的增量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自然资源部将新疆作为找矿行动主战场,2025 年在南疆部署 99 个地勘项目,涉及资金 5.2 亿元,占全疆总投入的 56% [1] 事件点评 - 新疆有阿尔泰、天山、西昆仑三大成矿带,锑资源主要集中在西昆仑 - 阿尔金成矿带 [2] - 近三年新疆锑资源出让、建设提速,黄羊岭、硝尔库勒、盼水河、石头山等锑矿项目有新进展,其中硝尔库勒锑矿于 2024 年 9 月首次出矿,标志新疆首个锑矿采选一体化项目落地 [3] - “十四五”期间,新疆与和田县持续推进勘察与开采工作,相关规划提出加大金锑矿等矿区勘查开发,力争新增锑 5 万吨,形成一批金、锑产能矿山 [4]
电气设备行业点评:光伏反内卷如何演绎?
五矿证券· 2025-07-10 16: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伏企业盈利承压,供给侧改革必要,需协调头部企业、二线企业、股权投资人、债权人各方诉求,过往供给侧改革能使行业恢复正常竞争水平 [2] - 抢装后光伏短期需求承压,未来光储平价实现后需求将再次打开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7月7日头部多晶硅厂商上调部分致密/复投料报价至37元/kg,8日多晶硅企业测算行业完全成本在39 - 40元/kg以上,9日硅料龙头拟联合成立收购主体出清过剩产能 [1][11] 行业盈利情况 - 2023Q4起产业链价格下探,行业盈利压缩,主要企业进入批量亏损,至2025年6月末至少亏损7个季度 [11] 供给侧改革回顾 - 过去两轮供给侧改革以PPI大幅上行完成,价格修复后行业经营指标逐步改善 [2][14] 行业需求情况 - “136号文”等刺激抢装后,5月光伏并网9.3GW同比增388%,1 - 5月并网19.8GW同比增150%,透支全年需求,短期需求承压,但光储平价实现后需求将再打开 [3][20]
战略性矿产系列报告:钾:粮食保障,资源为王
五矿证券· 2025-07-10 1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金属行业评级为看好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钾是农作物生长必需元素 全球钾肥市场规模超千亿且未来有望稳步增长 中长期全球钾肥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预计2024 - 2030年均复合增速为2.67% 2030年需求达8520万吨 供给方面绿地项目资本开支大、开发周期长 BHP项目是主要增量 若在建项目按期达产 2030年全球钾肥产量将达9090万吨 2024 - 2030年均复合增速为2.35% 价格上中短期走势偏强 长期受边际成本支撑 [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行业寡头垄断 - 钾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 被誉为“粮食中的粮食” 没有替代品 钾矿种类多 钾石盐矿含钾量最高 钾盐下游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氯化钾应用最广泛 2024年全球钾肥市场规模为281.2亿美元 预计到2033年将达396.8亿美元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9% [15][17][18][27] - 钾矿分为固体钾矿和含钾卤水两种类型 固体钾矿占绝大多数 固体钾矿一般采用传统竖井开采方式 少量用溶解采矿工艺 含钾卤水一般采用盐田开采方式 钾矿选矿工艺相对简单 硫酸钾是第二大钾肥品种 加工型硫酸钾为主要类型 [28][33][37][38] - 全球钾资源丰富 储量可支撑100年 但分布高度不均 中国储量仅占全球4% 钾行业产能集中度高 寡头垄断格局明显 东亚地区钾肥消费量全球第一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钾肥消费国 钾肥区域供需错配 主要需求国依赖进口贸易 [42][44][45][47][51] - 中国钾矿匮乏 以含钾卤水为主 产能难有较大增产空间 氯化钾进口依存度高 2024年达67% 中国企业积极海外寻钾 “三三制”战略初见成效 老挝基地已投产合计200万吨钾肥产能反哺国内 2024年反哺占比约10% [53][54][57] 需求:中长期全球钾肥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 全球人口增长提升粮食需求 钾肥需求刚性 且钾肥在三大肥料使用占比逐步提升 需求潜力较大 [65] - 中国耕地少、人口多 钾肥是刚性需求 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 钾肥施用比例逐步提升 蔬菜和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占比提升 提供钾肥市场需求增量 预计2024 - 2030中国氯化钾需求年均复合增速为3.39% 2030年达2200万吨 [68][70][74][78] - 印尼持续加大生物柴油推广力度 棕榈树是高钾作物 棕榈油需求将提振东南亚钾肥需求 预计2024 - 2030印尼和马来西亚钾肥需求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4.64%和4.22% [81][82] - 巴西是全球最大大豆出口国和第二大玉米出口国 对进口钾肥依存度超95% 2025年大豆产量有望达1.75亿吨 生物燃料政策将刺激大豆种植需求 预计2024 - 2030巴西氯化钾需求年均复合增速为3.91% 2030年达1750万吨 [85] - 预计2025年全球氯化钾需求同比增加240万吨 2024 - 2030年均复合增速为2.67% 2030年全球钾肥需求有望达8520万吨 [89] 供给:绿地项目资本开支大,BHP项目是主要增量 - 钾矿项目资本开支大 开发周期长 多数百万吨级以上钾矿开发周期普遍在7 - 10年 产能爬坡需2 - 3年 棕地项目比绿地项目有时间和成本优势 [91] - 部分老旧产能出清 边际成本持续提升 如Mosaic的Esterhazy矿K1和K2矿井、乌拉尔钾肥Berezniki - 2等产能规模较大的钾盐矿进入淘汰周期 [93] - 全球有超2000万吨钾矿规划新增产能 以绿地项目为主 进展缓慢 棕地项目扩产较快 BHP加拿大Jansen项目规划产能850万吨 一期415万吨预计2026年底投产 [94] - 矿业巨头BHP强势进军钾行业 一二期合计规划850万吨 远期规划1600 - 1700万吨 前两期完全投产后有望成为全球前五大钾肥企业 [97] - 中国企业积极布局老挝 甘蒙矿区亚钾国际和东方铁塔进展较快 目前合计产能200万吨 [98] - 2025年全球氯化钾供给偏紧 预计产量同比下降超70万吨 中长期BHP项目是主要增量 若在建项目按期投产 2030年全球钾肥产量将达9090万吨 2024 - 2030年均复合增速为2.35% [103] 价格:中短期走势偏强,长期受边际成本支撑 - 历史钾肥价格分四个阶段 寡头主导价格走势 第一阶段(1970 - 2005年)价格低位 第二阶段(2005 - 2013年)寡头垄断格局建立 价格大幅上涨 第三阶段(2013 - 2021年)垄断格局破裂 价格持续下跌 第四阶段(2021年至今)俄乌冲突导致价格剧烈波动 后回落至低位 [105] - 钾肥价格与农产品价格正相关 存在6个月左右滞后时间 氮、磷、钾长期不可互相替代 短期价格互相影响 截至2024年6月30日 磷肥和氮肥价格处于历史相对高位 对短期钾肥价格有支撑 [107][109] - 关税及制裁影响 白俄罗斯钾肥出口路线调整 运输成本提升 若美国对加拿大加征关税 或将冲击北美钾肥供应链 全球钾肥贸易格局面临重构 [115] - 中国钾肥进口价由联合谈判商定 曾是全球钾肥价格相对“洼地” 但优势逐步减弱 主要因需求增长 产能难扩张 对外依存度提升 [118] - 预计2025 - 2026年全球钾肥供需偏紧 价格走势偏强 长期钾肥价格受边际成本支撑 全球钾肥行业实质上仍属寡头垄断格局 [119][122]
钨价创出历史新高,短期回调不改长期向好
五矿证券· 2025-07-02 14: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供给侧政策致钨价上行,全球供应偏紧,出口管制拉动中国钨价随欧美市场上涨,虽下游需求反馈弱使短期回调,但基于战略价值和应用泛化趋势,钨价长期向好 [2][5][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截至7月1日,国产黑钨精矿(65%)价格最高涨至约17.3万元/吨,仲钨酸铵价格达25.3万元/吨,自3月底以来分别上涨22.3%、21.3%,创历史新高 [1] 事件点评 - 中国供给侧政策是钨价上行主因,2025年度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58000吨,较2024年同期降4000吨,降幅6.45%;欧美重启或开发钨矿项目支出增加,但2025年海外新投产未覆盖需求,对中国依赖度高;2025年1 - 5月中国钨品出口总体同比减1879吨,出口管制中短期阻滞出口,造成国际市场供应不足,拉动中国钨价上涨 [2][12] 多元化采购情况 - 日本是中国钨制品主要采购国,2025年1 - 4月从德国进口的钨废料、钨粉、含氧化钨在内的金属氧化物累计同比升294%、237%、79%;前4个月从越南进口的钨酸铵类化合物、含氧化钨在内的金属氧化物达2024全年的47%、66%;日本转变进口产品结构,但总体仍依赖中国供应 [3][13] 战略金属储备需求 - 地缘政治环境恶化,冷战时美、苏储备大量钨金属,美国计划2025年将政府储备从266吨提至2041吨,欧盟军事自动化进程和工业刺激政策将推动钨材及硬质合金工具需求增加,各国军事及工业用钨储备规模可能持续上行 [4][19] 工业制造与钨材需求 - 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制造业景气边际改善;2025年1 - 5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总产量21.58万台,累计同比升21.5%,或带动硬质合金终端需求平稳增长;全球钨金属需求在新兴领域显著拓展;中国《再生钨原料》行业标准7月1日实施,开放废钨进口对缓解供应增长缓慢效果有限 [5][20]
AI驱动智慧中枢崛起,小米智能眼镜开启可穿戴实用主义新纪元
五矿证券· 2025-07-02 11: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AI智能眼镜以40g超轻量结构、高性能独立摄制生态与大模型交互构筑AI可穿戴设备“实用主义”与“场景落地”双支点,引领进入“智慧终端”关键跃迁期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6月26日,小米举办人车家全生态新品发布会,推出首款AI智能眼镜,其硬件、AI和生态深度整合,技术与性价比双落地 [1] 事件点评 - 结构轻量化标准重塑,材料工艺与人体工学协同进化,镜架40g,采用高韧性尼龙与航空级钛合金复合材质,配合IP54级防水涂层、1.8万次转轴开合测试,镜片电致变色技术0.2秒完成光线适应切换,四档调节 [2] - 影像与音频双核升级,打造沉浸式第一视角录制体验,集成1200万像素超透光学镜头与五麦克风阵列,搭配开放式立体声双单元耳机,支持4032×3024超高清照片及2K/30fps视频录制,骨传导拾音通道保证声音清晰 [3] - 智能生态协同,重塑AI大模型驱动的多场景交互新范式,集成本地大模型处理、10种语言同声传译与实时语音转写,支持丰富的生活知识、热点资讯查询和全小米设备生态链路打通,支持远程操控智能家居及扫码支付 [4] - 双芯协同驱动,高效算力与续航的完美平衡,高通AR1旗舰芯片与低功耗蓝牙音频处理器智能协同,支持21小时佩戴待机、7小时连续听音、8.6小时常规续航与最长45分钟的视频录制,搭载263mAh碳硅负极高能量密度电池,支持边充边用 [5] 小米AI智能眼镜核心亮点 - 第一人称视角拍摄,12MP高清光学摄像头,搭载高通AR1旗舰芯片和低功耗双芯片,随身AI实时在线,智能控制生态设备,眼镜扫码安全支付等功能,40g墨镜质量级镜架,国补后1699元起 [14] 极致轻盈 - 眼镜镜架重量仅40g,优选尼龙和钛合金融合材质,镜架尼龙材料IP54级防水工艺覆盖全身,航空级钛合金转轴支撑镜腿核心部件,历经超1.8万次开合测试仍保持稳固 [16] - 基于亚洲人脸型深度优化,镜腿采用12°转轴外翻、镜框5°前倾设计,搭配4.2mm窄镜腿结构,内嵌电致变色技术,0.2秒内完成镜片变色切换,支持四档亮度调节,配备氛围单色与彩色电致变色两种方案 [19] 高性能摄制生态 - 打造第一人称摄制全新生态,搭载1200万像素超透光学镜头,采用1G+4P镜组设计与f/2.2大光圈配置,配合105°超广角视野与EIS电子防抖技术,支持4032×3024超清照片拍摄与2K/30fps高质量视频录制,摄像模块支持与小米手机镜头实时协同流转,适配14款主流App [20] - 集成五麦克风阵列与独立录音通道,骨传导拾音精准清晰,开放式耳机采用立体声双单元设计,兼顾空间感与舒适度 [20] 构建智慧场景中枢 - 依托小米大模型技术,眼镜支持百度百科、卡路里问答等生活类知识查询,覆盖时事热点、日常资讯等多种信息场景,内置会议纪要实时转写功能及多达10种语言的同声传译系统 [21] - 眼镜与小米手机、米家智能设备实现全链路互通,构建以眼镜为控制枢纽的智慧终端中台,支持远程操控家庭设备及扫码支付,打造“眼镜即支付”新模式 [23] 双芯驱动架构 - 采用高通AR1旗舰芯片与低功耗蓝牙音频处理器组成的双芯架构,支持算力动态分配,多任务、高负载场景下AR1芯片自动接管,低负载日常使用中切换至蓝牙音频处理器 [26] - 配备263mAh基于碳硅负极的小米金沙江高能量密度电池,支持21小时佩戴待机、7小时连续听音、8.6小时常规续航与最长45分钟的视频录制,另设独立Type - C接口,支持边充边用 [26] 构筑AI终端跃迁支点 - 加速AI可穿戴从“硬件产品”向“智能终端”的转型,重构“AI感知 + 执行”产业范式,推动AI硬件从工具型向智能代理(AI Agent)演进 [28] - 标杆推动AI终端生态向“中枢型设备”演进,将AI眼镜从信息呈现工具升级为“行为入口”与“智能执行单元”,促进行业从“设备智能”向“系统智能”转型 [29] - 夯实AI边缘部署基础设施,构建双芯算力动态架构,辅以263mAh碳硅电池与边充边用技术,40g机身刷新结构轻量化上限,助力AI从云端向终端全面下沉 [30] 未来展望 - 小米AI智能眼镜正加速从“穿戴配件”向“智慧中枢”的跃迁,推动AI眼镜成为日常信息交互与设备控制的“第二入口”,未来若进一步集成6DoF空间感知、个性化Agent微调与本地模型迭代能力,有望引领AI终端从“单点智能”迈向“全域感知”的产业跃迁 [31]
海外锑资源热点新项目进度几何?
五矿证券· 2025-07-01 17: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金属行业评级为看好,日期是2025.07.01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锑资源供应链正在重构,海外锑资源项目逐步投产将推动全球锑供应从“中国单极”向“多中心”转变 [4] - Stibnite Gold Project是美国关键矿产自主供应的战略突破口,标志美国在锑供应链安全上迈出关键一步 [4] - Hillgrove项目凭借前期资金投入和项目经济性,或成为项目加速的核心推动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Perpetua Resources宣布其Stibnite Gold Project已获得USACE许可,是进入建设所需的最后一个联邦许可,且近期筹得4亿美元股权融资 [1] 事件点评 - Stibnite Gold Project为北美唯一已知锑矿床,含锑金属量6.7万吨、黄金149.8吨,建设完成后有望满足美国35%锑需求,计划2028年投产,前三年锑开采量预计分别为3738t/13076t/11322t,预计矿山服务年限14.3年,总产锑5.2万吨,假设特定价格水平下,项目税后投资回收期仅为2.5年 [2] - Treasure Creek锑矿目前处于勘探和基线研究阶段,预计2025年Q4首次集中生产,具体产量未定,短期对供给端影响有限 [3] - Hillgrove锑金项目为棕地开发项目,于2025年5月完成最终可行性研究,矿石总储量876.6万吨,金、锑品位分别为4.0g/吨、1.1%,黄金为10.1吨,锑金属39026吨,计划2026年Q2启动生产,前5年均金、锑产量分别为1.2吨和5696吨,全周期年均金、锑产量分别为1.3吨和4878吨,项目服务年限8年,投资回收期8个月 [3]
2025Q1企业年金数据: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健全长周期考核制度破局
五矿证券· 2025-06-30 15: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非银金融行业评级为看好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国企业年金规模和参与职工人数将延续稳步增长态势,与国家发展养老产业精神契合 [2] - 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指标,助力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企业年金是优质中长期资金来源 [3] - 投资规模稳步增加,固收类资产长期收益率亮眼,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有提升空间,高股息或“科技 + 红利”策略占优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 年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 3.73 万亿,参与职工 3290.81 万人,投资资产净值 3.70 万亿,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 7.46% [1] 事件点评 - 2025Q1 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较 2024 年末增长 2.38%,同比增长 13.48%;参与职工较 2024 年末增长 1.51%,同比增长 3.05% [2] - 人社部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指标”,是制度突破,2025Q1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 7.46% [3] - 2025Q1 全国企业年金投资资产净值较 2024 年末增长 2.64%,单一计划规模 3.32 亿元占比 89.70%,集合计划 0.38 亿元占比 10.24% [4] - 固定收益类计划近三年累计收益率 10.54% 高于含权益类资产 7.06%,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有提升空间 [4]
有色金属行业点评:易涨难跌的铜价,降息预期打开上行空间
五矿证券· 2025-06-30 15: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金属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以伊冲突缓解、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叠加美铜关税风声和LME库存低位,有色金属板块整体偏强,沪铜突破震荡区间偏强运行;后市在降息预期增强、冶炼厂减产预期兑现背景下,铜价向上区间打开,但需关注美铜关税落地情况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聚焦因素 - 以色列和伊朗战争结束后,市场聚焦美联储降息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降息有所松动,特朗普重申希望降息并考虑鸽派候选人接替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今年预期美联储降息3次,9月份降息概率近75% [10] 库存情况 - 受美国232调查影响,Comex铜库存累至20多万短吨,较年初增长123%,LME库存较年初下降66%至历史低位,易发生挤仓行为,美铜虹吸效应导致非美市场现货紧张,LME现货结算价曾突破10000美元/吨,较3个月LME期货合约溢价曾超300美元/吨,目前美铜对伦铜溢价在13%左右 [10] 冶炼厂情况 - 海外减产预计率先落地,年初嘉能可在菲律宾的PASAR冶炼厂等已减产,后续日本佐贺关冶炼厂和嘉能可在澳大利亚的Mount Isa冶炼厂等有减产计划;国内仍存减产预期,目前国内TC现货为 - 44.8美元/干吨,卡莫阿铜矿下调指引15.5万吨,增加铜矿紧缺格局,中国中小冶炼厂仍存减产预期 [10] 铜价走势 - 232美铜关税落地前,铜价易涨难跌,市场隐含13%左右关税,若美铜和钢铁铝类似,价差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10] - 若货币和财政政策托举经济显现后,铜价拐点可期,美国经济虽面临不确定性,但政策托底预计实现软着陆,更多宏观利好数据落地则铜价趋势性行情渐近 [10] 贸易关税与需求情况 - 贸易关税面临不确定性,中美稀土谈判进展尚可,但美国关税豁免期即将结束,后续仍存关税反复风险 [10] - 下半年中国需求端边际走弱,但风光上半年抢装或透支下半年需求,在库存低位背景下,对铜价影响有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