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汽车(00175)
icon
搜索文档
理想i8开启全国交付;吉利汽车回应“厂商擅自更改流量终身免费权益”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7:03
理想i8交付进展 -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六座SUV理想i8在全国44城同步开启交付 [1] - 公司计划9月底前交付超过8000辆,并向10000辆目标发起挑战 [1] - 此举标志着公司在电动领域向多样化和规模化迈出重要一步 [1] 吉利汽车用户权益事件 - 吉利汽车回应部分车主投诉"厂商擅自更改基础流量终身免费权益" [2] - 声明强调销售时承诺的E-CALL等权益始终保持一致不会变更 [2] - 统一说明"基础流量"权益包含车辆远程控制、在线导航等功能 [2] 比亚迪海外扩张 - 比亚迪与芬兰Veho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升级销售服务网络 [3] - 计划在赫尔辛基、埃斯波、坦佩雷和图尔库新增零售网点 [3] - 此举将增强比亚迪在芬兰的竞争优势并为北欧市场渗透奠定基础 [3] 深蓝汽车半导体布局 - 深蓝汽车与斯达半导体合资组建重庆安达半导体正式投产 [4] - 合资公司专注于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研制 [4] - 该布局提升公司在关键零部件能力并可能推动行业半导体技术创新 [4]
吉利汽车回应基础流量权益质疑,承诺销售时权益不变
财经网· 2025-08-20 23:53
用户权益持续性 - 公司承诺销售时包含E-CALL在内的用户权益始终保持一致 不会进行任何变更或减配 [1] - 不同时期智能网联车型因市场定位、价格及配置差异对应不同的用户权益方案 [1] 基础流量具体内容 - 基础流量权益涵盖车辆远程控制、在线导航、语音助手、天气查询、OTA升级等功能 [2][5] - 具体功能以所购车型实际配置为准 [2][5] - 此前基础流量权益信息传递存在不一致情况引发用户误解 [2][5] - 有车主反映2024年购车时宣传基础流量终身免费包含语音控制、远程控制、导航及OTA升级等功能 [2] - 车主称当前基础流量仅剩远程控制功能 其他被归类为娱乐流量 [2] 覆盖范围与用户规模 - 上述权益覆盖吉利中国星及吉利银河品牌旗下所有车型 [5] - 公司全球用户规模超1800万 [5]
闪电快讯 | 吉利发布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与智能体Eva
新浪财经· 2025-08-20 22:59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宣布聚焦"一个座舱"战略 通过统一AI OS架构 AI Agent和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 打造"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 [1] - 公司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 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将首先应用于领克10 EM-P和吉利银河M9车型 [1][5] - 旗下品牌座舱研发体系融合 遵循"一个吉利 一个座舱"原则 Flyme Auto与Zeekr OS基于同一套AI OS架构打造 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交互设计 [2] 技术架构与算力支撑 - 云端AI算力达23.5 EFLOPS 自研星睿AI大模型融合阶跃多模态大模型 积累10T token数据与40B汽车垂类数据 [3] - 车端AI Box具备200TOPS NPU算力和200GB/s独占内存带宽 搭载70亿参数端侧多模态大模型 [3] - 原生AI OS架构实现软硬件解耦 整车跨域SOA和服务MCP化 使座舱软件架构从以应用为核心转向以智能体生态为核心 [3] AI产品与生态建设 - 推出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 融合星睿AI大模型 阶跃星辰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和流动记忆大模型能力 具备高感知情感交互与行动力 [2][6] - AI Agent生态结合思考与行动能力 实现主动服务 用户通过语音意图即可无缝执行任务 大模型架构搭建座舱交互"影子模式"实现AI自训练 [5] - 统一用户ID实现所有品牌车型间体验与数据安全流转 极氪 领克 吉利 银河用户均可获得Eva服务体验 [2] 技术体系延续与部署 - AI座舱是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的延续 年初已发布该体系并计划融入智驾域 动力域和底盘域 [1] - Flyme Auto 2将逐步搭载于全新车型 符合AI算力要求的现有产品可通过OTA升级 [5] - 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基于底层能力进化 可实现自我判断 规划和执行任务 首搭车型为吉利银河M9 [6]
吉利加速体系整合发布首个AI座舱 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上车
中国经营报· 2025-08-20 22:39
产品发布 - 吉利发布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 基于5层AI座舱原生架构打造 领克10 EM-P和吉利银河M9将率先搭载 [2] - 公司推出全球首个可大规模上车的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 具备自我判断、规划和执行任务能力 将在吉利银河M9首搭 [4] - 通过One ID实现极氪、领克、吉利、银河所有用户共享Eva的个性化、情感化智能出行体验 [4] 技术战略 - 公司聚焦"一个座舱"战略 通过统一AI OS架构、统一AI Agent和统一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 构建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 [4] - 2024年是吉利全域AI迈向具身智能的元年 年初已发布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 [4] - 技术成果包括将全域AI融入智驾域、动力域、底盘域 推出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AI云动力2.0和AI数字底盘等 [4] 行业影响 - AI座舱发布具有战略级意义 体现平台化整合与生态协同的规模经济效应 [5] - Eva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关怀的范式转变 推动汽车从消费品向情感陪伴型智能终端演进 [5] - 此举可能重新定义智能座舱技术标准 促使竞争对手加快AI原生架构研发 加速产业向AI驱动的具身智能时代迈进 [5] 公司愿景 - 以"一个吉利,一个座舱"为战略支点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具身智能进化的领跑者和标准制定者 [4] - 未来有望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 [4]
吉利发布行业首个真AI座舱 明确停止传统非AI座舱开发
凤凰网· 2025-08-20 22:13
公司战略发布 - 吉利汽车正式发布"一个座舱"战略 宣布全面拥抱AI座舱时代并停止传统非AI座舱开发 [1] - 公司构建统一AI OS架构、AI Agent与用户ID体系 实现"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 [1] - 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汽车AI革命的领跑者与标准制定者 [2] 核心技术突破 - 推出全球首个可量产上车的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 覆盖吉利、领克、极氪全品牌用户 [1] - Eva深度融合星睿AI大模型、阶跃星辰语音模型与流动记忆系统 具备高感知情感交互能力与自主行动力 [1] - 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基于自研五层原生架构打造 搭载全球首发的70亿参数端侧多模态大模型 [1] 技术架构优势 - 云端23.5EFLOPS算力中枢与车端200TOPS AI Box协同计算体系 [1] - 支持LangChain智能体编程框架 实现从"人找功能"到"服务找人"的跨越 [1] - 领克10 EM-P、银河M9将率先搭载该系统 老车型可通过OTA升级获得相关功能 [1]
吉利智能座舱业务整合
第一财经· 2025-08-20 21:16
公司战略整合 - 吉利发布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 [1] - 智能座舱业务开启整合 聚焦"一个座舱"战略 [1] - 极氪 领克 吉利 银河四大品牌智能座舱底层架构 生态 算力资源全面整合 [1] 产品差异化策略 - 品牌间智能座舱区别将聚焦在UI和个性化功能层面 [1] - 此次整合继智能驾驶业务整合后推进 [1]
AI进化速递 |智谱推出全球首个手机Agent AutoGLM 2.0
第一财经· 2025-08-20 21:12
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智谱推出全球首个手机Agent AutoGLM 2.0 [1] - 吉利发布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 [1] - 百度移动搜索超64%结果由AI生成 [1] - 宇树科技预告新款人形机器人,自由度达31个 [1] - 企业微信团队推出5.0版本,上线智能搜索、智能总结、智能机器人三大功能 [1][2] - 韩国AI初创公司Upstage获亚马逊与AMD等4500万美元投资 [1][2] Meta公司重组 - Meta宣布对人工智能部门进行重组,把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拆分为四个部门 [1][2]
挑战100万销量,吉利、零跑如何化解“电池焦虑”?
高工锂电· 2025-08-20 18:46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两匹黑马:吉利汽车跃居新能源销量第二,零跑汽车摘得新势力销冠 [2] - 吉利汽车新能源品牌"银河"在推出后24个月内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54.8万辆,同比增长232% [2] - 银河星愿车型(售价7万至10万元)成为国内全品类乘用车销量冠军 [2] - 零跑汽车上半年交付超过22万辆,超越理想与小鹏,并将2025年交付指引上调至58万至65万辆,计划2026年挑战100万辆年销量 [2] 动力电池需求与供应格局 - 百万辆新能源汽车规划将催生百GWh电池需求(按单车平均50千瓦时计算) [3] - 吉利新能源面临电池供不应求,新增"时代长安"(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合资公司)作为电芯供应商 [3] - 吉利重组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产业集团,计划到2027年形成70GWh产能,但自有电芯供应比例仅提升至三成 [3] - 吉利自供部分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高端三元锂电池仍依赖外部供应商 [3] 零跑汽车的差异化策略 - 零跑上半年毛利率达14.1%,创历史新高,得益于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 [4] - 采用"全域自研"和分散化采购模式,每辆车节省近千元成本,避免对单一供应商依赖 [5] - 子公司凌骁能源开始向5家新能源商用车客户供应自研电池包,技术输出分摊研发成本 [5] 电池供应商的竞争关键 - 电池供应商需具备稳定履约能力、与主机厂车型高度适配的技术(如高倍率快充、标准化电芯) [6] - 充足产能和匹配车企新车上市的交付窗口是赢得订单的决定性因素 [6]
淡季韧性凸显 7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分析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0 16:42
市场整体表现 - 7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83.7万辆 同比增长6.9%但环比下降11.9% 创当月历史新高[1] - 1-7月累计销量显示行业保持增长态势 其中SUV累计销量626.7万辆同比增长10.7% 轿车累计销量587.5万辆同比增长10.2%[2] 细分市场表现 - 新能源车7月销量98.6万辆 同比增长12.0% 环比下降11.3%[2] - 1-7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645.5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29.5%[2] - 传统燃油车中SUV销量90.8万辆同比增长7.5% 轿车销量84.1万辆同比增长6.4% MPV销量8.9万辆同比增长6.7%[2] 品牌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零售121万辆同比增长14% 市场份额达65.9%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3] - 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5万辆同比增长1% 其中德系品牌份额14.5%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日系品牌份额12.9%持平 美系品牌份额4.7%下降1.1个百分点[3] - 豪华车零售17万辆同比下降20% 市场份额9.3%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3] 厂商零售排名 - 比亚迪汽车以274,644辆保持第一 但同比下降11.9% 市场份额14.9%[4][5] - 吉利汽车202,447辆同比大增71.0% 是唯一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品牌[5] - 一汽大众110,882辆同比略降2.9% 长安汽车108,502辆同比增长26.9% 奇瑞汽车102,544辆同比增长4.6%[5][7][9] - 上汽大众82,590辆同比下降6.4% 一汽丰田67,912辆同比增长3.0% 广汽丰田66,018辆同比增长11.7%[9][11] - 上汽通用五菱59,843辆同比增长8.9% 长城汽车54,755辆同比增长23.9%[11] 累计销量表现 - 比亚迪1-7月累计1,884,686辆同比增长10.8% 市场份额14.8%[12] - 吉利汽车1-7月累计1,428,608辆同比大增62.8%[12] - 一汽大众累计854,425辆同比下降3.5% 长安汽车累计791,698辆同比增长7.5% 奇瑞汽车累计752,069辆同比增长25.9%[12][13] - 一汽丰田累计445,061辆同比增长14.2% 上汽通用五菱累计437,165辆同比增长21.7%[12][15] 新能源厂商排名 - 比亚迪新能源车274,644辆同比下降11.9% 市场份额27.8%[16][17] - 吉利新能源车121,385辆同比大增112.1% 市场份额12.3%[16][17] - 长安新能源车55,659辆同比增长27.6%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车51,570辆同比增长23.2%[17][18] - 鸿蒙智行47,375辆同比增长7.5% 零跑汽车45,524辆同比增长106.1%[17][20] - 赛力斯汽车40,753辆同比增长3.0% 特斯拉中国40,617辆同比下降12.1%[17] - 奇瑞新能源车39,351辆同比增长17.5% 小鹏汽车33,717辆同比大增263.0%[17][22] 行业发展趋势 - 自主品牌通过技术壁垒 海外扩张和产品迭代保持竞争力[4] - 新能源转型成为关键增长动力 吉利通过油电协同+技术下沉+全球化策略实现高速增长[5][16] - 传统合资品牌面临新能源转型压力 燃油车基盘稳固但新能源表现不佳[9][15] - 新车型推出和车展活动预计将进一步激活市场需求[22]
吉利汽车回应基础流量权益疑问,承诺用户权益不变
新浪科技· 2025-08-20 14:54
用户权益持续性 - 公司明确销售时承诺的包含E-CALL在内的用户权益始终保持一致 不会进行任何变更或减配 [2] - 不同时期智能网联车型因市场定位、价格及配置差异对应不同的用户权益方案 [2] 基础流量权益内容 - 基础流量权益统一涵盖车辆远程控制、在线导航、语音助手、天气查询及OTA升级等功能 [3][6] - 具体功能以所购车型实际配置为准 该权益覆盖吉利中国星及吉利银河品牌全系车型 [3][6] - 公司全球用户基数超1800万 强调秉持用户至上理念提供智能绿色出行体验 [3][6] 信息沟通澄清 - 公司针对用户对基础流量权益的疑问发布官方声明 承认此前权益信息传递存在不一致情况 [1][3][6] - 通过统一说明消除用户误解 并提供官方客服热线400-886-9888供咨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