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控股(00700)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2025年中报数据榜单出炉
天天基金网· 2025-09-02 19:30
公募基金市场总览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市场基金数量达12834只,资产净值34.24万亿元,环比增长6.77% [3] 大类资产配置 - 债券为基金持有量最多的资产类型,持有市值21.15万亿元,占基金资产总值比例57.73% [5] - 股票为第二大持有资产,市值7.19万亿元,占比19.64% [5] - 现金为市值增长最快资产,从3.56万亿元增至4.71万亿元,增长率32.17% [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市值下降最快,降幅6.43% [5] 持股行业分布 - 持股市值行业配置前三分别为制造业(52.62%)、金融业(11.6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58%) [6] 重仓持股TOP50 - 宁德时代为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1776只基金持有,总市值1426.59亿元 [8][9] - 贵州茅台和腾讯控股分列第二、三位,持股总市值分别为1264.54亿元和1023.08亿元 [8][9] - 寒武纪被399只基金重仓持有,市值379.85亿元 [8] - 港股中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快手均位列前50大重仓股,持股市值分别为1023.08亿元、573.31亿元、513.28亿元、320.04亿元、169.73亿元 [8][9][10] - 美股苹果、微软、英伟达亦进入前50大重仓股 [8] 个股重仓基金数增加TOP50 - 中际旭创重仓基金数增加394只,位列第一,从201只增至595只,持股总市值286.4亿元 [12][13] - 新易盛、沪电股份、胜宏科技、中国平安重仓基金数均增加200只以上 [12][13] - 公募基金二季度大举加仓科技龙头股 [12] 持股数增加TOP50 - 民生银行增持股数最多,从9231万股增至6.75亿股,增持5.82亿股,总市值32.05亿元 [14][15] - 分众传媒增持3.82亿股,石药集团、兴业银行、三生制药增持均超3亿股 [14][15] 持股数减少TOP50 - 徐工机械减持股数最多,从8.15亿股降至4.27亿股,减持3.88亿股 [16][17] - 中国银行减持3.7亿股,爱尔眼科、阿里健康均减持超3亿股 [16][17] 占流通股比例增加TOP50 - 益方生物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从8.19%增至22.93%,增持14.74%,持股数9200.43万股,总市值30.2亿元 [18][20] - 源杰科技、潍柴重机、热景生物、德科立增持比例均超10% [19][20] 占流通股比例减持TOP50 - 重庆百货减持比例最高,从15.2%降至0.85%,减持14.35% [21][22] - 康为世纪减持12.25%,中科蓝讯、菲菱科思、微电生理减持超10% [21][22]
被米哈游起诉?腾讯QQ最新回应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19:27
诉讼事件背景 - 米哈游因民事诉讼需要要求腾讯QQ调取用户资料但腾讯以用户隐私保护为由拒绝提供 需通过正式司法程序进行调取[2] - 案件案号为(2025)粤0305民初47660号 将于9月5日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属于民事一审[2] - 此次诉讼并非两大游戏巨头之间的直接业务竞争或版权纠纷 而是涉及米哈游打击侵权及腾讯用户信息披露合规性问题[7] 游戏行业信息泄露现状 - 游戏行业"偷跑"行为屡禁不止 主要分为游戏更新内容被解包和宣传物料泄露两种类型 通常发生在版本前瞻前一周[3] - 泄露源头包括游戏公司内部员工、外包人员、本地化团队、合作方、内测玩家及黑客等多方主体[3] - 《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王者荣耀》《明日方舟》《恋与深空》等爆款游戏均曾遭遇类似泄密事件[4] - 行业近年已有近百起涉密纠纷案件 大部分涉及偷跑物料和提前泄密行为[4] 米哈游维权行动 - 米哈游累计对超过260名泄密者进行追责 对游戏内容版权保护及打击侵权泄密行为态度严厉[5] - 近期"打击游戏泄密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传播《原神》《崩坏:星穹铁道》未公开内容的泄密者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5] - 多名参与"解包"的泄密者被法院执行诉中行为禁令 被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5] - 具体案例包括QQ频道"咖啡森林"运营者杨某某持续发布《崩坏:星穹铁道》《绝区零》未公开版本测试包及教程 侵权人郭某某通过解包手段非法获取并发布未公开游戏内容[7] 法律程序分析 - 民事诉讼中原告需向法院提供被告身份信息 在无法取得被告单独同意时需向平台所在地起诉要求披露用户个人信息[7] - 平台企业虽受《个人信息保护法》约束 但存在"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等除外情节 最终将按法院判决向原告披露信息[8]
小鹅通冲刺赴港上市:前腾讯员工创办,腾讯参投且为大供应商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9:26
公司概况与业务模式 - 私域运营SaaS服务商小鹅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保荐人为中金公司[2] - 公司为私域运营领域领先的产品驱动SaaS解决方案供应商 提供电商、数字化营销及CRM三大模块的一站式解决方案[3][5] - 业务模式通过帮助客户构建私域运营体系实现产品商业化 2024年平台GMV达209.74亿元[6] 财务表现 -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32%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99亿元、4.15亿元和5.21亿元[2][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06亿元 同比增长26.4%[2][6]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2年54.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75.5%[7] - 净亏损逐年缩窄 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3400万元、3704.8万元、1508.3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582.4万元[7] - 2024年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 实现净利6631万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5883.3万元[7] 技术架构与成本结构 - 成本主要来自云服务器成本 占比从2022年74.4%升至2025年上半年92.0%[7] - 云端资源主要采购自腾讯集团关联实体 2022-2025年上半年采购占比分别为47.6%、41.7%、39.2%及42.8%[7] - 采用多云架构 基于稳定性与适配性选择云服务商[8] 发展历程与客户关系 - 产品雏形诞生于2016年10月 首个重要客户为财经作家吴晓波[3] - 创始人鲍春健为前腾讯数据中心总监 高管团队多名成员曾就职于腾讯[3][8] - 曾于2020年和2021年获得腾讯融资[8] - 腾讯集团关联实体同时是公司客户 向其购买一站式解决方案[7] 资金用途与战略规划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加强销售推广、全球扩张及战略投资[9] - 公司表示IPO基于长远发展战略布局 旨在借助资本市场优化现金流结构[9] - 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1.08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720万元[9] 平台运营数据 - 2024年通过平台促成的商品交易总额突破200亿元[2][6] - 服务对象从知识付费商家扩展至互联网原生电商、传统线下零售商等[5][6]
腾讯机械臂控制方法相关专利获授权
企查查· 2025-09-02 19:10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获得机械臂控制方法及装置相关专利授权 专利涉及基于加速度层的关节空间控制策略 通过获取机械臂状态信息确定关节空间与操作空间运动关系 并根据预设目标任务制定控制策略[1] - 专利名称为机械臂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专利号CN115383739B 申请号CN202210793675.0 申请日期2022年7月7日 授权公告日2025年9月2日[2] - 专利类型为发明授权 当前法律状态有效 国际专利分类号B25J9/16 专利权人为兰州大学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共同持有[2] 技术实施细节 - 控制方法包含四个核心步骤:获取机械臂状态信息 确定关节空间与操作空间运动关系 根据目标任务制定控制策略 最终实施机械臂控制[1] - 关节空间包含多个关节 操作空间包含具备多个自由度的末端执行器 控制策略采用基于加速度层的机械臂关节空间控制方案[1] - 专利代理机构为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发明人包括金龙、谢正泰、郑宇、刘伯阳、刘梅等五位研究人员[2]
一文看懂AI竞赛:王座更替 谁家的AI更招财
经济观察报· 2025-09-02 19:04
核心观点 - AI已从技术口号走向真实业务 渗透进广告 视频 订阅 办公等多个收入与成本环节 [2] - 资本市场正在跳过当前利润 寻找AI驱动的长期叙事 [4] - 生成式AI正在从愿景故事迈入实际业务 真正实现AI来财的公司已在核心场景中跑通模式 [12] 市值变化与估值重估 - 腾讯市值上涨约90%至5万亿元 阿里重回2万亿元大关 小米市值暴涨439%跃升至第三 网易几乎翻倍挤入前五 快手上涨三成 美团京东跌出前五 百度回调但仍守前十 [2] - 金山办公市值突破1500亿元 科大讯飞迈入千亿俱乐部 浪潮信息市值翻倍逼近千亿 三六零增长超六成突破800亿元 昆仑万维突破500亿元 美图增长近十倍至约500亿元 [2] - 国际投行采用分部估值法重估阿里 更关注AI业务带来的新增价值 这一方法正应用于更多科技企业 [3] 资本支出与AI投入 - 阿里二季度资本支出达380亿元 同比增长220% 腾讯资本支出191亿元 同比增长119% [5] - 阿里承诺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AI基建 本季度自由现金流由正转负 [5] - 阿里资本支出是腾讯的两倍 按5%比例估算约为百度的23倍 [5] - 全球军备竞赛加速 谷歌 Meta 微软二季度资本支出均超200亿美元 亚马逊突破300亿美元 [7] - 伯恩斯坦预测未来五年全球五大科技巨头在AI基础设施总投入将超万亿美元 [7] 业务战略与变现路径 - 阿里走AI三板斧战略 云转向AI云 钉钉建设智能体平台 夸克定位超级AI App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 AI相关收入占比超20% [6] - 腾讯强调在现有业务上提效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 主要来自AI在推荐 素材生成与分析环节提效 [6] - 百度定位领先AI公司 非广告类核心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34% 64%移动搜索结果已整合AI生成内容 [6] - 美团京东面临利润压力 净利分别同比下滑89%和50.8% AI尚未直接变现仍以内部效率提升为主 [6] 最快变现赛道与应用场景 - 图像和视频生成成为AI当前变现速度最快的应用方向 覆盖三层主要广告主 [8] - 快手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二季度实现营收超2.5亿元 全年收入预期上调至年初两倍 [8] - 可灵推理阶段毛利率已转正 AI整体投入对全年利润率影响在1%-2%左右 [9] - 教育成为另一个AI应用高地 网易有道AI相关收入达8000万元同比增长约30% 连续四个季度盈利 [10] - AI学习机渗透率不足10% 背后是全国约2亿在校生的潜在用户 [10] 垂直场景商业化路径 - 科大讯飞销售额销量连续四年在高端学习机市场居全国第一 星火X1模型在教育医疗等行业落地 上半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同比增长17% [11] - 金山办公WPS 365业务同比增长62% 研发投入达9.59亿元占营收36% [11] - 昆仑万维聚焦生产力工具与社交娱乐 AI短剧平台DramaWave单月流水超2000万美元 年化收入达2.4亿美元 预计年底突破3.6亿美元 上半年营收37.33亿元同比增长近50% 九成来自海外 [12] - 三七互娱2D素材中AI生成比例超八成 3D资产生成比例达三成 [12] - 东方财富通过妙想大模型在投顾 行情 客服与内容分发环节融合AI能力 [1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9月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9:02
沪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09988)86.47亿元、小米集团-W(01810)60.46亿元、中芯国际(00981)59.59亿元 [1] - 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中芯国际(00981)48.12亿元、阿里巴巴-W(09988)45.52亿元、小米集团-W(01810)34.29亿元 [1]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公司净买入情况 - 阿里巴巴-W(09988)获最大净买入额20.88亿元 [2] - 盈富基金(02800)获净买入13.83亿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遭净卖出5.92亿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遭净卖出1.55亿元 [2] - 美团-W(03690)遭净卖出1.25亿元 [2]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公司净买入情况 - 盈富基金(02800)获最高净买入额11.41亿元 [2] - 阿里巴巴-W(09988)获净买入13.55亿元 [2] - 中芯国际(00981)遭最大净卖出14.55亿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遭净卖出8.60亿元 [2] - 中兴通讯(00763)遭净卖出1.90亿元 [2] 科技板块交易表现 - 半导体板块中芯国际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107.71亿元 [1][2] - 华虹半导体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41.39亿元 [2] - 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43.31亿元 [2] -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优必选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31.12亿元 [2]

腾讯开启新一轮回购!连续11日累计回购超60亿港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8:18
腾讯回购情况 - 8月18日至9月1日连续11个交易日实施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60.57亿港元 每笔回购金额约5.5亿港元 [1][2][3] - 2025年初至今累计回购金额约461亿港元 居港股第一 [6][10] - 8月以来累计回购金额60.57亿港元 居同期港股第一 [1][8] 腾讯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至1845亿元 超出市场预估的1789.4亿元 [5] - 第二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8%至692.5亿元 [5] - 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达45.26% 超过2024年全年43.26%的涨幅 [6] 港股回购市场格局 - 2025年港股超222家公司实施回购 总金额超1171亿港元 [10] - 汇丰控股累计回购241亿港元 友邦保险累计回购176亿港元 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10] - 互联网和金融头部公司为港股回购主力 包括腾讯、快手、哔哩哔哩、美团及汇丰控股、友邦保险等 [1][10] 行业背景分析 - 大规模回购需要充沛现金流支持 有助于增厚EPS和提高ROE水平 [6] -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反映港股科技板块配置性价比 [7] - 互联网龙头和金融巨头近年加大股票回购行为 获得较高回购收益率 [6]
AI生成内容需“亮明身份”,腾讯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线标识功能
经济观察网· 2025-09-02 18:01
政策法规实施 - 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于2025年9月1日正式施行 要求所有AI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必须亮明身份 [2] 平台合规响应 - 腾讯于8月31日发布公告 宣布对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并优化内容识别能力 [3] - 抖音于9月1日上线AI内容标识功能和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 协助创作者添加提示标识并提供内容溯源技术支持 [3] - DeepSeek在平台内对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标识 明确提醒用户相关内容由AI生成 [3] - B站在投稿侧提供标识选项 UP主可通过发布界面选择"该视频使用人工智能合成技术"添加标识 [4] - 快手上线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和用户主动声明功能 在平台AI生成内容中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11] 技术标识标准 - 显式标识以文字或视觉提示直接告知用户内容由AI生成 如快手添加"AI生成"标识 抖音对疑似AIGC内容添加谨慎甄别提示 [4] - 隐式标识通过内容元数据嵌入信息 为内容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可通过技术手段读取验证 [4] - 抖音核验内容元数据隐式标识后 在作品页面添加"作品含AI生成内容"标识 [10] 用户行为规范 - 规定用户不得删除、篡改、伪造或隐匿平台添加的AI标识 [4] - 禁止利用AI技术制作传播虚假信息、侵权信息及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4][5] - 快手要求创作者准确规范标注AI内容 不得恶意删除篡改标识或为他人提供违规工具 [4] 违规处罚机制 - 各平台表示将视违规情况对违反法律法规及平台规范的行为进行处罚 [6] - 快手对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及平台规则的作品 按社区规则进行处置 [7] - 抖音强调将根据违规情况进行处罚 以维护网络生态和AI技术健康发展 [8] 技术透明度建设 - 各互联网平台根据自身技术能力和业务特点开发不同技术透明方案 [9] - B站在发布界面明显位置设置AI内容声明功能 降低合规门槛并提高标识率 [11] - DeepSeek发布《模型原理与训练方法说明》 披露模型基本原理、训练数据及内容生成机制 保障用户知情权和控制权 [12]
腾讯控股9月2日斥资5.5亿港元回购91.3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02 17:59
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2日斥资5.5亿港元回购91.3万股股份 [1]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599.5-608港元 [1] 股权计划 - 根据2023年5月17日采纳的2023年购股权计划行使购股权 [1] - 同日发行9.16万股股份 [1]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92.81亿 年度净买入额超1万亿港元 内资全天抢筹阿里(09988)抛售芯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7:58
北水资金整体流向 - 9月2日北水成交净买入92.81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6.36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36.45亿港元 [1] - 北水资金年度净买入额超1万亿港元 创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最高记录 [1] 个股净买入情况 - 阿里巴巴-W(09988)获净买入20.88亿港元 港股通(深)单渠道净买入34.43亿港元 [2][4] - 盈富基金(02800)获净买入11.41亿港元 港股通(沪)单渠道净买入25.23亿港元 [2][5] - 腾讯控股(00700)获净买入5569.54万港元 港股通(沪)单渠道净买入4.92亿港元 [2][5] - 优必选(09880)获净买入4553.65万港元 [2]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获净买入3.57亿港元 [2][7] - 康方生物(09926)获净买入1.92亿港元 [4][7]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获净买入2.89亿港元 [5] 个股净卖出情况 - 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4.18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遭净卖出1.55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遭净卖出5.92亿港元 另遭净卖出4.1亿港元 [2][7] - 中兴通讯(00763)遭净卖出1.9亿港元 [6] 行业与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即时零售业务获小摩看好 预计饿了么未来数季亏损收窄 管理层目标3年内实现即时零售GMV1万亿元 [4] - 腾讯《无畏契约》手游表现强劲 摩根士丹利认为其有望在中国FPS游戏品类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5] - 地平线机器人获美银证券看好 预计2026年J6P芯片出货量将从2025年的4万件增至43万件 [5] - 中兴通讯遭富瑞降级 因其第二季业绩逊预期 当前估值对比未来三年净利润负增长缺乏吸引力 [6] - 中芯国际收购中芯北方被民生证券认为可显著增厚归母净利润 同时满足大基金一期等股东退出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