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海油(00883)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化与机器人 共绘中国海上油气“新图景”
证券时报· 2025-07-21 02:41
深海油气开发进展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最高日产能突破1500万立方米,成为中国产量最大的海上油气田 [1] - 全球70%油气资源蕴藏在海洋中,其中44%分布在300米以上深水及超深水区域 [1] - 中国通过机器人和智能化技术重构海上油气开发成本曲线和安全边界 [1] 智能化系统应用 - "深海一号"平台配备台风模式远程控制系统,极端天气下可由陆地终端接管生产 [2] - 秦皇岛32-6智能油田实现五大智能应用场景,包括人员健康监测和隐患实时识别 [2] - 西江24-7平台实现智能采油与运维,2024年上半年南海东部油田油气产量超计划完成 [3] - AI技术预计带来17.5%成本降幅,相当于7美元/BOE [3] 水下机器人技术突破 - "FCV4000"水下机器人可在4000米深度作业,配备厘米级精度的液压机械臂 [4] - 中国首台七功能机械手"麒麟臂"减重35%,年采购维护费用可减少50%以上(千万级成本) [5] - 水下机器人能完成声呐扫描、超声探伤等人类无法执行的深海作业 [5] - 全球水下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中国增速显著领先 [5] 海洋装备制造国际化 - "海基一号/二号"、"深海一号"能源站、"海葵一号"等装备创亚洲或全球纪录 [6] - 珠海基地交付24套2000米级吸力锚,应用于巴西梅罗二期超深水项目 [6] - 中国全海式油气装备自主研发能力实现重大突破 [6]
中国海油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新华财经· 2025-07-19 08:51
公司业务与供应链实力 - 公司以"赋能美好,探源未来"为主线展示供应链实力,体现贡献优质能源和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社会责任 [1] - 作为中国最大海上油气生产商,公司坚持多措并举深挖上产潜力,产量连续多年刷新历史纪录 [1] - 2024年公司获得11个油气新发现,成功评价30个含油气构造,净证实储量达72.7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2%,储量寿命稳定在10年 [1] LNG业务与全球布局 - 公司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LNG进口商,与100多家国内外LNG贸易商建立联系,资源采购遍及30个国家和地区 [1] - 2006年至2024年累计进口LNG达3.3亿吨,2024年进口量占中国总量的39.3% [1] - 海外公司遍布20个国家与地区,本地员工占比超过70%,体现全球化合作战略 [2] 绿色转型与生态保护 - 公司聚焦双碳战略,布局风电、岸电、CCUS等新兴工程,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2] - 秉持"在保护中开发"理念,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会实施近200个项目,累计投入超人民币2亿元 [2] 品牌展示与行业影响力 - 展台设计融合"强链未来、经略海洋、全球互联"三大维度,展示深海能源开发成果 [2] - 举办"蓝海讲堂"活动,吸引近百名高校学者、行业专家参与,展示公司40余年奋斗历程 [3]
海洋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中国海油胡森林谈能源转型新路径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19:58
能源转型趋势 -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成为油气行业转型大势[2] - 风电、光伏装机总规模达16.5亿千瓦 首次超过火电[2] - 中国构建全球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2] 中国海油转型战略 - 采取"稳油、增气、拓新"策略 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与清洁能源规模化[2][4] - 传统能源领域大幅提高天然气占比 新能源领域布局海上风电/CCUS/地热/氢能[2] - "十五五"期间计划扩大海上风电产业规模 首个海上CCUS项目已在恩平油田投用[2] 技术创新进展 - "深海一号""海葵一号"项目推动深海油气开发技术突破[3] - 形成300米至1500米水深自主创新体系 采用"项目牵引+前瞻布局"双轮驱动模式[3] - 2024年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同比双降 实现"十四五"持续下降[3] 国际合作布局 - 作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商 构建覆盖30多国的资源网络[3] - 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 协同全球能源市场格局[3][4] 行业转型路径 - 传统能源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发展[2] - 典型案例:传统业务低碳化与新能源布局并重 依托海洋产业优势探索转型[4] - 炼油结构调整方向:降低炼油占比 发展精细化工[2]
专访中海油胡森林:“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能源治理的三重意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8:33
链博会与清洁能源展示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设置6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 包括先进制造 绿色农业 数字科技 健康生活 智能汽车 清洁能源 [1] - 清洁能源链展区以"源网荷储"逻辑展示全周期产业链 吸引行业领军企业参展 [1] 中国海油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 公司在1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持有油气资产 产量占比达65% 形成亚太俄罗斯 中东 非洲 拉美四大油气合作区 [1][4] - 圭亚那项目获超百亿桶石油发现 使该国六年内成为拉美第四大产油国 2030年产量计划翻番至130万桶/天 [2][4] - 建成圭亚那Stabreok 伊拉克米桑油田 尼日利亚OML130等标志性项目 [4] 技术竞争力与创新成果 - "深海一号"能源站实现1500米深水油气田开发 填补300米级水深开发能力空白 [8] - 全球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日均发电6万千瓦时 为油田群供电 [2][10] - 珠江口盆地海上CCUS项目未来10年将回注超百万吨CO2 驱动原油增产20万吨 [2][10] 国际化战略与风险管理 - 坚持"危地不往 乱地不投"原则 优化全球资产组合 推进圭亚那 巴西等低成本项目 [3][11] - 海外桶油成本保持较低水平 资产结构优化使净利润和现金流持续"双正" [11][12] - 总结海外投资四大经验:立足长远 保持战略定力 把握行业趋势 紧跟时代要求 [12] 一带一路对全球能源治理影响 - 倡议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从单边向多边合作迈进 建立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和绿色投资原则 [6] - 通过技术输出和项目合作促进共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如巴基斯坦 缅甸 柬埔寨 [6] - 公司计划深化油气资源合作 加强LNG及低碳技术布局 构建可持续发展资产组合 [7] 未来国际能源合作趋势 - 区域性合作增强 美国-欧洲能源关系强化 俄罗斯转向亚洲 中东成为全球调节器 [13] - 资源民族主义抬头 非洲 拉美 亚太国家强化资源主权和控制 [13] - 能源转型领域合作持续 但可能面临贸易壁垒和法律条款限制 [14]
鹏扬红利优选混合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56.89万元 净值增长率0.62%
搜狐财经· 2025-07-18 16:44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56.89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041元 [3]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0.62%,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66亿元 [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8.89%,同类排名359/607 [4]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9.89%,同类排名326/607 [4]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7.58%,同类排名333/601 [4]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2.12%,同类排名55/468 [4]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414,同类排名48/468 [9]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19.57%,同类排名447/461 [11]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1年一季度,为21.46% [11] 基金持仓与操作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90.5%,高于同类平均85.32% [14] - 2022年末基金仓位最高达91.83%,2020年三季度末最低为69.92% [14] - 二季度清仓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公司,建仓音乐平台公司 [3] - 加仓短期盈利受损但长期壁垒高的外卖公司 [3] - 调整创新药公司仓位 [3] - 加仓有色中的铜和铝、石油装备公司 [3] - 组合持仓相比一季度变化不大,选股侧重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 [3] 基金经理与基金产品 - 基金经理李人望管理8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3] - 鹏扬核心价值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21.5% [3] - 鹏扬景兴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低为4.75% [3] - 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213元 [3] 基金重仓股 - 二季度末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中国海洋石油、贵州茅台、宝丰能源、美的集团、华润万象生活、新奥能源、紫金矿业、藏格矿业、五粮液、中国海油 [19]
中泰红利量化选股股票发起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6.93万元 净值增长率0.58%
搜狐财经· 2025-07-18 10:40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6 93万元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 0058元 [3]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0 58% [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 66% 同类排名93/110 [4]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 23% 同类排名97/110 [4]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8 37% 同类排名92/110 [4] - 中泰中证500指数增强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22 53% [3] - 中泰稳固周周购12周滚动债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低为2 37% [3] 基金基本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224 75万元 [3][16] - 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 066元 [3] - 基金属于标准股票型基金 [3] - 基金经理邹巍目前管理6只基金 [3] - 基金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0 616 [9] - 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12 37%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5年二季度为6 3% [11] 投资策略与持仓 - 投资策略依据股息率 历史波动率及历年股息率稳定性筛选股票 [3] - 运用数量化工具在规模 行业等非红利因子上降低暴露度 [3] - 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为90 04% 同类平均为88 05% [14] - 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仓位最高达92 43% 2024年三季度末最低为85 08% [14] - 工业 金融及可选消费品行业占比较高 [3] - 十大重仓股为中国海油 农业银行 中国建筑 贵州茅台 招商银行 海螺水泥 工商银行 格力电器 久立特材 梅花生物 [19]
中国海油(600938):公司稳步推进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圭亚那原油产量再创新高
国信证券· 2025-07-17 23: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原油价格下行,将2025 - 2027年布伦特油价预测从75美元/桶下调至68美元/桶,下调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1263/1297/1350亿元(原值为1401/1437/149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66/2.73/2.84元,对应PE分别为9.7/9.4/9.0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勘探开发进展 - 涠洲10 - 5南油气田获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探井WZ10 - 5S - 2d日产原油400桶,天然气产量16.5万立方英尺/天;2025年6月涠洲5 - 3油田开发项目投产,预计2026年达约10000桶油当量/天高峰产量,中国海油拥有该项目51%权益 [3][8] - 2025年上半年渤海油田累计生产油气2050万吨油当量,首破2000万吨;南海东部油田实现年度油气产量挑战目标的50%,原油与天然气产量超计划完成,调整井与措施井贡献产量同比跃升,设备完好率创新高 [4][9] - 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已投产三期项目,2025年1 - 5月平均产量63.4万桶/天,5月平均产量66.7万桶/天创新高;四期Yellowtail项目预计2025年四季度投产,投产后总产能达94万桶/天,预计2027年、2030年产能分别达130、170万桶/天 [4][10] 油价分析 - 2025年3月初OPEC+声明将额外自愿减产的220万桶/天及阿联酋增加的30万桶/天产量从2025年4月至2026年9月底逐步恢复,5 - 7月每月增产41.1万桶/天,8月加速增产54.8万桶/天,剩余54.8万桶/天预计9月完成,二季度受美国“对等关税”冲击引发经济担忧 [5][13] - 2025年二季度WTI原油均价64.0美元/桶,环比跌10.5%,同比跌20.7%;布伦特原油均价66.9美元/桶,环比跌10.8%,同比跌21.4%;预计2025年三季度布伦特油价中枢65 - 75美元/桶,WTI油价中枢60 - 70美元/桶 [5][14]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6609|420506|399618|408343|421584|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3843|137936|126270|129696|135093| |每股收益(元)|2.61|2.90|2.66|2.73|2.84| |每股红利(元)|1.33|1.38|1.20|1.23|1.28| |每股净资产(元)|14.03|15.74|17.20|18.70|20.27| |ROIC|19.31%|19.48%|18%|19%|18%| |ROE|18.58%|18.45%|15%|15%|14%| |毛利率|50%|54%|51%|51%|52%| |P/E|9.9|8.9|9.7|9.4|9.0| |P/B|1.8|1.6|1.5|1.4|1.3| |EV/EBITDA|6.6|5.8|9.2|9.1|8.9| [20]
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上涨0.29%,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海油等
金融界· 2025-07-17 18:42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上涨0 29% 报3511 13点 成交额354 35亿元 [1] - 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 37% 近三个月上涨5 59% 年至今上涨5 12% [1] 指数构成 - 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十大权重股包括紫金矿业(15 56%) 中国神华(6 62%) 中国石油(5 46%) 中国石化(4 52%) 北方稀土(4 1%) 陕西煤业(3 98%) 中国海油(3 32%) 洛阳钼业(3 07%) 中国铝业(3 06%) 山东黄金(2 99%) [1] - 指数样本行业分布为原材料占比68 47% 能源占比31 53% [2] - 指数样本市场板块分布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78 58%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1 42% [1] 指数维护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遇临时调整时当中证800指数调整样本时 指数样本随之进行相应调整 [2] 跟踪基金 - 跟踪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民生加银中证内地资源C和民生加银中证内地资源A [3]
中证香港300上游指数报2639.2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煤能源等
金融界· 2025-07-17 17:07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上游指数(H300上游 H30100)报2639 21点[1] - 近一个月上涨0 94% 近三个月上涨18 02% 年至今上涨12 03%[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 0点[1] 指数构成 - 样本选自中证香港300指数 按中证行业分类筛选主题证券[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6月/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个交易日) 特殊情况临时调整[2] - 样本退市时剔除 并购分拆等情形按细则处理[2]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7 19% 中国海洋石油(28 76%)居首[1] - 其他主要成分股包括中国石油股份(13 17%) 紫金矿业(10 73%) 中国神华(9 47%)[1] - 兖矿能源(2 33%) 洛阳钼业(2 74%)等资源类企业入围前十[1] 行业配置 - 石油与天然气占比51 38% 占据半壁江山[2] - 贵金属(15 91%) 煤炭(15 56%) 工业金属(14 64%)合计超45%[2] - 油气服务(1 07%) 稀有金属(0 84%)等细分领域占比较小[2] 市场覆盖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1]
中国最大海上气田这样建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05:32
项目投产与产能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于6月25日全面投产,23口水下气井全部投入生产,最高日产能达1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2] - 气田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所产天然气通过香港、海南三亚、广东珠海等地陆岸终端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并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 [9][10] 技术挑战与突破 - 二期项目面临"深层、高温、高压"极端地质条件:总井深超6万米(相当于7座珠穆朗玛峰高度)、地层最高温度138摄氏度、最高压力69兆帕(家用高压锅的1000倍) [4] - 开发过程中形成5项世界首创的深水高压井钻完井关键技术,带动一批装备产品国产化,作业整体提效超30% [8][9] - 国产自研第一代脐带缆终端光连接器成功问世,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8] 开发模式与设施集群 - 首创"水下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开发模式 [9] - 新建1座导管架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道和5条深水脐带缆,构建作业水深跨度超1500米、地理跨度超170公里的超大规模油气生产设施集群 [9] 行业地位与战略意义 - "深海一号"是我国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 - 海洋原油增量占2024年全国原油增量的约八成,其中约2/3的海洋油气新发现集中在深水区 [6] - 项目技术体系未来有望带动宝岛21—1等深水复杂油气藏开发,提升海洋油气对国内能源供给的保障能力 [10] 团队协作与创新 - 采用"一井一策"策略,累计进行5轮超过1800组实验,研发国产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节约成本近亿元 [7] - 通过多专业协同、实时数据跟踪和远程决策,实现钻头在千米岩层中的精准穿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