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02333)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底气何在?魏建军发声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17:36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 - 2025年1至4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17 5万辆和100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 9%和10 8% 前4个月产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辆 [1] - 行业正经历从"产品输出"到"产业输出"的质变 体现中国汽车出海崛起 [1]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 3% 连续三年低于整体工业利润率水平 [5] 价格竞争影响 - 2025年1月至2月共有28款车型降价 其中新能源车达20款 4月虽直观降价稍缓但隐形优惠措施增多 [3] - 价格战严重挤压车企利润 限制研发投入 导致产品同质化加剧 [5] - 低价竞争在海外市场可能引发信任危机 影响中国品牌形象 [5] 长城汽车战略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04亿元 占销售额5 2% 连续三年突破百亿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6] - 研发以"技术成果转化率"为核心指标 不设预算上限 [6] - 能源路线坚持混动 纯电 氢能三轨并行 注重小型电动车城市适用性 [6] - 2025年投入5 1亿元建立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 占地面积达3 9万平方米 [9] 技术成果与品牌建设 - 投诉率低于行业均值21 3% 实现"用户为耐久性买单"的良性循环 [7] - 通过直播碰撞测试展示技术突破 强化用户信任 [9] - 强调长期主义 坚守诚信和信誉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9] 行业观点 - 电动车健康发展不能被资本过度裹挟 需保持理性发展 [1][5] - 靠补贴堆销量 靠低价抢市场的模式不可持续 [3] - 健康商业模式需有利润和造血能力 才能持续投入研发 [5]
“吹灭鬼灯”背后:魏建军怒揭价格战如何毁掉中国汽车产业
第一财经· 2025-05-26 15:46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汽车行业陷入"内卷式价格战",2024年超200款车型参与,单车平均降价幅度达9.2%,1-8月全行业直接损失1380亿元,产业链整体利润率跌破3% [1] - 价格战导致企业亏损、品质下滑、售后体系崩塌,部分车企"卖一辆亏一辆",破坏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的信任 [1][2] - 电动车产业整体面临盈利困境,多家企业电动车业务亏损,资本已获利离场,产业链上游因价格战被迫压缩成本 [2] - 部分车企为追求销量夸大技术参数,利用"黑公关"攻击对手,智能驾驶和续航宣传与实际数据差异大,引发集体投诉 [4] 价格战的负面影响 - 车企强制要求供应商降价,拖欠货款长达一年,供应商生存环境恶化 [2] - 产品偷工减料现象严重,部分车型价格从22-23万元降至12-13万元,质量无法保证 [2] - "0公里二手车"乱象普遍,三四千家经销商造假粉饰销量,消费者购车后资产快速缩水且售后无保障 [3] 长城汽车的应对策略 - 拒绝参与价格战,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2024年单车收入16.38万元(同比+2.3万元),单车净利润1.03万元(同比+0.46万元),毛利率19.51%(同比+1.36个百分点) [8] - 长期投入核心技术研发,具备横置9DCT、纵置9AT/9HAT变速器自主研发能力,建立亚洲最大碰撞试验室(投入5.1亿元,假人总价值1亿元) [8] - 全动力布局新能源领域,探索混动、氢能等技术,通过"森林生态"体系实现电池(蜂巢能源)、混动(柠檬混动DHT)、氢能(未势能源)、智驾(毫末智行)全链条垂直整合 [9] 行业转型方向 - 呼吁行业摆脱资本裹挟,回归价值本质,建立规则标准打击不正当竞争 [4] - 强调研发投入需平衡智能化与底层技术,避免资源错配 [4] - 提出从"规模泡沫"转向"高质量发展",通过长期主义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7][10]
收评:创业板指跌近1%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逆市爆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6 15:45
市场表现 - 沪指报3346 84点 跌0 05% 成交4005亿元 深证成指报10091 16点 跌0 41% 成交6094亿元 创业板指报2005 26点 跌0 80% 成交2684亿元 [1] - 板块方面 可控核聚变 智能物流 PEEK材料 IP经济等板块涨幅居前 创新药 汽车整车 中药 维生素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个股涨多跌少 全市场超3700只个股上涨 [2] 盘面热点 - 核电股集体爆发 中核科技等近20股涨停 [2] - IP经济概念股震荡走强 京华激光等近10股涨停 [2] - 智能物流概念股持续活跃 湘邮科技等涨停 [2] - 医药股集体调整 海辰药业等多股跌超5% [2] 机构观点 - 巨丰投顾建议短线关注兼并重组 核电核能 环保等题材 中线建议持续关注大消费 半导体 机器人等受益于政策支撑的行业 [3] - 银河证券认为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 业绩拐点可期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3] - 申万宏源维持A股二季度是中枢偏高的震荡市判断不变 短期继续看好医药(CXO和创新药)和贵金属景气延续 [4] 消息面 - 信用债ETF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拟于近日正式实施 多家公募机构此前申报的信用债ETF符合条件 将被正式纳入回购质押库 [5] - 汽车板块全线下跌 分析人士认为价格战可能是汽车股杀跌的直接原因 比亚迪近日推出重磅限时促销活动 最高优惠可达5 3万元人民币 [6] - 长城汽车魏建军表示汽车产业存在的影响到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些列问题值得重视 [6] 行业数据 - 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776万吨 环比增长1 24% [7] - 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5540 8万辆 环比下降0 88% [7] - 监测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7134 8万吨 环比增长2 8%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56 4万标箱 环比增长3 63% [7] - 民航累计保障航班12 1万班 环比增长0 55% [7] - 邮政快递累计揽收量约41 47亿件 环比增长1 97% 累计投递量约42 16亿件 环比增长6 41% [7]
清醒者魏建军与中国汽车产业的价值觉醒
新浪财经· 2025-05-24 17:50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市场,但存在内卷式竞争、虚假宣传、过度追求规模忽视盈利等问题 [1]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降至3%,经销商亏损比例达41.7% [5] - 2024年1-8月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蒸发1380亿元 [9] 政策监管动向 - 国家发改委2025年5月发布整治汽车行业"虚假宣传""价格战"等乱象的通知 [3] - 工信部要求车企标注智能网联技术局限性,市场监管总局强化新能源汽车一致性监管 [8]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9] 行业乱象分析 - 部分车企将新车登记为二手车销售,导致消费者无法享受新车质保 [5] - 造车新势力通过集中上牌、虚假出口等手段虚增销量,2024年导致上游37家供应商18亿元坏账 [5][6] - 零部件企业为配合主机厂压价将研发投入压缩62%,关键专利失效 [6] 长城汽车差异化战略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8.7%,毛利率提升至19.51% [11] - 研发投入连续三年超百亿,2024年达104亿元占营收5.2% [11] - 聚焦高价值产品如坦克、山海炮,Hi4混动技术实现超低馈电油耗 [11] 技术创新实践 - 投资50亿元建设哈弗技术中心,进行极端环境测试 [7] - 自主研发4.0T V8发动机打破海外垄断,Hi4-T混动架构通过10万公里"三高"测试 [11] - Coffee Pilot Ultra智驾系统坚持"人机共驾"原则 [11] 供应链生态建设 - 构建"森林生态体系",覆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系统等多个领域 [13] - 孵化毫末智行、蜂巢能源等子公司,后者进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 [13] - 业务板块间实现共生共享,资源信息高效协同 [14] 行业转型方向 - 产业链需从"大而散"转向强协同,主机厂年度降本压力导致2024年超200家中小供应商停止供货 [13] - 魏建军提出"全行业审计"倡议被纳入发改委整治措施 [16] - 新能源补贴精准退坡终结"骗补"灰色空间 [16]
炮轰价格战和造假者,学习雷军一年后,魏建军选择超越
搜狐财经· 2025-05-24 17:29
小米YU7发布会 - 小米全新SUV YU7在战略新品发布会上正式亮相,雷军演讲中将Model Y和保时捷等竞品作为对标对象 [2] - 小米YU7主打色"宝石绿"被外界解读为暗讽法拉利Purosangue [2] - 小米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雷军宣布推出高阶驾驶培训课程 [5] - YU7宣称具备835km续航和3.23秒0-100km/h加速性能,直接对比Model Y [9] - 发布会后24小时内收获近9万辆订单 [9] 技术亮点与争议 - 小米发布自主研发芯片玄戒O1,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被媒体称为国内3nm芯片设计突破 [7] - ARM官网证实玄戒O1是其与小米联合开发,基于ARM芯片定制服务平台 [7] - 小米YU7宣称解决"汽车工业140年未解决的防晒难题"并采用三层镀银防晒技术 [5] - 全景曲面投影技术被称作"黑科技",但宝马概念车已有类似设计 [5] - 碳纤维机盖被质疑虚假宣传,过去两个月遭遇高速事故、马力限制等信任危机 [5] 长城汽车动态 - 魏建军在魏牌新车发布会上发布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包含全球最大混动电池组、行业首个纯电续航超400km等技术 [9] - 长城汽车2024年销量123.45万辆,同比微增0.37%,低于行业平均4.5%增速 [11] - 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6.73%,净利润大跌45.6% [13] - 魏建军多次公开强调内燃机仍有50年生命力,认为混动而非纯电将成为主流 [11] - 批评行业无底线价格战导致企业亏损和品质下滑 [11] 行业竞争格局 - 华为、小米入局后,"创飞友商"成为车企发布会新风格 [9] - 魏建军承认向雷军学习营销方式,认为"学习不丢人" [9] - 长城在上海车展展出4.0TV8发动机,与行业新能源趋势形成反差 [11] - 外资车企高管抱怨与小米的竞争"不是公平之战" [5] - 车企高管普遍追求流量效应,长安汽车公开羡慕雷军的热搜体质 [4]
長城汽車(02333)短線攻略:技術面轉強,13.3元阻力位能否一舉突破?
格隆汇· 2025-05-24 02:35
股价表现与技术指标 - 長城汽車(02333)股價近期走勢轉強,截止15點18分漲2.10%,收報12.62元 [1] - 股價已成功突破MA10(12.36元)和MA30(11.94元),形成多頭排列,MACD指標發出買入信號 [1] - 保力加通道開始擴張,顯示上升動能正在增強,但RSI指標55處於中立區間,威廉指標和隨機震盪指標顯示超買,技術指標出現分歧 [1] 关键位分析与波动性 - 目前面臨13.3元的關鍵阻力位,若能突破將挑戰13.9元的年內高位 [2] - 下方支撐方面,12.1元為短線重要防守區,更強支撐位於11.7元 [2] - 5日振幅達7%,波動性明顯增加,為短線交易創造機會 [2] 窩輪牛熊證選擇 - 摩通認購證(15880)提供4.7倍槓桿,行使價14.9元,引伸波幅相對較低 [2] - 信證認購證(13639)槓桿4.9倍,行使價14.88元,溢價和引伸波幅均為同類產品中最低 [2] - 瑞銀認購證13608和摩通認購證14482,行使價18.82元,有效槓桿4.5倍,目前升幅有9.52% [3]
如何让MPV受到更多家庭青睐?魏建军为魏牌全新高山出招
中国青年报· 2025-05-23 16:03
公司战略与产品定位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指出MPV市场存在"重商用、轻家用"现象亟待改变 全新高山定位为首款为家庭设计的豪华MPV [2] - 公司基于三孩政策、多代同堂现状及生活方式升级判断 提出MPV需满足多代家庭幸福出行需求 [2] - 全新高山聚焦"有品位的家、舒适的家、安全的家、智能的家、健康的家"五大价值场景 目标重新界定家庭MPV行业标准 [3] 产品研发与市场调研 - 公司历时4年投入5亿元研发新能源专属平台 调研超3000个家庭后捕捉到用户对"全员舒适、全场景安全、健康品质"的核心诉求 [3] - 全新高山基于行业首创新能源MPV专属平台打造 实现灵活空间布局与平顺操控性 [5] - 悬架系统采用全铝材质降低簧下质量 车身应用81.96%高强度钢 热成型钢强度达2000MPa 配备3387毫米侧气帘 [5] 产品性能与配置 - 全新高山8车长5米28轴距超3米1(7座) 高山9车长5米4轴距近3米3(6座) [3] - 搭载Coffee OS 3.2系统启动速度2.6秒 配备3块护眼大屏、智能音响及12.5L双开门冰箱 [5] - 对标丰田埃尔法等竞品 强调艺术与功能结合的设计语言 [3] 市场表现与行业背景 - 预售启动后订单突破1.8万辆 全国327辆试驾车累计试驾3.4万人次 总里程超58万公里 [3][5] - 行业数据显示MPV年销量从200万辆腰斩至100万辆 市场份额从8%降至5% [6] - 分析师指出MPV新品需通过差异化竞争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6] 定价与上市信息 - 全新高山8官方指导价30.98万元 高山9指导价35.38万元 [2]
阔别十年再参赛 长城汽车强势出击2025环塔拉力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3 09:34
赛事参与 - 长城汽车以哈弗、坦克、长城炮三大品牌联合参赛,共派出10辆原厂量产赛车[1][4] - 参赛阵容覆盖汽油、柴油、新能源三大T2原厂量产组别[4] - 新能源组由坦克300 Hi4-T、坦克400 Hi4-T和坦克500 Hi4-Z组成,哈弗车队包括哈弗H9、猛龙2.0T等车型,长城炮V6车队由两组3.0T火炮车型组成[7] 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泛内燃机"战略,不做非油即电的割裂选择,而是让内燃机和电驱系统搭档[4] - 2025环塔拉力赛被视为对"泛内燃机"战略的一次深刻实践[4] - 公司坚持全动力、全场景、全球化技术的自主研发,为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适配的产品选择[4] 赛事价值 - 环塔拉力赛全程4500公里,特殊赛段2350公里,覆盖沙漠(65%)、戈壁(15%)、砂石(20%)等地貌[9] - 赛事被誉为"亚洲最严苛越野拉力赛",对车辆底盘系统、动力输出、热管理等提出全维度挑战[9] - 公司将通过赛事收集一线数据,深度研究并参与量产车型调校迭代,实现从"赛事现场"到"工程系统"的双向联动[9] 历史背景 - 长城车队曾夺得2015年环塔拉力赛全场总冠军[4] - 本次是公司阔别该项赛事10年之后的强势回归[1]
车企都想成为中国的沃尔沃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22 21:2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行业存在过度宣传智能驾驶功能的现象,部分车企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为"L2.9级"、"全场景智驾"等模糊概念,暗示接近L3级自动驾驶能力[6] - 实际应用中,L2级辅助驾驶在复杂路况下无法替代驾驶员操控,但部分车企宣传"开智驾可睡觉工作"、"全场景零接管"等误导性内容[6] - 中国乘用车NOA渗透率不到20%,但行业无序竞争导致营销变形,各大车企抛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和卖点[7] - 部分车企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暗示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安全警示置于冗长的用户协议中或通过"一键同意"规避告知义务[6] 安全事件与政策影响 - 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发生车祸致3人死亡,事故前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进入人驾状态,3秒后发生碰撞[5] - 2025年有多起司机开启智驾后打瞌睡事件被报道,如广东一男子在高速上开智驾睡觉超速行驶100多公里[7] - 4月16日工信部对"智能驾驶辅助"宣传提出规范要求,严禁夸大、虚假宣传[14] - 在政策与事故警示下,小米将"智驾"改名为"辅助驾驶",理想、蔚来、小鹏等车企集体"降级"宣传话术[14] 企业战略调整 - 比亚迪在2020年提出"安全是一辆电动车最大的豪华",2025年补充"智驾是安全出行的最强的守护"[17][19] - 华为余承东提出"安全就是最大的豪华",鸿蒙智行全系车型全向防碰撞系统已避免170万次可能碰撞[19] - 沃尔沃坚持"安全是一种信仰"的品牌理念,强调智驾技术应为人服务不给消费者增加负担[24] - 车企从盲目追求新奇卖点转向深耕安全领域,回归产品本质[30] 行业反思与建议 - 专家呼吁企业应踏踏实实做好保障智能驾驶汽车安全性的系统工作,少造概念,避免误导消费者[3] - 行业存在浮躁情绪,重数量轻效益质量,专家强调要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15] - 资深专家建议规范企业宣传用语,采取渐进式发展战略,避免技术不成熟时搞大跃进[27] - 安全重回造车的底线和底色,成为行业共识[20]
魏建军再造魏牌
经济观察网· 2025-05-22 20:43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魏牌创立于2016年,初期凭借VV5、VV7实现销量快速增长,2018年销量近14万辆 [6] - 2017年上市后九个月销量达10万台,但随后经历起伏,2022年销量下滑至3.64万辆 [2][6] - 2024年销量显著回升,累计达5.47万辆,同比增长31.55% [7] - 2024年4月单月销售4811辆,同比增长7.92%,前4月累计销量1.8万辆,同比增长28.94% [8] 销售模式转型 - 2024年5月重启直营模式,已布局430家门店覆盖110个城市,计划扩展至600家门店覆盖200个城市 [3] - 采用"双轨制"销售策略,直营与经销商体系并行 [3] - 行业趋势显示多数车企转向经销商模式,如比亚迪腾势、阿维塔、蔚来子品牌乐道等 [3] - 2019年曾试行直营模式但未持续,因经销商网络庞大及To C运营挑战 [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发布下一代"全动力超级智能平台",兼容插电混动、纯电、氢能、混动、燃油5种动力形式 [7] - 平台具备6C快充技术(5分钟充电续航200公里)、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400公里 [7][8] - 专为中大型及以上豪华车设计,支持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 [7] - 发布全新蓝山焕新款三车型,售价29.98万至32.68万元,为首任VV7车主提供8万元购车补贴 [8] 用户服务与品牌建设 - 通过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渠道实时收集用户反馈 [5] - 在西部自驾游线路设立30个护航驿站,网点间距不超过350公里 [5] - 董事长频繁以直播形式与消费者互动,强化C端连接 [4] - 明确魏牌定位为"长城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