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重汽(香港)(03808)
icon
搜索文档
四轮驱动,山东新能源产业链条何以“硬核”?
大众日报· 2025-08-21 13:56
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山东是汽车产业大省 体系完备 链条健全 新能源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产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1] 中国重汽新能源商用车突破 - 作为山东省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 实现全场景覆盖与核心系统自研自控 突破新能源商用车高压电控系统 高效电驱动系统等"卡脖子"技术[3]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产品销量1.5万辆 同比增长245% 其中新能源重卡1万辆 同比增长226%[3] - 投资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 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创造3000多个优质就业岗位[3] - 向上整合核心零部件 向下拉动配套企业发展 联合高校 科研机构及上下游企业搭建创新平台[3] 魏桥汽车全产业链布局 - 围绕"乘商并举 油电并进"发展战略完成整车业务布局 产品打开近30个国家市场[4] - 2025年轻型车板块BAW锐胜王牌市场份额从23%跃升至37.9% 登顶细分市场销量冠军[4] - 布局从原铝生产 零部件加工 汽车设计与制造 销售服务到整车拆解回收的全产业链[4] - 推动下一代极石产品铝材料占比提升至50% 白车身重量降低15% 扭转刚度提高11% 续航提升10%[4] 特来电充电网生态建设 - 构建链接新能源与电动汽车的"充电网"生态 充电量超过500亿度 碳减排超过5100万吨[7] - 创新开发两层安全防护:充电数据库自学习大模型防护和BMS与CMS硬件层协同主动防护[7] - 超充最快实现5分钟充满一台车 智能共享超充破解"充完不走占资源"行业痛点[7] - 虚拟电厂模式链接千万级汽车和用户 青岛工业园区每年节约170多万元电费[7] 丰元锂能电池材料技术优势 - 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核心供应商 是撑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关键一环[9] - 开发压实密度超过2.6 g/cm³的磷酸铁锂材料 解决快充和高能量密度及长续航问题[9] - 突破高镍三元材料技术难关 能量密度达250Wh/kg 较传统三元材料提升约20%[9] - 已建成及在建产能31.5万吨 产能规模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服务全球头部电池企业[9]
出口反超国内,中国皮卡海外狂奔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1 09:39
中国皮卡出口表现强劲 - 7月国产皮卡出口22948辆 同比增长12.9% 1-7月累计出口180467辆 同比增长27.6% [2] - 出口量超越国内销量 7月国内销量20157辆同比下降6.5% 1-7月国内销量158140辆同比下降4.1% [2] - 长城皮卡7月出口5257辆同比增长63.77% 上汽大通出口5287辆同比增长56.37% 比亚迪出口1814辆同比增长104.05% [3] 头部品牌出口格局分化 - 长城皮卡1-7月累计出口35340辆居首 上汽大通31069辆次之 江淮29890辆第三 [3] - 比亚迪累计出口同比增长1783.71% 郑州日产同比增长253.26% 中国重汽同比增长1050% [3] - 江淮皮卡7月出口环比下降20.75% 长安皮卡同比下降14.22% 江铃同比下降44.06% [3] 新能源皮卡成为增长引擎 - 7月新能源皮卡出口同比激增186.18% 增速远超柴油车型38.18%的增长 [13] - 新能源占比从2022年1%提升至2025年8% 柴油占比从74%降至72% 汽油从25%降至19% [13] - 比亚迪凭借新能源优势实现爆发式增长 1-7月累计出口同比增长超1783% [13] 海外市场拓展策略 - 重点布局"一带一路"地区 该区域存在约300万辆规模市场空间 [8] - 通过高性价比和技术创新打入澳新/南美/中东市场 逐步替代美系日系产品 [8] - 建立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等市场市占率持续提升 [8] 政策与行业前景 - 中汽协预测2030年国内需求达100万辆 叠加出口后总销量可达200万辆 [4] - 2024年皮卡出口占比接近50% 较六年前提升21个百分点 [5] - 新能源技术路线多元化 纯电/混动/增程并行发展 智能化配置领先 [14] 产品竞争力提升 - 国产皮卡实现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中高端车型占比持续提高 [4] - 满足严苛排放法规 新能源车型在欧洲/澳洲市场获得替代传统皮卡的机会 [8] - 科技配置与乘用化设计达到国际水准 脱离传统工具车范畴 [14]
上半年山东新能源车产量翻番
大众日报· 2025-08-21 08:55
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山东新能源汽车产量53.2万辆 同比增长107.1% 居全国第四位 较2022年提升5个位次 [5][8] - 预计2024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 [9] 中国重汽新能源业务进展 -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产品销量1.5万辆 同比增长245% 其中新能源重卡同比增长226% [3] - 卡车公司新能源整车生产同比增长194.7% [3] - 突破新能源商用车高压电控系统、高效电驱动系统等关键技术 [5] - TX中央驱动牵引车能耗降低15% 电池放电量最高达600kWh 续航里程450公里 电量从10%充至80%仅需半小时 [5] 魏桥汽车科技产业布局 - 全球唯一同时具备铝全产业链、整车制造与回收再生能力的汽车企业 [4] - 旗下极石、领途等汽车品牌进入近30个国家市场 [4] - BAW锐胜王牌轻型车市场份额从23%提升至37.9% 成为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4] - 下一代极石汽车铝材料占比提升至50% 车身重量降低15%、扭转刚度提高11%、续航提升10% [6] 特来电充电网络建设 - 充电网络覆盖366个城市 拥有近80万个充电终端 [4] - 研发两层防护系统:通过充电大数据进行车辆电池体检 以及对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管理硬件层主动防护 [6] 丰元锂能产能与技术 - 锂电正极材料已建成及在建产能31.5万吨 产能规模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4] - 研发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 充电截止电压从4.2V提升至4.35V 能量密度达250Wh/kg 较传统材料提升约20% [7] - 同步开发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下一代技术 [7] 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 形成济南、青岛为龙头 烟台、潍坊、淄博、日照、临沂、聊城配套协同的"两核引领、多点支撑"格局 [9] - 枣庄和泰安的锂电、东营的轮胎、烟台的汽车零部件、滨州的轻量化铝材等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9] - 商用车领域四大骨干企业(中国重汽、一汽解放、北汽福田、唐骏欧铃)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50% [8] - 乘用车领域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企业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140% [8]
电动重卡专题报告:需求陡峭提升,空间星辰大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0 23:22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电动重卡行业,给予"看好"评级 [2] 核心观点 - 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及渗透率快速提升,1H25销量达7.92万辆,渗透率22% [3] - 预计2028年中国电动重卡销量将达到50万辆,带动250GWh电池需求 [3] - 欧洲电动重卡渗透率较低但增长潜力大,预计26年销量达1.7万辆,渗透率提升至5% [3] - 电动重卡产业链生态协同发展,竞争格局集中助推盈利弹性 [3] 国内电动重卡市场 - 1H25新能源重卡销量7.92万辆,渗透率22.3%,接近24年全年水平 [15] - 主要应用于城建工程、矿区钢厂、港口码头、市政环卫等区域物流场景 [18] - 政策支持、经济性优势和技术创新共同驱动需求增长 [39] - 预计2028年销量达50万辆,带动250GWh电池需求 [58][60] 欧洲电动重卡市场 - 24年欧洲电动重卡销量0.4万辆,渗透率1.4% [62] - 政策驱动商用车电动化,碳排放考核、补贴激励和充电设施建设是关键 [67] - 电池技术迭代和新车型推出解决续航和补能问题 [79] - 预计26年销量达1.7万辆,渗透率提升至5% [86] 产业链分析 - 电池及电力驱动装置占电动重卡成本大头,分别占比40-50%和20%以上 [90] - 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集中度高,1H25 CR7达81% [93][95] - 电池配套集中,1H25宁德时代占比67% [97] - 电机配套集中,特百佳动力1H25占比17% [103] 投资建议 - 关注电动重卡整车厂商:福田汽车、中国重汽、一汽解放 [3] - 关注电池环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中创新航 [3] - 关注零部件环节:银轮股份、蓝海华腾、万里扬等 [3]
新能源重卡销量猛增226%!中国重汽“智”造升级领跑山东新质生产力
齐鲁晚报· 2025-08-20 20:0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产品销量达1.5万辆 同比飙升245% [1] - 新能源重卡销量突破1万辆 同比增长226%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构建覆盖重中轻微客特全系列商用车的黄金产业链 [4] - 布局充电换电插电混动燃料电池多技术路线 [4] - 突破新能源商用车高压电控系统高效电驱动系统等卡脖子技术 [4] - 推出TX 600度电牵引车能耗降低15%续航达450km支持30分钟快充 [5] - 统帅Pro轻卡配备两挡自动变速电驱桥支持18分钟快充180km续航 [5] - 构建覆盖L1至L4多平台的智能产品矩阵 L2+级产品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 [4] 产能与制造能力 - 打造国内首条AGV柔性总装线和100%自动化焊接的黑灯工厂 [4] - 建设比肩高端乘用车的杜尔涂装线 [4] - 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为当地创造3000多个就业岗位 [4]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聚焦技术自主化产品多元化市场全球化战略 [4] - 开展新能源下一代重卡轻卡平台车型开发 [5] - 主推大电量和长续航产品突破中长途运营场景 [5] - 通过快充换电及氢燃料电池技术解决里程焦虑 [5] 产业生态建设 - 作为山东省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向上整合核心零部件向下拉动配套企业 [4] - 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上下游企业搭建创新平台促进技术转化和人才集聚 [4] - 加速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4]
国泰海通:7月重卡同比高增 补贴政策持续发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7:21
重卡行业销量分析 - 7月国产重卡销量8 5万台 同比增长46% 环比下滑13% [1][2] - 1-7月国产重卡累计销量62 4万台 同比增长11% [1][2] - 货车以旧换新政策5月底全面落地 5月中下旬至7月政策效果显现 叠加2024年同期销量低迷 推动7月同比高增 [1][2] 销量结构变化 - 7月半挂牵引车/载货车/非完整车辆占比分别为50 1%/28 0%/21 9% 载货车占比提升 [2] - 半挂牵引车7月销量4 3万台 同比增长29% 环比下滑12% 1-7月累计销量31 3万台 同比增长5% [2] - 重型载货车7月销量2 5万台 同比增长83% 环比下滑11% 1-7月累计销量17 5万台 同比增长24% [2] - 重型非完整车辆7月销量1 7万台 同比增长50% 环比下滑18% 1-7月累计销量13 6万台 同比增长12% [2] 天然气重卡表现 - 7月天然气重卡销量1 2万台 同比下滑7% 环比下滑3% 1-7月累计销量10 0万台 同比下滑14% [1][3] - 天然气半挂牵引车7月销量1 2万台 同比下滑8% 环比下滑3% 1-7月累计销量9 6万台 同比下滑15% [3] - 7月重卡天然气渗透率14% 半挂牵引车渗透率27% [1][3] - 年度行驶里程超15万公里的牵引车使用天然气更经济 政策推动下渗透率有望提升 [3] 新能源重卡增长 - 7月新能源重卡销量1 3万台 同比增长159% 环比下滑10% 1-7月累计销量8 8万台 同比增长172% [3] - 7月新能源渗透率16% 1-7月累计渗透率14% [3] 行业展望与投资建议 - 2025年重卡销量预计106 7万台 同比增长18% 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15% [4] - 行业成长空间来自国内景气度修复及出口增长 天然气重卡发展将提升头部企业盈利 [4] - 推荐标的:潍柴动力 中国重汽 中集车辆 福田汽车 受益标的为一汽解放 [4]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7月全国重型卡车销量(批发)为8.49万辆 同比增长45.62% 环比下降13.26%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7:15
重型卡车销量表现 - 2025年7月全国重型卡车批发销量8.49万辆,同比增长45.62%,环比下降13.26% [1][3] - 1-7月重型卡车累计批发销量62.42万辆,同比增长10.97% [1][3] - 当月重型卡车销量TOP5企业集中度达90.15%,依次为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集团、陕西汽车、福田汽车 [9] - 1-7月重型卡车累计销量TOP5企业集中度达90.82%,排名为中国重汽、一汽解放、陕西汽车、东风集团、福田汽车 [12] 牵引车销量表现 - 2025年7月全国牵引车批发销量4.28万辆,同比增长28.80%,环比下降12.30% [16] - 1-7月牵引车累计批发销量31.30万辆,同比增长4.68% [16] - 当月牵引车销量TOP5企业集中度达88.50%,依次为中国重汽、一汽解放、陕西汽车、福田汽车、东风集团 [22] - 1-7月牵引车销量TOP5企业集中度达90.15%,排名为中国重汽、一汽解放、陕西汽车、福田汽车、东风集团 [25] 中型卡车销量表现 - 2025年7月全国中型卡车批发销量0.86万辆,同比下降19.01%,环比下降14.07% [1][29] - 1-7月中型卡车累计批发销量6.82万辆,同比下降15.74% [1][29] - 当月中型卡车销量TOP5企业集中度达80.45%,依次为一汽解放、江淮汽车、中国重汽、东风集团、比亚迪 [34] - 1-7月中型卡车销量TOP5企业集中度达79.57%,排名为一汽解放、江淮汽车、中国重汽、东风集团、福田汽车 [35]
崔东树: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7.3万台 同比增长55%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6:47
商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7月商用车国内销量177万台 同比增长7% 创近几年新高水平 [1][5] - 2025年7月商用车销量25万台 同比增长13% 环比下降3% [1][5] - 2024年商用车国内保险销量285万台 同比几乎持平 [5] 新能源商用车销量 -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57.9万台 同比增长84% [1][6] - 2025年1-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43万台 同比增长57% [1][6] - 2025年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3万台 同比增长55% 环比下降3% [1][6] - 换电商用车爆发增长 2025年1-7月换电重卡销量2.64万台 同比增长197% [1][13]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 -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从2019-2021年3%提升至2025年1-7月24% [2][10] - 2025年7月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29% 其中卡车22% 客车61% [2][11] - 2024年全年新能源渗透率20% 较2023年11%显著提升 [9][10] 细分市场表现 - 卡车市场中重卡和轻卡表现较好 2025年1-7月重卡销量40.8万台 同比增长39% [12] - 客车市场轻客走势较强 2025年1-7月轻客销量25万台 同比增长12% [12] - 换电商用车中重卡占比最高 2025年1-7月换电重卡占换电车型总量98% [13] 区域市场结构 - 中重卡在西南、华南、中部长江地区市场份额较高 [16] - 轻卡市场集中在东部-华北和华南地区 2025年7月两地合计占比32% [18] - 轻客销售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 华东和华南地区2025年7月合计占比32% [22] 企业竞争格局 - 北汽福田和上汽通用五菱是商用车主力 轻卡市场北汽福田占比22% [15][19] - 中重卡市场一汽解放、东风汽车、中国重汽领先 2025年7月三家合计份额53% [17] - 新能源轻卡以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为主 两家企业2025年7月渗透率均达100% [19][21]
解放/江淮居前二 重汽/比亚迪大涨 7月中卡降幅缩窄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6 21:14
中卡市场销量表现 - 2025年7月中卡销量0.86万辆,环比下降14%,同比下降19%,同比降幅较上月(-30%)缩窄11个百分点,遭遇"5连降" [3] - 2025年1-7月中卡累计销量6.82万辆,同比下降16%,累计降幅较6月扩大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少销售1.26万辆 [5][14][19] - 近五年7月销量对比:2021年1.13万辆(峰值),2022年同比降41%,2024年重返1.07万辆,2025年0.86万辆为五年倒数第三 [5] 行业竞争格局 - 7月销量前十企业合计份额98.01%,前五企业份额80.46%:解放(31.42%)、江淮(15.93%)、重汽(14.43%)、东风(10.33%)、比亚迪(8.34%) [12] - 1-7月累计份额:解放(30.66%)、江淮(15.26%)、重汽(12.35%)、东风(11.99%)、福田(9.30%),前五合计79.56% [17] - 份额同比提升显著的企业:解放(+5.63pct)、重汽(+5.32pct)、东风(+5.01pct)、庆铃/比亚迪(均超2pct) [17] 企业表现分化 - 7月同比增幅最高企业:陕汽(+214%)、比亚迪(+92%)、重汽(+81%)、远程(+24%)、东风(+13%) [10][12] - 1-7月累计增幅最高企业:远程(+314%)、陕汽(+304%)、比亚迪(+67%)、重汽(+48%)、东风(+45%) [16] - 头部企业解放1-7月累计销量同比增3%,但7月单月销量2715辆仍居榜首 [12][16]
重拳封杀,出口同比暴跌59.2%:俄罗斯宣布禁售中国卡车,为何突然背后捅刀?
商业洞察· 2025-08-15 17:24
中国卡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崛起与挑战 核心观点 - 俄罗斯突然禁止进口中国卡车品牌多款车型,理由是刹车性能等问题,但缺乏独立检测报告支持[3] - 中国卡车在俄市场份额从2022年不足10%飙升至2024年近60%,俄罗斯本土品牌份额下滑至33%[5] - 俄罗斯通过提高关税、认证壁垒等政策限制中国卡车,以保护本土产业[17][18] 中国卡车在俄市场表现 - 俄乌冲突后欧美卡车品牌撤离,中国卡车填补市场空白,2024年市场份额达58.3%[13] - 中国重汽汕德卡2024年在俄销量1.95万辆,超过俄罗斯本土品牌卡玛斯的1.73万辆[13] - 中国卡车价格比同级欧洲车低30%,售价20-30万元人民币,性价比优势明显[11] 俄罗斯政策限制措施 - 2024年4月起提高卡车回收税,2025年执行更严格的欧V排放标准,但给本土品牌更长过渡期[17] - 2025年1月将进口卡车关税从15%上调至35%,并新增"进口差价税"[18] - 2025年7月30日全面禁止多款中国卡车进口销售,要求召回已售车辆[18] 市场影响与应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同比暴跌59.2%,约2.5-3万辆已售车辆面临召回[23] - 中国卡车企业加快本土化布局,北汽福田、东风柳汽等已在俄建立供应链[29] - 俄罗斯推出"工业本地化计划",吸引中国车企在俄建厂以减免关税[25] 技术对比 - 中国卡车已进入电动化+智能化阶段,俄罗斯仍停留在燃油车时代[23] - 中国重汽L3级自动驾驶重卡在俄北极圈矿区实现无人运输,俄罗斯技术仍处实验室阶段[23] - 中国卡车性能优于俄罗斯产品,如福田欧曼重卡马力最高达580匹,远超俄罗斯卡玛斯54901的550匹[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