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证券(06030)
icon
搜索文档
华大智造: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9-02 00:18
限售股上市流通概况 - 华大智造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东持有的部分限售股将于2025年9月9日上市流通 涉及4名股东 对应股份数量200,177,511股 占公司总股本48.06% [1][2] 股本结构变化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413,110,000股 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381,217,890股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1,892,110股 [1] - 2022年10月21日完成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 行权数量1,224,730股 总股本增至414,334,730股 [2] - 2023年5月10日完成第二个行权期 行权数量1,302,894股 总股本增至415,637,624股 [2] - 2024年10月16日完成第三个行权期 行权数量878,531股 总股本增至416,516,155股 [3] 股东承诺内容 - 西藏华瞻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 [3] - 公司实现盈利前 上市后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 第4-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 [4][5]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 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 [5][7] - 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 [5][8] - 实际控制人汪建及其控制股东承诺锁定期内不出售股份 [9] - 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 披露数量、方式、价格区间及时间区间 [10] 资金占用情况 - 截至核查意见出具日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 [11] 上市流通明细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总数200,177,511股 占总股本48.06% [11][12] - 流通日期为2025年9月9日 [11] - 珠海市松禾成长四号投资合伙企业为限售股股东之一 [12]
天风MorningCall·0901 | 策略-牛市指标、监测牛市方位、牛市主线/金工-量化择时/固收-利率、股债“脱敏”
新浪财经· 2025-09-01 22:48
市场趋势与动量分析 - 市场主线赚钱效应强劲 指数8月28日强度接近2024年9月30日水平 [1] - 科创创业板块滚动20日及60日超额收益动量指标处于高位 与2021年白酒及新能源行情高位相当 [1] - 动量见顶不等同于价格见顶 需关注后续走势 [1] 国内经济指标 - 7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 补库周期增速回落 [1] - 公用事业利润占比稳定在高位 制造业及公用事业利润率环比小幅上涨 [1] - 工业生产腾落指数持平 山东地炼/涤纶长丝/甲醇回升 纯碱/唐山高炉/轮胎回落 [1] 国际经济与政策 - 7月美国核心PCE同比增2.9% 环比增0.3% 均符合预期 [1] - 美联储2025年9月降息25基点概率为86.4% [1] 行业配置与市场策略 - 恒生互联网板块受重视 市场波动率预计放大 [1] - 全A指数PE估值22.1 宽基指数估值历史分位数超60% 创业板指估值分位数35%相对偏低 [2] - 科创50PE估值处于历史极值附近 估值分化加剧 [2] 交易情绪与资金行为 - 换手率及成交额占前高比例大幅提升 市场交易热度显著上升 [2] - 50周均线上方个股比例环比增加 [2] - 融资余额指标大幅回升 产业资本减持规模持平 [2] 结构性行情特征 - TMT行业领涨 对全A涨幅贡献未达极端水平(8月27日为44% 7月末为52.6%) [3] - 寒武纪市值占比从0.11%快速升至0.5% 对全A涨幅贡献达1.36% [3] 通胀与政策环境 - CPI与PPI剪刀差扩大 中下游制造业利润受挤压 [9] - 核心CPI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 成为CPI主要支撑 [9] - "反内卷"政策推动商品价格上涨 但PPI受终端需求不足抑制 [9] 债市与流动性 - 10年期国债利率在1.75%-1.80%区间波动 债基未出现连续大额赎回 [10] - 权益市场强劲表现可能吸引存款流向非银资管产品 [10] 重点公司业绩 - 中信证券25Q2营收166.4亿元(+15.2%) 净利润71.7亿元(+27.9%) 自营业务收入101.9亿元(+62.5%) [14] - 上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至287亿元(原271亿元) [14] - 公牛集团25H1营收81.7亿元(-2.6%) 净利润20.6亿元(-8.0%) 新能源业务收入3.86亿元(+33.52%) [17] - 新凤鸣25H1营收334.91亿元(+7.1%) 净利润7.09亿元(+17.28%) PTA产能预计2025年底突破1000万吨 [20] - 双环传动25H1净利润5.8亿元(+22%) Q2净利率15%创十年新高 匈牙利工厂推动海外布局 [22] 细分行业动态 - 涤纶长丝行业库存处于低位 江浙加弹/织造/印染开机率分别升至79%/68%/72% 较7月上升18%/12%/7% [20] - 科技板块关注AI应用/算力/电池链 军工与创新药存在反弹机会 [11]
中信证券(600030):盈利稳健彰显龙头优势
长江证券· 2025-09-01 2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延续双位数增长 营业收入330.4亿元(同比+9.5%) 归属净利润137.2亿元(同比+29.8%) 加权平均ROE同比提升0.95个百分点至4.91% [2][5] - 自营及经纪业务延续高增长 自营收入193.8亿元(同比+62.2%) 经纪收入64.0亿元(同比+31.2%) 共同构成主要业绩支撑 [5] - 资管业务稳健向好 收入54.4亿元(同比+10.8%) 资产管理规模15562亿元(较年初+0.9%) 旗下华夏基金净利润11.2亿元(同比+5.8%) [5] - 投行业务延续回暖趋势 收入21.0亿元(同比+20.9%) 股权融资规模1485.3亿元(同比+365.7%) 债券承销规模10387.3亿元(同比+18.4%) 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 [5] - 国际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境外财富管理产品销售规模及收入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2]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8亿元和276.0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8.8倍和16.9倍 [10] 财务表现 - 剔除客户资金后经营杠杆较年初下降2.1%至4.42倍 [5] - 信用减值损失冲回2.7亿元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10]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592.3亿元(较年初+33.8%) 信用业务敞口有所扩大 [10] - 金融资产规模8826.3亿元(环比Q1下降4.4%) 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367.4亿元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减少64.0亿元 [10] 业务进展 - 财富管理客户数量超1650万户(较上年末+4%) 托管客户资产规模超12万亿元(较上年末+4%) [10] - 股权融资市场份额19.2% 债券承销市场份额6.7% 均维持行业第一地位 [10] - 上半年万得全A指数上涨5.8%(去年同期下跌8.0%) 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7%(去年同期上涨2.2%) [10] 行业地位 - 龙头综合优势持续凸显 行业竞争格局改善下有望进一步受益 [2][10] - 投行龙头地位强势持续 各项业务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5][10]
中报业绩表现强势,看好板块后续弹性空间
长江证券· 2025-09-01 22:42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7] 核心观点 - 券商板块42家上市券商合计营收2,518.94亿元(同比+11.3%),归母净利润1,036.05亿元(同比+65.6%),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建议关注绩优个股 [2][4] - 保险板块中报印证存款搬家、增配权益及新单成本改善逻辑,中长期ROE改善确定性提升,估值有望加速修复 [2][4] - 综合业绩弹性及估值分位,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香港交易所、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同花顺、九方智投控股 [2][4] - 从盈利和分红稳定性维度,持续推荐江苏金租(盈利增速和分红率稳定)、中国平安(分红稳定且股息率高)、中国财险(商业模式及市场地位优势显著) [4] 指数与板块表现 - 截至8月29日当周,沪深300指数上涨2.7%,中小板指上涨4.5%,创业板指上涨7.7% [17] - 非银金融板块整体回落,证券板块下跌0.8%,保险板块下跌0.9%,多元金融板块下跌0.1% [17][18] - 年初至今非银金融指数上涨13.5%,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0.8%,行业排名靠后(19/31) [5] 保险行业数据跟踪 - 2025年7月累计保费收入42,085亿元(同比+6.75%),其中产险10,933亿元(同比+5.12%),人身险31,153亿元(同比+7.34%) [20][21] - 保险资金运用规模36.23万亿元,债券占比49.31%(较2024年末+1.43pct),股票基金占比13.05%(+0.70pct) [21][23] - 上市险企2024年12月保费增速分化:新华保险(+19.13%)、太保人寿(+8.92%)回升,中国人寿(+1.86%)、平安寿险(-5.64%)回落 [26][27]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5.61BP至1.8379%,5年期债券信用利差变动幅度在-2.25BP至+3.12BP之间 [5][30][32] 券商业务数据跟踪 - 本周两市日均成交额29,831.31亿元(环比+15.29%),日均换手率3.16%(环比+37.93BP) [5][36] - 两融余额2.24万亿元(环比+4.52%),股票质押股数3,024亿股,质押市值3.02万亿元 [5][42] - 2025年7月股权融资规模533.78亿元(环比-90.2%),债券融资规模7.83万亿元(环比-11.3%) [44][47] - 券商资管新发份额54.89亿份(环比-43.6%),新发基金规模1,236.18亿份(环比+41.7%) [49][53] - 期货市场成交金额62.23万亿元(环比+34.02%),金融期货占比18.82% [54][57] 行业及公司动态 - 证监会召开"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座谈会,强调深化投融资改革及倡导长期投资理念 [59] - 国信证券完成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份并完成资产过户 [89] - 首创证券发行H股获国资委批复,中金公司聘任王曙光为总裁 [85][132] - 多家券商发布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中信证券派现42.98亿元(占净利润32.53%),中国平安派现172.02亿元 [64][95]
中信证券8月29日获融资买入11.12亿元,融资余额146.9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22:16
融资融券数据 - 8月29日融资买入11.12亿元 融资偿还10.81亿元 融资净买入3124.89万元 融资余额146.95亿元 占流通市值3.83% 低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 同日融券卖出13.66万股 对应金额430.02万元 融券余量127.41万股 融券余额4010.87万元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 [1] - 当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47.35亿元 成交额78.70亿元 股价微跌0.06%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65.87万户 较上期减少11.13% 人均流通股18,490股 较上期增加12.5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857.04万股至5.84亿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3] - 华夏上证50ETF增持1272.83万股至1.91亿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新进持股1.74亿股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 同比增长29.80% 营业收入未披露具体数值 [2] - 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占比37.69% 经纪业务25.96% 资产管理业务17.99% 证券承销业务6.3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87.04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20.09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5年10月25日 2003年1月6日上市 总部位于深圳福田、北京朝阳及香港中环 [2] - 主营业务涵盖证券经纪、承销与保荐、资产管理、自营交易等综合证券服务 [2]
金融中报观|上市券商“红包雨不停”!28家机构拟派发约188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01 22:02
上市券商分红规模 - 28家上市券商宣布拟实施中期分红 累计分红金额达18797亿元 同比增长近四成[1][3] - 分红总额超10亿元的券商有7家 最高达4298亿元[1] 超1亿元的券商共21家[3] - 中信证券分红总额最高达4298亿元 国泰海通以2627亿元位列第二[3] 分红政策连续性 - 22家券商连续两年实施中期分红[1][3] 其中6家为2025年新增中期分红券商[3] - 新"国九条"政策要求强化现金分红监管 推动一年多次分红[4] 每股分红水平 - 每股股利区间为0008元至029元[3] 中信证券每股029元为最高[3] - 11家券商每股股利超01元 包括华泰证券 东吴证券 中国银河等[3] 行业业绩表现 - 证券行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036亿元 同比增长2347%[4] - 净利润11228亿元 同比增长4037%[4] 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 增长6508%[4] 分红动因分析 - 金融资本市场回暖使券商盈利远超去年同期水平[4] - 通过分红提升品牌竞争力并吸引更多投资者[4] - 现金分红比例主要集中在10%至35%区间[3]
中信证券营收增速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被国泰海通超越,总经理邹迎光要加油
新浪证券· 2025-09-01 21:44
公司业绩表现 - 中信证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营收规模位居行业第一 [1] - 中信证券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净利规模位列行业第二 [1] - 国泰海通以238.72亿元营收位居行业第二,营收增长率达77.71% [2] - 华泰证券以162.19亿元营收排名第三,广发证券以153.98亿元营收排名第四 [2] - 行业营收平均增长率为27.06%,平均营收规模为51.65亿元 [4] 盈利能力变化 - 国泰海通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增长213.74%,位列行业第一 [5] - 行业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达126.85%,平均净利润22.49亿元 [5] - 国联民生营收增长率达269.40%,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达1185.19% [2][6] - 华西证券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达1195.02%,东北证券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达225.90% [6] - 太平洋证券营收6.15亿元,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4][7] 行业排名变动 - 中信证券营收排名保持第一,净利润排名下降1位至第二 [1] - 国联民生营收排名上升21位至第19,净利润排名上升21位至第22 [2][6] - 东兴证券营收排名下降10位至第26,西部证券营收排名下降6位至第25 [3] - 华西证券净利润排名上升14位至第34,国金证券净利润排名上升6位至第23 [6] - 招商证券净利润排名下降4位至第8,光大证券净利润排名下降4位至第17 [5][6] 业务规模对比 - 前十大券商营收均超10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位居前三 [2] - 营收超50亿元的券商共16家,营收低于10亿元的券商共7家 [3][4] - 净利润超50亿元的券商共7家,净利润低于5亿元的券商共16家 [5][6][7] - 行业营收增量平均为5.34亿元,净利润增量平均为8.75亿元 [4][5] - 头部券商与中小券商业绩分化明显,前十名券商营收占比超60% [2][4]
杰华特: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人共同收购新港海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份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9-01 21:08
好的,我将根据您的要求,以资深研究分析师的身份解读这篇新闻。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 **交易概述**:总结杰华特联合投资人收购新港海岸66.2484%股权的交易结构、金额和股权变化。 - **关联方信息**:详细分析建达合伙、汇杰合伙等关联方的出资结构和财务数据。 - **标的公司情况**:介绍新港海岸的业务定位、财务表现和评估定价细节。 - **战略协同效应**:阐述交易对杰华特产品线扩展、技术合作和供应链优化的影响。 - **交易程序**:说明本次交易已完成的审批流程和后续程序。 现在我将为您撰写完整的投资分析报告。 ------- 杰华特收购新港海岸股权交易分析报告 交易概述 - 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达合伙和汇杰合伙共同收购新港海岸66.2484%股权,交易总金额为41,796.56万元人民币 [1] - 杰华特直接出资12,618.18万元收购20%股权,建达合伙出资24,178.38万元收购38.3233%股权,汇杰合伙出资5,000万元收购7.9251%股权 [1][5] - 交易完成后,杰华特将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新港海岸35.3677%股权,并向目标公司委派1名董事 [2] - 新港海岸在交易后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不纳入杰华特合并报表范围 [2] 关联方信息 - 建达合伙总认缴出资额25,500万元,杰华特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7,590万元,占比29.7647% [2] - 建达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厦门建达坤裕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50万元,由建信国贸(厦门)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3] - 汇杰合伙总认缴出资额5,002万元,由厦门汇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和东方汇佳(珠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5] - 厦门火炬集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汇杰私募基金管理人,2024年末资产总额104,070.03万元,净资产83,328.88万元 [7][8][9] 标的公司情况 - 新港海岸成立于2012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高速时钟芯片、高速接口芯片和车载传输芯片的研发设计 [22]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6,122.69万元,净亏损9,387.77万元;2025年1-4月营业收入1,372.23万元,净亏损2,578.26万元 [27] - 采用市场法评估,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为63,400万元,较账面价值增值657.43% [30][35] - 评估采用市研率(PRR)模型,选取5家半导体行业可比公司,平均PRR为14.00,并考虑30.6%的流动性折扣 [33][35] 战略协同效应 - 杰华特作为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可借助新港海岸的高速数模混合技术完善信号链产品矩阵 [39] - 双方计划在PC和服务器的系列高速接口类产品展开合作研发,参与主流主控芯片生态建设 [39] - 产品应用领域高度重合,可在汽车、计算存储等应用中形成电源、时钟、接口全套解决方案 [40] - 供应链高度重合,联合采购可降低晶圆采购成本并获取更好的产能支持 [40] 交易程序 - 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该交易,关联董事已回避表决 [6][42]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均审议通过该关联交易事项 [42] - 交易尚需获得股东大会批准,关联人将放弃在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权 [6][42]
“牛市旗手”中期成绩单出炉,150家券商上半年合计净利润超1122亿元
财经网· 2025-09-01 20:51
行业整体表现 - 150家证券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净利润1122.80亿元 [1] - 50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44家营收同比增长,10家营收超百亿元 [1][2] - 13家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11家券商上半年净利润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2] 头部券商财务数据 - 中信证券营收330.39亿元,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国泰海通营收238.72亿元,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 [2] - 华泰证券归母净利润75.49亿元,中国银河归母净利润64.88亿元 [2] - 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营收同比分别增长43.96%、44.44%、51.84% [2] 高增长券商表现 - 国联民生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185.19%;华西证券盈利5.12亿元,同比涨幅1195.02% [2] - 天风证券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3139.34万元 [3] - 国联民生业绩增长因合并民生证券及业务条线显著增长,华西证券因特色化发展及市场机遇把握 [3] 业务板块分析 - 全行业证券投资收益1002.42亿元,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688.42亿元,投行业务净收入143.21亿元 [4] -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收入190.52亿元(同比+62.42%),国泰海通93.52亿元(+89.58%),中国银河73.99亿元(+50.24%) [4] - 东吴证券提升权益投资配置,国联民生投资收益跑赢沪深300指数 [4] 经纪与投行业务 - 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64.02亿元,国泰海通57.33亿元(同比+86.27%) [5] - 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经纪净收入超40亿元且实现双位数增长 [5] - 中信证券投行业务收入20.98亿元(+20.91%),中金公司14.45亿元(+149.7%) [5] 国际化业务进展 - 中金公司上半年保荐港股IPO项目13单,主承销规模28.66亿美元 [5] - 中信证券完成香港市场IPO项目18单,承销规模28.85亿美元,包括赤峰黄金、映恩生物等项目 [6] - 中资券商积极布局香港市场,把握港股IPO浪潮机遇 [5][6]
证券行业2025年中报总结:资本市场持续回暖,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51%,上调全年盈利预测
东吴证券· 2025-09-01 20:31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持续回暖 2025年上半年日均股基交易额15703亿元 同比增长63% 上市券商净利润同比增长64% 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51%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0% 环比增长20%(扣非)[1] - 费类业务几乎全线增长 自营弹性巨大 经纪业务收入592亿元同比+47% 投行收入157亿元同比+18% 资管收入213亿元同比-3% 投资净收益1178亿元同比+51%[2] - 上调全年盈利预测 预计行业2025年净利润同比+32% 预计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6% 投行业务同比增长18% 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增长12% 资管业务增长8% 自营同比增长40%[8] - 券商股估值合理 目前中信证券II指数静态估值1.63x PB 处于历史45%分位 近十年60%分位 大型券商优势显著 推荐中信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东方证券 同时推荐互联网金融东方财富、指南针、湘财股份[1][8] 市场表现与交易活跃度 - 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营业收入2510亿元同比+23% 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40% ROE 3.53%同比+0.85pct[6] - 日均股基交易额15703亿元同比+63% 沪市投资者平均每月新开户235万户同比+32%[1][6] - 融资融券余额1.85万亿元同比+25% 平均维持担保比273%较2024年+18pct[6] - 三季度以来交投活跃 7、8月日均股基交易2.2万亿元较2024Q3增长186% 8月末两融余额22439亿元较年初增长20%[8] IPO与再融资 - IPO持续收紧 2025年上半年发行51家IPO 募资374亿元同比分别+15%及+16% 平均每家募资7.3亿元同比持平 撤否率20%较2024年54%大幅下降[6] - 再融资边际好转 2025年上半年再融资募集资金7255亿元同比+509% 其中增发6978亿元同比+613%[6] - 债券发行规模稳中有增 券商参与债券发行规模7.5万亿元同比+23% 其中公司债同比+16% 金融债券同比+13% ABS同比+34%[6] 权益与债券市场 - 权益市场波动上行 万得全A指数25H1+5.83%去年同期-8.01% 三季度以来进一步上行[6] - 债券市场表现较弱 中债总全价指数25H1-0.65%去年同期+2.24%[6] - 权益类公募基金发行回暖 股票+混合类基金发行2357亿份同比+114% 债券型基金发行2494亿份同比-54%[6] 上市券商业绩 - 50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2722亿元同比+29% 归母净利润1124亿元同比+64% 扣除国泰海通负商誉后净利润1039亿元同比+51%[6] - 第二季度净利润566亿元同比+50% 环比+1%(剔除负商誉后环比+20%)[6] - 平均ROE 3.39%同比+0.54pct 扣非后ROE 3.32% 平均杠杆率3.34倍与年初持平[6] - 营收增幅较大券商:国联民生+269% 国泰海通+78% 天风证券+69% 净利润增幅领先券商:国联民生+1185% 华西证券+1195% 国盛金控+370%[6] 业务分部表现 - 经纪业务收入592亿元同比+47%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56亿元同比+30% 占经纪收入比9.5%较2024年10.6%下滑 行业佣金率由0.020%下滑至0.019%[2] - 分仓佣金收入44.6亿元同比-34% 上市券商分仓佣金40亿元同比-35% 排名变化分化显著[2] - 投行收入157亿元同比+18% 财务顾问收入19亿元同比+6% 占投行收入12%同比下降1.3pct[2] - 资管收入213亿元同比-3% 资产管理规模7.4万亿元同比+2%[7] - 投资净收益1178亿元同比+51% 第二季度671亿元同比+53%环比+32%[7] - 自营持仓规模5.4万亿元较年初+9% 其中债券类4.97万亿元占比92% 权益类4347亿元占比8%[7] 分红情况 - 29家上市券商中期现金分红188亿元同比+40% 平均分红比例17%同比减少3pct[7] - 平均股息率1.30% 东吴证券3.1% 招商证券2.5% 华泰证券2.4%股息率最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