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06099)

搜索文档
招商证券(600999) - H股公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4-07 19:00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法定/注册股份7,422,005,272股,股本7,422,005,272元[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H股法定/注册股份1,274,521,534股,股本1,274,521,534元[1] - 2025年3月,A股、H股法定/注册股份及股本无增减[1] - 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8,696,526,806元[1] 股份发行 - 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H股已发行股份总数分别为7,422,005,272股、1,274,521,534股[4] - 2025年3月,A股、H股已发行股份相关数目无增减[4] 合规确认 - 公司董事长确认证券发行等事项合规[7]



【国信金工】券商金股4月投资月报
量化藏经阁· 2025-04-01 15:08
券商金股股票池上月回顾 - 2025年3月胜宏科技、科锐国际、芯原股份等券商金股月度涨幅靠前 [1] - 长江证券、国盛证券、招商证券3月收益排名前三,分别为7.59%、7.41%、5.94%,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收益0.20%,沪深300指数收益-0.07% [4] - 2025年华鑫证券、东北证券、国联证券年度收益前三,分别为33.12%、23.23%、16.52%,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收益4.65%,沪深300指数收益-1.21% [6] 券商金股股票池中选股因子表现 - 最近一月单季度ROE(4.91%)、单季度净利润增速(4.87%)、分析师净上调幅度(4.76%)表现最佳 [18] - 今年以来总市值(7.81%)、经营性现金净流量(3.96%)、SUE(3.42%)表现最佳 [18] - 盈余公告后跳空超额(1.33%)、单季度营收增速(1.91%)、波动率(1.91%)最近一月表现较差 [18] 券商金股股票池本月特征 - 截至2025年4月1日,41家券商共推荐259只A股金股 [19] - 行业配置:电子(10.11%)、机械(7.98%)、医药(7.18%)、有色金属(6.65%)、基础化工(6.12%) [22] - 行业增配:医药(+2.30%)、交通运输(+2.28%)、有色金属(+1.77%) [22] - 行业减配:机械(-2.02%)、商贸零售(-1.91%)、电子(-1.84%) [22] 券商金股推荐情况 - 比亚迪、格力电器、立讯精密等获5家以上券商推荐 [24] - 牧原股份、阳光电源、中国神华等获4家券商推荐 [24] - 本月新增关注个股包括传化智联、长江通信、大丰实业等近12个月首次被推荐的金股 [28]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表现 - 2025年3月组合绝对收益3.69%,超额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3.39% [34] - 2025年组合绝对收益7.96%,超额3.31%,在主动股基中排名21.13%分位点 [34] - 2018-2024年组合年化收益19.01%,年化超额14.87%,每年均排名主动股基前30% [33]
大洗牌!107亿券商分仓佣金排行榜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4-01 12:10
券商分仓佣金市场概况 - 2024年券商分仓佣金总收入107亿元,同比下降36%,较2021年峰值220亿元腰斩,实现2022年以来的三连降[2][5] - 行业呈现"倒U形"曲线:2019年77亿元→2020年139亿元→2021年220亿元→2022年188亿元→2023年168亿元→2024年107亿元[5] - 头部券商仍占主导,仅4家佣金超5亿元:中信证券(7.57亿)、广发证券(6.48亿)、长江证券(5.64亿)、中信建投(5.08亿),但较2021年单家超10亿规模显著缩水[7][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TOP5洗牌明显: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保持前二,长江证券升至第三,国联民生(原民生证券)以4.63亿(+348%)首次进入前五[10][13] - 行业前十门槛3.2亿元,31家券商佣金超1亿元[9] - 逆势增长案例:国联民生(+348%)、中邮证券(+14%)、华源证券(+1524%),后者因研究所从0到1突破[17][18][19] - 头部券商交易单元租赁收入优势显现,如国泰君安近十年最佳成绩,体现公募降费背景下竞争趋势[14] 政策与行业转型 - 公募佣金费率改革落地:被动股票型基金佣金率上限0.262‰,其他类型上限0.524‰[23] - 6家公募率先披露佣金明细,实际费率低于上限(如明亚基金被动型仅0.19‰)[24] - 券商应对策略:拓展保险/私募/银行理财客户,国际化布局;长江证券强化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研究,推进AI投研应用[26] - 监管将持续推进费率改革,预计2025年再为投资者年省450亿元[25]
2025年一季度ABS承销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4-01 06:42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ABS市场新增发行项目462只,发行规模达3,975亿元,同比增长31%,较去年一季度的3,044亿元显著扩张 [1][5] - 市场累计存量规模约32,173亿元,其中企业ABS占比最高(19,919亿元),其次为ABN(6,295亿元)和信贷ABS(4,182亿元) [3] 细分市场发行情况 信贷ABS - 新增发行29单,总额228亿元,同比减少40% [7] - 不良贷款为基础资产主力(24单/112亿元),个人汽车贷款次之(2单/72亿元) [7] 企业ABS - 发行307单,规模2,637亿元,同比增长38% [9] - 融资租赁债权占比最高(61单/657亿元),一般小额贷款债权紧随其后(55单/497亿元) [9] ABN - 发行120单,规模1,010亿元,同比大增59% [11] - 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22单/185亿元)和一般小额贷款债权(17单/165亿元)为主要资产类型 [11] 承销机构排名 总承销规模 - 国泰君安以398.1亿元(88单)居首,中信证券(394.6亿元/94单)和平安证券(365.5亿元/52单)分列二三位 [15][16] - 中金公司(309.9亿元)、招商证券(242.1亿元)进入前五 [16] 细分市场承销 - **信贷ABS**:招商证券以38.4亿元(17单)领先,中信证券(31.9亿元/14单)次之 [20][21] - **企业ABS**:平安证券以351.0亿元(46单)夺冠,国泰君安(346.1亿元/68单)紧随其后 [23][24] - **ABN**:招商证券(102.3亿元/19单)和江苏银行(91.5亿元/35单)占据前二 [25][26] 基础资产承销 - **融资租赁类**:平安证券(158.3亿元)、国泰君安(98.6亿元)、中信证券(86.6亿元)前三 [28] - **一般小额贷款类**:国泰君安(77.6亿元)、首创证券(69.6亿元)、中信证券(68.2亿元)领先 [30] - **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类**:招商证券(97.5亿元)、中金公司(79.3亿元)、江苏银行(43.9亿元)居首 [32][33] 机构发行排名 信贷ABS - **发起机构**:吉致汽车金融(45.0亿元)、滨银汽车金融(27.3亿元)、工商银行(26.4亿元)前三 [35][36] - **发行机构**:建信信托(68.5亿元/7单)、上海国际信托(48.8亿元/2单)表现突出 [37][38] 企业ABS - **原始权益人**:中信信托(210.0亿元/20单)、声赫保理(139.6亿元/25单)领跑 [39][40][41] - **计划管理人**:国泰君安资管(383.1亿元/31单)、平安证券(321.9亿元)优势显著 [42][43] ABN - **发起机构**:国投泰康信托(156.6亿元/20单)、京东贸易(97.8亿元/10单)领先 [44][45][46] - **发行机构**:国投泰康信托(228.2亿元/26单)、华能贵诚信托(177.9亿元/17单)居前 [47][48][49] 公募REITs - **原始权益人**:深圳嘉丰产业园管理(32.9亿元)、福建华威农商集团(15.1亿元)表现亮眼 [50][51] - **计划管理人**:南方资本管理(32.9亿元)、汇添富资本管理(25.2亿元)位列前二 [52][53]
并购方案出炉!湘财股份、大智慧双双一字涨停,证券ETF龙头(560090)溢价频现,连续9日累计吸金超1.1亿元!2024年业绩陆续发布
新浪财经· 2025-03-31 11:42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3月31日证券ETF龙头(560090)下跌1.68% 盘中溢价0.18% 资金连续9日增仓超1.1亿元 [1] -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同日下跌1.69% 成分股中湘财股份一字涨停 华西证券微涨 华泰证券跌超4% 中国银河与信达证券跌超3% [3] 行业并购重组动态 - 湘财股份拟通过发行22.94亿股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 换股比例1:1.27 总股本将增至51.53亿股 配套募资不超80亿元 [3] - 西部证券指出证券行业并购重组案例增多 印证供给侧改革加速 预计成为券商板块交易主线 [3] 行业整体经营业绩 - 2024年150家证券公司营收4511.69亿元 净利润1672.57亿元 创近三年新高 [3] - 28家上市券商营收4275.07亿元同比增6.16% 净利润1255.56亿元同比增15.27% [4] - 头部券商中中信证券营收637.89亿元 国泰君安433.97亿元 华泰证券414.66亿元 五家头部券商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 [5] 业务收入结构变化 - 经纪业务多数正增长:中信证券107.13亿元(+4.79%) 广发证券66.50亿元(+14.45%) 南京证券5.11亿元(+24.84%) [5] - 投行业务普遍下滑:中信证券41.59亿元(-33.91%) 中金公司30.95亿元(-16.41%) 仅中国银河6.06亿元(+10.6%)等少数正增长 [5] - 自营投资业务分化显著:广发证券77.54亿元(+117.38%) 东方证券49.26亿元(+106.31%) 华林证券3.87亿元(+3417.24%) 部分券商出现负增长 [5] 行业发展趋势与估值 - 政策利好与自营收益正增推动业绩修复 市场交投回暖有望继续提振财富管理收入 [6][7] - 当前证券板块PB估值1.44倍 处于近五年中等分位 下行空间有限因经营环境优于2022-2024年低迷期 [7]
2025年1-3月IPO中介机构排名(A股)
梧桐树下V· 2025-03-31 11:12
2025年1-3月A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1-3月A股合计新上市公司27家,其中沪市主板4家、科创板5家、深市主板3家、创业板12家、北交所3家 [2] - 新上市公司数量同比下降10%(去年同期30家),募资净额144.23亿元,同比下降32.50%(去年同期213.67亿元) [2] 保荐机构业绩排名 - 17家保荐机构参与27家IPO项目,国泰海通(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计算)以4单排名第一,其中海通证券3单、国泰君安1单 [3] - 华泰联合与中信证券并列第二(各3单),东兴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各2单 [3][4] - 华安证券、广发证券等10家机构各完成1单 [4] 律师事务所业绩排名 - 16家律所参与IPO法律服务,上海锦天城以4单居首 [5] - 北京海润天睿与北京中伦并列第二(各3单),安徽天重、浙江天册各2单 [5][6] - 北京国枫、广东信达等9家律所各完成1单 [6] 会计师事务所业绩排名 - 13家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容诚以6单排名第一,中汇以4单位列第二 [7] - 立信与中审众环并列第三(各3单),安永华明、天健各2单 [7][8] - 毕马威华振、信永中和等7家机构各完成1单 [8]
中央汇金持有ETF总市值突破万亿元;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中国银河重回净利百亿俱乐部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31 08:54
证券行业业绩表现 - 150家证券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11.69亿元,净利润1672.57亿元 [1] - 22家上市券商中17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接近80% [1][7] -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和中国银河五家券商归母净利润均超百亿元,其中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和中国银河重新回归百亿净利润阵营 [1][7] - 广发证券和东方财富归母净利润均超过95亿元,接近百亿水平 [1][7] 中央汇金ETF持仓动态 -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21只ETF,总市值6616.97亿元 [2][8]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ETF数量由9只增至15只,总市值3821.84亿元 [2][8] - 两家公司合计持有ETF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 [2][8] 权益类基金发行态势 - 3月股票型基金成立73只,创近10年单月新高,指数型基金成为新发主力 [3][9] - 近90只权益类基金处于发行或待发行状态,反映基金管理人对A股后市乐观预期 [3][9] - 基金经理认为中国权益资产估值显著低于全球主要市场,多数行业处于低估状态 [3][9] - AI板块经历调整后估值趋于合理,高景气度有望贡献超额收益 [3][9] 基金行业转型动向 - 中小型基金公司出现管理规模增长但营收下降现象 [4][10] - 公募降费政策直接影响中邮基金主营业务收入 [4][10] - 基金公司通过差异化策略、多元资产投资和丰富产品线提升竞争力 [4][10]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 湘财股份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募集配套资金 [5][11] - 两家公司在停牌10个交易日后于3月31日复牌 [5][11]
珠海冠宇: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3-30 17:02
文章核心观点 招商证券对珠海冠宇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核查,认为其符合相关法规和制度规定,无变相改变用途、损害股东利益及违规使用资金情况 [1][1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资金到位时间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155,713,578股,每股发行价14.43元,募集资金净额210,392.60万元,2021年10月11日到位 [1] - 2022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30,890,430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净额3,057,386,562.10元,2022年10月28日到位 [1][2] 以前年度已使用金额、本年度使用金额及当前余额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182,391.96万元,应结余31,762.95万元,实际结余相同 [2] - 2022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233,260.36万元,应结余38,167.70万元,实际结余相同 [2] 募集资金存放和管理情况 募集资金的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开设银行募集资金专户,与银行、招商证券签署三方监管协议且切实履行 [3]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 多个募投项目对应专户资金使用完毕后办理注销,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不同银行账户有相应存储余额 [4][5][9] 本年度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募集资金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 2021年和2022年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分别详见对应附件 [9]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情况 - 2021年以39,045.17万元置换募投项目自筹资金,807.78万元置换发行费用自筹资金;2022年以22,683.22万元置换募投项目自筹资金,278.00万元置换发行费用自筹资金,均已置换完毕 [9] 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此情况 [9] 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相关产品情况 - 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审议通过使用不超过20亿和10亿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和2022年可转债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余额均为0 [10][11] 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此情况 [12] 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包括收购资产等)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此情况 [12] 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2年3月30日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节余8.19万元转至基本结算账户;2024年8月15日同意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12][13] 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 - 审议通过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募投项目资金并等额置换,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使用;同意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增加实施主体 [13][14] 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2年变更“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实施地点;2023年终止“重庆锂电池电芯封装生产线项目”,归还已投入资金;2024年将该项目未使用的26,000万元变更投向“钢壳锂电池生产扩建项目” [14][15] 2022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文档未提及具体变更情况 [16] 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对外转让或置换情况 - 无对外转让或置换前使用募集资金投资该项目、对外转让或置换的收益、置换进入资产运行的情况 [16] 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 公司按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披露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 [16] 会计师对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鉴证意见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公司董事会编制的2024年度专项报告符合规定,如实反映情况 [16] 保荐机构专项核查报告的结论性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珠海冠宇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法规和制度规定,无违规情况 [18]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3-28 03:2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各业务板块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有不同表现,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投资管理业务、投资及交易业务等均有相应经营举措和成果,未来各业务板块也有明确的发展展望 [7][19][27][36][43] 分组1:重要提示 - 投资者应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网站阅读年度报告全文以全面了解公司情况 [1] - 公司董监高保证年报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法律责任 [1] - 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2] - 毕马威相关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2] - 2024年度公司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每10股派3.77元(含税)分配利润,共计32.79亿元,若总股本变动拟维持总额调整每股金额,A股以人民币、H股以港币支付 [3] 分组2:公司基本情况 - 张欢欢自2025年2月21日起接替罗莉担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4] 分组3:总体经营情况 - 证券行业受宏观经济等多因素影响,周期性波动显著 [5] - 2024年我国经济平稳发展,金融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构建“1+N”政策体系,央行创新工具支撑市场 [5] - 2024年末全市场ETF规模3.78万亿元,同比增85.05%;A股分红2.39万亿元,同比增7.15%;并购金额突破两万亿元 [5] - 2024年上证指数等多数指数上涨,北证50指数下降,恒生指数和中债综合财富指数上涨 [6] - 2024年A股市场股基日均交易量1.22万亿元,同比增22.90%;香港市场股票日均交易量1318.25亿港元,同比增25.53% [6] - 2024年境内股权融资规模2484.52亿元,同比降72.76%;信用债券发行总规模20.38万亿元,同比增8.09%;香港市场IPO募资总额111.22亿美元,同比增89.47% [6] 分组4: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 - 市场环境:2024年A股先抑后扬,债市震荡走强,股基单边交易量295.84万亿元,同比增22.90%,融资融券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12.94%,融券规模104.38亿元,同比降85.42%,全市场公募基金规模32.83万亿元,同比增18.93%,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21万亿元,同比降8.89%,期货市场成交量77.29亿手,同比降9.08%,成交额619.26万亿元,同比增8.93% [8] - 经营举措:推进财富管理转型,构建优选产品体系,优化基金投顾业务,打造企业服务品牌,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投顾团队能力 [9] - 经营成果:2024年末正常交易客户数约1929.83万户,同比增8.68%,托管客户资产4.27万亿元,同比增14.78%,招商证券APP月均活跃用户数排名第5,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居首,基金投顾“e招投”签约客户数8.02万户,产品保有规模51.12亿元,同比增9.79%,非货币等基金保有规模排名前列,获跨境理财通试点资格并展业 [10] - 期货与境外业务:2024年末招商期货客户权益规模588.04亿元,排名第4,同比增16.50%;招证国际托管客户资产规模2156.10亿港元,机构交易业务拓展多国,美股及债券佣金收入大增 [12] - 资本中介业务:2024年末融资融券余额908.79亿元,维持担保比例288.41%,融券规模0.48亿元,股票质押式回购待购回余额184.89亿元,整体履约保障比例243.79%,自有资金出资余额145.94亿元,整体履约保障比例315.24%;招证国际孖展业务规模33.41亿港元,同比增31.28%,维持担保比例328.95% [13] - 机构客户综合服务:为专业金融机构投资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14] - 机构综合服务:深化业务转型,整合资源,优化营销服务体系,推进客户经理制,加强数字化建设,私募客户交易资产规模同比增6.19% [15] - 研究:覆盖境内外上市公司2706家,研究覆盖沪深300等指数成份股市值比例高,提升内外部服务水平,组织特色研究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 [17] - 托管外包:秉持业务方针,调整策略,推进金融科技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推出境外服务品牌,2024年末托管外包产品数量3.82万只,规模3.46万亿元,私募基金托管产品数量市场份额21.72%,连续十一年居首,公募基金产品托管规模居第3,新托管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居第2 [18] - 2025年展望:夯实经纪和资本中介业务,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加强投顾队伍建设,提升数智化服务水平,构建机构业务差异化优势,巩固托管外包业务优势 [19] 投资银行 - 市场环境:2024年A股股权融资市场放缓,发行数量和规模大幅下降,港股IPO融资规模同比大增;境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稳定增长;全球并购市场活跃,中国并购市场有交易数量和金额变化 [21][22] - 经营举措:深化现代投行转型,优化业务体系,加强北交所和香港市场布局,完善客群体系,开展“羚跃计划”,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评级上升至A类 [23] - 股权融资:2024年A股股权主承销金额排名第7,IPO承销金额排名第8,同比上升4名,完成10单港股IPO项目,承销金额1.20亿美元,排名中资券商第7,助力8家企业完成A股IPO和再融资,承销金额81.24亿元;年末A股IPO在审项目数量14家,排名第5,同比上升4名,北交所IPO在审项目数量排名第6,“羚跃计划”入库企业超60家实现业务转化 [24][25] - 债务融资:优化债券业务结构,严控风险,深耕央企和地方国企信用债,开拓金融债等业务,2024年境内主承销债券金额4265.23亿元,同比增30.91%,信用债、金融债承销金额排名第6、第7,ABS业务竞争力提升,承销金额同比增57.85%,排名第4,同比上升3名,完成4单公募REITs项目,总发行规模81.81亿元,担任财务顾问的首次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规模排名第3,助力发行多类债券项目 [25] - 财务顾问:2024年完成4单A股并购重组项目,交易金额112.85亿元,排名第6,参与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109.05亿元,排名第2;年末并购重组在审项目数量1家,排名第5 [26] - 2025年展望:推进转型升级,优化业务体系,巩固市场地位,强化投商行联动,完善客群体系,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执业和管理水平 [27] 投资管理 - 市场环境: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产品数量和规模增长,面临主动权益投资低迷等痛点,相关制度规范;股权投资新募集基金数量和金额下降,投资案例和金额下降,退出案例下降,境外被投企业IPO数量反超境内 [29] - 经营举措:招商资管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推进投研团队和管理机制建设,发行公募基金产品;招商致远资本构建基金LP服务体系,深化合作,新增基金管理规模,投资企业,加强投后管理和退出;博时基金践行改革创新,布局新业务,发展ETF业务;招商基金围绕战略重点提质增效,加强投研、产品、客户、风险和基础管理 [30][32][34] - 经营成果:2024年末招商资管资产管理总规模2673.92亿元,业务净收入7.28亿元,同比增2.82%;招商致远资本新增基金管理规模59.3亿元,投资金额7.67亿元,退出金额16.94亿元,私募基金月均管理规模排名第8;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7184亿元,较2023年末增9.78%,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排名第7,债券型公募基金规模排名第1;招商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5689亿元,较2023年末增1.19%,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排名第9,债券型公募基金规模排名第4 [30][31][33][35] - 2025年展望:招商资管打造稳健型券商资管机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完善私募产品线,推动公募基金规模增长;招商致远资本完善基金谱系,推动多元化转型,做大管理规模 [36] 投资及交易 - 市场环境:2024年国家出台逆周期调节政策,国内经济稳定,海外通胀回落,美联储降息,A股市场波动后上涨 [38] - 经营举措:权益方向性投资完善投研体系,拓展投资策略,实现较好收益;权益类衍生投资发展资本中介型和中性投资业务,应用AI技术,提供做市服务,拓展做市标的,规范场外衍生品业务;固定收益投资发挥投研优势,把握市场机会,开展做市和客需业务,加强投研系统数字化建设,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外汇业务自营及客需业务全面发展,参与相关结算服务;另类投资调整策略,聚焦重点行业,新增投资规模约1.5亿元,退出金额超9亿元 [39][40][41][42] - 2025年展望:提升应对能力,优化资产配置策略,稳住固定收益投资,发展资本中介型交易业务,构建衍生金融服务平台,加强权益方向性投资基本面研判;招证投资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发挥联动优势,严控风险,提高投后管理水平 [43][44] 分组5: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包含近3年和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44] 分组6: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等相关情况 [44] - 公司控股股东为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44.17%股份 [44]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间接合计持有公司44.17%股份 [45] 分组7:公司债券情况 - 截至报告出具日尚未到期的公司债券情况及相关条款说明 [46] -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46]
招商证券最新财报: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董监高薪酬下降30%
南方都市报· 2025-03-28 00:26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7日晚招商证券发布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各业务板块发展有差异,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营收占比最高,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下降,投资及交易业务增长成重要驱动力,董监高薪酬整体下滑 [3][2][5][6][7] 主要会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208.91亿元,同比增长5.40% [1][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6亿元,同比增长18.51% [1][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3.77亿元,同比增长18.84%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7.26亿元,同比增长101.97% [1] - 其他综合收益14.73亿元,同比增长684.30% [1] 业务板块营收占比 - 财富管理和机构、投资银行、投资管理、投资及交易及其他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8.98%、4.11%、4.42%、30.32%和12.17% [2] 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102.33亿元,同比增长2.22% [4] - 截至2024年末,正常交易客户数约1929.83万户,同比增长8.68%,托管客户资产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8% [4] - 2024年招商证券APP月均活跃用户数排名证券公司第5,APP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位居证券公司首位 [4] 投资银行业务 - 2024年收入85.76亿元,同比下降33.75%,源于A股股权融资市场发行节奏放缓 [5] - 2024年A股股权主承销金额排名行业第7,IPO承销金额排名行业第8,同比上升4名 [6] - 截至2024年末,A股IPO在审项目数量达14家,排名行业第5,同比上升4名 [6] - 完成10单港股IPO项目,承销金额达1.20亿美元,排名中资券商第7 [6] 投资管理业务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2.40亿元,同比下降0.30% [5][6] 投资及交易业务 - 2024年收入63.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14%,成营收增长重要驱动力 [5][6] - 截至报告期末,场内衍生品做市业务资格数量增至104个,位居证券行业第一 [6] 董监高薪酬 - 2024年整体薪酬总额为1746.81万元,较2023年的2518.60万元下降30.64% [7] - 薪酬超过200万的3人:董事长霍达247.28万元、总裁吴宗敏236.27万元、副总裁张浩川201.40万元 [7] - 薪酬超过100万的董监高有5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