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600837)
搜索文档
金麒麟最佳投顾评选周榜丨股票组中航证券投顾金鑫周收益19.5%居首位(全名单)
新浪证券· 2025-09-29 13:17
比赛概况 - 第二届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正式开赛 包含股票模拟交易、场内ETF模拟交易、公募基金模拟配置及社交服务评比等多维度竞赛项目 [1] - 赛事由新浪财经与银华基金共同主办 旨在寻找优秀投资顾问并赋能投顾IP建设及展业平台共建 [1] - 周榜统计周期为9月22日至9月28日 涵盖万名投顾参与评比 [1] 股票模拟组合周榜业绩 - 中航证券福建分公司投顾金鑫以周收益率19.50%位列榜首 [1][2] - 华金证券昆明前兴路证券营业部投顾张洪以周收益率13.52%排名第二 [1][2] - 国盛证券沈阳市府大路证券营业部投顾王坦以周收益率13.41%居第三 [1][2] - 第四至第十名收益率区间为9.50%至13.16% 包括招商证券、国金证券、江海证券等机构投顾 [2] 场内ETF模拟交易组周榜业绩 - 国泰海通证券江西鹰潭环城西路营业部投顾张叶峰以周收益率9.16%居首 [2][3] - 国金证券东城根投资顾问部投顾李婷以周收益率6.66%位列第二 [2][3] - 南京证券宁夏分公司投顾范春青以周收益率6.58%排名第三 [2][3] - 第四至第十名收益率区间为5.50%至6.24% 涉及中金财富、招商证券、西部证券等机构 [3][4] 公募基金模拟配置组周榜业绩 - 长城证券成都天晖中街证券营业部投顾马克诚以周收益率8.39%夺冠 [4][5] - 华泰证券广州云城东路证券营业部投顾江文杰以周收益率8.23%获亚军 [4][5] - 国泰海通证券江西鹰潭环城西路营业部投顾张叶峰以周收益率6.81%居季军 [4][5] - 第四至第十名收益率区间为2.69%至3.73% 包含中金财富、东莞证券、广发证券等机构投顾 [5]
行情催生“补血”需求 年内券商发债规模超万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07:34
券商发债规模 - 截至9月28日券商年内累计发债规模达11812.13亿元 同比增长83.27% 发债数量616只 较去年同期增加68.31% [2] - 7月发行规模1429.92亿元 8月飙升至2755亿元创年内月度发行量与规模双新高 9月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分别获批不超过300亿元和600亿元公司债 [2] - 7家头部券商发债规模突破500亿元 中国银河发行规模超千亿元位居榜首 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和中信证券均超500亿元 [2] 资金用途结构 - 发债资金呈现偿债+补流+专项投资多元格局 头部机构通过置换高息旧债优化债务结构降低成本 [3] - 补充营运资金直接投向两融和衍生品交易等核心业务领域 同时通过科创债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3] - 公司债占比过半 短融工具维持高位 次级债稳步增长 反映券商优化负债结构同时强化资本实力支撑业务发展 [3] 融资驱动因素 - A股行情走强推动资本补充需求 7-8月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和3800点关口 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 [4] - 两融余额9月24日单日大增超140亿元达2.4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自营与两融业务爆发式增长成为核心驱动力 [4] - 券商争相提额抢占两融市场份额 浙商证券将融资类业务规模从400亿元调增至500亿元 华林证券提升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至80亿元 [4] 融资成本优势 - 证券公司债平均利率1.89%低于去年同期2.42% 次级债平均利率2.25%低于去年同期2.64% 短融平均利率1.77%低于去年同期2.1% [5] - 债券融资提供更大规模资金支持且低利率环境下成本较股权融资减少 灵活期限结构可适配不同业务线需求 [5] - 债券融资避免股权稀释问题保障公司治理结构稳定 成为券商业务扩张期资金补充核心渠道 [5] 行业发展趋势 - 四季度券商发债规模预计维持高位 头部机构凭借资本与成本优势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 [6] - 资本规模直接决定券商业务资质、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行业进入资本驱动增长时代 [4] - 市场活跃度提升、重资本业务扩容及低利率环境共同推升券商融资需求 [1]
量化择时和拥挤度预警周报(20250928):市场下周或出现震荡-20250928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28 19:03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周报,以下是报告中涉及的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流动性冲击指标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当前市场流动性相对于历史水平的偏离程度,来评估市场流动性状况[2]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基于沪深300指数构建,计算当前流动性相对于过去一年平均水平的标准化偏差[2] **模型评价**:该指标越高表明市场流动性越好,高于历史平均水平[2] 2. PUT-CALL比率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上证50ETF期权成交量中认沽期权与认购期权的比率来反映市场情绪[2]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计算认沽期权成交量与认购期权成交量的比值[2] **模型评价**:比率下降表明投资者对短期走势的谨慎程度降低[2] 3. 换手率指标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使用五日平均换手率来度量市场交易活跃度[2]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分别计算上证综指和Wind全A的五日平均换手率,并与历史分位点进行比较[2] **模型评价**:换手率分位点较高时表明交易活跃度相对历史水平有所下降[2] 4. SAR指标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抛物线转向指标,用于识别市场趋势的转折点[10]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Wind全A指数于9月11日向上突破翻转指标,产生买入信号[10][12] **模型评价**:该指标继续维持正向信号,表明趋势向好[10] 5. 均线强弱指数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Wind二级行业指数计算市场整体技术面强弱程度[10]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基于均线系统构建综合得分,当前市场得分为150,处于2023年以来的53.3%分位点[10][16] **模型评价**:指数下降至近50%分位点,出现震荡趋势[10] 6. 情绪择时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涨跌停板相关因子构建的情绪择时指标[10]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包含趋势模型和加权模型两个子模型,当前情绪模型得分为1分(满分5分)[10][13] **模型评价**:情绪模型较上周有所降低,趋势模型信号为正向,加权模型信号为负向[10] 7. 情绪因子细分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个细分情绪因子综合刻画市场情绪强弱[14]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包含净涨停占比、跌停次日收益、涨停板占比、跌停板占比、高频打板收益等五个细分因子[14]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各因子信号分别为:净涨停占比0、跌停次日收益0、涨停板占比0、跌停板占比0、高频打板收益1[14] 8. 因子拥挤度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度量因子投资资金过度集中导致的收益稳定性下降现象[15]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使用估值价差、配对相关性、长期收益反转、因子波动率四个指标综合度量因子拥挤程度[15]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综合打分公式为四个分项指标的综合评估[15][18] 9. 行业拥挤度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评估各行业板块的资金拥挤程度[2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基于多维指标构建行业拥挤度评分体系[21] **模型评价**:拥挤度较高的行业可能存在回调风险[21] 模型的回测效果 流动性冲击指标 - 当前值:1.86[2] - 前一周值:1.33[2] PUT-CALL比率模型 - 当前值:0.91[2] - 前一周值:1.14[2] 换手率指标模型 - 上证综指五日平均换手率:1.27%,处于2005年以来75.73%分位点[2] - Wind全A五日平均换手率:1.91%,处于2005年以来81.47%分位点[2] 均线强弱指数模型 - 当前得分:150[10] - 历史分位点:53.3%(2023年以来)[10] 情绪择时模型 - 情绪模型得分:1分(满分5分)[10] - 趋势模型信号:正向[10] - 加权模型信号:负向[1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小市值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市值规模选股的有效因子[18]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作为常见选股因子之一,其拥挤度通过复合指标评估[18] 2. 低估值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估值水平选股的有效因子[18]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作为常见选股因子之一,其拥挤度通过复合指标评估[18] 3. 高盈利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盈利能力选股的有效因子[18]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作为常见选股因子之一,其拥挤度通过复合指标评估[18] 4. 高盈利增长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盈利增长能力选股的有效因子[18]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作为常见选股因子之一,其拥挤度通过复合指标评估[18] 5. 情绪细分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市场微观结构数据构建情绪监测因子[14]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包含净涨停占比、跌停次日收益、涨停板占比、跌停板占比、高频打板收益等五个细分因子[14] 因子的回测效果 因子拥挤度指标(2025年9月26日) 小市值因子 - 估值价差:1.08[18] - 配对相关性:0.06[18] - 市场波动:-0.42[18] - 收益反转:0.85[18] - 综合打分:0.40[18] 低估值因子 - 估值价差:-1.25[18] - 配对相关性:-0.03[18] - 市场波动:-0.09[18] - 收益反转:-1.32[18] - 综合打分:-0.67[18] 高盈利因子 - 估值价差:-0.17[18] - 配对相关性:0.14[18] - 市场波动:-0.84[18] - 收益反转:0.48[18] - 综合打分:-0.10[18] 高盈利增长因子 - 估值价差:1.91[18] - 配对相关性:0.46[18] - 市场波动:-0.94[18] - 收益反转:-0.82[18] - 综合打分:0.15[18] 行业拥挤度指标(2025年9月26日) 高拥挤度行业 - 有色金属:1.58[18][23] - 通信:1.40[18][23] - 综合:1.38[18][23] - 电力设备:1.19[18][23] - 电子:0.97[18][23] 拥挤度变化较大行业 - 电力设备:从-0.06上升至1.19,变化1.25[24] - 国防军工:从0.35下降至-0.77,变化-1.12[24] - 传媒:从-1.00上升至-0.66,变化0.34[24] - 电子:从0.65上升至0.97,变化0.32[24]
非银行业周报20250928:季度切换在即,积极布局回调后的非银板块-20250928
民生证券· 2025-09-28 18:59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季度切换在即,积极布局回调后的非银板块 [1] - 8月寿险保费受预定利率切换高增,车险保费维持稳健增长 [1] - 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不断健全,有望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 [3] - 落实政治局会议部署要求,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有望加速推动资金入市 [4] - 政策定调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叠加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有望持续提振市场情绪 [5][37] 市场回顾 - 本周宽基指数回升:上证综指+0.21%,深证成指+1.06%,沪深300指数+1.07%,创业板指数+1.96% [10] - 非银金融板块多数回落:非银金融(申万)-0.09%,证券Ⅱ(申万)-0.18%,保险Ⅱ(申万)+0.46%,多元金融(申万)-1.51% [10] - 主要个股表现:券商方面中国银河+1.68%,中信证券+1.45%,华泰证券+1.38%,国泰海通+0.75%;保险方面新华保险+2.67%,中国太保+0.89%,中国人寿+0.58%,中国平安+0.22% [10] 证券板块业务概况 - 经纪业务:本周沪深两市A股日均成交额2.29万亿元,环比上周-7.98%,同比+116.72% [17] - 投行业务:年内累计IPO承销规模698.99亿元,再融资承销规模9650.05亿元,分别达到2024年的112%和558% [17] - 信用业务:两融余额24443.17亿元,较上周+1.93%,同比+75.15%,占A股流通市值2.48%;股票质押总市值30009.43亿元,较上周-0.80%,同比+18.85% [17] 保险板块数据 - 1-8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47998亿元,同比+9.6%;8月单月保费收入5913亿元,同比+35.6% [1] - 1-8月人身险保费收入35797亿元,同比+11.4%;财产险保费收入12201亿元,同比+4.7% [1] - 8月单月人身险保费收入4644亿元,同比+49.7%;财产险保费收入1268亿元,同比+0.9% [1] 流动性概况 - 货币资金面:本周央行净投放8806亿元,资金利率总体下行 [28] - 利率变动:R001下行25bp至1.33%,R007下行1bp至1.55%,DR007下行3bp至1.53%;SHIBOR隔夜利率下行19bp至1.32% [28] - 债券收益率:1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于1.39%,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bp至1.88%,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bp至2.22% [28] 行业新闻与政策动态 - 国新办会议回顾"十四五"时期国内金融业发展成就,关注后续政策部署 [2] - "十四五"期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达31.6%,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3] - 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3] - 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3] - 近5年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3]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4] 投资建议与标的推荐 - 保险方面重点关注:阳光保险、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财险 [5][38] - 证券方面重点关注: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和广发证券等头部券商标的 [5][38] - 权益配置有望持续扩大,人身险预定利率调降有望降低险企负债成本 [5][37] - 市场交投活跃度保持高位,两融余额扩大,券商业绩修复趋势有望延续 [5][37]
上实集团联手国泰海通发起设立沪港战略产业基石投资基金
新浪财经· 2025-09-28 12:16
公司战略合作 - 上实集团与国泰海通共同发起沪港战略产业基石投资基金 [1] - 基金旨在为企业上市最后一公里提供融资支持 [1] - 基金是沪港携手深入服务上海战略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 业务布局优化 - 基石基金启动使上实资本基金矩阵布局进一步扩容 [1] - 公司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覆盖股权投资全阶段的机构 [1]
2025年券商“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结果揭晓 中信证券七项指标领跑
中国证券报· 2025-09-27 06:59
专项评价结果公布 - 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券商一对一通报2025年度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结果及加分分值 并公示核心定量指标排名 [2] - 评价结果将直接纳入券商2025年分类评价体系 [2] - 专项评价通过14项代表性指标综合考核券商服务质效 其中定量指标占90分 定性指标占10分 附加项5分 [7] 评价方法与范围 - 评价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3] - 中证协前期完成107家参评券商评价数据的填报与复核 [3] - 折算加分时去除基础分得分 满分100分折算为1分 [7] 头部券商表现 - 中信证券在七项定量评价中位居榜首 [2][3] - 行业头部机构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 [3] 科技金融业务排名 - 主承销科技创新债券金额前五:中信证券1281.91亿元 中信建投898.63亿元 国泰海通636.84亿元 中金公司587.97亿元 华泰证券342.20亿元 [3] - 主承销家数前五券商相同 行业集中度较高 [3] - 服务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前五:中信证券270.44亿元 中信建投209.30亿元 中金公司202.16亿元 国泰海通151.58亿元 华泰证券122.29亿元 [4] - 服务家数超20家的券商包括:中信证券 中信建投 国泰海通 开源证券 中泰证券 申万宏源 [5] - 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前五:中信证券320.74亿元 中信建投153.90亿元 中国银河115.00亿元 中金公司76.17亿元 申港证券17.05亿元 [5] - 服务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家数居首的为中信证券 [5] 绿色金融业务排名 - 主承销绿色债券和低碳转型债券金额前五:中信证券165.44亿元 中信建投122.92亿元 国泰海通111.40亿元 中金公司88.43亿元 招商证券54.10亿元 [5] 普惠金融业务排名 - 主承销民营企业债券金额前五:招商证券381.50亿元 广发证券318.86亿元 平安证券185.60亿元 中金公司130.07亿元 华泰证券125.73亿元 [5] 养老金融业务排名 - 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前五:广发证券1718.36万元 招商证券1391.35万元 国信证券1377.94万元 中国银河1274.09万元 兴业证券1142.22万元 [6] 评价体系结构 - 科技金融以50分权重成为核心考核方向 具体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10分) 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16分) 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12分) 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6分) 私募子公司基金投向(6分) [8] -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各占10分 [7] - 绿色金融指标包含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 [8] - 普惠金融指标包含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 中小微企业债券及民营企业债券承销 [8] - 养老金融指标包含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 [8] - 数字金融指标包含券商数字化能力成熟度与证券科技类奖项 [8] 行业影响 - 专项评价为行业提供清晰参考坐标 有望推动券商优化业务结构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8]
交易速度快90倍!国泰海通新一代分布式核心交易系统实战:每秒百万笔综合业务处理不宕机
凤凰网财经· 2025-09-26 20:57
文章核心观点 - 国泰海通与华为联合推出的新一代自主创新核心交易系统实现了交易速度的颠覆性提升,较传统系统提升90倍,将时延从毫秒级降至微秒级[1][8] - 该系统成功应对了高并发交易场景的压力测试,在极端行情下展现出卓越的韧性和稳定性,为2000万客户提供了极速交易体验[1][12] - 此次合作打造了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实践,推动了证券行业向高效、安全、普惠的方向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革新经验[13][14][15] 技术性能突破 - 交易速度提升高达90倍,从毫秒级跃入微秒级,一笔交易从收到委托到返回确认仅需200+微秒[8] - 方案实现端到端时延优于业界25%,故障收敛时间提升30%以上,系统吞吐能力提升8倍[11] - 单日委托处理容量提升5倍,可稳定支持百万笔/秒交易并发和千万级消息处理[11] 系统架构创新 - 采用分布式核心交易系统替代传统集中式架构,解决了高频、高并发现代交易场景的挑战[2][5][7] - 以华为自研ICT基础设施为核心底座,包括CloudEngine系列交换机、鲲鹏服务器、高性能存储,并与华锐分布式平台全链路调优[10] - 实现交易、账户、清算等核心业务模块的技术分离,采用内存交易和数据库旁路等技术[12][14] 实际应用成效 - 2022年8月22日系统上线当天处理委托超3200万笔,成交额近500亿元,服务客户超1500万人[12] - 2024年完成全量近2000万客户切换,在日均开户激增22倍、交易量增长近3倍的极端行情压力下运行平稳[12] - 委托上行时延小于200+微秒,交易时延降低98%,为公司在信用、国际化等业务领域赢得竞争优势[12] 行业标杆意义 - 创下多个行业"首家"纪录:核心业务模块技术分离、低延时技术应用于超大规模系统、首创异构备份机制等[14] - 被鉴定为综合技术国内领先,在低延时、高可用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5] - 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推动中国券商参与全球金融竞争[15]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秉持"ALL in AI"战略,持续投入下一代智能体的研发与应用[17] - 致力于构建更安全、更智能、更融合的金融智能新生态[17] - 推动证券交易实现从"自动化"到"智能化"乃至"智慧化"的跨越[17]
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基金更名事宜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6 07:44
公司更名及业务调整 - 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完成工商登记变更 法定名称由"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 - 公司旗下60只基金同步更名 包括56只非公募REITs基金和4只公募REITs基金 所有基金代码保持不变 [1] - 基金更名自2025年9月29日起正式生效 涉及基金合同、托管协议等法律文件的全面更新 [2] 基金产品具体安排 - 非公募REITs基金中包含一只已获批待发行产品"国泰君安稳健泰裕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1] - 4只公募REITs基金更名不涉及场内简称及交易代码的变更 [1] - 更新后的法律文件在公司官网(www.gthtzg.com)及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同步发布 [2] 运营影响说明 - 本次变更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无实质性不利影响 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1] - 原有已签署的全部法律文件继续有效履行 不影响既存法律关系 [1] - 法律文件更新工作于2025年9月29日完成 原基金合同等文件同日失效 [2]
国泰海通证券资管旗下60只基金9月29日起更名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23:25
公司品牌变更 - 国泰海通资管旗下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自2025年9月29日起变更名称 将原"国泰君安"前缀统一调整为"国泰海通" [1] - 此次更名共涉及60只基金 包含56只非公募REITs基金和4只公募REITs基金 各基金的基金代码保持不变 [1] - 公司已于2025年7月25日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法定名称由"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
国泰海通 · 晨报0926|债市、白酒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25 20:07
墨西哥债券市场 - 墨西哥政府债券总额在2025年达14.5万亿比索 其中固定利率债和通胀挂钩债占比提升 反映政府长期低利率融资和对冲通胀的战略安排[2] - 债券市场是拉美最成熟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固定收益市场之一 央行独立实施货币政策 外汇储备丰沛 汇率自由浮动且外汇管制极少 基础设施完善 结算系统高度电子化[3] - 政府债券品种丰富 包括CETES(零息贴现短期国库券)、BONDES(浮动利率债券)和UDIBONOS(通胀挂钩债券)等 2025年9月总量突破14.5万亿比索 本国居民机构占主导 外资持有1.76万亿比索[4] - 投资基金快速扩张 持有政府债券余额超2.5万亿比索 在多品种分散配置上表现突出[4] - 面临汇率、利率、信用和流动性等多重风险 比索汇率波动较大 需依赖衍生品对冲 利率风险通过久期管理应对 主权信用历史稳健但部分企业存在高收益债信用风险[5] - 投资策略以久期管理为核心 通过调整债券组合久期对冲利率周期和通胀预期变化 结合信用利差和宏观经济数据优化品种选择 经济形势改善时信用利差收窄 可增加企业债和中长期国债比例[5] - 需分散币种风险 适当配置硬通货计价债券缓冲比索波动 组合构建强调收益与风险平衡 融合利率风险管理、汇率对冲与信用风险评估[5] 白酒即时零售渠道 - 即时零售成为酒类渠道亮点 零售渠道正经历变革并呈现结构性增长 白酒仍在磨底 全国化名酒及区域头部酒企韧性较强 具备领先渠道开拓能力和资金实力[8] - 啤酒作为酒类第二大品类客群广泛 在即时零售中参与度较高[8] - 即时零售极大缩短履约时间并丰富消费者选择 2025年外卖大战边际催化 行业有望维持双位数增长 酒类即时零售最早发源于1919、酒小二等垂类平台 2015年前后加速 形成垂类、平台型、仓店一体型和前置仓型4类渠道模式[8] - 酒类即时零售兴起原因包括消费习惯改变追求便捷 契合性价比需求压缩流通环节节省成本 以及供给侧驱动渠道方和品牌方合作推新宣发[8] - 即时零售对白酒行业利弊兼具 利在于高效履约创造增量并触达年轻群体 弊在于难以提供社交鉴真服务及情绪价值 可能冲击品牌形象和价格体系[9] - 白酒行业深度调整 较弱价格和动销及较高库存冲击线下传统渠道 线上渠道仍较为景气 拥抱即时零售是一种应变方式[9] - 据美团闪购测算2027年我国酒类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达1000亿元 复合增速接近中双位数 白酒、啤酒等核心品类有望受益[9] 其他行业动态 - 石油行业原油供需展望宽松 呈现弱现实[12] - 传媒行业9月国产游戏版号下发 优质产品表现突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