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平安(601318)
icon
搜索文档
险资举牌与交投回暖共振下的港股非银布局机会
量化藏经阁· 2025-08-27 08:08
非银金融行业景气度提升 - 保险资金举牌活动显著增加,2024年举牌个股数量创2016年以来新高,截至2025年8月20日,14家保险机构累计举牌26次,覆盖21只个股,其中17只为港股,中国平安人寿对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持股均超过5% [1][2][3] - 保险行业总资产和保费收入增长强劲,截至2025年6月保险公司总资产达39.22万亿元,环比增长2.08%,2010年至2024年保费累计收入从1.45万亿元增至5.7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达11.15% [1][5]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万得全A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额达1.50万亿元,创近十年新高,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目前约2.15万亿元,融资余额2.13万亿元,融券余量146亿元,均为近十年高位 [1][7] - 券商中报业绩改善明显,31家上市券商披露业绩预告,包括2家扭亏为盈和29家预增企业,预告净利润平均19.62亿元,同比增长中位数90% [1][14]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特征 - 指数编制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限制单样本权重不超过15%,前五大样本权重合计不超过60%,覆盖不超过50家港股非银金融主题公司 [1][15][17] - 行业分布高度集中,保险、证券和多元金融权重分别为64.45%、15.23%和14.44%,多元金融权重主要由香港交易所贡献 [1][20] - 成分股市值风格偏大,平均市值1718.74亿元,介于沪深300和中证800之间,36只成分股中有16只市值超1000亿元,超5000亿元成分股权重合计51.49% [22] -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快速修复,2025年8月20日市盈率10.61,市净率1.24,处于发布以来较低位置 [26] - 成分股盈利能力较强,12只个股净利润TTM超100亿元,权重合计81.73%,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合计78.19%,前三大成分股(中国平安、友邦保险、香港交易所)权重达41.94% [28][32] - A/H溢价率高凸显港股性价比,19只A/H两地上市成分股A/H溢价率均值59.50%,中位数53.33%,最高达210.09% [33][35] - 历史表现优异,自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8.52%,年化夏普比0.41,优于主要宽基指数,在深跌反弹行情中表现强势,2024年9月11日至2025年8月20日累计上涨106.59% [37][40] 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产品 - 产品为市场唯一跟踪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的ETF,代码513750,截至2025年8月20日规模达182.54亿元,较2025年中报规模45.62亿元扩大约四倍 [1][44][45] - 基金经理罗国庆具有15年以上证券从业经验,在管ETF规模合计818.87亿元,曹世宇具有10年证券从业经验,在管ETF规模合计242.21亿元 [47][48][49] - 基金管理人广发基金成立于2003年8月5日,截至2024年底管理资产规模超1.88万亿元,截至2025年8月20日ETF数量达64只,总规模2273.01亿元 [1][51]
人工智能,迎重磅利好;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续创新高……盘前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08-27 07:59
人工智能政策与目标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设定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目标 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2] - 2030年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智能终端及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2] -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支撑 [2] 能源与基础设施发展 - 新一轮成品油价格下调 汽柴油分别下调180元/吨和175元/吨 92号汽油每升降0.14元 95号汽油每升降0.15元 0号柴油每升降0.15元 [3] - "十四五"期间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车配备2个充电桩 [3]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 构建全球最大最快可再生能源体系 [3] 对外投资与贸易 - 中国对外投资流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前三 境外设立企业超5万家覆盖190个国家和地区 [4] - 截至2024年底对外投资存量超3万亿美元 连续8年全球前三 占全球比重7.2% [4] - 商务部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服贸会筹备进展 [5] 金融与监管动态 - 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5.08万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5] - 住建部与央行印发《房地产从业机构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 要求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 [5] - 北京市发布5G+工业互联网发展方案 目标2027年建设5G行业专网不少于50个 打造5G工厂不少于20家 [5] 公司业绩表现 - 寒武纪上半年净利润10.38亿元实现同比扭亏 [7] - 中国平安上半年归母营运利润增长3.7% 中期分红每股0.95元 [7] - 农夫山泉上半年净利润76.22亿元同比增长22.1% [7] - 北方稀土上半年营收增45.24% 净利润同比增1951.52% [7] - 胜宏科技上半年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 [7] - 光线传媒上半年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增长371.55% [7] 企业投资与业务动态 - 世运电路拟投资15亿元建设新一代PCB智造基地项目 [7] - 宏润建设拟1.5亿-3亿元回购股份 [7] - 森特股份澄清不涉及数据中心业务 [7] - 剑桥科技声明不生产CPO技术芯片 LPO业务收入占比极小 [7] - 东杰智能实际控制人拟变更 [7] - 浪潮信息上半年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34.87% [7] 国际关系与贸易 - 外交部回应特朗普访华传闻 强调中方坚持相互尊重原则处理中美关系 [2] - 澳大利亚邮政暂停寄往美国的大部分包裹服务 仅允许信件文件及低于100美元礼品包裹 [6] 行业研究观点 - 招商证券认为流动性改善支持港股补涨 建议关注创新药与互联网机会 [9] - 国泰海通看好造纸产业链价格回升 龙头纸厂受益于原料自给率及规模优势 [10]
第九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发布;银行积极筹备消费贷“国补”业务 | 金融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7:34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操作 - 央行开展4058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利率维持1.40% [1] - 逆回购操作显示央行维持现行货币政策不变 旨在提供充足市场流动性 [1] 保险行业业绩表现 - 中国平安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 同比增长3.7% [2]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223.35亿元 同比增长39.8% [2] - 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5元 同比增长2.2% [2]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大幅提升反映渠道创新和市场定位成功 [2] 养老金理财产品发展 - 第九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新增中邮理财2只产品 [3] - 产品设置18个月和2年最短持有期 风险等级均为二级(中低) [3] - 投资性质为固定收益类 主要投向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 [3] - 配置少量权益类及衍生品资产 [3] 消费贷款市场动态 - 银行积极筹备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相关业务 [4] - 多家银行已上线咨询功能并解读消费贷产品 [4] - 政策可能刺激短期消费需求并促进经济活力 [4] 美国央行人事变动 - 特朗普宣布即刻撤销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职务 [5]
深企45年“生命活力”启示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7:11
深圳企业创新发展历程 -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年间,企业创新从"三来一补"向"硬核科技"变迁,诞生华为、比亚迪、腾讯、大疆等企业 [1] - 1987年深圳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催生华为、中兴等民营科技企业 [2] - 1990年代深圳经济从加工贸易转向模仿性创新时代,形成华强北电子市场,立讯精密、研祥等企业开始成长 [2] -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深圳企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转型,2010年华为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腾讯、比亚迪、立讯精密随后上榜 [2] 民营企业经济贡献 - 民营经济贡献深圳全市约50%以上税收、近60%增加值、90%以上就业 [1] - 民营企业贡献"6个90%"创新指标:90%以上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人员/资金在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和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5] - 截至2024年6月底,深圳A股上市公司425家,市值10.39万亿元,分别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第二 [1] 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表现 - 新消费领域:奈雪的茶2021年港股上市成"新茶饮第一股",喜茶投后估值600亿元,东鹏饮料市值突破1500亿元拟赴港二次上市 [3] - 硬科技领域:云天励飞成"深圳人工智能第一股",优必选成"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成港股"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影石创新成"智能影像第一股" [3] - 近两年英集芯、曼恩斯特、必易微、中科飞测、速腾聚创等新兴产业企业集中上市 [4] 独角兽企业融资与成长 - 2024年深圳拥有37家民营独角兽企业,位列全国第三 [6] - 逐际动力半年内完成5亿元融资后获京东战略领投,元象科技融资超2亿美元,云豹智能完成C轮融资,元戎启行完成6轮融资,思谋科技完成超10亿元新一轮融资 [4] - 2016-2024年深圳累计出现78家独角兽企业:2019年前多为智慧物流/智能硬件企业,2020年出现喜茶/奈雪的茶/KK集团等新消费企业,2022年后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等硬科技赛道增多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2.3% [8] -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长12.7%,机器人产业集群增长15.9%,低空与空天产业集群增长26.4% [8]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9.2%,占全国22.3%,汽车产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 [8] - 深圳培育"20+8"新兴产业集群,2022年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 [7] 企业成长效率与政策支持 - 深圳民营企业从设立到科创板上市平均需13.35年,比全国快1.05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需13.25年,比全国快1.71年;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需7.65年,独角兽企业需6.83年,均快于全国 [7] - 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研发投入强度达6.46%,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9] - 深圳引导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规模以年均15%增长 [9]
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2025年中期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7 06:11
核心观点 - 公司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服务差异化,2025年上半年整体经营稳健,个人客户数近2.47亿,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39.8% [1][10][12] - 公司总资产达13.5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年初增长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下降8.8%,但扣非后净利润降幅收窄至0.9% [2] - 中期股息每股0.95元,同比增长2.2%,现金分红水平稳定增长 [1][10] 财务表现 - 总资产13,509.56亿元,较年初增长4.3%,总负债12,166.46亿元,增长4.4%,股东权益1,343.10亿元,增长2.9% [2] - 营业收入5,000.76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下降8.8%,扣非后净利润735.71亿元,同比下降0.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81.85亿元,同比增长10.9%,基本每股收益3.87元,同比下降8.1%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非年化)7.2%,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表现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同比大增39.8%,新业务价值率30.5%,上升9.0个百分点,内含价值9,034.19亿元,增长8.2% [13][23]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17.0%,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21.6%,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同比增长168.6% [13][22] - 财产保险原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优于市场平均水平 [13][25] - 银行业务净利润248.70亿元,不良贷款率1.05%,拨备覆盖率238.48%,风险抵补能力良好 [13][30] 客户与生态 - 个人客户数近2.47亿,较2024年6月末增长4.6%,客均合同2.94个,增长0.3%,客均营运利润247.32元,增长0.6% [12][20] - 医疗养老生态圈覆盖近63%的个人客户,其客均合同数3.37个、客均AUM 6.14万元,分别为未覆盖客户的1.5倍、4.1倍 [14][21] - 健康险保费收入近870亿元,其中医疗险保费超410亿元,增长3.3%,医疗养老付费企业客户超8万家 [14] 科技与创新 - AI大模型调用次数8.18亿次,应用场景超650个,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覆盖80%客服总量 [15][16] - 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占比94%,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AI辅助销售661.57亿元 [16] - 平安好医生AI医生覆盖疾病超1万种,诊疗准确率93%,"平安家医"会员超3,500万人,年人均使用频次13.8次 [11][15] 投资与社会责任 -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6.2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7][29] - 累计投入10.80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绿色投资规模1,444.82亿元,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 [17] - MSCI ESG评级提升至AA级,位列亚太区"综合保险及经纪"第一 [17] 股东与资本 - 前十名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36.56%,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29%,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58% [3][4][5] - 股权结构分散,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卜蜂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股约5.30% [6] - 发行2024年可转换债券35亿美元(转换价每股41.19港元)和2025年可转换债券117.65亿港元(转换价每股55.02港元) [6][7]
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3:10
核心观点 - 公司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服务差异化和效率提升,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达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39.8% [2][3][5] - 综合金融模式驱动客户价值增长,个人客户数近2.47亿(较年初增长1.8%),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占比26.6%,留存率达97.8% [3][5][8] - 医疗养老生态圈赋能主业,享有相关服务权益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健康险保费收入近870亿元,合作医院近3.7万家 [3][5][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5,000.76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9,439.52亿元(较年初增长1.7%) [6] -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 [5][7] - 财产保险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车险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3][5] - 银行业务净利润248.70亿元,不良贷款率1.0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3][7] 客户经营 - 个人客户数达2.47亿,2025年上半年新增客户1,571万(同比增长12.9%),客均合同数2.94个 [5][8] - 5年及以上客户占比73.8%(较年初提升1.6个百分点),留存率94.6% [3][5] - 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覆盖63%个人客户,其客均合同数3.37个、客均AUM6.14万元,分别为未覆盖客户的1.5倍和4.1倍 [8][9] 医疗养老战略 - 支付方:医疗养老付费企业客户超8万家,平安好医生付费用户超2,300万,服务企业员工超3,100万 [3][5][9] - 供应方:合作医院近3.7万家,健康管理机构近10.6万家,药店24.0万家,覆盖全球35个国家 [3][5][9]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85个城市,近21万客户获得服务资格(较年初增加近5万人) [3][5] 科技赋能 - AI坐席服务量8.82亿次(覆盖80%客服总量),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占比94%,AI医生精准诊断覆盖疾病超1万种 [5][6] - 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大模型调用次数8.18亿,应用场景超650个 [5][6] - 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覆盖2.47亿客户,积累3.2万亿文本语料 [6] 行业机遇与定位 - 中国中产阶级2030年预计占全球三分之一,健康服务业规模2030年达16万亿元,银发经济2035年规模预计30万亿元(占GDP10%) [2][3] - 公司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47位,连续九年蝉联全球保险品牌价值第一 [3][5] - 支持实体经济累计投入10.80万亿元,绿色投资规模1,444.82亿元,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 [3][6]
中国平安上半年营收逾5000亿元增长1%
证券时报· 2025-08-27 01:3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001亿元 同比增长1%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 同比下降8.8% [2] - 中期现金分红提升至每股0.95元 同比增加2.2% [2]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达223.35亿元 同比增长39.8% [2]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 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 [2]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168.6% [2] - 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服务等渠道贡献新业务价值33.9% [2] - 13个月保单继续率达96.9%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 财产保险业务 - 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 同比增长7.1% [2] - 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 同比增长2.3% [2] - 整体综合成本率95.2% 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2] 投资业绩 -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 - 近10年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0% 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 [2] 战略方向 - 坚持落实"聚焦主业、增收节支、改革创新、防范风险"经营方针 [3] - 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战略 推动科技驱动 [3] - 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和三省服务工程 [3]
中国平安上半年 营收逾5000亿元增长1%
证券时报· 2025-08-27 01:3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001亿元 同比增长1%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80.47亿元 同比下降8.8% [1] - 中期现金分红提升至每股0.95元 同比增长2.2% [1]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 同比增长39.8% [1]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 [1]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168.6% [1] - 银保渠道等非传统渠道贡献新业务价值33.9% [1] - 13个月保单继续率96.9%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1] 财产保险业务 - 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 同比增长7.1% [1] - 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 同比增长2.3% [1] - 整体综合成本率95.2% 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1] 投资业绩 -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1] - 近10年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0% [1] - 近10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 [1] 战略方向 - 坚持"聚焦主业、增收节支、改革创新、防范风险"经营方针 [2] - 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战略 [2] - 推进科技驱动战略和全面数字化转型 [2] - 实施三省服务工程 [2]
中国平安(601318.SH)发布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680.47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0:59
财务业绩 - 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000.76亿元,同比增长1.0%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 [1]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5元 [1]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 [1] - 13个月保单继续率96.9%,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1] - 25个月保单继续率95.0%,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 [1]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 [1] - 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 [1]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同比增长168.6% [1] - 银保等渠道贡献新业务价值占比33.9% [1] - 超1300万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1] 财产保险业务 - 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2] - 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同比增长2.3% [2] - 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2] - 车险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2] 银行业务 - 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248.70亿元 [2] - 不良贷款率1.05% [2] - 拨备覆盖率238.48% [2]
中国平安发布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680.47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27 00:55
核心财务表现 - 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000.76亿元,同比增长1.0%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 [1]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5元 [1]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8% [1] - 13个月保单继续率96.9%,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1] - 25个月保单继续率95.0%,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 [1]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 [1] - 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 [1]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同比增长168.6% [1] - 银保等渠道贡献寿险新业务价值33.9% [1] - 超1300万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1] 财产保险业务 - 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2] - 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同比增长2.3% [2] - 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2] - 车险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2] 银行业务表现 - 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248.70亿元 [2] - 不良贷款率1.05% [2] - 拨备覆盖率238.4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