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讯精密(002475)
icon
搜索文档
立讯精密(002475) - 关于“立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的公告
2025-07-07 20:17
转股价格 - 调整前“立讯转债”转股价格为56.45元/股[3] - 调整后“立讯转债”转股价格为56.25元/股[3] - 转股价格调整起始日期为2025年7月14日[3] 权益分派 - 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以7,252,015,767股为基数[6] -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998725元现金[6] 计算方式 - 转股价格调整计算方式为P1=P0 - D,即56.45 - 0.1998725 = 56.25元/股[6]
立讯精密(002475)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7-07 20:15
利润分配 - 以7,252,015,767股为基数,每10股派1.998725元,共派1,449,478,521.39元[4] - 深股通等投资者每10股派1.798852元,个人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6] 时间安排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11日,除权除息日为7月14日[6] - A股股东现金红利7月14日划入资金账户[8] 价格调整 - 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7月14日起由56.45元/股调为56.25元/股[9] - 2019、2021、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原行权价格将调整[9] 咨询信息 - 咨询机构为公司证券部,地址在广东东莞清溪镇北环路313号[10] - 联系人陈蔚航,电话0769-87892475,传真0769-87732475[11]
在越南建厂,立讯精密找到一条新生命线
36氪· 2025-07-07 17:21
美越贸易协定影响 - 美越新贸易协定将越南直接生产商品关税从46%降至20%,转出口商品关税定为40%,缓解在越中企压力[1] - 立讯精密等果链企业因越南高关税导致股价下挫(2025年4月立讯股价跌幅达25 14%),协定后股价回升(7月3日单日涨幅5 45%)[1][2] - 公司外销占比超87%(2024年外销金额2354 67亿元),东南亚布局覆盖越南、泰国、印尼等国家[1]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营收2687 95亿元(同比+15 91%),消费性电子占比83 37%(2240 94亿元),汽车互联业务增速最快(+48 69%)[2]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70 74%(1901 39亿元),市场推测为苹果公司[16][17] - 内销增速显著(+32 52%),但外销仍占主导(87 6%)[2] AI眼镜战略布局 - 推出首款PVG光波导AR眼镜"云雀",光效提升200%,重量仅45克[11] - 深度参与Google Project Aura供应链,无锡工厂实现全球首条全自动化光学产线[12] - 子公司立讯精密科技(南京)拥有187项技术专利,2021年起布局AR/VR技术[9][10] - 独家代工苹果Vision Pro,并列为星纪魅族AR眼镜生产商[13][14] 行业竞争与市场前景 - 预计2035年全球AI+AR眼镜销量达14亿台,替代智能手机潜力巨大[15] - 果链三巨头竞争:歌尔股份主攻声学模组,蓝思科技专注外观结构件,立讯侧重整机集成[19][20] - 公司通过赴港上市强化全球化融资能力,为新业务铺路[3][7] 技术优势与挑战 - 偏振体全息光波导技术降低漏光80%,集成实时翻译等AI功能[11] - 市场早期阶段技术门槛高,需应对应用场景差异和商业模式创新[18][20]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7日(周一)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今日收盘行情一览:银行股多数飘红,酿酒、保险、半导体板块走势分化
快讯· 2025-07-07 15:06
银行股表现 - 银行股多数上涨 具体成分股未列出涨幅数据 [1] 保险行业 - 中国太保上涨0.09元(+1.60%) 市值3860.75亿元 成交额8.81亿元 [3] - 中国平安上涨0.09元(+1.01%) 市值10276.04亿元 成交额18.14亿元 [3] - 中国人保上涨0.06元(+1.37%) 市值3629.75亿元 成交额5.90亿元 [3] 酿酒行业 - 贵州茅台下跌11.52元(-0.81%) 市值17721.18亿元 成交额33.71亿元 [3] - XD山西汾酒上涨0.39元(+0.23%) 市值2104.32亿元 成交额10.30亿元 [3] - 五粮液下跌0.48元(-0.40%) 市值4654.44亿元 成交额7.66亿元 [3]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下跌2.47元(-0.74%) 市值2400.63亿元 成交额12.51亿元 [3] - 寒武纪-U下跌6.09元(-1.11%) 市值2264.86亿元 成交额18.10亿元 [3] - 海光信息上涨0.47元(+0.35%) 市值3161.80亿元 成交额9.82亿元 [3] 汽车整车行业 - 比亚迪下跌2.41元(-0.73%) 市值18054.92亿元 成交额29.01亿元 [3] - 长城汽车上涨0.16元(+0.73%) 市值1882.11亿元 成交额3.22亿元 [3] 铁路公路行业 - 京沪高铁持平0.00元(0.00%) 市值2788.76亿元 成交额2.93亿元 [3] 石油行业 - 中国石化下跌0.03元(-0.53%) 市值6850.36亿元 成交额5.02亿元 [3] - 中国石油下跌0.07元(-0.81%) 市值15611.69亿元 成交额7.45亿元 [3] 航运港口行业 - 中远海控下跌0.07元(-0.45%) 市值2386.97亿元 成交额6.27亿元 [3] 煤炭行业 - 陕西煤业下跌4.91元(-1.85%) 市值7490.43亿元 成交额17.47亿元 [3] - XD中国神华下跌0.24元(-1.24%) 市值11894.78亿元 成交额45.69亿元 [3] 电池行业 - 宁德时代下跌1.09元(-2.81%) 市值1854.65亿元 成交额7.97亿元 [3] 电力行业 - 长江电力上涨0.10元(+0.33%) 市值7404.08亿元 成交额15.35亿元 [4] - 中国核电下跌0.05元(-0.22%) 市值3595.42亿元 成交额56.93亿元 [4] 互联网服务行业 - 东方财富上涨0.07元(+0.74%) 市值1949.85亿元 成交额8.17亿元 [4] 食品饮料行业 - 海天味业下跌0.26元(-0.67%) 市值4118.63亿元 成交额3.36亿元 [4] 证券行业 - 中信证券上涨0.13元(+0.47%) 市值3399.01亿元 成交额15.89亿元 [4] - 国泰君安下跌0.06元(-0.31%) 市值2254.10亿元 成交额7.68亿元 [4] 化学制药行业 - 恒瑞医药上涨0.17元(+0.71%) 市值2519.86亿元 成交额15.16亿元 [4] 消费电子行业 - 工业富联下跌0.54元(-1.53%) 市值3494.49亿元 成交额39.35亿元 [4] - 立讯精密下跌0.61元(-1.15%) 市值4762.30亿元 成交额30.57亿元 [4] 家电行业 - 格力电器下跌0.25元(-0.53%) 市值2604.09亿元 成交额8.83亿元 [4] - 海尔智家下跌0.24元(-0.93%) 市值2402.96亿元 成交额5.84亿元 [4] 农牧饲渔行业 - 牧原股份下跌0.29元(-0.66%) 市值2373.03亿元 成交额8.80亿元 [4] 物流行业 - 顺丰控股上涨0.21元(+0.39%) 市值2623.84亿元 成交额10.14亿元 [4] 化学制品行业 - 万华化学下跌7.39元(-3.30%) 市值2417.94亿元 成交额20.20亿元 [4] 医疗器械行业 - 迈瑞医疗下跌0.15元(-0.31%) 市值1704.88亿元 成交额4.19亿元 [4] 通信服务行业 - 中国联通上涨0.01元(+0.19%) 市值1672.65亿元 成交额6.32亿元 [4] 有色金属行业 - 紫金矿业下跌0.25元(-1.25%) 市值5262.36亿元 成交额16.58亿元 [4] 工程建设行业 - 中国建筑上涨0.04元(+0.68%) 市值2462.70亿元 成交额7.03亿元 [4]
主力资金监控:中际旭创净卖出超6亿
快讯· 2025-07-07 10:58
主力资金流向 - 早盘主力资金净流入房地产板块10.62亿元,净流入率10.03% [2] - 美容护理板块净流入5.56亿元,净流入率17.68% [2] - 多元金融板块净流入5.26亿元,净流入率6.30% [2] - 电子板块净流出30.35亿元,净流出率3.64% [3] - 通信板块净流出23.07亿元,净流出率7.03% [3] - 机械设备板块净流出16.30亿元,净流出率3.97% [3] 个股资金流入 - 青岛金王主力资金净买入5.77亿元,净流入率39.75% [4] - 海联金汇净流入3.22亿元,净流入率13.72% [4] - 王子新材净流入3.21亿元,净流入率33.77% [4] - 赛力斯净流入2.47亿元,净流入率15.76% [4] - 中油资本净流入2.24亿元,净流入率11.73% [4] 个股资金流出 - 中际旭创主力资金净卖出6.56亿元,净流出率13.05% [5] - 新易盛净流出3.72亿元,净流出率10.15% [5] - 华银电力净流出3.58亿元,净流出率22.81% [5] - 立讯精密净流出3.05亿元,净流出率16.66% [5] - 宁德时代净流出2.65亿元,净流出率9.93% [5]
2025年中国电连接器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09:38
行业概述 - 电连接器是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光信号传输与交换的电子部件,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工业控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 [2] - 电连接器可分为电连接器、微波射频连接器、光连接器和流体连接器,其中电连接器主要用于电信号连接,传输大功率电能和数据信号 [2][4]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电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达1749.24亿元,同比增长6.27% [1][14] - 通信和汽车是电连接器最重要的两大需求市场,2024年占比超40% [12] 驱动因素 - 5G/6G网络建设推进,基站数量增加,带动高速、高频、高性能电连接器需求增长 [1][14]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推动高压、大电流电连接器及高速信号连接器需求 [1][14] - 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高性能化发展,需要更小尺寸、更高密度、更可靠的电连接器 [1][14] - 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崛起,进一步扩大电连接器需求 [1][14] 政策支持 - 国家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支持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 [5][7] - 政策鼓励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领域重点突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7] 产业链 - 上游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塑胶材料、电镀材料、包装材料等,原材料占生产成本比例超70% [8][10] - 下游应用市场涵盖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工业控制、轨道交通等领域 [8] 竞争格局 - 欧美日企业如泰科、安费诺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16] - 国内企业如立讯精密、中航光电、瑞可达等在汽车、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国产化替代加速 [16] 代表企业 - 中航光电2024年营业总收入206.9亿元,电连接器及集成互连组件业务收入162.1亿元,占比78.3% [18] - 立讯精密2024年营业总收入2688亿元,消费性电子占比83.37%,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占比5.12% [20] 发展趋势 - 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推动电连接器向更高传输速度、更低信号延迟、更好电磁兼容性方向发展 [22] - 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小型化趋势促使电连接器向小型化、高密度方向发展 [22]
潮汕女首富又要IPO
盐财经· 2025-07-05 17:46
港股IPO计划 - 立讯精密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相关细节尚未确定,但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3] - 公司最快将于今年在港交所进行IPO,融资逾10亿美元,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以及高盛集团可能担任承销商 [7]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良好,A股各行业头部公司加速赴港上市,立讯精密选择启动港股IPO符合行业趋势 [8]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随着国内市场日趋饱和,全球化战略对于头部制造业企业而言是一个重要时间窗口 [8] - 另一家"果链"龙头蓝思科技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计划募资43亿元人民币,其中48%用于丰富产品组合,28%用于扩大海外业务 [9] - 港股上市被视为"果链"企业加速全球化、摆脱对苹果依赖的重要机会 [11]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王来春从富士康打工妹成长为2400亿企业掌门人,1999年与哥哥共同购买立讯有限公司股权,2004年正式成立立讯精密 [13][14][16] - 2010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2011年收购昆山联滔60%股权首次进入苹果供应链 [17][18] - 2016年收购苏州美特切入声学领域,2020年收购江苏纬创和昆山纬新切入iPhone整机组装板块 [19] 业务转型与多元化布局 - 公司推出"三个五年计划",发展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医疗等业务,汽车领域目标是Tier1业务进入全球前十 [27] - 2022年与奇瑞深度捆绑,组建合资公司从事ODM平台开发和整车组装,控股股东以100.54亿元购买奇瑞相关股权 [28][29] - 通过多起收购切入汽车线缆生产、豪车供应链和智能汽车领域 [29] 近期资本运作 - 1月23日以6.16亿元收购闻泰通讯下属3家公司100%股权,并结清相关应付金额10.805亿元 [30] - 3月20日拟收购闻泰科技下属5家公司100%股权及3家公司业务资产包 [31] - 这些收购旨在优化客户结构,减少收入过度集中于单一客户的风险 [31]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17年营收228.26亿元同比增长65.86%,净利润16.91亿元同比增长46.18% [19] - 2018年营收358.50亿元同比增长57.06%,净利润27.23亿元 [19] - 创始人王来春以615亿身家位列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62位,排名比去年上升65位 [32]
富士康:预计三季度将实现环比和同比双增长,但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汇率变动的影响仍需持续密切关注。
快讯· 2025-07-05 15:55
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三季度将实现环比和同比双增长 [1] 风险因素 - 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需持续密切关注 [1] - 汇率变动的影响需持续密切关注 [1]
瑞幸咖啡纽约推1.99美元促销;新加坡受理字节跳动食物中毒案;爱奇艺开印尼站|一周大公司出海动态
钛媒体APP· 2025-07-04 21:43
云计算与AI - 阿里云将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全球基础设施扩展至29个地域、90个可用区,马来西亚第三个可用区已于7月1日上线,菲律宾第二个可用区计划10月启用 [1] - 阿里云将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联合超1000家企业打造10余个行业AI示范项目,并与全球120多所高校合作,每年培养10万名AI人才 [1] 电动汽车制造 - 极星将在沃尔沃汽车斯洛伐克工厂生产新款SUV极星7,计划2028年推出,这是该品牌首款在欧洲制造的车型 [2] - 极星与沃尔沃汽车签署谅解备忘录,两家公司均由中国吉利集团及其创始人李书福控股 [2] 消费出海 - 元气森林冰茶系列首次进入印尼主流零售渠道,覆盖超3万个零售网点,并进驻全美591家、加拿大109家Costco门店 [2] - 茉莉奶白美国洛杉矶首店开业首月营收达419.5万元,售出超7.7万杯,创品牌海外单月销售纪录,已在美加澳英泰五国开设19家门店 [3] - 瑞幸咖啡纽约曼哈顿核心商圈同步开设两家门店,开业首日推出1.99美元/杯限时优惠,采用无收银员自助取餐模式 [4] - 安踏美国首家旗舰店将于2025年9月在加州比弗利山庄开业,选址罗迪欧大道顶级商圈,毗邻香奈儿、爱马仕等奢侈品牌 [5] 文娱出海 - 爱奇艺与印尼通信运营商Telkomsel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印尼站,开展华语内容及国际内容的本地化运营 [6][7] 海外建厂 - 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总投资55亿雷亚尔(约72亿元人民币),从开工到交付首辆汽车仅用15个月 [7] - 中国中车计划在巴西圣保罗州阿拉拉夸拉市开设列车制造工厂,已为巴西提供超1000辆轨道交通产品 [8] - 北汽福田与沙特签署四方备忘录,拟建设商用车组装工厂,生产重型卡车、轻型卡车和公共汽车,此前已向沙特交付1000辆定制校车 [9] 投融资 - 申科谱工业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迭代升级、市场拓展及国际化战略布局 [9] - 泰德医药在港交所上市,市值超43亿港元,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为全球第三大专注于多肽的CRDMO,市场份额1.5% [10] - 立讯精密筹划赴港上市,拟募资逾10亿美元,目标成为全球汽车前十Tier1厂商 [11] - 锦江酒店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加强海外酒店业务及数字化转型 [11] - 宇树科技计划于科创板IPO [12] 海外预警 - 云海肴就字节跳动新加坡员工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认罪,面临最高5000新元(约2.79万元人民币)罚款 [13] - 罗马仕被曝已停工停产,员工工资只发到6月份,充电宝产品在亚马逊美国站仍可购买,但品牌独立站产品链接已全部无法打开 [14][15]
天崩开局的“富士康打工妹”,逆袭成“潮汕女首富”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24
赴港IPO计划 - 公司宣布赴港IPO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提升治理透明度[3] - 预计融资规模超过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由中金、中信和高盛三大投行护航[3] - 公告次日A股股价上涨5.45%至35.77元/股,市场反应分化[3] 公司基本面 - 2024年总营收达2687.95亿元,同比增长15.91%,净利润133.66亿元[7][8] - 消费电子业务占比83.37%(2240.94亿元),但通信和汽车业务收入占比分别提升至6.83%和5.12%[7][8] - 前五大客户贡献78.5%营收(2110.24亿元),最大客户占比70.74%[8] - 外销收入占比87.6%(2354.67亿元),制造基地覆盖11个国家[9] 战略布局与收购 - 2011年收购昆山联滔切入苹果产业链,后续通过收购纬创资产等进入整机组装领域[13] - 2023年以21亿元收购昆山世硕强化iPhone代工能力[15] - 汽车领域:2022年与奇瑞成立合资公司,并斥资100.54亿元入股奇瑞系;2024年以44.29亿元收购德国莱尼公司50.1%股权[17] - 2025年以43.89亿元收购闻泰科技资产包进军ODM业务[19]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王来春从富士康流水线员工成长为市值2460亿元企业掌门人[5][23][24] - 上市后10年营收增长60倍,利润增长40倍,2024年个人财富620亿元[26] - 2025年连续三年位居《财富》中国商界女性榜首[26] 行业定位与挑战 - 位列"果链三巨头"之一,但通过多元化布局降低苹果依赖度[5][15] - "三个五年计划"推动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医疗等多板块发展[17] - 美国关税政策波动对果链企业构成潜在风险[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