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300014)

搜索文档
价值回归!30家储能企业上海亮剑
行家说储能· 2025-08-14 15:09
行业趋势 - 储能行业向大容量、数智化方向发展,企业纷纷推出522KWh以上工商业储能柜及AI驱动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2][3][10][13] - 零碳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成为战略重点,如汇川技术提出"1+4+X=0"工业零碳方程式,远景构建人工智能超级储充网络实现"四网融合" [3][5][7][10] - 电芯容量持续突破,亿纬锂能628Ah、欣旺达684Ah等大电芯推动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6.9MWh+ [46][47][62][64] 技术创新 - 3S融合架构成为新方向,量道储能通过PCS/BMS/EMS三合一降低10%直接成本并缩短响应时间至50ms [23][25] - 液冷技术普及率提升,奇点能源eBlock-261系统效率≥90%,赣锋锂电6.25MWh液冷系统温差控制在3℃内 [26][28][65][67] - 热管理方案升级,融科热控5KW液冷机组COP达2.7,海信80kW温控方案适配极端环境 [85][88][90] 产品亮点 - 工商业储能单柜容量创新高,弘正储能522KWh产品支持智能策略切换,华致能源627kWh系统降低建设成本4-5分/Wh [13][19][20] - 地埋式设计突破空间限制,沃橙新能源星曜石储能实现0.38元/Wh并承诺终身质保 [40][42] - 半固态电池应用落地,双登股份6.25MWh系统采用587Ah半固态电芯降低热失控风险 [72][74] 系统集成 - 智能运营平台涌现,融和元储"白泽"平台提升电价预测准确率50%,简捷物联EMS2.0实现85%故障预判 [20][22][81][83] - 模块化设计成为主流,奇点能源eBlock-418支持从百kWh到GWh灵活构建,东方日升5MWh液冷系统通过UL认证 [26][28][35][37] - 光储融合方案丰富,固德威ESA系列支持10ms并离网切换,亿兰科光储一体机集成MPPT技术 [75][77][39] 电芯突破 - 大容量电芯集中发布,楚能新能源472Ah电池能量密度195Wh/kg,鹏辉能源590Ah电芯适配低温场景 [53][55][56][58] - 长循环寿命成标配,新能安安鑫300搭载15000次循环电芯,瑞浦兰钧392Ah电芯通过GB44240浅刺测试 [29][59][61] - 安全技术升级,海辰储能587Ah电池优化尺寸平衡性能,欣旺达684Ah电芯采用三维散热结构 [50][52][62][64]
储能行业“反内卷”倡议提出,新能车ETF(515700)电池权重近半有望受益
新浪财经· 2025-08-14 09:27
行业倡议与政策背景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 涵盖成本价格行为规范 产品与服务履约 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 行业协调机制等多方面内容 [1] - 倡议签署及参与企业包括比亚迪 亿纬锂能 华为数字能源 海辰储能 中创新航 国轩高科 天合储能 智光储能 瑞浦兰钧 鹏辉能源等头部企业 [1]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与价格法修正背景下 行业出清加速与技术迭代推进 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1] 储能行业竞争与盈利状况 - 近年来储能电池 储能变流器 储能系统等行业扩张加速 行业竞争压力加大 多数企业盈利面临承压 [1] - 具备成本与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盈利弹性值得期待 [1] 指数成分与投资标的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 电机电控 锂电设备 电芯电池 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指数中电池权重占比近50% 有望受益储能电池盈利改善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 汇川技术 比亚迪 长安汽车 华友钴业 三花智控 亿纬锂能 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格林美 合计占比55.33% [2] - 新能车ETF(515700)紧密跟踪该指数 设场外联接基金(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 C:012699 E:024504) [2]
储能行业“反内卷”倡议提出,关注储能企业盈利改善机会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14 09:04
行业倡议发布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2] - 倡议包含成本价格行为规范、产品与服务履约、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行业协调机制等多方面内容 [3][4] - 签署及参与企业包括比亚迪、亿纬锂能、华为数字能源、海辰储能、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天合储能、智光储能、瑞浦兰钧、鹏辉能源等 [2][4] 倡议具体内容 - 成本价格行为规范:鼓励企业以技术、服务、信誉和履约能力为基础参与市场竞争,避免不理性低价行为 [3] - 产品与服务履约:要求企业投标报价与履约能力相匹配,中标后严格按合同执行 [3] - 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推动参与标准制定,构建有利于质量提升和公平竞争的标准体系 [4] - 行业协调机制:强化上下游协同,建立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共建共享的协作机制 [4] 行业现状与投资建议 - 近年来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等行业扩张加速,竞争压力加大,多数企业盈利承压 [5] - 在反内卷政策与价格法修正背景下,行业出清加速,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 [5] - 具备成本与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盈利弹性值得期待,建议关注阳光电源、盛弘股份、固德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鹏辉能源等 [2][5]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点评:储能行业“反内卷”倡议提出,关注储能企业盈利改善机会
国信证券· 2025-08-13 20:09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2][5] 核心观点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签署企业包括比亚迪、亿纬锂能、华为数字能源等头部企业[3][4] - 倡议内容涵盖成本价格行为规范、产品与服务履约、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行业协调机制四个方面,强调合理定价、公平竞争、履约能力保障及技术标准制定[4] - 反内卷政策推动下,储能行业盈利改善机会显现,行业出清加速与技术迭代将提升市场集中度,头部企业盈利弹性值得期待[3][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阳光电源、盛弘股份、固德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鹏辉能源等具备成本与技术优势的企业[3][6] - 相关公司盈利预测显示,阳光电源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10.4亿元人民币(PE 17x),宁德时代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507.4亿元人民币(PE 25x)[8] 行业倡议具体内容 1. **成本价格行为规范** - 鼓励企业基于技术、服务、信誉和履约能力参与竞争,避免不理性低价行为[4] - 投标行为需坚持诚信、透明、专业原则,杜绝虚假承诺和低于成本竞争[4] 2. **产品与服务履约** - 投标报价需与履约能力匹配,中标后需严格按合同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技术方案或延迟交付[4] 3. **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 - 推动参与国际及行业标准制定,构建公平竞争的标准体系[4] 4. **行业协调机制** - 强化上下游协同,建立信息共享、风险共担的协作机制[4] 相关公司数据 - 阳光电源市值1846亿元人民币,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25.9亿元人民币(PE 15x)[8] - 宁德时代市值12474亿元人民币,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656.9亿元人民币(PE 19x)[8] - 亿纬锂能市值943亿元人民币,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1.9亿元人民币(PE 18x)[8]
GGII:千亿工程驱动,工程机械电动化引爆锂电“掘金潮”
高工锂电· 2025-08-13 18:08
工程机械电动化趋势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采用电动工程机械,预计带来1200-1800亿元设备需求,其中动力电池占比40%,对应市场规模480-720亿元,锂电池需求达120-180GWh [4] - 2025年上半年电动装载机销量13953台,同比增长172.8%,渗透率提升至21.5%,半年内电动化渗透率增长11.1个百分点 [7] - 预计到2030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电动化渗透率将超50% [8] 锂电池市场需求 - 2025年上半年工程机械用锂电池出货量超11GWh,同比增长超60%,其中电动装载机用锂电池增速最快,同比达170%以上 [11] - 预计到2030年中国工程机械用锂电池出货量将达100GWh以上,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36% [11] - 工程机械已成为继乘用车、商用车之后动力电池应用的新蓝海 [11] 头部企业布局 - 宁德时代在工程机械领域市场占有率超55%,与多家产业链企业深度绑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14] - 亿纬锂能推出LF628-350kWh产品,采用CTB技术实现200Wh/L成组,循环寿命达6000次,已应用于装载机、叉车等多个细分市场 [15] - 比亚迪、瑞浦兰钧、国轩高科等企业也针对工程机械应用场景特点布局多元技术路线 [16] 行业发展前景 - 重大工程成为电动化强力推手,叠加锂电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工程机械动力电池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18] - 未来十年工程机械领域有望与乘用车市场并驾齐驱,成为锂电产业新的增长支柱 [18] - 雅江水电站项目预计2035年全面建成,年均投资超千亿,将大力推动工程机械电动化升级 [4]
亿纬锂能携机器人电池全面解决方案亮相世界机器人博览会
新浪财经· 2025-08-13 17:41
公司动态 - 亿纬锂能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展示机器人电池全面解决方案 [1] - 公司集中展示从电芯、BMS到Pack的机器人动力系统全链条技术实力 [1] 产品与技术 - 解决方案涵盖电芯、电池管理系统(BMS)及电池包(Pack)三大核心组件 [1] - 展示内容体现公司在机器人动力系统领域的技术整合能力 [1]
纯电动重卡如何啃下中长途干线这块“硬骨头”?|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3 14:06
新能源重卡市场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近8万辆,同比大涨186%,实现"29连涨" [1] - 2024年起新能源重卡翻倍增长的月份达16次,发展势头超出预期 [1] - 纯电动重卡占比超9成,但中长途干线运输仍是待突破的"硬骨头" [1] 补能技术路线格局 - 换电重卡2021年销量同比暴涨910倍,与充电重卡比例33:67 [5] - 2022年换电重卡占比首超充电重卡(55:45),但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32.27% [7] - 充电重卡与换电重卡为互补关系,当前比例稳定在7:3左右,分别适配不同场景 [8] 中长途运输市场挑战 - 新能源重卡在200-500km中短途场景渗透率达43%-46%,但500km以上场景渗透率仅0.05% [11] - 中长途运输占重卡市场50%以上(年需求56万辆),但续航短、补能效率低等痛点阻碍渗透 [11][12] 补能技术突破方向 - 换电重卡面临换电站建设成本高(全国仅220座)、电池互通性差等问题 [14] - 大电量重卡存在亏吨(电池占整车15%-20%重量)和补能效率低的缺陷 [14] - 车百智库发起"重卡超充快换协同行动",提出构建统一高效补能网络的六项倡议 [15] 超充快换补能网络方案 - 方案整合换电站+普通快充桩+超充桩,形成"充换超"一体化网络以分摊基建成本 [17] - 需解决物理设施共享、通讯标准统一、商业互通三大瓶颈 [16] - 兆瓦级液冷超充桩面临电网改造成本高挑战,需通过多技术协同降低投资压力 [17] 行业动态 - 4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与纯电重卡补能建设研讨会,包括主机厂、电池商及能源企业 [3] - 换电重卡在短倒场景商业化成功,但干线物流尚无突破案例 [8][12]
亿纬锂能股价下跌1.42% 与维他动力达成机器人业务合作
金融界· 2025-08-13 01:3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报45 9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42% 盘中最高触及46 34元 最低下探至45 31元 [1] - 当日成交量为38 29万手 成交金额达17 51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原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制造商之一 [1] 业务合作 - 8月11日公司与维他动力正式达成机器人业务深度合作 [1] - 双方将基于用户需求和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推进具身智能产品化量产的进一步发展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31 79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032 19万元 [1]
2025年7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TOP15出炉!
鑫椤锂电· 2025-08-12 16:05
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 - 7月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133.8GWh,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44.3% [6] - 1-7月累计产量831.1GWh,累计同比增长57.5% [6] - 磷酸铁锂电池占比77.8%,产量104.1GWh,同比增长50.5% [8] - 三元材料电池占比22.1%,产量29.5GWh,同比增长26.4% [8] 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 - 7月销量127.2GWh,环比下降3.2%,同比增长47.8% [15] - 动力电池销量91.1GWh,占比71.6%,同比增长45.8% [14][16] - 其他电池销量36.1GWh,占比28.4%,同比增长52.9% [22] - 1-7月累计销量786.2GWh,累计同比增长60.6% [15] 动力电池装车量 - 7月装车量55.9GWh,环比下降4.0%,同比增长34.3% [46] -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4.9GWh,占比80.4%,同比增长49.0% [46] - 三元电池装车量10.9GWh,占比19.6%,同比下降3.8% [46] - 1-7月累计装车量355.4GWh,累计同比增长45.1% [46] 企业表现 - 宁德时代7月装车量23.11GWh,占比41.40%,市场份额领先 [66] - 比亚迪7月装车量11.83GWh,占比21.18% [66] - 中创新航7月装车量4.69GWh,占比8.40% [66] - 国轩高科7月装车量2.70GWh,占比4.83% [66] 关键材料需求 - 7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26.0万吨,1-7月累计164.11万吨 [81] - 7月三元正极材料需求5.9万吨,1-7月累计34.7万吨 [81] - 7月负极材料需求18.7万吨,1-7月累计116.2万吨 [81] - 7月隔膜需求26.7亿平方米,1-7月累计166.0亿平方米 [81]
锂电池产业链跟踪点评:7月电池销量同比延续快速增长
东莞证券· 2025-08-12 15:38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2] 核心观点 - 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快速增长,环比小幅回落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4.3万辆和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4%,环比分别下降1.97%和5.04%[4] - 7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48.7%,环比上升2.9pct;1-7月渗透率45%[4] - 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同比增长1.2倍,环比增长10%,占出口总量的39.1%[4] - 7月电池销量同比延续快速增长,环比小幅回落 7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33.8GWh,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44.3%;销量为127.2GWh,环比下降3.2%,同比增长47.8%[4] - 7月动力电池装车量55.9GWh,环比下降4.0%,同比增长34.3%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4.9GWh,占总装车量80.4%,环比下降5.3%,同比增长49.0%[4] - 1-7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五企业市占率:宁德时代42.8%、比亚迪23.2%、中创新航6.8%、国轩高科5.1%、亿纬锂能4.2%[4] 投资建议 -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临近,动力电池需求预期逐渐回暖;储能端需求维持快速增长,锂电池整体需求将迎来旺季[4] - 碳酸锂价格重心预计短期内上移,反内卷政策有望促进落后产能加速出清,有利于优质产能利用率提升[4] -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带来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的结构性增量需求[4] - 建议关注电池和材料环节头部公司,以及固态电解质、新型正负极、单壁碳纳米管等材料环节有技术和产能优势的公司[4] - 重点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科达利、当升科技、璞泰来、天赐材料、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天奈科技、纳科诺尔、先导智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