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300783)

搜索文档
三只松鼠×贵州刺梨:维C之王撬动亿元产业
南方农村报· 2025-05-19 17:00
三只松鼠与贵州刺梨联名合作 - 三只松鼠与贵州村超联名推出五款以刺梨为核心原料的创新饮品,包括刺梨电解质饮料和枸杞金刺梨汁等 [2][3][4] - 产品精选安顺金刺梨鲜果,采用冷压榨工艺锁住每百克2585毫克的维生素C,并创新融入宁夏枸杞 [9][10] - 联名产品已通过全国超1000个渠道商铺货,覆盖400余家商超及线上平台,预计带动刺梨产业新增营销额超1亿元 [11][12] 贵州刺梨产业发展现状 - 贵州作为全球95%刺梨种质资源的聚集地,种植规模超200万亩,年产值破百亿元,是50万农户的"致富果" [8] - 在国家铁路局定点帮扶机制下,贵州黔顶供应链公司已推动160余款"贵"字号农产品进入7大铁路局,累计销售额达2.3亿元 [18][19] - 贵州省已孵化186个区域公用品牌,推动439家企业获地理标志认证 [29][30] 产业链整合与乡村振兴 - 生产商贵州得宝农业科技公司建立了20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超3000元 [25][26] - 刺梨饮料生产线已实现每小时1.8万罐的产能,为后续开发刺梨风味零食奠定基础 [27] - 三只松鼠通过"帮一把"助农项目建立长期采购机制,助推刺梨产业品牌化发展 [30][31] 营销与品牌推广策略 - 联名产品搭载足球文化元素亮相"村超"赛场,在万人啦啦队巡游中开启免费派送 [13][14] - 通过"村超"的千万级流量推动刺梨从深山走向世界 [11] - 特别推出的电解质饮料精准对接"健康中国2030"科学补给需求 [36][37]
三只松鼠(300783) - 关于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2025-05-16 19:36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2024年预留部分授予登记数量22.00万份,人数8人[4] - 预留部分授予登记完成日为2025年5月16日[4] - 行权价格23.52元/份[8] - 预留部分获授数量占全部权益9.30%,总股本0.05%[8] - 激励计划预留部分行权期行权比例均为50%[8] 激励对象与数量调整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由96人调为92人[10][11] - 首次授予期权数量由221.86万份调为208.02万份[11] - 预留授予数量未调整,仍为22.00万份[11] - 调整后预留权益比例未超20.00%[11] 期权注销 - 注销2名离职对象已获授未行权期权3.94万份[11]
三只松鼠(300783) - 关于投资事项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5-16 15:5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10月28日拟不超2亿收购湖南爱零食科技、0.6亿收购未来已来(天津)科技、1亿收购安徽致养食品控制权等[2] - 2025年4月10日拟1.14160793亿取得松鼠爱折扣60%股权、1295.658957万取得松鼠甄养20%股权[3] - 工商登记完成后公司持有松鼠爱折扣60%股权成控股子公司[4]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1月24日将《投资意向协议》有效期及排他性约定延长至正式投资协议签署日[3]
零食巨头盯上毛孩子口粮!三只松鼠靠什么重返宠物食品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20:05
三只松鼠重返宠物食品赛道 - 公司旗下宠物品牌"金牌奶爸"正式推出首批产品,涵盖全价猫狗主粮、零食及用品等品类,未来计划扩展更多系列 [2] - 2017年首次试水宠物食品领域,2020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养了个毛孩"并推出自有品牌产品,2022年因战略调整转让该品牌 [3][5] - 2024年1月设立安徽三只松鼠宠物食品有限公司,专门孵化新子品牌"金牌奶爸",由董事成员郭广宇亲自挂帅,显示资源倾斜力度加大 [5][7] - "金牌奶爸"天猫旗舰店粉丝近14000人,主打烘焙猫粮定价58.125元/kg,销量超6000份,产品线覆盖主粮、零食、猫砂等细分领域 [7] 宠物行业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犬消费1557亿元(+4.6%)、猫消费1445亿元(+10.7%) [9] - 头部宠物上市企业业绩创新高:佩蒂股份净利润达近十年峰值,中宠股份营收利润双破纪录,乖宝宠物成为首家营收超50亿元的上市宠物企业 [9] - 行业呈现"双循环"趋势:企业加速自主品牌建设与国内渠道铺设,同时维持海外代工业务,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展 [12] 跨界布局宠物行业的企业动态 - 超30家头部企业跨界入局,覆盖食品饮料、医药健康、零售电商、家电等领域,食品饮料和医药健康领域企业数量最多 [10] - 代表性案例包括: - 伊利推出定制化品牌"one on one" [11] - 新希望集团发布宠物体重管理系列产品 [11] - Gucci推出再生材料宠物配饰 [11] - 松下电器开发宠物智能喂食器及机器人 [11] - 盒马生鲜上线宠物美容服务预约 [11]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外资品牌主导市场,本土企业加速跟进,行业进入创新升级与产品迭代的内卷期 [13] - 企业通过功能化、细分化方向突围,强化宠物消费仪式感与新奇特体验以差异化竞争 [13] - 中国宠物食品市场门槛持续提升,对分散的行业格局具有整合作用,消费升级驱动新一轮红利 [13]
刚递表一季度业绩就变脸,三只松鼠闯关港股上市难题不少
搜狐财经· 2025-05-14 01:15
核心观点 - 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2.46%,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38.31%,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3] - 公司线下门店数量从2020年1043家锐减至2024年333家,线下收入占比不足30% [3] - 公司"高端性价比"战略实质是降价策略,导致毛利率从31%以上降至25%以下 [9][10]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价格战导致行业平均毛利率从35%降至28.7% [15][17]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上市募资强化线下门店网络和供应链建设,目标2026年营收达200亿元 [19][21][2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0%,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 [4] - 2024年销售费用18.68亿元同比增长50.92%,其中平台服务及推广费12.24亿元 [6] - 一季度销售费用6.95亿元同比增长17%,占营收19%但仅带来2%营收增长 [11] - 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锐减62.96%,存货激增70%达7.94亿元 [13] - 坚果品类库存周转天数从62天增至78天,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736万元 [13] 业务结构 - 2024年线上营收74.07亿元占比69.73%,对线上渠道依赖严重 [6] - 短视频平台收入占比从不足10%上升至24.8%,成为增长最快渠道 [7][8] - 线下分销业务营收26.41亿元占比24.8%,线下门店收入4.04亿元占比3.8% [19] - 代工模式下70%以上产品存在配方雷同问题,新品类贡献不足3% [17] - 健康型产品开发滞后,代糖产品仅3款少于竞争对手 [17] 行业竞争 - 量贩零食品牌通过"低价+高周转"模式快速扩张,门店数超1.4万家 [15] - 零食终端价格较传统渠道低15%-20%,部分区域出现"4折促销" [15] - 行业整体平均毛利率从2020年35%降至2024年28.7% [17] - 量贩零食行业2024年闭店率超30%,加盟商平均存活率仅43% [22] - 健康化、功能化产品需求增长,代糖、高蛋白零食等细分品类增长显著 [17] 战略规划 - 计划2026年营收达200亿元,其中线上、线下各100亿元 [19] - 港股上市募资用于强化线下门店网络,设立旗舰店和样板店 [21] - 计划新建21座加工工厂,并在越南设立工厂利用成本优势 [23] - 现有产能高度集中于华东地区占比超60%,可能加剧区域供需失衡 [24] - 拓展新品类包括宠物食品、预制菜、咖啡、方便速食等 [22]
2025年第19周: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5-12 17:29
植物蛋白饮料行业 - 2024年行业呈现分化趋势,养元饮品净利润增长但营收略降,维维股份利润翻倍,承德露露双增,欢乐家双降 [2] - 传统植物饮料受场景限制明显,面临新兴品类竞争与同质化挑战,但健康属性产品和新型植物奶需求上升 [2] - 国际市场提供新机遇,企业需通过差异化创新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 [2] 调味品行业 - 中国调味品行业从计划经济时代"出口创汇"到改革开放后技术升级,逐步成为全球行业规则制定者 [3] - 海天味业、李锦记、珠江桥牌等企业代表行业,珠江桥牌通过高新技术实现"智造"转型 [3] - 行业从对标国际到定义全球标准,借助文化输出和技术革新重塑格局 [4] 社区超市 - 社区超市成为热门话题,奥乐奇、盒马NB、生鲜传奇等品牌加速扩张 [5] - 行业聚焦中产阶级,强化生鲜标品化、自有品牌建设及全渠道运营 [5] - 核心竞争力在于"品控"与"效率",需深耕供应链和数字化工具应用 [5] 健康饮品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年0.1亿元增至2023年4.5亿元,预计2028年破百亿 [19] - 盒马推出的无花果亚麻籽轻养水月销量增长130%,双叶双瓜水增长70% [6] - 90%消费者重点关注食品配料和健康信息,健康食品逐渐替代传统零食 [6] 方便食品 - 新方便食品市场从"高端突围"转向"平价回归",2024年平价产品占比近50% [7] - 未来机会在于口味多元化、市场下沉策略调整及品牌心智建设 [7] - 市场走向成熟,"平价化"成趋势,品牌需通过创新与资源精准布局实现突破 [7] 烘焙市场 - 适老化烘焙产品成为市场热点,柔软口感的面包/吐司深受老年人喜爱 [9] - 日本经验显示健康化和适老化是关键方向,如"超熟"面包、减糖减盐产品 [9] - 国内药食同源类烘焙产品潜力巨大,如黄芪养生包 [9] 休闲食品 - 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9720亿元,炒货坚果类占比最高(17.3%) [10] - 政策支持健康即食食品发展,电商与直播带货成新增长点 [10] - 头部品牌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通过品质化战略提升份额 [10] 软饮料 - 2023年中国软饮料行业CR5为42.6%,人均消费量仍低于发达国家 [11] - 行业正经历健康化升级,无糖茶饮和气泡水成新趋势 [11] - 预计2025年CR5将超45%,建议关注龙头公司 [11] 饮料市场 - 东鹏补水啦销售额猛增261.5%,茶饮料成新增长点,农夫山泉茶饮收入增长32.3% [12] - 包装水市场收缩,农夫山泉和怡宝销售额下滑 [12] - 大瓶装饮料市场持续增长,1L装份额提升8个百分点 [20] 卤味行业 - 2024年卤味行业头部企业业绩下滑,营收和净利润普遍下降 [13] - 市场饱和、竞争加剧及消费者偏好变化影响显著 [13] - 企业正通过优化门店、推出低价产品、加强品牌建设等方式应对 [13] 预制菜 - 预制菜产业在2024年出现阶段性降温,多家头部企业业绩下滑或增速放缓 [14] - B端承压,C端对高端化需求提升,资本热度下降 [14] - 地方特色和高端产品受青睐,新零售成新增长点 [14] 无糖茶饮 - 无糖茶成饮料行业热点,农夫山泉占比超70% [17] - 一线市场趋于饱和,但低线城市渗透率提升带来新增长点 [17] - 消费者偏好真0糖产品,茉莉花茶为主流,小众茶种及复合口味逐渐兴起 [17] 企业动态 - 茉酸奶发布中国现制酸奶行业首个团体标准,启用添加B420菌种的有机牧场酸奶 [22] - 元气森林推出气泡酒"浪",酒精度9度,主打男性消费者及聚会场景 [23] - 山楂树下推出"山楂草本植物饮"新品,年销售额已突破30亿元 [24] - 均瑶健康一季度益生菌板块收入大涨139%,海外市场增长77.43% [28] - 养元饮品跨界投资半导体、房地产、AI等领域,但主营业务仍高度依赖核桃乳产品 [29] - 鸣鸣很忙已拥有14394家门店,2024年营收393亿元,净利润9亿元 [31] - 正官庄与超极饮联手推出0糖功能饮料"嗷嗷饮",主打红参精华、牛磺酸等健康成分 [32] - 香飘飘2024年营收32.87亿元,同比下降9%,即饮业务增长8% [33] - 东鹏果之茶3月销售额达7000万元,有望冲击10亿元规模 [34] - 雀巢一季度营收增长2.3%,糖果和咖啡业务表现亮眼 [35] - 元气森林冰茶单月销量破亿,超80%用户偏好减糖产品 [38] - 三只松鼠2024年营收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4.08亿元 [39] - 重庆啤酒Q1营收43.55亿元,加快布局饮料赛道推出橙味汽水 [40]
食品饮料行业双周报:五一餐饮活跃,带动食饮消费持续回暖
国元证券· 2025-05-11 21:25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6] 核心观点 - 五一假期消费市场活跃带动食饮消费复苏 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 [5] - 白酒行业渠道库存已降至合理水平 需求有望温和恢复 [10] - 乳制品进口额同比增长22.9% 其中干乳制品进口额增长26.2% [5] 行情回顾 - 4月21日-5月9日食品饮料行业下跌0.16% 跑输上证指数2.15pct [14] - 细分行业中其他酒类(+4.20%)、零食(+3.95%)涨幅居前 肉制品(-5.17%)跌幅最大 [14] - 个股方面ST加加(+43.06%)、万辰集团(+35.53%)涨幅领先 [14] 重点数据跟踪 白酒 - 飞天茅台原箱批价2190元 较4月18日上涨50元 [3] - 1-3月白酒产量103.2万千升 同比下降7.3% [28] 大众品 - 生鲜乳价格3.08元/公斤 同比下降9.7% [4] - 猪肉价格26.02元/公斤 同比上涨4.3% [4] - PET价格6070元/吨 同比下降14.9% [4] 重点事件 - 鸣鸣很忙拟赴港上市 计划用于战略投资和收购 [9] - 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厂 收购价6.65亿元 [55] - 三只松鼠申请港股上市 拟加强供应链建设 [55] 投资建议 白酒 - 建议关注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高端酒企 [10] - 同时关注区域领先酒企 [10] 大众品 - 建议关注伊利股份、新乳业等乳企 [10] - 推荐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等啤酒企业 [10] - 关注东鹏饮料、三只松鼠等高景气赛道 [10]
三只松鼠2024年及2025Q1业绩点评:25Q1分销稳健,短期利润承压
浙商证券· 2025-05-10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整体业绩表现平淡,2025年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在于线下分销,需关注日销品占比提升及动销表现 [1][5] - 考虑爱折扣并表、公司建厂折旧以及分销费用投放影响,下调此前利润预期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106.22亿元(同比+49.30%),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85.51%),扣非后净利润3.19亿元(同比+214.33%);24Q4实现收入34.53亿元(同比+36.35%),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32.63%),扣非后净利润0.53亿元(同比+229.16%),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1]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37.23亿元(同比+2.13%),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 - 22.46%),扣非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 - 38.31%),业绩略低于预期,收入增速放缓系年货节错峰等因素影响 [1] 分渠道情况 - 线上渠道依托抖音渠道快速增长,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74.07亿元,同比增长49.60%,占比约70%;抖音渠道是电商第一大渠道,2024年在抖+N措施引领下增长82%,收入达21.88亿元,天猫/京东平台收入分别为19.37、1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5%、11.95% [2] - 线下分销拓展顺利,2024年线下渠道收入32.15亿元,同比增长48.62%;分销业务收入26.41亿元,同比增长超80%,延续高端性价比战略;线下门店累计开设333家,其中国民零食店296家,线下门店收入4.04亿元,其中国民零食店营业收入3.46亿元 [2] 分品牌情况 - 2024年,三只松鼠主品牌实现收入98.25亿元,同比增长50.57%;小鹿蓝蓝实现7.94亿元,同比增长35.03%,公司加快布局和孵化多个新品牌,布局多品牌矩阵 [3] 盈利能力情况 - 毛利率:2024年为24.25%(同比+0.92pct),2024Q4为21.77%(同比+1.01pct),提升得益于规模效应和自产比例提升;2025Q1为26.74%(同比 - 0.66pct),整体维稳 [4] - 费用率: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58%/2.08%/0.27%/0.06%,同比变动分别为+0.19pct/-1.11pct/-0.08pct/-0.02pct;2024Q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变动分别为+0.30pct/-0.53pct/+0.06pct/-0.10pct;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67%/1.76%/0.15%/0.03%,同比变动分别为2.41pct/0.43pct/持平/-0.03pct [4] - 净利率:2024年为3.84%,同比+0.75pct;2024Q4为1.92%,同比 - 0.06pct;25Q1为6.40%,同比 - 2.05pct [4] 财务预测情况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135.22/169.72/201.6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3%/25.52%/18.78%;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0/6.38/7.5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41%/41.77%/18.40%,对应PE分别为24/17/14倍 [5] - 财务摘要及三大报表预测值展示了2024 - 2027E年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等情况 [12][13]
香港股票市场重返繁荣:约150家公司排队香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07 00:07
港股IPO市场回暖 - 香港股市回暖,约150家企业排队等待上市,市场信心回升[1] - 今年一季度港股新增51家上市申请,其中近四分之一为A股上市公司[3]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剔除失效、撤回、被拒绝和被发回的拟上市公司后,还有149家公司在港交所排队IPO,内地企业超100家[3] - 2023年港股IPO上市企业72家,融资规模创下10年来新低,市场预测今年有望迎来反弹[5] A+H上市趋势 - 截至2025年3月底,已有10多家A股上市公司递表申请在香港上市,包括蓝思科技、江波龙、先导智能等[3] - 赛力斯、兆威机电、三只松鼠等也已公告拟在香港上市[3] -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已经于4月10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计划募资50亿美元(约390亿港元),将成为自2021年快手上市以来香港最大IPO[3]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境外上市新规2023年3月31日开始施行,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7] - 香港交易所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的最低市值门槛,香港证监会与香港联交所宣布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7] - 香港特区政府在海外招商引资,鼓励海外企业在香港进行第二上市[7] - 2023年香港有71宗新股上市,集资额870亿港元,新股上市集资额重回世界第四位[7] 行业分布与特点 - 今年有不少高新技术企业在港上市,包括脑动极光、海螺材料科技、布鲁可、赛目科技、Global X等[8] - 内地新经济行业业绩表现较好,在香港市场有较高的关注度,这些企业在港上市能获得良好的估值[8] - 去年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等在港上市后表现不俗,认购量超预期,增强企业对香港市场的信心[8] 市场表现 - 本周截至1月17日,港股连升4个交易日,恒生指数累计升2.73%[8] - 恒生科技指数累计升5.13%,国企指数累计升3.05%[8] - 港股大市仍然有逾2000亿港元的成交额,反映长期资金在持续流入港股[4] 企业案例 - "果链巨头蓝思科技赴港上市"[3] - "遇见小面冲击港交所中式面馆第一股"[3] - "'卡牌界泡泡玛特'卡游二次冲击港股IPO"[3] - "手握'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的鸣鸣很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3]
三只松鼠港股上市底气面临挑战:一季度净利下滑22.46%
IPO日报· 2025-05-06 16:5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7.23亿元,同比增长2.13%,但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22.46%,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2] - 2024年全年营收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再次下滑[16] - 2020-2023年营收四连降,从97.94亿元降至71.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4.1亿元、1.3亿元、2.2亿元[7] - 毛利率波动较大,2022-2024年分别为26.2%、22.7%和23.8%[16] - 市值从2020年峰值360亿元跌至107亿元,跌幅达70%[8] 业务发展历程 - 2012年创立,起家品类为坚果,初期借助淘宝电商平台快速崛起[4][5] - 2015-2018年营收从20.43亿元增至70.01亿元,三年增长242%[6] - 2019年上市当年营收达101.73亿元,成为国内最快达到百亿规模的休闲零食企业[6] - 2020年开始布局多品牌战略,孵化"小鹿蓝蓝"品牌,2024年收入近10亿元[16] - 产品线从坚果扩展到全品类休闲零食,并拓展至宠物食品、预制菜、咖啡等新领域[17] 渠道布局与竞争环境 - 线上渠道占比69.73%,2024年营收74.07亿元,短视频平台销售占比从2022年9.8%提升至2024年24.8%[10][22] - 线下渠道占比30.45亿元(24.8%分销+3.8%门店),与2026年线下100亿元目标差距较大[12] - "万店计划"推进缓慢,2024年底仅333家门店,远低于竞争对手良品铺子的2700家[12] - 面临零食量贩店快速崛起的竞争压力,2023年行业门店超2万家,销售规模超700亿元[14] - 2024年10月收购量贩零食品牌爱零食以加强线下布局[15] 港股上市募资用途 - 强化线下门店网络,设立旗舰店和样板店,吸引加盟商[16][21] - 新建21座国内加工工厂和1座越南工厂,加强供应链建设[21] - 拓展产品组合及品牌矩阵,孵化宠物食品、饮料等新品类[18] - 增加短视频平台广告投放,2022-2024年相关销售费用累计超20亿元[22][23] - 探索战略收购,计划并购区域性食品加工企业[21] 供应链与食品安全 - 推进"一品一链"供应链战略,在东区、北区、西南区建立全品类集约供应基地[19] - 规划建设七大零食工厂,实现全球原料直采[19] -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