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泰妮(300957)

搜索文档
贝泰妮:接受云南工投惠众基金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8:44
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于2025年8月13日接受云南工投惠众基金等投资者调研 [2] - 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王龙等高管参与接待并回答投资者问题 [2]
贝泰妮(300957) - 2025年8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13 18:16
品牌定位与优势 - 瑷科缦品牌定位为中高端国货,对标国际美妆知名品牌 [2] - 品牌优势包括:集团研发和供应链资源共享、精准满足国人肌肤需求、长期战略人才储备 [2] - 薇诺娜特护霜核心大单品销售额已超过10亿 [3] 市场拓展与消费者群体 - 薇诺娜2023年开拓东南亚市场,主要面向当地居民,产品适用性贴合亚洲人种肌肤 [3] - 瑷科缦专妍系列初期进驻生活美容、医疗美容等线下门店,针对高消费能力人群 [3] - 2024年瑷科缦通过电商直播进入家美场景,绿安缦系列成为第一大爆品 [4] 产品技术与研发投入 - 护城河能力包括:植物新原料资源储备、持续创新研发投入、消费者高认知和认同 [3] - 子品牌薇诺娜宝贝、瑷科缦覆盖不同消费群体,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3] - 主品牌增长计划包括组织内部管理体系升级、产品品类瘦身、资源精准使用 [3] 并购策略与协同效应 - 并购专注于皮肤健康生态链标的,国内并购保持谨慎态度 [4] - 期待并购品牌与主品牌产生协同效应,获得集团研发、供应链、营销资源支持 [4] - 集团可借助并购品牌销售渠道拓展,覆盖更多消费人群 [4]
2025年全球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概况
前瞻网· 2025-08-13 17:09
行业发展历程 - 功能性护肤品概念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皮肤病学者Albert Kligman正式提出"药妆"概念并定义为含药物成分的制品[1] - 当前全球功能性护肤品牌主要被欧洲、日本和美国企业主导 中国品牌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1] 区域竞争格局 - 欧洲地区集中了欧莱雅(法国)、欧缇丽(法国)、皮尔法伯(法国)等全球领先企业[3] - 日本拥有花王、高丝、资生堂等代表性企业 美国雅诗兰黛旗下拥有多个著名护肤品牌[3] - 中国贝泰妮在皮肤学级护肤品领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3] 市场集中度 - 全球功能性护肤品市场品牌和企业数量众多 欧莱雅、雅诗兰黛、联合利华、宝洁等处于领先地位[4] - 行业总体竞争较为激烈 市场集中程度一般[4] 市场规模现状 - 2024年全球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约为1805亿美元[6] - 该数据基于中国护肤品占全球27%的份额比例 结合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测算得出[8] 市场规模预测 - 预计2025-2030年全球护肤品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5%[10] - 功能性护肤品因能针对性解决皮肤问题 发展前景优于传统基础护肤品 预计将以5%年均复合增速增长[10] - 2030年全球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419亿美元[10]
化妆品板块8月13日涨0.32%,华业香料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627.0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16:37
市场表现 - 8月13日化妆品板块整体上涨0.32%,跑赢上证指数(+0.48%)但弱于深证成指(+1.76%)[1] - 华业香料以8.56%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31.95元,成交量11.87万手,成交额3.77亿元[1] - 青松股份(+2.11%)、水羊股份(+1.88%)、科思股份(+1.37%)涨幅居前[1] - 锦盛新材(-1.05%)、青岛金王(-0.90%)、拉芳家化(-0.76%)跌幅较大[2] 个股交易数据 - 甜菜雅成交额最高达4.84亿元,收盘价83.22元(+0.34%)[1][2] - 贝泰妮成交额1.96亿元,涨幅0.44%,收盘价45.72元[1][2] - 上海家化成交额1.81亿元,微跌0.36%[1][2] - 敷尔佳成交量最低(2.56万手),成交额6871.59万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627.05万元,游资净流入2482.18万元,散户净流入4144.88万元[2] - 华业香料主力净流入4213.92万元(占比11.19%),但散户净流出4849.68万元[3] - 水羊股份游资净流入1283.54万元(占比3.59%),主力净流入878.11万元[3] - 贝泰妮主力净流出1178.44万元(占比-6.02%),散户净流入670.56万元[3]
低价防晒霜调查:成本3块钱,敢卖几十元!工厂老板:这行水太深,几倍利润算少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5:46
行业成本与定价分析 - 防晒霜价格差异显著 电商平台SPF50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低价产品甚至低至0.99元/支[3] - 低价防晒霜通过减少防晒剂添加量控制成本 50ml软管防晒霜原料成本可低至几元 综合成本约3元/支[3] - 工厂根据防晒剂含量分级报价 防晒剂料体价格从60元/公斤到190元/公斤不等 直接影响成品定价[5] - 采用190元/公斤防晒剂时 50ml防晒霜成本约12元 其中料体成本占9.5元[6] - 头部企业产品定价基于研发投入、原料品质和质控体系 与低价产品形成明显差异[19] 产品质量与监管问题 - 防晒值虚标现象普遍 工厂送检使用合规样品 量产时稀释防晒剂导致实际SPF值低于标注[4][6] - 2023年国家化妆品抽检21362批次 防晒类产品问题发现率最高[7] - 正规工厂面临严格监管 飞行检查通过率仅30% 违规处罚包括全国曝光和征信影响[7] - 部分工厂仍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药监局抽检不到其产品[6][7] 特证管理与行业准入 - 防晒产品需取得"特殊化妆品注册证" 正常申请流程约10个月 费用约5万元[8] - "套证"行为包括一号多名称、多商标和多主体 2023年专项检查后仍存在[8][9] - 部分代工厂提供特证转让服务 报价5万元 4个月完成 通过股权变更实现间接转让[9] - 电商平台存在疑似套证产品 特证标注名称与实际销售品牌不一致[10][12][16] 产品成分与技术差异 - 防晒剂原料品质影响价格 传统防晒剂价格较低 纳米级氧化锌等新型原料价格较高[20] - 制作工艺影响产品品质 乳化温度、搅拌速度和成膜技术决定质地和稳定性[20] - 低价产品使用低质原料和粗糙工艺 易导致皮肤毛孔堵塞和过敏[20] - 防晒霜主要功能为防晒 添加的美白成分量不足以产生明显效果[21] 市场格局与消费者选择 - 头部美妆企业如联合利华、欧莱雅等拥有自建工厂 保障品控[19] - 委托加工是行业常见模式 但依赖委托方的技术标准和生产监督[19] - 防晒霜价格区间集中在50-200元 占电商平台GMV超50%[5] - 消费者应根据使用场景选择防晒值 并非越高越好 高倍数产品可能增加皮肤负担[24] - 建议选择有国妆特字的产品 可通过药监局官网查询认证信息[25]
化妆品板块8月12日跌0.02%,上海家化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28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16:28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妆品板块当日下跌0.02%,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5%,深证成指上涨0.53% [1] - 上海家化领跌板块,跌幅达1.62% [1][2] 个股涨跌情况 - 拉芳家化涨幅居前达2.99%,收盘价25.12元,成交量11.55万手,成交额2.89亿元 [1] - 青岛金王上涨1.60%,收盘价68.8元,成交量65.46万手,成交额5.78亿元 [1] - 青松股份上涨1.32%,收盘价6.15元,成交量25.18万手,成交额1.55亿元 [1] - 珀莱雅微涨0.44%,收盘价82.94元,成交量4.99万手,成交额4.14亿元 [1] - 丸美生物上涨0.36%,收盘价41.93元,成交量2.39万手,成交额1.01亿元 [1] - 上海家化跌幅最大为1.62%,收盘价21.92元,成交量9.79万手,成交额2.15亿元 [2] - 锦盛新材下跌1.56%,收盘价13.28元,成交量3.60万手,成交额4796.52万元 [2] - 嘉亨家化下跌1.24%,收盘价20.63元,成交量2.75万手,成交额5684.04万元 [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287.0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734.2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52.75万元 [2] - 拉芳家化主力净流出2328.54万元,主力净占比-8.07%,游资净流入1048.31万元 [3] - 珀莱雅主力净流入1580.14万元,主力净占比3.82% [3] - 青松股份主力净流入891.73万元,主力净占比5.74%,游资净流入1094.90万元 [3] - 丸美生物主力净流入741.71万元,主力净占比7.38% [3] - 科思股份主力净流出831.14万元,主力净占比-13.61% [3] - 贝泰妮主力净流出1000.93万元,主力净占比-7.15% [3]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8-08 10:08
行业定义与分类 - 功能性护肤品指针对皮肤问题具备药理作用的化妆品或医疗器械 分为皮肤学级护肤品 强功效性护肤品和医美级护肤品三大类 [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原材料(重组胶原蛋白 透明质酸 多肽)和包装材料供应商 中游为制造环节 下游为线上线下流通渠道 [4] - 上游原料商包括科思股份 青松股份等 包装材料商有嘉亨家化 锦盛新材 代工商包括诺斯贝尔 科丝美诗等 [6] - 中游品牌商国内代表企业有贝泰妮 华熙生物 上海家化等 国际厂商包括欧莱雅 雅诗兰黛等 [6] - 下游线上渠道包括天猫 京东 抖音等平台 线下渠道有王府井 天虹等商场 [6] 发展历程 - 行业经历三阶段:起步期(1998-2008年)国际品牌主导 转型期(2009-2014年) 国产品牌崛起期(2015年至今)薇诺娜 华熙生物等本土品牌市占率提升 [8] - 当前阶段特征为线上渠道成为主流 品牌销售费用率提高 社媒营销和流量带货成为重要推广方式 [8] 政策环境 - 行业受化妆品和医疗器械双重监管 政策聚焦功效宣称评价 标签管理和注册备案制度 [11] - 2024年国务院发布政策支持抗衰老产业发展 要求深化皮肤衰老机理研究 [13] - 2023年药监局要求电商平台全面真实披露化妆品标签信息 确保与备案资料一致 [13] - 2021年药监局明确化妆品功效宣称需科学依据 敏感皮肤产品需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 [13] 市场参与者格局 - 品牌商从三大赛道切入:皮肤学级(薇诺娜 理肤泉) 强功效型(HFP 林清轩) 医美级(敷尔佳 可复美) [14]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487.43亿元 贝泰妮以57.07亿元营收占比11.71%居首 华熙生物占比5.27%位列第二 [25][31] - 国际品牌欧莱雅 雅诗兰黛在中国市场仍占据一定份额 [31] 消费者需求特征 - 敏感肌人群超七成将舒缓敏感症状作为首要需求 其次关注保湿补水和稳定肌肤状态 [16] - 消费者需求从基础功效转向抗老 修护等深层次肌肤问题解决 更注重产品安全性和成分科学性 [16] - 成分党崛起推动生物技术 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护肤品原料开发中的应用 [16] 渠道分布特征 - 线上渠道为主流 珀莱雅2024年线上营收达95.9亿元占比88.98% 多数企业采用线上主导的全渠道销售模式 [19][20] - 线下渠道包括药店 百货商店 美妆专卖店等 专业化渠道相比海外仍有发展空间 [6][19] 盈利能力分析 - 行业毛利率普遍较高 除福瑞达和上海家化外 主要上市企业毛利率均超70% [24] - 锦波生物2024年毛利率达92.02% 主因医疗器械类产品占比高 其他功能性护肤企业毛利率多在70%-80%区间 [24] 市场规模预测 - 行业规模从2017年102.5亿元增长至2021年309.6亿元 2024年达487.43亿元 [25]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864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9.0% [33]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国货品牌市占率增长趋势明显 [35] - 监管力度加强 品牌方将增强产品创新研发和医研背书 成熟企业逐步布局大健康领域 [35]
南京市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2025年化妆品监督抽检信息及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06 15:41
化妆品抽检结果 - 南京市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5批次化妆品全部合格 合格率100% [2] - 抽检覆盖防晒类 美白淡斑类 儿童类 普通类等多元化品类 [3][4] 受检产品信息 - 防晒类产品占比26.7%(4/15) 包括蜜丝婷40ml面部防晒霜(国妆特进字20240997) 安热沙60mL防晒乳液(国妆特进字20240273) [3] - 美白淡斑类产品占比13.3%(2/15) 含肌肤未来25ml×5片面膜(国妆特字G20213469) 薇诺娜1.5ml×30支精华液(国妆特字G20170787) [3][4] - 儿童类产品占比26.7%(4/15) 涉及启初320ml洗发沐浴露(沪G妆网备字2023001448) 贝亲500ml桃叶精华沐浴泡沫(沪G妆网备字2024001430) [3][4] 生产企业分布 - 上海企业占比33.3%(5/15) 包括上海蜜丝婷(奉贤区) 上海家化(青浦区)等 [3][4] - 广州企业占比26.7%(4/15) 含广州环亚(经济技术开发区) 澳思美科技(增城区) [3][4] - 其他区域覆盖山东 云南 安徽等地 如山东福瑞达(济南市) 云南贝泰妮(昆明市) [3][4] 销售渠道 - 实体店占比80%(12/15) 含六合区湍美化妆品店 孩子王龙湖天街店等 [3][4] - 线上销售占比13.3%(2/15) 涉及瑷尔博士15g修护乳(鲁G妆网备字2022004624) [4]
“药妆茅”,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00:12
贝泰妮入局高端美容仪市场 - 公司正在打造初普品牌的运营团队,由副总经理张梅负责,并释放多个相关岗位如电商设计师、直播运营主管等 [2] - 此次合作可快速补足高端家用美容仪产品与技术短板,与既有护肤品形成"仪器+凝胶+术后修护"的协同场景 [3] - 战略动作已从幕后投资转向台前运营,表明公司在美容器械领域的战略升级 [13] 美容器械领域布局 - 2023年战略投资威脉医疗并参与多轮融资,目前持股9.49%,该公司开发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线 [6] - 2025年4月成立合资公司武汉科莱伊美靓泓生物科技,经营范围包含医疗美容服务及三类医疗器械销售 [6][7] - 2024年以来更新多款射频美容仪相关专利,包括已获授权的"目标式阵列射频电极头"和"眼面两用折面式射频美容仪"等 [10][11] 初普品牌背景与风险 - 初普是以色列高端家用美容仪品牌,曾在中国市场取得辉煌业绩,2020年双十一在李佳琦直播间GMV破亿 [15] - 2022年因温控缺陷召回18余万台Stop Eye型号美容仪,同年国家药监局将射频治疗设备纳入Ⅲ类医疗器械管理 [15] - 截至2025年8月尚未取得Ⅲ类医疗器械认证,政策缓冲期仅剩8个月,若未获证将面临禁售 [4][16] 公司财务与股价表现 - 市值从2021年巅峰1200亿元(股价289元/股)跌至194亿元(45.69元/股),跌破47.33元发行价 [18][19] - 2021-2024年营收增速从52.57%降至3.87%,归母净利润从8.63亿跌至5.03亿,两年累计缩水62% [21] - 2025Q1营收同比降13.51%至9.49亿,净利润2834万同比骤降83.97% [22][23] - 第二大股东红杉聚业持股比例从21.58%降至9.66%,累计套现超60亿元 [24]
化妆品板块8月5日涨0.58%,拉芳家化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684.1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5 16:32
板块表现 - 化妆品板块当日上涨0.58%,领涨股为拉芳家化(代码603630)[1] - 上证指数上涨0.96%至3617.6点,深证成指上涨0.59%至11106.96点[1] 个股涨跌 - 拉芳家化收盘价22.66元,涨幅3.00%,成交量6.44万手,成交额1.44亿元[1] - 贝泰妮收盘价45.69元,涨幅1.83%,成交量4.35万手,成交额1.97亿元[1] - 力合科创收盘价8.36元,涨幅1.33%,成交量19.12万手,成交额1.59亿元[1] - 青岛金王收盘价8.71元,涨幅0.93%,成交量32.81万手,成交额2.85亿元[1] - 上海家化收盘价22.34元,跌幅0.84%,成交量7.14万手,成交额1.59亿元[2] - 芭薇股份收盘价18.68元,跌幅0.80%,成交量2.15万手,成交额4020.86万元[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684.19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3484.2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8168.43万元[2] - 珀莱雅主力净流出3285.39万元,占比11.33%,游资净流出3935.36万元,占比13.57%[3] - 贝泰妮主力净流入2542.16万元,占比12.87%,游资净流出933.82万元,占比4.73%[3] - 拉芳家化主力净流入412.99万元,占比2.87%,游资净流出201.79万元,占比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