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GS)

搜索文档
比特币永续合约市场爆发性增长,多项国际利好消息推动XBIT交易量激增
搜狐财经· 2025-05-12 20:32
比特币市场表现 - 比特币价格稳定在10万美元上方 [1] - 比特币永续合约交易量创近三个月新高 过去24小时交易额突破350亿美元 [1] - 比特币永续合约多空比从1 2跃升至1 7 显示投资者看涨情绪增强 [4] - 在Cathie Wood发表观点后两小时内 比特币永续合约新开多头头寸增加23% [6] 机构动向 - 高盛大幅增持iShares比特币ETF(IBIT)持股量28% 持有价值约14亿美元的IBIT股票 成为全球最大IBIT持有者 [2] - 高盛还持有350万股FBTC 价值约3 15亿美元 [2] - 机构资金进场带动比特币永续合约市场深度和流动性显著提升 [2] - 政策面积极信号可能吸引更多传统金融机构进入加密市场 [4] 行业动态 - 美国副总统JD Vance将在比特币2025大会上发表演讲 公开支持比特币 [4] - 以太坊本周涨幅超38% 创下自2021年以来最佳单周表现 [8] - 以太坊永续合约未平仓合约量创历史新高 [8] 平台表现 - XBIT比特币永续合约日交易量环比增长36% 创平台历史新高 [2] - XBIT采用创新动态保证金机制 根据市场波动性自动调整杠杆率 [8] - XBIT通过多源流动性聚合技术 提供更低滑点 更高深度的交易环境 [9] - XBIT的去中心化架构让用户拥有完全资产自主权 链上订单撮合系统确保交易公平性和透明度 [9] 市场预测 - Cathie Wood预测比特币有望达到150万美元 [6] - 美联储基调首次略微转为鸽派 可能为加密市场带来更多流动性 [6]
18年年化33%!《滚雪球》作者详解巴菲特一笔鲜为人知的个人投资,完整还原他的真实决策逻辑︱重阳荐文
重阳投资· 2025-05-12 14:59
巴菲特投资哲学核心 - 投资决策第一步永远是评估灾难性风险而非潜在收益 如有则立即拒绝[3][10] - 采用赛马下注师思维模式 专注核心赔率评估而非复杂财务模型[3][8] - 设定15%初始回报率为底线 通过安全边际和容错率保障基本盘[3][9] - 投资成功90%依赖"胆识"这种难以量化的内在特质[12] 决策方法论 - 从不建立复杂财务模型 仅手工记录关键工厂季度数据做判断[9] - 评估中部穿孔卡公司时仅关注销售增长与成本优势两个变量[9] - 历史数据使用原则:只记录不预测 要求200万销售额实现15%回报[9] - 60,000美元投资获得16%股权 最终实现18年年化33%回报[9] 知识管理习惯 - 七岁起反复精读商业书籍 建立早期思维框架[7] - 创建庞大"资料档案柜"知识体系 实现快速决策[3][7] - 累积性学习策略 使每个知识点成为下次决策基础[7] - 1950年代起系统研究IBM 虽不投资但深入理解其垄断优势[8] 风险控制机制 - 遵循Firestone灾难预警定律 避免单次小概率事件颠覆全局[10] - 主动规避AIG/贝尔斯登/雷曼等具有系统性风险标的[10] - 市场整体评估标准:股市总市值与GDP比率70%-80%为安全区间[12] - 声誉作为终极安全边际 在GEICO/所罗门案例中起关键作用[12] 商业行为特征 - 早期通过实地调研/档案查阅建立信息优势[7] - 拒绝"定投指数"策略 强调价格安全边际的重要性[12] - 管理风格:厌恶高薪文化 主张"一人抵三人"效能[13] - 对保险浮存金单独估值 加回账面价值进行综合评估[13]
外资券商2024年平均减员10%!这家外资最新出击,重启“招兵买马”
券商中国· 2025-05-12 13:35
外资券商2024年员工变动情况 - 2024年我国外资券商员工人数平均减少10%,其中瑞信证券(中国)减员幅度最大达18.25%,高盛中国、瑞银证券分别减少10.63%和11.23% [1][2] - 渣打证券(中国)员工总数保持64人不变,大和证券(中国)减员幅度最小仅减少2人 [3] - 减员主要集中在经纪业务条线,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和东亚前海证券经纪业务员工分别减少41%和24% [5] 外资券商业务结构特点 - 高盛中国和摩根大通(中国)侧重投行业务,投行部门分别有65名和55名员工,但2024年投行净收入分别减少97%和91% [4] - 瑞银证券研究团队占比最高达22.9%(78人),投行与财富管理部门各52人 [4] -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经纪业务员工46人,研究82人,资产管理40人,未披露投行和财富管理人员 [5] 外资券商经营表现 - 高盛中国2024年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158%,主要来自固收/大宗商品自营及经纪业务 [4] -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117.22%,自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4] - 瑞银证券2024年净利润增长近6倍,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实现扭亏为盈 [8] 外资机构中国市场战略动向 - 瑞银集团正推进对瑞银证券实现100%持股(当前持股67%) [8] - 摩根大通中国4月底重启招聘,发布11个业务条线职位覆盖资管和研究部门 [8] - 9·24政策后A股活跃度提升,外资机构加大配置力度,多家券商表示将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 [8]
高盛将逐步关闭ETF加速器平台,将服务转移至Tidal
快讯· 2025-05-10 04:24
高盛集团关闭ETF Accelerator平台 - 高盛集团将逐步关闭其ETF Accelerator平台 该平台主要帮助资产管理公司推出、上市和监管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1] - 高盛将为管理约50亿美元ETF产品的信托公司提供金融服务 这些服务将转移至Tidal金融集团 [1] - Tidal金融集团将接管两只信托公司的服务 包括交易执行支持和合规等后台任务 [1] - 这两只信托公司管理着加速器平台旗下推出的12只ETF [1]
市场消息:美联储理事鲍曼接触高盛、Davis Polk、以及BPI的工作人员。
快讯· 2025-05-10 03:28
美联储理事鲍曼的接触活动 - 美联储理事鲍曼与高盛工作人员进行了接触 [1] - 美联储理事鲍曼与Davis Polk工作人员进行了接触 [1] - 美联储理事鲍曼与BPI工作人员进行了接触 [1]
高盛:新台币升值10%将使中国台湾寿险业承受约5760亿元台币未实现汇损
快讯· 2025-05-09 18:22
新台币升值对中国台湾寿险业的影响 - 新台币在5月初出现疯狂升值现象 [1] - 高盛报告指出若新台币升值10%将导致中国台湾寿险业产生5760亿元新台币的未实现汇兑损失 [1] - 该汇兑损失规模相当于可能完全抵消2024年寿险业的税前收益 [1] - 外汇价格变动准备金也可能因此次升值而归零 [1]
坚定做多黄金!高盛公布多维衰退对冲策略
金十数据· 2025-05-09 11:07
战术性关键因素 - 市场对衰退风险定价不足 美国经济团队认为未来12个月衰退概率达45% 标普500指数可能跌至4600点 美国高收益债利差或达788bp 短期收益率或跌破3% [1] - 传统对冲组合(长期美债+美元多头)可能失效 近期出现"新兴市场式反常关联"(美股跌 美债收益率升 美元跌) [3] - 黄金多头对冲具吸引力 2025年底金价预测3700美元/盎司 2026年中4000美元/盎司 若衰退发生年底或达3880美元 极端尾部风险下2025年底或触及4500美元 COMEX黄金净多头持仓处于2014年以来58%分位 [4] - 原油看跌期权对冲具吸引力 无衰退基准情景中2025年布伦特/WTI均价预计63/59美元 2026年58/55美元 衰退情境下2026年布伦特或跌至53美元/桶 全球经济放缓时或跌至47美元/桶 OPEC+完全解除减产叠加全球经济放缓可能使布伦特跌破40美元/桶 [5] 四大结构性趋势 - 美元资产多元化趋势增强 美元已开始贬值且仍有下跌空间 美元资产配置处于历史高位 私人投资者持续减持美元资产意愿增强 [7] - 央行购金量自2022年来增长五倍 推动金价上涨76% 黄金市场规模小(全球黄金ETF规模仅占美债1% 标普500市值0.5%) 私人投资者小幅配置调整都可能引发金价大幅上涨 [8][10] - 国防开支增加支撑工业金属需求 欧洲未来5年国防开支或从GDP的2%升至3% 国防领域占美国铜/铝/锌需求的5% 镍需求的13% 铜是美国防部第二大耗材 [11][13] - 能源去风险化推动电气化发展 预计2024-2030年电气化将使全球铜需求年增长率提高约2个百分点 [13] - 铜投资缩减 2025年全球GDP疲软或使铜短缺推迟至2026年 2025Q3铜价或跌至8300美元/吨 无衰退情境下2026年底铜价或回升至10600美元/吨 衰退情境下或跌至6750美元/吨 [15][17]
利好利空掺杂,高抛低吸竟是保命招!
搜狐财经· 2025-05-08 20:35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呈现小幅震荡上行态势 两市成交额减少1833亿元至1.32万亿元 反映交投情绪谨慎 [2] - 军工板块连续两日强势上涨 多只个股涨停 [4] - 黄金价格日内跌幅近2% [4] 机构观点与预测 - 高盛维持中国股市"增持"评级 将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上调至78点(潜在涨幅7%) 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上调至4400点(潜在涨幅15%) [4] - 美联储主席表示当前无必要仓促调整利率 现行政策处于适度限制性区间 [4] 重大事件影响 - 川普宣布将于北京时间当晚10点公布与某大国的"重大贸易协议" [3] 投资策略分析 - 市场缺乏清晰领涨主线 投资者探索新方向 [5] - 机构资金操作频率增加高抛低吸 普通投资者需洞察交易逻辑而非仅看股价涨跌 [5] - 机构资金在股价高点出现"强力回吐"信号 低点时回补筹码显示做多意图 [7] - 盲目分散对冲策略可能无效 建议跟随机构资金动向降低风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