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TM)
搜索文档
丰田汽车(TM.US)因美国关税下调财年盈利预期,预计损失1.4万亿日元
智通财经· 2025-08-07 14:56
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周丰田汽车(TM.US)周四下调了全年业绩指引,该公司警告称美国对进口汽车加 征关税将导致其营业利润减少1.4万亿日元(合95亿美元)。 丰田汽车,目前预计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营业利润为3.2万亿日元,低于最初预测的3.8万亿日元,也逊 于分析师预期。不过,该公司4-6月季度营业利润达1.17万亿日元,高于分析师预测的8900亿日元。 这一悲观预测反映出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丰田表示,关税在第一季度造成4500亿日元损失,预计整个 财年影响将达到1.4万亿日元。 这是丰田首次全面评估关税影响,此前仅估算4-5月就面临1800亿日元损失。丰田股价在东京市场下跌 1.1%。 尽管面临动荡,得益于核心市场对油电混合动力车的强劲需求,丰田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仍创历史新 高。1-6月销量达550万辆,同比增长7.4%,主要得益于美国、日本和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 丰田预计今年集团销量将达到1120万辆。该公司还计划在日本爱知县建造一座新的汽车制造厂,预计将 于2030年代初投入运营,目标是将国内产量维持在300万辆。 汽车行业面临关税不确定性 在汽车行业应对快速变化的政策导致成本飙升之际,丰田的 ...
Toyota(TM)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07 14:00
业绩总结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万亿日元,同比减少0.1万亿日元[5] - 2026财年营业收入预测为3.2万亿日元,较之前预测减少0.6万亿日元[5] - 由于美国关税影响,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减少0.45万亿日元,2026财年预测减少1.4万亿日元[5] - 2025年4月至6月,销售收入为12,253.3亿日元,同比增长415.4亿日元[15] - 2025年4月至6月,净收入为841.3亿日元,同比减少492.0亿日元,净利率为6.9%[15] 用户数据 - 2025年4月至6月,丰田和雷克萨斯的零售车辆销售为2643千辆,同比增长106.1%[11] - 2025年4月至6月,电动汽车销售为1259千辆,同比增长117.1%[11] - FY2026的车辆销售预测为9,800辆,较FY2025的9,443辆有所增加[43] 未来展望 - 2026财年预测销售收入为48,500.0亿日元,与之前预测持平[38] - 2026财年预测净收入为2,660.0亿日元,较之前预测减少440.0亿日元[38] - 2026财年预测的营业利润率为6.6%,低于2025财年的10.0%[38] - FY2026的新预测中,外汇影响预计为-695.0亿日元[45] - FY2026的新预测中的关税影响为-1,220.0亿日元[47] - FY2026的材料价格影响为-725.0亿日元[50] - FY2026的综合投资改善努力预计为+899.5亿日元[50] - FY2026的研发费用预计为2,300.0亿日元[65] - FY2026的净流动资产预计为14.6万亿日元,较FY2025的12.6万亿日元有所增长[43] 负面信息 - FY2025的运营收入为-1,595.5亿日元,FY2026的新预测为-600.0亿日元[50] - FY2026的运营利润率预计为2.8%[56]
丰田计划在日本新建汽车制造厂 将于30年代初投运
新浪科技· 2025-08-07 13:49
新工厂建设计划 - 公司计划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购置土地用于新建汽车制造厂,预计2030年代初投运,生产车型尚未确定 [1] - 新工厂将保持日本国内300万辆汽车的年产能,并致力于打造使用尖端技术的"未来工厂" [1] 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 - 销售额达12.2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3.5% [1] - 营业利润1.17万亿日元,同比下降11% [1] - 净利润8414亿日元,同比下降37% [1] 全年业绩预期调整 - 下调全年净利润预期至2.66万亿日元,此前预期为3.10万亿日元,市场预估为3.26万亿日元 [1] - 下调全年经营利润预期至3.20万亿日元,此前预期为3.80万亿日元,市场预估为3.8万亿日元 [1]
Toyota Motor June-quarter profit beats estimates — but drops 11% as U.S. tariffs bite
CNBC· 2025-08-07 13:16
公司业绩 - 丰田汽车6月季度营业利润超出预期 达到1 17万亿日元 但同比下降11% 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 [1][4] - 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37%至8413亿日元 [2] - 营收12 25万亿日元 略高于预期的12 19万亿日元 [4] 销售表现 - 上半年全球销量创历史新高 反映强劲需求 [2] - 日本车企在美国采取降价策略以应对25%关税 维持市场份额 [2] 贸易环境 - 6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下滑25 3% 但出口量增长4 6% [3] - 美日新贸易协定拟将关税降至15% 但具体时间表未明确 [3] - 对美汽车出口占日本全球汽车出口量的24%(2024年数据) 是经济重要支柱 [3]
日本质疑美国关税文件与协议不一致,要求纠正
新华财经· 2025-08-07 07:33
日美贸易协议争议 - 美国公布的8月7日征税公告与日美协议不一致 日本面临更高关税 日本要求美方纠正 [1] - 7月22日日美协议规定"对等关税"税率从25%降至15% 但4月起已征收10%基准关税 8月后税率将从10%升至15% [1]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指出 协议明确已加征关税商品适用"负担减轻特别措施" 总税率应为15% 但美方文件要求叠加15% 导致实际税率高于协议 [1] 日本对美投资承诺 - 日美贸易协议中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特朗普称资金可自由支配 [2] - 赤泽亮正强调 若投资对日本企业和经济无益 日本将不予合作 [2] 汽车关税问题 - 日美已同意将汽车关税从27 5%降至15% 但英国案例显示降税可能延迟 [2] - 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当前承受27 5%关税 每日损失巨大 赤泽亮正将推动美方尽快落实降税 [2]
跨国车企战略重心转向:电动化“踩刹车” 智能化“踩油门”
财经网· 2025-08-06 23:25
电动化战略调整 - 奥迪撤回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并将在2024至2026年推出新的内燃机和插电混动系列[2] - 奔驰调整电动化目标,不再坚持全面转向纯电销售,采取燃油车与电动车长期共存策略,将50%电动汽车销售占比目标从2025年推迟至2030年[2][4] - 宝马集团执行技术开放战略,根据全球差异化需求灵活推进电动化[4] - 保时捷放弃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车销量80%的目标,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超豪华品牌也推迟或终止纯电动车型开发[4] - 沃尔沃放弃2030年前100%销售纯电汽车的目标,转而设定90%至100%销量为电动或插电混动的弹性目标[4] - 丰田坚持燃油、混动、氢能、燃料电池、电动的全方位战略,本田下调纯电动投资并上调混合动力技术开发[4] - 放缓电动化被视为对市场需求多样性、基础设施瓶颈和盈利压力的现实回应,燃油车业务目前仍能带来较高利润[5][9] 智能化布局加速 - 奔驰、宝马、奥迪三大德系豪华品牌均与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Momenta牵手,通过参股或深度合作加速智能化布局[1][6] - 奔驰参股Momenta,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城区导航辅助驾驶服务[6] -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并与阿里巴巴集团基于通义AI大模型联合开发AI引擎[6] - 奥迪选择多元合作路径,将华为、Momenta、酷睿程等中国智驾企业纳入供应商体系[6] - 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主流品牌也选择与Momenta合作,引入其智能驾驶技术加速市场落地[1][7] - 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元戎启行、卓驭科技等中国本土智驾企业正获得越来越多国际车企的青睐[1][7] - 跨国车企通过与自主智能驾驶供应商合作作为提升智能化水平的快速通道,以应对自主研发耗时且成本高的问题[9] 战略转变动因分析 - 电动化转型前期成本投入过高,在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同时推进燃油车与电动车被视为最理性的策略选择[5] - 全力拥抱智能化因其适用于所有动力形式,且消费者对更安全、便捷、愉悦的出行体验有迫切需求,被车企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优先级[9] - 中国汽车市场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进展较快,但国际市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跨国车企选择多条路线并存以照顾海外市场发展情况[9] - 宝马集团在中国设立了德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超过3000名工程师专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与数字化用户界面,并与本土合作伙伴共同融合前沿AI技术[9]
上半年销量创4年来新高!丰田上调2025年产量目标至约1000万辆,丰田中国:在华销量目标不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8:24
全球产量目标调整 - 丰田汽车将2025年全球产量目标上调至约1000万辆 [1] - 中国市场销量目标未作调整 丰田中国管理层明确表示无变化 [1] - 按照当前生产进度 公司已完成全年产量目标的49.2% 下半年需生产508万辆 月均产量需提升至约84万辆 [4]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财年营收达48万亿日元 同比增长6.4% [1] - 2025财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10.4%至4.795万亿日元 净利润同比下滑3.6%至4.765万亿日元 [1] - 第四财季营收同比增长至12.4万亿日元 营业利润微增0.3%达1.116万亿日元 [1] 区域市场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达515.9万辆 同比增长5% 创4年同期新高 [4] - 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至439.08万辆 日本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3%至76.84万辆 [2] - 中国市场新车销量同比增长6.8%至83.77万辆 其中一汽丰田销量增长16.3%至37.78万辆 广汽丰田微增0.6%至36.42万辆 [2]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关税税率从25%下调至15% [2] - 高盛报告显示日本7家大型车企合计关税影响从3.47万亿日元缩小至1.89万亿日元 营业利润降幅从47%收窄至25% [2] - 丰田受关税影响金额从1.6万亿日元压缩至8720亿日元 本田从5600亿日元减至3052亿日元 日产从4700亿日元减至2561亿日元 [3]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在北美市场采取深度本地化战略 加拿大工厂新增电池组生产线以支持混合动力及电动车型 [3] - 雷克萨斯首个海外纯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研发制造基地落户上海金山区 [4] - 在中国市场实施RCE体制 由中国工程师担任首席工程师以强化本土化竞争力 [4] 历史产销数据对比 - 2023财年全球销量达1030.95万辆(含雷克萨斯) 产量达997万辆 均创历史新高 [1] - 2024财年全球销量小幅下滑0.3%至1027万辆(含雷克萨斯) 产量下滑2.9%至968万辆 [1]
海外固态电池专家会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 - 公司:丰田(日本)、出光新产(日本)、国内固态电池企业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丰田战略调整 - 日本总部侧重核心技术开发(电芯层级),中国专注应用市场需求(电池包和系统)[2] - 利用优势技术收取专利费,通过中国供应链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1][3] - 2024年利润2,400亿人民币,中国市场占比19%,增长潜力巨大[1][4]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丰田计划2026年小规模试产(零点几吉瓦时),2027年量产,初期应用于雷克萨斯高端车型[5] - 中国市场反馈将直接影响推广速度,预计反馈可能不理想[6] 固态电池性能 - 混合动力车型:充放电倍率15C-20C,循环寿命10年/20万公里[7] - 纯电动车型:能量密度350Wh/kg,循环寿命1,500次,零下30℃容量保持率80%[7] 电解质技术路线 - 丰田主攻硫化物电解质,国内企业选择氧化物、卤化物、聚合物等,行业趋势为复合使用[8] - 丰田与出光新产合作:利用石油副产品硫降低成本,3D打印技术提高效率,缓冲层专利提升循环寿命(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90%以上)[9] 生产工艺差异 - 国内:固相法加液相法,成本与一致性落后日本[10] - 日本:石油副产物冷却生产降低成本30%-40%,干法工艺界面接触覆盖率更高[10][11] 3D打印技术应用 - 丰田3D打印电解质层厚度200纳米以下,界面阻抗为传统固相法的1/5[13] - 大规模量产面临成本、效率和一致性挑战[16] 负极材料选择 - 丰田倾向硫化物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结合,因织晶问题暂用硅碳负极[19] - 硫化物负极集流体方案:铜镀镍(成熟但腐蚀)和镍铁(耐腐蚀但导电性差)[24] 正极材料体系 - 丰田可能研究高镍三元、富锂锰基(理论能量密度高但未成熟)、锂锰尖晶石(低成本,适合中低端车型)[25] 生产环境与设备 - 硫化物电池生产需严格控制氧气和湿度,日本设备精度更高[17] - 日本等静压设备压力120-150兆帕,孔隙率控制领先[18] 其他重要内容 - 全固态电池与固液混合态电池在国内并行发展,全固态预计2027年上车应用[21] - 固态电池在混动车和纯电车上的优缺点:安全性高但能量密度和倍率未达理想水平[22] - 循环寿命需在同一材料体系下标准化比较(如国外氧化物可达2万次)[23] - 丰田全固态电池成本目标为通过量产降低,具体数据未公开[26]
日本贸易代表达成协议后再赴美,石破茂称落实协定更具挑战性
第一财经· 2025-08-05 16:35
美日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日于7月下旬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 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开放汽车、卡车、大米等农产品市场 [1] - 协议无书面文本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赴美敦促落实汽车关税下调承诺 芯片和药品供应链合作也是谈判重点 [1] 汽车关税影响分析 - 新关税税率15%将于8月7日生效 但具体下调时间未明确 高于此前10%税率和原始2.5%水平 [3] - 日本对美出口总额21万亿日元 汽车及零部件占7.2万亿日元(34%) 2024年对美汽车出口量137万辆占总量30%以上 [3] - 15%关税使日本七大车企综合负面影响从3.47万亿日元降至1.89万亿日元 本财年营业利润预计下降25% [4] - 丰田受关税影响金额从1.6万亿日元减至8720亿日元 本田从5600亿日元降至3052亿日元 日产从4700亿日元回落至2561亿日元 [5] 日本车企应对措施 - 日本车企6月将对美出口价格削减19% 创2016年以来最大降幅 通过牺牲利润维持北美市场份额竞争力 [5] - 丰田和本田将于本周公布最新业绩数据 [5] 美国行业反对意见 - 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AAPC)指出日本进口车极少使用美国零部件 且多数在加拿大、墨西哥组装 低关税损害美国产业利益 [6] -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批评协议未纠正日本车企长期享受美国市场自由准入红利的问题 [6] - 美系车在日本市场份额不足10% 2024年日本仅进口1.6万辆美国品牌车 同期日本品牌在美销量达588万辆 [6]
国际产业新闻早知道:美国宣布多项关税措施,欧盟AI监管法案生效
产业信息网· 2025-08-05 13:26
人工智能 - 欧盟AI监管法案生效,违规公司面临最高3500万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7%的罚款,通用AI系统也被纳入监管范围 [17][18] - OpenAI完成超8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000亿美元,提前完成全年400亿美元融资目标,年度经常性收入从100亿美元增至130亿美元 [21][22][24] - Meta出售20亿美元数据中心资产以分担AI基础设施成本,计划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数据中心 [25][26] - Alphabet风投部门与英伟达磋商投资AI基础设施供应商Vast Data,该公司估值或达300亿美元 [28] - 爱立信为软银提供最新4G/5G网络设备,部署AI应用以提升自动化和运营效率 [30][32][34] - 富士康以27亿元出售俄亥俄州电动汽车工厂,转向重点发展AI数据中心业务 [36][37] 芯片 - 韩国政府推出300亿韩元项目支持AI芯片优化设计,助力国产芯片支持多种AI模型 [43][44] - 北京大学在IEEE ISPSD发表2项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重要技术进展,涉及GaN CMOS集成和SiC MOSFET可靠性研究 [47][48][49][50] - 台积电准备将2nm技术转移到美国亚利桑那州新生产线,预计2026年投产 [51][52] 汽车 - 广州正编制无人驾驶装备工作指引,17家企业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达2441万公里 [56] - 比亚迪公布自动充电及充气机器人专利,集成充电与充气功能无需车端改造 [57] - 东风宣布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上车,能量密度350Wh/kg,续航超1000公里 [58] - 格林美与孙学良院士团队合作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聚焦正极材料与电解质界面优化 [59][60] - 丰田在泰国采购中国零部件,2028年新款电动车将采用中国零部件,日系车在泰份额从90%降至71% [61][62][64] - 小马智行在上海浦东启动Robotaxi服务,覆盖核心商圈和地铁站,累计路测超5000万公里 [65][66][67]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长征系列火箭完成第587次飞行 [69][70] - NASA Lunar Trailblazer月球探测任务失败,卫星发射第二天失联,原计划研究月球水资源 [71][72] - 俄方表示国际空间站将至少运行至2028年,坠海计划草案已拟定 [75][76] - 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1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和防灾减灾 [79][80] - 印度与美国合作发射NISAR地球观测卫星,可监测自然灾害和冰川变化,耗资15亿美元 [81][82] 能源矿产 - 智利经济遭遇2017年以来最大矿业滑坡,6月矿业产值骤降9.3% [84][86] - BP在巴西深水区Bumerangue区块取得重大油气发现,钻遇500米优质油气柱体,面积超300平方公里 [89][90][93] - 美铝与日本合作伙伴研究从澳铝冶炼业务中提取镓,计划2026年投产,以应对中国出口管制 [95][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