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北固收转债分析:利柏转债定价:首日转股溢价率30-35%
东北证券· 2025-07-03 0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利柏转债发行规模7.5亿元,首日转股溢价率预计30 - 35%,目标价132 - 137元,建议积极申购,预计首日打新中签率0.0027% - 0.0043% [1][2][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柏转债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 转债基本条款分析 利柏转债发行方式为优先配售和网上发行,债项和主体评级AA,规模7.5亿元,初始转股价格12.14元,7月2日转债平价101.32元,纯债价值99.26元,博弈条款正常,债券发行规模、流动性一般,评级尚可,债底保护性好,机构入库不难 [16] 新债上市初期价格分析 公司主营工业模块设计制造,募集资金用于南通项目,顺应行业趋势,能提升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利柏转债首日转股溢价率预计30 - 35%,目标价132 - 137元,建议积极申购 [19] 转债打新中签率分析 预计首日打新中签率0.0027% - 0.0043%,前两大股东持股54.31%,前十三大股东持股71.67%,假设老股东配售比例54 - 71%,留给市场规模2.16 - 3.43亿元,假定网上有效申购792万户 [20] 正股基本面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及所处行业上下游情况 公司主营工业模块设计制造,产品有工艺、管廊模块和管道预制件;上游是原材料和分包供应商,供应稳定,属充分竞争行业;下游主要是化工行业,公司还开拓油气能源、核电工程等行业,下游需求将提升 [21] 公司经营情况 202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7.21亿、32.42亿、34.93亿和6.68亿,同比增长 - 13.21%、88.39%、7.72%和1.45%;综合毛利率呈小幅波动,2022 - 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19.80%、14.54%、16.09%和12.33%;期间费用小幅上涨,研发费用呈上涨趋势;应收款项有波动,应收账款周转率呈波动,销售回款和存货周转正常;归母净利润逐年上升,2022 - 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1.37亿、1.9亿、2.4亿和0.36亿 [24][26][29][31][35][37] 公司股权结构和主要控股子公司情况 股权结构集中,截至2024年末,利柏特投资和香港和石为前两大股东,持股54.31%,前十三大股东持股71.67%,沈斌强和沈翾为实际控制人,控制46.51%股份,公司有7家全资子公司 [40] 公司业务特点和优势 专注工业模块设计制造,技术门槛高,有全产业链及一体化服务能力;优势包括设计制造能力强、业务资质全、客户资源优质 [45][46][47] 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安排 公司拟发行不超7.5亿元可转债,用于南通利柏特重工有限公司大型工业模块制造项目,总投资12.95亿元,建设期2年,项目内部收益率(税后)13.05%,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6.06年 [48]
转债市场日度跟踪20250702-20250702
华创证券· 2025-07-02 2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7月2日转债增量下跌、估值环比压缩,中证转债指数环比下降0.32%,大盘价值相对占优,转债市场成交情绪升温,各类型转债价格和估值有不同变化,行业表现分化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概况 - 指数表现:中证转债指数环比降0.32%,上证综指降0.09%,深证成指降0.61%,创业板指降1.13%,上证50指数涨0.18%,中证1000指数降1.01% [2] - 市场风格:大盘价值相对占优,大盘成长降0.23%、大盘价值涨0.62%,中盘成长降0.26%、中盘价值涨0.59%,小盘成长降0.72%、小盘价值涨0.38% [2] - 资金表现:转债市场成交额655.32亿元、环比增4.39%,万得全A总成交额14051.09亿元、环比减6.11%,沪深两市主力净流出331.90亿元,十年国债收益率环比降0.37bp至1.64% [2] 转债价格与估值 - 转债价格:转债中枢下降,整体收盘价加权平均值122.40元、环比降0.32%,偏股型、偏债型、平衡型转债收盘价均下降,130元以上高价券个数占比28.85%、环比降3.78pct,110 - 120元区间占比升2.62pct,收盘价100元以下个券2只,价格中位数123.75元、环比降0.84% [3] - 转债估值:估值压缩,百元平价拟合转股溢价率24.49%、环比降0.53pct,整体加权平价92.65元、环比升0.50%,偏股型、偏债型、平衡型转债溢价率均下降 [3] 行业表现 - A股市场:15个行业上涨,涨幅前三为钢铁(+3.37%)、煤炭(+1.99%)、建筑材料(+1.42%),跌幅前三为电子(-2.01%)、通信(-1.96%)、国防军工(-1.94%) [4] - 转债市场:25个行业下跌,跌幅前三为通信(-2.34%)、银行(-2.17%)、汽车(-1.51%),涨幅前三为钢铁(+0.70%)、煤炭(+0.21%)、国防军工(+0.08%) [4] - 各板块表现:收盘价方面,大周期、制造、科技、大消费、大金融环比分别为-0.41%、-0.79%、-1.16%、-0.56%、-1.55%;转股溢价率方面,大周期、制造、科技、大消费、大金融环比分别为-1.5pct、-1.2pct、+0.82pct、-1.1pct、-0.54pct;转换价值方面,大周期、制造、科技、大消费、大金融环比分别为+0.37%、-0.42%、-1.56%、-0.06%、-1.80%;纯债溢价率方面,大周期、制造、科技、大消费、大金融环比分别为-0.57pct、-1.0pct、-1.7pct、-0.68pct、-2.3pct [4][5] 行业轮动 - 钢铁、煤炭、建筑材料领涨,钢铁正股日涨3.37%、转债涨0.70%,煤炭正股涨1.99%、转债涨0.21%,建筑材料正股涨1.42%、转债跌0.83% [53]
2025年6月第4周:水泥跌至近5年同期最低
国金证券· 2025-07-02 2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两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增长方面生产端部分指标向好但需求端水泥价格低迷;通货膨胀方面猪价低位震荡、油价震荡且工业品价格涨跌不一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济增长 生产 - 电厂日耗持续回升,7月1日6大发电集团平均日耗84.2万吨较6月24日上涨5.1%,6月24日南方八省电厂日耗184.0万吨较6月13日上涨0.7% [4][11] - 高炉开工率高位持稳,6月27日全国高炉开工率83.8%较6月20日持平,产能利用率90.85%较6月20日上升0.04个百分点,唐山钢厂高炉开工率94.2%较6月20日持平 [4][14] - 轮胎开工率窄幅波动,6月26日汽车全钢胎开工率65.6%较6月19日上升0.2个百分点,汽车半钢胎开工率78.1%较6月19日下降0.2个百分点;江浙地区织机开工率小幅回落,6月26日江浙地区涤纶长丝开工率90.6%较6月19日上升0.1个百分点,下游织机开工率59.0%较6月19日下降1.7个百分点 [4][17] 需求 - 楼市销售环比继续改善,7月1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23.5万平方米较6月同期上升103.0%,较去年7月同期下降46.6%,较2023年7月同期上升5.7%,分区域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下降23.7%、下降10.8%、下降79.6% [4][21] - 车市零售平稳偏强,6月零售同比增长24%,批发同比增长14%,随着高考后和暑期自驾购车需求释放车市保持较好热度 [4][23] - 钢价涨跌不一,7月1日螺纹、线材、热卷、冷轧价格较6月24日分别上涨1.3%、下跌1.9%、上涨1.6%和下跌0.3%,近期部分钢材品种反弹或源于原材料价格回升,自身需求仍低迷;钢材库存底部波动,6月27日五大钢材品种库存906.5万吨较6月20日下降6.6万吨 [4][28] - 水泥跌至近5年同期最低,7月1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较6月24日下跌1.4%,华东和长江地区水泥价格分别下跌3.5%和下跌4.3%,受天气和库存影响价格上调落实不理想;水泥价格同比跌幅走阔,7月以来水泥均价环比下跌2.3%,同比下跌5.3% [4][29] - 玻璃价格偏弱震荡,7月1日玻璃活跃期货合约价报988.0元/吨较6月24日下跌2.6%,7月以来玻璃价格环比下跌0.5%,同比下跌32.5% [4][35] - 集运运价指数跌势放缓,6月27日CCFI指数较6月20日上涨2.0%,SCFI指数下跌0.4%,近期集运市场美国线船多货少运价下滑,6月以来CCFI指数同比下跌27.8%,环比上涨15.2%,SCFI指数同比下跌41.4%,环比上涨24.3% [4][38] 通货膨胀 CPI - 猪价低位震荡,7月1日猪肉平均批发价为20.2元/公斤较6月24日下跌0.4%,进入需求淡季高温和暑期学校放假不利猪价,但供给端调控政策或托底猪价;月环比跌幅收窄,7月以来猪肉平均批发价环比下跌0.7%,同比下跌18.5% [4][42] - 农产品价格指数温和下行,7月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较6月24日下跌0.3%,分品种水果>鸡肉>牛肉>猪肉>羊肉>蔬菜>鸡蛋价格下跌;7月以来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同比下跌3.5%,环比下跌0.5% [4][47] PPI - 油价震荡,7月1日布伦特和WTI原油现货价报68.8和65.5美元/桶较6月24日分别下跌0.6%和上涨1.7%,中东地缘风险降温后油价回落,供应端OPEC+增产预期或加剧过剩担忧,需求端美国夏季需求高峰或支撑油价;7月以来布伦特和WTI现货月均价环比分别下跌4.0%和下跌3.3%,同比分别下跌19.5%和下跌18.8% [4][50] - 铜铝上涨,7月1日LME3月铜价和铝价较6月24日分别上涨2.2%和上涨1.4%,7月以来LME3月铜价环比上涨2.5%,同比上涨4.3%,LME3月铝价环比上涨3.5%,同比上涨7.8%;国内商品指数环比涨幅收窄,7月1日南华工业品指数较6月24日上涨0.2%,CRB指数较6月24日上涨0.4%,7月以来南华商品指数环比上涨0.5%,同比下跌12.5%,CRB指数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5.3% [4][54] - 工业品价格涨跌不一,7月以来焦煤、焦炭、热轧板环比价格上涨,水泥、玻璃、动力煤及其它钢材环比价格下跌;工业品价格同比跌幅多数收窄,水泥、动力煤价格同比跌幅走阔,其它工业品价格同比跌幅普遍收窄 [59]
超长信用还有多少空间?
国金证券· 2025-07-02 23: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超长信用债行情放缓,一级市场超长产业新债供给高但认购情绪降温,二级市场指数走势稳健、10年以上超长产业债成交放量,投资者对行情持续性存顾虑,负债端稳定账户需合理控制超长信用债仓位 [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存量市场特征 - 超长信用债行情放缓,跨季资金收紧、股债天平倾斜、信用债ETF净值波动等扰动做多情绪,本周存量超长信用债收益分布与上周一致,2.2%以下收益率的存量超长信用债只数维持在650只 [2][13] 一级发行情况 - 超长产业新债供给量仍高,本周超长信用新债发行规模合计295亿,供给量基本持平上周,超长产业债是新增主力 [3][22] - 本周超长产业新债认购情绪显著降温,一方面因平均发行利率下行至新低、配置性价比偏低,另一方面临近季末资金面波动加大限制机构认购力度 [3][22] 二级成交表现 - 超长信用债指数走势稳健,最新一周权益市场走强,股债翘板效应下主流债券品种指数走势转弱,但7年以上信用债指数表现偏稳定,10年以上AA+信用债指数周度涨幅为0.18% [4][29] - 10年以上超长产业债成交放量,本周7 - 10年产业债周度成交笔数回落至448笔,10年以上产业债成交笔数上升至176笔,创下24年来周度成交笔数高点,7年及以上产业债周度平均成交收益下行至新低位,7 - 10年品种与20 - 30年国债利差收窄至25BP [4][32] - 本周超长信用债成交形式仍以低估值为主,20年至30年产业债低估值成交幅度靠前,但7年以上信用债TKN成交占比下跌,投资者对该品种行情持续性存顾虑 [4][36] - 投资者结构方面,本周保险和基金买入超长信用债行为不变,不过基金追多长信用力度有所放缓,本周增持5 - 10年信用债规模降至32亿 [4][42] - 本周活跃超长信用债与相近期限国债利差继续收窄,20年左右活跃超长信用债利差读数降至24年来20%附近分位,活跃超长产业债净价走势有扛跌性,但考虑6月超长信用债浮盈过重,负债端稳定的账户需合理控制超长信用债仓位 [5][45]
2025年7月流动性展望:稳态环境下资金中枢的合理水平在何处?
信达证券· 2025-07-02 22: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超储率上升幅度弱于预期,6月超储回归中性,央行以DR001为锚推动资金正常化,7月资金利率有望继续回落,对7月流动性环境维持乐观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5月央行延续额外回笼叠加置换债支出偏缓 超储率上升幅度弱于预期 - 5月超储率较4月上升约0.1pct至1.0%,低于预期的1.2%,处2019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再度额外下降约1400亿,3月以来下滑超1.5万亿 [6] - 5月财政存款上升2810亿元略高于预期,政府存款额外下降5300亿,特殊再融资债进度或低于预期;现金回流进度偏缓,缴准规模和外汇占款与预期相差不大 [8] - 5月央行对政府债权科目再度下降842亿元,前期下降或因短债未到期再投资,央行未将此操作理解为净回笼 [8] 6月超储回归中性 央行以DR001为锚按部就班推动资金正常化 - 预计6月政府存款下降约7400亿元,信贷投放大月带动银行缴准规模增加消耗超储约3200亿元,货币发行增加约300亿元,外汇占款回笼资金约500亿元 [11] - 6月央行质押式逆回购净投放5359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MLF净投放1180亿元,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净投放2018亿元,PSL净归还3000亿元,预计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环比上升约1.23万亿 [11] - 预计6月超储率约1.5%,较5月上行约0.5pct,处于季末月份的中性水平 [11] - 央行披露流动性工具投放信息,可平息市场对买断式逆回购的担忧,但难解释央行对存款性公司债权与高频投放的偏差,也难完整传递政策意图 [24] - 6月银行净融出中枢抬升,资金利率回落,但DR007未降至预期区间,DR001均值降至1.4%以下,反映央行资金面调控模式变化 [29] - 央行可能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调整为DR001为主、DR007为辅,6月按部就班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机构跨半年进度偏缓,季末资金价格偏贵但过程平稳 [35][39] 稳态环境下资金宽松下限未至 7月资金利率有望继续回落 - 预计7月政府存款环比上升约4600亿元,处于往年同期偏低水平,对超储消耗边际减弱;信贷投放回落带动银行缴准规模下降约1000亿元,货币发行增加约300亿元,外汇占款回笼资金约500亿元 [42] - 预计7月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环比下降约2400亿元,超储率约1.3%,较6月下降0.2pct,处于非季末月相对中性水平 [42] - 6月DR001均值降至政策利率附近,7月能否继续回落受关注;央行Q2货币政策例会新增信息有限,限制利率过快下行仍是政策目标之一,但降成本优先级提升,当前货币宽松基调或延续 [54] - 若今年Q3降息大概率在7月政治局会议后,7月资金面大概率在既有框架下维持宽松;6月DR001下限无充分依据,7月资金仍有宽松空间,大概率出现DR001低于1.3%的情形,对7月流动性环境乐观 [56][57]
固收专题:关于央行买债的理解
开源证券· 2025-07-02 22: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央行买债主要是长期基础货币投放渠道,重启买债或只是时间问题,对债市和流动性的影响中性,2024年买债影响明显或受买债方式和预期导致,当前买债方式或变化对债市利好相对有限,若下半年经济未明显下行债市收益率有望上行 [2][3][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央行买债定位及历史演变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2024年8月央行正式开展国债买卖操作 [2] - 央行买卖国债定位一是丰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二是就长期国债收益率与市场加强沟通,实际主要是货币投放渠道 [2] - 央行长期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演变路径为外汇占款→降准→国债买卖,当前降准空间小,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是成熟投放渠道 [2] 央行买债对债市和流动性的影响 - 降准对债市和流动性影响中性,需比较“降准投放的流动性”和“流动性缺口+其他渠道回笼的流动性”,市场只能通过资金利率变化观察央行意图,历史上降准后资金利率多数无明显变化 [3] - 央行买卖国债理论上类似降准,对债市和流动性影响中性,如日央行常态化购债但日债收益率显著上行 [3][4] 2024年央行买债影响及原因 - 2024年央行买卖国债对短端国债影响明显,2年国开 - 2年国债利差在8 - 12月买债期间升至接近40BP,正常利差区间为10BP - 25BP [5] - 原因一是买债方式可能是大行二级市场买入后央行从大行买入,大行若以定量任务买债对价格不敏感致收益率压低;二是市场对宽货币预期明显,央行买债强化预期使3年以内国债二级市场供需失衡收益率下行 [6] 2025年央行买债情况及对债市影响 - 2025年5月12日大行买入3年以内国债或为央行重启买债做准备,时间与5月7日金融三部门发布会有关 [7] - 当前2年国开 - 2年国债利差处于合理范围或与大行买债方式变为挂单买入有关 [7] - 央行公告买债时点或需政策层指导或收益率明显上行,央行买债对流动性影响中性且买债方式变化对债市利好有限,若下半年经济未明显下行债市收益率有望上行 [7]
2025信用月报之六:下半年信用债怎么配-20250702
华西证券· 2025-07-02 21: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展望下半年,信用债投资需把握资金面和利率走势、信用债供需格局、品种性价比三要素;利率或延续震荡下行,资金面宽松与利率震荡组合使信用债票息价值凸显,但估值波动可能加大;配置上7月供需有利,8月可逐步止盈,8 - 12月降低仓位;各品种投资策略包括中短久期下沉、关注长久期阶段性行情、把握银行资本债交易节奏等[1][2][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健票息打底,把握交易节奏 中短久期下沉票息打底,把握长久期阶段性行情 - 上半年信用债走势经历收益率上行、信用利差震荡走扩,再到行情轮动至中长久期和超长债;一季度受资金面和理财规模变化影响,3月中下旬因供给缩量和品种性价比凸显出现抢跑行情;4 - 6月受多种因素影响,信用债走势和行情轮动呈现不同特点[12][13] - 6月信用债久期行情启动,原因一是中短久期品种信用利差压缩至低位使超长债性价比凸显,二是部分机构对超长信用债配置需求增强;同时6月信用债ETF规模大幅增长,带动部分长久期成分券配置需求[14][16] - 下半年信用债投资关注三要素,利率或震荡下行,资金面和利率组合使信用债票息价值凸显但估值波动可能加大;供给端产业债增量对冲城投债缩量,整体供给难放量且高票息资产稀缺;需求端理财规模7月增幅大,8 - 12月增幅转弱,理财平滑净值手段整改抑制对部分品种需求[18][19] - 配置节奏上7月供需有利,信用利差有压缩空间,8月是止盈时机,8 - 12月降低信用债仓位;各期限信用利差表现不同,10Y品种潜在压缩空间大;中短久期下沉是占优策略,可考虑特定收益率区间下沉信用品种,7月关注匹配成本个券;高评级5年左右逢调整参与;负债端稳定账户7月可适当参与高评级超长信用债交易;关注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成分券交易机会[2][3][4] 银行资本债把握交易节奏 - 2025下半年银行资本债供给难放量,上半年供给小幅放量,二级资本债净融资同比增加,永续债净融资同比下降;结构上农商行供给未发力,城商行发行规模增加;下半年四大行注资落地或削减新增资本债需求,净供给难放量,但中小行可能在低发行成本时加快发行节奏,TLAC债有扩容空间[39] - 银行资本债波段操作空间压缩,逆向交易思维胜率或更高;二级市场上半年收益率表现分化,信用利差多数压缩,短久期和低等级表现占优;今年以来债市行情偏慢,大行长久期资本债利差走势与往年不同,利差波动范围缩小,波段操作难度加大;后续银行资本债有交易机会但信用利差压缩空间有限,把握交易节奏重要,4年、6年骑乘收益高;银行资本债短久期下沉有配置性价比,短久期AA - 永续债性价比更高[44][48][51] 城投债:上半年净融资为负,历史首次 - 上半年城投债供给缩量,净融资为负,是历史首次,主要因发债政策收紧;供给稀缺推升“抢购热”,发行情绪好,中长久期发行占比上升;发行利率先上后下,整体下行,中短期限降幅大[55][56] - 分省份看,各省份净融资表现分化,多数省份净融资为负,受区县级、园区类平台拖累;上半年收益率普遍下行,中高等级长久期、AA - 低等级表现占优,信用利差各期限、各等级均收窄,低等级品种表现更好;二级市场成交买盘热度高,呈现拉久期现象,AA(2)低等级成交占比高;各省公募城投债收益率均下行,低等级、长久期表现更优[63][66][68] 产业债:供给放量,一二级市场均拉久期 - 上半年产业债发行、净融资同比均上升,公用事业等行业净融资规模大;发行情绪先弱后回暖,发行利率呈下行趋势,发行成本降低,短久期降幅最大;一二级市场均拉久期,长久期发行和成交占比提升[71][73] - 上半年收益率表现分化,中短久期高等级收益率上行,其余普遍下行,低评级表现占优,信用利差普遍收窄,低评级表现更好,10年中短票表现偏弱;各行业公募债收益率普遍下行,AA低等级表现占优,高等级表现较弱[76][81] 银行资本债:低评级表现占优,成交情绪较弱 - 上半年银行资本债发行和净融资规模同比增加,收益率表现分化,除10Y二级资本债外信用利差全线收窄,短久期和低等级表现占优;不同月份受资金面、政策等因素影响,表现不同[84][86] - 经纪商成交显示,1 - 2月成交情绪较弱,3月开始回暖;成交期限上,股份行永续债拉久期情绪高涨,城商行永续债4 - 6月成交明显拉久期,农商行资本债有所降久期;TLAC债方面,10年TLAC债比二级资本债更具性价比;商金债估值跟随利率债波动,利差中枢稳定,3Y AAA商金债信用利差处于中枢偏低水平[90][95][98]
浮息债现状、挑战与机遇
银河证券· 2025-07-02 2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浮息债展开,介绍其定义、估值方法、海外市场情况,分析我国浮息债发展阶段、现状及发行带来的积极影响,指出浮息债能降低发行方成本、助投资者对冲风险、促进普惠金融 [3][5][30]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一、何为浮息债 (一)浮息债定义 - 浮息债是利率随基准市场利率定期浮动的债券,由有中长期资金需求主体发行,票面利率为“基准利率 + 固定利差”,期限偏中长期,以 5 - 10 年期居多,单利计息,付息频率多样 [6] - 与固息债区别在于利息定期调整,浮息债利率风险更低、修正久期更低,估值对利率变动更不敏感 [7] - 挂钩基准利率多元,我国以 DR007 和 LPR 为主,LPR 存续规模占浮息债总规模 35% [8][11] (二)浮息债估值方法 - 每日估值用基准利率现值加减点作为未来现金流近似,价格波动由当下基准利率与点差收益率决定,估值比固息债复杂,采用现金流折现法 [11][12] (三)海外浮息债市场概览 - 海外浮息债市场占比、规模更大,包括美国通胀保值债券(TIPS)、美国浮动利率国债(FRN)、中国香港银色债券、iBond 等品种 [15] 二、我国浮息债发展阶段及现状 (一)浮息债发展阶段 - 我国浮息债起源于 1995 年,有三次发行规模增长期,2022 - 2024 年因市场利率低需求减少、发行规模下降,发行占比逐年下滑 [3][18][19] - 基准利率体系不断演进,经历四个阶段变化,最近两年新发以 DR007 和 1Y LPR 为主 [23] (二)浮息债市场现状 - 以挂钩 DR007 和 1 年期 LPR 的政策性金融债为主,存量规模 4959 亿元,占债券市场总规模 0.3%,政策性金融债占浮息债规模 78%,资产支持债券占 14% [24] - 剩余期限主要集中 1 - 3 年,占 61%,中长期债券占 7%,以资产支持债券为主 [27] 三、浮息债发行带来的积极影响 - 符合国家要求,丰富债券市场工具、增强纵深,对发行方和投资者有积极影响 [30] - 降低发行方融资成本,融资方案灵活,减轻成本压力,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低信用评级企业风险溢价 [31] - 丰富投资者对冲利率上行风险工具,利率上升时票息提高,缓冲价格下跌压力 [31] - 促进普惠金融,如绿色债券、香港银色债券等是重要实现路径 [31]
胜遇信用日报-20250702
丝路海洋· 2025-07-02 20:20
公司违规与诉讼情况 - 咸阳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因非市场化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被警告并责令整改,咸阳市财政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其提供便利且不配合调查也被警告 [2] - 蒙自新型城镇化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四起诉讼案件进展,涉案金额合计5433.26万,其中559.2万元诉讼案件已结案 [2] - 泰兴市智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要子公司苏州锦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因财务造假被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处以40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也被罚款 [2] - 广西柳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审查调查,发行人目前存续债12只,合计余额86.54亿元 [2]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集团子公司石大胜华因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违规,于2025年6月27日收到山东证监局警示函,发行人目前存续债17只,合计金额70.81亿元 [2] 公司股权与控制人变更情况 - 浙江杭海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由海宁市国资办变更为浙江杭海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实控人不变 [2] - 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变为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东吴证券,实际控制人变为苏州市财政局 [2] - 东方资产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不影响日常管理等 [2] 公司名称与信用等级变更情况 - 合肥高新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因战略发展需要变更名称,债权债务关系由新公司承继 [3] - 岳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上调至AAA,相关债项评级为AAA [3] -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和国际长期发行债务评级从“BBB+”上调至“A-” [3] - 巴中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上调至AA+ [3] - 秦皇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由AA上调至AA+ [3] - 成都香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由AA+上调至AAA [3] - 成都市融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由AA上调至AA+ [3] - 黑龙江创达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3] -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A-,展望稳定 [3] - 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信用评级由A下调至BB+,展望稳定 [3]
基于股份行交易的利率择时信号
华安证券· 2025-07-02 2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以来股份行债券交易属性放大,利率波段高频操作增多,基于其行为构建的买入、卖出择时信号,跟随策略下跑赢基准收益(10Y 国债)约 30%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为何关注股份行的交易行为 - 市场对股份行机构行为的共识是其通常在二级市场分销,二级现券交易整体呈净卖出特征,近 9 成时间段股份行整体净卖出,城商行类似 [11] - 2024 年以来股份行加大利率波段交易,一方面国债单券发行规模增加使新券分销影响降低,如 250004 存量超 4000 亿元,250011 单券发行超 1700 亿元;另一方面银行系负债端受挤压,更依赖债券投资收入,股份行对十年国债老券成交波动加大,不再是以往模式,近一年对长端老券一半时间买入一半时间卖出 [2][14][17] 基于股份行交易行为的利率择时信号判断 低频利率择时信号的构建 - 构建股份行现券跟随策略信号,选取其对长债交易行为研究并剔除最新券分销影响 [18] - 过去一年,10MA 口径下跟随股份行的长端利率波段交易收益超基准近 30%,去年 9 月至今年 6 月下旬,10 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 49bp,跟随策略收益 62bp,超基准 13bp,超额收益幅度 26% [2][18] - 股份行持续买入信号意义更强,触发信号持续超 5 个交易日,过去一年买入信号胜率 100%,抓取波段 59bp,卖出信号胜率 60%,规避资本利损 15bp [3][21] 中频与其他择时信号的构建 - 观察更高频的 5MA 口径买入信号,因 2025 年是财政发力大年,部分时间可能有老券分销影响,买入信号可能比卖出信号意义更强 [3][24][27] - 观测单日需求极值,超阈值可看成超买或超卖信号,历史回测胜率相对较高 [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