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摩尔国际(06969):系列深度(二):万里征途,骐骥为锋
长江证券· 2025-09-05 18:1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 [12] 核心观点 - 思摩尔国际是全球最大的电子雾化设备供应商 技术卡位HNB打开成长潜力 [3] - 雾化电子烟主业筑底回暖 有望受益行业监管转向和大客户市占率提升持续修复 [3] - HNB业务2025年6月9日Glo Hilo在日本宫城县上市以来新品体验相较塞尔维亚确有明显提升 9月份在日本全境推广 后续预期进入欧洲市场 [3] - 考虑到当前IQOS全球70%+市场份额 Glo Hilo份额提升空间大 且行业仍持续增长 预计年化双位数以上增长 行业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 当前全球渗透率仅约不到6% 长期成长动能充沛 [3] - 公司凭借研发优势推出HNB产品 迎接新一轮产业趋势 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企业 [6] - 商业模式从器具供应商转向烟草业务 开辟极具潜力的新成长曲线 [6] - 2024年发布股权激励 2025-2030年间激励市值3000/4000/5000亿港元 彰显长期信心 2025年是变革发展的起点 [6] 核心业务:HNB迎来加速发展 - 全球传统烟草销量下滑 新型烟草是破局之路 2025年是国际烟草巨头加速发展元年 [7] - HNB是本轮新烟的重要品类 渗透率低 2024年仅约不到6% 准入门槛高 行业竞争格局高度集中 CR4达到90%+ [7] - 当前正处于供给创造需求的阶段 英美烟草和日烟新品有望与菲莫的产品共同推动渗透率提升 并且美国 中国两个庞大的市场有待挖掘 [7] - 中性维度测算 若HNB在美国渗透率提高至15% 对应增量市场规模/烟支销量分别为199亿美元/497亿支 [7] - 思摩尔技术卡位 与英美烟草合作推出Glo Hilo是双方优势的结合 [7] - 英美烟草作为国际烟草巨头具备强品牌 渠道和营销力 此前HNB业务发展不尽如人意 亟需新产品加速发展 [7] - 思摩尔国际深耕HNB产业 经过多年技术发展 大量的研发投入 具备完整的核心加热技术解决方案 [7] - 最新一代Glo Hilo从产品力 预热时间仅需3-5s 消费者体验 传统卷烟口味的还原度高 在塞尔维亚实现转化率翻倍 等方面能够跟菲莫的IQOS正面竞争 [7] 业绩展望 - 分成方式参考部分创新药企业案例 预计分成比例会按净销售额的个位数-双位数进行 [8] - Glo Hilo单根烟支按5%/7%/9%/11%/13%/15%的销售比例分成 预计分成金额为0.04/0.05/0.06/0.08/0.09/0.11元人民币 中性预期单根烟支分成金额估计在7分钱左右 [8] - 预计HNB品类渗透率提升和Glo Hilo市占率提升将共同推动思摩尔国际HNB业务利润增长 [8] - 中期维度 若HNB品类渗透率提升至12% Glo Hilo市占率提升至25% 结合单根烟支分成7分钱预期 预计思摩尔国际HNB业务年度利润会达到60-70亿元 [8] 传统业务:雾化电子烟企稳回升 - 美国对违规产品严管趋严 同时对非烟草味放宽 利好思摩尔雾化主业企稳回升 [9] - 2021-2024年 美国雾化电子烟市场规模从198.1亿美元增长至270.3亿美元 CAGR达11% [9] - 其中非法市场规模增幅为63% 合规市场规模3年下滑14% 估计2024年美国非法雾化烟占比约78% [9] - 行业有两点积极变化 一方面2024年以来FDA已陆续通过薄荷醇电子烟 肉桂&咖啡等口味口含烟审批 口味更多样 另一方面海关执法力度增强 违规产品入关成本大幅提升 [9] 长期战略方向 - 公司多线布局医疗雾化 美容雾化 特殊用途等领域 构筑长期发展 [10] - 公司计划在电子烟 HNB 医疗雾化 雾化美容和特殊用途雾化等5个方向多点开花 以技术构建广阔未来 [10]
福莱特玻璃(06865):光伏玻璃价格向好,公司盈利改善可期
国元香港· 2025-09-05 17:5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福莱特玻璃"买入"评级 目标价14[00港元 较现价11[19港元有25%上涨空间 [1][5][10] 核心观点总结 - 光伏玻璃价格下降和资产减值导致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 但Q2盈利已出现环比改善 [2][8] - 行业供需结构向好 9月光伏玻璃报价回升 公司作为头部企业盈利将率先修复 [4][9] - 公司穿越周期低谷后估值提升可期 目标价对应2026年23倍PE [5][10]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7[37亿元同比下降27[66% 归母净利2[61亿元同比下降82[58% [2][8] - 2025Q2收入36[58亿元环比下降10[33% 但归母净利1[55亿元环比增长46[02% [2][8] - Q2资产减值约2[4亿元 含原材料减值1亿元和固定资产减值1[4亿元 下半年继续减值可能性小 [3][8] - 上半年光伏玻璃毛利率12[31% 同比下降12[39个百分点 但Q2毛利率环比提升近5个百分点 [2][8] 产能与行业状况 - 公司7月冷修3座窑炉共3000吨日熔量 目前在产产能16400吨 [4][9] - 9月4日3[2mm光伏玻璃报价18[5-19[5元/平方米 2[0mm报价13元/平方米 [4][9] - 2025年国内冷修产能达1[5万吨 全球供给产能约10万吨 行业库存降至20天合理水平 [4][9] - 光伏行业"反内卷"预期增强 下游组件厂排产预期上升 [4][9] 预测数据 - 预计2025年收入173[38亿元同比下降7[2% 2026年增长18[5%至205[39亿元 [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5[85亿元同比下降41[8% 2026年大幅增长125[9%至13[23亿元 [6] - 2026年预测每股盈利0[56元 对应市盈率19[6倍 [6] - 公司技术成本优势领先 海外工厂优势明显 [4][9] 估值比较 - 福莱特玻璃H股当前估值低于A股同业 2026年预测PE18[4倍低于A股同业平均28[0倍 [11] - A股同业福莱特(601865[SH)2026年预测PE24[9倍 亚玛顿27[4倍 南玻A31[9倍 [11] - H股同业信义光能2026年预测PE13[4倍 信义能源9[8倍 [11]
猫眼娱乐(01896):内容与票务双轮驱动,IP商业化与科技赋能构筑新增长极
长江证券· 2025-09-05 17: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24.72亿元 同比增长13.9% [1][3] - 毛利润9.37亿元 同比减少19.0% [1][3] - 毛利率37.9% 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 [1][3] - 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减少37.3% [1][3] - 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减少33.2% [1][3] - 收益成本较2024年增加5.21亿元 [1][3] 业务板块表现 - 娱乐内容服务收入12.09亿元 同比增长18.0% 占比提升至48.9% [8] - 在线娱乐票务收入11.80亿元 同比增长12.8% 占比47.7% [8] - 广告及其他业务收入0.83亿元 占比降至3.4% [5] 内容业务发展 - 主控宣传或发行影片数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8] - 参与宣发或出品国产影片29部 进口影片9部 [8] - 主控发行影片共计24部 开发影片4部 [8] - 《唐探1900》获得36.12亿元票房 成为春节档票房亚军 [8] - 第二季度大盘票房同比下降33.7% [8] 票务业务进展 - 平稳保障数千场大型演出和赛事运行 [8] - 演出票务业务爆发 境外GMV同比增长300% [8] - 本地演出(曲艺、展览、脱口秀等)GMV同比增长80% [8] - 与港澳多家头部场馆达成深度合作 [8] - 服务覆盖全国超3000家影院 [8] - 连续五年服务北京国际电影节 [8] 战略布局与技术创新 - 积极探索IP衍生业务布局 [5] - 打造《熊猫计划》系列、《时间之子》等自有IP [5] - 与《罗小黑战记2》等影片开展电影宣发+IP衍生品联动合作 [5] - 持续加大AI、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5] - 猫眼专业版累计服务超1.2亿人次 [5] - 推进"科技+全文娱"双轮驱动战略 [5] 未来展望 - 暑期档《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等主控发行项目若表现优异 有望修复整体利润 [8] - 下半年一系列新影片陆续上映 [8] - 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 举办多场艺人演唱会 [8] - 为多个国家城市的多种演出项目提供票务服务 [8]
北京首都机场股份(00694):受益于成本管控亏损明显收窄,特许经营收入增长略低预期
东兴证券· 2025-09-05 17:41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7.55亿元同比增长2.6% 航空性收入13.45亿元增长4.6% 非航收入14.10亿元增长0.8% 税后净亏损1.64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3.76亿元明显减亏 [1] - 业务量逐步恢复 国际旅客占比持续提升 特许经营收入增长短期受限 成本管控持续发力 [1][2] - 长期看公司国际航空枢纽地位难以动摇 具备优秀商业价值 短期受限于大兴分流和免税消费增长放缓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3417万人次同比增长4.5% 其中国内航线吞吐量增长0.9% 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增长21.3% 国际旅客吞吐量占比从去年同期17.4%提升至20.2% [1] - 航空性收入中飞机起降相关收入增长1.9% 旅客服务收入增长7.5% [1] - 非航收入中特许经营收入7.49亿元同比下降4.5% 其中广告收入3.43亿元下降3.5% 零售业务收入2.62亿元增长1.2% [2] - 营业成本27.79亿元同比减少4.2% 特许经营委托管理费1.38亿元下降24.9% [2]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73亿 0.88亿与3.42亿元 [3]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48.71百万元 6123.45百万元 6473.08百万元 增长率分别为4.67% 6.52% 5.71% [4]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04元 0.02元 0.07元 [4] - 预测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0% 0.66% 2.49% [4]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经营航空性业务和非航空性业务 航空性业务包括飞机起降及旅客服务设施 地面保障服务和消防救援服务 [6] - 非航空性业务包括以特许经营方式许可其他方经营地面代理服务 航班餐食配送服务 经营免税店和其他零售商店 以及自营物业出租和停车服务 [6] 市场数据 - 总市值53.75亿港元 总股本187,936万股 [7] - 52周股价区间2.17-3.58港元 [7]
巨子生物(02367):25H1净利增长20%,直销占比提升
群益证券· 2025-09-05 16:40
投资评级 - 买进(Buy)评级 目标价70港元[2][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31.1亿元 同比增长22.5%[8] - 2025H1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20.2%[8] - 经调整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17.4%[8] - 综合毛利率81.7%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8] - 直销渠道收入23.3亿元 同比增长26.5% 占比提升2.3个百分点[8] - 经销渠道收入7.9亿元 同比增长12%[8] 品牌表现分析 - 可复美品牌营收25.4亿元 同比增长22.7%[8] - 可丽金品牌营收5.0亿元 同比增长26.9%[8] - 功效性护肤品占比78.6%[3] - 医用敷料占比23.3%[3] - 保健品及其他占比0.3%[3]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2025年净利润26.5亿元 同比增长28.3%[8] - 预计2026年净利润32.9亿元 同比增长24.2%[8] - 预计2027年净利润40.2亿元 同比增长22.3%[8] - 2025年EPS预测2.57元 2026年3.20元 2027年3.91元[8] - 当前股价对应PE 2025年21倍 2026年17倍 2027年14倍[8] 费用管控情况 - 销售费用率34.0% 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8] - 管理费用率2.7% 同比持平[8] - 研发费用率1.3%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8] 公司基本面 - H股股价55.50港元(2025/09/04)[2] - 总发行股数1,070.90百万股[2] - H股市值630.87亿港元[2] - 主要股东范代娣持股57.32%[2] - 每股净值8.57元 股价/账面净值6.48倍[2] - 12个月股价区间82.99-34.9港元[2]
雅迪控股(01585):收入表现重回高增,业绩超过预告上限
华创证券· 2025-09-05 16:1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雅迪控股维持"强推"评级 目标价为20港元 当前价为13 64港元[2][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期收入191 7亿元 同比增长33 0% 归母净利润16 5亿元 同比增长59 5% 业绩超过预告上限[2] - 收入高增长主要受益于国补政策带动行业需求回暖及低基数效应 电自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9 0% 电踏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 4%[7] - 产品结构优化推动中高价位产品占比提升 单车毛利428元同比增长5 2% 毛利率同比提升1 6个百分点至19 6%[7] - 净利率同比提升1 4个百分点至8 6% 单车净利188元同比增长15 8%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7] - 公司通过摩登/冠能系列优化产品结构 推动销售体系变革 并储备多款新国标产品以适应行业技术规范升级[7] -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规模效应、产业链整合及品牌溢价凸显 东南亚市场拓展与上游产业链整合提供远期成长动力[7]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测营业总收入381 67亿元同比增长35 2% 2026年预测432 30亿元同比增长13 3%[4] - 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30 01亿元同比增长135 8% 2026年预测34 66亿元同比增长15 5%[4]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 96元 对应市盈率12 9倍 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1 11元 对应市盈率11 2倍[4] - 毛利率从2024年15 2%提升至2025年预测19 1% 净利率从2024年4 5%提升至2025年预测7 9%[8] - 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24年14 8%大幅提升至2025年预测30 3%[8] 业务分析 - 分产品收入结构:电自93 0亿元 电踏38 1亿元 电池及充电器57 1亿元 零部件3 7亿元[7] - 电自与电踏合计销量879 4万台同比增长37 8% 但单车平均售价(ASP)约1491元同比下降2 8%[7]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 3%/2 8%/3 3% 同比变动+0 1/-0 1/-0 2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7] 估值与预测 - 采用DCF估值法得出目标价20港元 对应2025年19倍市盈率[7] - 当前总市值426亿港元 每股净资产2 95元[5] - 预测市盈率从2025年12 9倍降至2027年10 1倍 市净率从2025年3 5倍降至2027年2 4倍[4][8]
周黑鸭(01458):改革成效初显,盈利能力恢复
光大证券· 2025-09-05 15: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2.23亿元,同比减少2.93%,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7.96% [2] - 公司经营战略明确,新渠道拓展有望提供增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4][5] - 单店表现同比恢复,门店优化接近尾声,门店数量有望逐步企稳 [3][4]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为58.61%,同比提升3.22个百分点 [4] - 25H1销售费用率为38.59%,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9.48%,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 [4] - 25H1归母净利率为8.83%,同比提升6.22个百分点 [4]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91亿元、2.41亿元、3.07亿元,较前次上调33.9%、38.3%、51.3% [5] - 2025-2027年预测EPS分别为0.09元、0.11元、0.14元,对应P/E分别为24倍、19倍、15倍 [5] 业务运营 - 25H1鸭及鸭副产品收入9.88亿元,同比减少0.70%,其他产品收入2.22亿元,同比减少10.41%,特许经营费收入0.13亿元,同比减少24.48% [3] - 25H1自营门店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22%,线上渠道收入1.70亿元,同比减少4.18%,特许经营收入2.67亿元,同比减少18.56% [3] - 截至25H1末门店总数2864家,净闭店167家,较24H2净闭店数量明显收窄 [3] - 自营门店1573家,净闭店18家,特许经营门店1291家,净闭店149家 [3] - 25H1自营门店单店平均收入同比增长12.75%,特许经营门店单店平均收入同比增长8.56% [3] - 会员销售占比超60% [3] 战略举措 - 推动经典产品优化迭代,推出高性价比引流产品及区域限定口味产品 [3] - 注重店员激励,拓展夜宵时段,延长营业时间 [3] - 加强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深化外卖合作,注重会员私域打造 [3] - 加强供应链效率管理,直营门店数量占比提升 [4] - 优化门店结构和用工结构,关闭低效门店 [4] - 精进门店运营,焕新升级品牌形象,注重品牌年轻化打造 [4] - 开拓山姆等会员店渠道、很忙系/万辰系等零食量贩渠道 [4] - 初步拓展东南亚市场,搭建经销网络,后续有望通过海外门店加强本地化合作 [4]
协鑫科技(03800):颗粒硅成本优势显著,盈利反转可期
华泰证券· 2025-09-05 15: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22港元[1][5][7] 核心观点 - 协鑫科技作为全球颗粒硅龙头 成本优势显著 盈利修复空间较大[1] - 钙钛矿技术实现GW线量产 商业化进展加速 有望贡献业绩增量[1][3] - 光伏"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 有望驱动供给侧改革和产业链价格修复[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7.3亿元 同比下降35.3%[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17.8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20.0%[1] - 预计2025年全年归母净亏损23.04亿元 2026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2.76亿元 2027年净利润21.40亿元[5][11] 颗粒硅业务 - 2025年上半年现金成本(不含税)为26.22元/kg 保持行业领先水平[2] - 2025年第二季度现金成本降至25.31元/kg 环比下降6.5%[2] - 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2025年第二季度"19元素金属杂质≤1ppbw"产品比例提升至91.8% "浊度≤70NTU"产品比例提升至57.4%[2] - 2025年上半年市占率达24.3% 较2024年下半年提升7.2个百分点[2] - 前五大客户出货占比为71% 投料比超过30%[2] - 2025年9月3日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48.0元/kg 较7月初大幅提升43.3%[2] - 预计2025年8-9月有望实现报表端扭亏为盈[2] 钙钛矿业务 - 2025年6月吉瓦级钙钛矿产业基地正式投产[3] - 2025年7月完成C轮近2亿元融资[3] - 技术指标领先:2平米单结组件效率达19.04% 1.71平米叠层组件效率达26.36%[3] - 成功通过国际标准的3倍加严老化测试[3] - 预计2025年11月完成首片下线[3] - 预计2026-2028年出货量分别为百兆瓦级、GW级、3-5GW级[3] 行业环境与政策 - 国家能源局要求各地加快出台136号文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机制电价竞价[4] - 加快"十五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4] - 工信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4] - 治理光伏低价竞争 实施产品质量管理 有序调整产业规模[4] 估值分析 - 切换至2026年估值 给予26年45倍PE[5] - 可比公司2026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44.22倍[5] - 港元兑人民币汇率按1:0.91计算[5] - 目标价从1.30港元上调至2.22港元[5] 业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硅料销量分别为24/29/32万吨[24][25] - 预计2025-2027年硅片销量均为10GW[24][25] - 下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142.73/191.43/212.63亿元[11][25] - 预计硅料业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3.0%改善至2027年的30.1%[23]
阿里巴巴-W(09988):云业务维持高增长,Capex超预期
天风证券· 2025-09-05 15: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核心财务表现 - FY26Q1总收入2477亿元 经调整EBITA 388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353亿元 [1] - 资本支出386亿元 超出彭博一致预期 [1] - 预计FY2026-2028年收入分别为10306亿元/11486亿元/12793亿元 [4] - 预计FY2026-2028年归属股东净利润(Non-GAAP)分别为1293亿元/1521亿元/1782亿元 [4] 中国电商集团业务 - FY26Q1收入1401亿元 超出彭博一致预期15% [1] - 电商收入1186亿元 包括客户管理收入893亿元 直销、物流和其他收入293亿元 [1] - 经调整EBITA 384亿元 低于彭博一致预期18% [1] - 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 主要由take rate提升驱动 [2] - 88VIP会员数量突破5300万 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即时零售业务8月峰值日订单量达1.2亿单 周均日订单量8000万单 [2] - 即时零售MAU突破3亿 日活跃骑手数量突破200万 [2] - 即时零售带动淘宝APP DAU增长20% [2] 云智能集团业务 - FY26Q1收入334亿元 超出彭博一致预期5% [1] - 经调整EBITA 30亿元 超出彭博一致预期14% [1] - 收入同比增长26% 主要由公有云收入增长驱动 [3] - 人工智能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 [3] - 正在测试新款AI芯片 旨在服务更广泛的人工智能推理任务 [3] AIDC业务 - FY26Q1收入347亿元 同比增长19% [3] - 经调整EBITA -0.6亿元 同比和环比亏损均显著收窄 [3] - 速卖通Choice业务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Trendyol国际业务单位经济效益环比提升 [3] 股东回报 - 本季度回购5600万股普通股 总金额8.15亿美元 [4] - 股票回购计划剩余授权金额193亿美元 [4]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29.8港元 港股总市值2,475,627.57百万港元 [5] - 一年内股价最高145.90港元 最低77.35港元 [5]
极兔速递-W(01519):东南亚领先优势扩大,新市场EBITDA转正
长江证券· 2025-09-05 15: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55.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2][5] - 2025H1经调整净利润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1% [2][5] - 2025H1经调整EBITDA为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2% [5] - 预计2025/2026/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4亿/5.5亿/8.6亿美元,对应PE为34.8X/21.8X/13.9X [10][11] 分区域业务表现 东南亚市场 - 业务量同比增长57.9%至32.3亿件,市场份额提升5.4个百分点至32.8% [10] - 单票收入0.61美元,单票成本0.50美元,同比分别下降0.13美元和0.10美元 [10] - 单票经调整EBIT同比提升0.007美元至0.073美元,经调整EBIT同比增长74.0%至1.6亿美元 [10] - 受益于TikTok等跨境电商平台扩张,通过性价比策略驱动份额增长 [2][10] 中国市场 - 业务量同比增长20.0%至106.0亿件,市场份额微增0.1个百分点至11.1% [10] - 单票收入0.30美元,单票成本0.28美元,同比均下降0.04美元 [10] - 单票经调整EBIT同比下降0.006美元至0.001美元,经调整EBIT同比下降78.3%至0.1亿美元 [10] - 受价格竞争影响盈利承压,但"反内卷"趋势有望推动下半年利润修复 [2][10] 新市场 - 业务量同比增长21.7%至1.7亿件,市场份额提升0.1个百分点至6.2% [10] - 单票收入2.18美元,单票成本1.92美元,同比均提升0.04美元 [10] - EBITDA首次转正至0.02亿美元,单票经调整EBIT同比改善0.059美元至-0.106美元 [10] - 与TikTok、Mercado Libre等平台合作深化,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2][10] 未来展望 - 东南亚市场量本利模型强化,盈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 [2][10] - 中国市场快递价格逐步修复,预计驱动下半年业绩改善 [2][10] - 新市场合作伙伴拓展加速,经调整净利润转正在即 [2][10] - 全球化本土网络策略深化,持续把握电商出海红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