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子窖(603589):二季度深度调整,中高档白酒承压
国投证券· 2025-09-16 13:27
投资评级 - 买入-A投资评级 对应2025年21.22倍PE 六个月目标价41.79元[4][5]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业绩深度调整 单季度营收同比减少48.48%至7.2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70.91%至1.05亿元[1] - 中高档白酒产品收入大幅下滑 低档酒保持增长 直销渠道表现亮眼[2]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渠道去库与价格竞争延续 公司聚焦市场结构和品牌升级[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1.0% +4.3% +7.0% 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8.6% +7.2% +7.3%[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5.31亿元(同比-20.07%) 归母净利润7.15亿元(同比-24.63%)[1] - 2025Q2毛利率65.18%(同比-9.86pct) 净利率14.51%(同比-11.18pct)[3] - 销售费用率同比-0.59pct 管理费用率同比+4.57pct(主要因营收大幅降低但刚性支出难以削减)[3] 业务分拆 - 分产品:2025H1高档白酒营收23.85亿元(同比-19.8%) 中档白酒0.32亿元(同比-10.8%) 低档白酒0.68亿元(同比-2.6%)[2] - 分区域:2025H1省内营收21.01亿元(同比-19.3%) 省外营收3.84亿元(同比-19.2%)[2] - 分渠道:2025H1直销渠道营收1.33亿元(同比+44.6%) 批发代理营收23.52亿元(同比-21.3%)[2] - 经销商数量1082家(较期初净增34家) 其中省内536家(净增3家) 省外546家(净增31家)[2] 估值与预测 - 当前股价34.11元 总市值204.02亿元 流通市值204.02亿元[5]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97元 2026年2.11元 2027年2.27元[8]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市盈率21.22倍[9]
迎驾贡酒(603198):Q2需求承压,主动调整良性发展
国投证券· 2025-09-16 13:20
投资评级 - 买入-A 投资评级 对应25年20.08X PE 6个月目标价53.51元 [4][7][10] 核心观点 - 2025Q2营收11.13亿元 同比减少23.82% 归母净利润3.02亿元 同比减少35.19% [1] - 公司主动进行销售模式革新和渠道结构优化 通过达人种草和短视频营销提升IP影响力 [2] - 双措并举应对行业调整期:深耕终端网点建设强化终端把控力 加强营销数字化投入提升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31.6亿元 同比减少16.89%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减少18.19% [1] - 2025Q2毛利率68.33% 同比下降2.82个百分点 净利率27.10% 同比下降4.78个百分点 [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4.0%、6.2%、8.4% 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6%、7.1%、9.1% [4][5] 分产品表现 - 2025Q2中高档白酒营收8.17亿元 同比减少23.57% 普通白酒营收2.1亿元 同比减少32.91% [2] - 中高价位产品表现优于低端产品 [2] 分渠道表现 - 2025Q2直销渠道营收0.82亿元 同比增长1.23% 批发代理渠道营收9.44亿元 同比减少27.44% [2] - 经销商数量保持稳定 省内761家 省外622家 较Q1分别增加3家和1家 [2] 分地区表现 - 2025Q2省内市场营收7.3亿元 同比减少20.31% 省外市场营收2.96亿元 同比减少36.34% [2] - 省内基地市场表现优于省外市场 [2] 资产负债状况 - 截至2025Q2合同负债4.40亿元 环比减少0.17亿元 [3]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2.67元 市盈率16.9倍 [5][10] 行业对比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市盈率20.08倍 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10] - 主要可比公司包括今世缘(16.98X)、洋河股份(23.57X)、古井贡酒(16.18X) [10]
速腾聚创(02498):业绩改善显著,新业务增长强劲
中邮证券· 2025-09-16 13:19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首次覆盖 [1][9]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 同比增长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51亿元 同比减亏43.9%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3.6%提升至25.9% [4] - ADAS业务短期波动 机器人业务高速增长成为新引擎 Robotaxi业务技术领先商业化加速 [5][6][7]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24.33/37.39/52.21亿元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0.63/4.03亿元 [9]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42.74港币 总股本4.84亿股 流通股本4.73亿股 总市值207亿港币 流通市值202亿港币 [3] - 52周内最高价53.50港币 最低价12.54港币 资产负债率22.21% 第一大股东BlackPearl Global Limited [3] 业务表现 - ADAS激光雷达产品收入5.00亿元 销量22.05万台 同比-6.0% 2025Q2出货量12.38万台 同比+4.6% 单价从2600元降至2300元 毛利率从11.2%提升至17.4% [5] - EM平台获得8家汽车整车厂共45款车型量产定点 其中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整车厂贡献32款车型定点 [5] - 机器人激光雷达产品收入2.21亿元 销量4.63万台 同比增幅420.2% 2025Q2销量3.44万台 同比+631.9% 毛利率从26.1%提升至45.0% [6] - 与库犸科技签订三年120万台全固态激光雷达战略合作协议 与北美COCO Robotics及国内美团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6] - Robotaxi领域EM4+E1产品组合与全球8家头部客户完成量产验证 预计年底出货量达万台级别 [7][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E营业收入2433百万元 同比增长47.58% 2026E营业收入3739百万元 同比增长53.65% 2027E营业收入5221百万元 同比增长39.64% [11][14] - 预计2025E归母净利润-180百万元 同比增长62.68% 2026E归母净利润63百万元 同比增长134.98% 2027E归母净利润403百万元 同比增长541.31% [11][14] - 预计2025E毛利率26.12% 2026E毛利率27.13% 2027E毛利率29.06% [14]
英搏尔(300681):单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0%,积极布局eVTOL、关节模组等领域
国信证券· 2025-09-16 13:15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维持)[6][55] 核心观点 - 2025Q2营收同比增长50%至8.23亿元,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3.8%至13.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至3713.3万元[2][9] - 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69.9%至3362.2万元,环比增长147.4%[2] - 电驱总成收入同比增长125.1%至5.4亿元,毛利率提升8.5个百分点至9.8%[2][9] - 电源总成收入同比增长24.4%至6.2亿元,毛利率提升2.6个百分点至14.2%[2][9]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15.0%,净利率为2.7%[16] - 四费率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至13.42%,运营效率提升[22] - 公司通过大客户战略和出口业务增长驱动业绩,定点车型销售增长和成本优化成效显著[10] 业务布局与客户合作 - 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与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吉利、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长安、长城、奇瑞、小鹏等车企长期合作[3][32] - 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与吉利远程、北汽福田、上汽大通、赛力斯、奇瑞商用车等合作[3][32] - 非道路车辆领域与杭叉、徐工、中联、三一、柳工、临工、韩国现代、斗山、德国凯傲等国内外客户合作[3][32][46] - 低空经济领域与亿航智能、亿维特、高域等头部客户合作,合资公司云浮英航智能进入厂房基建阶段[3][47][48] - 2025H1获得上海易咖、尚元智行等项目定点,与新石器、九识、福田领航等头部客户推进项目[3][4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电源总成2025H1出货44.22万台(同比增长17.46%),驱动系统出货15.94万台(多合一产品同比增长185.47%)[37] - 驱动总成和电源总成销售占比提升至84.98%[37] - 推出800V高压架构第三代电源总成,功率密度和效率提升[38] - 第四代"赋能砖"驱动总成实现SiC技术升级,功率密度和寿命提高[39] - "集成芯"技术实现电机电控深度集成,具备轻量化、高功率密度优势[36][41] - 六合一动力系统在国内多级别车型市场率先量产[42] 战略合作与创新领域 - 与丰立智能在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eVTOL、传动模块等领域深度合作,联合开发定制化产品[4][50] - 与亿维特联合开发eVTOL航空器高性能一体化电机电控产品[48] - 与高域围绕飞行汽车领域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电机控制器关键技术[49] - eVTOL领域针对轻量化、高效率动力系统需求开发解决方案[4][4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0.3/38.0/45.2亿元,同比增长24.5%/25.7%/18.8%[4][55]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1.19/1.94/2.46亿元,同比增长67.6%/63.1%/26.8%[4][55] - 对应PE为64.7/39.7/31.3倍,低于同类公司平均估值[55][56] - ROE预计提升至5.6%/8.6%/10.1%,毛利率稳定在17%-18%[5][58]
万丰奥威(002085):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积极布局通航飞机和eVTOL业务
国信证券· 2025-09-16 11:40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维持)[1][3][5][33] 核心观点 - 公司形成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产业和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产业"双引擎"驱动发展格局[18] - 汽车轻量化业务为基,通航飞机+eVTOL业务打开低空经济成长空间[2][18][23] - 公司收购Volocopter核心资产,构建以业态+生态为依托的商业闭环模式,针对城市内空中交通解决方案、城际空中交通解决方案、城市空中生命救援通道、商务出行、消遣娱乐、特定环境接驳等场景进行拓展[2][23] - 未来随着低空经济发展,钻石飞机将在航校培训等应用市场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应用场景,推进新机型的引进和国内新基地及交付中心的建设与资源整合[2][23] 财务表现 - 2025Q2实现营收39.27亿元,同比+2.50%,环比+10.11%[1][7] - 2025Q2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31.62%,环比-18.03%[1][7] - 2025H1实现营收74.94亿元,同比+1.66%,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25.74%[1][7] - 2025Q2毛利率18.8%,同比+1.5pct,环比+0.4pct,净利率7.0%,同比+1.0pct,环比-3.5pct[1][9] - 2025H1汽车金属轻量化零部件收入60.56亿元,同比-0.54%,毛利率17.17%,同比+0.10pct[1][7] - 2025H1通航飞机制造收入14.38亿元,同比+12.09%,毛利率24.46%,同比-0.78pct[1][7] - 2025H1四费率10.95%,同比+1.0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8%/5.24%/3.13%/1.20%[15] - 2025Q2四费率11.10%,同比+1.31pct,环比+0.33pct[15] 业务发展 - 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推进生产线数字化管理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2][20] - 公司加大以铝合金、镁合金为主导的轻量化金属应用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同核心新能源客户的合作,优化产品结构,增加大尺寸轮毂的配套,持续普及镁合金仪表盘支架等镁合金大型压铸件在国内中高端车和新能源车的应用[2][20] - 轻量化镁合金新材料深加工业务全球领导者,年产能1800多万套,在产品仿真设计、模具设计以及产品压铸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能够完成大型一体化镁合金压铸件的设计与制造[25] - 轻量化铝合金产品年产能4200多万套,致力于汽车、摩托车高端铝合金车轮研发、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实现细分行业全球领跑[25] - 环保达克罗涂覆具备无铬涂覆加工、溶液制造以及涂覆设备生产全产业链的生产和技术应用能力,年产能近7万吨[27] 通航飞机与eVTOL布局 - 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业务采用"研发-授权/技术转让-整机制造和销售-售后服务"循环进阶的商业模式[27] - 旗下钻石飞机是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批准的DOA(飞机设计组织),拥有18款机型的知识产权[27] - 目前拥有奥地利、加拿大、捷克、德国四大飞机设计研发中心及国内一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奥地利、加拿大、中国(青岛、新昌、滨州)五大飞机制造基地[27] - 公司持续推进eVTOL、eDA40、无人机、DART系列新机型研发工作[2][21][23] - 公司首款电动固定翼飞机eDA40为针对培训市场打造的核心产品,能够有效降低航校培训的运营成本,目前正处于适航审定阶段[30] - 公司通过收购全球eVTOL先驱企业Volocopter核心资产,实现了城市内空中交通和城际空中交通解决方案的产品布局[23][30] - 公司在发动机、飞机机身机翼等核心零部件的设计生产环节建立了领先的自主可控优势[2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78.43/193.28/210.98亿元[3][4][3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01/12.01/14.05亿元[3][4][3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0.47/0.56/0.66元[4][33]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39/33/28倍[33]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13.8%/15.8%/17.5%[4]
国轩高科(002074):上半年出货同比高增,固态布局有序推进
中邮证券· 2025-09-16 11:35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193.94亿元 同比增长15.48%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4] -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140.34亿元 同比增长19.94% 毛利率提升至14.24%[5] - 固态电池研发取得突破 首条全固态中试线贯通 良品率达90%[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高速增长 增速分别为28.23%/57.37%/33.07%[6] 财务表现 - 2025H1出货量约40Gwh 同比增长48%[5] - 动力电池毛利率14.24% 同比提升2.16个百分点 储能业务毛利率19.35% 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5] -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6%/4.51%/5.39%/3.23%[5] - 研发投入13.82亿元 同比增长13.34%[5] 估值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450.50/569.08/692.27亿元[6]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53.62/34.07/25.61倍[6] - 每股收益预测0.86/1.35/1.79元[8] 业务进展 - 第三代产能释放实现中高端车型配套[5] - 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5] - 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5]
通合科技(300491):博物通达,迎AI时代机遇
天风证券· 2025-09-16 11:2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43.7元(当前股价34.8元)[5][62] 核心观点 - 充电模块行业经历洗牌后集中度大幅提升 通合科技2024年市占率14.8%位居国内前四 处于第一梯队[1][12][34] - 数据中心HVDC电源模块与充电模块技术同源 有望成为新增长曲线 受益于全球科技巨头推动的800V高压直流架构趋势[3][17][48] - 公司产品向高功率迭代 推出40kW太行系列(峰值效率≥97.2%)及昆仑系列(功率密度78W/in³) 高性能与性价比兼备[26][27] - 海外业务毛利率达51.5% 显著高于国内25.9% 公司正加大对欧洲、美洲、东南亚市场开拓[38][40] - 2025Q2净利率提升至5.8%(环比+8.9pct) 主业迎来阶段性反转[41][43] 业务板块分析 充电模块业务 - 行业供应商从2015年30多家减少至2023年10家 淘汰率超75%[2][31] - 充电模块价格从2015年0.8元/瓦降至2019年0.13元/瓦 2024年40kW产品单价0.09元/瓦[2][31] - 公司产品完成九代迭代 推出符合国网"六统一"标准的20kW模块及CE/UL认证的40kW模块[26] - 2025H1新能源功率变换产品营收3.8亿元(YOY+19%) 占比66% 毛利率19.5%[18][13] 智能电网业务 - 产品包括电力操作电源、配电自动化终端电源等 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32][35] - 2025H1智能电网电源营收1.2亿元(YOY+36%) 占比20% 毛利率41.2%[18] - HVDC产品覆盖240V/336V/800V电压等级 整机系统最大功率达1MW[35][49] 航空航天特种电源 - 通过子公司霍威电源实现国产化 产品包括DC-DC电源模块、组件电源等[36] - 2025H1定制类电源营收0.7亿元(YOY+60.3%) 占比12% 毛利率45.6%[18] - 推进低功率DC-DC模块、大功率DC-DC模块等国产化特种电源研制[36] 成长驱动因素 技术协同优势 - 充电模块AC-DC/DC-DC变换结构与数据中心HVDC架构类似 具备技术共通性[3][17][46] - 英伟达推动800V HVDC架构 Meta和谷歌探索高压直流方案 行业向高压直流趋势发展[3][48] 产能扩张计划 - 2025年8月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5.2亿元 其中4.1亿元投向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研发生产[3][53] - 在建工程金额2025H1明显提速 Q2达0.29亿元[3][54][55] 财务增长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3.3/16.9/21.9亿元(YOY+10%/27%/30%)[4][59] - 预计归母净利润0.8/1.8/2.6亿元(YOY+233%/123%/48%)[4][59] - 电力行业业务增速最快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长30%/40%/50%[60][61] 同业对比与估值 - 同业公司2026年PE估值:优优绿能28X、盛弘股份18X、中恒电气60X[4][63] - 基于HVDC新增长曲线及净利润高增长 给予2026年43倍PE[4][62] - 当前市盈率76.51X(2025E) 预计2026年降至34.32X[4]
华致酒行(300755):业绩阶段性承压,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净利润
国投证券· 2025-09-16 11:28
投资评级 - 买入-A投资评级 对应2025年1.20xPS 6个月目标价22.11元 [4][6] 核心观点 - 业绩阶段性承压 2025H1营业收入39.49亿元同比减少33.55% 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减少63.75% [1] - 白酒需求低迷导致营收下滑 进口葡萄酒营收逆势增长10.96% [2] - 毛利率下滑叠加资产减值损失4244万元 拖累净利润表现 [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8.8% +7.5% +9.9% 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4.2% +54.5% +37.5% [4] 财务表现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10.98亿元同比减少39.36% 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减少215.37% [1] - 分产品毛利率:白酒8.70%(-0.66pct) 进口葡萄酒18.62%(-8.41pct) 烈性酒-2.27%(-0.76pct) 其他业务51.56%(+6.58pct) [3] - 2025Q2净利率-2.66% 同比下降4.06个百分点 [3]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21元 市盈率84.8倍 [5] 业务结构 - 白酒业务营收36.32亿元同比减少34.98% 占比最大但下滑明显 [2] - 进口葡萄酒业务营收2.47亿元同比增长10.96% 成为唯一增长板块 [2] - 烈性酒营收0.27亿元同比减少36.84% 其他业务营收0.44亿元同比减少52.94% [2] 估值分析 - 采用PS相对估值法 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S估值1.20倍 [4][11] - 当前股价17.55元 较目标价存在25.98%上行空间 [6] - 可比公司PS中位数:2025年1.06倍 2026年0.95倍 2027年0.86倍 [11]
甘源食品(002991):收入降幅环比收窄,利润仍有承压
天风证券· 2025-09-16 11: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承压但收入降幅环比收窄 25Q2收入同比-3.37%较Q1改善 归母净利润同比-70.96% [1] - 新品布局与渠道拓展为未来增长核心动力 推出4大风味坚果系列 山姆渠道新品上架 海外业务同比+163% [1][2][4] - 利润率短期承压 25Q2毛利率同比-1.58pct至32.79% 销售费用率同比+6.42pct至19.97% [3] -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当前PE为21X 位于3/5/10年以来较低分位点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9.45亿元(同比-9.34%) 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55.20%) [1] - 分产品收入:综合果仁及豆果系列2.73亿元(-19.92%) 青豌豆2.34亿元(-1.56%) 蚕豆1.25亿元(+2.11%) 瓜子仁1.25亿元(-9.51%) 其他1.75亿元(-11.50%) [1] - 销量普遍下滑但吨价提升:主要品类吨价同比+6%至+22% [1] - 区域表现分化:境外收入0.44亿元(+163%) 华东收入2.85亿元(+4%) 华南收入0.93亿元(+27%) [2] 渠道发展 - 电商收入1.53亿元(+12%) 毛利率同比+6pct [2] - 经销商数量净增354家至3115家 但平均经销商收入同比下降28.95%至22万元/家 [2] - 直营渠道收入同比+155% [2]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22.65/25.55/28.17亿元(原预测26.14/30.08/34.55亿元) [4] - 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4/3.46/3.99亿元(原预测4.09/4.89/5.80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PE为21X/15X/13X [4][5] 资本运作 - 2025H1拟派发现金红利5313万元 占归母净利润71.22% [1]
绿茶集团(06831):首次覆盖:融合菜博采众长,高性价比顺势而为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6 10:1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2.10港元,较现价6.69港元有80.9%上行空间 [1][4][64] 核心观点 - 绿茶集团是中国休闲中式餐饮龙头,以高性价比融合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高效供应链和快速拓店策略驱动增长,预计2025-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超20% [1][2][3][64] 公司概况 - 按2024年收入计,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市场份额0.7%,排名第四;按门店数计以465家排名第三 [2][6] - 创始人为王勤松、路长梅夫妇,上市后通过Time Sonic持股54.29%,合众集团持股15.76% [10] 行业分析 - 中国连锁餐厅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2024-2029年连锁餐饮复合增长率8.2%,高于非连锁餐厅的6.8% [2][22] - 休闲中式餐饮是增长最快细分赛道,预计市场规模从2024年0.5万亿元增至2029年0.8万亿元,复合增长率9.1% [2][26] 核心竞争力 - **品牌与产品**:2024年推出203道新菜品,会员超1620万,TOP20菜品销量占比超50% [3][30] - **供应链**:结合第三方食材加工(合作205家)与直接采购,保障食品一致性和效率 [3][39] - **拓店策略**:坚持直营模式,以小型门店(450平米以下)为主,2025-2027年计划新开150/200/213家店 [3][42][46] - **单店模型**:投资回本周期从18个月优化至14.5个月,2025年门店经营利润率约17% [3][5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27.1%,经调净利复合增长率278.3% [13] - 1H25收入22.9亿元(+23.1%),经调净利2.5亿元(+40.4%),毛利率69.7%(+1.4pct) [14][18] - 外卖业务快速增长,1H25收入占比22.9%(2024年为18.8%) [16][1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49.1/62.3/76.5亿元(+28.0%/26.7%/22.9%),经调净利5.0/6.5/8.0亿元(+37.9%/30.0%/24.3%) [4][64] - 基于2025年15倍PE,对应合理市值82亿港元 [4][64] - 当前估值低于行业平均(2025年PE行业平均17.4倍,绿茶仅8.3倍)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