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市波幅收窄虽有助于消化短期压力,但随着前期政策及流动性利好逐步兑现,市场或短期因缺乏共识而延续震荡态
中泰国际· 2025-09-09 09:4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216点或0.9%至25,633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2%至5,753点[1] - 大市成交金额略减至2,860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167.1亿港元[1] - 科技股如阿里(9988 HK)升1.9%至9.5%,生物医药、机器人、消费电子等板块表现较好[1] - 恒指预测PE达11倍,估值处于近年高位,风险溢价偏低[2] 行业动态 - 上周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量达129万平方米,同比上升3.7%,但环比下跌30.3%[3] - 一、二、三线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变化率分别为-9.1%、+7.8%、+12.8%[3] - 禾赛科技(HSAI US)招股价228港元,集资约37亿港元,带动地平线机器人(9660 HK)上涨7%[4] - 龙源电力(916 HK)、中广核矿业(1164 HK)、华能国际(902 HK)分别上升6.4%、3.8%、2.6%[5] 公司业绩 - 北控城市资源(3718 HK)25H1总收入同比上升13.1%至30.4亿元,经调整经营利润同比上升24.7%至3.3亿元[6] - 北控城市资源25H1股息同比上升50.0%至1.80港仙,自由现金流达2.2亿元[8] - 子不语(2420 HK)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4.1%至19.6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1.3百分点至75.2%[11] - 子不语十大核心品牌上半年收入超10亿元,占收入比首次超过50%[12] 风险与展望 - 港股市场或短期因缺乏共识而延续震荡态势,盈利支撑呈现结构性分化[2] - 北控城市资源面临项目延误、应收胀风险、服务价格波动、法规政策风险[10] - 子不语FY25E收入预计同比增加31.3%至43.7亿元,净利润上调至2.0亿元[14]
8月外贸数据点评:多元市场支撑外贸韧性
长城证券· 2025-09-09 09:43
出口表现 - 8月出口金额3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4.4%,但增速较7月的7.2%回落[1] - 出口绝对值高于2021-2024年平均水平2989.2亿美元,1-8月累计出口同比增长5.9%[1] - 8月出口环比微增0.01%,低于2023-2024年同期均值1.88%,增长动能放缓[1] - 劳动密集型/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为-6.6%/7.6%/8.9%,合计拉动出口增长5.1个百分点[14] - 船舶/集成电路/汽车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4.9%/32.8%/17.2%[14] - 出口份额呈现美日韩下降、中西亚及东盟上升趋势[2] 进口表现 - 8月进口金额2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7月的4.1%下降[2] - 8月进口环比下降1.8%,弱于2021-2024年同期均值3.5%[2] - 截至7月进口数量指数同比增6.6%,价格指数同比降1.7%,增长由量驱动[3] - 原油成品油/煤及褐煤等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滑[3] 贸易差额 - 8月贸易顺差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8%[1] - 1-8月累计顺差7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8.3%[3] 外部环境 - 欧美PMI回暖支撑出口,但PMI新出口订单连续16个月处于收缩区间[2][11] - 美国关税政策可能调整,10月14日最高法院将作出最终裁决[2] - 市场多元化减少对传统市场依赖,东盟/欧盟/美国对华出口拉动率分别为3.4%/1.6%/-5.1%[19]
8月外贸数据点评:出口还会进一步承压吗?
长江证券· 2025-09-09 07:30
出口表现与预期 - 8月出口额3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4.4%,低于路透社5%的一致预期[7][9] - 8月进口额2194.8亿美元,同比增长1.3%,显著低于路透社3%的一致预期[7][9] - 贸易顺差走阔至1023.3亿美元,因进口回落幅度大于出口[9] 区域出口分化 - 对美出口同比增速回落至-33.1%,环比增速-11.8%,对整体出口拖累达5.1%[9] - 对东盟出口强势反弹,同比增22.5%至571.2亿美元,环比增4.6%,拉动率提升0.82个百分点[9] - 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0.4%至516.9亿美元,环比增3.4%,拉动率提升0.17个百分点[9] 商品结构变化 - 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7.6%,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比降6.6%,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8.9%[9] - 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整体出口拉动率为-1.11%,机电产品为4.51%,均较上月回落[9] - 船舶、电脑出口拉动率回升显著,分别提升0.48和0.43个百分点[9] 风险与展望 - 前期"抢出口"需求透支效应或使9-12月出口承压[3][9] - 美联储降息可能支撑非美经济体需求,缓解中长期出口下行风险[3][9]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仍存,可能通过转口贸易审查加剧出口压力[8][38]
北证50指数收涨1.78%,PEEK材料概念股表现较优
东吴证券· 2025-09-08 21:54
资本市场政策 - 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27年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能源行业深度应用并制定百项技术标准[6] - 对外贸易法修订草案共11章80条将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上升为法律[7] 行业动态 -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7.6亿元增长至2029年750亿元(占全球32.7%)[8] - 宁德时代神行Pro电池可在10分钟内补能478公里并与欧洲超过90%主流车企合作[10] 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单日上涨1.78%而创业板指数下跌0.84%[11] - 北交所成交额达447.15亿元较前日增加6.56亿元[11] - 新股三协电机上市首日涨幅785.62%总市值55.61亿元[23] 个股表现 - 三协电机以785.62%涨幅位列北交所涨幅第一[12] - 宏裕包材单日跌幅达20.32%成为市场主要调整标的[12]
基金销售新规,股债费率或难一概而论
华西证券· 2025-09-08 21:44
新规核心变化 - 新规将股票、混合、债券和FOF基金的赎回费率标准统一,并简化为三档:持有少于7天收取不低于1.5%的赎回费,7至30天收取不低于1.0%,30天至6个月收取不低于0.5%,且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3] - 债券基金此前在2013年规定中仅需参照股票基金标准,实际操作中拥有较高自由度,新规取消此自由度并实施与股基相同的惩罚性费率[2][3] 债基市场现状 - 目前超半数非定开债券型基金采用"7日内1.5%,7日以上0%"的赎回费率结构,其余大部分产品对7-30天持有期仅收取约0.1%的低费率[4] - 中长期纯债基金92%的负债规模来自银行及理财等机构资金,其赎回行为多源于负债管理或考核压力,而非短期投机[5] - 短债基金机构与散户资金占比分别为55%和45%,主要功能为流动性管理和存款替代[5] 潜在问题与影响 - 债券基金年化收益普遍在2%-5%之间,Wind中长债指数和短债指数滚动5个月收益率均值仅1.92%和1.49%,0.5%的赎回费占比收益比重过高[5][7] - 新规可能冲击规模占比54.2%的三类产品:短债基金(11.9%)、中长期利率债基(26.6%)和指数基金(15.7%),影响债市稳定性[8] - 银行季度考核机制与6个月持有要求存在矛盾,理财机构使用短债基金进行流动性管理的模式可能受阻[7] 建议解决方案 - 建议对债基实施差异化费率:7-30天股基1.0% vs 债基0.2%,30天-6个月股基0.5% vs 债基0.1%[9] - 建议缩短债基费率档位持有期标准:中长债基按7天/7-30天/30天-3个月分档,短债基金按7天/7-15天/15-30天分档[9]
8月外贸数据点评:“抢出口”的认知误区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8 21:15
核心观点与出口表现 - 8月出口同比增速回落至4.4%,低于预期5.9%和前值7.2%[2][8] - 进口同比增速回落至1.3%,低于预期3.3%和前值4.1%[2][8] - 出口环比增速0.1%,基本符合季节性水平0.3%[3][9] - 港口外贸货运量同比回落5个百分点至4.3%,但环比保持韧性[3][9] 区域出口分化 - 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回落3.8个百分点至-8.1%,主要受对美出口拖累(-11.5个百分点至-33%)[3][12] - 对欧盟出口回升1.2个百分点至10.5%[3][12] - 对东盟出口走强5.9个百分点至22.6%[4][20] - 对非洲出口虽回落16.6个百分点,但仍保持26%高增速[6][20] 商品结构变化 - 消费电子出口回升5.2个百分点至6.1%,其中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增长12个百分点至13.8%[5][35] - 轻工制品出口回落6.6个百分点至-8%,鞋靴、箱包、服装均显著下滑[5][35] - 资本品中船舶出口大幅回升36.5个百分点至34.9%[5][37] - 集成电路出口保持高增32.8%,汽车零配件回升0.8个百分点至4.8%[5][37] 进口与大宗商品 - 机电产品进口回落1.7个百分点至1%,汽车底盘进口暴跌50.5%[6][46] - 大宗商品进口数量普遍回落:铜(-10.6pct至7.4%)、大豆(-17.3pct至1.1%)、原油(-10.7pct至0.8%)[6][48] 领先指标与展望 - 加工贸易进口同比保持5.4%高位,领先出口1个月[4][28] - 全球制造业PMI回升0.4个百分点至50.3%[9] - 新兴经济体工业化需求持续支撑出口韧性[4][20]
海外宏观周报:美国就业降温支持联储连续降息-20250908
中邮证券· 2025-09-08 20:58
美国就业市场与美联储政策 - 美国8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仅为2.2万人,远低于预期的7.5万人[10] - 美国8月失业率升至4.3%,为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10] - 职位空缺数与失业人数之比降至1以下,显示就业需求弱于供给收缩[1] - 利率期货市场显示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0%,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0%[10] 通胀与债券市场动态 - 欧元区8月HICP同比增速回落至2.1%,核心HICP同比连续4个月稳定在2.3%[10] - 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0.05个百分点至3.58%,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5.75%[9] - 市场定价显示美联储年内可能还有3次降息[30] 央行官员观点与风险提示 - 美联储官员普遍关注就业市场降温及通胀风险,支持根据数据调整降息节奏[24][26][27][28] - 主要风险包括就业市场意外强劲复苏、通胀持续超预期、美联储降息节奏推迟[3][31]
9月初市场大幅波动点评:前两轮牛市带来的启示
上海证券· 2025-09-08 20:58
市场表现与波动 - 2025年9月2-4日Wind全A指数连续下跌4.62%,3天跌去8月近一半涨幅,但9月5日大幅反弹2.57%[4] - 8月Wind全A、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分别上涨10.93%、7.97%和12.35%,而7月涨幅仅为4.75%、3.74%和4.83%[5] 历史牛市对比 - 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A股总市值增加147%,上市公司数量增加10%[6] -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A股总市值增加111%,上市公司数量增加29%[6] - 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A股总市值增加47%,上市公司数量仅增加1%[6] 估值水平分析 - Wind全A滚动市盈率较2021年高点尚有不足10%空间[6] - 国证2000滚动市盈率较2021年高点仅有不到4%空间,沪深300较2021年高点存在20%空间[6] 未来展望与机会 - 此轮牛市估值高点有望超越2021年,整体市值上涨空间可能在10%以上[8] - 建议关注光伏、电池、黄金、稀土、创新药、人工智能、券商、机器人等结构性机会[9] 风险提示 - 中美贸易谈判存在不确定性[10] - 下半年经济增长放缓可能超预期[10] - 稳增长政策效果可能不及预期[10]
8月外贸数据解读:转口贸易重启
财通证券· 2025-09-08 20:45
出口表现 - 8月出口同比增速为4.4%,较7月下降2.8个百分点[3][6][7] - 环比增速低于近五年中位数,主因基数回升和美国关税导致进口走弱[3][6][7] - 对美出口下降33.1%,但对东南亚转口贸易上升,东盟出口增长22.8%[10] - 对欧出口逆势增长10.4%,尽管基数较高[10] - 消费电子表现较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同比上升超5个百分点[11] 进口表现 - 8月进口同比增速为1.3%,较7月下降2.8个百分点[3][14] - 环比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新低,主因生产抢进口结束和国内需求偏弱[3][14] - 从资源国进口下降1.1%,降幅超10个百分点[14] - 铜砂矿进口增长18%,但增幅下降超15个百分点[16] - 原油进口下降15.1%,成品油进口下降28.4%[16] 贸易差额与展望 - 8月贸易顺差为1023.3亿美元,较上月扩大[19] - 9月出口可能因低基数改善,但四季度基数上升可能导致增速稳中有降[6][19] - 对欧出口可能受益于欧洲复苏和美欧摩擦,美联储降息或超预期支撑四季度出口[6][19]
市场分析:酿酒机器人领涨,A股小幅上行
中原证券· 2025-09-08 20:35
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收报3826.84点,涨幅0.38%[6] - 深证成指收报12666.84点,涨幅0.61%[6] - 创业板指下跌0.84%[6] - 科创50指数上涨0.58%[6] - 两市成交金额2463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 - 超过七成个股上涨[6] 行业表现 - 领涨行业:基础化工涨2.67%、农林牧渔涨2.65%、传媒涨2.28%[8] - 领跌行业:通信跌3.36%、非银行金融跌0.66%、银行跌0.57%[8] - 资金净流入行业:化学制品、酿酒、通用设备、汽车零部件[6] - 资金净流出行业:通信设备、电池、消费电子、光伏设备[6] 估值与流动性 - 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15.55倍,创业板指47.58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上方[3][15] - 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3][15] - 8月资金利率低位波动,资金面延续偏松状态[3][15] 政策与宏观环境 - 国务院会议明确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3][15] - 国内促消费、稳地产政策持续发力[3][15] - 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结构性政策为重点[3][15] - 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全球流动性预期宽松[3][15] 资金流向 - 全球配置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3][15] - 居民储蓄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3][15] - 美元走弱利于外资回流A股[3][15] 投资建议 - 短期市场预计稳步震荡上行[3][15] - 建议关注电池、机器人、航天航空、汽车零部件行业[3][15] - 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及外盘变化[3][15] 风险提示 - 海外超预期衰退影响国内经济复苏[3] - 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3] - 宏观经济超预期扰动[3] - 国际关系变化带来经济环境变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