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制药(01530):合作落地有望增厚全年利润,关注707全球进展
中邮证券· 2025-10-09 22:50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三生制药(1530 HK)给予"买入"评级,系首次覆盖 [1] - 核心观点:公司作为国内医药老牌企业,拥有特比澳等现金牛产品,为创新研发提供动力 [7] 707 (PD-1/VEGF双抗)授权给辉瑞已落地,有望增厚公司利润并降低全球市场拓展风险 [7]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6.93亿元、24.05亿元、27.62亿元,同比变化为+364%、-75%、+15% [7] 公司基本情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最新收盘价为30.94港元,总股本为24.32亿股,总市值约为752亿港元 [3] 52周内最高价与最低价分别为36.80港元和5.43港元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5.51%,市盈率为27.4 [3] 第一大股东为Decade Sunshine Limited [3] - 个股表现显示,三生制药股价自2024年9月以来显著跑赢恒生指数 [2] 2025年中期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43.6亿元,保持稳定,归母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增长24.6% [4] - 核心产品特比澳销售收入为23.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4.2% [5] 蔓迪系列产品收入为6.8亿元,同比增长24.0% [5] 子公司三生国健贡献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7.6% [5] 核心产品707 (PD-1/VEGF双抗)进展 - 2025年5月,公司与辉瑞签订关于707的授权许可协议,涉及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权益 [6] 公司将收到12.5亿美元首付款,并可获得最高48亿美元的潜在付款和双位数的分成 [6] - 2025年7月,双方达成新协议,将707国内权益纳入,交易对价高达1.5亿美元,并达成1亿美元的股权合作 [6] - 707具有独特四价结构,临床前数据展示"Best-in-Class"潜力,在非小细胞肺癌单药二期临床中,客观缓解率(cORR)达到64.7% [6] - 在中国,707于2025年4月获国家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并开展3期临床研究 [7] 海外预计辉瑞将快速启动全球三期临床 [7]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将大幅增长117%至197.23亿元,2026年预计调整后为108.40亿元,2027年预计为120.75亿元 [9] - 预计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96.93亿元,对应每股收益(EPS)为3.99元,市盈率(P/E)为6.96 [9] 预计2026年、2027年EPS分别为0.99元、1.14元,对应P/E分别为28.05、24.42 [9] - 预计2025年毛利率为93.49%,销售净利率为49.15%,净资产收益率(ROE)为37.50% [12]
信达生物(01801):内生收入高增利润表现亮眼,全球化战略高效推进
中邮证券· 2025-10-09 22:1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信达生物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首次覆盖”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信达生物凭借内生收入高增和亮眼的利润表现,其全球化战略正高效推进 [4] - 公司通过肿瘤管线与综合管线的双轮驱动实现收入高增长,运营效率优化带动盈利持续攀升,展现了健康的商业运营模式和强执行力 [5] - 在研产品IBI363获批开展全球三期临床,逐步验证其作为新一代IO基石的潜力,同时综合管线矩阵丰富,多元化出海模式加速全球化布局 [6][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亿元、15.8亿元、32.5亿元,对应市盈率逐步下降至162倍、100倍、49倍 [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最新收盘价为104.70港元,总股本及流通股本均为17.14亿股,总市值及流通市值均为1794亿港元 [3] - 52周内最高价为109.10港元,最低价为28.65港元,资产负债率为38.88%,市盈率为144.43,第一大股东为俞德超 [3] 业绩表现与财务亮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59.5亿元,同比增长50.6%,其中产品收入为52.3亿元,同比增长37.3% [4] - 2025年上半年EBITDA为14亿元,净利润为12亿元,在手现金为146亿元 [4] - 公司盈利持续攀升,2024年上半年、2024年下半年、2025年上半年的EBITDA分别为-1.6亿元、5.7亿元、1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4.9亿元、12.1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86.8%,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销售及管理费率为44.2%,同比下降7.8个百分点 [5] - 公司在手现金折合约20亿美元,预计2025年研发支出为3至4亿美元 [5] 产品管线与业务驱动 - 公司现有16款商业化品种,肿瘤和综合管线双轮驱动 [5] - 肿瘤管线方面,达伯舒在中国PD-(L)1市场市占率第一,并有2项新药申请及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治疗三期研究提供未来增长动力,三款靶向药(ROS1、EGFR TKI、BTK抑制剂)上市凸显协同效应 [5] - 综合管线方面,PCSK9单抗为国内首个进入医保的同类药物,IGF-1R和GCG/GLP-1成功上市或获批,均为国内同类首个药物 [5] - 在研产品IBI363为全球首创PD-1/IL-2α-bias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其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FDA批准,将开展针对约600名患者的全球关键三期临床研究 [6] - 综合管线覆盖心血管代谢及内分泌科、眼科、皮肤科及风湿科等领域,多款产品具备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潜力 [6][7]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120.87亿元,2026年为158.47亿元,2027年为211.6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8%、31%、34% [10] - 预计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9.79亿元,2026年为15.80亿元,2027年为32.5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135%、61%、106% [10]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为0.57元,2026年为0.92元,2027年为1.90元 [10] - 预计2025年市盈率为161.76倍,2026年降至100.25倍,2027年进一步降至48.70倍 [10]
华虹半导体(01347):长期看好大华虹“一体化”战略布局
华泰证券· 2025-10-09 20:0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对华虹半导体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5] - 上调港股目标价至119港币,前值为53港币 [1][4][10] 核心观点总结 - 长期看好大华虹"一体化"战略布局,认为该战略将提升华虹集团的技术能力 [1][2] - 国产AI芯片生态快速成熟正重构晶圆代工格局,2024年中国设计公司先进工艺代工需求达95亿美元,其中70%由台积电承接 [1] - 美国BIS新规将限制范围扩至持股>50%的子公司,政策收紧或将加速供应链本土化,促使中国芯片设计公司加深与本土代工伙伴合作 [1][3] - 看好九厂产能爬坡和华力微并入上市公司,预计将增厚收入及利润,募资完成后有望开启下一轮扩产周期 [1][4] 战略布局与收购分析 - 华虹计划收购华力微97.4988%股权,该交易将为华虹新增3.8万片/月的65/55nm、40nm制程代工工艺产能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力微资产总额75.80亿元,净资产18.39亿元;华虹公司资产总额862.85亿元,净资产437.85亿元 [2] - 收购华力微短期有望增厚每股净资产,长期有助于加快更先进工艺和特色工艺的平台开发 [2] 行业环境与公司定位 - 华虹半导体新一轮产能扩张有望巩固其在功率半导体、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等特色工艺的领导地位 [3] - 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欧洲等客户的China for China需求 [3] - 作为中国特色工艺的龙头企业,其平台在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的浪潮中具备稀缺性 [4][10] 盈利预测与财务数据 - 维持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同比+3%/+48%/+16%至0.60/0.89/1.03亿美元 [4] - 预测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21/2,929/3,186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0.81%/20.98%/8.77% [8] - 预测2025/2026/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0.3%/12.4%/14.3% [9] - 估值上调基于4.2倍2025年PB,可比公司一致预期均值PB为3.86倍,对应BVPS为3.64美元 [4][10] 产能与运营指标 - 公司产能从2024年的392千片/月(8寸晶圆)预计增长至2025E的527千片/月 [9] - 2025年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为102.7%,第三季度指引为108.3% [9]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为566百万美元,第三季度收入指引为620-640百万美元 [9]
药明合联(02268):业绩维持快速增长,产能扩张节奏顺利
中邮证券· 2025-10-09 17:2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药明合联(2268HK)的股票投资评级为“买入”,属于首次覆盖[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药明合联是全球性ADC CXO领军企业,拥有全面的研发技术平台,客户群与项目数量持续增长,产能稳步扩张[8] - 公司业绩维持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622%,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527%,不含利息收支经调整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696%[4] - 产能扩张节奏顺利,新加坡基地已于2025年6月达成机械完工里程碑,预计2026年上半年实现GMP放行[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最新收盘价为7450港元,总股本1228亿股,总市值约91486亿港元[3] - 52周内最高价/最低价分别为7855港元和1852港元,资产负债率为2994%,市盈率为629[3] - 第一大股东为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 业绩表现与财务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40个百分点至361%,相较于2024年全年的306%提升55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和新产线的快速爬坡[5] - 经调整净利润率(不含利息收支)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271%[5] - 按地区划分,北美是第一大区域,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达到52%,较2024年提升2个百分点,欧洲占比22%超过中国的18%[5] - IND前后收入占比为41%/59%,结构与2024年一致[5] 项目与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iCMC项目总数达225个,上半年新签iCMC项目37个创历史新高,PPQ项目11个,上半年新签3个[6] - 未完成订单总额为133亿美元,同比增长579%,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84%,其中北美地区增速超过其他地区[6] 产能扩张进展 - BCM1、BCM2 L1、BCM2 L2、DP1和DP2生产线均为高负荷运行,无锡DP3车间已于2025年7月底完成GMP放行,DP5车间正在建设中计划2027年实现GMP放行[7] - 公司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为156亿元,其中约9亿元投入新加坡基地,约45亿元投入无锡基地,预计到2029年公司资本开支将超过70亿元[7]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575亿元、783亿元、1017亿元,同比增长42%、36%、30%[8]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226亿元、302亿元,同比增长50%、41%、34%[8] - 对应市盈率(汇率按1HKD=092RMB)分别为53倍、37倍、28倍[8]
毛戈平(01318):2025年中报点评:渠道优势突出,品类拓展持续,香氛上新引擎
华创证券· 2025-10-09 15:47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强推”,并予以维持 [1] - 目标股价为124.4港元,当前股价为101.7港元,存在约22.3%的潜在上行空间 [4] 核心业绩与财务预测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5.9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为6.7亿元,同比增长36.1% [1]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1.42亿元、65.88亿元、82.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4%、28.1%、25.6% [3]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1亿元、15.27亿元、19.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3%、28.2%、26.8%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8.2倍、29.8倍、23.5倍 [3]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84.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5.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9] -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45.2%和5.3%,同比优化2.4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9] - 尽管销售及分销开支增至11.7亿元,营销推广开支增至5.4亿元,但规模效应和运营效率提升带动了费用率优化 [9] 业务分项表现 - 按品牌划分:彩妆收入14.2亿元(+31%),占比55%;护肤收入10.9亿元(+33%),占比42%;化妆艺术培训收入0.7亿元(-6%),占比3%;香氛收入0.11亿元,占比0.4% [9] - 按渠道划分:线下收入12.2亿元(+27%),占比47%;线上收入12.97亿元(+39%),占比50% [9] - 线下渠道中,百货专柜直销收入10.9亿元(+25%),高端跨国美妆零售商收入0.8亿元(+54%) [9] 增长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推出“国蕴凝香”和“闻道东方”两大高端香水系列,拓展香氛品类,并开设品牌形象旗舰店,入驻北京SKP等高端商场以强化品牌定位 [9] - 公司当前约有400个SKU,在唇妆、眼影、粉底色号等方面仍有较大拓展潜力,且线下门店坪效相比国际一线品牌有提升空间 [9] - 报告认为公司是国货高端美妆标杆,彩妆与护肤双轮驱动增长稳健,线上渠道高速增长,线下渠道通过体验式服务巩固优势 [9]
和誉-B(02256):口服PD-L1与多药联用布局,目标患者群体囊括近半NSCLC患者
天风证券· 2025-10-09 11:28
投资评级与财务预测 - 对和誉-B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2.88港元,当前价格为19.62港元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0亿元、6.85亿元和6.37亿元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70亿元和1.02亿元 [5] 核心产品ABSK043的临床进展与优势 - ABSK043是一款口服PD-L1小分子抑制剂,其联合KRAS G12C抑制剂戈来雷塞治疗KRAS G12C突变NSCLC的临床申请已获批准 [1] - 在实体瘤I期临床中,ABSK043在未接受过ICI治疗的10例肺癌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40%,EGFR突变和KRAS突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均为50% [2] - ABSK043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在77例患者的I期临床中,87.0%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其中29.9%为≥3级,未出现周围神经病变 [2] - ABSK043具有短半衰期、无Fc结构域、无免疫原性及口服用药四大优点,专为联合治疗设计 [3] - ABSK043与艾力斯的第三代EGFR TKI伏美替尼联用治疗NSCLC的II期临床试验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读出初步安全性数据 [3] ABSK043的市场潜力与联合疗法布局 - ABSK043联合疗法针对的KRAS和EGFR突变类型约占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的45%-60%,覆盖近半患者市场 [2][3] - 该联合疗法布局涵盖一线、二线、辅助及新辅助治疗场景,与KRAS或EGFR抑制剂联用可增强疗效且无重大安全性问题 [3] - 除NSCLC外,ABSK043还开展了单药治疗实体瘤的I期临床,以及与FGFR2/3抑制剂ABSK061联用治疗实体瘤的II期临床试验 [3] 其他核心研发管线的里程碑事件 - KRAS G12D抑制剂ABSK141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同类最佳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良好安全性,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得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批准 [4] - 泛KRAS抑制剂ABSK211对多种KRAS突变具有广泛抑制作用且效力卓越,预计2026年进入临床阶段 [4] - CSF-1R抑制剂ABSK021(Pimicotinib)针对腱鞘巨细胞瘤的适应症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向美国FDA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4] - 靶向两个泛癌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预计于2026年初获得临床前候选药物 [4]
特海国际(09658):海底捞海外上市平台,领跑中餐出海
东吴证券· 2025-10-09 11:26
| [Table_EPS]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美元) | 688.33 | 778.31 | 839.32 | 1,001.19 | 1,138.36 | | 同比(%) | 22.19 | 13.07 | 7.84 | 19.28 | 13.70 | | 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 | 25.65 | 21.80 | 49.45 | 56.36 | 74.44 | | 同比(%) | 162.19 | (15.02) | 126.83 | 13.98 | 32.07 | | EPS-最新摊薄(美元/股) | 0.04 | 0.03 | 0.08 | 0.09 | 0.11 | | P/E(现价&最新摊薄) | 47.02 | 55.33 | 24.39 | 21.40 | 16.21 | [Table_Tag]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证券分析师 吴劲草 证券研究报告·海外公司深度·旅游及消闲设施(HS) 特海国际(0 ...
快手-W(01024):OpenAI发布SoraAPP,AIGC需求加速增长
国信证券· 2025-10-08 22:56
投资评级 - 对快手-W(01024 HK)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且维持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OpenAI发布新一代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及同名社交应用Sora APP,推动AI视频生成技术从实验性工具迈向大众化应用,有望加速AI视频的商业化落地 [4][6] - Sora 2作为“世界模拟器”的升级版本,在图像分辨率、风格操控和指令遵循方面均有突破,整合音视频同步生成技术,并显著提升物理仿真精度 [4] - Sora APP构建了一个集创作、分发、互动于一体的AI原生社交生态,采用类似TikTok的竖屏短视频信息流界面,形成“观看-受启发-Remix创作-分享-获得反馈”的闭环生态,有望重塑短视频生态 [4][5] - 快手可灵(Kling)在AI视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根据Artificial Analysis榜单,在文生视频全球模型排名中,快手Kling 2.5 Turbo以ELO分数1,246位列第一 [6][10] - 视频内容未来若AI内容占比提升,将拉齐其他短视频平台与抖音的内容差距,重塑内容和UGC生态,建议关注AI视频相关公司快手 [6] 技术产品分析 - Sora 2通过整合音视频同步生成技术,实现画面与环境音、物体交互声及对话的匹配 [4] - Sora 2能模拟体操动作、跳水力学等真实世界动态,显著提升物理仿真精度 [4] - Sora APP用户可生成最长10秒AI视频,并内置“客串”(Cameo)功能,用户可通过录制简短视频样本创建个人数字分身并嵌入AI生成场景 [4][5] - Sora APP具备“二创”(Remix)功能,用户可替换视频中的主角、背景甚至元素,实现对视频内容的解构与重组 [5] - 在仅限美加地区邀请制的情况下,Sora的iOS应用程序于上线头两天内总计获得16.4万次下载,并迅速攀升至美国App Store总排行榜第三位 [4] 行业竞争格局 - 根据Artificial Analysis文生视频全球模型排名(未更新Sora2),前五名分别为:快手Kling 2.5 Turbo(ELO 1,246)、谷歌Veo 3(ELO 1,229)、Luma Ray 3(ELO 1,219)、MiniMax Hailuo 02(ELO 1,205)、阿里巴巴Wan 2.5 Preview(ELO 1,189) [6][10] - 根据图生视频全球模型排名(未更新Sora2),前五名分别为:快手Kling 2.5 Turbo(ELO 1,325)、PixVerse V5(ELO 1,291)、MiniMax Hailuo 02 Pro(ELO 1,280)、字节跳动Waver 1.0(ELO 1,277)、Vidu Q2 Turbo(ELO 1,273) [15]
快手-W(01024):OpenAI 发布 Sora APP,AIGC 需求加速增长
国信证券· 2025-10-08 22:46
投资评级 - 对快手-W(01024 HK)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且为维持评级 [2][7] 核心观点 - OpenAI发布新一代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及同名社交应用Sora APP,推动AI视频生成技术从实验性工具迈向大众化应用,有望加速AI视频的商业化落地 [4][6] - Sora 2作为“世界模拟器”升级版,在图像分辨率、风格操控和指令遵循方面有突破,整合音视频同步生成技术,并显著提升物理仿真精度 [4] - Sora APP构建了集创作、分发、互动于一体的AI原生社交生态,采用类似TikTok的竖屏短视频信息流界面,其“客串”和“二创”功能有望重塑短视频生态 [4][5] - 在仅限美加地区邀请制的情况下,Sora的iOS应用在9月30日和10月1日上线后头两天内总计获得16.4万次下载,并迅速攀升至美国App Store总排行榜第三位 [4] - 根据Artificial Analysis榜单(未更新Sora2),快手可灵Kling 2.5 Turbo在全球文生视频模型中排名第一,ELO得分为1,246分 [10] - 报告建议关注AI视频相关公司快手,认为其可灵在AI视频领域领先,且Sora2的出现有望拉平其他短视频平台与抖音的内容差距,重塑内容和UGC生态 [6] 行业与公司分析 - Sora2社交互动有三大支柱:“客串”功能可创建用户数字分身并嵌入AI生成场景,有望开创IP变现新模式;“二创”功能支持对视频内容解构与重组,激发社区创作活力;类TikTok的社交信息流形成创作、消费和社交互动的闭环生态 [5] - 在文生视频全球模型排名中,快手Kling 2.5 Turbo位列第一,领先于谷歌Veo 3、Luma Ray 3、MiniMax Hailuo 02、阿里巴巴Wan 2.5 Preview等模型 [10] - 在图生视频全球模型排名中,快手Kling 2.5 Turbo同样位列第一,ELO得分为1,325分 [15]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SKB264NSCLC2L研究入选2025ESMO主席论坛,具有BIC潜力
天风证券· 2025-10-08 22:4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科伦博泰生物-B(06990)的6个月投资评级为“买入”(调高评级)[6] 核心观点与盈利预测 - 基于核心产品商业化进程顺利,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84亿元、28.76亿元和46.63亿元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2亿元、-1.30亿元和5.61亿元 [6] - 公司核心产品芦康沙妥珠单抗(SKB264)的两项关键临床研究均入选2025 ESMO大会最新突破性摘要,其中OptiTROP-Lung04研究获选主席论坛进行口头报告,彰显国际学术界对其治疗潜力的认可 [1] SKB264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进展 - SKB264于2025年3月在中国内地获批用于EGFR突变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 [2] - 针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新药申请已于2024年10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 [2] - 支持二线治疗新药申请的III期临床试验OptiTROP-Lung04达到由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主要终点,显示SKB264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 [2] - 在治疗经治的罕见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研究中,SKB264的客观缓解率达到35.7%,疾病控制率为85.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5个月 [3] - 针对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SKB264正在中国内地开展针对PD-L1 TPS < 1%患者的III期临床,以及针对PD-L1 TPS ≥50%亚组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 [3] SKB264在乳腺癌领域的进展 - SKB264于2024年11月获批用于三阴性乳腺癌二线治疗 [4] - 针对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二线治疗的新药申请已于2025年5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 [4] - 支持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新药申请的III期研究OptiTROP-Breast02已达到预设的主要终点,SKB264单药在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实现具有显著统计学与临床意义的改善,并在总生存期方面呈现获益趋势 [4] 产品规格与可及性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批准SKB264新增100mg规格上市,新规格将进一步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提升治疗便捷性与依从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