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的五大政策部署
国海证券· 2025-04-25 23:38
经济形势与政策基调 - 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需稳固经济回升基础,实施积极宏观政策并加强逆周期调节[5] 财政政策 - 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44000亿元,截至4月25日新增专项债券规模1137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进度25.8%[6] - 今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4月24日首次发行,主要集中在5 - 9月发行,10月10日发完[7][8] 货币政策 - 总量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一季度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4%,新增社融15.2万亿元,同比多增2.4万亿元[9] - 结构上重点支持科技、消费和外贸等领域,协同助力资本市场稳定[9][10] 扩大消费 - 2025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7%,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11] - 扩围提质“以旧换新”,截至4月24日超1.2亿人次享受补贴,带动销售额超7200亿元[11] - 2025年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0.4个百分点[12] 科技创新 - 截至2025年4月21日,年内交易所科创债发行规模达1622亿元,同比增长超13%,银行间科创票据规模1610亿元,发行规模同比增长超100%[13] 房地产市场 - 2025年3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上涨0.1%,二手住宅环比上涨0.2%;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持平[16] - 城中村改造扩围至300多个城市,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并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16][17]
政治局会议,八大信号
华西证券· 2025-04-25 23:21
政策导向 - 统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贸斗争,以国内经济发展应对外部挑战,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力度[2] - 加紧实施积极宏观政策,提出四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3] 财政与货币 - 财政加快地方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5、6月超长国债供给分别额外增加800亿、500亿[4] - 货币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和稳定外贸,已有5000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4] 储备政策 - 储备增量政策,2022年落地74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2024年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增加6万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5] - 重提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二季度经济增速或放缓至5%以内,必要性提升[5][7] 企业与产业 - 帮扶困难企业,提高受关税影响企业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7] 消费与地产 - 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8] - 巩固地产稳定态势,增加高品质住房供给,保障住房基本需求[8] 风险防控 - 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9] 资产表现 - 债市后续或处于顺风期,5月长端利率有望刷新前低[11] - 权益市场底线思维增强,短期行情偏结构化,科技和消费是政策支持重点[12][13]
哪些高频数据可以看到外贸情况
国金证券· 2025-04-25 23:02
高频指标梳理 - 梳理可跟踪美国进口和中国出口节奏的高频指标,包括中美港口数据、集装箱运价数据、中美工业生产和需求高频数据、韩国旬度出口数据[2][4] 中美港口数据 - 截至4月19日,洛杉矶港口进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6%;全美零售联合会预估美国7月、8月集装箱进口量将分别减少27%、28%[5] - 截至4月20日,4月中国港口完成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4.4%、7.5%,3月为4.2%、8.9%,港口货运有韧性[6] 集装箱运价数据 - 截至4月18日,美东、美西航线价格较今年初下跌24%、19%,CCFI指数整体下滑27%;较3月均下跌9%,跌幅深于CCFI指数-5%的降幅[16]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与全球出口数量增速趋势相关性强,可辅助跟踪全球经济景气度[18] 中美工业生产和需求高频数据 - 2024年美国经济活动指数与进口增速同步震荡上行,4月前两周美国经济活动指数均值从3月的2.32上行至2.78,短期经济对进口有支持,但关税或有扰动[25] - 中国电子设备业等行业出口依赖度超20%,截至4月第三周织机开工率较3月末回落7.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数据仅能佐证出口变动[26] 韩国高频出口数据 - 4月前20日,韩国出口同比增速从3月4.4%下滑至 -5.2%,对美国、欧盟、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 -14.3%、13.8%、 -3.4%,仅对美出口明显回落[34][35] - 4月前20日韩国半导体等商品出口增速下滑,仅半导体出口维持韧性[35] 出口情况总结 - 4月对美直接出口或已开始回落,按截至4月第三周高频数据,4月出口同比增速或在2.9%左右,增速回落趋势明确,但估算值仅供参考[2][45] 风险提示 - 关注中美关税摩擦进展、美国经济衰退带来的需求下滑风险,高频数据跟踪出口有不足,估算增速有偏差[3][51]
从“抢出口”到“抢转口”:从“抢出口”到“抢转口”
国金证券· 2025-04-25 22:58
美国“抢进口”情况 - 2024年12月美国进口增速升至12.8%,2025年1 - 2月突破20% [3][6] - 2025年1 - 2月工业用品和材料进口增速超60%,消费品增速达26.3% [3][6] - 2024年12月 - 2025年2月杂项制品进口同比增长185.9%,占比从5%提至11.9%,进口额1056亿美元 [6] 美国进口产地情况 - 2024年12月 - 2025年2月美国自中国香港、澳大利亚、非洲、东盟进口增速最高 [3][14] - 2024年12月 - 2025年2月杂项制品占美国自香港进口商品的44%,进口增速超1567% [14] - 2025年2月美国进口自非洲增速达83%,从南非进口杂项制品增速达1889% [14] 中国出口情况 - 美国对中国加征145%或更高关税(年初额外加征20%),中国出口可能进入“抢转口”阶段 [3][15] - 中国部分商品占美国进口份额超20%,其他国家难承接,或致美进口和中国出口增速回落 [21] 美国库存与需求情况 - 2025年2月美国商业销售额同比增3.6%,库存同比增2.1%,处于补库存阶段 [24] - 密歇根大学数据显示居民信心、预期指数从2024年12月的74、73.3降至2025年4月的50.8、47.2 [4][29] 风险提示 - 关注美国国内需求变化、补库存周期、中美贸易摩擦及转口审查、中国出口对国内影响 [5][34]
对等关税如何影响二季度外贸节奏
信达证券· 2025-04-25 22:31
时点影响 - 5月中美外贸影响可能更剧烈,4月中国CCFI运价和美国进港集装箱量不同步,4月CCFI美西航线运价指数均值794.84、美东航线928.52,均创16个月以来新低,截至4月19日当周,美国洛杉矶港集装箱进口量同比增长8.6%,船舶停靠次数同比增长12.5%[8] - 4月极端关税生效前部分企业抢出口干扰外贸数据,在途货物到港滞后使进口回落延迟,4月外贸冲击不及5月剧烈[9] 结构冲击 - 出口市场和产品存在非对称冲击,特朗普1.0关税使出口市场结构变化,今年3月对美直接出口依赖降至2015年以来最低,2月对美出口占比12.9%,3月降至12.8%[16][18] - 若关税“高位僵持”,我国对美直接出口依赖或进一步下降,转口贸易面临挑战,美国严查、越南打击非法转运[19] - 二季度劳动密集型产品降幅可能比机电大,劳动密集型产品被极端关税覆盖且出口美国比例多在16%以上,机电约1/3产品豁免“对等关税”,豁免产品约1000亿美元[23] 区域压力 - 关税冲击下各省压力有差异,约1/3省份对美出口依赖度在15%以上,沿海省份如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对美出口规模大且依存度分别为18.8%、16.2%、16.2%、16.1%[25] - 中西部山西、河南、四川对美出口依存度居前但规模不及沿海,最高约1200亿美元[25] - 沿海省份外贸压力大,浙江、江苏等地座谈调研,各地开拓多元化市场,云南已出台提振消费方案,剩余省份二季度或密集出台[26] 风险因素 - 美国关税政策进一步升级,新兴市场需求不及预期[29]
逐句解读4.25政治局会议通稿:政策有所进有所留
信达证券· 2025-04-25 22:31
政策特征与经济问题 - 会议在美国关税政策不明朗时召开,政策“有所进有所留”,通稿正文不足1300字,为近年同期最少[3][12] - 中央对一季度经济满意,GDP同比达5.4%,但外部冲击影响加大成主要问题[4][12] 应对要求与政策基调 - 应对外部冲击需强化底线思维,做好最坏打算争取最好结果[4][12] - 大政策基调未调,提出“四稳”新要求,更重稳住己方基本盘[5][12] 货币政策 - 2025年准备金缺口约1.2万亿元,预计上下半年各降准1次,下次或在4 - 5月,降息空间有限[6][12] - 有望出台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6][12] 消费与企业帮扶 - 会议部署促消费,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两新”政策补贴范围[8][13] - 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如加强融资支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等[9][13] 股市与风险 - A股下行风险不大,短期或呈结构性行情,建议重视大消费板块[10][11] - 风险因素包括美国关税政策升级、新兴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等[18]
4月政治局会议传递的信号:备足预案保持定力
浙商证券· 2025-04-25 20:46
政策导向 - 外部冲击加大,政策尤其是财政领域要留有余量,强化底线思维,保持政策定力[1][2] 财政政策 - 今年“两新”和“两重”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4 - 10月发行,集中在5 - 9月[3] - 今年注资特别国债发行5000亿元,首期已启动发行1650亿元[3] - 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已发行超1.1万亿元,占全年拟发行比例26% [3] - 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相较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Q1一般国债净融资1.4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99万亿元[3] - 2万亿额度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接近1.59万亿元[3] 货币政策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扩大至8000亿 - 1万亿元[4][6] - 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初期额度400亿元,利率1.75%,2024年9月贷款余额达21亿元[6] - 预计推出类似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的创新工具稳定外贸[7] - 预计2025年降准幅度约100BP,降息约30BP [8] 企业帮扶 - 多举措支持受关税摩擦影响的贸易型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9] 市场维稳 - 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欠款[12] - 楼市加快构建新发展模式,股市加强“类平准基金”引导作用[12] 储备政策 - 就业形势变化或是推出增量储备政策的关键,外贸带动就业1.8亿人[12]
每日复盘-20250425
国元证券· 2025-04-25 20:42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4月25日市场震荡走势分化,上证指数跌0.07%,深证成指涨0.39%,创业板指涨0.59%,成交额11134.0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5.49亿元,2878只个股上涨,2394只个股下跌[2][15]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成长>稳定>周期>0>金融>消费,中盘成长>大盘成长>小盘价值>中盘价值>小盘成长>大盘价值,中证全指表现优于基金重仓[20]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通信、电力及公用事业、纺织服装表现靠前,综合金融、煤炭、医药靠后[20] - 多数概念板块上涨,数字哨兵、环氧丙烷、CPO等大幅上涨,肝炎、超级真菌、昨日触板等板块走低[20] 资金流表现 - 4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9亿元,超大单净流入57.79亿元,大单净流出61.58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102.51亿元,小单净流入94.84亿元[3][24] - 4月25日南向资金净流出70.20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出21.59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出48.61亿港元[4][26] ETF资金流向表现 - 4月25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9] - 4月24日主要宽基ETF资金流向显示资金主要流入创业板指ETF,流入金额为6.12亿元[3][29] 全球市场表现 - 4月25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0.32%,恒生科技指数涨0.14%,韩国综合指数涨0.95%,日经225指数涨1.90%[4][32] - 4月24日,欧洲三大股指普遍上涨,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涨,热门科技股中,美股“七巨头”普遍上涨[4][33]
4月政治局会议学习体会:储备充足,蓄势待发
国信证券· 2025-04-25 20:31
经济形势 - 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4%,持平2024年四季度高点,第二产业GDP增速上行,工业GDP增速升至6.3%创2023年以来新高[4] - 2020 - 2024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对GDP同比拉动平均值分别为2.7、1.5、0.8个百分点,合计约5.0%,一季度内需对GDP当季同比拉动提升0.4个百分点至3.3%[5] - 1 - 3月出口累计同比达+5.8%,3月当月同比达+12.4%,进口累计同比为 - 7.0%[6] 外贸应对 - 特朗普4月宣布加征关税后,我国出口形势转冷,美国纽约联储制造业PMI新订单预期大幅下落至 - 6.6[9] - 会议提出加强对企业“走出去”服务,维护多边主义,帮扶困难企业,提高受关税影响企业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11] 房地产市场 - 截至4月25日,土地储备项目披露2975亿,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575亿;棚户区改造项目1.3万亿,棚改专项债924亿[12] - 一季度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 - 9.9%,跌幅收窄但未触底,年初至今一二手房成交分化[12] 财政政策 - 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1%,支出同比增长4.2%,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为5.6%,政府债净融资截至第16周累计4.8万亿,广义赤字累计3.3万亿,进度达27.6%,4月24日发行特别国债2860亿[19] - 后续加速存量政策落地,新增地方债还有3.7万亿待发,特别国债剩余超1.5万亿,若财政加码大概率在下半年,可能需万亿级增量财政政策对冲关税冲击[23][26] 货币政策 - 二季度可能“降准 + 结构性降息”,预计降准50BP,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优先通过结构性降息工具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8][32] - 一季度银行净息差为1.52%,低于自律机制考核合意区间,调降存款利率有压力,需创设新工具定向支持重点领域[29][32]
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加紧加快,加大加力
银河证券· 2025-04-25 20:27
政策信号 - 会议给出准确判断经济形势、强化底线思维、加紧落实既定政策三大重要信号[2] 底线思维 - 底线思维包括中美贸易谈判底线和国内经济社会底线,现阶段国内经济底线是民生和就业,稳就业居“四稳”之首[2] - 当前关税加征幅度对调查失业率静态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2] 货币政策 -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适时降息降准,25 - 50BP降准可能在会议后落地,20BP左右降息可能在5月或6月到来[2] - 央行可能创设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政策性银行可能设立金融工具用于重点领域,参照2022年,两批规模总计6000亿元,各银行为项目累计授信超3.5万亿元[2] 财政政策 - 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年初至4月中旬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达40%,今年或提前至7 - 8月底发行完毕[3] - 后续增量政策工具或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消费和投资支持,地方专项债未来或用于化债、企业拖欠账款和房地产收储领域[3] 消费政策 - 消费政策短期稳增长与长期结构转型并进,以旧换新政策已使超1.2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带动销售额超7200亿元[3] - 新增“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为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提供低成本资金[3] 房地产政策 - 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各地收储计划规模已超2800亿元[3] 外贸政策 -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深化监管便利化、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拓展内销渠道与市场[4] -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制度型开放,建立紧密经济关系和顺畅经贸沟通机制,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4] 就业政策 - 美国关税或影响200万左右就业岗位,提高失业率0.3个百分点左右,预计失业金返还比例会进一步提高[4] 产业政策 - 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人工智能 +”行动;强化“卡脖子”行业攻关;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4] 储备政策 - 增量储备政策兼顾投资与消费,包括“两新”政策扩围、“两重”建设加力、服务业消费补贴、育儿补贴制度、明确房地产增量资金来源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