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复盘-20250903
国元证券· 2025-09-03 21:45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1.16%至3813.56点,深证成指下跌0.65%至12472.00点,创业板指逆势上涨0.95%至2899.37点[3][8][16] - 市场成交额23956.8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5167.42亿元[3][16] - 全市场仅823只个股上涨,4560只个股下跌[3][16]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714.26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出406.62亿元,大单净流出307.64亿元[4] - 小单资金逆势净流入808.76亿元[4] - 南向资金净流入55.09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32.02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23.07亿港元[5][26] 行业与风格表现 - 通信行业领涨1.60%,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涨1.41%,医药微跌0.03%[3][21] - 国防军工暴跌6.36%,综合金融跌3.66%,非银行金融跌3.07%[3][21] - 风格表现排序:消费>周期>成长>金融>稳定;大盘成长风格最优[3][21] ETF动态 - 华夏上证50ETF成交额增10.30亿元至34.63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减5.68亿元至41.88亿元[4][29] - 9月2日创业板指ETF获2.38亿元资金流入[4][29] 全球市场 - 恒生指数跌0.60%,日经225指数跌0.88%,澳洲标普200指数跌1.82%[5][33] - 美股道琼斯指数跌0.55%,标普500跌0.6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82%[6][33] - 欧洲德国DAX指数跌2.29%,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87%[6][33]
如何看待后市宏观叙事的变化?
西部证券· 2025-09-03 20:01
市场行情与基本面背离 - 8月A股上涨与基本面走弱背离,经济数据疲软但流动性推动市场上涨[1] - 7月社零同比增速降至3.7%,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均放缓[9] - M1-M2剪刀差扩大,7月居民存款下降1.1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1][14] 流动性驱动因素 - 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美元走软,人民币升值,8月29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破7.13[1][17]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占A股交易额比重达12.7%[26] - 偏股基金6-8月发行1700亿份,同比增长近300%,私募仓位升至75.55%[25] 资金配置行为 - 居民超额储蓄达24万亿元,占存款余额15%,潜在入市空间大[2][68] - 全球资本再配置预期,美联储降息可能引发资金流向新兴市场[2][59] - 保险资金增配权益资产,券商自营降低债券久期[31] 市场情绪与结构 - A股情绪指数8月28日为77.6,较前周上升10.6个百分点,未达亢奋水平[3][35] - TMT风格交易拥挤,但未达极致,风格再平衡可能带来机会[3][37] - 年化换手率和市场拥挤度分位数达93%,结构性过热[37][39] 政策与宏观叙事 - 中央财经委"反内卷"信号压低股权风险溢价,提振名义经济预期[1][21] - 商务部拟出台服务消费政策,经济再平衡与再通胀成焦点[3][40] - 中美关系缓和,特朗普表示希望访华,关税风险消退[1][21] 风险提示 - 经济超预期下行可能恶化企业盈利和汇率[75] - 美联储降息落空或引发流动性预期修正[75] - 居民存款搬家节奏较慢,投机情绪过热可能招致监管风险[75]
宏观经济点评:人民币汇率或将迎震荡升值
开源证券· 2025-09-03 19:43
汇率近期表现与原因 - 2025年前8个月美元指数贬值约10%,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同期升值幅度仅约2.3%[3] -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在2025年1-6月下跌约6%,但6月后触底回升至96.57,升值幅度超过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3] - 8月A股主要指数录得较大涨幅,吸引海外资金及出口企业结汇资金进入[4] - 美联储9月大概率降息25bp,对美元指数产生抑制作用[4] 未来汇率走势预测 - 2025年1-7月中国累积近7000亿美元贸易顺差,但平均结汇率仅为52.75%,低于2018年来均值[6] - 若权益市场持续表现,结汇率可能提升至62.23%(参考2024年9月水平)[6] - 8月欧元区制造业PMI录得50.7%,较7月上升0.9个百分点,德国PMI持续上行[5] - 人民币短期可能面临震荡,因日本政局动荡可能支撑美元指数[6] - 央行可能引导汇率避免快速升值,因中美关税税率仍高[7] - 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进一步放大[7]
政策动态观察:阅兵后的市场悬念
民生证券· 2025-09-03 19:31
海外市场波动与风险 - 海外股债市场波动率在8月触及年内低点后可能回升,因9月面临特朗普关税风波、欧美日财政风险及地缘冲突等多重压力[3] - 美国7-8月被宽松预期压制的经济滞胀压力可能显现,或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3] - 欧美主要国家3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上涨,例如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8月25日至9月3日期间上涨14bp(基点)[7][8] 国内政策预期与经济指标 - 8月官方制造业PMI已连续5个月低于荣枯线(50%),历史显示此类持续收缩后降准降息概率提升[4][9] - 7月青年人失业率大幅回升,显示就业压力加剧,可能触发稳就业政策回应[4][11] - 消费端增量政策有望在9月推出,商务部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措施,部分政策如工资增长、消费限制放宽尚待落地[4][13] 产业与科技政策动向 -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将于10月底发布,9月成为捕捉产业政策风向的关键窗口[5] - "人工智能+"行动设定渗透率目标:2027年、2030年和2035年关键领域AI普及率分别达70%、90%和100%[6][14] - 政策优先推动AI在生产制造和产业升级(如深海空天开发、未来制造),而非消费端[6][14]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金融支持措施已部署[13]
人民币专题跟踪研究(一):再论人民币本轮升值背后的逻辑
东海证券· 2025-09-03 17:32
人民币升值驱动因素 - 人民币中间价在2025年8月触及7.10关口,即期汇率最高达7.12[2][7] - 中间价升值主要由市场驱动,逆周期因子贡献度仅26%[2][8][9] - 逆周期因子被控制在500pips内波动,政策偏向稳预期而非主动引导升值[2][9] 市场力量分析 - 美元指数年初至今下跌9.9%,美元情绪指数跌至历史低位35[2][10][11] - 贸易净结汇率从1月23.9%升至7月54.8%[18][22] - 结汇套保率提升至10%,为2024年10月以来新高[18][22] 资本流动与汇率反应 - 外资6-7月抛售4200亿元人民币债券,其中同业存单净流出2400亿元[2][23][27] - 债市资金流出未导致人民币贬值,因外资转向增持股市风险资产[2][23] - 同业存单过去12个月净流入已基本耗尽,债市减持浪潮接近尾声[2][27][28]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引发外资加速流出[2][29] - 美国经济超预期上行或减弱企业结汇意愿[2][29] - 美国通胀超预期可能加深外汇贴水,增加套保成本[2][29]
永安期货每日报告-20250903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09-03 15:58
全球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45%至3858.13点,深证成指下跌2.14%,创业板指下跌2.85%[1] - 香港恒生指数下跌0.47%至25496.55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2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0.15%[1] - 美国道指下跌0.55%,标普500指数下跌0.69%,纳指下跌0.82%[1]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全线下跌[1] 美国经济数据与政策动态 - 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为48.7,连续第六个月萎缩,工厂产出指标下跌3.6点至47.8[13] - 美国7月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环比上涨0.3%[18] - 特朗普政府计划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请求推翻关于关税非法征收的判决[13] 中国企业动态与IPO - 快仓智能秘密申请香港IPO,募资至少1亿美元(约7.8亿港元)[11] - 大行科工招股,最高集资3.92亿港元,引入基石投资者认购9968.31万港元[11] - 禾赛科技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拟集资约3亿美元(约23.4亿港元)[11] 行业与个股表现 - 半导体行业领跌A股和港股市场[1] - 药明合联配股,大股东药明生物拟认购14.2亿港元股份[15] - 蔚来汽车第四季度三大品牌交付目标15万辆,2026年将推出三款大型SUV车型[15] 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 - 中国举行阅兵式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展示军事实力[13] - 美国撤销台积电南京厂的出口管制豁免地位,影响其供应链[13] - 美国暂不对中国升级关税威胁,因贸易谈判仍在继续[13]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903





华宝证券· 2025-09-03 15:58
要约收购与现金选择权 - 抚顺特钢(600399)要约收购申报期为2025年8月12日至9月10日[1] - *ST天茂(000627)现金选择权申报期为2025年9月15日至19日[1] 异常波动与风险警示 - 开普云(688228)和思泉新材(301489)公告严重异常波动[1] - 605255天普股份面临可能暂停上市风险[6] - 300379*ST东通公告可能终止上市[4] 可转债赎回与回售 - 海亮转债(128081)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26日[6] - 东材转债(113064)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5日[6] - 22电建05(148080)回售申报期为2025年9月2日至8日[8] - 宏川转债(128121)回售申报期为2025年9月12日至18日[8] 债券停止交易与摘牌 - 中装转2(127033)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9月3日[8] - 22新创K1(137702)提前摘牌日为2025年9月4日[8] - 22杭城建(137695)提前摘牌日为2025年9月4日[8] 基金相关公告 - 纳指100ETF(513390)和纳指科技ETF(159509)发布基金溢价风险提示[6] - 科技ETF(515000)和智能制造ETF(516800)份额拆分日为2025年9月5日[6] - 深创100ETF(159716)转型选择期为2025年8月26日至9月8日[6] 转股价格调整 - 常银转债(113062)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9月8日[6] - 天业转债(110087)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9月3日[6] - 九强转债(123150)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9月5日[6] ST及*ST公司动态 - *ST华微(600360)发布相关公告[4] - *ST双成(002693)发布相关公告[4] - ST名家汇(300506)发布相关公告[4] 其他权益提示 - 百济神州(688235)发布相关公告[1] - 长春高新(000661)发布相关公告[1] - 中兴通讯(000063)发布相关公告[3]
基于税收尺度的定量研究:地方保护的“衡量”
华创证券· 2025-09-03 15:20
研究背景与核心逻辑 - 地方保护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主要障碍,税收竞争是衡量地方保护的关键尺度[2] - 税收优惠政策不规范可能导致市场分割和资源错配,破除地方保护需规范税收优惠[5] - 地方政府通过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吸引资本,体现"政治人"属性与晋升激励[2] 指标构建与方法论 - 构建两个税收维度指标:省级税收竞争指数(政府视角)和上市公司税费返还率(企业视角)[3] - 税收竞争指数测算基于各省相对税负(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对比邻省与全国水平[20][22] - 税费返还率测算采用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数据(收到的税费返还/支付的各项税费),剔除银行行业[8] 全国性发现 - 2024年全国税收竞争指数均值0.88,接近30年最大值0.9,反映统一大市场建设必要性[6][24] - 2024年全国上市公司税费返还率达15%,明显高于长期5%-10%水平,2022年曾冲高至22%[8][31] - 2010年前税收竞争与经济增速同步性较强,2010年后竞争加剧但经济增速下行[6] 区域模式分析 - 税收竞争指数最高区域:华中(1.46)>东北(1.11)>西南(0.94);最低区域:华南(0.65)>华北(0.55)[6][25] - 税费返还率最高区域:华东(29.2%)>华南(25.6%)>华中(25.3%);最低区域:华北(10.8%)[9][32] - 31省分为四种竞争模式:自由型(11省)、大强型(6省)、洼地型(7省)、优惠型(7省)[3][14][15] 省级典型案例 - 税收竞争指数最高省份:湖南(1.83)、河南(1.47)、福建(1.45)、重庆(1.4)、山东(1.35)[7][26] - 税收竞争指数最低省市:上海(0.22)、北京(0.24)、天津(0.32)、山西(0.36)、海南(0.37)[7][26] - 税费返还率最高省份:江西(38.2%)、浙江(36.7%)、湖南(35.6%)、江苏(30.9%)、山东(28%)[9][32] - 税费返还率最低省市:山西(1.6%)、贵州(2.4%)、北京(4.6%)、云南(5.1%)、青海(6.5%)[9][32]
长端利率再度上行,但这次为何欧弱美强?
国泰君安· 2025-09-03 14:25
全球债市动态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创十余年新高[4] - 欧洲主要经济体长期国债遭遇抛售,法国、意大利和德国长端利率涨幅在某些时段超过美债[4] 利率与汇率关系变化 - 欧美长端利率同步上升,但欧元汇率走弱,形成“利率涨、汇率跌”组合[3][4] - 30年美债和德国Bund利差与欧元兑美元汇率呈现倒序关系,显示欧弱美强格局[2][5] 欧洲风险溢价上升 - 欧洲债市利率上行主要反映财政纪律争议、赤字扩张和能源转型成本等风险溢价上升[3][6] - 市场对欧洲债务可持续性担忧从边缘走向主流,削弱欧元区资产信任[6][9] 美联储政策路径 - 若美联储9月启动降息,可能倒逼更大幅度宽松以稳定市场预期[3][6] - 降息节奏过快可能重新点燃通胀预期,削弱政策可信度[3][9] 投资策略调整 - 传统“长久期国债避险”逻辑被打破,优质短久期信用资产和高流动性工具更具吸引力[3][10] - 全球债市从“央行主导价格体系”转向“市场主导风险定价”,期限溢价成为对不确定性的真实回应[3][10] 市场逻辑转变 - 美债抛售背后有增长韧性和真实利率抬升支撑,而欧债抛售更多反映财政与流动性风险[6][9] - 汇率与利率关系进入更复杂阶段,市场在不同货币区间重新分配风险溢价[6][9]
资讯日报-20250903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9-03 13:59
港股市场 - 9月2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恒生指数跌0.47%至2549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22%至5728点,恒生国企指数跌0.15%至9108点[3][9] - 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92.81亿港元,半导体和苹果概念股大幅走弱,鸿腾精密跌近10%,丘钛科技和蓝思科技跌超6%[9] - 中兴通讯股价下跌超7%,因第二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上半年营收715.53亿元同比增长14.51%,但净利润50.58亿元同比下降11.77%,毛利率32.45%同比下滑7.99个百分点[9] - 银行股逆势上扬,42家A股上市银行上半年营收超2.9万亿元同比增长逾1%,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0.8%,六大行不良贷款率维持低位[9] 美股与全球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标普500跌0.69%至6416点,纳斯达克跌0.82%至21280点,道琼斯跌0.55%至45296点[3][9] - 美债遭抛售收益率飙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破4.3%,30年期收益率达4.99%接近5%关口[12] - 美国8月制造业活动连续第六个月萎缩,工厂产出指标三个月来首次跌回收缩区间[11] - 国际油价走高,WTI原油涨0.94%至64.6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1.01%至68.16美元/桶,因乌克兰袭击导致俄罗斯约17%(每日110万桶)石油加工能力停产[9] 行业与公司动态 - 特斯拉发布《宏伟蓝图4》,马斯克称未来公司约80%价值取决于Optimus机器人,Optimus 3设计已定型预计年底量产[12][14] - 外卖"三巨头"美团、阿里巴巴和京东二季度营销开支至少300亿元,远超机构预期[14] - 快递行业"反内卷"提速,广东和浙江多家快递公司上调电商客户快递费,福建和安徽等地或将跟进[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