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点评:上升的基准线
国投证券· 2025-04-03 20:16
美国关税政策内容 -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国家加征10%对等关税,4月5日生效;对中国、欧洲等贸易顺差地区额外征最高38%关税,4月9日生效[4] - 加征幅度较大集中在亚洲,老挝48%、越南46%、泰国36%、中国34%等,欧盟20%,南美其他国家10%,墨加暂缓征收[4] - 本次关税涉及品类不包括受232条款约束的钢、铝等制品[4] 对美国经济影响 - 美国进口实际有效关税税率达25%,超1930年水平,极大推升滞胀风险[2][4] - 通胀预期攀升至2021年水平,经济数据走弱,总需求或受剧烈冲击,股市下跌、国债收益率下行、美元指数走弱[5][6] - 欧盟、亚太等酝酿反制,全球贸易体系加速解体,短期加剧美国需求收缩,长期国际规则面临重塑[2][6] 对中国经济影响 - 中国对美出口实际有效税率从去年底12%升至66%,超市场预期,影响贸易转口[6] - 不宜高估关税影响,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下降、企业资本开支意愿低、政府可出台稳增长政策对冲[7] - 二季度中国经济或季节性回落,波动斜率放缓,权益市场或步入震荡观察期[2][8] 风险提示 - 存在地缘政治风险和国内政策不及预期风险[3]
每日复盘-2025-04-03
国元证券· 2025-04-03 20:14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4月3日市场震荡走低,创业板指领跌,上证指数跌0.24%,深证成指跌1.40%,创业板指跌1.86%[2][14] - 市场成交额11374.6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631.59亿元,2107只个股上涨,3191只个股下跌[2][14]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指数涨跌幅排序为稳定>金融>消费>0>周期>成长等,中证全指表现优于基金重仓[2][20]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农林牧渔、电力及公用事业、食品饮料表现靠前,电子、家电、机械靠后[2][20] 资金流表现 - 4月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4.43亿元,超大单净流出167.97亿元,大单净流出226.46亿元,中单净流入21.62亿元,小单净流入376.03亿元[3][25] - 南向资金4月3日净流入287.90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169.93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117.97亿港元[4][27] ETF资金流向表现 - 4月3日,上证50、沪深300等ETF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华夏上证50ETF等多只ETF有具体成交额变化[3][30] - 4月2日主要宽基ETF资金主要流入沪深300ETF,流入金额为6.02亿元[3][30] 全球市场表现 - 4月3日亚太主要股指普遍下跌,恒生指数跌1.52%,恒生科技指数跌2.09%等[4][33] - 4月2日欧洲三大股指普遍下跌,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涨,热门科技股涨跌不一[5][34]
不只是避险:美国对等关税6大影响(附测算)
国盛证券· 2025-04-03 20:09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研究 gszqdatemark 2025 04 03 年 月 日 间。重点关注 5 点:1)美国将对所有国家征收 10%的基准关税,4 月 5 日正式生效。2)将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 对等关税,包括:中国(+34%)、欧盟(+20%)、印度(+26%)、越 南(+46%)、泰国(+36%)、马来西亚(+24%)、巴西(+10%)等, 预计 4 月 9 日正式生效,显著高于此前外资机构对特朗普对等关税的 预期。3)取消来自中国的低值包裹(800 美元以下)关税豁免,预计 5 月 2 日正式生效。4)对加拿大、墨西哥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 加征 25%的关税继续推迟。5)针对上述关税情况,赋予总统修改权, 即:如果贸易伙伴进行报复,允许特朗普进一步提高关税;或者如果贸 易伙伴采取重大步骤纠正非对等贸易安排,并在经济和国家安全事务 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允许特朗普降低关税。此外,特朗普还宣布,3 月 26 日宣布的针对进口汽车的 25%关税将于 4 月 3 日正式生效。 3、本次加征关税的经济影响:对中国、美国及全球的影响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 ...
国信证券(香港)资讯日报-2025-04-03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4-03 19:40
市场表现 - 4月2日,恒生科技指数收涨0.35%,恒指、国指基本平收;美股三大股指齐涨,道指涨0.56%,纳指涨0.87%,标普涨0.67%;日经指数微升0.28%,东证指数收跌0.43%[4][9] - 南向资金净买入117.17亿港元,已连续9天净流入,主攻医药和科技[9] 公司动态 -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总交付量为336681辆,生产量为362615辆;马斯克预计今年生产5000台人形机器人[13] - 腾讯控股2025年一季度累计回购4298.4万股,耗资超171.2亿港元,同比增加约15.6%[13] 产品分析 - Meta即将推出的Hypernova智能眼镜定价1000 - 1400美元,试图开辟过渡性产品形态,但面临竞争格局挑战[12] 政策消息 - 特朗普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中国、欧盟、日本分别被加征34%、20%和24%的对等关税;5月2日起取消中国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12] 经济数据 - 美国3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5.5万人,预估为增加11.5万人,前值为增加7.7万人[12] 其他消息 - 高盛预计日元兑美元汇率今年将升至1美元兑140日元[13] - 中国近期暂停受理企业向美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备案和核准[13] - 立讯精密考虑在香港上市,至多融资30亿美元[13] - 药明康德出售药明合联部分股票,成交金额约21.78亿港元[13]
如何看待特朗普“对等关税”冲击?
中泰证券· 2025-04-03 19:24
特朗普政策本质与影响 - 特朗普政策核心是颠覆秩序与反建制,将个人政治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以关税为“交易筹码”,风格为“极限施压 + 临时让步”[5][8] - 特朗普2.0以“实力外交”取代“秩序外交”,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使全球制度秩序失稳,地缘冲突风险上升,黄金等避险资产或迎行情[8][55] 特朗普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 特朗普“对等关税”对中国征收54%高关税(新增34% + 原有20%),中国面临出口和转口贸易双重压力,货币政策或先行,投资关注红利和价值板块[8][60][66] - 从政治结构看,特朗普“去秩序化”使中国国际活动空间增大,或推动美国盟友与中国加强经贸往来;从经济看,关税政策使全球产能错配、贸易壁垒深化,影响中国出口[13] 特朗普内政政策 - 经济政策为经济保护主义与产业回流,可能征高额关税、推财政刺激、简化监管,但会带来通胀、美元信用冲击、贸易伙伴反制等风险[21][25] - 移民与技术人才政策二元化,强化边境管控、遣返非法移民,同时开放高技能移民政策[27][29] - 通过“政府效率部”推动改革,精简联邦政府机构、废除拜登多项行政令[32] 关税与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2.0关税烈度强于1.0,将形成“关税螺旋”,中国将强硬回击,美国关税“易升难降”[37] - 特朗普2.0通过重要商品关税、贸易保护上升影响中国转口贸易,后续美国或采取取消最惠国待遇等施压手段[40] 经济风险与投资建议 - 特朗普关税政策使全球贸易秩序受损,美国经济短期滞胀,全球中期衰退风险加大,资金转向避险资产,纳斯达克估值消化或加深[63][66] - 投资建议维持“高低切换”,关注“防御类”主线如债券、红利类资产,“安全类”主线如黄金、有色等[14]
定增市场2025年一季报:解禁收益回暖,参与热度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03 19:12
发行动态 - 2025年Q1沪深A股上市定增项目38个,募资1187.54亿元,环比升121.69%,同比升78.71%,占同期A股股权融资比重升至84.39%[8] - 2025年Q1上市竞价项目22个,募资277.04亿元,环比降20.06%,募足率63.64%,平均募资率83.38%[8] - 2025年Q1上市竞价项目基准折价率均值10.49%,环比降2.09pct,市价折价率均值10.52%,为新规后季度谷值[14] 收益回看 - 2025年Q1有17个竞价项目解禁,88.24%项目绝对收益率为正,均值32.64%,跑赢沪深300约20.25pct[29] - 2025年Q1解禁竞价项目发行时市价折价率均值16.37%,剔除折价因素股价涨幅均值16.27%[32] 大浪淘金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待审定增项目577个,过会及注册项目56个,Q1过会及注册项目合计71个[35] - 2025年Q1新增定增项目105个,拟募资5820.72亿元,环比增316.56%[44] - 建议关注德赛西威、麦捷科技等高弹性赛道,以及华电国际等稳健增厚赛道[45][48] 展望未来 - 政策为定价定增市场注入活力,定价融资收购及配套融资项目占比或提升[74] - 2025年Q2待解禁竞价项目浮盈项目占比82%,预计解禁胜率维持高位[76]
3月全球投资十大主线
华创证券· 2025-04-03 18:45
全球资产表现 - 3月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为大宗商品(2.62%)>全球债券(0.61%)>人民币(0.30%)>0%>美元(-3.16%)>全球股票(-4.45%)[2] 资产对比情况 - 2024年至2025年3月,中国科技“十雄”指数涨幅58%,超美股“七巨头”指数涨幅41%[3][12] - 2016 - 2024年9月底,罗素2000指数/标普500指数与NFIB小企业信心指数相关系数达0.77,2024年10月以来两者分化[3][13] - 2024年10月以来,美股七巨头市盈率与10年期日本国债实际收益率呈反向关系[4][16] - 2001 - 2025年3月底,恒生综合指数同比与费城半导体指数同比时差相关系数达0.70,2024年10月以来两者分化[5][22] 市场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底,A股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为2.55%,处2017年以来高位,沪深300指数ETF隐含期权波动率从2024年10月的100%降至20%[5][23] - 2023年以来,螺纹钢下跌13.8%,铜上涨4.2%,2021年以来铜价/螺纹钢价格与半钢胎开工率 - 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相关系数为0.86[24][2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行业轮动速度达过去10年间94%的历史分位数水平[34] - 2014 - 2022年,黄金ETF持仓量与黄金价格相关系数为0.81,2024年中以来,伴随金价创新高,持仓量迅速增加[8][36] 市场预期与风险 - 2025年3月调查显示,全面贸易冲突情境下,58%基金经理预期黄金表现最佳,美股配置创有记录以来最大环比降幅[4][16] - 风险提示包括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全球地缘风险加剧、全球贸易冲突加剧[9]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点评:关税靴子落地,何去何从?
长江证券· 2025-04-03 18:45
政策内容 - 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白宫宣布对等关税政策落地,4月5日起对所有国家征10%基准关税,4月9日起对贸易逆差最大国家征个性化更高对等关税[8][9][13] - 美国列举180多个经济体对美关税税率及对等税率,对中国大陆、欧盟、越南等对等税率分别为34%、20%、46%等[9] 影响分析 - 若34%税率落地,美国对华进口关税税率将达64.9%,我国对美出口关税弹性系数约1.55,1单位海关货物出口变化对应1.04单位GDP净出口变化[3][9] - 1 - 2月出口环比增速为 - 19.5%,低于2020 - 2023年均值16.9%,美东、美西航线运价指数下滑[9] - 美国加征关税抬升自身通胀压力、掣肘降息节奏,加大滞胀风险,对欧盟加征关税或加剧美欧经贸紧张,为中欧合作提供契机[9] 资产配置 - 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黄金受青睐,国内资产配置主线为宽松利好债券、内需相关板块受益、技术含量高价格弹性低行业相对受益[3][9] 风险提示 - 美国总统行政行动存在不确定性,可能随时调整关税政策,引发法律和政治争议[37] - 对等关税落地可能引发贸易伙伴大规模反制,形成关税螺旋上升[3][8][37]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及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中泰证券· 2025-04-03 18:39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情况 - 加征幅度高于市场预期,在10%基线关税税率基础上,对29个国家和地区加征更高关税,美国进口关税税率平均上升21.4个百分点,2024年美国从这29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占总进口的63%[2] - 预期差源于政府补贴等因素,非关税因素对部分经济体可能占主导[2] - 政策完全执行难度大,预计通过谈判逐步下调且可能推迟执行,美国难以承受关税税率平均上升21.4%的影响,完全落地将带动美国核心PCE同比上行约2个百分点[2] 政策利好方面 - 加拿大和墨西哥产品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要求进入美国可继续享受零关税,后续对欧盟、日本等传统盟友可能也如此[2] - 黄金获得关税豁免[2] 对中国出口影响 - 美国对华产品平均关税将达54%,削弱中国产品对美出口竞争力[2] - 取消小额进口豁免冲击中国跨境电商,2019 - 2024年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提升1.1个百分点,特殊交易品拉动0.18个百分点,贡献增量份额约两成[2] - 中国转口贸易难度上升,美国对越南(46%)、泰国(36%)和马来西亚(24%)加征较高关税[2] 中国应对措施 - 预计促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可能提前到二季度出台[2] - 供给侧改革可能加快,重点行业去产能、公用事业价格改革或推进[2]
市场分析:消费物流行业领涨,A股低开高走
中原证券· 2025-04-03 17:55
A股市场表现 - 4月3日A股低开高走、震荡整理,沪指遇3358点阻力,创业板震荡回落,上证综指收3342.01点跌0.24%,深证成指收10365.73点跌1.40%,科创50指数跌0.46%,创业板指跌1.86%[2][3][8][9] - 两市成交11584亿元,超五成个股下跌,物流等行业涨幅居前,消费电子等行业跌幅居前[8] 后市研判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25倍、37.61倍,处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3][16] - 2025年财政政策预计更积极,央行可能降准降息,两会后政策聚焦新质生产力与AI产业立法[3][16] - 4月财报密集披露,市场转向基本面验证,业绩超预期龙头及毛利率改善个股获资金青睐,缺乏业绩支撑概念股或调整[3][16] 投资建议 - 未来市场有望科技领涨、红利防御、消费复苏与内需驱动,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兼顾防御与成长[3][16] - 短线关注商业百货、物流、农牧饲渔以及电力等行业投资机会[3][16] 风险提示 - 海外超预期衰退、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扰动、政策变化、国际关系变化、海外流动性收紧、海外波动加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