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丰国际(01308):业绩亮眼,区域市场显韧性和成长性
华泰证券· 2025-03-12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8.00港币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丰国际2024年业绩亮眼,收入同比增长25.9%至30.6亿美金,归母净利10.3亿美金,同比增长93.5%,盈利高增因集运市场受红海绕行及美国补库需求推动 [1] - 展望2025年,亚洲区域市场将持续受益产业重塑,区域间贸易活跃将推升货量增长,短期内红海绕行或仍持续,预计2025年公司运价均值同比基本持平,盈利向好 [1] - 考虑当前即期运价水平同比仍高增叠加2025年长协价格同比提升,上调对2025/2026年运价假设,对应上调归母净利预测,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考虑红海局势反复,压制板块估值,下调估值倍数和目标价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完成集装箱量35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7%;单箱运价721美金,同比增长15.7%,运价表现弱于市场即期运价,因2024年长协运价较低 [2] - 2024年海运业务单箱成本为463美金,同比下降8.4%,得益于装载率和自有船占比提升;2024年毛利率/EBIT利润率/净利率为37.4%/35.0%/33.6%,同比提升11.7pct/11.4pct/11.7pct [3] 市场分析 - 中长期看,亚洲区域市场受益于产业转移,较欧美市场更具韧性和成长性,中小型船舶新增供给较少,预计2025/2026/2027年中小型船供给增长1.9%/0.5%/1.2%,需求增长3.2%/3.1%/3.0%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预测至10.9亿/9.1亿美金(前值6.6亿/8.3亿美金),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11.0亿美金 [5] 估值调整 - 下调估值倍数至8.9x 2025E PE(前值采用10.1x 2024E PE),下调目标价至28.0港币(前值29.7港币)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美元百万)|2,429|3,058|3,266|3,104|3,423| |+/-%|(40.94)|25.90|6.80|(4.97)|10.2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美元百万)|531.00|1,028|1,086|905.56|1,095| |+/-%|(72.69)|93.66|5.60|(16.61)|20.89| |EPS(美元,最新摊薄)|0.20|0.39|0.40|0.34|0.41| |ROE(%)|27.76|42.77|39.78|30.17|32.87| |PE(倍)|12.37|6.38|6.14|7.36|6.09| |P/B(倍)|3.45|2.73|2.44|2.22|2.00| |EV/EBITDA(倍)|9.09|5.14|4.60|5.07|4.02| [7] 核心盈利假设变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单箱运价(USD/TEU)|623|721|726(前值610,变动18.9%)|650|680| |集装箱货量(TEU mn)|3.2|3.6|3.8|4.0(前值3.9,变动2.2%)|4.2| |单箱成本(USD/TEU)|(506)|(463)|(455)|(437)(前值455,变动(3.9)%)|(435)| |营业收入(USD mn)|2,429|3,058|3,266(前值2,784,变动17.3%)|3,104(前值3,015,变动2.9%)|3,423| |归母净利润(USD mn)|531|1,028|1,086(前值660,变动64.5%)|906(前值829,变动9.2%)|1,095| [13] 盈利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业绩指标、估值指标等多方面对2023 - 2027年进行预测,涵盖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资产负债等多项内容 [22]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动态跟踪:2025开年销售表现稳健,拿地力度有所提升
光大证券· 2025-03-12 09: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下调公司投资评级至“增持”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开年销售表现稳健,近半年加大拿地力度,短期业绩或延续承压 [1] 各部分总结 销售情况 - 2024年公司累计销售额401.1亿元,同比下降6.3%,月均销售额33.4亿元 [1] - 2025年1 - 2月累计销售额43.7亿元,同比下降3.8%,销售均价1.20万元/平米,同比增长5.6%;1月、2月销售额同比分别为 - 6.6%、 - 0.6% [1] 拿地情况 - 2024年新增土储建面118.9万平米,同比下降34.8%,新增土储总地价52.3亿元,同比下降46.5%,拿地销售比13.0%,同比下降9.8pct,拿地楼面均价4397元/平米 [2] - 2025年1 - 2月于南通及呼和浩特新增土储30万平米,土地总价13.4亿元,拿地销售比30.8% [2] - 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累计新增土储总地价44.6亿元,拿地销售比为21.0%,新获取项目主要位于二三线城市主城区 [2] 结算与盈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69.6亿元,同比下降31.0%,经营溢利14.5亿元,同比下降66.2%,经营溢利率约5.4%,同比下降5.6pct [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H1末,总有息负债为421.3亿元,非受限现金短债比为1.5倍,净负债率为44.5%,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4.1% [3] - 2025年2月12日,拟发行总额为50亿元公司债券项目获上交所更新反馈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4 - 2025年基本EPS预测为0.31元、0.35元,新增2026年基本EPS预测为0.42元,当前股价对应24 - 26年PE(基本)为5.9倍、5.3倍、4.4倍 [4]
零跑汽车24Q4及24年业绩点评:整体符合预期,新车周期引领公司25年再向上
国金证券· 2025-03-12 08: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整体符合预期,Q4销量大幅提振、平台化率提升、降本持续、车型结构优化,使毛利率大幅提升,净利润转正 [2] - 持续看好公司成长性、盈利性,25年新车推出将提升规模效应和平台复用率,出海26年或贡献显著盈利,智驾水平不落后甚至领先 [3] - 零跑长期坚持自研自供战略,成本优势持续释放,产品颇具竞争力,25年业绩存在超预期可能,预计25/26/27年营收分别为597/815/105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 相关目录总结 营收情况 - Q4交付汽车120863辆,同/环比+147.9%/+40.3%,营收134.55亿元,同/环比+144.6%/+36.5%,单车ASP 11.13万元,同/环比+12.5%/-2.7% [1] - 24年总销量29.4万辆,同比+103.8%,营收321.6亿元,同比+92%,单车ASP 10.95万元,同比-13.2% [1] 费用情况 - Q4研发/销售/管理费用分别为9.0/3.7/6.9亿元,研发/管理/销售费用率分别为6.7%/2.7%/5.1%,环比-1.2/-0.7/-0.5pct [1] 利润情况 - Q4毛利率13.3%,同/环比+6.6/+5.2pct;归母净利0.8亿元,首次实现盈利;Q4单车盈利0.07万元 [1] - 24年全年公司毛利率8.4%,同比+7.9pct;归母净利-28.2亿元,单车亏损0.96万元 [1] 未来展望 - 25年将推出B10/B01/B05三款新车,定价有望超预期,B10/B01具备破万能力,预计至25Q3销量、毛利率超24Q4,25年国内盈利看好,存在超指引可能 [3] - 25年出海尚处开展期,预计26年贡献显著盈利,国内板块已足够实现盈亏平衡 [3] - 目前已开通高速NOA,水平与比亚迪等相当,25年年底将开通舱驾一体的城市NOA方案,领先部分主流竞争对手 [3]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动态跟踪:2025开年销售表现稳健,拿地力度有所提升-20250312
光大证券· 2025-03-12 08: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下调公司投资评级至“增持”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开年销售表现稳健,近半年加大拿地力度,短期业绩或延续承压 [1] 各部分总结 销售情况 - 2024年累计销售额401.1亿元,同比下降6.3%,月均销售额33.4亿元 [1] - 2025年1 - 2月累计销售额43.7亿元,同比下降3.8%,销售均价1.20万元/平米,同比增长5.6%;1月、2月销售额同比分别为 - 6.6%、 - 0.6% [1] 拿地情况 - 2024年新增土储建面118.9万平米,同比下降34.8%,新增土储总地价52.3亿元,同比下降46.5%,拿地销售比13.0%,同比下降9.8pct,拿地楼面均价4397元/平米 [2] - 2025年1 - 2月于南通及呼和浩特新增土储30万平米,土地总价13.4亿元,拿地销售比30.8% [2] - 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累计新增土储总地价44.6亿元,拿地销售比为21.0%,新获取项目主要位于二三线城市主城区 [2] 结算与盈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69.6亿元,同比下降31.0%,经营溢利14.5亿元,同比下降66.2%,经营溢利率约5.4%,同比下降5.6pct [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H1末,总有息负债为421.3亿元,非受限现金短债比为1.5倍,净负债率为44.5%,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4.1% [3] - 2025年2月12日,拟发行总额为50亿元公司债券项目获上交所更新反馈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4 - 2025年基本EPS预测为0.31元、0.35元,新增2026年基本EPS预测为0.42元,当前股价对应24 - 26年PE(基本)为5.9倍、5.3倍、4.4倍 [4]
信义光能:期待2025边际改善-20250312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12 00: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有维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未有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信义光能业绩倒退,受光伏玻璃行业周期底部拖累,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2025年组件端需求好转、价格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回升,目前估值有提升空间,建议投资者逢低布局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信义光能收入同比下降9.3%至21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3.8%至10.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下降11个百分点至15.8%,净利率下降11.3个百分点至4.6%,因H2业绩亏损拟不派发末期股息 [1][2] 产能情况 - 2024年底信义光能光伏玻璃产能为总日熔量23200吨,2025年计划在国内复产4条日熔量为1000吨的产线,印尼两条生产线预期2026年Q1投产 [3] 市场需求与价格情况 - 2025年组件端需求好转,3月光伏玻璃价格提升,主流2.0mm产品行业均价提价1.75元/平米、提价15%,3.2mm产品行业均价提价2.5元/平米、提价12.5% [4] 投资建议 - 公司目前估值为2025年PE14.4倍,在港股光伏产业链企业中属较低,也是历史PE较低水平,有提升空间,建议投资者逢低布局 [4] 股东结构 - 信义玻璃持股23.2%,董事权益持股26.5%,其他持股50.3% [8]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2.52%、绝对收益 -2.76%,三个月相对收益 -4.22%、绝对收益8.31%,十二个月相对收益 -51.28%、绝对收益 -40.44% [10] 同业估值比较 - 报告列出港股、美股、A股多家光伏产业链企业的市值、股价、市盈率、每股盈利增长、股息率、市净率、净负债比率、ROE、ROA等数据,并给出各板块平均及总平均数据 [17]
零跑汽车:2025年销量指引强劲,盈利大幅改善可期-20250312
浦银国际证券· 2025-03-12 00: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零跑汽车“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52.4 港元,潜在升幅 26%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零跑 2024 年四季度业绩大体符合预期,2025 年销量及盈利情况好于预测 [6] - 2025 年 C 系列和 B 系列车型有望推动销量增长,自研自造能力和架构支撑毛利率,费用管理和杠杆助力盈利,国际业务有望盈亏平衡,当前估值有重估上行空间 [6] - 上调 2025 年和 2026 年销量和盈利预测 [6] - 采用分部加总法估值,给予 2025 年汽车销售/服务及其他收入 1.1x/1.0x 市销率,目标价 52.4 港元,潜在升幅 26%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营收方面,2023 - 2027E 分别为 167.47 亿、321.64 亿、578.12 亿、730.22 亿、927.4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5%、92%、80%、26%、27% [3][7] - 毛利率方面,2023 - 2027E 分别为 0.5%、8.4%、10.8%、12.8%、15.9% [3][7] - 净利润方面,2023 - 2027E 分别为 -42.16 亿、-28.21 亿、-0.49 亿、18.89 亿、62.1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7%、-33%、-98%、NM、229% [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2023 - 2027E 分别为 10.82 亿、84.71 亿、203.63 亿、223.76 亿、205.79 亿元 [7] 业绩回顾及预测调整 - 2024 年四季度收入 134.61 亿元,同比增长 155%,环比增长 37%;毛利率 13.3%,同比增长 6.6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5.2 个百分点;费用率 13.6%,同比下降 12.4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2.0 个百分点;营业亏损 3605 万元,净利润 8094 万元,首次单季度盈利 [6][9] - 上调 2025 年和 2026 年销量和盈利预测,2025E 营业收入新预测较前预测增长 14%,净利润亏损收窄 87%;2026E 营业收入新预测较前预测增长 5%,净利润下降 34% [6][10] 分部加总估值 - 采用分部加总法估值,2025 年汽车销售估值 645.88 亿元,服务及其他估值 65.5 亿元,合计 652.43 亿元,目标价 52.4 港元 [11] SPDBI 乐观与悲观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 70.8 港元,概率 20%,条件包括市场需求增速高、新车型订单增速快等 [23] - 悲观情景目标价 29.6 港元,概率 15%,条件包括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新车型订单表现不佳等 [23]
百胜中国:经营稳健,效率提升,韧性十足-20250312
中邮证券· 2025-03-12 00: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经营稳健、效率提升、韧性十足,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 - 27年预计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11]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385.00港元,总股本/流通股本3.76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1448.39亿港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390.00 / 325.40,资产负债率42.21%,市盈率20.48,第一大股东为JP Morgan Chase & Co. [4] 事件 - 公司发布24Q4及24年财务业绩公告,24年实现营收113.03亿美元,同比+3%,归母净利润9.11亿美元,同比+10%;24Q4实现营收25.95亿美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1.15亿美元,同比+19% [5] 投资要点 收入拆分 - 门店扩张拉动增长,肯德基表现优于必胜客,24年营业收入113.03亿美元,同比3%,不考虑外币换算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5%,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达16395家 [6] - 量额方面,门店贡献大部分增量,净新增门店贡献7%,同店销售额为去年同期的97%,24年净新增门店1751家,门店总数增长12%,加盟店512家,占比29% [6] - 分品牌来看,肯德基营收85.09亿美元,同比+3%,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6%,同店销售额为去年同期的98%,餐厅门店数量增长13%,净增1352家至11648家,加盟店净增402家,总体加盟门店占比13%;必胜客营收22.60亿美元,同比+1%,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2%,同店销售额为去年同期的95%,餐厅门店数增长12%,净增412家至3724家,加盟店净增42家,总体加盟门店占比5%;必胜客wow门店超200家,肯悦咖啡推广至约700家肯德基 [7] - 外卖销售同比增长14%,过去十年外卖收入增速双位数增长,肯德基和必胜客餐厅收入中外卖占比39% [7] 单季度分析 - 24年同店销售额有下滑,但单季度环比提升,24Q1 - Q4同店销售额增速为 - 3%、 - 4%、 - 3%、 - 1%,销售额缩幅收窄 [7] - 同店交易额同比增长4%,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增长,同店销售额下滑主要因客单价下降,体现公司运营能力 [7] 利润拆分 - 24年餐厅利润率15.7%,剔除6000万美元影响项目后与去年持平,24Q4餐厅利润率12.3%,同比+1.6pct [8][9] - 24Q4肯德基、必胜客餐厅净利率分别为13.3%、9.3%,分别同比+1.3pct、+2pct,与原材料成本下降和运营效率提升有关,公司推出“Fresh Eye”、“Red Eye”计划降本增效 [9] 公司展望 - 扩店方面,2025年预计净新增门店1600 - 1800家,资本支出7 - 8亿美元,门店增速约10%,向26年2万家门店目标迈进,未来肯德基和必胜客加盟门店比例将分别增至40 - 50%和20 - 30% [10] - 创新方面,公司不断推出创新措施,扩展目标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 [10] - 股东回报方面,24年回馈股东15亿美元,25 - 26年向股东回馈30亿美元 [10]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公司是国内餐饮行业龙头,兼具传统和创新特性,短期扩店、同店交易量有望上行,运营效率提升,餐厅净利率有望持续上行,长期业绩韧性十足 [11] - 预计25 - 27年营业收入增速为4.6%、6.3%、5.7%,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2%、10.9%、12.4%,EPS分别为2.47、2.74、3.09美元/股,当下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x、18x、16x [11]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简单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1303.00|11818.42|12568.28|13284.11| |增长率(%)|2.96|4.56|6.34|5.70| |EBITDA(百万美元)|1683.00|1724.46|1874.83|2034.1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美元)|911.00|931.00|1032.46|1160.74| |增长率(%)|10.16|2.20|10.90|12.42| |EPS(美元/股)|2.34|2.47|2.74|3.09| |市盈率(P/E)|20.58|20.02|18.05|16.06| |市净率(P/B)|3.19|2.84|2.46|2.13| |EV/EBITDA|10.52|9.94|8.38|6.91|[13] 详细财务指标 - 包含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等多方面数据,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2024A - 2027E期间的情况 [15]
裕元集团(00551):股息率8.6%,Q4净利下滑主要受一次性费用影响
华西证券· 2025-03-11 23: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裕元集团的投资评级为“买入”[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裕元集团作为全球运动鞋制造龙头,有全球头部运动品牌商份额优势,垂直一体化布局能把控产业链上下游 短期上半年订单有望双位数增长,中期管理改善后重启产能扩张,长期净利率有提升空间 维持“买入”评级[5] 各部分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24年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净利分别为81.82、3.92、3.79亿美元,同比增长3.7%、42.8%、43.7%,业绩低于预告下限受“税务争议”影响,加回后归母净利4.33亿美元,同比+57.4% [2] - 24Q4公司收入、归母净利为21.07、0.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7%、 - 56%,加回税务争议及其他亏损后净利为1.18亿美元,同比下降3%,主要因23Q4存货减值一次性冲回抵销影响 [2] - 公司24H1每股派息0.4港元,末期每股派息0.9港元,分红率68.46%,股息率8.6% [2] 分析判断 制造业 - 24年制造业收入、归母净利为56.21、3.50亿美元,同比+11.1%、51.1% 分产品运动户外鞋、休闲鞋及运动凉鞋、鞋底等收入分别增长9.0%、24.2%、12.4% 产能利用率、鞋履出货量、单价为93%、2.55亿双、20.25美元,同比+14PCT、+16.9%、 - 5.1% [3] - 24年制造业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19.9%、6.3%,同比+0.7、1.6PCT,净利率提升高于毛利率因期间费用率下降1.2PCT,分占联营合营企业业绩占比+0.2PCT,税务争议占比下降0.6PCT [3] - 24Q4单季制造业收入、归母净利为14.85、0.48亿美元(加回税务影响0.89亿美元),同比+23%、 - 61%(加回税务影响 - 27%) Q4鞋履出货量、单价为0.69亿双、20.25美元,同比+20.2%、基本持平,单价降幅逐季收窄 [3] - 24Q4制造业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20.5%、3.3%(加回税务影响6%),同比下降2.3、6.4(加回税务影响3.7)PCT 毛利率下降因23Q4一次性冲回抵销部分成本,净利率下降高于毛利率因Q4其他亏损占比增长1PCT [3] - 25年1、2月制造业同比增长1.1%、13.5%,增长放缓因去年同期补库存高基数及NIKE放缓影响 [3] 零售业务 - 24年宝胜零售业务收入、归母净利25.61、4.92亿元,同比 - 9.5%、+0.2% 实体店铺受人流不振影响收入下降12%,截至24年直营门店数量同比下降2.1%至3448间,较年初关闭75家,同店销售下降16.4% 全渠道收入稳健增长同比+16%,其中抖音+100% [4] - 24年零售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34.2%、19.21%,同比+0.5、0.2PCT,折扣同比低单位数改善 24Q4宝胜毛利率、净利率为34.7%、3.31%,同比增长7.59、0.37PCT [4] - 宝胜25年1月增长24.2%,2月同比下降38.3%,受春节错位影响 [4] 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25 - 26年营收预测86.9、90.9亿美元,新增27年收入预测94.3亿美元 维持25 - 26年归母净利预测5.0、5.6亿美元,新增27年净利预测6.0亿美元,对应25 - 27年EPS 0.31、0.35、0.38美元,2025/3/11收盘价15.1港元,对应24 - 26 PE为6、6、5X,股息率8.6%,维持“买入”评级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7890.17|8182.16|8690.00|9090.01|9425.15| |YoY(%)|-12.04%|3.70%|6.21%|4.60%|3.69%| |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274.71|392.42|499.95|559.84|604.46| |YoY(%)|-7.30%|42.85%|27.40%|11.98%|7.97%| |毛利率(%)|24.40%|24.35%|25.85%|26.35%|26.85%| |每股收益(美元)|0.17|0.24|0.31|0.35|0.38| |ROE(%)|0.06|7.58|0.91|0.50|0.35| |市盈率|6.50|9.12|6.21|5.55|5.14|[7]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净利润、货币资金等项目及同比变化 [9] - 主要财务指标涵盖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方面,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流动比率等 [9]
京东健康(06618):2024财报点评:营收利润增长均超预期,线上医保个账支付促进转化
国海证券· 2025-03-11 21: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京东健康营收及利润增长超彭博一致预期,由商品销售收入与广告收入增长驱动,线上平台等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公司强化自营优势,实现三种业务模式优势互补 [7] - 广告收入增长亮眼,O2O线上医保个账支付范围扩大,2024年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6.9%至488亿元,线上平台等服务收入同比增18.9%至94亿元;“京东买药秒送”在近20个城市开通医保个账支付功能,接入超3000家医保定点药房,覆盖超1亿人 [7] - “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全面开源,公司探索其与各应用场景深度融合,面向用户、医生专家、医疗机构形成产品和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2月中旬,AI健康智能体“康康”累计服务超3000万人次,AI问题解决率达70%,看好健康AIToC应用领域长期市场空间 [7][8] - 考虑公司加大长期战略投入及美国降息对海外存款利息收入的影响,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660/741/820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49/54亿元,对应经调整P/E为24x/21x/19x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10日,京东健康当前价格35.40港元,周价格区间19.48 - 41.00港元,总市值113,268.14百万港元,流通市值113,268.14百万港元,总股本319,966.51万股,流通股本319,966.51万股 [3] - 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京东健康相对恒生指数表现分别为3.8%、15.9%、23.8%,恒生指数表现分别为10.5%、17.1%、45.4% [3] 2024年财报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582亿元(YoY + 8.6%);毛利133亿元,毛利率22.9%(YoY + 0.7pct);经调整经营利润26亿元(YoY + 4.9%),经营利润率4.5%(YoY - 0.2pct);经调整净利润48亿元(YoY + 15.9%),净利润率8.2%(YoY + 0.5pct) [5]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8160|66039|74116|81960| |增长率(%)|9%|14%|12%|11%| |Non - IFRS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792|4459|4925|5438| |增长率(%)|16%|-7%|10%|10%| |摊薄每股收益(元)|1.32|1.14|1.30|1.46| |ROE(%)|8%|6%|6%|6%| |Non - IFRS P/E|21.98|23.62|21.39|19.37| |P/B|2.21|2.00|1.78|1.59| |P/S|2.09|1.84|1.64|1.49| [9]
布鲁可(00325):梳理迭代、圆谷,再看成长-2025-03-11
天风证券· 2025-03-11 2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万代南梦宫上调全年指引印证产业趋势,践行“IP轴战略”享受IP变现红利,其在IP运营等方面可为布鲁可提供参考借鉴 [5][6] - 圆谷Fields因奥特曼IP在中国市场火热收入增长,布鲁可成奥特曼IP拼搭积木玩具市场重要授权增量,产业链地位有望提升 [7] - 国产哪吒火爆凸显IP下游变现渠道价值潜力,布鲁可凭借多方面优势后续有望多维度赋能成长,预计24 - 26年调后净利润分别为6.2/9.6/14.8亿元,对应PE为40X/26X/17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万代南梦宫业务梳理 日本头部综合文娱集团,主营四大业务板块 - 万代南梦宫是日本头部综合性文娱集团,业务分数字、玩具、IP制作、游艺四大板块 [10] - FY24各业务收入规模分别为3727亿、5099亿、825亿、1197亿日元,利润规模分别为63亿、787亿、100亿、68亿日元 [11] - FY24各业务有不同进展,如数字业务中部分游戏受欢迎,玩具业务扩大产品阵容等 [11] 发展历程 - 1950 - 2005年为探索到繁荣阶段,万代公司成立并推出多种产品,涉足海外市场等 [13] - 2005 - 2021年经历三次重大改革,包括合并、架构调整等,业务及股价有起伏 [13] - 2022年至今以IP为主轴,开展多项业务活动,实施“IP轴战略”,投入资金到相关项目 [13] 引入三年中期计划,确立“乐趣到未来”的企业愿景 - 引入三年中期计划,确立“Fun for All into the Future”宗旨,以IP轴战略为核心加强合作 [14] - 推出新logo表达宗旨,使集团团结意识和综合实力增强 [14] 营收情况 - FY24收入1.05万亿日元约合500亿人民币,同增6%,玩具板块收入占比最高约46%,日本是主要市场占比约72%,FY25预计收入1.2万亿日元同增约17% [17] - 玩具业务成长稳定性高,占比持续增长,FY25预计收入5900亿日元占比约48%,同增约16%,按IP划分营收前三为高达、龙珠、海贼王 [21] - FY24 OP 907亿日元约合42亿人民币,同减22%,玩具业务OP占比最高且OPM大幅高于公司整体,FY25预计OP为1800亿日元同增98% [25] IP轴战略 - 以IP轴战略为核心,全产业生态协同,组织架构划分为娱乐、IP产品、实景娱乐事业部 [31] - 上游授权与原创IP相辅相成,头部IP占比提升,龙珠、高达、海贼王为核心IP,部分知名IP增长快 [33] - 中游以高达模型为例,产品持续迭代,不同产品矩阵覆盖不同受众群体,延续IP生命力 [37] - 下游扩大IP国际化影响力,寻求海外业务增长点,中期海外收入占比目标35%,长期目标50% [41] 圆谷Fields业务梳理 公司概况 - 2010年Fields收购圆谷制作51%股权,2022年更名为“圆谷Fields控股公司”,目前万代及Fields分别持股圆谷公司49%、51%股权 [46] - 圆谷制作从事影视剧创作开发等业务,Fields原从事游戏机生产,现发展游戏机和内容&数字业务 [46] 财务情况 - FY24H1收入458亿日元(人民币22亿元),同比 - 31.7%,OP41亿日元(人民币2亿元),同比 - 24.2%,预计FY24收入1550亿日元,OP152亿日元 [50] - 内容&数字业务FY24H1收入80亿日元,同比 + 7.9%,占比提升,OPM 26.5%;PS业务收入372亿日元,同比 - 37%,OPM 8.4% [50] IP授权业务 - 中国为主要授权增长市场,FY24H1授权业务收入40亿日元,同比 + 15.9%,海外授权业务贡献主要增长,中国授权收入因奥特曼IP火热增长 [56] - 低价积木玩具授权贡献突出,FY24H1玩具类授权收入占比最高(46%)且增速可观,主要系积木玩具增长及增加低价玩具授权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