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中国离散自动化(FA)市场白皮书
格物致胜· 2025-08-05 14:17
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离散自动化市场2025年预计增速3.2%,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7.5% [24][25] - 机器视觉、通用伺服系统、低压变频器等产品市场增长显著,2025-2035年CAGR分别为12%、10.2%、8.2% [27] - 新兴产业如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将成为高增长领域,人形机器人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981亿元 [45] 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4年中国离散自动化市场规模2,300亿元,预计2030年达3,352亿元,CAGR 7.5% [25] - 2024年市场受内需疲软影响增速放缓,但2025年起受益于数字化建设、产业出海及新兴技术突破,市场逐步回暖 [25] - 分产品看,低压电机(419亿元)、工业传感器(302亿元)、低压变频器(284亿元)为前三大细分市场 [27] 国产化进程 - 国产化率较高的产品包括低压电机(79%)、步进系统(88%),而PLC(23%)、工业传感器(28%)仍以外资主导 [30] - 汇川、英威腾等本土厂商通过性价比和行业专机方案快速替代外资,通用伺服国产化率已达54% [30][55] - 外资品牌如西门子、ABB通过本地化经济型产品应对竞争,三菱推出第二品牌“菱领”强化本土化 [55] 竞争格局 - 西门子(8%)、汇川(6.2%)、ABB(3.2%)为市场TOP3玩家,但国产厂商整体份额已超52% [31][55] - 低压变频器市场汇川2024年超越ABB成为TOP1,份额达47%;通用伺服市场汇川占比28.3%,位居第一 [57][96] - 日系品牌份额持续下滑,日韩厂商在低压变频器市场仅占7% [57] 渠道模式 - 分销为主(69%),直销占比31%,外资品牌分销比例超90% [67] - 伺服市场直销份额快速提升至32.2%,但预计2025年后分销仍将主导 [73] - OEM行业以分销为主(87%),EU行业直销比例较高(38%) [75] 新兴行业机会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国产化加速,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3,981亿元 [45] - 低空飞行器产业处于早期阶段,2024年各省市产业规划规模合计达1.71万亿元 [48][49] - 高增长下游行业包括船舶(CAGR 15.5%)、油气(6%)、采矿(5.5%) [40][41] 目录分类总结 项目范围与定义 - 离散自动化指分步加工、独立装配的工序,核心特征为生产离散性和可中断性 [13] - 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功率器件、芯片)、中游产品(PLC、伺服电机)、下游应用(OEM/EU行业) [15] - 下游OEM行业包括机床、3C电子,EU行业涵盖化工、电力等 [16] FA整体市场规模及趋势 - 2024年市场分产品规模:低压电机(419亿元)、机器视觉(224亿元)、CNC(151亿元) [27] - 国产化率提升最快的产品:通用伺服(54%)、低压变频器(44%),PLC国产化率仅23% [30] - TOP玩家中,西门子、汇川、ABB合计份额17.4%,其余66%市场由中小厂商占据 [31] FA市场品牌格局演变 - 2020-2025E国产份额从39%增至52%,日系品牌份额从22%降至15% [55] - 低压变频器市场国产份额47%,汇川成为TOP1;PLC市场西门子仍主导(56.3%) [57][59] - 通用伺服市场国产玩家通过差异化方案(如汇川SV630系列)抢占份额,外资品牌加速本地化 [61] FA市场渠道模式 - 分销代理商分为服务型(10%)、系统集成型(14%)、物流型(23%) [70][73] - 低压变频器分销市场中,一般型代理商占比53%,服务型仅8% [70] - 伺服市场直销比例从2020年29.5%提升至2024年32.2% [73] 核心厂商分析(汇川为例) - 2024年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152亿元,伺服系统占比39%,变频器16% [93] - 伺服产品SV630系列销售额占比33%,IS620系列占17% [96] - 战略上通过“烧狼计划”强化行业解决方案能力,并购补强直线导轨、精密传动技术 [86][98]
通信行业点评:海外巨头CAPEX整体超预期,AI持续高景气
民生证券· 2025-08-05 14:11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核心观点 - 海外巨头CAPEX整体超预期:25Q2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四家单季度CAPEX合计约950亿美元,同比+67%,环比+24%,且均对未来CAPEX表达乐观预期 [1] - AI需求驱动云业务增长:微软Azure收入同比+34%(FY25Q4增速达39%),谷歌云收入同比+32%,亚马逊AWS收入同比+17% [3] - 上游光通信领域深度受益:建议关注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三大细分领域的重点公司 [3] 海外巨头CAPEX数据 - **Meta**:25Q2 CAPEX 170亿美元(同比+101%,环比+24%),全年指引上调至660~720亿美元(同比+68%~84%),2026年预计保持高增长 [2] - **谷歌**:25Q2 CAPEX 224亿美元(同比+70%,环比+31%),全年指引上调至850亿美元(同比+62%),26年继续增长 [2] - **微软**:25Q2 CAPEX 242亿美元(同比+27%,环比+13%),下季度预计超300亿美元 [2] - **亚马逊**:25Q2 CAPEX 314亿美元(同比+91%,环比+29%),下半年投入维持高位 [2] 云业务表现 - **谷歌云**:单季度收入136亿美元(同比+32%,环比+11%),增速较上季28%提升 [3] - **微软Azure**:FY25Q4收入增速39%(上季33%),全年收入超750亿美元 [3] - **亚马逊AWS**:单季度收入309亿美元(同比+17%,环比+5%),增速持平 [3] 投资建议 - **光模块领域**:中际旭创(2025E PE 27倍)、新易盛(2025E PE 22倍)、光迅科技(2025E PE 36倍)等 [4] - **光器件领域**:天孚通信(2025E PE 26倍)、太辰光(2025E PE 69倍)、仕佳光子(2025E PE 56倍)等 [4] - **光芯片领域**:源杰科技(2025E PE 197倍) [4]
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开幕,精细操作或为未来看点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5 13:56
行业投资评级 - 评级:增持 [4] 核心观点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12日在北京举办,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将展示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 [6][8] - 通用场景下的精细操作能力是人形机器人相较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的核心优势,预计将成为商业化落地重点 [6][8] -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品数量达1500余件,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8] - 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2/3,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8] - Figure.02机器人搭载端到端双系统VLA大模型Helix,基于8000万参数Transformer模型与7B视觉语言模型,可实现多能力协同 [8] 展会与行业动态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汇聚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 [8] - 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家政服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8] 技术进展 - 具身智能大模型强化学习能力升级,有望赋予人形机器人更强的精细操作泛化能力 [8] - Figure.02机器人展示流畅洗衣操作,动作精准,体现精细操作能力 [8] 催化剂 - 高性能具身智能大模型发布 [8] - 人形机器人精细操作能力加速迭代 [8] 推荐标的 - 峰岹科技(688279.SH):2025E EPS 3.56元/股,PE 52.90倍 [9] - 奥比中光-UW(688322.SH):2025E EPS 0.20元/股,PE 368.95倍 [9] - 瑞芯微(603893.SH):2025E EPS 2.73元/股,PE 59.69倍 [9] 相关标的 - 汉威科技、安培龙、柯力传感、晶华新材 [8]
人工智能治理的未来
毕马威· 2025-08-05 13:5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强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的战略价值及早期行动益处[237][240] 核心观点 - 阿联酋人工智能宪章提出12项原则 涵盖安全、偏见、隐私、透明度等关键领域 与KPMG可信赖AI框架高度契合[7][28] - 人工智能治理需从静态政策转向动态控制机制 嵌入全生命周期管理[7][238] - 主动遵循原则可降低合规成本 建立信任并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9][240] - 全球监管趋势显示AI伦理正从自愿转向强制性要求 如欧盟AI法案[10][225] 阿联酋AI宪章12项原则 人机关系 - 原则1强调AI需增强人类能力 医疗AI和智慧城市为典型应用场景[12][33][34] - 实施方法包括人机协同决策机制和透明算法设计[35][38] 安全与偏见 - 原则2要求AI系统达到最高安全标准 自动驾驶和医疗诊断需容错机制[13][49][50] - 原则3针对算法偏见 需通过公平感知算法和多样化数据集缓解[14][68][74] 数据与透明度 - 原则4规定数据使用需保护隐私 采用差分隐私等技术[15][89][93] - 原则5要求AI决策可解释 贷款审批等场景需特征重要性分析[16][107] 监督与治理 - 原则6明确人类监督不可替代 医疗和金融领域需预设干预阈值[17][121][123] - 原则7提出建立AI伦理委员会 实施持续审计流程[135][142][147] 技术与社会价值 - 原则8倡导技术卓越 需持续投入研发并设定性能基准[152][160] - 原则9-12聚焦社会影响 包括人权保护、法律合规及包容性设计[169][220][203] KPMG可信赖AI框架 - 包含10项核心原则 与阿联酋宪章形成映射关系 提供实施方法论[25][28] - 框架覆盖AI全生命周期 从数据赋能到模型开发及部署监控[25][238] 实施建议 - 进行原则差距分析 建立跨职能AI治理委员会[241][242] - 采用KPMG风险控制矩阵(RCM)等工具嵌入隐私和公平性设计[243][245] - 开展利益相关者培训 提升AI透明度与合规意识[246]
中国AI产业投资蓝皮书
清科研究中心· 2025-08-05 13:4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整体呈现高增长态势,2025年全球AI市场预计突破5,000亿美元,2028年全球AI IT总投资预计超8,000亿美元 [12] - 中国智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6.2%,贡献度超25% [12] - AI大模型市场迎来爆发,2025年生成式AI在企业端渗透率将突破30%,释放万亿级市场空间 [12] 核心观点 政策支持 - 国家密集出台AI产业政策,涵盖生成式AI、算力基础设施、标准化、安全治理等核心环节 [6][7][8] - 首个生成式AI规范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于2023年7月发布,明确AIGC产业支持方向 [25] 技术发展 - AI大模型在逻辑推理、代码生成等领域持续突破,DeepSeek-R1等开源模型推动技术普惠化 [9][11][64] - 多模态大模型崛起,AI智能体与AIGC深度融合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68] - AI芯片技术迭代加速,存算一体、三维异构集成等创新路线受资本关注 [30][36][37] 应用场景 - 人形机器人工业制造场景有望率先落地,但"小脑"数据泛化能力仍是量产瓶颈 [38][40] - AIGC在金融、零售、制造等高数据密集行业应用效益显著,商业化提速 [28] - 智能驾驶、AI+医疗、AI基础设施等细分领域投资活跃度最高 [21][22][23] 投资市场分析 整体规模 - 2024年中国AI领域披露投资金额850亿元,案例1,156起,单季度金额多超200亿元 [14][15][16] - 早期项目占比近70%,A轮平均投资金额过亿元 [17][20] 地域分布 - 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浙江为Top5投资地区,合计占比87.8% [18][19] - 杭州2024年AI投资65.2亿元,82起案例,滨江、余杭等区域集中度达77.8% [53][55] 细分赛道 - AI大模型领域投资260亿元占比超30%,智能驾驶、AI芯片、人形机器人紧随其后 [23] - AI+医疗、AI基础设施、人形机器人获投企业数量领先 [56][57] 杭州产业布局 - 目标2025年AI核心产业营收超3,900亿元,组建千亿级产业基金 [42] - "3+N"基金集群已批复2,442亿元,其中503亿元投向本地五大生态圈 [48] -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三期(人工智能)规模30.02亿元,重点布局制造、医疗等场景 [48][51] 技术趋势 - 国产算力与大模型适配加速,形成"国产算力+国产大模型"闭环生态 [66][67] - 多模态大模型推动AI Agent能力升级,智能体与场景深度融合 [68] - 伦理治理体系逐步完善,隐私保护与内容合规成为发展重点 [69][70]
北美云厂资本开支再次上修,AI景气度强化
华福证券· 2025-08-05 13:26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7] 核心观点 - 北美云厂商二季度资本开支同比高增长:谷歌224亿美元(+70%)、微软242亿美元(+27%)、Meta 170亿美元(+101%)、亚马逊322亿美元(+83%)[3] - 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上修:谷歌从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Meta从640-720亿美元调整至660-720亿美元[3] - AI推理需求爆发式增长: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使用量达16.4万亿(同比增长137倍),谷歌月tokens处理量达980兆(4月为480兆)[4] - AI应用端扩展显著:谷歌Gemini app月活超4.5亿(日请求量Q1增长超50%),Figma上市首日涨幅250%[4] - PCB供应链受益于AI硬件需求:高端产能供需缺口或持续至2026年,建议关注沪电股份等8家PCB企业及生益科技等CCL供应商[5] 行业动态跟踪 - 谷歌2026年资本开支将继续增长,微软下财季资本开支预计超300亿美元(环比+24%)[3] - Meta预期2026年资本支出保持高增速,亚马逊表示Q2资本开支水平将延续至下半年[3] - 推理算力消耗呈倍数级增长,承接训练需求推动总算力需求扩张[4]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PCB产业链:沪电股份、胜宏科技、深南电路等8家企业[5] - 关注服务器代工龙头工业富联及液冷供应链英维克、思泉新材、中石科技[5]
全球科技业绩快报:安森美2Q25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05 13:12
业绩表现 - 2Q25收入为14.7亿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的14.5亿美元,Non-GAAP EPS为0.53美元,与预期持平 [1] - 按业务划分:Power Solution收入7.0亿美元(同比-16%),Analog & Mixed-Signal收入5.6亿美元(同比-14%),Intelligent Sensing收入2.1亿美元(同比-15%) [1] - 按终端市场划分:汽车业务收入7.3亿美元(同比-19%),工业收入4.1亿美元(同比-13%),其他收入3.3亿美元(同比-8.6%) [1] - 营业费用3.6亿美元,主要因研发支出减少,营业利润1.9亿美元 [1] 业务亮点 - AI数据中心收入同比翻倍增长,Treo平台需求强劲,与NVIDIA合作推动800伏直流电源架构转型,已从East Fishkill工厂出货超500万颗Treo芯片 [2] - 中国汽车市场收入环比增长23%,受电动车新项目带动SiC出货,但北美和欧洲市场疲软拖累整体复苏 [2] - 公司正与舍弗勒合作开发采用EliteSiC M4T沟槽技术的下一代牵引逆变器 [2] 战略调整 - 计划退出非核心业务,预计影响2025年收入约3亿美元(占全年收入5%),其中碳化硅业务因毛利率低于平均水平将退出,Intelligent Sensing业务将聚焦机器视觉产品如ADAS [3] - 2025年已完成1亿美元业务退出,剩余1亿美元影响将推迟至2026年 [3] 未来展望 - 预计3Q25收入14.65-15.65亿美元(中位数15.15亿美元,同比-14%),毛利率36.4%-38.4% [3] - 预计Non-GAAP Opex为2.94-3.09亿美元,Non-GAAP EPS为0.54-0.64美元(中位数0.59美元,高于市场预期0.58美元) [3]
传媒行业周报:25H1游戏市场同增14%,快手可灵新功能发布-20250805
国元证券· 2025-08-05 13:11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5] 核心观点 市场表现 - 传媒行业(申万)周度上涨1.13%,跑赢沪深300(-1.75%)、上证指数(-0.94%)等主要指数,排名申万一级行业第3名 [1] - 细分板块中影视院线涨幅最高(+3.22%),游戏II(+0.85%)和出版(+0.33%)均上涨,仅数字媒体微跌0.06% [11][13] - 个股方面幸福蓝海(+45.73%)、快手-W(+2.90%)等表现突出 [1][17] AI应用动态 - 主流AI应用iOS下载量:豆包207.73万次(环比+10.03%)、腾讯元宝57.07万次(环比+20.65%) [2] - 快手可灵AI全球创作者超4500万,累计生成2亿视频+4亿图片,新发布"灵动画布"创意工作台 [2][42] - 腾讯混元开源3D世界模型1.0,商汤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智谱推出GLM-4.5开源模型(总参3550亿) [42] 游戏市场 - 2025H1游戏市场规模1680亿元(同比+14.08%),用户6.79亿(同比+0.72%),均创历史新高 [2][26] - 移动游戏收入1253亿元(同比+16.55%),自研游戏海外收入95.01亿美元(同比+11.07%) [28][31] - 《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三角洲行动》占据7月31日畅销榜前三,《原神》大版本更新后重回前五 [33] 影视数据 - 最新周票房15.41亿元,《南京照相馆》以8.08亿元(占比52.4%)领跑 [39] - 上海电影出品《浪浪山小妖怪》点映表现优异,猫眼想看人数超15万,8月2日正式上映 [40]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AI应用、文化出海主题,关注游戏/IP/短剧/出版子板块 [44] - 具体标的包括巨人网络、快手-W、上海电影等14家公司 [3][44]
北交所市场点评:低开高走,缩量上涨,关注航空航天、无人机等板块催化
西部证券· 2025-08-05 13:11
行情回顾 - 8月4日北证A股成交金额达198.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9.2亿元,北证50指数收盘价为1433.25,上涨0.96%,PE_TTM为66.92倍 [7]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收盘价为2460.21,上涨1.42% [7] - 当日北交所269家公司中158家上涨,4家平盘,107家下跌 [17] - 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星辰科技(15.9%)、通易航天(7.0%)、三元基因(6.9%)、优机股份(6.8%)、广信科技(6.1%) [17] - 跌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生物谷(-8.5%)、鼎佳精密(-4.9%)、大唐药业(-4.9%)、基康仪器(-4.8%)、铁拓机械(-4.6%) [17] 市场表现 - 军工板块成为当日北交所市场的主要亮点,星辰科技(832885)涨幅达15.88%,通易航天(871642)上涨6.98%,广信科技(920037)上涨6.12%,晟楠科技(837006)上涨5.58% [3] - 固态电池、AI硬件产业链表现活跃,纳科诺尔(832522)上涨5.31%,天马新材(838971)上涨4.76% [3] - 创新药械国产化、AI硬件技术迭代、新质生产力等主题持续受到关注 [3] 重要新闻 - 我国在艾滋病疫苗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等团队完成我国首个复制型天坛痘苗载体艾滋病疫苗I期临床试验 [20] - 上海吸纳更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企业加入"探索者计划" [21] 重点公司公告 - 惠同新材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8.37%,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27.58% [22] - 广咨国际公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5.20%,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7.12% [29] - 捷众科技取得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6][27] - 三友科技取得发明专利证书,名称为"基于智能轨道机械手的智能机器人物料自动上料方法" [30] 市场数据 - 北证A股日换手率为3.5%,科创板为2.3%,创业板为4.4%,上证主板为0.9%,深证主板为2.0% [15] - 北证50指数上涨0.96%,科创50指数上涨1.22%,A股指数上涨0.65%,深证A指上涨0.78%,中小100上涨0.14%,创业板指上涨0.50% [14]
电子行业周报:半导体维持高景气,看好模拟及存储左侧布局良机-20250805
国信证券· 2025-08-05 13:09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此前的投资评级 [1][5] 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维持高景气,AI需求持续强劲,台积电将年收入增速预期由25%上调至30% [1] - 看好模拟IC及存储模组的左侧布局机会,推荐关注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翱捷科技等公司 [1] - 25年电子板块将在"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共振下迎来估值扩张行情 [1] 行业动态 半导体及硅晶圆 - 2Q25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达33.27亿平方英寸,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14.9%,创3Q23以来新高 [2] - AI数据中心芯片的硅晶圆需求强劲,其他器件晶圆厂产能利用率仍偏低但库存水平正在正常化 [2] AI产业链 - 海外科技大厂持续加大资本开支:微软FY4Q25资本开支242亿美元(YoY +27%),预计FY1Q26将超300亿美元(YoY +50%) [3] - Meta将今年资本开支预期提升至660-720亿美元,谷歌从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 [3] - AI基建仍是需求确定性高增长的主线,推荐工业富联、华勤技术、沪电股份等 [3] 存储行业 - 利基存储价格逐步回暖,华邦电NOR Flash与SLC NAND需求回温,3月初台中厂已恢复满载生产 [4] - 大容量128Mb NOR Flash现货产品自5月后价格开始上扬,4Gb/8Gb SLC NAND出货量增长 [4] - 推荐关注兆易创新、北京君正、江波龙、德明利等存储相关公司 [4] 国产算力自主可控 - 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对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进行说明 [4] - 地缘政治等因素加速推动国产算力芯片从设计到制造的全面自主可控 [4] - 推荐关注寒武纪、翱捷科技、芯原股份、龙芯中科等国产算力链公司 [4] 面板行业 - 2Q25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下滑7%,出货面积同比下滑8.8% [8] - 面板厂稼动率在8-9月有望回升,推荐京东方A、兆驰股份、康冠科技等 [8] 重点投资组合 - 消费电子:工业富联、蓝思科技、小米集团、舜宇光学科技、立讯精密等 [9] - 半导体:中芯国际、翱捷科技、德明利、澜起科技、圣邦股份等 [9] - 设备及材料: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鼎龙股份、拓荆科技、沪硅产业等 [9] - 被动元件:顺络电子、风华高科、三环集团、洁美科技等 [9] 行情回顾 - 过去一周上证指数下跌0.94%,电子行业整体上涨0.28%,子行业中元件上涨7.77%,半导体下跌1.45% [11] - 恒生科技指数、费城半导体指数、台湾资讯科技指数分别下跌4.94%、2.09%、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