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瑞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港股IPO“量价齐升”,全球资本市场呈现分化与重构
搜狐财经· 2025-07-01 17:21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完成40宗IPO项目,募资总额达1067.13亿港元,同比激增688.54%,超越2024年全年规模并登顶全球榜首 [2] - 平均募资额26.68亿港元,宁德时代(410亿港元)、恒瑞医药(113.73亿港元)、海天味业(101.28亿港元)三家A股龙头企业合计贡献718亿港元,占总募资额67% [2] - 港交所IPO募资额占全球24%,与A股合计占比33%,大幅领先纳斯达克(713亿港元)和纽交所 [2][5] 行业分布特征 - 生物科技与健康、零售消费行业各11家并列第一,TMT行业紧随其后,电力设备、电子、医药生物三大领域占比超51% [7] - 硬科技与新消费形成双轮驱动,科技与消费行业企业占比超六成,半导体、电池等细分赛道尤为密集 [3][7] - 宁德时代(新能源)、恒瑞医药(生物医药)、海天味业(消费)等龙头企业通过港股平台募资超百亿港元 [7] A+H双平台模式 - 40家A股公司正在港交所排队上市,宁德时代从递交申请到完成备案仅用25天,刷新H股上市纪录 [6] - A+H企业首发融资规模达592.33亿港元,同比激增250.74%,占港股总募资额90% [8] - 政策优化包括快速审批机制(30个工作日内)、信息披露协同、豁免部分本地化治理要求等 [6] 中资投行表现 - 中金公司香港(13家)、中信证券香港(9家)、华泰金融控股香港(8家)位列保荐家数前三,合计市场份额37.5% [4] - 大型项目由中外投行联合保荐,体现中资机构国际化服务能力突破 [4] 国际资本动向 - 流入香港资金从3660亿美元增至5060亿美元,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3000亿港元 [11] - 国际投资者持股占比升至37%,基石投资者中海外主权基金、养老金等长线投资者增加 [8][11] - 宁德时代IPO国际配售订单覆盖倍数超30倍,吸引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等21家基石投资者 [8] 全球市场对比 - 美股纳斯达克指数涨18.6%,标普500涨12.3%,道指仅微涨3.1%,科技板块表现突出 [10] - 欧洲股市低迷,斯托克600指数涨1.8%,德国DAX跌2.3%,法国CAC40跌5.1% [12] - 新兴市场债券指数回报率6.2%,创2020年以来新高,资源型国家股市受益于工业金属价格上涨 [13]
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放榜,四银行股跻身前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7:16
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 - 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建设银行、贵州茅台、中国石油、农业银行、中国海油、宁德时代、招商银行、比亚迪位列2025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前十 [1] - 银行数量从2024年增至四家 贵州茅台排名从第一降至第四 [1] - 北交所上市公司锦波生物在2024年排名第五 超越迈瑞医疗、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 [1] 宏观经济与行业趋势 - 市场对上市公司稳定分红的不确定性增加 推动银行股市值走高 [1] - 中国经济仍以投资驱动为主 未来需更关注企业利润 [1] - 面临外需疲软、内需不足、就业失衡等挑战 [2] 政策与发展建议 - 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 强化逆周期调控 [2] - 深化金融开放 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2] -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推动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 [2] -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构建高效金融体系 [2]
医药行业政策点评:全链条赋能创新药,开启创新产业链新周期
光大证券· 2025-07-01 17: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1日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准入、临床应用、支付等全链条出台16项支持政策,构建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闭环体系,有望推动中国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强国”跨越,推动创新药龙头企业、细分领域特色Biotech、CXO产业链全面繁荣 [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研发端 - 医保数据开放可帮助企业精准定位高发疾病和临床短缺领域,减少研发资源错配,提升创新药研发效率 [7] - 鼓励商业健康保险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提供长期资本,加速中小型Biotech企业技术转化 [7] - 创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后可同步申请医保政策指导,减少企业与监管部门信息差,降低商业化风险 [7] 准入与支付 - 健全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压缩创新药获批到进入目录的时间差,缩短商业价值兑现预期时间 [7] - 运用药物经济学等综合因素谈判定价,优化续约规则,稳定企业预期 [7] - 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推动高端创新药支付体系多元化 [7] 临床应用 - 创新药可自主选择首发挂网省份,纳入医保/商保目录的品种直接挂网,提升挂网全流程服务效率 [7] - 鼓励定点医疗机构在目录更新后3个月内召开药事会,不限制创新药配备,医保谈判/商保目录内药品不受“一品两规”限制,提速创新药终端落地进程 [7] - 对不适合按病种付费的创新药病例,支持医疗机构申报“特例单议”,解决高价品种临床支付痛点 [9] - 鼓励有条件地区搭建全球创新药交易平台,支持企业借助港澳优势促进创新药走向世界,推动国产创新药临床价值变现 [9]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信达生物(H)、康诺亚(H)、药明康德(A+H)、凯莱英(A+H)等 [8]
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资产,下半年有那些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01 16:34
市场阶段与主导因素 - 2025年初全球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和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领域发展成为市场主导因素 [1] - 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1] - 第二季度创新药板块表现抢眼 吸引大量资金流入 反映市场对生物科技等高增长潜力行业的关注度提升 [1] 投资者情绪与市场展望 - 外资对中国市场持乐观态度 国内机构对下半年A股市场看好 显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的信心增强 [1] - 多家券商预测下半年A股市场将呈现"先震荡、后向上"走势 新消费和科技板块仍被看好 [1] - 尽管存在外部挑战 但经济内生动能稳步复苏叠加财政政策支持 市场上行空间依然存在 [1] 港股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走出牛冠全球行情 成为表现最亮眼的股票市场之一 [4] - 良好赚钱效应吸引外资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 带来可观增量流动性 [4] - 高盛列出中国十巨头公司 为增量资金提供投资方向参考 这些公司均为行业龙头且已赴港上市 [4] 行业龙头公司特征 - 高盛选出的十家中国公司包括腾讯、阿里、美团、网易、携程等互联网科技企业 以及比亚迪、美的、安踏等带有科技基因的传统制造业巨头 [4] - 恒瑞医药作为医药生物领域代表 在创新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4] - 这些公司在各自行业具有很强话语权和影响力 龙头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 [4] 金融豪门案例分析 - 国泰蔡家和富邦蔡家资产总和超过其他金融豪门 家族成员曾多次登顶中国台湾首富和全球华人首富 [7] - 蔡家发迹核心人物蔡万春从卖米起家 后创办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 奠定金融业地位 [7] - 1962年蔡万春与三弟蔡万霖创立国泰人寿保险公司 但蔡万春子女经营不善导致三弟接管家族事业 [7]
上半年港股IPO热度飙升,“A+H”成亮点下半年前景可期
环球网· 2025-07-01 16:22
港股IPO市场表现 - 上半年港交所完成43宗IPO项目 同比增加13家 增幅43 33% [1] - 募资总额达1067 13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688 54% 超2024年全年募资额 [1] - 募资超100亿港元的IPO项目有宁德时代 恒瑞医药 海天味业3家 募资20亿至100亿港元的有三花智控等5家 [3] 申报及排队情况 - 截至6月30日 220家企业处于IPO排队状态 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长 [3] - 仅6月27日就有16家内地企业递表申请主板上市 其中科技行业占10家 [3] - 目前还有40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排队上市 [3] "A+H"上市趋势 - 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金额前四的宁德时代等均为A股上市公司 4家公司募资总额超718亿港元 占比67% [3] - 德勤数据显示 宁德时代等4家公司IPO融资额跻身全球前十 宁德时代融资额约410亿港元居首 [3] - 中信证券研报预计 A股公司港股发行潮或在2025年下半年 多家A股上市公司将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3] 行业分布及未来展望 - 德勤预计2025年全年香港新股市场80只新股融资2000亿港元 除25只"A+H"新股外 多数项目来自科技 传媒 电信及消费业 [4] - 德勤相关负责人表示 若无重大负面干扰 对香港2025年争取全球IPO市场领先地位持审慎乐观态度 [4] 市场驱动因素 - 高盛亚洲相关人士指出 中国经济刺激政策带动全球投资者关注中国资产 监管支持力度大 上市企业质量高 [3]
今年上半年全球9款肺癌新药获批
贝壳财经· 2025-07-01 16:17
肺癌治疗行业现状 - 肺癌连续十年高居全球癌症死亡率首位,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 [1][2] - 截至7月1日全球有2813款药物在开发肺癌适应症,其中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最多 [1][2] - 小分子化药占比最高(1028款),其次为单抗(264款)、ADC(226款)和双抗(110款) [2] - EGFR、PD-1、PD-L1是前三大药物靶点,分别有66款、42款、27款在研药物 [2] 新药研发进展 - 2024年上半年全球共有9款肺癌创新药获批,其中8款在中国获批 [3][5] - 强生埃万妥单抗是全球首个肺癌领域双特异性抗体,针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 [4] - 国产创新药表现突出,9款新药中有6款来自国内企业 [5] - 科伦博泰芦康沙妥珠单抗是国内首款TROP2 ADC,恒瑞瑞康曲妥珠单抗是国内首个HER2突变ADC [5] 重点药物突破 - 翰森制药阿美替尼获批第四个适应症,用于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 [5] - 奥赛康药业利厄替尼新增一线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 [6] - 加科思/艾力斯戈来雷塞片突破KRAS靶点"不可成药"限制,获批治疗KRAS G12C突变 [6] - 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成为国产PD-1/VEGF双抗,进入一线治疗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阵营 [7] 细分领域发展 - 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占EGFR突变的4%-10%,2024年发布中国诊疗共识 [3] - TROP2靶点药物开发潜力显著,与肿瘤侵袭性和不良预后相关 [5] - 国内已有7款三代EGFR TKI上市,靶向治疗领域竞争激烈 [6]
创新药大牛市分支思路(三):中小市值管线爆款:镇痛机制趋向多元化,关注相关药品临床进展
国盛证券· 2025-07-01 15: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镇痛领域是潜力市场,新技术迭代升级有望扩充市场容量,推荐关注镇痛领域前沿布局企业,如阳光诺和、恒瑞医药、海思科、人福医药等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镇痛市场前景与挑战 - 随着慢性病患病率增加、老龄化加深以及药品监管和医保政策完善,中国镇痛药市场前景广阔;2021年全球疼痛管理市场价值794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至120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39% [1] - 主流镇痛药物阿片类和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存在问题,阿片类有滥用成瘾问题受政策限制,非甾体抗炎药有副作用 [1] 镇痛机制多元化 - 随着镇痛靶点创新与技术突破,非阿片类药物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1] - KOR激动剂是术后镇痛新方向,国内部分企业有突破 [2] - 离子通道类以Nav1.8为靶点开发的选择性阻滞剂可降低毒性反应,2025年2月美国FDA批准Vertex公司的Journavx上市 [2] - 神经递质受体类α₂ - 肾上腺素受体强镇痛但有低血压/镇静限制 [2] - P2X受体类是新一代非阿片类镇痛靶点,适合慢性、癌痛、神经性痛 [3] 企业产品进展 - 海思科的HSK21542注射液(思舒静®)于2025年5月获批,治疗腹部手术后轻、中度疼痛,效果好、起效快、持续长,安全性耐受性好 [5] - 2025年6月,阳光诺和的STC007注射液II期临床试验达成预设目标,腹部手术后镇痛疗效明确,安全性优异 [5] STC007优势与前景 - STC007是国内少有布局KOR激动机制的新分子实体,具备“强镇痛 + 低成瘾 + 良好耐受”优势,KOR路径有临床替代逻辑 [6] - 从药效看,STC007能改善术后疼痛,与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相比有优势;从安全性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7]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STC007目标适应症市场空间广,医保可及性提升后有望快速放量 [6]
两部门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创新药ETF国泰(517110)涨超1.5%
搜狐财经· 2025-07-01 14:35
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 [1] - 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旨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1]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的出台有望改善高价值创新药支付难的问题,提供基本医保之外的支付路径 [1] 行业动态 - 创新药概念股午后大涨,创新药ETF国泰(517110)、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涨超1 5% [1] - 中国药企license-out交易数量从2018年的17项增长至2024年的94项,首付款从2亿美元增长至41亿美元 [2] - 2024年中国企业license-out总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交易总额达369亿美元,同比增长222% [2] 市场前景 - 国内医药产业步入创新成果兑现期,销售额持续新高,有望进一步打开国产医药创新的成长天花板 [2] - 欧美市场有望加速渗透,2025-2026年数款国产创新药有望在美欧获批,涵盖PD-1、ADC、细胞治疗等领域 [4] - 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4] 公司表现 - 龙头创新药公司逐步进入扭亏为盈阶段,如百济神州2025年一季度实现按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盈利 [5] - BD项目收款进入常态化兑现阶段,恒瑞医药一季度财报利润大幅增长源于BD首付款计入 [5] -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覆盖三地优质上市创新药企,医疗ETF(159828)、生物医药ETF(512290)等产品布局机会显现 [5]
一天16家,港股IPO爆了
投中网· 2025-07-01 14:27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股迎来43只新股IPO上市,较2024年同期的30家增长43.3% [6] - 首发募资总额达1067.1亿港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876.5亿港元 [6] - 5月为募资高峰(572.9亿港元),6月为上市数量高峰(15家) [7] 头部IPO项目表现 - 宁德时代以410.1亿港元募资额成为全球最大IPO,恒瑞医药(113.7亿港元)和海天味业(101.3亿港元)分列二三位 [10] - 前三大IPO合计募资625.1亿港元,占上半年总额的58.6% [10] - 工业行业以525.4亿港元募资额居首,主要受宁德时代拉动 [14] 行业分布特征 - 医疗保健(10家)和可选消费(8家)为上市数量最多的行业 [14] - 医疗保健行业募资174.9亿港元,日常消费行业募资135.4亿港元 [14] - 信息技术行业5家公司募资36.3亿港元 [14] 新股市场表现 - 43只新股首日破发率30.2%,较2021年45.7%的高峰有所改善 [15] - 映恩生物-B(116.7%)和药捷安康-B(78.7%)为首日涨幅冠亚军,均为生物科技公司 [16] - 消费赛道表现突出,蜜雪集团(43.2%)、沪上阿姨(40%)等进入涨幅前十 [16] 认购与中签情况 - 布鲁可以6000倍认购成为"超购王",中签率10% [18] - 药捷安康-B认购倍数达3419.9倍,中签率仅0.8% [19] - 14家公司中签率超50%,其中5家达100% [19] A+H双重上市趋势 - 年内已有8家A股公司完成港股二次上市,60余家处于不同准备阶段 [21][22] - 吉宏股份(39.1%)、恒瑞医药等首日涨幅超15%,三花智控等出现破发 [21] - 港交所受理新申请企业约180家,远超2024年同期的73家 [23] 政策环境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获准回归深交所上市,形成与境外IPO的互补 [25] - 港交所排队企业超160家,5月单月递表40余家 [25] - 中国证监会已批准134家企业境外首发备案 [24]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A500ETF嘉实(159351)医药生物行业占比超7%,泽璟制药-U等创新药成分股涨幅居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1:53
A股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涨跌不一 创新药等板块涨幅居前[1] - A500ETF嘉实(159351)早盘跌0.7% 半日成交额26.28亿元暂居同标的产品第一[1] - 乐普医疗、泽璟制药-U、华海药业等创新药个股涨幅居前[1] - A500ETF嘉实近两日净流入超20亿元 年初至今份额增加48.12亿份居同类第一[1] 中证A500指数特征 - 中证A500指数覆盖各行业市值代表性强、表征行业龙头的500只股票[1] - 医药生物行业权重占比7.4%为第四大权重行业 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创新药龙头居前[1] 创新药政策支持 - 两部门印发措施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方数据协同[2] - 依托全国统一医保平台归集疾病谱等数据 支持医药企业确定研发方向提升效率[2] 机构观点 - 东海证券建议把握"创新药+"共振板块及强α公司 关注差异化产品布局企业[2] - 全球医药投融资回暖带动CXO及生命科学上游复苏 订单和报表端迎转折[2] - 渤海证券数据显示上周中证A500指数资金大幅流入超70亿元[3] - 银行、港股非银和创新药板块获资金看好 沪深300指数遭遇大幅流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