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瑞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思辨的力量》|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的认知进化与实战突破
财经网· 2025-07-24 12:22
价值投资的思辨性 - "思辨"代表对价值投资基本理念和方法的提炼概括,更强调辩证看待其简单与复杂、常识与迭代、乏味与多彩、长期有效与短期无效等对立统一特性[1] - 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有效需满足两大前提: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诞生伟大企业基础)和弱有效市场环境(存在可修正的定价错误)[1] - A股市场符合价值投资条件: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孕育优秀企业,且市场存在局部/阶段性定价错误(如2021年核心资产泡沫化时市盈率达100倍)[2] - 2021年后核心资产下跌(部分跌幅超70%)是价值规律回归而非价值投资失效,源于此前估值泡沫(如100倍PE难以被成长性支撑)[2] - 传统板块(煤炭/银行/公用事业)2021年后表现优异,印证市场对价值投资的误解(仅理解为"买好公司")[3] 价值投资的实践困境 - 全球真正实践价值投资者不足1%,因需承受长期无效期(其长期有效性恰恰源于经常无效)[3] - 价值投资要求逆人性决策:坚守冷门公司、规避群体性贪婪、低谷期逆向布局[4] - 典型案例显示实践难度:苏宁转型失败、恒瑞医药受集采冲击、互联网巨头增长神话破灭[15] - 表面优质公司存在隐患:南极电商品牌争议、中公教育财务迷雾、京东方10倍利润增长真实性存疑[15] 价值投资的动态方法论 - 基本框架为"好赛道+好公司+好价格":选择成长性行业(如宠物食品千亿赛道)、优质企业(ROE/现金流等指标)、合理估值(避免泡沫化)[14] - 需动态调整:应对黑天鹅事件(如影视股内容风险)、组合管理(分散风险)、卖出时机把握[14] - 估值体系需辩证看待:茅台1500元股价合理性、寒武纪亏损千亿市值现象、中国特色估值争议[15] 价值投资的多元化机会 - 传统领域存在价值重估:微软市值重返巅峰、银行股逆势行情、万科转型潜力[16] - 新兴赛道孕育机会:碳中和政策红利(光伏/储能)、智驾技术普及、人形机器人产业化[16] - 消费变革带来机遇:国潮崛起(李宁/安踏)、宠物经济(食品年增30%)、瑞幸咖啡商业模式创新[16] 价值投资的进化趋势 - 科技领域突破传统边界:英伟达受益AI算力需求、DeepSeek影响资本市场估值逻辑[16] - 投资范式多元化:木头姐成长策略与巴菲特价值理念的互补性[16] - 需持续更新认知框架:结合中国特色的市场规律(如政策导向型行业)[15]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24日(周四)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收盘行情一览:银行板块回吐昨日涨势,保险、酿酒、半导体等板块集体飘红
快讯· 2025-07-24 11:36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行情 - 银行板块回吐昨日涨势,保险、酿酒、半导体等板块集体飘红 [1][3] - 光大银行股价下跌0.24%至4.15元,市值2452.05亿元,成交额4.53亿元 [3] - 中国太保上涨0.92%至58.83元,中国人保上涨1.43%至37.49元,中国平安上涨0.48%至8.45元 [3] 保险行业表现 - 中国太保市值3736.93亿元,成交额10.11亿元 [3] - 中国人保市值3606.67亿元,成交额4.71亿元 [3] - 中国平安市值10713.08亿元,成交额25.94亿元 [3] 酿酒行业表现 - 贵州茅台上涨0.98%至1489.93元,市值18716.47亿元,成交额36.22亿元 [3] - 山西汾酒上涨0.43%至125.21元,市值2324.40亿元,成交额11.43亿元 [3] - 五粮液微涨0.01%至190.53元,市值4860.16亿元,成交额6.37亿元 [3]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北方华创上涨1.70%至599.29元,市值2432.67亿元,成交额16.12亿元 [3] - 寒武纪-U上涨1.24%至136.85元,市值2507.13亿元,成交额15.96亿元 [3] - 海光信息上涨0.63%至337.12元,市值3180.86亿元,成交额18.58亿元 [3] 能源与交通行业 - 中国石化股价持平6.02元,市值7298.96亿元,成交额6.44亿元 [3] - 中国石油下跌1.23%至8.83元,市值16160.75亿元,成交额7.82亿元 [3] - 京沪高铁上涨0.71%至5.64元,市值2759.41亿元,成交额3.82亿元 [3] 煤炭与汽车行业 - 中国神华上涨1.93%至21.17元,市值7748.72亿元,成交额8.51亿元 [3] - 陕西煤业上涨0.46%至344.58元,市值2052.43亿元,成交额7.37亿元 [3] - 比亚迪上涨0.67%至39.00元,市值18933.52亿元,成交额41.17亿元 [3] 电力与证券行业 - 长江电力上涨1.24%至28.87元,市值1935.45亿元,成交额8.73亿元 [4] - 中信证券上涨0.91%至20.26元,市值4453.57亿元,成交额35.22亿元 [4] - 宁德时代上涨1.30%至30.05元,市值13074.73亿元,成交额34.85亿元 [4] 科技与消费行业 - 工业富联上涨3.35%至37.50元,市值5455.40亿元,成交额30.07亿元 [4] - 立讯精密下跌1.21%至27.47元,市值2719.51亿元,成交额22.61亿元 [4] - 东方财富上涨1.69%至24.11元,市值3810.35亿元,成交额90.97亿元 [4] 医药与资源行业 - 恒瑞医药下跌0.21%至47.79元,市值2419.46亿元,成交额12.77亿元 [4] - 紫金矿业下跌0.20%至20.17元,市值5360.70亿元,成交额20.69亿元 [4] - 万华化学上涨0.53%至62.16元,市值2764.37亿元,成交额17.54亿元 [4]
怎么看创新药板块出现的分歧
证券之星· 2025-07-24 10:52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与分歧 - 近期创新药板块呈现结构性分化,康方生物、百利天恒、复宏汉霖等主流标的持续走强,亚虹医药等新兴企业股价站上阶段性新高 [1] - 港股创新药成为今年行情中表现最突出的板块,但市场对板块是否已达阶段性高点存在分歧 [1] - 部分观点认为需警惕回调风险,另一部分则强调政策支持、管线兑现与全球化布局的支撑,看好长期空间 [1] 基金经理恽雷的谨慎观点 - 恽雷认为当前创新药行情是"新一轮周期故事"而非"全新叙事",市场已对行业边际改善形成共识 [2] - 本轮复苏的底层逻辑与中国药企工程化能力突出(如小分子官能团替代、双抗/ADC结构设计)及全球医药研发环境变迁相关 [2] - 资本市场高估短期进展,质量较好的企业市值已基本"Price in"大部分管线价值 [2] - 创新药管线估值具有高度波动性,需关注海外合作方是否真金白银投入多适应症临床二、三期 [3] 中国创新药企业的优势与挑战 - 中国药企在me-better领域积累扎实基础,生物合成科学家人力成本低于海外 [2] - 行业角色从研发外包企业(CRO/CDMO)转变为直接为海外药企"充当实验室",显示产业升级但仍依赖海外需求 [3] - 创新药估值需回归临床数据与商业化真实兑现,而非短期叙事 [3] 中国医药企业的战略选择 - 创新药企面临选择:追逐热点快速套现或深耕领域构建壁垒 [4] - 追逐热点可能导致研发资源分散,高估值难以为继;长期主义则需忍受长时间投入而无即时回报 [5] - 诺和诺德是长期主义典范,近百年专注代谢性疾病,成就商业与科学双赢 [5] 国内创新药企的长期主义实践 - 恒瑞医药坚持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卡瑞利珠单抗成为国内获批适应症最多的PD-1药物之一,创新药收入占比超50% [6] - 信达生物通过全球多中心临床拓展信迪利单抗适应症,成为首个进入美国市场的国产PD-1药物 [6] - 荣昌生物专注ADC技术十余年,维迪西妥单抗2023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并成功授权海外权益 [7] 中国医药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 - 长期主义需通过深度聚焦构建生态型护城河,包含技术、临床、商业的复合壁垒 [7] - 真正的"大时代"属于能将短期热情转化为长期价值、用深度聚焦构建生态壁垒的企业 [8]
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141亿美元,全球第一
环球网· 2025-07-24 10:45
香港新股融资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金额达141亿美元 位居全球首位 同比增长695% 远超全球8%的平均增幅 [1] - 141亿美元的新融资额超过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全年水平 [1] - 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超20% 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同比增长82%至2400亿港元 [1] 行业融资表现 - 工业、消费、医疗保健、TMT、金融等行业公司纷纷来港上市 [1] - 医疗健康板块股权融资总额达58亿美元 创2021年以来上半年新高 [3] - TMT行业在人工智能热潮带动下融资总额达137亿美元 [3] - 消费行业新股上市后股价平均上涨70% [3] 大型新股发行 - 宁德时代以53亿美元集资额登陆港股 成为2023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新股 [3] - 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融资额均超10亿美元 [3] - 四家大型新股中有三家行使超额配售权 上市后股价平均上涨约14% [3] - 上半年全球十大新股发行中香港市场独占四席 [3] "A+H"上市机制 - 上半年共有8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 总集资额达101亿美元 [3] - H股相对于A股的折价幅度普遍收窄 宁德时代H股出现溢价 [3] - 国际发行人如IFBH、觅瑞集团等选择香港作为上市地 [3] 市场参与度 - 基石投资、机构配售、散户认购均表现踊跃 部分新股录得超额认购 [3] - 医疗健康、TMT、消费及新能源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3] 香港交易所举措 - 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4] - 7月前两周已有8家公司成功上市 等候上市的公司众多 [4]
港交所,全球首位!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10:40
香港2025年上半年新股融资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1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5%,居全球首位 [2][4] - 香港市场新股融资额已超过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全年水平 [6] - 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超20%,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同比增长82%至2400亿港元 [2] 大型新股上市带动市场 - 宁德时代H股上市集资53亿美元,为2023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新股 [11] - 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等大型新股融资额均超10亿美元 [1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十大新股发行中香港占据四席 [11] - 4家大型新股上市后股价平均上涨约14% [11] A+H及国际公司上市情况 - 8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总集资额达101亿美元 [13] - 宁德时代H股较A股出现溢价,反映国际投资者需求强劲 [13] - IFBH、觅瑞集团等国际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13] 行业表现亮点 - 医疗健康板块股权融资总额达58亿美元,创2021年以来上半年新高 [15] - TMT板块股权融资总额达137亿美元,受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创新带动 [16] - 消费行业新股上市后股价平均上涨70%,饮料、玩具等细分领域表现强劲 [16] 投资者参与情况 - 新股基石投资与机构配售获得北美、欧洲及中东等地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 [18] - 散户认购踊跃,部分新股录得超额认购 [19] - 香港交易所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19]
近千亿银屑病市场“变天”?丽珠医药炸场,但真正对手却不是诺华?
钛媒体APP· 2025-07-24 10:14
核心观点 - 丽珠医药控股附属公司开发的LZM012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击败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验证了国产创新药的领跑潜力 [1] - LZM012是国内首个同时靶向IL-17A和IL-17F的双靶点生物制剂,通过差异化治疗机制实现疗效突破 [2] - 中国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39亿元增长至2032年8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9.1% [5] 产品研发 - LZM012第12周PASI 100应答率达49.5%,显著高于司库奇尤单抗的40.2% [3] - 第4周PASI 75应答率LZM012为65.7%,司库奇尤单抗为50.3%,显示起效更快 [3] - 第52周PASI 100应答率LZM012 320mg Q4W和Q8W组分别达75.9%和62.6% [3] - 产品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 [4] 市场竞争 - 司库奇尤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超60亿美元,但专利悬崖临近 [1][5] - 国内已有6款IL-17靶向药物上市,优时比的比奇珠单抗可能早于LZM012获批银屑病适应症 [5] - 司库奇尤单抗在中国价格从2998元/支降至870元/支,埋下价格战伏笔 [6] 公司经营 - 2024年营收118.12亿元同比下降4.97%,净利润20.61亿元同比增长5.5% [7] - 2025Q1营收31.81亿元同比下降1.92%,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4.75% [7] - 2024年销售费用从35.98亿元降至32.55亿元,研发费用从13.35亿元降至10.33亿元 [7] - 消化道领域产品营收同比减少11.6%,核心品种艾普拉唑市场份额萎缩 [7] 行业趋势 - 创新药行业呈现"跟跑-并跑-引领"发展路径 [1] - 药企需打通研发、生产、销售、支付全链条生态才能实现商业化成功 [9] - 差异化创新成为重新定义治疗标准的关键 [9]
2025年中国糖足治疗行发展历程、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糖足患者人数持续增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4 09:40
糖足治疗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我国糖足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2141.4亿元,同比增长3.67% [1][8] - 医疗服务占比82.4%,糖足药物占比17.6% [1][8] - 糖足药物细分市场中,化学药物占比9.0%,创面敷料占5.6%,生物制品占2.1% [1][8] 糖足治疗行业驱动因素 - 2024年我国糖足患者数量达830万人,同比增长2.47% [6] - 2024年全球20-79岁成人糖尿病患者达5.89亿,其中我国占1.48亿,另有2.74亿糖尿病前期人群 [6] - 人口老龄化加剧推动糖足高发人群增长 [1][8] 糖足治疗行业竞争格局 - 跨国药企主导高端市场(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等),国内企业在抗生素、创面修复等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 [10] - 代表企业:恒瑞医药2024年代谢和心血管业务收入17.48亿元(占总收入6.25%)[12] - 盟科药业康替唑胺片2024年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43.53% [14] 糖足治疗技术发展 -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4][16] - 新兴技术如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为严重患者提供新选择 [4] - 生长因子制剂(如盖扶、贝复系列)和噬菌体制剂(诺安百特)成为创面修复创新方案 [11] 糖足治疗行业未来趋势 - 预防和早期筛查将更受重视,高危人群定期监测成为重点 [16] - 多学科诊疗中心建设加速,提供一站式综合治疗方案 [16] - 国产创新药在神经营养(靶向递送技术)和抗感染(噬菌体疗法)领域持续突破 [11][14]
百亿级基金经理业绩跑出“加速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7-24 05:00
基金经理业绩回暖 - 多位"百亿级"全市场选股基金经理二季度业绩显著回暖 华商基金胡中原 永赢基金高楠 中欧基金蓝小康 睿远基金傅鹏博 中欧基金周蔚文 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等管理的产品表现突出 [1] - 华商润丰A 永赢睿信A等二季度以来回报率高达20%以上 中欧价值回报A 摩根新兴动力A 大成景气精选六个月持有A 睿远成长价值A 中欧新蓝筹A 易方达均衡成长 交银阿尔法A 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 兴全合宜A 交银启诚A等回报率超过10% [1] 调仓策略分化 - "成长派"基金经理集中加仓AI算力 创新药板块 华商润丰增持新易盛 天孚通信 摩根新兴动力增持东山精密并新进重仓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 睿远成长价值新进重仓新易盛 [2] - "价值派"基金经理深耕大金融 资源品方向 中欧价值回报大举加仓紫金矿业 新华保险 中国人寿 建设银行 中国太保 中国重汽 三一重工 新进重仓中金黄金 宁波银行 [3] - "哑铃型策略"基金经理兼顾科技成长与高股息品种 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新进重仓中芯国际 宏创控股 小米集团 阿里巴巴 增持中国宏桥 立讯精密 腾讯控股 洛阳钼业 [3] 重点持仓标的涨幅 - 新易盛 三生制药二季度以来股价翻倍 康方生物 中际旭创 信达生物涨幅约80% 东山精密 天孚通信涨幅约50% [2] - 广晟有色二季度以来涨幅超70% [3] 行业配置逻辑 - AI算力为代表的先进制造领域短期成为国内投资需求压舱石 长期推动经济结构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4] - 消费领域受益政策补贴 茶饮和潮玩等新消费呈现结构性繁荣 但下半年需求增速可能面临考验 [5] - 保险资金偏好大盘红利品种 活跃资金炒作可控核聚变 低空经济等概念 创新药 智驾汽车 新消费等产业机会更适合机构投资者 [5] 市场展望 - 国内市场将迎来全面重估 高科技领域进步将带动实体资金从传统产业退出 传统产业供给减少 企业业绩回归合理水平 [5] - 新增专项债发行加速或推动基建投入加快 对冲出口下滑影响 [4] - 政策引导需求端价格 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或支撑消费 但边际拉动作用可能低于2024年四季度 [4]
解码港股上市!深跨协成功举办2025港股IPO沙龙
搜狐财经· 2025-07-24 01:04
2025年7月17日下午,由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主办,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上海市汇业(中山)律师事务所协办的"2025港股IPO沙龙——2025年港交 所上市浪潮:质量引领未来"在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12楼成功举办。活动邀请了知名券商高管、香港及内地律师、注册会计师,与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 业家、高管、投资人与专业服务机构代表,共同解读香港资本市场IPO最新趋势、政策红利与合规要点,帮助企业抓住机遇,高效对接资本。 开场环节由深跨协境外上市委员会副主任朱俊名致辞。他首先概述了深跨协服务跨境电商、助力企业全球发展的宗旨和历程,然后介绍了深跨协将通过系 列专题沙龙深化资源对接,帮助企业高效登陆资本市场。 市场趋势精准洞察 备案要点深度解读 ESG影响前瞻透析 PAL 合伙人、注册会计师郑璟烨带来题为《从合规到竞争力:ESG 如何影响香港资本市场 IPO 格局》的分享。他指出,港交所持续升级ESG披露规则, 18C章等新政将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绿色科技企业纳入重点支持;高ESG评分可显著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估值,并减少新股破发的可能性。从2025年起, 大型发行人将强制按照香港新气候准则进行披露。同时,募资用途明确投向 ...
7月23日工银前沿医疗股票C净值下跌0.67%,近1个月累计上涨9.99%
搜狐财经· 2025-07-23 23:26
基金表现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C最新净值3 2590元 单日下跌0 67% [1] - 近1个月收益率9 99% 同类排名348/1027 [1] - 近6个月收益率29 58% 同类排名104/995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26 91% 同类排名122/989 [1] 持仓结构 - 前十大股票持仓合计占比59 44% [1] - 恒瑞医药持仓占比最高达9 51% [1] - 科伦药业持仓9 16% 信立泰6 70% 海思科6 02% [1] - 百济神州-U持仓5 96% 新诺威5 86% 泽璟制药-U4 77% [1] - 药明康德持仓4 60% 华东医药4 57% 荣昌生物2 29% [1] 基金概况 - 基金成立于2020年11月23日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规模12 60亿元 [1] - 基金经理为赵蓓 [1] 基金经理背景 - 赵蓓拥有硕士学历 曾任中再资产投资经理助理 [2] - 2010年加入工银瑞信 现任研究部副总监及医疗保健研究团队负责人 [2] - 管理多只医疗主题基金 包括工银医疗保健行业股票(2014年起)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2016年起)等 [2] - 2025年4月起新增管理工银瑞信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QDII)基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