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市场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300750):2025年三季报点评:产能逐步增长,587Ah逐渐起量
 华创证券· 2025-11-02 19:5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宁德时代维持“强推”评级 [1] - 目标价为488.00元,相较于当前价388.77元存在上行空间 [2]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0%;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 [6]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累计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 [6]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4368.72亿元,同比增长20.7%;归母净利润为690.33亿元,同比增长36.0% [2][6] - 预测2026年营业总收入为5725.79亿元,同比增长31.1%;归母净利润为890.67亿元,同比增长29.0% [2][6] - 预测2027年营业总收入为6949.31亿元,同比增长21.4%;归母净利润为1090.71亿元,同比增长22.5% [2][6]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6倍、20倍、16倍 [2][6]   业务运营与市场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出货量接近180GWh,其中储能电池占比约20% [6] - 第三季度电池单位毛利和净利环比保持相对稳定 [6] - 存货价值较上年期末增长34.05%,但存货周转天数保持稳定,反映业务规模扩大 [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587Ah储能专用电芯在能量密度、安全边界与长寿命三大关键指标上达成阶段性最优平衡,已加速量产,未来在储能产品中出货占比将逐步提高 [6] - 钠离子电池已于2025年9月5日通过新国标认证,成为全球首款通过该认证的钠离子电池,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正与客户有序推进开发 [6]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全球AI数据中心规模快速扩张刺激电力需求增长,光储系统作为数据中心主电源产生巨大能源需求 [6] - 随着国内储能136号文件落地,国内储能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当前产能饱和,正加速产能扩张 [6]   投资逻辑摘要 -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作为电池行业龙头,市占率和销量持续领跑全球,具备客户粘性高和供应链韧性强的优势 [6] - 估值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6年25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488.00元 [6]
 智光电气
 2025-11-01 20:4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致光电器[1][2] *   公司业务分为制造板块(电力电缆、传统电力设备、储能设备生产制造)和服务板块(综合能源服务)以及独立的储能电站投资、建设和运营业务[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2.63%至68.64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约为400万元[1] *   传统电力设备和电力电缆板块表现稳定,与过去几年基本持平,略有上升[2] *   储能设备生产制造业务在三季度确认收入量不大,约为两三个亿,因收入确认高峰通常在四季度[2] *   独立储能电站业务表现突出,三季度营收约1.8亿元,利润约1.25亿元[3] *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公司正通过资产处置(平陆瑞源项目,意向价格2.65亿元)来减亏[5][6]   分板块业绩数据(1-3季度累计) *   电缆业务营收约7.2亿元,利润1000多万元[12] *   储能设备业务营收约13-14亿元,利润8000多万元[12] *   独立储能电站业务营收接近1.8亿元以上,利润1.2亿元以上[12][13] *   电器技术业务营收5亿元以上,利润与之前持平[13] *   综合能源业务营收7-8亿元(部分内部项目合并抵消),利润仍为亏损[13]   储能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公司认为储能需求是与电力系统转型和未来工业需求相辅相成的重要环节,并非短暂需求,至少在"3060"双碳目标达成前需求不会缩减[8][10] *   储能业务正从"强制配储"转向"价值配储",其价值体现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如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以及在未来电力市场交易中实现灵活调节[9][10] *   公司对储能设备生产制造业务未来两年要求每年至少30%以上的增长,并预计今年利润过亿,未来保持与营收相当的增速[17][18] *   海外储能市场处于前期拓展阶段,公司目标是在未来两三年内(约2027-2028年)使海外营收占比达到10%(预计达大几个亿)[46][48]   技术与项目优势 *   公司高压级联技术路线在大型储能项目中的市占率呈增长趋势,在已做的项目中占有率保持在70%以上[30][32] *   该技术路线优势在于其构网能力突出,以及整体经济效益更好(如初始建设成本因用地、布局、辅材更省而较低,整站关口效率维持在90%左右,比其他路线高出约5%)[30][34] *   清远独立储能电站项目自投运以来一直超出预期,收益优势明显[14][41] *   公司在广东的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清远二期、三期,梅州平远项目)争取在今年年内并网,将提升规模与收入,但收益提升可能非线性[19]   产能与供应链 *   黄浦区永和基地一期实际产能超过5GWh,产能利用率较满;二期于今年上半年竣工,部分产能可用但未完全使用[45] *   为应对电芯价格上涨,公司与海辰签订了15GWh的合作协议以保障供应链,短期对毛利率有影响,但远期影响预计不大[49][50]   政策影响与市场布局 *   广东省政策规定同一220kV片区不能超过一座独立储能电站,电网也收紧并网审批,但因市场调频需求有限,已备案在建项目远超需求[39] *   公司已竣工等待并网的项目不受该政策直接影响,但并网速度可能变慢[39][40] *   公司认为独立储能电站调频收益类似于"择优录取",性能优异的设备仍会中标,故政策对公司影响预计不大[40][41] *   公司在省外更倾向于设备销售或与合作方联合运营的模式,大规模自主投资将视市场和公司经营状况而定[42]   资产处置进展 *   平陆瑞源项目处置已与政府达成初步一致,意向交易价格2.65亿元,目前正推进协议细节谈判和政府内部程序[5][52] *   支付方式优先通过政府协调银行贷款解决,公司提供了分期付款计息方案,预计按公告时间点推进,本供暖季公司留六人团队提供协助[53][54]   收入确认与结构 *   独立储能电站收入目前95%以上来源于二次调频服务,因广东省现货市场电价低(约两毛多),暂不具备经济价值[59][61] *   合同负债增长显示良好订单态势,收入确认(尤其在四季度)存在不确定性,需满足用户签署节点文件及会计师认可等条件[6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综合能源服务的远期规划是成为除设备制造外,在电力交易服务领域的主要主体并贡献营收和利润[20][23] *   近两年综合能源业务的营收贡献将主要来自交付类业务(如电力EPC),服务类业务贡献会滞后[21][22]
 碳酸锂月报:需求延续高景气,碳酸锂谨慎看涨-20251031
 中辉期货· 2025-10-31 1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碳酸锂主力合约谨慎看涨,回调做多更具性价比 [7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1月碳酸锂供需格局延续改善,总库存维持去库趋势,需求侧维持高景气水平,供应短期不及预期造成阶段性供需错配,价格中枢上移,但价格上升将引起套保盘供应增量,需关注枧下窝复产节奏 [76]   各部分总结  宏观概况 - 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前值49.8;非制造业PMI50.1,前值50;三季度GDP当季同比4.8%,较二季度5.2%略有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增速-7.1%,连续三个月负增长,9月房地产投资-21.3%跌幅继续扩大,地产供需两弱;中美经贸团队达成三方成果,关税暂停一年;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25bp至3.75 - 4%,12月1日起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对后续降息表态偏鹰 [3]  供应端 - 10月产量预计9.7万吨左右,环比上月小幅上涨,国内冶炼产能扩张,原料充足时产量同比延续增长,盐湖复产、辉石开工率攀升带动产量增加,云母端开工率维持低位;9月我国碳酸锂进口总量约为19597吨,环比减少10%,同比增加20% [3] - 截止9月全国碳酸锂产能为2322420吨,环比上月增加3.02%,月度开工率为50.28%,环比增加1.97%,9月产量为95442吨,较上月环比上升3.3%,同比上升50%;9月产量创下新高,未来产量将延续增长 [10] - 截止10月24日,碳酸锂产量为23170吨,较上周环比增加405吨,企业开工率为52.31%,较上周环比增加0.91%,本周产量继续小幅增加,盐湖和云母产量小幅增加,锂辉石产量进一步增长受限,主流生产商保持较高开工水平,现货供应偏紧 [11] - 截止10月24日,氢氧化锂产量为6080吨,较上周环比增加137吨,企业开工率为40.05%,较上周环比增加0.9%,本周氢氧化锂产量和开工率小幅上升,产能利用率保持平稳,材料厂以履行长协订单为主,散单采购心态保守,现货流通偏紧 [13] - 2025年9月我国碳酸锂进口总量约为19597吨,环比减少10%,同比增加20%,进口均价约为8625美元/吨,较8月均价环比上涨0.8%,从智利进口约10797吨,环比减少31%,占比55%,从阿根廷进口约6948吨,环比增加63%,占比35%;10月外部进口压力较少 [15] - 2025年9月中国锂辉石进口数量为71.1万吨,环比增加14.8%,从澳大利亚进口34.7万吨,环比增加64.1%,同比增加66.8%,自南非进口10.9万吨,环比增加93%,自津巴布韦进口10.9万吨,环比减少7.8%,自尼日利亚进口12万吨,环比增加14.4%;10月澳大利亚锂辉石进口量预计维持9月水平 [20]  需求端 - 9月1 - 30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30.7万辆,同比去年9月增长16%,较上月增长17%,零售渗透率58.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87.8万辆,同比增长24%;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148.9万辆,同比去年9月增长21%,较上月增长15%,批发渗透率53.8%,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043.3万辆,同比增长32% [4] - 9月国内碳酸锂表观消费量为114888吨,环比上升0.9%,同比增44%,9月终端市场处于传统消费旺季,新能源汽车明年购置税减免政策刺激消费前置,动力电池排产超预期,储能市场订单火爆,但部分产能受限,排产环比持平 [22] - 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9月渗透率达到57.8%,环比上月回升2.6%,淡季过后进入消费旺季,产销大幅增长;《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 - 2026年)》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9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76.0GWh,环比增长21.6%,同比增长39.5%,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3.8GWh,环比增长26.5%,同比增长5.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62.2GWh,环比增长20.5%,同比增长50.4% [25] - 2025年9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标规模11.7GW/33.3GWh储能系统和含设备的EPC总承包招标,还有1GWh电芯、8.3GWh直流侧和1.51GW PCS采招订单落地,新疆和内蒙古市场需求强劲,采招规模占比将近一半;2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为0.641元/Wh,环比上涨31%,最高报价1.008元/Wh,月度均价接近6月份水平,电芯供需格局偏紧,终端价格上涨向上传导,储能项目经济性开始凸显 [30] - 2025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227亿部,同比增长2.6%,连续九个季度同比增长;第三季度全球PC端总出货量同比增长6.8%,达到7200万台;9月智能手机产量12275万台,同比增长0.1%,环比增长22%,在高端市场带动下,智能手机市场延续复苏态势;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840万台,同比下降0.6%,三季度为传统销售淡季,新品发布少,9月中下旬新品集中上市,配合双十一年终大促,四季度将改善,头部品牌竞争激烈,差异化竞争成核心驱动力 [31]  库存 - 截至10月30日碳酸锂总库存为127359吨,较上月减少9566吨,其中上游冶炼厂库存为32051吨,较上月减少1441吨,下游材料厂库存为53288吨,较上月减少7705吨,其他环节库存为42020吨,较上月减少420吨;碳酸锂注册仓单数量为27641吨,较上月减少14068吨 [4] - 截至10月30日,碳酸锂行业总库存为33681吨,较上周减少2292吨,仓单库存为27641吨,环比上月减少14068吨,节后去库节奏加快,下游消化库存能力提升,仓单库存下滑速度快,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56]  成本利润 - 截止10月24日,行业平均成本为68679元/吨,环比上月上升489元;非洲SC 5%报价为620美元/吨,环比上月上涨30美元;澳大利亚6%锂辉石到岸价为950美元/吨,环比上月上涨120美元/吨;锂云母市场价格为2575元/吨,环比上月上涨245元;碳酸锂行业利润为7424元/吨,环比回升2352元/吨 [4] - 截至10月24日,碳酸锂生产成本为68679元/吨,环比上月增加489元,行业利润为7424元/吨,环比上月增加2352元,锂矿端报价随碳酸锂波动上调,对价格形成支撑,现货流通偏紧,上游库存和仓单低位加剧市场紧张情绪,行业利润回升 [60] - 截至10月24日,氢氧化锂生产成本为69004元/吨,环比上月增加481元,行业利润为6418元/吨,环比上月减少91元,碳酸锂和辉石价格上涨带动氢氧化锂价格小幅上涨,供应端产能利用率稳定,供需均衡支撑价格,但外采企业利润空间小 [62] - 截至10月24日,磷酸铁锂生产成本为35762元/吨,环比上月增加594元,亏损1593元/吨,环比上周增加553元/吨,原料端碳酸锂价格强势支撑磷酸铁锂价格,当前供需双旺,大幅去库支撑报价上涨,但行业仍未扭亏 [64]  价格 - 截止10月30日,锂辉石6%CIF价格为950美元/吨,较上月上涨14.46%,非洲SC 5%价格为630美元/吨,较上月上涨6.78%;锂云母≥2.5%价格为2675元/吨,较上月上涨14.81%;金属锂≥99%价格为560000元/吨,较上月上涨0.90%;碳酸锂电池级价格为82500元/吨,较上月上涨12.24%,工业级价格为81500元/吨,较上月上涨13.19%;氢氧化锂电池级价格为78000元/吨,较上月上涨1.96%,工业级价格为70500元/吨,较上月上涨2.92%;六氟磷酸锂价格为103500元/吨,较上月上涨72.50%;三元材料523价格为138700元/吨,较上月上涨14.16%,622价格为129250元/吨,较上月上涨8.66%,811价格为158100元/吨,较上月上涨6.25%,111价格为134750元/吨,较上月上涨8.28%;三元前驱体523价格为94520元/吨,较上月上涨10.81%,622价格为87420元/吨,较上月上涨10.66%,811价格为106450元/吨,较上月上涨8.46%;磷酸铁锂储能型价格为35400元/吨,较上月上涨3.36%,动力型价格为37000元/吨,较上月上涨6.17%;磷酸铁价格为10525元/吨,较上月上涨0.10%;钴酸锂4.35v价格为381000元/吨,较上月上涨39.05%;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34500元/吨,较上月上涨7.81%,动力型价格为37000元/吨,较上月上涨5.71%;人造负极材料高端、中端、低端价格均与上月持平;天然负极材料高端、中端、低端价格均与上月持平;电解液磷酸铁锂价格为21000元/吨,较上月上涨13.51%,三元/常规动力型价格为25500元/吨,较上月上涨4.08% [5]  行情回顾 - 截至10月30日,LC2601报收83400元/吨,较上月上涨14.56%,现货电池级碳酸锂报价82500元/吨,较上月上涨12.2%,基差贴水幅度扩大,主力合约持仓量53万;本月主力合约强势上涨,仓单大幅下滑叠加总库存去库节奏加快,盘面增仓放量上行,基本面供需结构改善确定性强,周度产量创新高但总库存仍去库,需求端表现偏强 [6]  各材料情况 - 截止10月24日,磷酸铁锂产量为83503吨,较上月环比增加22300吨,企业开工率为73.49%,环比上月增加4.58%,本月产量大幅增加,下游新能源车企集中交付推动订单增长,储能领域保持较高增速,电芯厂产能利用率普遍较高,当升科技攀枝花基地二期调试年底投产,建成后总产能达到12万吨 [36] - 三元系材料终端销售旺季,下游采购需求旺盛 [38] - 其他正极材料需求稳定,头部保持满产满销 [47]  供需平衡表 | 项目 | 2025年1月 | 2025年2月 | 2025年3月 | 2025年4月 | 2025年5月 | 2025年6月 | 2025年7月 | 2025年8月 | 2025年9月 | 2025年10月E | 2025年11月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供应 - 碳酸锂进口量 | 28035.00 | 20122.21 | 18125.00 | 28336.00 | 21146.00 | 17698.00 | 13845.00 | 21846.00 | 19597.00 | 19000.00 | 19000.00 | | 供应 - 碳酸锂产量 | 62635.00 | 63470.00 | 79065.00 | 73810.00 | 73020.00 | 80962.00 | 85690.00 | 92380.00 | 95442.00 | 100000.00 | 103000.00 | | 供应 - 总计 | 90670.00 | 83592.21 | 97190.00 | 102146.00 | 94166.00 | 98660.00 | 99535.00 | 114226.00 | 115039.00 | 119000.00 | 122000.00 | | 需求 - 磷酸铁锂 | 59280.00 | 54440.16 | 65148.00 | 66252.00 | 66720.00 | 67680.00 | 71832.00 | 78991.20 | 84343.20 | 87287.52 | 93397.44 | | 需求 - 三元材料 | 20896.20 | 19269.80 | 22363.00 | 24057.80 | 24361.80 | 24700.00 | 27162.40 | 29746.40 | 30031.40 | 32507.48 | 34132.74 | | 需求 - 钴酸锂 | 2319.00 | 2025.00 | 3324.00 | 3579.00 | 3759.00 | 3675.00 | 3870.00 | 3915.00 | 4110.00 | 4373.10 | 4591.80 | | 需求 - 锰酸锂 | 1744.50 | 1849.50 | 2254.50 | 1876.50 | 1944.00 | 1885.50 | 1959.00 | 2272.50 | 2560.50 | 2567.10 | 2573.70 | | 需求 - 碳酸锂出口量 | 399.00 | 417.00 | 220.00 | 300.00 | 287.00 | 429.00 | 366.00 | 400.00 | 400.00 | 400.00 | 400.00 |
 碳酸锂快速去库支撑偏强,供应增量压制上行动能
 通惠期货· 2025-10-31 15: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短期内碳酸锂价格或维持偏强震荡,但上行空间受制于远期供应增量预期 当前低库存格局与需求韧性对价格形成支撑,且锂盐厂惜售情绪加剧现货紧张 然而,大中矿业等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天齐锂业产线调试完成后的供应弹性,以及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走弱风险,将压制价格持续突破前高的动能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日度市场总结 - 主力合约与基差:10月30日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收于829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5%,近一周价格重心从79520元/吨上移至82900元/吨,市场情绪回暖 基差从10月29日的-2340元/吨走弱至-2600元/吨 [1] - 持仓与成交:主力合约持仓量持续攀升,10月30日增至50.69万手,较一周前扩大17.5%,成交量为65.94万手,较前一日回落但仍维持高位 [1] - 产业链供需及库存变化:供给端锂辉石精矿价格持稳于7330元/吨,锂云母精矿价格上涨3%至3775元/吨,产能利用率维持74.39%,10月产量或创历史新高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10月前26日零售量同比持平,但动力电池需求旺盛,三元电芯价格周内上涨0.89%-1.96%,储能及商用车订单前置拉动锂电材料需求 碳酸锂库存连续两周下降,10月30日降至13.04万吨,较前一周减少1.7%,上游去库速度加快 [2]  产业链价格监测 |项目|2025-10-30|2025-10-29|变化|变化率| | ---- | ---- | ---- | ---- | ---- | |碳酸锂主力合约(元/吨)|83400|82900|500|0.60%| |基差(元/吨)|-3100|-2600|-500|-19.23%| |主力合约持仓(手)|532871|506882|25989|5.13%| |主力合约成交(手)|829117|659421|169696|25.73%| |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元/吨)|80300|80300|0|0.00%| |锂辉石精矿市场价(元/吨)|7330|7330|0|0.00%| |锂云母精矿市场价(元/吨)|3775|3665|110|3.00%| |六氟磷酸锂(元/吨)|106000|103000|3000|2.91%| |动力型三元材料(元/吨)|139000|138700|300|0.22%| |动力型磷酸铁锂(元/吨)|35805|35595|210|0.59%| |碳酸锂产能利用率(%)|74.39|74.39|0|0.00%| |碳酸锂库存(实物吨)|130366|132658|-2292|-1.73%| |523圆柱三元电芯(元/支)|4.54|4.50|0.04|0.89%| |523方形三元电芯(元/Wh)|0.50|0.49|0.01|1.01%| |523软包三元电芯(元/Wh)|0.52|0.51|0.01|1.96%| |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元/Wh)|0.34|0.34|0|0.59%| |钴酸锂电芯(元/Ah)|7.35|7.25|0.10|1.38%| [5]  产业动态及解读 - 现货市场报价:10月30日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79881元/吨,环比上涨674元/吨;电池级碳酸锂均价8万元/吨,环比上涨8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均价7.78万元/吨,环比上涨850元/吨 碳酸锂期货价格明显上涨,主力合约重心上移至8.22-8.50万元/吨区间 下游材料厂开工率走高,需求支撑现货成交,但价格上行使锂盐厂惜货情绪渐浓,市场成交平淡 供应端锂盐厂整体开工率高位运行,锂辉石端与盐湖端开工率均超60%,预计10月碳酸锂总产量将突破历史新高 需求侧新能源汽车市场商用与乘用领域同步增长,储能市场供需两旺,拉动锂电材料需求 10月锂盐供应增长,但需求强劲消耗库存,上游库存处于低位,市场去库存格局显著 [6] - 下游消费情况:10月1-26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90.1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0%,较上月同期下降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977.1万辆,同比增长22%;10月1-26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103.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4%,较上月同期下降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148万辆,同比增长29% [7] - 行业新闻:10月28日大中矿业《加达锂矿矿产资源开采方案》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年开采规模260万吨/年,达产后约可年产5万吨碳酸锂,标志其距采矿证获取更近一步,将进入“产能落地冲刺”阶段;10月20日天齐锂业公告,江苏张家港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首袋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达标准,后续将持续调试优化以实现连续稳定生产和碳酸锂柔性切换 [9]
 逆变器龙头德业股份拟调整6.5亿元募资用途:押注高毛利工商储,新项目预计年净利超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2:2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0月29日晚间,逆变器龙头德业股份(605117.SH,股价74.73元,市值678.37亿元)公告称,拟将募投 项目"年产25.5GW组串式、储能式逆变器生产线建设项目"暂未使用的6.51亿元资金用于"年产7GWh工 商储生产线项目",后者总投资额达11.12亿元。 当天,德业股份还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1亿元,同比增 长1.32%;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下降17.84%;基本每股收益为0.92元/股,同比下降19.30%。 | | | | 单位:元 | 币种:人民币 | | --- | --- | --- | --- | --- | | 项目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 上年同期增 减变动幅度 | | 年初至报告期 末比上年同期 增减变动幅度 | | | |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3.310.944.916.06 | 1.32 | 8,846,410,281.97 | 10.36 | | 利润总额 | 1,000, ...
 南都电源:目前公司在手未发货的订单约89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8:17
证券日报网讯南都电源(300068)10月30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随着各国对可再 生能源大规模并网、提升能源安全的战略布局,储能市场增长加速。目前公司在手未发货的订单约89亿 元。其中大储在手未发订单约55亿元,国内40亿元,海外15亿元;数据中心锂电订单约16.7亿元,均是 海外订单;民用锂电产品市场开拓卓有成效,目前在手未发订单约3.8亿元;通讯锂电约4.7亿元,海外 占比较小;铅酸7.9亿元,也基本是国内订单。目前公司海外大储订单来源主要为澳大利亚、欧洲、英 国等国家和地区。 ...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现货成交清淡,碳酸锂盘面高位震荡-20251030
 华泰期货· 2025-10-30 11:20
 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核心观点 近期期货盘面反弹受库存持续去化、仓单提前注销、前期停产矿山复产不及预期以及消费支撑较强影响;目前消费旺季有一定支撑,短期供需格局较好,库存持续去化,盘面有一定支撑,预计8万元/吨上游套保意愿将增强;后续需关注消费与库存拐点,若消费转弱,矿端复产,库存或从去库转为累库,届时盘面或回落 [4]  市场分析 - 2025年10月29日,碳酸锂主力合约2601开于82240元/吨,收于82900元/吨,收盘价较昨日结算价变化0.80%;成交量为659421手,持仓量为506882手,前一交易日持仓量488803手;基差为-2390元/吨;当日碳酸锂仓单27525手,较上个交易日变化190手 [1] - 电池级碳酸锂报价77500 - 808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变化6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报价76400 - 775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变化650元/吨;6%锂精矿价格955美元/吨,较前一日无变化 [1] - 价格上行锂盐厂惜货情绪渐浓,市场成交情况平淡;锂盐厂整体开工率保持高位运行,锂辉石端与盐湖端开工率均维持在60%以上,预计10月碳酸锂总产量将继续攀升,有望突破历史新高 [1] - 需求侧表现更为强劲,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商用与乘用领域同步快速增长,加上储能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格局,持续拉动锂电材料需求 [1]  企业业绩  雅化集团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6.24亿元,同比增长31.97%;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278.06%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0.47亿元,同比增长2.07%;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116.02%;基本每股收益0.2898元 [2] - 2025年上半年锂行业供大于求及关税事件扰动,锂盐价格下行,公司锂业务盈利受较大影响;第三季度锂盐价格回升,公司调整市场策略,部分客户终端产品市场反馈良好,带动锂盐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并创下单季度销量新高;第四季度锂盐在手订单充足 [2]  天齐锂业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25.65亿元,同比下降29.66%;净利润为9548.5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73.97亿元,同比下降26.50%;净利润为1.8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业绩变动原因系控股子公司Talison锂精矿定价机制与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的时间周期错配影响大幅减弱;联营公司SQM业绩预期大幅增长,带动投资收益同比上升;澳元走强带来汇兑收益增加 [3]  策略 - 单边:短期区间操作,观察库存与消费拐点,择机逢高卖出套保 [4] - 跨期:无 [5] - 跨品种:无 [5] - 期现:无 [5] - 期权:无 [5]
 南都电源:兴业证券、华富基金等多家机构于10月29日调研我司
 搜狐财经· 2025-10-30 11:15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0月30日南都电源(300068)发布公告称兴业证券王帅 李峰、华富基金邓翔、建 信理财唐文成、渤海汇金证券资管李晗阳、阳光资管李曦辰、长安基金林忠晶、国融基金彭双宇、野村东 方国际证券刘体劲、嘉合基金梁超逸、北京泓澄投管刘竞远、北京京管泰富基金陈谦、中信证券汪浩、陆 家嘴国际信托江坤、青榕资管唐明、川财证券姜明松、华福电新李宜琛、民生证券林子尧、泰康资管(香 港)Nancy Yin、创金合信基金张小郭、星泰投资曹秉超、广东正圆私募基金黎君仪、长江证券(上海)资管 汪中昊 王毅、上海极之资管缪增骏于2025年10月29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对公司三季度经营业绩做个简要分析。 答:公司前三季度营收约 59.11 亿元,同比下降 24.80%,主要系公司战略转型完成后,进行再生铅板块主 动减产所影响,再生铅业务板块同比营收减少 20 亿元;但工业储能营收同比增长较多,数据中心业务板 块等增长态势良好。 归母净利润约-2.2 亿元,去年同期 2.47 亿。亏损主要来自收板块,同时,去年公司投资收益较大,今年 该部分基本没有,且今年同比研发费用增加。但从实际主营业务经营来看,公 ...
 预计今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幅在6%左右
 期货日报网· 2025-10-30 03:45
林如海建议,锂行业企业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运营管理、推动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强产业链上 下游协同合作、深化国际合作,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我国碳酸锂产量约58.8万吨,氢氧化锂产量约30.3万吨。从产业分布来看,基 础锂盐产业主要分布在江西、四川、青海、江苏、山东等地。 "我国锂电产业链完整且规模化优势明显,拥有从开发到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球基础锂 盐、大部分关键材料、锂电池产能主要集中在我国,形成了具有显著优势的产业集群和成本竞争 力。"林如海说,此外,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为技术迭代和产能消纳提供了广阔空间。 与此同时,我国锂电产业仍面临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产能利用率不足与盈利压力、核心技术竞争与 迭代风险等挑战。 10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2025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 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表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计,2025 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幅在6%左右,全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8000万吨左右;铜、铝、锂 等国内资 ...
 阳光电源(300274):受益于储能市场高增,公司1-3Q业绩保持大幅增长,建议“买进”
 群益证券· 2025-10-29 14:02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买进" [6] - 目标价格为人民币220元 [2] - 当前股价为人民币165.88元,潜在上涨空间约32.6% [2][6]   核心观点与业绩摘要 - 公司2025年1-3季度营收664亿元,同比增长33%,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56%,业绩超预期 [6]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228.7亿元,同比增长20.8%,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增长57% [6] - 公司储能系统和光伏逆变器市占率全球第一,品牌效应和产品可靠性形成竞争壁垒 [6] - 全球储能需求强劲,公司有望明显受益,并正在研发AIDC电源产品,预计2026年小规模交付,将成为未来重要增长点 [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1-3季度毛利率为34.9%,同比提升3.56个百分点,得益于高毛利出口产品占比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 [6] - 预计2025/2026/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56亿元、197.7亿元、231.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1%、26.7%、17.1% [6][8]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7.53元、9.53元、11.2元 [6][8]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2倍、17倍、15倍 [6][8]   业务分部表现 - 储能系统是主要增长点,2025年1-3季度储能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105%,储能出货量达29GWh,发货量同比增长70% [6] - 2025年1-3季度光伏逆变器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12% [6] - 公司产品组合中,储能系统占比41%,光伏逆变器占比35%,电站投资开发占比19% [3]   行业前景与公司优势 - 全球储能市场高速增长,2025年1-3季度海外储能装机94GWh,同比增长74%,国内新增装机82GWh,同比增长61%,预计2026年市场将保持50%左右的高增长 [8] - 公司建立了覆盖欧美等主要市场的服务网点,并发布了PowerTitan 3.0智储平台,出货占比正逐步提升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