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资流入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股票大利好,外资爆买!
证券时报网· 2025-08-24 09:33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据高盛最新发布的数据,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另 据野村证券的报告,新兴市场基金机构在7月份对印度股市的持仓配置权重大幅下降,而对中国内地和 中国香港的配置权重则大幅增加。 从市场表现来看,8月22日,中国资产全线爆发,沪指涨1.45%,站上3800点,再创10年新高;科创50 指数更是暴涨超8%;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7%;美股市场的中国资产亦集体大涨。 展望后市,多家外资机构认为,赚钱效应正在吸引场外资金入市,中国股市还将迎来更强劲的资金流 入,本轮上涨的动力仍然较强,且中国股票的估值仍具备较高的吸引力。 外资爆买 当地时间8月22日,高盛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机构经纪数据,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 国股票,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 与此同时,美股市场的中国资产亦全线大涨,截至美东时间周五收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 2.73%,两倍做多沪深300ETF、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均暴涨6.5%,中国科技ETF、两倍做多中国互联 网股票ETF大涨超5%。 中国资产的持续上涨正在吸引更多外资进场。 野村证券最新发布 ...
中国股票,大利好!外资,爆买!
券商中国· 2025-08-23 20:48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态度转变 -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1]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 [2][3] - 新兴市场基金机构在7月份大幅降低印度股市配置权重 同时大幅增加对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配置权重 [2][4] 中国资产市场表现 - 8月22日沪指涨1.45%站上3800点 创10年新高 [2][3] - 科创50指数暴涨超8%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7% [2][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2.73% 两倍做多沪深300ETF暴涨6.5% [3] - 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过26% [7] 外资流入规模 - 6月中国股市获外资净流入12亿美元 7月净流入扩大至27亿美元 [6]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趋势 [6] - 5月和6月外国投资者净增持中国境内股票和基金达188亿美元 [6] - 截至7月底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近2.4万亿元 [6] - 韩国投资者今年以来向香港股票交易注入58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6] - 恒生科技指数挂钩ETF年初以来净流入超过70亿美元 [7] 外资机构观点 - 高盛估计中国家庭持有55万亿元人民币"超额存款" 目前仅22%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基金和股票上 [8] - 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更强劲的资金流入 [6][8] - 瑞银证券认为赚钱效应正在吸引场外资金入市 [8] - 多家外资机构指出中国成长股核心吸引力在于科技研发竞争优势 [9] - 惠灵顿管理公司认为投资者尚未充分关注新消费与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结构性变化 [9] 上涨驱动因素 - 中国监管机构努力提高股东回报 [9] - 中国股票市场估值具备吸引力 [9] - 美国降息预期升温将带来资金回流 [9] - 流动性改善推动资金从债券市场和存款转向股市 [8] - 投资者对长期宏观经济前景持更为积极看法 [8]
外资加速涌入中国股市 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8-22 05:16
今年以来,海外资金对中国股市的兴趣明显提升。高盛数据显示,7月全球主动型基金对中国股市的配 置比例升至6.4%。同时,被动型资金加速流入,截至7月底,外资被动型基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已达 110亿美元。 外资机构认为,流动性改善、美元走弱以及居民储蓄充裕等因素共同推动中国股市活跃度提升,成长板 块和高质量科技股成为外资关注重点。 行业龙头吸引外资涌入 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旗下SEIBro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的总持仓量 达33.86亿美元,相比2024年底的总持仓量增长近三成。截至8月19日,韩国股民买入较多的股票包括小 米集团-W、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等。 韩国散户的加仓只是全球资金增持中国资产的一个缩影。来自高盛的数据显示,7月全球主动型共同基 金对中国股市的配置比例提升至6.4%,处于近十年13%分位水平,整体来看依旧低配330个基点,海外 资金仍有较大增配空间。 除主动型基金外,被动型基金配置力度也显著增强。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及其团队的最 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中国股市的资金已达110亿美元,远 超2024年全年的7 ...
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最早10月恢复加息!日本股市上周流入1.16万亿日元,迎来近四个月来最大规模的外资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8-21 12:38
格隆汇8月21日|路透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经济学家预测日本央行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再次上调关键 利率至少25个基点,该比例较半月前超过半数的情况持续上升。尽管近期美国就业市场疲软的消息令市 场对美联储下月降息的预期重燃,但本次调查中70%的分析师表示,仅凭这一点不会延缓日本央行推行 适度紧缩货币政策的步伐。在8月12日至19日的调查中,73位经济学家中有67位(占比92%)预测日本 央行在9月会议上将维持利率不变。但71位受访者中有45位(占比63%)预计央行将在下一季度至少加 息25个基点至0.75%,上月调查为54%。在具体预测下次加息时点的40位经济学家中,38%选择10月作 为最可能时机,30%认为将在明年1月,18%则预测在今年12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 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 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在8月16日当周,日本股市吸引了近四个月来规模最大的外资流入,这推动了市场出现创纪录的上涨行 情,原因是市场预期美 ...
2800亿资金冲进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20 16:21
市场指数表现 - 沪指低开高走并续创新高 深成指和科创50指数均创年内新高[1] - 两市成交额达2.41万亿元 连续6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1] 半导体与人工智能板块表现 - 半导体产业链午后大爆发 寒武纪股价涨超8%并站稳千元大关[1]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单日飙涨4.29% 人工智能ETF(159819)涨2.66%[1] - 人工智能ETF(159819)单日吸金2.8亿元 年内净流入资金49.59亿元 最新规模173.38亿元居同类第一[3]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年内净流入资金6.88亿元 聚焦AI算力芯片和智能硬件环节[3] 杠杆资金动向 - 下半年两融余额增长2812.42亿元[4] - 8月18日两融余额单日增长395亿元 为年内最大单日增幅 突破2.1万亿元[3] - 8月19日两融余额达21316.94亿元 实现七连增 8月累计增长1468.67亿元[3] - 新易盛获杠杆资金净买入51.15亿元 期间涨幅102.17%[4][6] - 北方稀土获杠杆资金净买入36.46亿元 期间涨幅78.51%[4][6] - 药明康德(27.99亿元) 胜宏科技(26.22亿元) 东方财富(24.91亿元) 江淮汽车(22.60亿元)均获超20亿元净买入[4][6] - 半导体板块中寒武纪-U(16.89亿元) 海光信息(16.86亿元) 中芯国际(16.53亿元)获杠杆资金重点买入[6] ETF资金流向 - 政金债券ETF获杠杆资金净买入35.88亿元居首[9] - 香港证券ETF(9.20亿元) 30年国债ETF(6.31亿元) 科创AIETF(6.10亿元)位列前四[9] - 恒生科技指数ETF(5.06亿元) 国债ETF(4.10亿元) 城投债ETF(3.92亿元)均获超3亿元净买入[9] 保险资金配置 - 平安人寿举牌农业银行H股和中国人寿H股 累计耗资4.65亿港元[11] - 险资年内举牌次数超30次[11] - 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 环比增长3.73%[12] - 保险资金股票余额3.07万亿元 环比增长8.9% 上半年净买入约6400亿元[12] 居民资金配置变化 - 7月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居民存款余额160.91万亿元[12] - 7月末沪深京股票总市值94.91万亿元 较上月增加4.1万亿元[12] - 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比值1.7 处于历史1.1-2.0区间的高位[12] 外资流入情况 - 7月中国股票市场净流入超60亿美元[14] - 全球对冲基金以6月底以来最快速度买入中国股票[15] - 外资买入中多头与做空回补比例约为9:1 中国为8月净买入最多市场[16] - KWEB(中概互联网ETF) MCHI(MSCI中国指数ETF) FXI(中国大盘股ETF)均获资金流入[17] - 全球主动管理公募基金对中国股票持仓占比6.4% 处于过去10年13%分位 低于基准330个基点[21]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0820
光大期货· 2025-08-20 10: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震荡 [1] - 国债:偏空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昨日A股市场放量震荡,Wind全A下跌0.05%,成交额2.64万亿元,中证1000指数上涨0.07%,中证500指数下跌0.19%,沪深300指数下跌0.38%,上证50指数下跌0.93%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育儿补贴制度落地,预计未来通过央行购买国债为中央政府筹集资金推出更多普惠型财政支持方案拉动通胀回升 [1] - 股市近期上涨逻辑:长期是市场押注财政转向促销费、中美关系缓和后通胀回升,外资流入买大盘成长风格;中期是反内卷热度和需求侧基建加码利好上游周期板块;短期是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裕,弱美元下人民币升值和企业存贷款数据好转使实体流动性流入股市 [1] - 国债期货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6%,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6%,5年期主力合约涨0.06%,2年期主力合约涨0.03%,中国央行开展580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4657亿元,银行间市场利率上行,短期债市承压,长期震荡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日度价格变动 - 股指期货:IH跌1.16%,IF跌0.51%,IC跌0.12%,IM跌0.10% [3] - 股票指数:上证50跌0.93%,沪深300跌0.38%,中证500跌0.19%,中证1000涨0.07% [3] - 国债期货:TS涨0.03%,TF涨0.08%,T涨0.04%,TL涨0.39% [3] 市场消息 - 1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税收收入110933亿元同比下降0.3%,非税收入24906亿元同比增长2%,中央收入58538亿元同比下降2%,地方收入77301亿元同比增长1.8% [4] - 8月19日财政部公告拟8月20日发行300亿元91天期记账式贴现国债,8月21日计息,2025年11月20日还本付息 [4] 图表分析 股指期货 - 展示IH、IF、IM、IC主力合约走势及各指数当月基差走势 [6][7][9] 国债期货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国债现券收益率、各期限国债期货基差、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及资金利率走势 [12][15][17] 汇率 - 展示美元、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远期美元、欧元兑人民币不同期限汇率,美元指数,欧元、英镑兑美元及美元兑日元汇率走势 [20][21][24][25]
国泰海通|策略:主动外资重燃信心,内资热钱延续流入
市场交易热度 - 本期A股市场交易热度上涨,两融余额持续增加,散户资金活跃度抬升,外资转为流入,增量资金入市明显 [3] - 全A日均成交额上升至2.1万亿,上证指数换手率分位数上升至93%,沪深300换手率分位数上升至91% [3] - 日均涨停家数上升至74.4家,最大连板数为5个,封板率小幅下降至71.2%,龙虎榜上榜家数升至62家 [3] 市场情绪与赚钱效应 - 个股上涨比例下降至54.4%,全A个股周度收益中位数下降至0.4% [3] - 行业交易集中度提升,行业换手率历史分位数处于90%以上的行业达到13个,其中综合金融和国防军工换手率分位数超95% [3] A股资金流动 - 偏股基金新发规模下降至59.47亿,基金股票整体加仓 [4] - 8月私募信心指数小幅回升,仓位小幅下降 [4] - 外资流入2.7亿美元,北向资金成交占比降至11.0% [4] - IPO首发募集11.1亿元,定增规模为5.9亿元,限售股解禁规模接近千亿元 [4] - ETF被动资金流出规模扩大,净流出279.3亿元,被动成交占比环比明显上升至5.4% [4] - 融资净买入457.0亿元,成交额占比上升至10.6% [4] A股行业配置 - 融资主要流入电子(+132.7亿元)和机械设备(+40.1亿元),煤炭(-2.3亿元)和纺织服饰(-0.1亿元)净流出 [5] - 外资明显流出家用电器与机械设备等行业,明显流入有色金属 [5] - ETF一级行业被动资金流动集中,食品饮料(+5.9亿元)和煤炭(+4.6亿元)净流入居前,电子(-180.6亿元)和计算机(-39.0亿元)净流出居前 [5] - 龙虎榜资金上榜行业前三为机械设备、计算机和电子 [5] 港股与全球资金流动 - 本期恒生指数收涨1.7%,全球主要市场普遍上涨,印尼综指(+4.8%)涨幅居前 [6] - 南下资金单周净买入上升至381.2亿元,处2022年以来92%分位 [6] - 外资流入港股市场3.7亿美元 [6] - 发达市场主动/被动资金净流动68.5亿/207.6亿美元,新兴市场主动/被动资金净流动-6.3/-8.1亿美元 [6] - 主动型外资自24年10月后首次单周流入中概股 [6]
广发策略:如果美联储降息,利好哪些资产和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8-17 17:38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 - 2024年9月美联储开启"预防式"降息周期,因关税引发的再通胀担忧导致降息阶段性停滞 [1] - 7月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走弱,CPI核心商品价格环比增速回落,PPI向PCE传导有限,短期通胀压力可控 [1][19] - CME FEDWATCH显示市场预计9月降息25bp概率达92.1% [21] 历史降息周期资产表现 - 预防式降息期间美股表现较好,美债收益率下行带动美元走弱 [2][21] - 1984-1986、1995-1996、2019-2020、2024-2025四次预防式降息均利好权益资产 [2] 全球资金再平衡方向 - 美元信用走弱推动资金流向非美资产:黄金、Crypto等避险资产首当其冲 [6][28] - 欧央行降息至2%叠加德国财政转向,欧股吸引力提升 [31] - 韩国财政刺激(追加预算、AI产业)和越南关税下调(46%→20%)催化新兴市场资金流入 [34] A股外资配置潜力 - 7月A股赚钱效应突出,中美利差收窄预期增强外资回流动力 [8][38] - 外资偏好大市值、高ROE龙头,对估值容忍度高(如台积电外资持股78.5%) [45][47] - 当前外资关注方向:创新药、港股互联网、英伟达产业链、新能源车 [16] 行业配置建议 - 出口高增长硬科技:海外算力产业链、新能源细分龙头 [51] - 景气改善赛道:创新药(7月医药生物PE 34.47倍) [50][51] - 全球竞争优势资产:港股互联网龙头(恒生指数周涨1.65%) [70] 中观行业数据 - 新能源车8月上旬零售渗透率57.9%,同比增6% [56] - 螺纹钢现货价周跌0.9%至3312元/吨,粗钢产量同比降3.1% [57] - WTI原油周涨0.13%至63.96美元,铁矿石库存增0.78%至1.38亿吨 [59][60] 市场估值动态 - A股PE(TTM)从18.22倍升至18.58倍,创业板PE从47.26倍升至49.70倍 [62] - 电力设备、非银金融、电子板块估值扩张最显著 [62] - AH溢价指数降至122.59,融资余额周升2.27%至2.06万亿元 [63][64]
A股“双2万亿”,近十年首现
36氪· 2025-08-15 14:05
A股市场成交与两融数据突破 - 8月14日A股成交额达2.3万亿元,两融余额突破2.055万亿元,连续两日实现双"2万亿" [1][3] - 历史上共7个交易日达成双"2万亿",其中5个集中在2015年杠杆牛市,2025年8月13-14日为近十年首次连续达标 [2][3] - 成交额超2万亿元的28个交易日分布在2015年5-6月、2024年9-12月及2025年2月、8月三个阶段 [2][3] 市场驱动因素演变 - 2015年行情由高杠杆资金主导,2025年升级为"基本面改善+流动性宽松"双轮驱动,杠杆使用更理性(两融交易占比8.5% vs 2015年15%) [2][6][7] - 2024年9-12月的18个2万亿成交日反映政策与经济基本面共振,两融余额与成交额差值扩大(如2024年9月30日成交2.61万亿 vs 两融1.44万亿) [6] - 当前市场维持担保比例稳定在270%以上,波动率显著低于2015年 [7] 增量资金结构分析 - 居民储蓄加速迁移:7月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存款增2.14万亿元,A股新开户数达196万户(同比+71%) [2][8][9] - 外资持续流入:7月全球多头基金净买入中国股票27亿美元,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中国股市净流入超60亿美元 [2][10] - 超额储蓄转化潜力:2020年以来积累4.25万亿元超额储蓄,若10%入市可带来4250亿元增量 [9][11] 资金面长期支撑 - 2025-2026年将迎居民存款与理财到期高峰,释放巨量可配置资金 [3][11] - 外资配置比例提升: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提高A股纳入因子带动被动资金流入 [11] - 保险、社保等长线资金加速入市优化市场生态 [11] 历史对比与市场成熟化 - 2015年两融余额与成交额同步飙升伴随非理性投机,2025年双"2万亿"未出现剧烈波动 [6][7] - 华创证券指出市场从高杠杆驱动转向政策协同、基本面驱动的成熟阶段 [5] -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股市处于"结构性复苏"阶段,经济基本面与估值构成外资增持逻辑 [10]
瑞达期货股指期货全景日报-20250812
瑞达期货· 2025-08-12 16: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物价企稳对企业盈利及投资信心有修复作用 市场关注点转向上市公司半年报 四大宽基指数净利增速正增长 部分上市公司基本面好转对股市起到支撑 但须警惕未发布财报公司盈利下滑对指数业绩的拖累 美股估值偏高时 A股估值合理吸引外资流入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 标普对中国主权信评的态度增强市场信心 策略上建议轻仓逢低买入 [2] 各部分总结 期货盘面 - IF主力合约(2509)最新4131.2 环比+21.0↑ IF次主力合约(2508)最新4144.4 环比+21.4↑ [2] - IH主力合约(2509)2809.6 环比+17.0↑ IH次主力合约(2508)2809.8 环比+17.4↑ [2] - IC主力合约(2509)6342.6 环比+33.0↑ IC次主力合约(2508)6409.2 环比+33.0↑ [2] - IM主力合约(2509)6883.6 环比+21.2↑ IM次主力合约(2508)6954.2 环比+21.2↑ [2] - IF-IH当月合约价差1334.6 环比+7.0↑ IC-IF当月合约价差2264.8 环比+12.6↑ [2] - IM-IC当月合约价差545.0 环比-12.4↓ IC-IH当月合约价差3599.4 环比+19.6↑ [2] - IM-IF当月合约价差2809.8 环比+0.2↑ IM-IH当月合约价差4144.4 环比+7.2↑ [2] - IF当季-当月-42.4 环比-1.6↓ IF下季-当月-74.8 环比-3.4↓ [2] - IH当季-当月1.6 环比-1.0↓ IH下季-当月1.2 环比-0.8↓ [2] - IC当季-当月-219.2 环比+4.4↑ IC下季-当月-357.6 环比+4.6↑ [2] - IM当季-当月-260.0 环比+1.8↑ IM下季-当月-442.2 环比+4.6↑ [2] 期货持仓头寸 - IF前20名净持仓-26,597.00 环比+1315.0↑ IH前20名净持仓-17,108.00 环比+424.0↑ [2] - IC前20名净持仓-15,559.00 环比+1313.0↑ IM前20名净持仓-52,263.00 环比-494.0↓ [2] 现货价格 - 沪深300 4143.83 环比+21.3↑ IF主力合约基差-12.6 环比+5.1↑ [2] - 上证50 2807.01 环比+17.1↑ IH主力合约基差2.6 环比+3.1↑ [2] - 中证500 6418.16 环比+26.4↑ IC主力合约基差-75.6 环比+17.4↑ [2] - 中证1000 6963.61 环比+19.7↑ IM主力合约基差+552.93↑ [2] - A股成交额(日,亿元)19,052.10 环比+19.7↑ 两融余额(前一交易日,亿元)20,261.98 环比+166.82↑ [2] - 北向成交合计(前一交易日,亿元)2270.00 环比+261.04↑ 逆回购(到期量,操作量,亿元)-1607.0 环比+1146.0 [2] 市场情绪 - 主力资金(昨日,今日,亿元)+76.53 -376.99 [2] - 上涨股票比例(日,%)38.45 环比-38.81↓ Shibor(日,%)1.315 环比0.000 [2] - IO平值看涨期权收盘价(2508)15.00 环比+3.00↑ IO平值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10.14 环比-1.31↓ [2] - IO平值看跌期权收盘价(2508)22.80 环比-19.60↓ IO平值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10.14 环比-1.31↓ [2] - 沪深300指数20日波动率(%)9.80 环比+0.08↑ 成交量PCR(%)57.21 环比+1.86↑ [2] - 持仓量PCR(%)76.85 环比+1.74↑ [2] Wind市场强弱分析 - 全部A股5.10 环比-2.30↓ 技术面3.80 环比-3.90↓ [2] - 资金面6.40 环比-0.70↓ [2] 行业消息 - 2025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其中出口15.31万亿元 增长7.3% 进口10.39万亿元 下降1.6% 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 7月份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 增长6.7% 其中出口2.31万亿元 增长8% 进口1.6万亿元 增长4.8% 连续两个月增长 [2] - 7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 同比持平 核心CPI同比上涨0.8% 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7月PPI环比下降0.2% 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同比下降3.6% 降幅与上月相同 [2] - A股主要指数收盘普遍上涨 上证指数逼近2024年10月8日的阶段高位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两个交易日显著回升 行业板块多数上涨 通信、电子板块领涨 国防军工板块跌幅居前 [2] 重点关注 - 待定 中国7月金融数据 [3] - 8/12 20:30 美国7月CPI、核心CPI [3] - 8/14 20:30 美国7月PPI、核心PPI [3] - 8/15 10:00 中国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房地产数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