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月度前瞻 | 短期经济会否“超预期”?(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11-05 00:21
文 | 赵伟、屠强 联系人| 屠强、耿佩璇 | 类别 | 单位 (%) | | 经济月度数据 | | | --- | --- | --- | --- | --- | | | | 2025年8月 | 2025年9月 | 2025年10月(预测 | | | FIFTGDP | 4.6 | 4.7 | 4.6 | | | 工业增加值 | 5.2 | 6.5 | 5.5 | | | 固定资产投资 | 0.5 | -0.5 | -1.0 | | | 基建投资(全口径) | 5.4 | 3.3 | 4.2 | | | 制造业投资 | 5.1 | 4.0 | 3.4 | | | 房地产投资 | -12.9 | -13.9 | -14.4 | | | 服务业投资 | 0.8 | -0.2 | -0.9 | | | 社会消费品零售 | 3.4 | 3.0 | 3.4 | | | нно | 4.3 | 8.3 | 7.0 | | | CPI | -0.4 | -0.3 | 0.1 | | | PPI | -2.9 | -2.3 | -2.1 | 注:投资相关指标为累计增速,其余指标为当月增速 需求:需求压力或更多指向制造业,主 ...
国内高频 | 港口货运量大幅上行(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11-04 23:23
文 | 赵伟、屠强 联系人| 屠强、耿佩璇 报告正文 4. 生产高频跟踪:工业生产表现平淡,建筑业开工维持弱势 工业生产中,高炉开工有较大回落,钢材表观消费延续回升。 本周(10月26日至11月1日)高炉开工率环比-3%至81.7%,同比回落3.3pct至-0.7%;钢材表观 消费环比+2.7%、同比回升至正区间(+2.9pct至2.8%)。社会库存延续回落,环比-2.1%。 图 41: 本周,纯碱开工率有所回升 纯碱开工率 2019 -2020 -2021 - 2022 2023 2024 ·2025 100 % 90 80 70 60 - T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月 5月 6月 3月 4月 7月 8月 1月 图 39: 本周, 钢材周表观消费持续回升 五大品种钢材周表观消费量 == 2020 2021 2019 2022 2023 l -2024 ·2025 1300 万吨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 500 400 300 T 5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6月 7月 8月 资料来源: iFind、申万宏源研究 图 38: ...
2025前三季度31省份GDP大揭秘:粤苏破10万亿,西藏领跑,这些趋势影响未来格局!
搜狐财经· 2025-11-03 18:40
经济总量与排名 - 全国31省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全部发布,广东以105,176.98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一,江苏以102,811亿元紧随其后,两省均突破10万亿元大关[1][2] - 前十名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4万亿元,其中上海和湖南首次迈入“4万亿俱乐部”[3] - 重庆凭借工业与消费双轮驱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449.36亿元,超越辽宁升至全国第16位[1][3] 经济增长速度 - 西藏以7.1%的增速连续三个季度领跑全国,甘肃以6.1%的增速位列第二,湖北以6.0%的增速位列第三[4] - 全国共有20个省份的经济增速超过5.2%,其中宁夏地区生产总值首破4,000亿元大关,增速达5.8%[4] - 辽宁省是唯一出现负增长的省份,其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4.3%[1] 区域经济格局与驱动力 - 广东、江苏、山东等经济总量前十的省份,其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61.99万亿元,占全国总量近六成,其中8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4][5] - 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合计25.18万亿元,占全国24.81%,其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创新驱动成为核心引擎[5] - 中部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经济呈现“进击态势”,五省增速均超全国,工业与外贸成为双引擎,其中安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8%[5]
杨德龙:十月份行情收官 多重因素驱动大盘突破4000点
新浪基金· 2025-11-01 12:21
市场趋势与表现 - 10月A股强势突破4000点,为2014年以来首次,标志性确认新一轮牛市趋势 [1] - 4000点附近多空分歧加大,指数出现技术性回踩,但上行通道未遭破坏 [1] - 市场结构由“一枝独秀”走向“多点开花”,从结构性牛市向全面牛市过渡 [2] - 四季度总体判断指数将沿上升通道运行,波动中枢抬升,牛市持续时间2-3年 [3] 政策环境与影响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球风险偏好快速回升 [1] - 央行行长提出继续实施支持性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1] - 证监会主席表示深化科创板改革,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 [1] - 美联储10月降息25 bp,外部流动性边际宽松,为国内进一步降准降息打开空间 [1] - 政策工具箱仍富余,预计继续降准25–50 bp、政策利率下调10–20 bp [2] 行业轮动与配置 - 第一阶段科技龙头领涨,TMT、高端制造估值快速修复 [2] - 第二阶段储能、锂电、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板块接力拉升 [2] - 展望2025年,消费、医药、金融等低估值核心资产存在补涨需求 [2] - 配置建议科技主线包括人形机器人、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工业软件、低空经济 [3] - 均衡仓位建议包括新能源(储能、锂电、海风)、军工、医药生物、高股息央企 [3] 产业发展方向 -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明确人形机器人、芯片半导体、低空经济、深海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未来五年主攻方向 [1] - 科技赛道成为资金共识 [1]
“十五五规划建议”释放十大增量信号 | 前瞻十五五④
搜狐财经· 2025-10-29 22:48
经济发展核心基调 - 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强国之本 [2] - 坚持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目标在“十五五”时期取得显著成效,排序上“质的有效提升”在“量的合理增长”之前 [2] - 高质量发展具体目标包括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 [5] 消费与内需提振 - 首次将“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列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6] - 提出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新措施,包括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落实带薪错峰休假 [6] - 政策导向为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6] - 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和劳动报酬比重,以增加消费潜力 [6] 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 - 首要任务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点名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等产业 [7] - 强调在发展先进产业过程中需保住传统产业优势,避免产业空心化 [7] -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重点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 [7] 人口发展与民生保障 - 人口政策转向“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重点服务“一老一小” [8] -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生育支持政策、降低家庭成本、发展普惠托育、优化养老服务、推行长期护理保险 [8] - 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预计将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 [9] 房地产与住房政策 - 房地产政策着力点调整为民生,重点为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10] - 提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10] - 住房被视为未来的“软基建”,旨在促进新市民、年轻人扎根城市以释放消费潜力 [11] 市场环境与政府行为规范 - 首次将“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列为必须遵循的原则 [12] - 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措施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13] 宏观经济与财政管理 - 提出“编制宏观资产负债表,全面摸清存量资源资产底数”,标志着更加重视存量管理 [14] - 在盘活存量资源资产方面,提出完善并购、破产、置换等政策,盘活低效用地、闲置房产、存量基础设施 [15] - 财政政策强调“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措施包括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规范税收优惠政策、适当加强中央事权 [16] 国家安全领域 - “安全”一词出现57次,为重点领域 [17] - 国家安全重点领域扩围,新增人工智能、核、太空、深海、极地、低空等新兴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要求 [17] 金融与人民币国际化 -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表述由“稳慎推进”调整为“推进”,态度更为积极 [18] - 提出“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18]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再次突破四万亿,科技板块成为重点聚焦赛道:——25Q3主动权益基金季报分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9 19:07
2025 年 10 月 29 日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再次突破四万 亿,科技板块成为重点聚焦赛道 -25Q3 主动权益基金季报分析 相关研究 证券分析师 奚佳诚 A0230523070004 xiic@swsresearch.com 蒋辛 A0230521080002 jiangxin@swsresearch.com 邓虎 A0230520070003 denghu@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奚佳诚 (8621)23297818× xijc@swsresearch.com 申万宏源研究微信服务号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科技、消费、成长等是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普遍关注的内容:我们对所有主动权益基 ● 金三季报中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进行了词云分析。科技、消费、成长是基金经理三季报 中普遍提到的内容,各类关键词上来看:1) 趋势关键词:修复、结构性、回升;2) 行业 板块关键词:科技、消费、电子;3)主题关键词:算力、机器人、红利;4)事件关键词: 出口、关税、宽松等。 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出现显著提升,从 25Q2 的约 3.35 万亿元提升至超过 4 万亿元, ○ 提升幅度 ...
收评:沪指收复4000点,北证50指数暴涨超8%,光伏产业链股爆发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5:3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涨0.7%报4016.33点,重返4000点上方,续创10年新高 [1] - 深证成指涨1.95%报13691.38点,创业板指涨2.93%报3324.27点,创近4年新高 [1] - 北证50指数暴涨8.4%,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2909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板块强势拉升,券商、煤炭、保险、电力、石油等板块上扬 [1] - 光伏产业链股爆发,锂矿、固态电池、稀土概念等活跃 [1] - 银行、酿酒等板块走低 [1] 机构观点与驱动因素 - 光大证券表示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新一轮政策部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1] - 美联储10月有望继续降息,市场风险偏好或将抬升,多重利好因素支持市场短期强势 [1] - 行业配置方面,中期关注TMT和先进制造板块,市场震荡时关注高股息及消费等滞涨方向 [1]
国开行完成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2500亿元投放任务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4:13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 王恩博)记者29日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获悉,自9月29日国开新型政策性金 融工具有限公司设立至10月28日,国开行高质高效完成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2500亿元(人民币,下同)投 放任务。 截至目前,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共支持项目1054个,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3.85万亿元。 从投向地域看,上述工具向广东、浙江、四川等12个经济大省投放项目690个、1949.5亿元,占比 78%;从投资项目看,支持民间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128个,投放685.9亿元,占比27.4%;从投向 领域看,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领域项目317个,投放980.2亿元,占比39.2%。 同时,国开行积极发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社会资本的引导效应和对配套贷款的撬动作用,投贷联动 服务稳投资、促消费、惠民生。 其中,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数字经济领域项目190个;支持人工智能示 范应用等人工智能领域项目43个;支持养老托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等消费领域项目84个。 国开行称,下一步将扎实做好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运营和投后管理,加强投贷联动,加快推动项目 建设和资金支用,尽快 ...
今年股市上限也就这个数了,等明年再凶猛
搜狐财经· 2025-10-29 02:15
股市点位与市场情绪 -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后出现回落 市场情绪存在不信任并伴随资金流出 [2] - 股市并非单向升级游戏 而是在认知博弈的黑暗丛林中运行 [2] - 预计股市将在4000点附近震荡 后续走势需要市场参与方进行试探和验证 [7] 政策环境与市场功能转变 - 股市功能从服务于建设的融资平台 转变为资产价格的指引物和锚定物 [3] -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4000点被视为对市场参与者的重要交代 [6] - 未来五年政策首要任务是经济建设 股市叙事需与经济基本面挂钩 [8] 宏观经济与市场驱动因素 - 国内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经济活跃度仍需流动性支持 [6] - 房地产行业高位回撤 过去4年全国房价下跌36% [5] - 国际局势复杂 但相关方展示战略定力以稳定市场心态 [6] 市场展望与运行特征 - 美元利率可能下调0.25% 对股市形成短期支撑 [3] - 当前股市上涨主要由叙事逻辑驱动 而非经济基本面支撑 [8] - 市场可能维持4000点运行 通过板块轮动和低估值个股进行调控 波动上限或在4100点附近 [8]
宏观点评20251028:“十五五建议”的三大亮点:消费、科技、财政金融-20251028
东吴证券· 2025-10-28 22:33
宏观政策与增长模式 - 宏观政策定调为“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为“十五五”期间扩张性政策提供基调[4] - 增长模式转向“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将消费置于核心位置[4] 消费目标与现状 - “十五五”核心目标为提高居民消费率,以支撑经济增长并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4] - 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仅为39.9%,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6.3%[4] - 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倾向为62.0%,远低于38个国家平均水平92.3%;居民收入比重为60.0%,略高于38国平均58.2%[4][8] 促进消费的具体措施 - 推行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如“以旧换新”、育儿补贴、个税抵扣[4] - 目标将中等收入群体从2017年的4亿人扩大至超过8亿人[4] - 通过税制改革调节收入分配,2023年工资收入占可支配收入56.2%,但贡献了个税收入的69.0%[5][9] - 其他措施包括清理不合理消费限制、落实带薪休假、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5] 产业与科技创新 -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低空经济、量子科技、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领域[5][12] - 新基建内涵更新为“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调适度超前建设[5] - 在集成电路等核心科技领域计划“采取超常规措施”以取得“决定性突破”[5] -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赋能各行各业并引领科研范式变革[5] 财政与金融改革 - 财政政策强调“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并重,推行“零基预算”改革[7] - 税制改革重点包括健全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以平衡税负并增加地方税源[7] - 首次明确“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并细化期货、衍生品及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市场发展方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