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互动
搜索文档
一组关键词看前三季度全国能源形势
新华社· 2025-11-01 16:44
电力供需形势 - 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全国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创世界纪录 [2] - 7月以来全国单日用电量超300亿千瓦时的天数达66天,较去年增加29天,最大负荷连续一周超14亿千瓦 [2] - 用电量创新高受宏观经济回暖、各行业产能释放以及高温高湿天气早、范围广、持续时间久等因素影响 [2]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服务约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 [3] - 全国公共充电设施额定总功率约2亿千瓦,较年初增长59.2%,平均功率约44.4千瓦,较年初增长26.9% [3] - 大功率充电设施(单枪功率大于250千瓦)已超3.7万台,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300+” [3] 车网互动与新型用电模式 - 17个省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聚合资源达1943万千瓦,建成双向充放电桩3832个 [3] - “低谷充电、高峰卖电”模式使“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用车养车成为可能 [3] 可再生能源装机与发电 - 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0亿千瓦,同比增长47.7%,占新增装机的84.4% [4] - 截至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21.98亿千瓦,同比增长27%,占电力总装机的59.1% [4] - 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5%,约占全部发电量四成,达同期工业用电量六成 [4]
国家能源局:低谷充电高峰卖电,“零成本负成本”养车成可能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01:45
行业核心观点 - 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在服务能力、政策支持和新技术应用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车网互动等创新技术使电动车具备“移动充电宝”功能,为“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用车养车提供可能 [1][4] 充电服务能力 -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有效保障全国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2] -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设施6.8万个,“十一”国庆假期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1.23亿千瓦时,日均充电量较去年国庆假期增长45.7% [2] - 全国公共充电设施额定总功率约2亿千瓦,较年初增长59.2%,平均功率约44.4千瓦,较年初增长26.9% [2] 政策支持 - 多部委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3] - 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前10大充电运营商中有8家是民营企业,其运营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占比达70.7% [3] 新技术与新业态 - 大功率充电设施加快普及,全国单枪功率大于25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超3.7万台,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300+” [4] - 车网互动技术取得突破,已有17个省份开展规模化应用试点,聚合资源1943万千瓦,建成3832个双向充放电桩 [1][4]
国家能源局:17个省份已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
新华财经· 2025-10-31 20:40
新华财经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 安娜)记者10月31日从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国内已有 17个省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聚合车网互动资源1943万千瓦,建成双向充放电桩3832个。 近期,六部委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 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文件还提出要 鼓励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民营经济在充电领域发展。 据谭洪江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前10大充电运营商中有8家是民营企业,这8家企业负责运营的公 共充电桩数量占比达到70.7%,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有效落地,持续 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更好满足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需要。"谭洪 江说。 从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体规模看,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国内电动汽车充电设 施(充电枪)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有效保障了全国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 求。其中,高速公路 ...
总数突破1800万个!前三季度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呈现三大成效
新华社· 2025-10-31 19:29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总数突破1800万个!前三季度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呈现三大成效 新华社记者王希、戴小河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达到1806.3万 个,同比增长54.5%,有效保障了全国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谭洪江在10月31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家 能源局秉持"适度超前、科学布局、智能高效"的原则,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持续扩大充电设施规模,加 快推动技术业态创新,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主要取得三方面成效。 ——新技术新业态取得突破。今年以来,单枪充电功率大于25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加快普及,以"即 充即走"为重点的大功率充电网络启动建设,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超3.7万台,大大提升了充电速度。 同时,智能充电技术不断突破,车网互动有效"破题",目前已有17个省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 点。 ——政策供给持续加码加力。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 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底,实现充电服务 ...
我国充电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
中国能源报· 2025-10-27 15:13
政策核心目标 - 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破解电动汽车充电困难、布局不均、续航焦虑等问题 [1][3] - 目标实现城际往来无忧、城区补能便捷、乡村覆盖可达的充电体验,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3] - 到2027年底在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7] 充电设施发展现状与挑战 - 充电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基本满足现阶段需求,但存在公共充电网络布局不均衡、居住区服务供给不充分、供电保障有待加强等问题 [7] - 新能源汽车已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充电设施服务能力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信心 [5] 重点专项行动部署 - 部署五大专项行动:公共充电设施提质升级、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推广、供电能力和服务改善、充电运营服务质量提升 [7] - 开展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试点,系统解决居住区充电设施有人建、有人管、可持续的问题 [7] 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 - 到2027年底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行政区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实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全面覆盖 [10] - 农村充电设施建设面临电网薄弱、充电需求潮汐现象等挑战,需加强交通枢纽、客货场站等重点场景布局 [12] - 建议地方政府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加强整体规划与土地电力协调,推动"光储充"一体化项目落地 [12]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 到2027年底新增双向充放电设施超5000个,反向放电量超2000万千瓦时,扩大车网互动试点范围 [14] - 当前车网互动处于前期试点阶段,面临放电车型比例低、技术标准不完善、商业模式不成熟等挑战 [15] - 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涵盖上海、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及30个项目 [14] 投资拉动效应 - 到2027年预计拉动相关设备和工程建设投资超2000亿元,其中充电设备投资约1000亿元 [8] - 通过车网互动等新商业模式发展,边际成本下降将缓解运营商盈利与居民用电成本平衡问题 [8]
联合动力业绩首秀亮眼:技术市场双驱动,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高增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6:2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5.25亿元,同比增长35.5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92亿元,同比增长38.3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为7.38亿元,同比增长31.41% [1] 研发与技术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9.59亿元,同比增长49.49% [2] - 第五代产品平台实现量产交付与客户定点双突破,技术实现高压化、集成化、智能化 [2] - 第六代产品平台预研即将进入A样阶段,核心性能较第五代平台提升10%-30% [3] - 公司技术向智能底盘领域延伸,悬架产品已获得定点项目 [3] 市场地位与客户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控、电机在第三方供应商中份额分别达10.1%和11.3%,均居首位 [4] - 公司驱动总成排名第二,覆盖40余家客户170余款车型,实现A00至D级车全适配 [4] - 客户结构均衡,实现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全覆盖,合作关系深度绑定 [4] 国际化进展 - 公司近三年境外收入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50%,外销收入从2022年0.26亿元增至2024年7.69亿元 [5] - 公司在匈牙利、泰国建立生产基地,在德国、挪威设立销售公司,与大众、奥迪等国际车企深度合作 [5] - 业务模式从单一产品出口扩展至提供全平台产品的属地化解决方案 [5] 行业背景 - 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千万辆,同比增幅均超30% [6] - 2025年全球智能底盘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800亿美元,线控技术相关模块占比超60% [3] - 行业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技术路线多元化、供应链重构及全球化深化重塑格局 [6]
中经评论:“三年倍增”为汽车强国充电
经济日报· 2025-10-23 08:05
政策目标与规模 -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1] - 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以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1] - 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番增长 [1] 当前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平均每5辆汽车有2个充电桩 [1] - 公共充电设施平均功率为45.5千瓦 无法有效满足快速补能需求 [2] - 存在公共充电网络布局不均衡 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尚不均衡等问题 [2] - 节假日高速公路服务区供需矛盾突出 部分车主需等待3至4小时 [2] 政策重点方向 - 加快补齐农村充电设施建设短板 实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 [3] - 在重点城市 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快大功率充电设施规划建设 [3] - 扩大车网互动试点范围 探索价格政策和市场化机制创新 [4] 产业链投资机遇 - 充电桩建设提速将拉动充电设施设备制造和建设投资2000亿元以上 [3] - 带动充电枪 充电桩硬件制造 电力电子元件研发生产 电网改造 土建施工 运营服务等产业链环节 [3] - 间接拉动铜 铝等大宗商品需求 [3] 技术发展与业态创新 - 充电桩从单向供电设备升级为双向能源节点 成为虚拟电厂组成部分 [4] - 海量充放电数据可用于分析用户行为 优化电网调度 服务城市规划 [4] - 车网互动为绿电消纳 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新路径 [4]
“三年倍增”为汽车强国充电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10
行业政策与目标 - 国家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底在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番增长 [1] - 该行动方案旨在精准补齐充电短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清扫障碍,持续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强国优势 [1] 充电基础设施现状 -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平均每5辆汽车有2个充电桩 [1] - 公共充电设施平均功率为45.5千瓦,尚不能有效满足节假日高速公路、城市热点地区等快速补能场景的充电需求 [2] - 城市充电服务保障能力相对充足,但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尚不均衡,存在公共充电网络布局不均衡等问题 [2] 市场挑战与需求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供需矛盾突出,部分车主需等待3至4小时才能充电 [2] - 基础设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落差给新能源车主出行带来不便,影响潜在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2] 未来建设重点 - 行动方案明确要加快补齐农村充电设施建设短板,实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 [3] - 将在重点城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快大功率充电设施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设施功能结构 [3] 产业链投资拉动 - 新增上千万个充电设施将带动充电枪、充电桩硬件制造、电力电子元件研发生产、电网改造、土建施工、运营服务等产业链繁荣 [3] - 充电桩建设提速将拉动充电设施设备制造和建设投资2000亿元以上 [3] 技术演进与业态创新 - 充电桩正从"单向供电设备"升级为"双向能源节点",支持车网互动,在用电高峰将动力电池电能回输电网,成为虚拟电厂组成部分 [4] - 行动方案提出扩大车网互动试点范围,在价格政策、市场化机制和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探索创新 [4] - 海量充放电数据可用于分析用户行为、优化电网调度、服务城市规划,催生新商业模式 [4]
天津市“车网互动”迈入百兆瓦级验证技术商业新模式
中国能源网· 2025-10-21 16:25
图为国网天津滨海公司工作人员在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检查充电设施。 为确保活动的实施效果,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通过"电网-新能源车充电运营商"两级互动 管控支持系统,以虚拟电厂等技术手段为载体,联合特来电等19家充换电运营企业,构建了 覆盖公共充电站、社区充电桩、专用场站等多种场景的"车网互动"体系。"通过精准调控, 实现了多运营商、多车型、多场景的负荷与电网的协同互动。"国网天津电科院配(用)电 技术所副主任祖国强介绍说。 此次"车网互动"活动的成功,与"虚拟电厂"这一项关键技术手段密不可分。目前,天津 市已聚合了涵盖充电站、分布式光伏、客户侧储能等6类可调节资源,形成了规模大、方式 灵活,容量达316兆瓦的虚拟电厂。它如同"智慧大脑"在云端聚合分散的电力资源,形成保 障安全的关键砝码,进一步保障电网稳定运行。"'车网互动'等新业态迎来新发展机遇,新 能源汽车通过虚拟电厂等方式聚沙成塔,助力电网平稳应对负荷变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首席专家、国网天津营服中心技术人员李磊介绍。 "本次活动的成功不仅是天津落实国家试点任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里程碑,更有助 于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绿色交通 ...
车网互动进入规模化应用启动期
中国能源网· 2025-10-20 17:47
政策目标与规划 - 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底在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1] - 方案计划提供超过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以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1] 车能融合的战略意义 - 车能融合被视为通过汽车与能源融合产生新生态链,从而创造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关键 [1] - 车能融合的核心技术是V2X(车辆与万物互联),汽车革命需与能源革命、信息革命结合,实现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四网融合 [1] - 新能源汽车与新型能源系统协同发展是达成"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 [2] 车网互动的政策支持与发展阶段 - 车网互动被定位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近年来受到政策持续支持 [2] - 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为车网互动提供顶层设计 [2] - 2024年8月发布《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并于4月确定上海市等9个城市及30个项目为首批试点 [2] - 车网互动发展正经历从单一项目推进向政策体系出台、从技术验证向产业生态圈转变,进入规模化应用启动期 [2] 当前发展成效与特点 - 在政策支持与企业实践下,车能融合已取得成效,具体表现为商用车领域电动重卡在西北地区增速显著 [3] - 补能网络方面,城市与高速充电网发展较快,但农村和下沉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3] - 盈利模式从单一覆盖转向生态增值,核心是将用户电池从消费资产转化为可增值资产 [3] - 技术融合方面,智能化与网联化正深度结合以支撑车能融合 [3] 面临的挑战与制约 - 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仍制约车能融合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存在容量有限和多次充放电缩短寿命两大关键限制 [3] - 标准化方面,光伏、储能和充电行业发展速度各异,存在"部门墙",难以实现有效联通 [4] - 数据壁垒方面,因经济效益不明显及数据安全担忧,车企很少将电池信息分享给桩企,限制了行业技术创新 [4] 未来发展路径与建议 - 推进车能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是聚焦汽车行业全链条减碳,在制造环节使用更多绿电,在使用环节使用更多新能源 [5] - 建议以制度化、标准化、体系化推进车能互动,加快推广通过市场化手段(如低谷电价)实现削峰填谷的有序充电 [5] - 建议拓展微电网、虚拟电厂场景下的充放电(如V2B、V2H),并布局公网大规模充放电(如V2E)以长期培育技术与市场基础 [5] - 车网互动体系顶层设计需充分考虑用户使用习惯和经济利益,确保用户便捷参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