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工行来宾分行:成功落地抽蓄项目首笔贷款 彰显绿色金融担当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8 16:44
核心观点 - 工行来宾分行成功落地抽蓄项目首笔贷款2335万元,标志着公司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1] - 公司紧扣国家"双碳"战略,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累计发放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近24亿元 [1] - 创新模式释放多重效益,包括缩短融资周期、降低企业成本、激活地方绿色产业发展动能 [2] 绿色金融业务突破 - 抽蓄项目首笔贷款金额2335万元,为大型绿色能源项目提供高效资金支持方案 [1] - 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发放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近24亿元 [1] - 创新模式打破传统能源项目融资局限,实现绿色信贷投放机制新突破 [1] 服务模式创新 - 立足来宾市"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核心能源板块,挖掘五大千亿级产业和九大百亿级产业集群金融合作契机 [1] - 量身定制全流程服务方案,将绿色金融理念融入企业全周期金融服务 [1] - 建立高效三级联动服务机制,优化绿色金融资源配置,打通项目审批关键环节 [2] 实际效益 - 显著缩短项目融资周期,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 [2] - 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投向"双碳"关键领域,支持地方重大绿色能源项目建设 [2] - 激活来宾市绿色产业发展动能,强化公司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品牌领先优势 [2] 未来规划 - 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优化信贷流程,加大创新力度 [2] - 深耕绿色金融新模式,为来宾市及全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高效金融支持 [2]
解码建设银行“双碳”实践的创新路径
犀牛财经· 2025-07-18 15:51
绿色金融债券市场动态 - 2024年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突破1700亿元,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2225亿元的发行规模,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2] - 近期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票面利率呈现持续走低态势 [2] - 建设银行计划发行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规模达300亿元,其中250亿元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50亿元为3年期浮动利率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绿色产业项目 [2] 国家绿色金融政策支持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绿色金融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二十届三中全会倡导发展绿色金融等多种金融业态 [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深入发展 [3] - 《实施方案》鼓励银行开发特色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银行开展能效信贷、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鼓励保险公司优化巨灾保险、开展碳汇价格保险 [3] 建设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 建设银行发放绿色贷款余额达4.70万亿元,较2023年增加8149.73亿元 [5] - 2024年参与承销境内外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112期,发行规模1863.90亿元,其中承销绿色资产证券化项目7期,发行规模137.67亿元 [5] - 债券投资组合中投向绿色领域资金规模超2000亿元 [5] 建设银行ESG评级与治理 - 2024年建设银行明晟(MSCI)ESG评级跃升至AAA级,为全球市值前十大银行中唯一获得此最高评级的银行,也是中国内地银行首次取得最高评级 [6] - 建设银行将ESG要素全面融入战略规划、业务运营、风险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了层次清晰的ESG治理体系 [6] - 公司持续提升ESG透明度,紧跟国际可持续披露标准,确保信息披露符合ISSB、港交所和上交所的最新要求 [7] 建设银行支持低碳经济案例 - 建设银行内蒙古鄂尔多斯分行为隆基光伏年产30GW单晶电池项目投放银团贷款2.98亿元,支持设备采购和厂房建设,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000万吨 [8] - 建设银行重庆涪陵分行为通汇公司"涪陵LNG工厂二期项目"授信固定资产贷款超3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液化天然气超20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 [9][10] - 建设银行通过精准支持绿色项目,实现从"资金提供者"到"绿色转型引擎"的转变,带动减碳千万吨级的切实飞跃 [10]
金融活水浇灌“城市矿山”!江苏银行绿色金融助力年处置60万吨废旧电池基地建设
财联社· 2025-07-18 14:28
江苏海宝新能源项目 - 年处置60万吨废铅酸蓄电池(含铅废料)的循环经济基地,投资额达10亿元 [1] - 满负荷生产状态下年产再生精铅等各类产品及副产品68万吨,实现"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闭环 [1] - 采用全自动设备和环保治理装备,推动"无害化处理"向"高值化利用"升级 [1]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服务 - 通过银团方式为海宝新能源授信4.7亿元,支持其60万吨废电池处理项目 [2] - 绿色融资余额突破7000亿元,服务绿色企业超12000家 [3] - 2023年1月当选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银行理事会中东亚地区唯一理事单位 [3] 循环经济产业布局 - 重点支持废旧电池拆解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推动"资源永续"理念 [2] - 完善"能源金融"服务体系,布局"风光火储氢"新能源细分产业链 [2] - 将绿色金融作为全行转型发展重要抓手,打造国内领先的绿色金融品牌 [3]
金融活水浇灌“城市矿山”!江苏银行绿色金融助力年处置60万吨废旧电池基地建设
中金在线· 2025-07-18 10:20
绿色循环经济项目 - 江苏海宝新能源年处置60万吨废铅酸蓄电池项目投资10亿元 满负荷生产时年处理废电池60万吨 年产再生精铅等产品68万吨 [1] - 项目采用全自动设备和环保治理装备 实现"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闭环 推动无害化处理向高值化利用升级 [1] - 项目将污染源转化为资源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1] 绿色金融支持 - 江苏银行牵头银团为海宝新能源授信4.7亿元 支持其60万吨废电池处理项目 [2] - 银行持续完善"能源金融"服务体系 布局新能源细分产业链和循环经济产业 [2] - 绿色融资余额突破7000亿元 服务绿色企业超12000家 绿色贷款占比在24家央行直管银行中位居前列 [3] 银行战略布局 - 江苏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全行转型重要抓手 打造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绿色金融品牌 [3] - 2023年1月当选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银行理事会中东亚地区唯一理事单位 系唯一入选的中国银行机构 [3] - 通过金融创新重新定义资源价值 推动资源永续利用 [2]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0718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18 09: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镍消息面扰动情绪,基本面承压运行;不锈钢现实与宏观博弈,钢价震荡运行;碳酸锂供给端扰动再起,短期走势或偏强;工业硅仓单累库,关注市场情绪;多晶硅盘面或冲高回落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镍和不锈钢 - 镍基本面数据:沪镍主力收盘价119,880元,较T - 1跌670元;不锈钢主力收盘价12,730元,较T - 1涨60元;沪镍主力成交量85,829手,较T - 1减45,725手;不锈钢主力成交量152,176手,较T - 1增473手等 [4] - 宏观及行业新闻:3月3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或停止向美国出口镍;4月27日印尼CNI镍铁RKEF一期项目试生产;印尼某镍冶炼厂恢复生产;印尼某冷轧厂6 - 7月停产检修;菲律宾镍业协会欢迎删除原矿出口禁令条款;印尼IMIP园区发现环境违规;印尼计划缩短采矿配额期限;2025年印尼镍矿开采计划产量高于2024年 [4][5][6][7] - 趋势强度:镍趋势强度为0,不锈钢趋势强度为0 [8] 碳酸锂 - 碳酸锂基本面数据:2509合约收盘价67,960元,较T - 1涨1,540元;2509合约成交量826,939手,较T - 1增348,825手;2509合约持仓量363,676手,较T - 1增23,058手等 [9] - 宏观及行业新闻: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环比上涨;藏格锂业停产,待手续完成申请复产;本周碳酸锂产量增长,行业库存增加 [10][11] - 趋势强度:碳酸锂趋势强度为1 [11] 多晶硅和工业硅 - 工业硅、多晶硅基本面数据:Si2509收盘价8,745元,较T - 1涨60元;PS2509收盘价45,700元,较T - 1涨2,755元;工业硅社会库存54.7万吨,较T - 5减0.4万吨;多晶硅厂家库存24.9万吨,较T - 5减2.7万吨等 [13] - 宏观及行业新闻:7月16日棒杰股份终止光伏项目 [13][14] - 趋势强度:工业硅趋势强度为0,多晶硅趋势强度为0 [16]
财经短波 | 建设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人民日报· 2025-07-18 05:52
建设银行绿色金融发展 - 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联合建信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发布湖北省绿新领航股权投资基金 规模15亿元 为首只绿色低碳股权投资基金 [1] - 基金汇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及湖北省 市 区三级出资方 聚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和高质量发展 [1] - 主要投向生态环保领域新兴产业 兼顾清洁能源 绿色交通等"双碳"方向产业 [1] - 公司将通过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13家一级分行和建信股权挖掘绿色金融潜力 推进商投行一体化服务模式 [1] 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 - 中国证监会同意郑州商品交易所注册丙烯期货和期权 将于7月22日上市 [1] - 丙烯为家电 汽车 纺织等领域重要原料 中国是全球最大丙烯生产国和消费国 [1] - 新品种将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增强产业链韧性 助力企业套期保值 发挥价格发现功能 [1] - 郑商所表示将确保平稳上市 丰富企业风险管理策略 服务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1] 中国银联养老金融布局 - 中国银联发布"活力人生卡" 联合7家银行推出10款产品 涵盖借记卡 信用卡及社保卡 [2] - 产品针对备老和适老人群 首期提供医药健康 康养护理等6大类12项养老权益 [2] - 覆盖"行 游 食 医"高频消费场景 包括养老社区 高端医疗等增值服务 [2] - 合作银行包括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光大银行等7家金融机构 [2]
河南上半年金融运行情况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17 21:42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今年以来,一揽子金融政策相继出台落地,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面。河南作为经济大省,金融运行情况如何? 6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7259.2亿元,同比多增998.4亿元。本外币各 项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4516亿元,同比多增378.3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同比多增。据初 步统计,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829.5亿元,同比多90.1亿元。 亮点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强 7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举行2025年上半年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情况、货币政策传导执行情况、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 情况、支持涉外经济发展有关情况及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情况。 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6829.5亿元, 同比多90.1亿元 上半年,全省金融运行持续向好,金融总量平稳增长,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保持历史低位,为全省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亮点一: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一是涉农贷款平稳增 ...
数字化转型进行时:消费金融机构如何用AI重构普惠金融服务?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16:29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1] - 人民银行将开展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普惠小微贷款、民营经济贷款合理增长,全面推广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1] -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成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1]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投入 - 马上消费金融拥有超3200人科研团队,占员工总数70%以上,建设超1000个覆盖全业务流程的核心科技系统[2] - 招联消费金融推出开源大模型"招联智鹿"及其迭代版本"智鹿二代",广泛应用于业务场景[2] - 海尔消费金融已投入20亿元用于科技研发,科技团队占比超70%,自主研发400多个应用服务[3] - 建信消费金融建立"人工智能+"工作机制,依托建设银行总行人工智能中台技术能力推动AI应用[3] - 中邮消费金融累计申请专利146项(104项已授权),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1项[4] 风险管理与业务创新 - 中原消费金融建立"数据+模型+策略"三位一体风险管理模式,整合数万维风险特征变量实现全流程防控[4][5] - 行业通过AI技术实现客户风险识别数据化、反欺诈防控智能化、风险评级实时化[5] 普惠金融实践 - 建信消费金融推出"福贷"、"福分期"、"数币贷"等差异化产品,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生态[6] - 中原消费金融累计服务新市民用户300万人次,放款金额超47亿元,为23万信用白户建立首笔信贷记录[6] - 马上消费金融累计服务超2亿用户,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带动商品交易额过万亿元[7] 绿色金融与养老金融 - 蚂蚁消费金融提升绿色消费信贷资产识别效率,为绿色消费贷款提供优惠[8] - 建信消费金融设立"以旧换新"消费专区,提供绿色家电分期免息优惠[8] - 海尔消费金融发行行业首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推出智家分期服务[8] - 马上消费金融开发声纹活体识别系统推进智慧金融适老化[9] - 中银消费金融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揭露养老诈骗[9] 乡村振兴与涉农服务 - 中邮消费金融接入多维度涉农数据丰富客群画像,引入"中和农信"等合作机构定向获客[9]
聚焦五大金融领域 《金融强国之路:如何写好做实“五篇大文章”》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16:04
金融强国建设 - 科技金融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 [1] -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工具 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挑战 [1] - 普惠金融核心在于实现金融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 推动社会共同富裕 [1] - 养老金融发展关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经济稳定性和社会福祉 [1] - 数字金融迅速发展正在改变全球金融竞争格局 [1] 学术研究动态 - 10位专家学者探讨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及人才培养路径 [2] - 研究聚焦五大金融领域发展现状 预测未来趋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1] - 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者 金融机构和学术界提供全面参考 [1] 书籍发布背景 - 《金融强国之路》系统剖析科技 绿色 普惠 养老 数字金融的实践与成效 [1] - 编写基于系统理解金融五大领域的必要性 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肯定该书对金融强国建设的现实意义 [1]
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成立十八周年 为实体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7-17 14:16
公司发展历程 - 2007年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成立,定位为服务首都经济和国家战略的金融机构 [1] - 2013年完成从中外资合资银行到中资商业银行的转型,北京分行同步开启战略转型 [1] - 截至2024年末,北京分行在核心区域设立15家营业网点,存款规模近1100亿元,贷款规模近600亿元 [1] 业务布局与战略方向 - 差异化构建特色业务体系,以"稳健经营、服务实体"为宗旨 [1] - 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重点支持实体经济 [1] - 打造华侨金融优选银行,华侨客户规模超2200户,业务总量逾280亿元 [2] 重点业务领域数据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2024年底突破83亿元,聚焦"4+4"高精尖产业方向 [2] - 绿色信贷余额2024年增速达24%,覆盖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 [2] - 普惠小微贷款近三年投放超160亿元,推出"科创贷""梦想贷"等线上产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