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提前完成产业规划目标,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格局逐步清晰
第一财经· 2025-09-25 22:56
产业规划与目标达成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2年突破20% 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目标 2025年上半年达44.3% 有望提前十年实现2035年50%渗透率目标 [1] -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35年)》 2025年渗透率目标超20% 2035年目标超50% [1] - 预计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2100万辆左右 销量占比由2024年40.9%提升至65% [4][6] 市场销量与增长态势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5.5% 占全球销量70.5% [2] -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4] - 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首破100万辆 2021年销量331万辆同比增长183% 2024年产销量首破千万辆 [2] 技术路线与产品结构 - 2024年纯电动汽车销量771.9万辆占比60% 较2023年下降10.4个百分点 插电混动(含增程)销量514.1万辆占比40% 较2023年提升10.4个百分点 [6] - 预计2025年纯电市场份额降至50% 插混增至40% 增程式保持10% [4] - 插混车型增速跑赢大盘 PHEV增速明显高于BEV 预计2030年后BEV占比将逐步回升 [5][6] 竞争格局与产业集中度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逼近70% 打破合资品牌主导地位 比亚迪年销量达400万辆规模稳居国内盈利榜首 [2][3] - 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集中度前3家为50% 前5家为62% 前10家为81% 前20家为97% [8] - 行业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比亚迪一家独大 广汽/长安/奇瑞/吉利/问界/理想等快速成长 [3][7] 产业链优势与技术输出 - 宁德时代自2017年起稳居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第一 比亚迪市占率持续提升 [3] - 外资品牌开始采购中国技术方案 丰田与比亚迪/大众与小鹏/奥迪与上汽开展技术合作 [3] -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在欧洲/俄罗斯/东南亚等市场出口量持续攀升 [4] 智能化与产业变革 - 智能驾驶成为主要卖点 城市NOA等高阶辅助驾驶迎来量产上车潮 智驾系统价格下探 [6] - 关键前沿技术将取得突破 包括全固态电池/线控底盘/AI大模型/超快充/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 [8] - 行业进入兼并重组阶段 新势力企业出现分化 威马/爱驰/赛麟/拜腾等陷入资不抵债 [7] 未来发展展望 - "十五五"期间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产销增速由高速转为快速 竞争加剧导致集中度提升 [4][8] - 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0万辆 随后进入稳定增长期 2030年保有量达1亿-1.6亿辆 [4] - 出海成为必选项 企业需利用成熟技术拓展海外市场建立全球化竞争优势 [8]
车企加速智能化转型 奔驰与字节跳动合作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1:30
北京秋意渐浓,但车企加速智能化转型的热度不减。 9月23日,梅赛德斯-奔驰(以下简称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和北 京字节跳动董事长张利东并肩而立,签署了升级战略合作备忘录。 "我们正在各个业务领域大力推进以前沿AI(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数智化发展,很荣幸与领军的科技 企业字节跳动集团升级战略合作,进一步推进AI技术在汽车领域的跨业务融合与应用。未来,我们将 一道推动汽车智能化和AI应用的创新发展,以'奔驰标准'为基础,用'中国速度'为中国客户打造不断升 级的数字豪华新体验。"佟欧福表示。 这场被奔驰称为"顶峰相遇"的合作,或重新定义智能化时代汽车产业的分工模式。 根据奔驰官方披露的细节,双方将共同推动AI技术的跨业务融合,提速AI技术的深度融合及创新应 用。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合作将覆盖智能驾驶、座舱、研发、营销等全业务链,无论广度还是深度,在 此前的汽车行业中均不多见。 但外界同时也有不解,当"接入DeepSeek"成为车圈共识,为何奔驰选择了字节跳动?在智能化转型的关 键节点,百年车企与科技新贵的这场"联姻",究竟是短期市场策略还是长期战略布局?更值得深思的 是,在宝马聚焦智能 ...
拓普集团涨2.02%,成交额20.5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88.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1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77.72元/股 成交额20.51亿元 换手率1.54% 总市值1350.6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88.7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4.46%和14.6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95%和30.0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0.3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4.70%/32.42%/71.72% [1]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35亿元 同比增长5.8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2.95亿元 同比下降11.08%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35.7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0.59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1.05万户 较上期增长6.33% 人均流通股15722股 减少5.96%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8817.61万股 较上期减少16.42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415.10万股至1523.02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326.83万股至1102.14万股 [3] - 华夏沪深300ETF(808.47万股)与嘉实沪深300ETF(696.64万股)新进十大股东 东吴移动互联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内饰功能件33.76% 底盘系统28.66% 减震器15.77% 汽车电子8.31% 热管理系统7.5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 - 概念板块涵盖线控底盘 智能汽车 一体化压铸 特斯拉 汽车轻量化等 [1] 公司基本信息 - 注册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成立于2004年4月22日 2015年3月1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赛力斯涨2.01%,成交额33.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4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0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146.23元/股 成交额33.65亿元 换手率1.55% 总市值2388.4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43亿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24.86% 大单买入占比28.6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0.4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19%/11.30%/7.85%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4.02亿元 同比减少4.0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增长81.0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9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0.84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7.75万户 较上期减少20.44% [2] - 人均流通股8505股 较上期增加25.68%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5483.17万股 较上期增持1394.71万股 [3] - 三大ETF产品合计增持621.38万股 其中华夏上证50ETF增持223.49万股至1604.61万股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汽车整车(94.72%)及零部件(5.28%) [2] - 行业分类为电动乘用车 概念板块包括固态电池/智能汽车/新能源等 [2] - 注册地址重庆市 成立于2007年5月 2016年6月上市 [2]
手握100万辆车销售命脉:华为不造车,如何卖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8:18
华为汽车业务渠道演变 - 华为汽车销售渠道经历了从早期与赛力斯两套体系并行、权责分离的模式,到逐步整合统一,最终发展为高度标准化的“鸿蒙智行”用户中心的过程[9][10][13] - 渠道控制权不断强化,从2022年开始重构,到2023年7月成立由华为主导的“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实现营销、销售、交付、服务的端到端管理[10] - 当前渠道形态呈现多元化,包括华为直营店、智能生活馆、鸿蒙智行用户中心(含二至五界店)以及各品牌的独立用户中心,以适应不同市场需求[18][19] 鸿蒙智行销售网络现状与规划 - 鸿蒙智行用户中心正加速建设,实现问界、智界等车型同厅销售及“销交服”一体化,但初期因品牌集中导致门店接待压力大,用户体验承压[11][13][16] - 为解决运营压力并优化网络,华为策略转向分网,智界、享界、尚界正筹备或已开始建设独立用户中心,享界计划在年底前建成数十家专网中心[17][18] - 通过翻牌现有豪华品牌展厅(如宝马、奔驰、奥迪、捷豹路虎),华为以较低成本和较快速度拓展服务网络,将存量空间转化为销售触点[17] 华为在合作模式中的主导权 - 在尚界等新品牌合作中,华为掌握绝对主导权,门店选址、视觉标准、运营流程、人员工资绩效及销售政策均由华为统一制定[1][20][22] - 经销商角色转变为资金与场地投入方,运营管理权完全由华为掌控,要求合作伙伴严格遵循其标准化运营方法论[20][22] - 对于后续合作品牌(如智界、享界),华为从零开始主导其专属用户中心的建设与运营,采取了比问界更彻底的控制模式[12] 标准化运营与产品定义能力 - 华为构建了高度标准化的用户接触体系,对门店细节(如展车朝向、装饰植物颜色枝数、外立面材料)乃至一线人员面试认证和培训均有严格规定[1][22][23] - 销售方法论强调场景营销而非参数堆砌,重点让用户感知鸿蒙座舱流畅性和智能驾驶便捷性,所有销售话术和流程必须按华为规范执行[22][25] - 产品定义能力源于消费电子业务的“用户思维”,采用IPD流程,由接近市场的人员提出需求,产品与营销共同实现,例如问界M9的挥手开启前备箱功能[24] 华为汽车业务战略定位演变 - 华为内部对造车存在分歧,鸿蒙智行的成立被视为一种妥协,旨在统一管控合作品牌、明确“不造车”定位并与车BU形成区隔[27][28] - 公司正退守“超级供应商”角色,逐步将“界”字商标转让给合作车企,切割品牌所有权,其最终目标是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Tier 1,类似“博世”[29][30][32] - 车BU已独立为引望,定位为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伙伴覆盖多家主机厂;鸿蒙智行与引望未来可能形成“竞合”关系[30][31] 业务规模与市场表现 - 华为技术已渗透进超百万辆智能汽车,鸿蒙智行覆盖15万至百万级价格区间,掌握了93万辆车的“卖车命门”[2] - 2024年一季度,问界M9累计销量2.3万辆,同比增长117.83%;智界品牌连续三个月销量过万辆[16] - 华为全球终端网络包括超5.6万家门店和专柜,其中体验店超5500家,为汽车销售提供了强大的渠道基础[6]
调查|手握100万辆车销售命脉:华为不造车 如何卖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8:1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焦文娟 9月上旬,上海一家尚界用户中心尚未正式开业,但店内已至少有 7 名销售人员在岗随时准备接待闻讯而来的顾客。 这家由捷豹路虎展厅翻新而来的门店,紧邻奥迪,此刻正经历着与往日截然不同的关注度——在尚界H5车型上市前,门店最多 曾一天接待超30组前来看车的客户。 在鸿蒙智行的"专网渠道"建设中,除了问界外,尚界是最先开始行动的。据《21汽车·一见Auto》了解,今年4月初,在尚界品牌 正式官宣亮相前半个月,有经销商已经收到相关渠道信息。相比之下,享界用户中心仍在筹备,而智界用户中心目前仅武汉一 家门店投入运营。 合作模式的升级正进一步强化华为在销售端的管理权限。有知情人士告诉《21汽车·一见Auto》,门店合作方为传统经销商,但 选址、视觉标准和运营流程均遵循鸿蒙智行统一规范。 在入局汽车业之前,华为曾步履维艰。2019年车BU成立时,传统车企警惕"灵魂论",华为的深度合作伙伴只有赛力斯。如今, 车企们视华为为逆天改命的良方。目前,华为的朋友圈已集结八大国有车企,合作伙伴扩展到自主、合资、外资车企。 目前,鸿蒙智行覆盖15万级至百万级市场,掌握了93万辆车的"卖车命门",算上Hi模式和零 ...
21调查|手握100万辆车销售命脉:华为不造车,如何卖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8:09
华为汽车业务渠道模式的演变 - 合作模式升级强化了公司在销售端的管理权限,门店选址、视觉标准和运营流程均遵循鸿蒙智行统一规范[1] - 渠道策略经历了从“分”到“合”再走向“分”的三个阶段,反映出话语权的调整节奏[9] - 初期华为与赛力斯两套门店体系并行,导致权责分离和用户体验问题[7] - 随着问界被纳入鸿蒙智行,渠道逐步整合,公司对销售、交付与售后环节的控制力增强[9][10] - 目前渠道形态包括华为直营店、授权体验店以及鸿蒙智行用户中心,并根据在售品牌数量分为“两界店”至“五界店”[10][12] 鸿蒙智行标准化运营体系 - 公司构建了高度标准化的用户接触体系,对门店运营细节有严格规定,例如展车必须面对面摆放以营造迎接感[2] - 展厅内细节如蝴蝶兰的颜色、朝向和枝数也须符合鸿蒙的规定[2][15] - 所有一线面客人员须经公司面试认证后方可上岗,培训标准持续迭代[15] - 销售话术重点从参数堆砌转向场景营销,旨在让用户感知鸿蒙座舱的流畅和智能驾驶的便捷[13] - 门店被要求配备商用多头咖啡机与专职咖啡师,以确保出品稳定和用户体验[15] 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合作拓展与产品定义 - 公司朋友圈已集结八大国有车企,合作伙伴扩展到自主、合资、外资车企[2] - 鸿蒙智行覆盖15万级至百万级市场,技术已渗透进超百万辆智能汽车[2] - 产品定义核心在于消费电子业务中已验证的“用户思维”,强调端到端的IPD流程[16] - 公司能成功切入高端市场的关键在于其更懂中国中产阶级的需求,例如问界M9设计了挥手开启前备箱的功能[16] - 8月开始,公司与智界和享界的合作模式升级,角色深化为“品牌共建者和主导者”[17] 华为汽车业务的战略定位与内部调整 - 公司最终目标并非成为整车厂,而是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专注于提供全栈解决方案[21] - 2023年鸿蒙智行的成立被视为对“不造车”定位的明确回应,并与车BU形成业务区隔[19] - 公司已逐步将“界”字商标转让给合作车企,彻底切割品牌所有权以强化“不造车”定位[20][21] - 内部存在竞合关系,鸿蒙智行与引望(原车BU)有走向“竞合”的趋势[21][22] - 广汽与华为正在探索一种介于鸿蒙智行与引望之间的合作模式,意味着未来技术方案应用更灵活[22] 渠道建设的最新进展与销售表现 - 鸿蒙智行用户中心加速建设,问界、智界等车型同展厅销售,实现“销交服”一体化[9] - 通过翻牌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展厅,公司以较低成本、较快速度拓展了服务网络[11] - 今年一季度问界M9累计销量2.3万辆,同比增长117.83%;智界品牌也连续三个月销量过万辆[10] - 智界和享界开始筹备建设独立用户中心,重点瞄准下沉市场以“查漏补缺”[11] - 尚界渠道筹备已久,在品牌官宣前就已协商渠道建设,部分经销商在推进尊界品牌单独展厅[11]
上汽贾健旭四句话总结尚界H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1:04
公司动态 -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出席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并公开点评尚界H5车型 [1] - 贾健旭以"GL8的舒适、桑塔纳的素质、华为的智能、余承东的要求"四要素概括尚界H5产品特性 [1] 产品特征 - 尚界H5车型强调舒适性定位 对标GL8车型标准 [1] - 产品基础素质参照桑塔纳车型的可靠性标准 [1] - 智能化系统采用华为技术解决方案 [1] - 产品设计执行华为智能汽车业务负责人余承东提出的要求标准 [1]
55.98万起售!问界M9四座布局重塑高端出行尊享仪式感
齐鲁晚报· 2025-09-24 19:44
产品更新与发布 - 公司推出问界M9全新车色“银境紫”,采用撞色设计,车顶、A柱及D柱为银色,与紫色车身主体交织 [2] - “银境紫”新色的加入使问界M9外观色彩矩阵增至六种,此前已提供牧野青、鎏金黑等高光色及雅丹黑、星河蓝、金瑞红等双拼色 [4] - 公司新增尊四座配置套装,包含奢享零重力座椅套装、智能隐私车窗、电动踏板,增程Ultra版售价55.98万元起,纯电Ultra版售价58.98万元起 [1][12][14] 市场表现与定位 - 问界M9自上市以来累计交付量超过24万辆 [9] - 该车型已连续18个月稳居50万元以上市场价格区间的销量冠军 [9] - 问界M9连续8个月蝉联大型SUV保值率第一,并连续两期获得新能源全车型用户净推荐值第一 [9] 智能科技与配置 - 车辆搭载HarmonyOS 4智能座舱,支持三指滑动多屏互联,并配备全新智能激光投影巨幕2.0及32英寸升降幕布 [11] - HUAWEI XHUD临境抬头显示系统融合车道级AR导航,以75英寸超大画面投射信息 [11] - 问界M9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采用全新WEWA架构,配备36个感知硬件,包括192线激光雷达 [11] - 此次更新带来超50项功能全量升级,包含泊车车外语音远程查看及对讲、手表手势开关门等 [15] 座舱体验与舒适性 - 尊四座配置中,主驾后排配备准零重力座椅,靠背最大躺角150°,副驾后排为零重力座椅,靠背最大躺角155° [14] - 座椅扶手上集成50W无线快充与66W Type-C充电口,并配备超大双杯托、手机槽等 [14] - 车辆搭载鸿蒙ALPS座舱,采用可吸附降解材料与全链路空气净化系统,以营造健康车内环境 [8] 设计美学与用户体验 - 双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新增“双龙出海”迎宾灯语,并新增高尔夫、网球等情景灯语,增强出行仪式感 [6] - 车漆采用6涂层双色工艺和超过130道涂装工序,以保持颜色光亮如新 [4]
小米布局汽车芯片,旗下基金入股旗芯微半导体!
搜狐财经· 2025-09-24 16:38
小米又出手了,这次盯上的是汽车的大脑芯片。最近苏州旗芯微半导体悄悄迎来了新股东,其中就有小 米旗下的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工商信息显示这次变更之后旗芯微的注册资本从原来的1000多万涨到了 1546.39万。而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公司主业正是汽车高端控制器芯片的研发和销售。 总之小米这次入股旗芯微既是对汽车芯片赛道的精准押注,也是为自家造车事业打地基。科技企业的竞 争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从研发到供应链的全链条较量。 这个芯片有多关键想必大家都懂,它是汽车电子系统的大脑,小到电动车的电池管理,大到智能驾驶的 决策运算都得靠它。这两年智能汽车火成什么样?从L2到L4级自动驾驶,从座舱交互到车路协同,对 芯片的算力稳定性要求简直是几何级的增长。但是国内能做好汽车高端控制器芯片的企业其实并不多。 这个时候入股一家专注汽车控制器芯片的企业相当于在供应链里埋了一颗钉子,既能深度参与技术研发 又能保证未来车型的芯片供应更稳定、更适配。 其实小米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早有端倪,之前投过做传感器的、做模拟芯片的,这次旗芯微算是补上了 汽车电子的关键一环。其实智能汽车的竞争表面看是续航、颜值、屏幕,但内核其实是芯片、算法、软 件的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