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55.98万起售!问界M9四座布局重塑高端出行尊享仪式感
齐鲁晚报· 2025-09-24 19:44
产品更新与发布 - 公司推出问界M9全新车色“银境紫”,采用撞色设计,车顶、A柱及D柱为银色,与紫色车身主体交织 [2] - “银境紫”新色的加入使问界M9外观色彩矩阵增至六种,此前已提供牧野青、鎏金黑等高光色及雅丹黑、星河蓝、金瑞红等双拼色 [4] - 公司新增尊四座配置套装,包含奢享零重力座椅套装、智能隐私车窗、电动踏板,增程Ultra版售价55.98万元起,纯电Ultra版售价58.98万元起 [1][12][14] 市场表现与定位 - 问界M9自上市以来累计交付量超过24万辆 [9] - 该车型已连续18个月稳居50万元以上市场价格区间的销量冠军 [9] - 问界M9连续8个月蝉联大型SUV保值率第一,并连续两期获得新能源全车型用户净推荐值第一 [9] 智能科技与配置 - 车辆搭载HarmonyOS 4智能座舱,支持三指滑动多屏互联,并配备全新智能激光投影巨幕2.0及32英寸升降幕布 [11] - HUAWEI XHUD临境抬头显示系统融合车道级AR导航,以75英寸超大画面投射信息 [11] - 问界M9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采用全新WEWA架构,配备36个感知硬件,包括192线激光雷达 [11] - 此次更新带来超50项功能全量升级,包含泊车车外语音远程查看及对讲、手表手势开关门等 [15] 座舱体验与舒适性 - 尊四座配置中,主驾后排配备准零重力座椅,靠背最大躺角150°,副驾后排为零重力座椅,靠背最大躺角155° [14] - 座椅扶手上集成50W无线快充与66W Type-C充电口,并配备超大双杯托、手机槽等 [14] - 车辆搭载鸿蒙ALPS座舱,采用可吸附降解材料与全链路空气净化系统,以营造健康车内环境 [8] 设计美学与用户体验 - 双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新增“双龙出海”迎宾灯语,并新增高尔夫、网球等情景灯语,增强出行仪式感 [6] - 车漆采用6涂层双色工艺和超过130道涂装工序,以保持颜色光亮如新 [4]
小米布局汽车芯片,旗下基金入股旗芯微半导体!
搜狐财经· 2025-09-24 16:38
小米又出手了,这次盯上的是汽车的大脑芯片。最近苏州旗芯微半导体悄悄迎来了新股东,其中就有小 米旗下的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工商信息显示这次变更之后旗芯微的注册资本从原来的1000多万涨到了 1546.39万。而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公司主业正是汽车高端控制器芯片的研发和销售。 总之小米这次入股旗芯微既是对汽车芯片赛道的精准押注,也是为自家造车事业打地基。科技企业的竞 争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从研发到供应链的全链条较量。 这个芯片有多关键想必大家都懂,它是汽车电子系统的大脑,小到电动车的电池管理,大到智能驾驶的 决策运算都得靠它。这两年智能汽车火成什么样?从L2到L4级自动驾驶,从座舱交互到车路协同,对 芯片的算力稳定性要求简直是几何级的增长。但是国内能做好汽车高端控制器芯片的企业其实并不多。 这个时候入股一家专注汽车控制器芯片的企业相当于在供应链里埋了一颗钉子,既能深度参与技术研发 又能保证未来车型的芯片供应更稳定、更适配。 其实小米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早有端倪,之前投过做传感器的、做模拟芯片的,这次旗芯微算是补上了 汽车电子的关键一环。其实智能汽车的竞争表面看是续航、颜值、屏幕,但内核其实是芯片、算法、软 件的综 ...
智能汽车ETF(159889)上涨1.5%,行业需求稳健与政策利好共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6:21
行业整体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汽车总销量约285.7万辆,环比增长10.1%,同比增长16.4% [1] - 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39.5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48.8% [1] - 政策持续支持汽车消费,叠加新能源车销量增长,行业需求保持稳健增长 [1] 智能化发展趋势 - 华为与北汽、广汽等车企深化合作,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1] - 合作推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迭代 [1] - 零部件领域电动智能化增量环节及AIDC液冷产业链受到市场关注 [1] - 均胜电子等企业获得大额定点订单,凸显行业技术升级带来的机遇 [1] 智能汽车指数与ETF - 智能汽车ETF(159889)跟踪CS智汽车指数(930721) [1] - 该指数从A股市场选取涉及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覆盖从硬件到软件的全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计算机、汽车等行业 [1] - 指数旨在反映智能汽车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兴证计算机】2025年度研究成果巡礼
兴业计算机团队· 2025-09-24 16:04
AI算力系列 - 国产AI芯片兴起,超节点架构走向主流 [2] - AI大厂资本开支持续扩张,推动国产算力产业链业绩加速兑现 [2] - 从英伟达GTC大会及大厂开支看算力产业投资机会 [2] - DeepSeek等模型带动推理算力市场空间扩大 [2] - OpenAI o1模型引入“思维链”技术,持续提升算力需求 [2] - AI Agent发展迎来爆发元年,算力需求同步提升 [2] AI应用系列 - Palantir公司成为AI Agent领域的应用标杆 [3] - 国内外大模型应用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兑现 [3] - AI眼镜被视为加速进化的端侧AI重要入口 [3] - 字节跳动等巨头逐鹿AI应用生态,推动产业繁荣 [3] - AI学习机受大模型驱动需求高增长,销售旺季将至 [3] - 大模型技术进入“深度思考”阶段 [3] 金融科技系列 - 证券IT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稳定币创新成为新驱动 [4] - Web30金融创新加速,推动证券IT领域发展 [4] - 稳定币产业迎来政策拐点,关注三大受益环节 [4] eCall/智能汽车系列 - eCall国标正式发布,推动产业发展提速 [4] - 国标AECS有序推进,eCall市场潜力巨大 [4] - 智能驾驶领域智能化东风正劲,车路云一体化加速可期 [4] 信创系列 - 信创产业需求加速释放,生态持续繁荣 [4] - 地缘环境变局下,信创产业景气度加速上行 [4] - 鸿蒙PC即将正式发布,生态扩容进入关键阶段 [4] - RISC-V开源生态成为快速崛起的国产化分支 [4] - 数据库作为核心基础软件,深度受益于信创景气提升 [4] 投资策略 - 2025年科技行业投资聚焦AI与国产化两大主线 [5] - AI成为计算机行业核心增长引擎,行业景气度稳步向上 [5] - 行业业绩呈现分化态势,建议布局景气改善赛道龙头 [5] 重点公司分析 - 紫光股份被定位为ICT全栈领军企业,是大模型时代的“卖铲人” [5] - 恒生电子作为金融科技龙头,正迈入新发展时代 [6] - 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旨在打造国产芯片巨头 [6] - 慧翰股份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受益于国标eCall进展 [6] - 汉得信息盈利能力提升,AI Agent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 [6] 其他前沿领域 - 网证网号技术启幕“数字身份”新纪元 [6] - 量子科技是当前科技竞争与自强的重要方向 [6] - 低空经济再获政策加持,产业加速落地 [6]
从清华学子到中国芯片首富,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眼光长远
搜狐财经· 2025-09-24 14:32
公司动态 - 豪威集团芯片正式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标志着国产CIS芯片获得全球AI芯片巨头认可 [1] - 豪威集团被称作国产CIS之光 其传感器曾应用于华为小米等国内头部手机厂商 [1] - 公司创始人虞仁荣2007年创立韦尔半导体 采取代理业务利润反哺研发的独特策略 [9] - 2017年韦尔半导体上市后完成对豪威科技的收购 该收购被视为跨量级并购的典型案例 [11] 业务转型 - 豪威集团业务重心从手机向汽车领域快速转型 2025年车载芯片收入已超越手机业务 [13] - 每辆智能汽车需配备10余个摄像头 带动车载CIS芯片需求呈倍数级增长 [13] - 最新车载芯片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 与英伟达合作将强化智能汽车视觉解决方案 [13] 技术突破 - 图像传感器技术成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收购豪威科技时已预判CIS芯片潜力 [11] - 在中美芯片战期间豪威CIS芯片为华为提供关键替代方案 展现技术自主价值 [11] - 智能汽车视觉系统成为新增长点 公司率先布局车载摄像头赛道 [13] 行业地位 - 进入英伟达供应链被视为中国芯片产业里程碑事件 体现从跟跑到并跑的技术跃迁 [15] - 中国芯片企业部分领域实现领跑 豪威案例证明战略眼光比资源更重要 [15] - 虞仁荣捐资53亿元支持芯片人才培养 其创办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首届录取分数线接近浙江大学 [15] 发展历程 - 1998年公司借中国加入WTO机遇实现1000万美元年收入 成为北京电子经销商冠军 [9] - 从代理商转型研发制造商 突破业务天花板实现产业链价值提升 [9] - 创始人早期展现商业天赋 80年代通过倒卖模拟试卷获取收益 职业生涯经历多次转型 [7]
2025年全球智能汽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金,“启境”品牌正式官宣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10:57
市场表现与销量预期 - 汽车行业上周表现强劲,申万汽车指数涨幅为+3.5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位 [2] - 子板块中汽车零部件表现最佳,涨幅达+5.25%,其次为乘用车(+2.20%)和汽车服务(+2.01%) [2] - 9月8日至14日,国内乘用车日均零售量为6.11万辆,同比小幅增长+1.00% [2] - 受益于“金九银十”消费旺季、车展启动、经销商促销及双节效应,预计9月份全月乘用车终端销量将达220万辆 [1][3] 政策与行业标准动态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计划明年正式发布 [3] - 标准要求系统具备手部脱离检测及视线脱离检测能力,并在驾驶员未及时响应时可控退出,构建“三重安全保障” [3] - 专家预计到“十五五”末,中国智能驾驶部件和系统市场规模将接近或达到一千亿美元 [4] 企业合作与产品规划 - 华为车BU与广汽丰田的合作升级为全栈方案,计划两年内推出三款新车,其中2027年两款车型将全量搭载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 [4] - 鸿蒙智行明年将推出多款新车,包括尊界MPV和SUV,以及享界S9大改款、MPV和首款硬派SUV [4] - 华为和北汽就享界品牌达成深化合作,未来3年将投入200亿资金 [4] - 广汽集团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境”,新品牌将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最先进的智能技术 [5] 投资关注方向 - 投资建议关注涉及智能化相关的整车及汽零企业、海外销量具备潜力的整车企业,以及具备国产替代效应的零部件企业 [6] - 整车领域建议关注北汽蓝谷、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等公司 [7] - 零部件领域建议关注松原安全、浙江仙通、凌云股份、银轮股份、伯特利等多家公司 [7]
海马汽车跌2.30%,成交额1.7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31.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0:1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下跌2.30%至5.52元/股 成交额1.71亿元 换手率1.86% 总市值90.7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31.82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141.02万元(买入222.77万元占比1.30% 卖出1363.79万元占比7.96%) [1] - 年内累计涨幅32.06% 近5/20/60日分别上涨5.34%、16.46%、22.39%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9.27万户 较上期增长9.43% 人均流通股17719股减少8.62%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1589.48万股 较上期增持67.68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9亿元 同比增长7.74%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7451.91万元 同比收窄50.85% [2]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汽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销售 汽车产品收入占比93.4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乘用车-综合乘用车 概念板块涵盖新能源车/智能汽车/新能源/充电桩/燃料电池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3亿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3]
赛力斯涨2.03%,成交额15.7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92.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0:0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144.88元/股 成交金额15.73亿元 换手率0.74% 总市值2366.42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92.18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9.29%金额1.46亿元 卖出占比12.07%金额1.90亿元[1] - 大单买入占比23.16%金额3.64亿元 卖出占比20.89%金额3.28亿元[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9.41% 近5日涨2.69% 近20日涨9.91% 近60日涨7.80%[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7.75万户 较上期减少20.44% 人均流通股8505股 较上期增加25.68%[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5483.17万股 较上期增加1394.71万股[3] - 华夏上证50ETF持股1604.61万股 较上期增加223.49万股[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458.62万股 较上期增加226.62万股[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039.27万股 较上期增加171.27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4.02亿元 同比减少4.06%[2] - 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增长81.03%[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汽车整车及发动机、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 汽车整车收入占比94.72% 零部件及其他占比5.28%[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乘用车-电动乘用车 概念板块包括高派息、百元股、固态电池、智能汽车、新能源等[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9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0.84亿元[3]
提前完成产业规划目标,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格局逐步清晰|“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9-24 09:40
行业发展与政策目标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2年突破20% 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目标 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达44.3% 有望提前十年实现2035年50%的目标[1] - 根据产业规划 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超20% 2035年目标超50%[1] - 十四五期间行业快速发展 十五五时期有望保持优势 助力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首次突破100万辆 同比增84% 2021年销量达331万辆 同比增183%[2] - 2024年产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辆达1286.6万辆 同比增35.5% 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70.5%[2] - 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693.7万辆 销量占比44.3%[2] - 预计2025年销量达1600万辆 2030年保有量达1亿-1.6亿辆[4] - 预计2030年产销量达2100万辆 销量占比提升至65%[5] 市场结构变化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逼近70% 打破合资品牌主导地位[2] - 纯电动汽车2024年销量771.9万辆 占比60% 较2023年下降10.4个百分点[7] - 插电混动汽车(含增程)2024年销量514.1万辆 占比40% 较2023年提高10.4个百分点[7] - 预计2025年纯电份额降至50% 插混增至40% 增程式保持10%[4] - PHEV增速将明显高于BEV 2030年后BEV占比有望回升[5] 产业链竞争力 - 宁德时代自2017年起稳居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第一 比亚迪市占率持续提升[3] - 外资品牌开始采购中国技术方案 包括丰田与比亚迪 大众与小鹏 奥迪与上汽等合作[3] - 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优势 成为外资企业不可或缺环节[3] - 比亚迪年销量达400万辆规模 为国内第一大车企且盈利榜首[3] 企业竞争格局 - 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比亚迪一家独大 广汽 长安 奇瑞 吉利 问界 理想等快速成长[3][8] - 造车新势力出现分化 威马 爱驰 赛麟 拜腾等陷入资不抵债和产能闲置[8] - 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集中度:前3家50% 前5家62% 前10家81% 前20家97%[9] - 华为 小米等科技企业加入造车 行业兼并重组持续[8] 技术发展与创新 - 竞争进入智能化时代 智能驾驶成为主要卖点 城市NOA等高阶辅助驾驶迎来量产[7] - 关键前沿技术将取得突破:全固态电池 线控底盘 分布式驱动 AI大模型 超快充 飞行汽车 人形机器人等[9] - 智能化变革将加剧竞争 行业进入兼并重组转折阶段[7] 国际化进展 -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4]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75.2%[4] - 在欧洲 俄罗斯 东南亚等市场出口量持续攀升[4] - 企业需拓展海外市场建立全球化竞争优势[9]
15.98万起!华为鸿蒙智行最便宜的车上市,小订突破16万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9:27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华为与上汽集团合作推出鸿蒙智行旗下最便宜车型尚界HS 起售价15.98万元 填补15-25万元价格带空白[1] - 尚界H5定位中型SUV 车身尺寸4780×1910×1664毫米 轴距2840毫米 提供增程与纯电两种动力选择[9] - 鸿蒙智行旗下车型已覆盖十几万到上百万全价位段 涵盖SUV/轿车/旅行车/MPV等车型 形成"五界齐聚"产品矩阵[9] 产品配置与技术特性 - 增程版配备32.6度电池 CLTC综合续航1360公里 百公里油耗4.44升 提供基础版和高阶版两种智驾配置[3][9] - 纯电版提供64.6度电池和80度电池版本 CLTC续航最高655公里 百公里电耗13.4千瓦时[5][9] - 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 HUAWEI IDVP电子电气架构和XMC数字底盘引擎 支持192线激光雷达[3][5][9] - 首次在20万元以下车型配备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 支持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9] 市场表现与订单情况 - 尚界H5小订销量突破16万台 其中Max高阶版本占比75% 显示市场对高端配置接受度较高[9] - 鸿蒙智行已与赛力斯/北汽/江淮/奇瑞/上汽五家车企达成合作 形成问界/享界/尊界/智界/尚界品牌矩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