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西街观察】大厂出海不讲老故事
北京商报· 2025-10-19 22:28
出海模式重构 - 中国企业的出海业务从传统的制造和产品出口,转变为以智能云、金融支付、个人信贷、外卖出行、短剧网文等为代表的数字生态和系统模式输出 [1] - 出海模式的核心是利用资本、技术、方法论和解决方案,试图输出一整套系统和模式,而不仅仅是销售具体单品 [1] - 企业以技术和数据为依托,能够精准捕捉不同地域圈层的需求痛点,无需亲身踏足每一片土地 [1] 出海战略动机 - 出海被视为抬升公司主营业务天花板的重要助力,并将海外市场视为实现弯道超车的新机会 [1] - 面对国内增长持续加压和行业价格战的局面,尽快抢夺海外市场成为公司的一致目标,旨在让自身优势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或在他人优势领域开疆拓土 [1] 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 - 海外市场具有市场大、收入高的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竞争激烈、监管复杂的挑战 [1] - 具体的挑战包括中国云的安全问题、AI公司的身份问题、金融支付与个人信贷的合规压力、外卖出行本地化的深水区以及短剧出海的版权问题 [2] 企业能力与应对策略 - 中国企业已进化为中国“智造”,出海时手握创新和专利,并能将图纸实现为产品 [3] - 关键策略是从最核心且可操作的程序着手适应本土化,并与国内外监管部门合作推动全球化,以规避规则暗礁 [3] - 企业背靠优质的供应链、完整的生态圈、有经验的运营管理团队以及顶级的研发资源,在科技、AI、金融等领域寻找国际化的最优解 [4] - 同时需要应对本地巨头夹击、用户信任缺失等困局,并解决数据收集与隐私治理的合规难题 [4]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20251019:2025Q3前瞻:销量环比提升,成本端向好-20251019
民生证券· 2025-10-19 22:2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给出“推荐”评级,并维持该评级 [6]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汽车行业呈现销量环比提升、成本端向好的趋势 [1][2][73] - 乘用车领域,受益于国补地补政策延续,2025Q3批发销量达768.6万辆,同比增长14.7%,环比增长8.1% [2][11][73] - 新能源乘用车表现强劲,2025Q3批发销量402.4万辆,同比增长24.2%,批发渗透率达52.4% [2][15][73] - 出口市场增长强劲,2025Q3乘用车出口159.2万辆,同比增长23.1%,其中新能源出口占比43.2% [2][16][73] - 价格竞争趋于和缓,行业整体折扣率基本持平,车企降价压力小 [2][25][73] - 零部件行业成本压力下降,原材料及海运费同比显著下降,汇兑收益有望提升 [3][45][47][74] - 重卡市场受以旧换新政策驱动,2025Q3批发销量28.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58.1%,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激增181.5% [3][50][55][74] - 摩托车行业结构升级,2025Q3中大排量摩托车预计销量25.8万辆,同比增长18.9%,出口表现亮眼,同比增长50.5% [3][68][75] 乘用车板块总结 - 总量端:2025Q3乘用车批发销量768.6万辆,同比+14.7%,环比+8.1%;上险销量594.7万辆,同比+2.6%,环比+6.9% [11][15] - 结构端: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批发渗透率达52.4%;出口销量中新能源占比提升至43.2% [2][15][16] - 价格端:行业整体折扣率稳定在15.8%,价格竞争降温 [25] - 格局端:特斯拉、零跑、小米、蔚来、吉利、长安等车企在同比或环比维度表现较好 [2][42][73] 零部件板块总结 - 收入端:小米、小鹏、蔚来、零跑、吉利等主机厂产业链预计收入表现较好 [3][49] - 成本端: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下滑,聚丙烯价格同比-5.3%,铝价同比-1.7%,热轧卷板价格同比-15.6% [45] - 外部环境:海运费同比显著下降33.4%;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小幅增长,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同比大幅增长,利好相关公司汇兑收益 [47] - 新增长点:人形机器人业务为零部件公司带来新增量,多家公司积极布局 [49][83] 重卡板块总结 - 总量端:以旧换新政策集中落地,2025Q3重卡批发销量28.2万辆,同比+58.1%;上牌量21.4万辆,同比+64.5% [3][50] - 出口端:2025Q3重卡出口8.6万辆,同比+22.9% [3][51] - 新能源重卡:2025Q3销量5.8万辆,同比+181.5%,渗透率达27.1% [3][55] - 天然气重卡:2025Q3销量5.4万辆,同比+36.9%,销量回暖 [3][58] - 竞争格局:行业CR5为90.8%,重点企业集中度波动较小 [50] 摩托车板块总结 - 总量端:2025年8月250cc以上摩托车销量8.4万辆,同比+23.6%;1-8月累计销量67.5万辆,同比+36.0% [62] - 结构端:500cc以上排量车型增长强劲,500-800cc排量段8月销量同比+231.4% [63][87] - 出口端:8月出口4.7万辆,同比+64.1%;2025Q3预计出口14万辆,同比+50.5% [62][68] - 竞争格局:春风动力、隆鑫通用、钱江摩托位居行业前三,CR3市占率合计44.6% [63] 投资建议 - 乘用车: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的优质自主车企,推荐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赛力斯 [4][77] - 零部件:聚焦智能化和新势力产业链,推荐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星宇股份、沪光股份、无锡振华、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等 [4][79]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均胜电子、伯特利等汽配机器人标的,以及小鹏汽车、赛力斯等汽车机器人主机厂 [5][83] - 摩托车:推荐中大排量龙头车企春风动力、隆鑫通用 [5][89] - 轮胎:推荐赛轮轮胎、森麒麟 [5][94] - 重卡:推荐中国重汽 [5][91]
明德战略对话(2025)在京举办 中美欧俄政商学研人士热议中国式现代化
证券日报· 2025-10-19 21:53
本报讯 (记者韩昱)10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领导力学 院承办的"明德战略对话(2025)"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为10月13日至10月17日举办的"明德战略对话 (2025)"系列活动核心环节,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球化新动能"为主题,来自美国、英国、俄罗 斯、意大利、波兰、德国等多国的前政要、知名学者、意见领袖与媒体代表,在走访上海、温州实地探 索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后齐聚北京,共同探讨世界变局下的全球治理、技术革命与人类未来发展。论坛 发布5项重磅研究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非常高兴和与会中外嘉宾相聚"中国式现代 化,全球化新动能"明德战略对话(2025),从"中国之治"的实践智慧中探寻全球化"发展之道"。当代 中国正在书写的,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阔的现代化篇章。在过去几天的"明德战略对话(2025)"系 列活动中,各位嘉宾深入上海、浙江等地开展调研,走访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标志性企业与示范 区,感知中国发展脉动。嘉宾们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鲜活注脚;一路上的 所思所感,为今天对话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 ...
山东重工全面“出海”:海外总收入占比已超60%
经济观察网· 2025-10-19 19:49
公司业绩概览 - 2025年1至9月份公司收入接近4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9% [3] - 2024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为5500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出口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是2020年出口收入200亿元的5倍 [2][3] 全球化战略与成果 - 公司海外总收入占比高达60%,其中30%来自海外子公司收入,另外30%来自中国本土产品的海外本地化制造和销售 [8] - 2025年1至9月份公司出口收入为7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以上 [4] - 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对冲局部市场风险,追求高度全球化的均衡产业布局 [8] 核心子公司业绩亮点 - 潍柴集团2025年1至3季度营业收入超过2500亿元,同比增长6% [4] - 潍柴发动机板块出口收入增长30%以上,大缸径业务销量同比增长400% [4] - 中国重汽2025年1至9月份重卡出口销量11.1万辆,同比增长24.5%,其中9月单月出口首次突破1.5万辆 [5] - 中国重汽在非洲和东南亚市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7.4%和41.5% [5] - 中通客车海外业务占比达70%,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0% [6] 全球化竞争优势与战略 - 中国重汽在海外建立44个代表处、105个办事处、300家经销网络,通过本地化提升竞争力 [6] - 公司旗下全部企业共有海外渠道超过1000家,自设38家海外贸易平台以整合资源 [10] - 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力新能源、数智化、后市场、全球化四大战略方向 [11] - 公司设定了2030年营业收入1000亿美元的发展目标 [11] 行业驱动因素 - 行业受到“两新”(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和“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政策刺激 [3] - 全球经济增长带动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发展中国家物流、基建领域高速增长,推动海外重卡需求 [5] - 进入AI时代,数据中心对备用电源的需求为潍柴大缸径业务带来机遇 [4]
中国人闯沙特
投资界· 2025-10-19 15:4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在沙特等中东市场面临深刻的劳动文化、商业规则和社会环境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工作效率、薪酬体系、人脉网络和本地化策略等多个方面,中国企业需通过变通、尊重和融合来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4][5][9][18][23] 劳动文化差异与冲突 - 中国工人展现高强度工作模式,在沙特NEOM未来城地表温度近70℃环境下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月休仅2天,月收入约2.8万元人民币,为国内同岗位两倍 [7] - 沙特本地员工遵循宗教节奏,法定日工作8小时,斋月期间降至6小时,工作日需进行5次礼拜每次约30分钟,斋月整体生产力下降35%至50% [8] - 沙特推行“沙特化”政策,强制企业雇佣10%至超50%本国员工,本地应届大学生起薪折合人民币可达四五十万元,但部分被中方经理称为“吉祥物工程师”,技术能力有限 [8] - 劳动价值观差异源于社会环境:中国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奋斗被视为改变命运手段;沙特因石油福利兜底,工作紧迫感较弱 [9] 外籍劳工体系与本地社会问题 - 沙特外籍人口约1570万,占总人口44.4%,支撑经济半壁江山,过去五年中国赴沙特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估计增长两三倍 [5] - “卡法拉”担保制度下,外劳缺乏自主权,薪酬体系基于国籍分级:欧美专家月薪或达五位数美元,中国工程师月薪3000至8000美元,南亚普通工人月薪仅200至600美元,同岗位薪资因国籍差异最高达4至5倍 [12] - 沙特年轻人陷入“舒适陷阱”,尽管享有全面福利,但约40.1%的15~30岁青年经历过精神或心理障碍,物质富足却精神匮乏,缺乏奋斗动力 [13] 商业环境与人脉网络 - 沙特商业高度依赖家族和人脉网络,项目资源分配不透明,常通过私下关系圈内定,如顺丰为进入沙特市场与阿吉兰兄弟集团合资成立AJEX,借助本地盟友获取牌照和网络 [15] - 中东投资圈对“画大饼”项目警惕,案例包括美国Hyperloop One超级高铁项目最高速仅172公里/小时,最终停止运营,以及中国电商JollyChic在亚马逊收购Souq和本地电商Noon崛起后于2022年破产,因过于依赖低价中国货忽视本土化 [16][17] - 建立信任是关键,一旦被本地合作伙伴认定为“不诚信”,消息会通过圈子迅速传开,影响整个行业立足之地 [15] 中国企业本地化与变通策略 - 中企采取人力资源本地化妥协,如中石化在沙特某项目初期雇用上千名沙特籍员工,经考察后仅保留约150人参与核心工作,其余由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工人填补 [19] - 尊重当地宗教节奏,在每日报告中明确祷告时间,将设备维护安排在祷告时段,公司内推行“开放办公室”原则,禁止中方员工关起门开小会或私下用中文交谈,以消除外籍同事戒心 [19][20] - 极兔速递在沙特与物流学院合作,每批训练约100名沙特站点经理,本地员工占比超30%,每天处理10万多件包裹,部分由本地团队完成 [20] - NEOM新城为外籍人才提供五星级标准宿舍、国际学校等配套,但文化转变非一朝一夕,沙特同事仍认为“加班是一种惩罚” [20][21]
调研速递|长安汽车接受永赢基金等4家机构调研 新兴产业规划与新品亮点纷呈
新浪证券· 2025-10-19 14:24
新兴产业规划 - 机器人业务实施"1+N+X"战略布局智能汽车机器人技术 联合头部伙伴突破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 [1] - 飞行汽车领域计划于2030年推出航线飞行汽车产品并实现商业化运营 [1] - 无人商用领域将结合市场研判探索无人清扫车和无人农机等应用场景 [1] 新能源业务 - 全力推进"香格里拉"计划 打造阿维塔 深蓝汽车 长安启源三大全球数智新能源品牌 [1] - 今年1-9月全球新能源销量达72.4万辆 同比增长59.7% [1] - 阿维塔定位原创设计智能新豪华 产品价格20万-70万元 已连续7个月交付破万 [1] - 深蓝汽车定位年轻科技运动 产品15万-30万元 深蓝S05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 [1] - 长安启源聚焦新主流用户 产品8万-25万元 长安启源Q07月销稳定过万 [1] 智能化发展 - 持续推进"北斗天枢"计划 近五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610亿元 [2] - 构建"六国十地"研发布局 研发团队规模超过2.4万人 全球专利数量超过2万件 [2] - 打造中央环网架构SDA和智能网联测试中心天枢智能实验中心 并向合作伙伴分享技术平台 [2] - 发布"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品牌 提出"泛安全"理念 [2] 全球化与新品规划 - 加速推进"海纳百川"计划以提升全球影响力 [3] - 长安启源A06作为天枢智能重要承载车型已于9月28日开启全球先享预定 即将正式上市 [3] - 长安启源全新Q05已开启盲订 [3] - 深蓝汽车全新产品深蓝L06拥有三大黑科技 [3] - 阿维塔12四激光版于10月18日开启预售 计划10月28日正式上市 [3]
长安汽车(000625) - 2025年10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19 14:00
新兴业务规划 - 机器人业务采用"1+N+X"战略布局,联合头部合作伙伴研发人形机器人,突破大脑、能源、驱动等核心技术 [1] - 飞行汽车领域计划于2030年推出航线飞行汽车产品,实现商业化运营 [1] - 无人商用领域积极探索无人清扫车、无人农机、外骨骼等 [1] 三大战略计划进展 - 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1-9月全球新能源销量72.4万辆,同比增长59.7% [2] - 阿维塔品牌定位新豪华汽车,价格覆盖20万-70万元,连续7个月交付破万 [2] - 深蓝汽车品牌定位年轻科技运动,价格覆盖15万-30万元,深蓝S05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 [2] - 长安启源品牌聚焦主流用户,价格覆盖8万-25万元,长安启源Q07月销稳定过万 [2] - 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610亿元,研发团队超2.4万人,全球专利超2万件 [2] - 建成SDA中央环网架构和天枢智能实验中心,技术平台分享给合作伙伴 [2] - 发布"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品牌,提出泛安全理念 [2] - 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1-9月海外销量46.5万辆,同比增长10.7% [3] - 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229项 [3] 2025年新品规划 - 长安启源A06:搭载天枢驾驶辅助、座舱和底盘,配备800V碳化硅平台+6C闪充,已于9月28日开启预定 [3] - 长安启源Q05:基于全新平台,配备宁德时代电池,支持3C快充,纯电续航506km,搭载激光雷达和4nm天玑芯片,已开启盲订 [3] - 深蓝L06:全球首发3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首搭磁流变技术,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3] - 阿维塔12四激光版:10月18日开启预售,提供纯电与增程双动力,10月28日正式上市 [3]
奇瑞要做“全球公司” 全固态电池2年后上车
新京报· 2025-10-19 13:32
战略转型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发布“瑶光2025”战略进展,目标是从传统车企转型为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2] - 公司战略核心从“国际化”转向“全球化”,计划在全球各地进行研发并建立本地化供应链[2] - 公司董事长表示,将通过建立覆盖新能源、智能化、AI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创新体系,以获取反“内卷”的能力并推动品牌向上[2] 海外市场表现与规划 - 公司当前海外市场营收已接近总收入的一半,未来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和员工数量预计将远大于国内[3] - 为支撑全球化目标,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建立26个海外研发中心,以更快地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3]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汽车出口量达936,428辆,同比增长12.9%,其中欧洲市场销量为14.5万台,同比增长超2倍[5] 技术与产品安全进展 - 公司强调要成为“世界最安全的新能源、智能化车企”,并展示了火星架构底盘技术以提升车辆稳定性与安全性[5] - 公司研发的犀牛S全固态电池在安全测试中表现优异,计划于2027年完成首批装车验证,为量产奠定基础[5] - 公司量产的新能源越野车“纵横G700”展示了其防水和密封技术,能够横渡长江[5] 行业挑战与应对 - 公司董事长指出,中国汽车品牌在“出海”过程中面临“水土不服”、安全质量问题及本地化配套不足等挑战[4] - 公司认为应对挑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化创新体系,以确保技术、标准和质量安全能经得起全球市场的考验[4]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阿里巴巴与蚂蚁联合投资66亿元设立香港总部/理想汽车首个海外零售中心开业
36氪· 2025-10-19 11:51
阿里巴巴集团业务拓展 -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联合投资9.25亿美元(约66亿元人民币)购置香港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共13层商业写字楼,设立两家公司的香港总部,旨在立足香港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 [2] - 阿里云在迪拜启用第二座数据中心,至此其全球布局已扩展至29个地域、92个可用区,以满足中东地区日益增长的云和AI需求 [2] - 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公布海外双11和黑五活动时间,活动将从11月8日持续至12月3日,并聚焦于为优质POP商家提供最高7%销售额的返佣激励,将“海外托管”覆盖国家扩至30多个 [2] 物流与汽车行业国际化 - 菜鸟公布2025年终大促全球物流保障方案,依托其供应链网络和无人物流科技,提供包括“全球五日达”、“G2G核心区域三日达”等物流体验 [3] - 理想汽车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开设海外首家授权零售中心,面向当地市场销售三款增程电动产品,并计划通过与中亚地区头部经销商合作建设服务网络 [3] - 小鹏汽车位于迪拜的数字化配件仓正式运营,为中东及非洲市场提供售后服务,公司目前已进入全球46个市场,2025年跻身全球电动车销量前六 [3] 自动驾驶与新能源项目进展 - 比亚迪中标新加坡首个L4级自动驾驶巴士试点项目,计划于2026年年中在特定路线进行无人驾驶巴士测试,试点巴士可载16名乘客 [4] - 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通过港交所聆讯,今年业务出海动作频频,包括获得卢森堡许可、与新加坡康福德高合作、获得迪拜路测许可,并与Stellantis集团签署备忘录以加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欧洲的部署 [4] - 无人配送企业新石器与阿联酋K2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加速自动驾驶技术在中东地区的落地应用,并推动在阿联酋的大规模部署 [5] 储能与投融资动态 - 阿特斯储能获得北美市场2.1GWh大单,将为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两个电池储能项目供应系统,设备交付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 [5][6] - AI视频企业爱诗科技完成1亿元B+轮融资,其产品PixVerse与拍我AI全球用户突破一亿,年度经常性收入超4000万美元,MAU超过1600万 [6] - 配送机器人公司云迹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募资约5.9亿港元,开盘大涨49.37%,其机器人已落地全球30000多家场景,2024年完成超5亿次服务 [6] 科技企业融资与市场拓展 - 九识智能完成由蚂蚁集团领投的新一轮数亿美金融资,其L4无人驾驶Robovan产品已落地全球近300个城市,在中国快递和邮政等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70% [7]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商炎和科技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量产线建设及全球市场拓展,其100MW级量产线已于今年8月建成投产 [7] - 以多模态触觉感知技术为核心的千觉机器人完成亿元级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理想汽车等,公司已与智元、谷歌DeepMind等行业头部客户形成合作 [7] 市场趋势与行业表现 - 第45届GITEX GLOBAL在迪拜举行,展会聚焦生物科技、实体AI、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吸引了全球数千家科技企业 [8] - 前三季度,中国出口节日用品、玩偶、动物造型玩具超过500亿元,产品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2025年全球手游厂商50强榜单发布,腾讯、米哈游、叠纸等9家中国公司上榜,其中世纪华通/点点互动位列第1,腾讯位列第10 [8]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举行 专家建言“世界变革下的未来之路”
经济观察网· 2025-10-19 10:59
货币政策框架 - 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运行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结构性矛盾突出使得总量调控难以单独有效[1]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计为激励相容机制 商业银行自主决策发放贷款 中央银行将基础货币投放与商业银行向特定领域贷款数量挂钩[1] 人工智能对金融业影响 - 人工智能技术令金融产品研发和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使产品多样化和触达远端客户在经济上更可行[2] - 技术应用使得服务小众需求在成本收益上更可持续 产生长尾效应[2] - 金融监管鼓励金融机构运用科技优化服务并降低营运成本 同时需遵循金融基本原理并把握好安全与效率等动态平衡[2] 宏观政策与债务管理 - 面对全球公共债务持续攀升和利息负担加重 中国相关部门需充分利用宏观政策空间 增加有效益的举债[2] - 建议借助投资基金等市场化工具 加大对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新型基础设施投入 释放数据要素对经济的放大效应[2] - 中国通过深化国企改革从源头上改善财政收支 将政府负债率控制在与经济韧性相匹配的可持续水平[3] 全球经济挑战与中国应对 - 全球经济深陷多重结构性矛盾 增长动能疲软 自由贸易体系面临高关税冲击 债务规模高位攀升[3] - 面对全球保护主义和产业链碎片化 中国未选择脱钩断链而是以更开放姿态坚定拥抱全球化[3] - 中国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探索安全与效率并重的增长模式 未固守传统发展路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