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国产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又有资金进场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5:39
市场资金流向 - 7月7日A股市场成交额达1.21万亿元,三大指数涨跌互现,股票ETF资金净流入1.87亿元 [1] - 跨境ETF净流入居前,中证A500、沪深300、上证50等宽基ETF净流出较多 [1] - 7月以来股票ETF整体净流出超70亿元,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科技ETF、科创50ETF净流入居前 [6] 行业ETF表现 - 电力相关ETF表现突出,广发旗下电力ETF规模从年初15亿元增长至32.29亿元,近1月日均成交额1.64亿元 [3] - 港股科技板块领涨,广发港股通科技ETF盘中涨幅超2%,景顺长城港股科技50ETF年内涨幅达27.99% [3][5] - 中概互联网ETF净流入4.8亿元居首,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净流入3.67亿元 [2][5] 头部基金动态 - 易方达旗下中概互联网ETF规模335.13亿元,单日净流入4.77亿元;创业板ETF净流入2.56亿元 [5] - 华夏基金科创50ETF规模828.79亿元,单日净流入1.9亿元,跟踪指数近一月日均成交24.67亿元 [3]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484.23亿元,单日净流入2.96亿元,年内涨幅23.04% [5] 宽基ETF资金变动 - 中证A500ETF合计净流出超9亿元,嘉实A500ETF单只净流出3.22亿元 [6][8] - 沪深300ETF合计净流出超4.5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净流出2.04亿元 [6][8] - 上证50ETF合计净流出超3.6亿元,易方达上证50ETF净流出1.02亿元 [6][8] 科技与半导体展望 - AI及半导体行业被看好,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有望加速AI应用发展 [7] - 政策持续加码半导体行业扶持,自主可控和科技安全成为关键战略 [7]
“最牛风投城市”又火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22:31
公司上市动态 - 长鑫存储启动首次上市辅导 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担任辅导机构 预计最快2025年底或2026年初提交IPO申请 [2][7]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注册资本601.9亿元 无控股股东 第一大股东合肥清辉集电持股21.67% [6] 融资与估值 - 已完成7轮融资 最新投后估值达1400亿元 累计融资额数百亿元 [6] - 2024年3月完成108亿元战略融资 为年内最大单笔融资 投资方包括合肥产投、兆易创新、阿里巴巴等 [7] - 主要股东包括国家大基金二期(第三大股东)、安徽省投资集团(第五大股东) [14] 技术与市场表现 - 2019年量产8GB DDR4产品 打破三星/SK海力士/美光垄断 [9] - 2023年推出LPDDR5系列产品 12GB版本已在小米等品牌完成验证 [10] - 2024年DDR4全球市占率约5% Counterpoint预测2025年DRAM份额将提升至8% [10] - 2025年DRAM晶圆产量预计达273万片 较2024年增长68% [14] 创始人背景与政府支持 - 创始人朱一明为兆易创新创始人 拥有清华大学和美国双硕士学位 [11] - 合肥市政府初期出资75%(135亿元)支持长鑫存储 兆易创新出资25% [13] - 合肥通过引进京东方、蔚来等案例建立"最牛风投城市"声誉 [12] 行业地位与竞争 - 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1554.6亿美元(2021年) DRAM占比56% [12] - 公司DDR5/LPDDR5产品占比预计2025年分别达7%/9% 增速超传统巨头 [10]
半导体领域持续加码 经纬辉开对诺思微持股增至34.5603%
全景网· 2025-07-06 22:5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积极抓住射频前端核心部件国产替代趋势,持续加码半导体领域,不断完善产业布局 [1] - 2024年通过多次资本运作累计斥资超3亿元收购诺思微股权,总持股比例由22.1155%跃升至34.5603%,成为第一大股东 [3][4] - 公司明确表示重视半导体行业发展战略,未来将继续做强主业并积极提升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 [4] 股权收购细节 - 7月3日公告拟以6917.04万元收购诺信源持有的诺思微5.7642%股权,以8016.72万元收购庞慰持有的6.6806%股权 [2] - 交易完成后公司直接持有诺思微26.64%股权,并通过诺信源间接控制7.92%股权 [3] - 本次交易定价依据为诺思微0.8336%股权拍卖成交价1001万元,对应公司整体估值12亿元 [2] 标的公司技术实力 - 诺思微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射频前端体声波滤波芯片(BAW)设计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5] - 公司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863计划",在体声波谐振器结构及加工工艺等领域形成完整专利布局 [5][6] - 作为中国首家射频前端薄膜体声波滤波芯片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6] 行业前景分析 - 全球滤波器市场规模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8.04%,预计2025年将达到92.04亿美元 [7] - 5G网络建设加速推动射频模组芯片需求增长,国产替代需求在中美半导体竞争背景下尤为突出 [6][7] - 半导体行业受国家政策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持续拉动芯片需求 [6] 交易合规性说明 - 公司强调本次股权转让符合《公司法》规定,已取得《股权出质设立登记通知书》等法律文件 [2][8] - 明确表示不存在恶意串通侵害其他股东利益的情形,将依法保障诺思微员工及管理层合法权益 [8][9] - 公司保留对诺思微干扰股权转让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9]
江丰电子(300666):靶材实现国产化供应链,零部件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国信证券· 2025-07-04 20: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江丰电子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4][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江丰电子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基于靶材领域竞争优势,实现技术创新和规模化供应,提升靶材市场份额,同时布局精密零部件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1] - 2024年业绩高速增长,超高纯靶材毛利率改善,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 - 靶材业务全球份额持续提升,零部件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3] - 看好公司在半导体超高纯靶材领域的竞争力,精密零部件有望带动业绩稳步增长 [4] 公司概况 - 江丰电子是全球少数掌握超高纯金属提纯、精密加工及靶材制备全链条技术的材料科技企业,能提供多领域靶材定制化开发及技术服务,覆盖全系列半导体靶材产品 [8][3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90.95%,姚力军为实际控制人,2025年5月其辞去董事长职务,由边逸军接任 [12] 财务情况 历史业绩 - 2019 - 2024年营业收入CAGR为34.3%,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9.53%,单季度营收首破10亿元 [15] - 201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44.2%,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63.58%,2024年固定资产折旧约1.32亿元 [16][19] - 2025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32.39%,环比提升8.99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42个百分点,净利率约7.59% [23] - 2024年超高纯靶材毛利率约31.35%,精密零部件毛利率约24.27%,其他业务毛利率约17.92% [23]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18%、7.58%、0.42%,研发费用2.17亿元,同比增长26.5%,研发费用率6.03% [23] 盈利预测 - 假设2025 - 2027年超高纯靶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1%/28.1%/28.1%至29.90/38.30/49.08亿元,毛利率32.0%/32.0%/32.0% [25] - 预计2025 - 2027年精密零部件收入同比增长49.4%/33.9%/33.9%至13.24/17.73/23.74亿元,毛利率25.0%/25.0%/25.0% [26] - 预计2025 - 2027年其他业务收入同比持平,为3.85/3.85/3.85亿元,毛利率维持20.0% [26]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3%/27.14%/28.0%至46.99/59.89/76.67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5.21/6.87/9.04亿元 [4][30] 情景分析 - 乐观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47.54/6.124/7.926亿元,净利润720/954/1263百万元 [31] - 悲观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46.44/5.855/7.414亿元,净利润329/434/570百万元 [33] 业务情况 靶材业务 - 作为国内领先的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供应商,覆盖铝、钛、钽、铜等靶材,应用于多个领域,已跻身全球领先梯队,成为多家知名芯片制造企业核心供应商 [3] - 300mm铜锰合金靶产量大幅攀升,高致密300mm钨靶稳定批量供货,HCM钽靶和HCM钛靶成功开发并量产 [3] 精密零部件业务 - 产品线迅速拓展,覆盖PVD、CVD、刻蚀等核心工艺环节,可量产4万多种零部件,客户覆盖晶圆厂与设备厂 [3]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采用相对估值法,选择富创精密、新莱应材、神工股份、鼎龙股份等作为可比公司 [35] - 给予公司2025年40 - 44倍预期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208.4 - 229.2亿元,对应78.64 - 84.49元/股 [36]
巧了吗这不是!七家亏损企业IPO,都是半导体公司
是说芯语· 2025-07-03 08:5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有7家亏损半导体公司成功IPO 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半导体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1] - 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放宽盈利要求 为未盈利但具备技术壁垒和战略价值的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3] - 7家亏损半导体公司分别聚焦于GPU、存储控制芯片、硅基OLED显示芯片、CPU、半导体硅片和射频前端芯片等硬科技领域 [4][5][6][7][8][10][11] 政策演变 - 2019年科创板率先打破盈利硬指标 允许未盈利但技术过硬的企业上市 [3] - 2023年2月17日证监会批准创业板第三套上市财务标准 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 但前期未有实际案例 [3] - 2025年6月18日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 6月27日深圳大普微电子成为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3] 7家亏损半导体公司业务分析 GPU领域 - 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专注于GPU研发 面临英伟达垄断市场的挑战 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架构创新和生态建设 [5] - 摩尔线程的MTTS80芯片从流片到优化需千万级投入 [5] 存储控制芯片 - 大普微主攻存储控制芯片 技术迭代快 研发投入居高不下 已在服务器市场取得进展 [6] 硅基OLED显示芯片 - 视涯科技押注AR/VR设备核心的硅基OLED显示芯片 需解决小尺寸、高清晰度和低功耗等技术难题 [7] CPU领域 - 兆芯集成研发CPU及配套芯片组 面临生态适配和性能优化等挑战 未来有望在信创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8] 半导体硅片 - 上海超硅专注于12英寸高纯度硅片生产 需突破日本信越和SUMCO的技术垄断 前期投入达几十亿 [10] 射频前端芯片 - 昂瑞微研发5G射频前端芯片 需突破博通和Qorvo的高端市场垄断 重点投入5G毫米波芯片和集成化模组 [11] 行业背景 - 国家通过资本市场为半导体产业输血 以应对全球芯片战和实现高端芯片自主可控 [12]
亚翔集成(603929):AI驱动半导体资本开支景气延续,看好洁净室龙头出海、大订单持续兑现
天风证券· 2025-07-02 15: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建筑装饰/专业工程,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34.67元,目标价格44.83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驱动半导体资本开支景气延续,东南亚承接半导体产业链转移,亚翔集成作为洁净室龙头出海&大订单持续兑现,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4.78、6.34、7.12亿,估值低于同行,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各目录总结 洁净室系统集成服务商,专注半导体产业链高端洁净室 - 台资企业出身,具备EPCO能力,客户集中于IC半导体等领域,2025年坚持发展策略,布局海外市场 [15][18] - 2024年新签订单受高基数影响同比下滑,但2025年仍有较好预期,业务以洁净室系统工程施工为主,工程营收CAGR达56.79% [23][27] - 20 - 24年公司复合营收增速42.09%,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1.66%,毛利率保持10%以上,费用率管控好,新加坡收入占比提升,现金流稳定,分红及股息率有优势 [34][38][46] 东南亚承接全球半导体转移,新加坡市场高景气 - AI需求激增带动半导体产业需求,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两位数增长,2024 - 2030年复合增速8%,晶圆厂建设保持高景气,2025年预计新建18座,先进制程产能积极储备,大基金三期彰显国家支持力度 [2][52][53] - 中美科技摩擦促使产业链寻求避险策略,东南亚承接产业转移,新加坡是关键节点,产业链齐备,吸引众多投资 [66][70][73] 加速新加坡区域布局,人均产值高于业内同行 - 以苏州为总部,布局多地,服务头部企业,工程实绩丰富,借产业链转移机遇布局新加坡,多次中标大项目,订单预期好 [76][79] - 人均创收、创利高于可比公司,费用率低,组织架构优化,注重研发投入,提高洁净室工程稳定性和可靠性 [82][85][8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 - 15%、24%、12%,洁净室工程毛利率维持13.4%左右,费用率有望下降,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4.78、6.34、7.12亿,给予2025年20倍PE,目标价44.83元 [94][95][97]
屹唐半导体:多产品线平台化半导体设备龙头,核心产品打入5nm逻辑量产生产线
梧桐树下V· 2025-06-27 16:56
半导体设备行业概述 - 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制造的基石,支撑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一条半导体生产线中设备投资约占总投资规模的75-80% [1] - 全球半导体需求持续向好,带动半导体设备市场增长,2024年中国大陆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中占比达42.3% [1]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整体较低,但在政策和资金推动下,部分细分领域如去胶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0% [1][12] 屹唐半导体公司概况 -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研发制造基地分布在中国、美国、德国,面向全球经营,主要产品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 [2][3] - 公司客户覆盖全球前十大芯片制造商,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 [3][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产品全球累计装机数量超4,800台,干法去胶设备和快速热处理设备市占率全球第二,干法刻蚀设备市占率全球前十 [4]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公司研发人员349人,占员工总数29.28%,在中国大陆、美国、德国设有研发中心 [5]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30亿元、6.08亿元、7.17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1.13%、15.47%、15.47% [6] - 截至2025年2月,公司拥有发明专利445项,核心技术包括双晶圆真空反应腔设计、电感耦合远程等离子体源设计等 [6]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3亿元、39.31亿元、46.33亿元,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超76% [7] - 同期营业毛利润分别为13.58亿元、13.77亿元、17.32亿元,复合增长率12.93%,销售专用设备毛利占比超62% [7][8] 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从2020年0.88万亿元增至2024年1.45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3.3% [9]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1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0.16%,2025年Q1出货金额320.5亿美元,同比增长21% [10] - 全球半导体产业第三次转移趋势明显,2019-2024年中国大陆新增8个12英寸Foundry厂,占全球新增数量的21% [11] 募投项目与未来规划 - 公司拟募集资金25亿元,用于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制造服务中心项目、高端集成电路装备研发项目等 [14] - 未来将重点开发原子层级表面处理设备、超高选择比刻蚀设备、新一代超高产能去胶设备等高端产品 [14]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冲击7连涨,机构建议把握半导体国产替代主线
搜狐财经· 2025-06-26 10:20
半导体产业指数表现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931865)上涨0.41%,成分股长川科技(300604)上涨4.25%,海光信息(688041)上涨2.21%,深科达(688328)上涨1.71%,芯源微(688037)上涨0.83%,中船特气(688146)上涨0.81% [1] -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上涨0.21%,冲击7连涨,最新价报1.43元,成交474.12万元 [1] - 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日均成交1771.26万元 [1] 行业趋势与需求 - AI和消费电子需求带动半导体行业利润逐步改善,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末为改善期 [1] - 2025年AI相关需求增速保持高位但开始缓慢下降,消费电子需求增速逐步转弱并向产业链上游传导 [1] - 2025年4月全球半导体销售同比增速上升到22.70% [1] - 2025年6月8日申万电子板块涨幅-1.02%,同期沪深300涨幅-1.74%,行业表现强于市场 [1] - 2025年下半年消费电子行业进入平淡期,政策推动的半导体国产替代相关标的有望获得相对收益 [1] 半导体产业ETF表现 - 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净值上涨32.57% [2]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0.82%,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5.46%,涨跌月数比为7/6,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32%,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00% [2] - 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52%,夏普比率为1.05 [2] - 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2] - 近2月跟踪误差为0.025%,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2]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成分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设备和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5.47%,包括北方华创(002371)、中微公司(688012)、中芯国际(688981)、海光信息(688041)、豪威集团(603501)、南大光电(300346)、华海清科(688120)、拓荆科技(688072)、长川科技(300604)、安集科技(688019) [3] - 北方华创权重15.51%,中微公司权重12.80%,中芯国际权重11.67%,海光信息权重8.62%,豪威集团权重7.42% [5]
富创精密—— 以精密零部件打通半导体设备“险关要隘”
证券时报· 2025-06-25 02:42
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行业 - 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是决定设备制造供应和升级迭代的关键环节,曾被国内企业视为"卡脖子"环节 [2] - 精密零部件在半导体设备中的作用如同"鞋底之于登山靴",直接影响设备性能 [2] - 气体传输系统零部件市场主要由少数大型企业主导,国产化率仍然较低 [3] 富创精密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领军企业,产品覆盖光刻、刻蚀、薄膜沉积、涂胶显影等芯片制造环节 [2] - 是全球少数能为7纳米工艺制程半导体设备批量提供精密零部件的厂商 [2] - 通过投资方式弥补了气体传输系统关键环节的短板 [3] 公司三大业务领域 - 精密金属零件加工:从OEM起步,目前半导体领域90%的金属零部件都能制作并实现国产化 [2] - 真空阀体等产品类业务:部分产品90%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 - 气体传输系统: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曲线",技术获得各大半导体设备厂商认可 [2][3] 气体传输系统业务 - 气体传输系统约占整个半导体设备销售额的7%到8%,市场"绝对数量"充足 [3] - 该领域进口比例较高,国产化空间大 [3] - 公司参与各大半导体设备厂商新工艺研发设计,技术实力获得认可 [3] 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 - 7纳米芯片制造已无法使用机械方式,主要依靠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依赖气体传输 [2] - 半导体刻蚀、镀膜、注入等环节都依赖气体传输,对洁净度和控制精准度要求极高 [2]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25周:Optimus机器人将迎重大改进,叉车5月内外销增速表现亮眼-20250623
光大证券· 2025-06-23 23: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突破性一年,万台级量产带动产业链放量,数据采集和训练解决数据匮乏难题,推动其向更泛化、实用阶段发展 [5] - 机床&刀具领域作为顺周期行业受经济预期影响大,未来政策落地有望改善行业基本面 [6] - 看好农业机械需求长期提升,拖拉机出口增长空间广阔,补贴政策倾斜、“国四”标准提升壁垒使行业集中度提升 [8] - 随着中美互降关税,美国通胀和衰退风险下降,“抢进口”现象持续,工具类企业走势取决于关税博弈;中国矿业对外投资带动矿山机械出海 [11][12] - 工程机械行业内销短期承压,出口增长,后续政策托底有望使设备利用率回升、需求边际修复 [12] - 叉车内外销增速亮眼,制造业景气度回暖有望提升叉车内销销量,电动化、国际化是增量来源 [13] - 轨交设备行业将受益于铁路投资增长、客流复苏带来的动车组需求增长以及机车更新与维保需求提升 [14] - 对等关税实施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大基金三期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 [15][16] - 光伏电池片产能加速出清,政策推动光伏组件涨价,技术突破和价格调整有望使市场回归健康竞争环境 [18] - 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有望全面提速,带动产业链发展、拉动居民消费 [20] 各目录总结 人形机器人 - 6月17日五洲新春发布募资预案,拟投入7亿元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汽车智驾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3] - 6月18日马斯克透露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迎重大改进,广西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S1下线 [3] - 6月19日星动纪元推出服务机器人“星动Q5”,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交割 [4] - 6月20日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开幕,众多头部企业参展 [4] - 建议关注高复杂度灵巧手功能实现、丝杠量产与降本、谐波产业链、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动捕与训练等相关企业 [5] 机床&刀具 - 2025年5月日本机床订单金额同比增长3.4%,内需订单同比下降5.2%,外需订单同比增长6.7%;4月日本对华机床订单同比上升27.9% [6] - 2025年1 - 5月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3.3% [6] - 建议关注整机、零部件、刀具层面相关企业 [6] 农业机械 - 2025年5月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为43.5%,环比下降4.4个百分点,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7] - 2025年6月10日全国小麦收购价格环比下降0.41%,玉米收购价格环比上涨0.31% [7] - 2025年1 - 5月我国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分别同比+0.1%、-5.1%、-20.6% [7] - 2025年1 - 5月拖拉机累计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2.3%,累计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1.1% [8] - 建议关注一拖股份 [8] 机械出海 - 4月美国提高对中国输美商品“对等关税”税率,中方相应调整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后美国对部分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 [9][11] - 5月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美方承诺取消部分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 [9][10] - 美国补库方面,关税下调使通胀和衰退风险下降,预计美联储短期不急于降息,工具类企业走势取决于关税博弈,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1] - “一带一路”方面,中国矿业对外投资带动矿山机械出海,2025年4月中国矿山机械出口额同比增长20.9%,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2] 工程机械 - 2025年5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同比增长2.1%,国内销量同比下降1.5%,出口销量同比增长5.4% [12] - 预计2025年基建投资维持较高景气度,当前工程机械处于需求底部,后续政策托底有望使需求边际修复,建议关注工程机械龙头 [12] 叉车 - 2025年5月叉车当月销售同比增长11.8%,国内销量同比增长9.3%,出口量同比增长16.6% [13] - 2025年5月叉车平均工作时长环比增长22.5%,开工率环比提升2.9个百分点 [13] - 2025年5月我国制造业PMI为49.5%,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建议关注安徽合力、杭叉集团 [13] 轨交设备 - 2024年国铁集团招标动车组相关数据较2023年有大幅增长,2024年中国中车签订动车组高级修订单同比增长217.6% [14] - 2025年1 - 5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五一和端午假期铁路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 [14] - 建议关注时代电气、中国中车、中国通号 [14] 半导体设备 - 美国实施“长臂管辖”限制盟国半导体设备大厂对华出口,切断部分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售半导体设计软件渠道,我国光刻机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15]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6] 新能源设备 - 6月14日无锡江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获受理,计划募资10.53亿元,是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领域龙头厂商 [17] - 6月18日First Solar大幅投资提升美国本土组件产能,预计2026年底铭牌装机量达约14GW [17] - 6月20日国晟科技子公司签订光伏组件销售合同,金额暂估为10.43亿元 [18] - 建议关注迈为股份、微导纳米、奥特维 [18] 低空经济及EVTOL - 6月15日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沃飞长空华东区域总部项目落户杭州萧山,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19] - 6月19日全国首单低空经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设立,发行规模为5.84亿元 [20] - 6月19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诸多低空飞行器亮相,“弥勒号”eVTOL引人注目 [20] - 建议关注莱斯信息、四创电子、纵横股份、四川九洲、国睿科技 [20] 重点数据跟踪 通用自动化 - 2025年5月PMI指数环比上涨至49.5%,全部工业品PPI指数同比-3.3% [23][33] - 2025年1 - 5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8.5%,1 - 5月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13.3% [24][28] - 2025年5月工业机器人当月产量同比+35.5%,4月日本机床对华订单同比+28% [24][30] 工程机械 - 基建投资有所反弹,2025年5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滑22.8% [24][40] - 2025年5月挖掘机月度销量、国内销量、出口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出口占比及开工小时有所回升 [24][43][55] - 2025年5月份美国CPI同比+2.4%,中国CPI同比-0.1% [24][57] 锂电设备 - 2025年5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当月值130.7万辆,当月同比+37% [24][61] - 2025年5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当月57.1GWh,当月同比+43.1% [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