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外卖大战喧嚣之外,中国最大便利店加码美团闪购!
搜狐财经· 2025-07-15 23:10
即时零售行业格局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3年达6500亿元 同比增长28.89% 增速比网络零售高17.89个百分点 预计2030年突破2万亿元 [14] - 美团闪购累计交易用户超5亿 7月12日订单量达1.5亿创历史新高 [14] - 电商关键玩家变为京东 阿里 拼多多和美团四家 美团闪购占据"快"的优势 同时补齐"多 省 好"特质 [21] - 即时零售从满足应急需求发展为满足确定性需求的主流消费模式 [14] 美团闪购战略布局 - 美团闪购与中石化易捷达成战略合作 助其打造"易捷速购"品牌 加速拓展闪电仓业态 [1][13] - 闪电仓项目2021年正式对外公布 截至去年10月数量超3万个 预计2027年达10万个 [11][14] - 闪电仓在选址 建设 货盘 运营等维度有针对性设计 单仓SKU达5000-10000个 是同面积便利店的数倍 [7][8] - 美团闪购为商家提供精准选址支持 数字化工具和全链路赋能 包括仓型定位 货盘组建 爬坡策略等 [7] 闪电仓模式优势 - 闪电仓可扩大商家经营半径和时段 覆盖新客群 如易捷从加油站司机扩展到周边社区 [7][13] - 基于平台大数据洞察进行精准选品 新品迭代速度是行业平均5倍以上 [8] - 人力配置要求低 人效高 管理容易 零售商可快速铺货高效动销 [9] - 与线下门店形成互补 实现线上线下共振 分摊门店仓储压力 [7] 合作伙伴案例 - 中石化易捷拥有超2.86万家便利店 是中国最大便利店品牌 与美团闪购合作后单店平均SKU达5000个 [9][13] - 名创优品在美团闪购上线超800家"24H超级店"闪电仓 双方共创差异化货盘 [8] - 7-Eleven 卜蜂莲花 罗森等连锁巨头及雪花啤酒 小米 苹果等品牌均已入驻美团闪购 [13] 行业竞争态势 - 美团闪购在运力规模与效率上有较大优势 阿里依托饿了么蜂鸟也有较强竞争力 京东正从0到1构建 [5] - 京东阿里入局即时零售对美团闪购不见得是坏事 可共同加快市场爆发 美团将吃到更多红利 [15] - 美团餐饮基本盘稳固 市场份额未受京东阿里冲击 甚至出现小幅增长 [17] 零售业态演进 - 即时零售解决零售行业到店客流少 新客获取难 货品扩充难 坪效增长难等痛点 [13] - 零售进化核心方向是让商品距离用户更近 即时零售将履约时间缩短到30分钟 [16] - 即时零售创造增量来自新场景 新客流和新货品 推动"人 货 场"三要素变革 [4][5]
在哪些指标上,淘宝闪购已经逼近美团?
虎嗅APP· 2025-07-15 22:45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日订单连续两周突破8000万单,不含0元购与自提订单 [1]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从6月9000万激增至7月12日1.5亿单,其中包含3500万单"拼好饭"、5000万单"神抢手"及2000万单0元券订单 [3][7] - 京东外卖日均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后转向深耕品质赛道 [1][6] 平台竞争策略差异 - 淘宝闪购采用"品类驱动"策略,非餐饮订单同比增长超300%,8000万订单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单 [9] - 美团依赖活动驱动,通过不限量大额满减券和0元自提订单刺激增长,但面临运力上限和价格敏感型消费留存问题 [7][8] - 京东聚焦品牌餐饮商家,推出"双百计划"并联合多物流链路,补贴聚焦正餐和品质商家 [6][8] 用户行为与行业变革 - 即时零售从餐饮拓展至全品类,创造"无预设、临时决策"的新消费场景,数码配件等非餐品类订单增长显著 [1][9] - 用户决策从"计划内消费"变为"临时决策",形成"想买即得"的消费习惯,具备不可逆属性 [11] - 淘宝通过商品结构更新将传统电商行为拆解为高频"微日常订单",利用4.57亿日活流量优势 [11] 商家生态变化 - 淘宝闪购上线后新增商家数增长39%,数码3C等非高频品类增长迅速,部分品牌实现30分钟可达 [12] - 餐饮商家面临"高单低利"困境,如书亦烧仙草河南门店单日销量超万单但含大量0元自提订单 [12][13] - 流量分发向"品效比+履约质量"并重调整,推动商家分层博弈 [13] 履约体系对比 - 美团拥有745万注册骑手网络,专职骑手超80万,平均配送时长28分钟内,众包骑手月收入9793元 [13] - 淘宝闪购注册骑手400万,高频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众包骑手数量同比增长120% [14] - 淘宝通过"远场商品池+近场履约网络"重构履约路径,将部分非餐订单履约时间从1小时压缩至30分钟 [14]
“即看即饮”需求增长 即时零售能否成为突围“解药”
北京商报· 2025-07-15 22:02
行业趋势 - 消费习惯快速迭代、电商红利消退及线下渠道效率升级推动酒企加速布局即时零售赛道[1] - 酒类线上渗透率达35%,白酒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0-2022年同比增长554%,预计2025年突破1000亿元[5] - 即时零售满足年轻消费者"即看即饮"需求,线上下单就近配送模式优势显著[1][5] 企业动态 - 1919启动第四次战略转型,推出融合即时零售与场景体验的"1919酒饮生活馆",拓展"酒饮+餐饮+社交"复合空间[1][3] - 泸州老窖抖音"小时达"门店单日破千万,茅台构建"30分钟极速达"网络,洋河美团闪购交易额翻倍增长[1][4] - 习酒与歪马送酒战略合作,茅台酱香酒招募5000-7000家终端运营商覆盖美团/饿了么/抖音平台[4] 模式创新 - "直播+即时零售"成为新渠道,如泸州老窖通过直播实现"观看即下单、下单即配送"[4] - 歪马送酒覆盖30多城400+门店,2022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00%[6] - 美团闪购"6·18"白酒12小时成交额破3亿元,同比增200倍,1499飞天茅台半日超23万人预约[5] 运营挑战 - 酒类产品易碎、高价值特性对配送时效和保护提出极高要求,恶劣天气影响履约效率[7] - 需平衡即时零售与传统经销商利益分配,解决流量推广、扣点与履约配送等额外成本[7][8] - 高档酒类线上即时购"保真"诉求强烈,需建立从出库到送达的全流程品控体系[8]
即时零售如何实现长期发展 专家建议应从“平台流量收割”转变为“用户价值深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5 19:03
即时零售市场增长数据 -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和京东外卖订单量分别达到1.2亿单、8000万单和2500万单 [1] - 2024年外卖行业整体日单量约1亿单,其中美团7000多万单、淘宝闪购(饿了么)2000多万单 [1]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两万亿元 [1] 平台补贴策略 - 淘宝闪购启动12个月总额500亿元的补贴计划,相当于阿里集团全年净利润近40% [1] - 美团宣布未来3年投入1000亿元资金用于即时零售市场 [1] - 京东外卖实际累计资金投入已超出百亿元 [1] - 补贴活动扩展至商家端(免佣减佣、配送补贴)和履约环节(骑手福利优化) [2]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通过"全品类覆盖+技术优化"巩固优势,重在防守 [3] - 淘宝闪购依托流量、饿了么依托运力,以500亿补贴快速抢占市场,重在进攻 [3] - 京东外卖聚焦"品质堂食",通过"零佣金+高福利"吸引商家与骑手,重在突破 [3] 市场挑战与问题 - 补贴可持续性问题对平台盈利能力提出严峻考验 [2] - 低价刺激消费加剧用户对超低价的依赖 [2] - 平台补贴可能加剧行业集中度,挤压中小商家生存空间 [2] - 薅羊毛用户占比过高导致订单暴增存有泡沫 [3] - 系统崩溃、配送延迟、骑手工作强度增加等问题暴露平台技术和服务短板 [3] 未来发展建议 - 以技术驱动替代资本消耗,加大AI算法、智能调度等技术投入 [4] - 把供应链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优化供应链管理 [4] - 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商家利润、完善骑手福利等方面寻求平衡 [4]
人民日报点赞!马云刘强东回归督战,外卖战场变民生竞技场
搜狐财经· 2025-07-15 18:17
行业竞争态势 - 美团、京东、淘宝三家平台近期展开高强度补贴战,推出满18减18、满15减15甚至0元购等优惠活动,覆盖饮品、食品、日用品等即时零售品类 [1] - 淘宝闪购宣布未来一年补贴500亿元,美团计划三年投入千亿,京东未设补贴上限,显示补贴可能成为行业新常态 [3] - 美团闪购商品种类已超过200万个,淘宝闪购日单量达6000万单,京东外卖日单量2500万单,反映即时零售市场快速扩张 [5] 市场数据与增长 - 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万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 [5] - 淘宝500亿补贴上线一周后,4124个餐饮品牌销售额创历史新高,2318个非餐饮品类订单翻倍,非餐饮订单总量增长143% [5] - 补贴活动显著提升用户参与度,从大学生到退休人员广泛参与,导致订单量激增,部分餐饮门店出现爆单现象 [9] 商业模式变革 - 平台转向自掏腰包补贴,改变过去要求商家承担成本的做法,形成平台、消费者、商家、骑手多方共赢格局 [11] - 阿里战略意图明确,通过外卖高频消费带动淘宝、支付宝、飞猪等生态流量,构建闭环生态 [3] - 美团迅速应对竞争,当天反击对手补贴策略,显示行业竞争将更趋激烈 [3] 企业战略调整 - 刘强东回归后强化骑手权益保障,亲自体验配送工作,提出"兄弟们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将劳动者权益置于战略核心 [13] - 马云转向农业和民生领域,通过直播推广农村产品,阿里战略重心从市占率转向回归"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初心 [7][13] - 京东通过补贴战重新争夺市场份额,创始人亲自参与外卖配送以提振士气 [7] 行业监管与趋势 - 监管部门约谈平台要求公平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与当前社会反内卷呼声形成共振 [15] - 行业从流量垄断、压榨产业链的野蛮生长模式,转向扎根民生、创造实际价值的发展阶段 [15] - 《人民日报》肯定"让利于民"的良性竞争模式,显示政策导向支持行业健康发展 [15]
“外卖大战”,最大的受害者出现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18:16
平台订单量创新高 - 美团7月12日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5亿单创新高 其中神抢手单量超5000万单 拼好饭单量超3500万单 [1] - 淘宝闪购7月14日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创新高 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基础上环比净增15% 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 [1] - 淘宝闪购市场总量从5月约1亿单迅速攀升至2亿单 期间日订单量增长6000万单 拿下增量市场60%份额 [21] 补贴策略与活动 - 美团和淘宝闪购持续周末补贴 美团推出"周六快乐继续"活动 淘宝闪购发放188元大券包 [3] - 淘宝闪购推出"超级星期六"促销节日 未来100天每周六发放188元外卖消费红包 [11] - 京东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商家 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订单量突破百万 [13] - 京东强化对正餐、小龙虾等品类的补贴 如推出16.18元一口价小龙虾 [14] 平台战略目标 - 阿里目标打造"大消费平台" 整合饿了么和飞猪资源 探索新商业模式 [21] - 京东希望通过外卖导流提升平台日活 带动电商和即时零售、酒旅形成闭环 [22] - 美团处于"守势" 内部制定"战一夏 定乾坤"夏季活动口号应对竞争压力 [21][22] 行业竞争态势 - 美团、阿里分别以千亿元和500亿元规模角逐即时零售市场 [15] - 高盛预计二季度美团、京东、阿里外卖投入达250亿元 未来12个月阿里外卖业务将亏损410亿元 京东亏损260亿元 美团EBIT减少250亿元 [15] - 中金公司称各方年度投入总和达千亿元水平 竞争激烈程度远超市场预期 [18] 市场影响与挑战 - 补贴大战导致平台利润端承压 二季度淘天集团+本地生活集团EBITA同比下降16% [15] - 商家面临备货和销售预估挑战 周末"爆单潮"持续性存疑 [23] - 7月以来美团股价累计跌幅超3.5% 阿里跌幅超3.3% 京东跌幅4.3% [19]
血拼即时零售,阿里再造“超级星期六”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17:37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连续两周突破8000万单,逼近美团1.5亿单量的半壁江山 [2] - 京东外卖单量在两个月内从500万飙升至2500万,威胁饿了么市场地位 [4] - 阿里、美团、京东三方投入规模分别为500亿元、1000亿元(三年)、百亿元级别 [10] 淘宝闪购的战略布局 - 淘宝闪购上线两月实现订单翻倍增长,从5月初4000万单增至7月8000万单 [5] - 公司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并签约李现、杨幂作为代言人 [8] - 骑手数量同比增长78%,订单准时率96%,新注册商家超24万 [4] - 非餐领域订单增长显著,3074个商家、26万门店订单环比增长超100% [9] 商业模式升级 - 淘宝从传统货架电商转向"大消费平台",饿了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7][8] - 即时零售30分钟送达对传统电商形成"取代效应",服饰品牌已入驻闪购 [10] - 外卖作为高频流量入口,淘宝闪购日活用户超2亿,本周环比净增15% [9] 历史背景与战略差异 - 十年前外卖大战形成美团与饿了么双寡头格局,后者份额长期维持20% [4] - 阿里采取激进补贴策略(无起送门槛+免配送费+现金券)冲击美团地位 [3] - 京东聚焦高毛利区域如生鲜,美团则计划三年千亿投入巩固履约能力 [10] 行业数据表现 - 粮油米面、家庭清洁、休闲食品等品类增速超300% [9] - 汇丰预计阿里FY26年外卖业务每单亏损2.7元,即时购物每单亏损3.7元 [11] - 公司上调FY26-28财年收入预期3%-8%,但下调盈利预期7%-22% [11]
50万亿大消费市场,正在打响“增长战役”
观察者网· 2025-07-15 16:15
大消费市场概述 - 大消费市场体量约50万亿人民币,区别于即时零售市场(1-2万亿),核心在于挖掘内生性需求并"做大蛋糕" [4][6] - 大消费推动消费阶段升级,从传统生活必需品扩展到多品类、多场景、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能力彻底打通 [4][6] 淘宝闪购业绩表现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不含自提及"0元购"),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后环比净增15% [1][2] - 生鲜、水果、酒水行业中小商家订单环比分别增长238%、344%、532%,新注册商家超24万,6月订单量环比增长近150% [2] - 骑手数量同比增长78%(众包骑手增长120%),活跃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 [2] 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市场日均单量从9000万-1亿单增至超2.3亿单,淘宝闪购占8000万单,美团占1.5亿单 [2] - 平台竞争焦点转向"做大做优供给侧",如淘宝闪购推出店铺/商品/配送补贴,京东外卖投入超百亿扶持商家 [7] 大消费生态特征 - 大消费实现平台品牌、店铺品牌、商品品牌三层融合,满足消费者品牌认知与多元化需求 [8] - 平台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反哺商家,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推动供给侧数字化升级 [6][7] 战略升级与行业影响 - 阿里整合饿了么、飞猪至电商事业群,战略升级为"大消费平台",强化资源协同 [4] - 大消费推动线上线下商业生态良性化,平台需平衡价值分配并注重品控等企业责任 [9]
淘宝闪购日单量突破8000万,恒生互联网ETF(159688)盘中一度涨超3.5%,阿里巴巴涨超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5:11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表现 -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截至发稿涨2 9%,盘中涨幅一度超3 3% [1] - 恒生互联网ETF(159688)涨3 15%,盘中一度涨3 55%,换手率超35% [1] - 成分股中金山云涨超13%,阿里巴巴-W涨超5% [1] - 恒生科技ETF(513580)涨1 56%,盘中涨幅一度达1 98% [1] 阿里巴巴业务动态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创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购) [1] - 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基础上环比净增15% [1] - 国信证券预计阿里巴巴2026财年一季度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2% [1] - 预测公司FY2026-FY2028收入分别为10623/11490/12174亿元 [1] - 预测公司FY2026-FY2028经调整净利分别为1388/1718/1954亿元 [1] 港股市场展望 - 港股近两月演绎反弹行情,目前点位接近2025年一季度高点 [2] - 利率、风险溢价和盈利三因素视角下市场或缺乏短期大幅上行基础 [2] - 三季度全球经济和地缘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指数短期内可能重回震荡 [2] - 海内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关注上升,港股扩容带来趋势性增配环境 [2]
外卖大战硝烟再起,赢家是谁你万万想不到
新浪财经· 2025-07-15 14:33
行业竞争格局 -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联合宣布日订单超8000万单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达1.2亿单 7月5日行业总订单量达2.5亿单 相当于每7个中国人消费1单 [2] - 美团在被动应战中连续刷新行业纪录 7月12日日订单达1.5亿单 展示其峰值应对能力 [3][12] - 京东秒送5月日订单超2000万单 但未参与7月订单量发布 形成电商三巨头混战格局 [2][5] 补贴大战机制 - 京东以"百亿补贴"发起价格战 阿里跟进500亿补贴 将电商流量造节模式复制到外卖领域 [2] - 补贴倾斜大型连锁品牌 中小商家因运营压力关闭平台通道 出现资源分配失衡 [6] - 骑手单日收入可达1700元(平常2-3倍) 但伴随12小时工作强度及3小时订单延迟 [6] 市场生态影响 - 非刚需订单激增 如单日3杯奶茶消费 反映补贴扭曲真实需求结构 [8] - 蜜雪冰城员工单日无间断工作 沪上阿姨单店日制500杯奶茶 显示供应链承压 [5] - 骑手策略性等待补贴时段接单 预示补贴退潮后运力过剩风险 [6] 商业模式争议 - 电商平台跨界竞争被指"内卷三特征":低价竞争 同质化竞争 营销逐底竞争 [11] - 本地生活服务需遵循"稳定三角关系":平台-商家-用户信任构建需长期投入 与电商GMV逻辑本质不同 [11][13] - 美团曾投入数十亿改善商家流量分配 试水"浣熊食堂"食安透明化项目 现被拖入价格战 [12] 行业长期发展 - 专家呼吁转向"向上卷创新":无人机配送 AI应用 服务品质等增量创新替代价格战 [22] - 欧美市场通过利润空间平衡各方利益 中国需建立健康消费市场规则 [22] - 当前竞争被类比"一战前军备竞赛" 可能引发平台-商家-骑手-用户全链条负向循环 [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