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
搜索文档
铜产业链周度报告-20251012
国泰君安期货· 2025-10-12 14:31
铜产业链周度报告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季先飞·首席分析师/有色及贵金属 组联席行政负责人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12691 日期:2025年10月12日 Special report on Guotai Junan Futures 1 Guotai Junan Futures all rights reserved, please do not reprint 铜:贸易风险显化,供应扰动增强,价格波动放大 强弱分析:偏弱,价格区间:80000-85000元/吨 Special report on Guotai Junan Futures 2 VIX指数快速回升,表明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10 15 20 25 30 35 40 2021-01 2021-04 2021-07 2021-10 2022-01 2022-04 2022-07 2022-10 2023-01 2023-04 2023-07 2023-10 2024-01 2024-04 2024-07 2024-10 2025-01 2025-04 2025-07 2025-10 % 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VIX) 铜精矿现货TC弱势,冶炼亏损 ...
美国豆农困境:要补贴,但更想要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0-12 11:10
在这之前,中国一直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然而由于中美贸易谈判停滞,中国本季尚未向美国下达 任何大豆订单,而是转向其他供应国,主要是巴西。 美国正通过潜在的财政援助和多元化出口市场的努力来缓解中国"不买"美国大豆带来的冲击。尽管美国 农民对这些援助表示欢迎,但他们依旧更希望看到了来自中国的订单。 特朗普周四表示,他可能于本月晚些时候在韩国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与中国讨论大豆问题。与此同 时,美国还敦促印度加大对美国大豆的采购力度,此前美国农民已经积极在越南和尼日利亚等国寻找买 家。据报道,美国政府还在考虑一项价值100亿至14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资金将来自关税收入。 美国当地农民对以上政策表示欢迎,毕竟"有总比没有强",这可以暂时缓解他们的痛苦。然而更多的农 民却还是希望回到正常的、有稳定订单的日子。 伊利诺伊州大豆协会表示:"中国市场对大豆等大宗商品的进口规模巨大,通常占我们出口总额的一半 以上,这导致任何规模较小的市场组合都无法完全取代它。只有恢复与中国的稳定贸易,才能恢复美国 农业经济的全部实力。" 据代表谷物出口商的巴西贸易组织Anec的数据显示,得益于中国的大量进口,预计到10月底,巴西的 大豆出口量 ...
贸易摩擦升级对A股有何影响 Q4风格侧重价值已现端倪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12 10:42
事件概述 - 2025年10月,特朗普公开重申若再次当选将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至少10%的“普遍基准关税”,并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可能高达60%或以上的更高税率 [1][3] - 这些言论旨在保护美国产业、重塑全球贸易规则并为美国创造谈判筹码,引发了市场对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和通胀复燃的担忧 [1][3] - 受此影响,10月10日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下挫,道指下跌878.82点至45479.60点,跌幅1.90%,标普500指数下跌182.60点至6552.51点,跌幅2.71%,纳指下跌820.20点至22204.43点,跌幅3.56% [2][3] 美股市场影响 - 情绪冲击是本次美股调整的主因,CNN美股恐惧与贪婪指数从约52的中性区间跌至29左右的“恐惧”区间,但美债利率和美股盈利预测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4][5] - 自2020年以来,市场出现同等暴跌的情况共发生21次,多为突发风险或重大宏观冲击带来的情绪调整,贸易摩擦和突发关税事件是重要催化因素 [3] - 美国政府近期已宣布多项涉及木材制品、卡车及海外电影等领域的新关税措施,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4] A股市场展望与策略 - 海外贸易不确定性对A股构成情绪扰动,但参考2025年4月7日贸易摩擦影响后A股在国内货币政策及联储降息助力下迎来半年连涨的经验,当前政策前景和宽松环境未变,中期牛市机会依然存在 [5] - 牛市第二阶段往往波动加剧并伴随风格切换,四季度关注风格再平衡,布局地产、券商、消费等传统价值型板块 [6] - 10月10日A股出现科技向价值的显著切换,科创50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5.61%和4.55%,而房地产指数和券商指数分别回升0.57%和0.37% [6] - 类比历史经验,在市场波动加大时价值风格曾短期占优,例如2020年5-8月期间领涨的行业为石油石化(22.22%)、机械设备(17.59%)、煤炭(15.26%)、钢铁(13.61%)和有色金属(13.40%) [6]
最新!伊朗方面发声 提及霍尔木兹海峡!原油、有色金属大跌的原因找到了
期货日报· 2025-10-12 08:07
刚刚,伊朗外长透露拒绝美方要求原因。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0月11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被问及与美国重启谈判及其条件时表示,伊 朗对美国的立场始终明确,"如果他们准备在平等的基础上,为实现共同利益、基于相互尊重进行谈 判,并且不把谈判与'命令'混为一谈,愿意开展公平、平衡的对话,我们也会准备好进行这样的谈 判"。 阿拉格齐重申,双方谈判议题仅限于核问题,这是伊朗一贯立场。他指出,由于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 发生的事件及其后续发展,伊朗目前"没有看到重新开启谈判的基础" 。阿拉格齐透露,今年纽约联合 国大会举行期间双方确实曾进行接触,伊朗曾表示愿就相关问题进行磋商。但美方立场是,如果伊朗交 出所有60%丰度的浓缩铀,他们只会将"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推迟六个月。阿拉格齐称,这是"过分、完 全不合理、绝对不可接受的立场",伊朗已明确表达拒绝,因此这次接触未能取得成果。 阿拉格齐表示,伊朗曾告知斡旋方,"没有理性的人会接受这种要求"。并称如果有关国家愿意永久放 弃"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让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在10月18日按期终止,并将伊朗议题从安理会议程中彻 底删除,那么相关请求才值得考虑。"但美国从未接受这一点 ...
策略解读:贸易摩擦升级对A股有何影响
国信证券· 2025-10-11 19:58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尽管特朗普关税威胁引发美股大幅下跌及短期情绪扰动,但A股中期向好的逻辑未变,政策对冲预期下仍看好市场走势[3][4] 报告预计四季度市场风格将向传统价值型板块再平衡,建议布局地产、券商、消费等领域[3][6] 市场影响分析 - 2025年10月10日,受特朗普关税威胁影响,美国三大股指集体下挫: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878.82点,收于45479.60点,跌幅1.90%;标普500指数下跌182.60点,收于6552.51点,跌幅2.7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820.20点,收于22204.43点,跌幅3.56%[3][4] - 美股调整主要源于情绪冲击,CNN美股恐惧&贪婪指数在10月10日跌至29左右,进入“恐惧”区间,而前一交易日尚处于52左右的中性区间,但美债利率和美股盈利预测等基本面和流动性指标未发生实质性变化[5] - 回顾历史,自2020年以来美股出现同等暴跌共21次,多由突发风险或重大宏观冲击引发,贸易摩擦和突发关税事件是重要催化因素[4] A股市场展望与历史比较 - 尽管海外贸易不确定性带来情绪扰动,但A股在政策支持前景下中期牛市机会未改,参考2025年4月7日贸易摩擦影响后,A股在货币政策等助力下迎来半年连涨[5] - 牛市第二阶段往往伴随波动加剧和风格切换,2025年10月10日A股市场已出现科技向价值的风格切换迹象: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5.61%和4.55%,而房地产指数和券商指数分别回升0.57%和0.37%[6] - 历史类比显示,在市场波动放大时期风格会转向价值,例如2000年5-8月期间领涨的行业为石油石化(22.22%)、机械设备(17.59%)、煤炭(15.26%)、钢铁(13.61%)、有色金属(13.40%),2014年四季度和2020年四季度市场波动加大时,大盘价值风格也曾短期占优[6] 行业配置建议 - 报告建议四季度关注风格再平衡,布局地产、券商、消费等传统价值型板块机会[3][6]
美加征关税100%,储能影响几何?
行家说储能· 2025-10-11 18:23
中美贸易政策变动 - 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美国将对华加征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2] - 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宣布将于2025年11月8日起对锂电池、稀土、超硬材料等军民两用物项实施出口管制[3] - 特朗普此前签署的OBBB法案保留了储能行业全额税收抵免至2032年底,但通过严格“受关注外国实体”条款限制中国供应链参与[7] 美国储能市场影响分析 - 若新关税实施,储能电池总关税将超过140.9%,2026年1月1日起进一步升至158.4%[4] - 美国本土产线到2030年仅能满足该国40%的储能需求,公用事业规模储能项目长期成本可能增加12%至50%以上[9] - 若现行关税持续至2026年底,项目相关关税成本可能达到约5亿美元,成本上涨可能导致项目推迟或取消[10] - 今年美国已有16个电池储能项目缩减或取消[11] - 新关税政策将急剧拉高美国储能市场整体成本,严重拖累美国储能装机增速和清洁能源目标进程[14] 中国储能企业应对与市场格局 - 1-9月中国储能企业对美订单为7.16028GWh,仅占海外总订单的1.76%,位居海外国家第七位[15] - 澳大利亚和日本分别以超37GWh和23GWh以上成为中国企业海外订单第一和第二大市场[15] - 中国企业已积极拓展非美市场以转嫁单一市场风险[15] - 包括宁德时代、瑞浦兰钧、天合光能等多家中国企业在今年宣布获得美国储能订单或合作[17] - 长期看,限制措施将倒逼中国产业通过技术升级与非美市场开拓构建新核心竞争力[18]
“黑色星期五”全球资产大跌,有人却逆势加仓
36氪· 2025-10-11 18:14
10月10日,国庆节后第二个交易日,A股市场风格转变,没有延续前一日的上涨态势,从ETF的表现来 看,前期涨势较好的电池、芯片、信息技术等ETF大幅回调,不少行业ETF单日跌超7%;而已经回调了 一段时间的建材、高股息、农业ETF等领涨。 个股方面,华虹公司、亿纬锂能等前期涨幅较大的公司回调较深,单日跌幅均超10%。港股也同样遭遇 回调,10月10日,港股科技股同步下跌。截至当日收盘,恒生指数跌1.73%,恒生科技指数跌3.27%。 药明生物、中芯国际、紫金矿业、百度集团-SW、快手-W跌幅靠前。 当日晚间美股开盘后也"上演黑色星期五",股指大跳水,截至当日美股收盘,道指下跌878.82点跌 1.90%;纳指下跌3.56%;标普500指数下跌2.71%。其中,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均创下自4月10日以来的 最大单日跌幅。 值得关注的是,与国内市场关联更为紧密的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当日则下跌6.10%,空方力量强劲。 阿里巴巴与百度集团股价均暴跌超8%,京东集团跌超6%。 有投资者牛市急跌中加仓 也有投资经验超过15年的资深投资人表示,"最近市场热度太高,尤其是一些重点板块,适量降温有助 于市场稳定走高,从这个角 ...
【UNforex财经事件】中美摩擦再起 避险情绪升温黄金维持高位
搜狐财经· 2025-10-11 16:38
中美贸易关系 - 美国宣布自11月1日起对全部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 [1] - 中国方面宣布强化稀土及相关技术出口的许可制度作为回应 [1] - 贸易冲突升级令美元指数持续承压 周五盘中一度跌破99关口创阶段性新低 [1] 市场反应与资产表现 - 市场迅速进入避险模式 美股承压下行 投资资金涌向黄金与美国国债 [1]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探至4.05%附近 [1] - 美元走软增强了黄金吸引力 为金价提供支撑 [1] 美联储政策预期 - 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在10月29日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超过90% [1] - 若贸易摩擦持续 美联储或将被迫提前放松货币政策 [1] 地缘政治风险 - 俄乌战事再起 乌克兰能源设施遭袭 首都基辅大范围停电 欧洲能源安全隐忧重燃 [2] - 中东局势复杂 以色列从加沙部分地区撤军但整体风险仍未解除 [2] - 全球地缘局势升温使市场难以判断风险走向 投资者增持避险资产 [2] 黄金市场展望 - 贸易与地缘政治风险交织 黄金短线或仍维持震荡格局 [2] - 避险需求与宽松预期为黄金提供支撑 短期高位震荡或成为主旋律 [2] - 若避险情绪继续升温 金价或将保持强势运行 [2] 市场不确定性 - 美国政府关门进入第十天 经济数据推迟发布 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 [2] - 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点集中在中美贸易关系走向及美联储政策取向 [2]
特朗普关税威胁引爆抛售潮,美三大股指暴跌创四个月新低
搜狐财经· 2025-10-11 08:30
美国三大股指于10月11日遭遇重挫,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9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3.56%, 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幅达2.71%,创四个月以来最低收盘点位。此次抛售潮由特朗普政府宣布的新一轮 关税政策直接触发,市场对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情绪迅速蔓延,引发跨区域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 亚洲市场早盘即显现剧烈波动,日本日经225指数当日最大跌幅逼近9%,韩国综合股价指数触发熔断机 制暂停交易,中国台湾股市部分个股出现跌停。欧洲市场开盘后同步下探,德国DAX指数盘中跌幅一 度接近10%,法国CAC40指数与英国富时100指数分别下跌7%和6%。美国三大股指期货在隔夜交易时 段已下跌近4%,预示当日市场走势持续承压。 资本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反应尤为剧烈。科技板块成为重灾区,英伟达单日市值缩水2290亿美元,特 斯拉市值蒸发710亿美元,亚马逊与微软股价分别下跌5%和3.3%。芯片制造商与云计算企业因供应链中 断风险遭遇抛售,纳斯达克指数较历史高点已回落22%,进入技术性熊市区间。市场避险情绪推动黄金 价格上涨至每盎司1300美元,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日波动幅度超过15个基点。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十天,原定发 ...
欧元区制造业表现分化
搜狐财经· 2025-10-11 06:45
欧元区整体制造业表现 - 欧元区9月份制造业PMI降至49.5,低于8月的50.7和市场预期,再次跌破50的荣枯线,表明制造业陷入萧条 [1] - 欧元区9月份综合PMI为51.2,显示服务业仍具韧性,但总体指数未能完全反映市场情绪低迷和海外订单恶化的实际情况 [2] - 新订单持续下降、出口几乎停滞,前景蒙上阴影,形成“服务业托底、制造业拖累”的结构性格局 [2] 德国经济表现与分析 - 德国9月综合PMI指数从8月的50.5升至52.4,远超预期的50.7,连续第四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 [1] - 德国服务业PMI升至52.5,创8个月新高,显示国内需求和消费活动回升,但制造业PMI却降至48.5,为4个月低点 [1] - 尽管经济整体增长,但新订单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均出现下滑,国内外需求持续下降可能促使企业减产 [1] - 德国新政府承诺的经济振兴改革进展比预期更慢,效果也不明显 [1] 法国经济表现与分析 - 法国经济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承压,制造业PMI下滑至48.1,服务业活动放缓,综合PMI降至48.4,为今年5月以来最快收缩 [2] - 法国经济的不稳定性与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密切相关,不安感正传导至商业活动 [2] 制造业困境的成因 - 贸易摩擦与关税不确定性是主因之一,欧盟与美国的关税争端令出口商承压,前期因担心关税而提前出货的“前置效应”在9月已减退 [3] -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能源价格长期波动,天然气、电力与碳排放成本居高不下,压缩制造业企业利润空间 [3] -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欧元区机械、化工等核心出口产品需求不足,新出口订单已连续数月下滑 [3] - 在需求不足和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下,制造业普遍削减资本支出,一些中小企业推迟设备更新或冻结招聘 [3] 经济前景与政策展望 - 制造业低迷一方面减轻商品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加大经济放缓风险 [4] - 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可能在明年年初转向宽松政策,但部分官员担忧服务业通胀黏性过强 [4] - 政策制定者需在防止衰退风险与避免过度宽松之间保持微妙平衡 [4] - 德国与法国的经济分化凸显区域差异,多重压力交织使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