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困境反转
icon
搜索文档
“困境反转”开启 锂电池步入量价齐升新阶段
证券时报· 2025-10-20 07:05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在经历近4年深度调整后,新能源板块在今年下半年显现企稳回升迹象。Wind数据显示,自下半年 以来(截至10月16日),中证新能源指数累计涨幅达43%,其中9月锂电池指数单月上涨17.12%,新能 源汽车指数上涨16.22%,显著跑赢同期仅上涨2.59%的沪深300指数,板块热度回升明显。这一波强势 反弹,究竟是超跌后的短暂修复,还是新一轮上行周期的启动信号? 泉果基金董事总经理、基金经理赵诣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对整个行业未来的乐观预 期。他指出,随着市场化出清叠加"反内卷"政策,新能源板块在供给端开始出现积极变化,加上各环节 价格和盈利都处于低位,供需逆转开启。锂电池产业链正站在一个"量价齐升"的新起点上。三季度赵诣 加仓了中游锂电材料公司,后续重点关注锂电产业链,亦看好固态电池前景。 新能源板块迎"供需逆转" 谈及当前新能源板块的整体态势,赵诣用"积极变化"和"困境反转"来概括。他认为,经过前几年的 深度下跌,板块的核心矛盾已经转移。"当前新能源板块各环节的价格和盈利都处于历史低位,这是不 争的事实。但更重要的是,市场化的出清机制叠加'反内卷'的政策导向,正在让供给端发生积极 ...
泉果基金赵诣: “困境反转”开启 锂电池步入量价齐升新阶段
证券时报· 2025-10-20 06:26
新能源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新能源指数自下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43% [1] - 9月锂电池指数单月上涨17.12% 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6.22% 显著跑赢同期上涨2.59%的沪深300指数 [1] 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新能源板块各环节价格和盈利均处于历史低位 [2] - 市场化出清叠加反内卷政策使供给端出现积极变化 [2] - 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已出现涨价迹象 行业供需经过近4年调整开始出现逆转 [2] - 2024年起行业供需缺口开始逐步收敛 预判明年将供不应求 开启持续性涨价周期 [2] - 锂电产业链正站在量价齐升的新起点上 [2] 锂电需求驱动因素 - 锂电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包括电动船舶、机器人、低空经济、储能、环卫车辆、重卡等 [2] - 多元化需求共同支撑行业保持年化20%至30%的复合增长 [2] 产业链微观动态 - 7月底至8月中旬密集走访发现锂电中游材料、电池等环节的龙头企业普遍已经满产 [3] - 出海公司的海外基地在关税税率明确后开始批量交付 [3] - 重点关注六氟、隔膜等明年相对明确供需偏紧、未来扩产周期长的环节 [3] - 本轮锂电材料价格弹性或不及上一轮陡峭 但量价齐升周期会更健康、更持久 [3]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我国科学家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 攻克长期制约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3] - 技术突破后 全固态电池续航能力有望突破1000公里 能量密度与综合性能显著提升 [3] - 固态电池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 锂价持续低迷使其在产业链配套和成本效益上不具备商业竞争力 [4] - 固态电池发展路径更可能是在局部领域率先突破 当前阶段应以重点观察为主 [4] 投资组合策略 - 组合持仓主要聚焦于新能源、电子、机械、军工等高端制造领域 并辅以港股互联网龙头公司 [6] - 构建两端配置均衡框架 一端着眼于科技AI为代表的成长主线 另一端布局处于困境反转阶段的行业如新能源与军工 [6] - AI相关布局围绕三条线索 效率提升型互联网龙头、新应用场景驱动型公司、算力及云服务公司 [6] - 军工行业订单进入上行期叠加军贸出口需求抬升 形成国内需求恢复与海外需求上行双轮驱动 [6]
泉果基金赵诣: “困境反转”开启锂电池步入量价齐升新阶段
证券时报· 2025-10-20 01:57
新能源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新能源指数自下半年以来截至10月16日累计涨幅达43% [1] - 9月锂电池指数单月上涨17.12%,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6.22%,显著跑赢同期仅上涨2.59%的沪深300指数 [1] 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新能源板块各环节价格和盈利均处于历史低位 [2] - 市场化出清叠加"反内卷"政策导向,使供给端发生积极变化 [2] - 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已出现涨价迹象,行业供需经过近4年调整开始出现逆转 [2] - 锂电需求旺盛,应用场景拓展至电动船舶、机器人、低空经济、储能、环卫车辆、重卡等多元化领域,支撑行业保持年化20%至30%的复合增长 [2] - 从2024年起行业供需缺口开始逐步收敛,预判明年将会供不应求,开启持续性涨价周期 [2] - 锂电池产业链正站在"量价齐升"的新起点上,价格弹性空间可能比市场预期更大 [2] 产业链调研与投资布局 - 7月底至8月中旬调研发现锂电中游材料、电池等环节的龙头企业普遍已经满产 [2] - 在行业需求持续高增情况下,明年供给开始趋紧甚至供不应求 [2] - 出海公司的海外基地在关税税率明确后开始批量交付 [2] - 三季度加仓中游锂电材料公司,重点关注六氟、隔膜等明年供需偏紧、扩产周期长的环节 [2] - 本轮锂电材料价格弹性或不及上一轮陡峭,但"量价齐升"周期会更健康、更持久 [2]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被广泛视为新能源产业的"未来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与长循环寿命等优势 [3] - 我国科学家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续航能力有望从500公里突破至1000公里 [3] - 由于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且锂价持续低迷,固态电池在产业链配套和成本效益上不具备商业竞争力 [3] - 其发展路径更可能是在局部领域率先突破,当前阶段应以重点观察为主 [3] 投资策略框架 - 投资组合主要聚焦于新能源、电子、机械、军工等高端制造领域,并辅以港股互联网龙头公司 [5] - 构建"两端配置"均衡框架:一端着眼于以科技AI为代表的成长主线,另一端布局处于"困境反转"阶段的行业如新能源与军工 [5] - 在AI相关布局中围绕三条线索配置:效率提升型互联网龙头、新应用场景驱动型公司、算力及云服务公司 [5] - 军工行业订单进入上行期叠加军贸出口需求抬升,形成国内需求恢复与海外需求上行双轮驱动局面 [5]
帮主郑重:三筛华天科技!40万股民苦等的涨停,是逆转信号还是昙花一现?
搜狐财经· 2025-10-19 12:26
文章核心观点 - 华天科技近期股价表现与半导体板块整体走势出现显著背离,其涨停主要由游资情绪驱动,市场关注点在于公司通过并购华羿微电实现“设计+封测”一体化转型的困境反转潜力 [1][4][5] - 公司属于高弹性高风险标的,投资逻辑核心在于并购整合成效以及先进封装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能否兑现,从而改善其偏弱的主业盈利能力 [5][7][8] 资金面分析 - 游资是推动涨停的主力,买入席位中出现多家知名游资营业部,例如广发证券深圳广电金融中心席位买入1.94亿元,约占当日总成交额的十分之一,而机构资金则通过深股通专用席位净卖出5489.19万元,显示内资游资与北向资金存在短期分歧 [3] - 主力资金在涨停日净流入3.76亿元,近一个月累计净流入约5亿元,但融资客态度摇摆,例如9月底曾连续3日融资净偿还累计8292.91万元,更早的9月24日则录得融资净买入6100.92万元 [3] 估值分析 - 涨停后公司股价为12.96元,市值约418亿元,由于主业盈利偏弱导致传统市盈率失真,当前估值更多反映市场对并购华羿微电后业务整合及协同效应的乐观预期 [4] - 游资大手笔封板押注并购带来的价值重估故事,但机构资金流出表明市场对估值提升的持续性存在疑虑 [4] 基本面分析 - 公司主业盈利薄弱,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为负,在国内封测三巨头中毛利率最低,反映其客户结构偏中小型且面临激烈价格竞争 [5] - 并购华羿微电被视为基本面转机的关键,华羿微电今年1-8月净利润为4562万元,直接并表可增厚利润,并帮助公司切入功率半导体赛道,进入电动车、储能等高增长领域 [5] - 公司在2.5D/3D先进封装、CPO等技术上持续投入,为未来满足AI算力需求进行布局 [5] 行业风口分析 - 半导体国产替代是国家战略,封装测试作为国内优势环节将持续受益,AI爆发推动先进封装需求,公司技术布局有望切入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高价值市场 [6] - 通过并购进入的功率半导体赛道,搭上了新能源与储能的产业快车 [6]
首批基金三季报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17 19:36
基金三季报整体表现 - 2025年三季度部分基金实现业绩与规模双增长,受益于A股市场科技板块行情 [2][4] - 赵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30.81亿元增长至三季度末的190.69亿元,单季度增长近60亿元,其A类份额三季度单位净值增长45.58% [4] -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三季度末规模达80.79亿元,单季度规模增长超125%,单位净值上涨73.86% [4] - 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不足两千万元暴增至三季度末的171.15亿元,主要由机构投资者申购驱动 [5] 基金经理调仓方向与行业偏好 - 基金经理调仓主要方向为增持锂电产业链、港股互联网以及有色板块内部的铜类资源股 [2] - 赵诣的组合配置呈现“两端配置”框架:一端聚焦科技AI(效率提升型互联网龙头、新应用场景驱动型公司、算力及云服务公司),另一端聚焦困境反转行业(新能源、军工) [8] - 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锂电产业链,特别是六氟、隔膜等供需偏紧、扩产周期长的环节 [8] - 北信瑞丰优势行业股票基金聚焦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9] - 同泰数字经济基金增加国产算力持仓,降低海外算力产业链持仓,投资科技行业“从0到1”细分方向的龙头公司 [9] - 北信瑞丰研究精选基金坚守有色板块,内部增加铜、减少铝的配置,因铜类股票成长性更好,同时新增算力、军工、机器人等板块 [9] 具体行业与公司持仓变动 - 泉果旭源三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恩捷股份等,科达利遭大幅减持,天赐材料、中芯国际、阿里巴巴、快手新进前十大 [9] - 军工行业自2024年三季度起合同负债改善表明订单进入上行期,叠加海外军贸出口需求抬升,形成国内需求恢复与海外需求上行双轮驱动 [8]
首批基金三季报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17 19:3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三季度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 部分基金实现业绩与规模双增长 基金经理调仓更侧重成长性板块 [1][2][4] 基金规模与业绩 - 赵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30.81亿元增长至三季度末的190.69亿元 单季度规模增长近60亿元 [2] - 泉果旭源基金A类份额三季度单位净值增长45.58% 前三季度单位净值上涨48.80% [2] -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三季度末规模达80.79亿元 单季度规模增长超125% 单位净值上涨73.86% 并获得超11亿份净申购 [2] - 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不足两千万元增长至三季度末的171.15亿元 主要由机构投资者申购推动 [3] 基金经理配置方向 - 泉果旭源基金组合持仓集中在新能源、电子、机械、军工等高端制造行业及港股互联网企业 采取"两端配置"框架 [4] - 人工智能相关配置围绕三条线索:效率提升型互联网龙头、新应用场景驱动型公司、算力及云服务公司 [4] - 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锂电产业链 特别是六氟、隔膜等供需偏紧环节 [4] - 军工行业自2024年三季度起合同负债改善 订单进入上行期 叠加军贸出口需求抬升 形成国内外需求双轮驱动 [4] - 同泰数字经济基金增加国产算力持仓 降低海外算力产业链持仓 投资科技行业"从0到1"的细分龙头公司 [5] - 北信瑞丰研究精选基金坚守有色板块 增加铜类股票 减少铝 因铜类股票成长性更好 [5] 重仓股变动 - 泉果旭源基金三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恩捷股份、科达利、天赐材料、立讯精密、阿里巴巴-W、应流股份、快手-W、中芯国际 [5] - 天赐材料、中芯国际、阿里巴巴、快手新进前十大重仓股 科达利遭较大幅度减持 [5]
招商证券:港股市场先抑后扬 聚焦四进攻+两底仓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5:58
港股后市展望 - 四季度港股走势预计先抑后扬,短期可能延续震荡态势 [1] - 后续边际利好因素积累有望驱动港股上行,包括中美关税问题缓解、四中全会“十五五”增量政策、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 [1] - 中长期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中美政策“双宽松”共振将驱动资金持续流入,基本面改善、盈利预期上修和估值修复将驱动港股慢牛趋势 [1] 配置方向:四进攻 - 有色金属行业受美元贬值、低利率和流动性三重驱动,黄金还受益于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避险需求和央行购金,铜矿受益于供给收缩和新产业需求增长 [2] - 科技股方面,中国AI产业日新月异且景气度高,成为新增长引擎,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高端制造方兴未艾 [2] - 电力行业是AI革命的“卖铲人”,短期看可控核聚变等主题,中期看设备出口,长期看发电及电网建设 [2] - 保险行业受益于股市上涨带来的权益投资收益改善,且港股保险估值显著低于A股 [2] 配置方向:两底仓 - “困境反转”策略以必需消费为代表,经历4年困境后初现供需拐点,估值仍处历史最低20%分位,龙头公司可通过提高市占率和利润率实现α增长 [2] - 高股息策略方面,恒生高股息率指数股息率达6.29%,分红能力稳定,在南向资金“固收+”产品需求带动下,红利股配置需求持续旺盛 [2]
招商证券国际:港股边际利好积聚 AI与有色共舞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7:13
市场整体展望 - 短期四季度港股走势先抑后扬,在缺乏增量利好情况下可能延续震荡,后续边际利好因素累积将驱动上涨 [1][3] - 中长期展望更为乐观,中国经济周期有望迎来景气拐点,基本面改善、盈利预期上修叠加估值修复将驱动港股呈现慢牛趋势 [3] - 市场风格上,大小盘趋于均衡,成长风格相对占优 [4] 驱动因素分析 - 基本面:中国宏观经济边际放缓,但以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强劲增长,半年报盈利增速达31.7% [2] - 政策面:中美关税问题有望缓解,人民币币值预期稳定,四中全会后“十五五”规划将在科技创新、国家安全等领域出台增量政策 [1][2][3] - 流动性:美国通胀温和,预计四季度美联储降息2次,明年降息3次,每次25bps,外资净流入港股趋势明确 [2] 行业配置策略 - 进攻性配置聚焦四个方向:有色金属受美元贬值、低利率和流动性驱动;科技股受益于中国AI产业高景气度;电力作为AI革命基础设施;保险股因股市上涨带来权益投资收益改善且港股估值显著低于A股 [1][5] - 底仓配置包括两个方向:困境反转策略如必需消费行业初现供需拐点,估值处历史最低20%分位;高股息策略恒生高股息率指数股息率达6.29%,配置需求旺盛 [5][6]
东方雨虹20251011
2025-10-13 09:00
纪要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东方雨虹 [1] * 行业:防水材料行业、消费建材行业 [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格局与供给出清 * 防水行业供给端出清剧烈,程度远超石膏板、涂料和管材等其他建材细分领域 [2][3] * 行业出清主因包括:2022年10月推出、2023年4月1日实施的防水新规导致企业对需求误判和盲目投入 [4];地产泡沫化期间的集采模式在地产信用危机时反噬企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承压 [2][4] * 行业已形成寡头竞争格局,东方雨虹、北新建材、科顺股份三家企业占据40%的市场份额 [2][5] * 未来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的寡头格局,中小企业难以弯道超车 [7]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东方雨虹当前投资逻辑为"困境反转",正经历利润修复过程 [3] * 公司通过提升市占率应对行业困境,2024年市占率已达22% [2][5][8] * 公司推动价格调整,2025年初率先涨价,并在7月份反内卷政策出台后获得其他龙头企业跟随 [6] * 2025年第三季度以来,价格竞争缓和,涨价得以落实,预计公司盈利将提升 [9] * 公司预计2025年经营性利润在20亿以上,2026年有望达到25亿至30亿之间 [13] 增长策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进行渠道转型,零售渠道占比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达到36% [10] * 公司通过多品类布局实现增长,特种砂浆业务已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占总收入15%以上 [10][12] * 未来发展策略包括:提升工程和零售渠道(合计占比70%-80%)、拓展基辅材业务、开拓存量市场修缮业务、以及通过收购(如智利Consumate超市)扩展海外市场 [11][12] * 行业已见底企稳,毛利率变化趋势与海螺水泥相似,预计2025年成为行业拐点 [9] 其他重要内容 * 东方雨虹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体制机制和执行力上 [10] * 随着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其对龙头企业的影响将变得有限 [7] * 若公司渠道结构调整、现金流改善等措施顺利,其估值水平可能达到15-20倍,对应市值目标约为600亿 [13]
2025年10月量化行业配置月报:微观结构再平衡:消费补涨-20251011
浙商证券· 2025-10-11 18:50
根据研报内容,现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综合配置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业景气度信号和拥挤度监测,构建一个动态的行业配置策略[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每月更新时,对各个细分行业进行景气度信号判断,将行业分类为“景气上行”、“景气持平”或“景气下行”[4] 2. 同时,计算各行业的拥挤度指标,并设定预警阈值(如95%)[3] 3. 在配置时,选择“景气上行”及“景气持平”、且拥挤度较低的行业[4] 4. 权重设置上,“景气持平”行业的配置权重设置为“景气上行”行业权重的一半[4] 5. 最终根据上述规则确定各行业的配置权重,形成综合配置策略[4] **2 因子名称:行业分化度指标**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行业间涨幅的离散程度,来衡量市场微观交易结构的分化状况,该指标具有均值回复特征[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作为基础[1] 2. 计算所有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在特定周期(如日度)的平均涨幅($$\bar{R}_t$$)和中位数涨幅($$Median(R_t)$$)[1] 3. 行业分化度($$D_t$$)即为平均涨幅与中位数涨幅的差值:$$D_t = \bar{R}_t - Median(R_t)$$[1] 4. 为进一步平滑数据,观察该分化度指标的20日移动平均值(MA20)[1] **3 因子名称:行业拥挤度指标**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量化特定指标,监测行业交易的拥挤程度,以提示潜在风险[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提及使用该指标并对各行业进行监测,且设定了95%作为预警阈值,但未详细说明其具体计算公式和构成[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综合配置策略** - 最近1个月(2025/9/7-2025/9/30)收益:0.1%[4][36] - 最近1个月相对行业等权指数超额收益:-4.6%[4][36] - 最近1个月相对中证800超额收益:-4.3%[4][36] - 最近3个月(2025/7/7-2025/9/30)收益:13.6%[36] - 最近3个月相对行业等权指数超额收益:未明确列示(基准收益26.3%)[36] - 最近3个月相对中证800超额收益:未明确列示(基准收益19.3%)[36] - 最近6个月(2025/4/7-2025/9/30)收益:25.6%[36] - 最近6个月相对行业等权指数超额收益:未明确列示(基准收益40.1%)[36] - 最近6个月相对中证800超额收益:未明确列示(基准收益32.1%)[36] - 2025年以来(2025/1/2-2025/9/30)收益:14.1%[36] - 2025年以来相对行业等权指数超额收益:未明确列示(基准收益29.5%)[36] - 2025年以来相对中证800超额收益:未明确列示(基准收益20.9%)[36]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行业分化度指标** - 截至2025年10月9日,其20日移动均值(MA20)处于2022年以来的93.7%分位,表明行业分化度处于历史高位[1] **2 行业拥挤度指标** - 截至2025年10月9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电子三个行业的拥挤度指标位于95%预警阈值以上[3] - 过去1个月内,通信、综合两个行业的拥挤度指标最大值也曾突破95%预警阈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