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搜索文档
中新赛克涨2.14%,成交额1.0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81.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1: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14%至31.09元/股,成交额1.06亿元,换手率2.14%,总市值53.0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81.90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281.45万元(买入433.80万元,卖出152.35万元),大单净买入200.45万元(买入1592.51万元,卖出1392.06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2.45%,近5日、近20日、近60日分别上涨7.06%、12.73%和11.35%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2月8日,于2017年11月21日上市,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1] - 主营业务为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网络内容安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宽带网产品31.39%,移动网产品24.54%,网络内容安全产品24.19%,其他13.60%,物业及租赁收入3.25%,数据与网络安全产品2.31%,数据运营产品0.71% [1] 行业归属与股东情况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概念板块包括深圳国资、MSCI中国、广东国资、新基建、融资融券等 [2] - 截至10月20日股东户数为2.50万,较上期减少4.23%,人均流通股6494股,较上期增加4.42%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汇丰晋信中小盘股票(540007)为新进股东,持股206.70万股,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13.93%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1063.07万元,但同比大幅增长77.3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537.60万元 [2]
中国银河证券:建筑新订单景气度回升 管网建设景气高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09:28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建筑业新订单景气度有所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 放缓。"十五五"时期预计将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适度超前新 基建,优化政府投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荐稳增长、高股息、出海、新基建、区域建设等主 线。 中国银河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建筑业新订单景气度有所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 9月,建筑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2.2%,比上 月提升1.6个百分点;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7.2%,比上月下降7.4个百分点;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 48.1%,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39.7%,比上月下降3.9个百分点,行业景气度有 所回升。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增速比1-8月下降1pct。 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管网建设未来景气高 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新签订单下滑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增加的风险。 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降幅均略有扩大,竣工和新开工降幅收窄 1-9月,房地产投 ...
央行重启买债,意味着什么?
虎嗅· 2025-10-28 18:46
本篇评级为★★★,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央行重启买债,意味着什么?关注新基建 为何选在此时恢复?个人理解是为了配合年底财政发力。2025年即将结束,马上进入2026年,也就 是"十五五"规划第一年。我国讲究"开门红",许多重大项目、大资金要提前布局,这是政策常用做法。 货币政策与财政此时同时发力,也就顺理成章。 本文为妙投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购买本专栏即可解锁完整内容。新用户可免费领本专栏7天阅读 体验机会,在妙投APP-我的-权益兑换 输入"妙投888"即可领取。 新闻解读评级说明:五星重磅,四星重要,三星级以下大家选择听。 1、央行重启买债,意味着什么?关注新基建 我们一起来看几条热点消息,同时也分析一下今天市场:几大指数微微下跌,有点扰乱大家心神。我们 一起找找"定力",看看随着10月底到来,到底是利好要出尽,还是我们正处于牛市的半途中。 新闻第一条来自央行。昨天央行透露将重启二级市场国债买卖,这会对债市、股市产生什么影响?立竿 见影的效果就是:今天债券市场略微走牛,价格向上。央行所说的"重启二级市场国债买卖",其实大概 率就是"买国债"。这个动作已暂停了大半年。2025年年初时,由于国债市场 ...
北新路桥:公司有能力承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8:11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为大型国有建筑上市公司,具备承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能力 [1] - 公司遵循“深耕疆内、拓展疆外、优化海外”的战略发展理念进行市场布局 [1] - 公司国内外市场多点布局,承揽区域广阔 [1] 业务范围与项目类型 - 承揽项目类型多样,以公路、市政等传统建筑业板块为主 [1] - 业务进一步涉足新基建等新板块 [1] - 实施项目主要包括公路工程(各等级公路、隧道、特大桥等)、市政工程(市政道路、地铁)、铁路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等 [1] 核心竞争力与资源 - 公司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 [1] - 能够针对不同施工环境采用相适应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措施 [1] - 有效增强了公司承揽工程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1] 区域发展与政策响应 - 公司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施工优势,积极投身新疆各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1] - 公司将继续积极研究并响应国家各项政策引导 [1] - 公司计划有机结合区域优势与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项目,为新疆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
投资要有效才投,消费无条件优先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10-28 15:34
宏观政策核心任务 - 大力提振消费是下一阶段宏观政策最核心任务,发展服务业可大规模吸纳就业 [3]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 [2] -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需要较大提振消费力度才能实现 [5] 消费与投资关系 - 四中全会公报将“大力提振消费”与“扩大有效投资”并列,但投资必须有效,消费则无条件优先 [5]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增长4.5%,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4.6%,餐饮收入增长3.3% [2] - 9月份社消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餐饮收入增长0.9%,显示国内大循环尚不畅通 [2][5] 有效投资方向 - 有效投资重点从传统基建转向新基建,前三季度公路、铁路等传统基建投资明显下滑 [6] - 新基建核心是保障电力,算力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等支持高科技突围的投资将持续增加 [6] - 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投向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绿色低碳、重大科技安全,几乎没有传统基建份额 [9] 新基建资源配置 - 新基建项目筛选需看市场真实需求,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8] - 基础设施布局需根据地区资源禀赋,例如西部利用绿电优势发展计算,东部远程调用,实现“东数西算” [8] - 明确债务红线,考察新基建项目是否有现金流,统筹资源优先流向 [8] 民生保障与服务业发展 - 财政补养老金缺口占比从2013年5.3%提升至2024年约9%,预计“十五五”期间可能被动抬高到12%左右,支出总额或超过4万亿元 [11] - 兜牢养老、育幼、生育补贴等民生底线,居民才敢将当期收入转为消费 [11] - 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如游艇经济、低空经济、外资体检、高端康养,以大规模吸纳就业 [13][14] 四季度政策预期 - 四季度仍可能推出增量措施,但政策见效需时间累积,市场关注不能短期化 [3][15] - 央行继续降息是关键,宏观政策力度可以更大一些,但年末大规模出台刺激政策的可能性减小 [15] - 若PPI、CPI好转乃至转正,将意味着社会需求上升,企业盈利增长,市场步入良性循环 [15]
深南电路涨2.04%,成交额10.8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959.3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8 10:4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225.58元/股,成交金额10.86亿元,换手率0.74%,总市值1504.0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959.35万元,特大单买入1.62亿元(占比14.94%),卖出1.68亿元(占比15.5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37.45%,近5个交易日、近20日、近60日分别上涨12.12%、5.02%、55.38% [2]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10月24日龙虎榜净买入3.80亿元,买入总计7.18亿元(占总成交额28.00%)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收入构成为:印制电路板60.01%,封装基板16.64%,电子装联14.14%,其他(补充)5.80%,其他产品3.40% [2]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104.53亿元,同比增长25.63%,归母净利润13.60亿元,同比增长37.7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44亿元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概念板块包括半导体、芯片概念、集成电路、新基建、汽车电子等 [2] 股东结构变动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5.32万,较上期减少9.48%,人均流通股12502股,较上期增加43.6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423.69万股,较上期增加418.09万股 [3] - 多只沪深300ETF增持,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至487.87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至341.70万股等 [3] - 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A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83.54万股,易方达上证50增强A等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专访李迅雷:投资要有效,消费无条件优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2:23
核心政策方向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1] - 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 [1] - 宏观政策需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政策见效需要时间累积 [4][14] 消费市场现状与展望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4.6%,餐饮收入增长3.3% [1] -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餐饮收入增长0.9% [1] - 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但9月餐饮收入增速仅0.9%,网约车订单下滑,显示国内大循环仍不畅通 [6] - 消费被置于无条件优先地位,未来服务消费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6][7] 投资重点与结构变化 - 投资必须有效,重点从传统基建转向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7][10] - 前三季度公路、铁路等传统基建投资明显下滑 [7]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5000亿元,主要投向新基建和硬科技领域,与传统基建份额几乎无关 [9][10] - 有效投资案例包括为支持AI算力而持续扩大电力供给,建设算力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等 [7] 新基建发展路径 - 新基建布局需匹配市场真实需求,结合能源禀赋,例如利用西部绿电进行计算的“东数西算”工程 [9] - 项目筛选需明确债务红线,关注现金流,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来统筹资源优先流向 [9] 民生保障与服务业发展 - 2022年至2031年间中国每年将有约2000万人退休,财政补养老金缺口占比从2015年的4%提升至2024年的9%,“十五五”期间可能升至12% [12] - 需兜牢养老、育幼、生育补贴等民生底线,以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12] -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关键,建议逐步放开游艇经济、低空经济、外资体检、高端康养等领域 [13] - 通过在国内放开高端服务供给,将高收入人群的消费留在国内,从而带动配套就业和税收 [13] 政策预期与市场信号 - 央行继续降息是关键,宏观政策力度可以更大一些 [14] - PPI和CPI转正将意味着需求上升和企业盈利增长,市场步入良性循环 [14] - 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非标配政策正在累积形成有效力量 [14]
专访李迅雷:投资要有效,消费无条件优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1:49
宏观政策核心任务 - 大力提振消费是下一阶段宏观政策最核心任务[4] - 宏观政策眼光不能短期化,需将各部委下半年陆续出台的政策加总考虑,四季度仍可能推出增量措施[4] -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央行继续降息是关键[15] 消费与内需分析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增长4.5%,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4.6%,餐饮收入增长3.3%[1] -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餐饮收入增长0.9%[1] - 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但9月份餐饮收入增速为0.9%、网约车订单下滑,表明国内大循环不畅,核心症结是有效需求不足[6] - 未来服务消费比重将进一步提高,需将资金投入到人和服务场景,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6] 投资策略导向 - 投资必须有效,消费则无条件优先,差别在于“有效”二字[7] - 有效投资方向是从传统基建转向电力、算力等新基建,以支持高科技突围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7] - 公路、铁路等传统基建前三季度投资明显下滑,应顺势降低其规模和增速[7] - 新基建项目筛选需看市场真实需求和明确债务红线,确保有现金流,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9] 新基建与政策性工具 - 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投向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用于托底投资增速,项目清单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重大科技安全等硬科技领域[10] - 与2022年不同,此次政策性工具几乎没有传统基建份额[10] - 新基建布局需根据地区资源禀赋,例如利用西部绿电优势发展算力,实现“东数西算”[9] 民生保障与就业 - 2022年至2031年十年间,中国每年有2000万人退休,财政补养老金缺口占比从2015年的4%提升至2024年的9%,“十五五”期间可能升至12%左右[13] - 需兜牢养老、育幼、生育补贴等民生底线,以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公共消费规模将刚性扩张[13] - 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包括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以吸纳就业[13] - 建议逐步放开游艇经济、低空经济、外资体检、高端康养等领域,让高收入人群将消费留在国内[14] 供需循环与市场建设 - 需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1][6] - 要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消除“内卷”,使价格合理回升,解决供需不平衡矛盾[1][7]
21专访|中泰国际李迅雷:投资要有效,消费无条件优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0:21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政策基调 - 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 [1] - 具体方向包括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 [1] 消费市场现状与政策核心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增长4.5%,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4.6%,餐饮收入增长3.3% [1] - 9月份社消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餐饮收入增长0.9% [1] - 大力提振消费是下一阶段宏观政策最核心任务,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但9月餐饮收入增速仅0.9%显示国内大循环仍不畅 [4][5] - 政策核心是消费无条件优先,需用新需求带动新供给,再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5] 有效投资与新基建方向 - 投资必须有效,消费无条件优先,有效投资重点从传统基建转向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有效投资案例包括保障电力供给以支持AI算力,算力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等新基建投资未来将持续增加 [6] - 项目筛选需看市场真实需求,明确债务红线,确保新基建有现金流,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 [7] - 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投向新基建和硬科技,如数字经济、绿色低碳、重大科技安全,与传统基建几乎无关 [8] 民生保障与服务业发展 - 财政补养老金缺口占比从2015年的4%提升至2024年的9%,"十五五"期间可能升至12%,公共消费将刚性扩张以兜牢养老、育幼等民生底线 [9] - 发展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关键,建议放开游艇经济、低空经济、外资体检、高端康养等成熟业态 [11] - 通过在国内放开高端服务供给,将高收入人群消费留在国内,可配套留住就业和税收 [11] 四季度政策预期与宏观指标 - 四季度仍可能推出增量政策,但政策见效需时间累积,应加总考虑各部委已出台及将出台的政策 [4][12] - PPI、CPI转正被视为需求上升、企业盈利增长、市场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信号 [12] - 央行继续降息是关键,宏观政策力度可以更大一些,以实现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12]
闪开十年:深耕目的地充电,以联合运营模式引领行业变革
搜狐财经· 2025-10-27 17:47
在能源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今天,一家扎根于浙江、以创新为驱动、以社区场景为核心的目的地消费能 源解决方案运营商——闪开,正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扎实的社区场景运营能力,引领着行业的新一轮 变革。成立十年来,在创始人陈可的带领下,闪开逐步构建起覆盖多场景的能源服务网络,展现出强劲 的发展势头。 十年深耕,从充电桩破局到多元生态构建 2015年,闪开以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为切入点,通过"产品免费投放、联合运营"的创新模式,打破传统商 业合作中单纯买卖的局限,与众多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与利益共赢。凭借此模 式,闪开充电桩站点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迅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推进,闪开敏锐捕捉市场新契机。依托前期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在社区资源和服 务网点上的深厚积累,果断将业务拓展至新能源充电桩领域。这一战略转型,成功盘活多年积累的社区 与网点资源,实现业务的二次飞跃,从单一业务向多元化布局成功迈进。 激烈市场竞争下,闪开持续创新,推出"桩+桩+灯"组合模式,有效打通社区能源消费场景,即以电动 自行车充电桩和新能源车充电桩为双轮驱动,整合节能灯资源,带动社区能源消费板块协同发 ...